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合集下载

近代史纲要期末第二、三、四章多选、判断习题

近代史纲要期末第二、三、四章多选、判断习题

二、多项选择题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 。

A.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B.各级官吏在征收钱粮时往往浮收勒扣,横征暴敛,农民的负担更为加重C.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D.满汉民族矛盾2.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从广西一直打到江苏,其间经过的省份有()。

A.湖南B.湖北C.江西D.安徽E.四川3.下列选项中属于洪秀全宗教理论来源的是()。

A.西方基督教教义B.儒家大同思想C.农民平均主义D.道家无为思想4.《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者想建立的理想社会的特征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B.有衣同穿,有钱同使C.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D.均贫富,等贵贱5.天京事变中发生的历史事件包括()。

A.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被提拔B.杨秀清、韦昌辉被杀C.石达开出走D.洪仁玕开始总领朝政6.卷入天京事变的太平天国领导人有()。

A.东王杨秀清B.北王韦昌辉C.干王洪仁玕D.翼王石达开7.洪秀全据以指导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斗争的理论著作有()。

A.《原道救世歌》B.《新学伪经考》C.《原道醒世训》D.《原道觉世训》8.太平天国起义在定都天京后先后颁布的主要纲领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校颁庐抗议》D.《明定国是》9.与以往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A.发动规模空前巨大B.反封建同时反侵略C.《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D.〈资政新编》的资本主义色彩10.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

A.农民阶级不是新生产力的代表者B.没有科学的指导思想C.对侵略者本质认识不清D.领导集团内部的腐败11.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叙述正确的()。

A.确定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B.是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C.具有空想性质,不可能实现D.它的主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地主的土地所有制12.以下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B.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制度D.都代表了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方向13.天平天国后期,为重整纲纪,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他们主要是()。

一 酝酿中的变革

一 酝酿中的变革

一酝酿中的变革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从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角度了解康梁等维新派的主要活动。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物的政治主张。

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分析戊戌变法的根本原因。

一、大势所趋——戊戌变法的政治和经济背景1.19世纪末的世界潮流:变革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1)经济上,19世纪下半期,欧美列强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向电气时代过渡。

(2)政治上,英国的议会改革使更多的民众获得了选举权和参政权;19世纪中期开始的英美等国文官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2.中国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1)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马关条约》的签订给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2)中日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

3.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1)原因:在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中,许多有识之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

(2)影响: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奠定了阶级基础。

[学习思考1]阅读教材P121“学习思考”,思考:甲午战败、列强的瓜分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清政府更加腐败无能;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国人逐渐觉醒,中国人民拯救民族危亡的运动进入高潮,也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社会基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也给中国带来了现代化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得到了初步发展。

二、新思想的演进——戊戌变法的思想基础1.地主阶级的思想探索(1)林则徐、魏源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洋务派试图在“自强”“求富”口号的指引下,通过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民族危机。

2.早期维新思想(1)代表人物:冯桂芬、王韬、郑观应。

(2)主张:君主立宪制是最好的政治制度,主张吸收西方国家进步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进行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签定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此时正赴京会试的康有为联络在京会试的1300多名爱国士子《公车上书》,要求清政府“迁都、拒和、变法”。

这次运动使维新思想迅速传播,康有为作为维新变法领袖的地位也从此确立。

康有为与其他维新人士救亡图存的维新活动终于得到了光绪皇帝的支持,1898年光绪皇帝下令变法,实施新政。

变法失败后,他逃亡日本。

在国外,康有为思想渐趋反动,反对资产阶级革命,坚持改良主义,成为保皇派。

1913年回国,在辛亥革命后为复辟帝制摇旗呐喊。

1927年康有为病逝于青岛。

康有为著述颇丰,主要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

主要教育著作有:《长兴学记》、《公车上书》、《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试论折》、《请开学校折》等。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 重视教育的作用。

康有为认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他说:“尝考泰西之所以富强,不在炮械军器,而在穷理劝学”。

为此,康有为把教育当作振兴中国和政治改良的手段。

在康有为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弱,关键在于国民智慧的高低,而智慧又依赖教育的发展。

中国之弱,即弱于教育之不发达,民智之不开,因此,发展教育、开办新学是当务之急。

(2)变科举,废八股。

康有为认为:八股取士使人不读秦汉以后的书籍,不研究世界各国的情形,从而使官吏不能应变,不能为实事,以致于甲午战争战败后割地赔款。

为此,他认为改革科举考试,废除禁锢人才的八股取士,培养和选拔经世致用的人才是当务之急。

就如何改革科举制度,康有为提出:文试要“立废八股”,“罢试帖”,以中国文学、策论、外国科学代之;武试要停止弓刀步石及旗病弓石,用武备学校培养人才。

康有为把变科举比喻为“以吐下而去其宿蚵疴”,是必治之痼疾。

(3)兴办学校,建立资产阶级教育制度。

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提出了关于学校体系的构想,在乡设立小学,在县设立中学,在省、府设立专门高等学校或大学,如设立海、陆、医、律、师范各专门学校。

戊戌变法(全部)

戊戌变法(全部)

2、高潮——百日维新
) 4、6 ) 3、12 ) 1、8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康有为 D孙中山
我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 的第一人!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师夷长技 以自强!
求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引进西方的先进 科学技术来挽救 危机!
割领土
开口岸 设工厂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重庆,沙市,苏州,杭州
不仅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而 且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使日本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影响: 使中国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到严重损失,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刺激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政治: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经济:以资本输出为主
严复
谭嗣同
著 作 《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主 张
译《天演论》 《仁学》 宣扬“物竞天 以资产阶级自 择,适者生存”由平等思想, 的社会进化论 批判封建纲常 思想 礼教和专制君 权。
共同 ①倡变法; ②兴民权、行立宪; ③废“八股”、倡西学、改 主张 教育;
戊戌变法
开始——公车上书
(1)时间:1895年春 (2)内容: A、拒和、迁都、练兵——权宜之计; B、变法——引进西方的议会政治制度。 (3)意义(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折点) 冲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 分子的群体力量;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使维新思潮发展成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1、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打扮成主张变革的先 师,其目的是( ) A改变孔子儒学宗师的形象 B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孔子 C为维新变法制造历史根据 D发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 2、把西方进化论学说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系统地介绍到中国来的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光绪帝 3、有人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典型,主要是指他( ) A、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C、变法时没有实行早先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的主张 D、没有和封建主义思想彻底决裂 4、19世纪末,维新变法从社会思潮发展成为运动的关键是( ) A、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B、维新派把维新变法和救亡图存结合起来 C、维新派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维新派得到光绪帝的支持

康有为与维新运动 (详细版)

康有为与维新运动 (详细版)
救亡的政治运动,还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失败的原因: 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资 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而封建顽固势力过于强大。 主观原因: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 群众;依靠没有实权皇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教训: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中国行不通;中国近代化道路是漫长而坎坷。
经过
1895年4月,日本逼签《马关条约》、公车上书 1895年8月十七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 报》(后改名《中外纪闻》)鼓吹变法;组织强学会。 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 1898年2月,谭嗣同、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南学会,创办 了《湘学报》。
三戊戌变法的性质和失败原因梁启超康有为康有为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康有为与维新运动
制作:周雪莹 杨春连 演讲:许子轩 洪奕丹
“康梁等一班爱国书生初涉政治舞 台所抖出的豪情万丈连同其与幼稚 不仅属于他们个人,而且属于一个 时代甚至属于一个可望连绵的社会 群体。” ——郭世佑
●康有为:托古改制
①托古改制 宣扬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 先师,认为儒家思想中包含民主、自 由、平等精神。
②用进化论观点重新解释三世说, 为变法辩护。坚持渐进改革、主张君 主立宪。
康有为
“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特试行有序,始 于粗粝而后精华。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时代)
人 物 介 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梁启超
康有为
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 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 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 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 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 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 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 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 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 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 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 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 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考试六类职业适应性测试考试题及答案

考试六类职业适应性测试考试题及答案

考试六类职业适应性测试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108题,每题1分,共108分)1.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具有多层次的道德要求。

其中,公私兼顾、不损公肥私是()A、对我国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B、共产党员和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C、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要求D、落后的小团体主义的道德要求正确答案:A2.玩沙游戏属于()A、结构游戏B、智力游戏C、角色游戏D、表演游戏正确答案:A3.汽车在冰雪路面行驶时,与前车的安全距离在多少米以上?()A、80米B、50米C、10米D、30米正确答案:B4.“战国四公子”中齐国的孟尝君为( )A、魏无忌B、田文C、赵胜D、黄歇正确答案:B5.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 )是蒲松龄的作品A、《柳毅传书》B、《儒林外史》C、《南柯太守传》D、《聊斋志异》正确答案:D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4,3,6,5,( ),(),10,9.A、7,8B、8,9C、6,7D、8,7正确答案:D7.唐朝建立的世界到灭亡时间是( )A、公元616年-909年B、公元618年-907年C、公元620年-901年D、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B8.HIV感染人体后主要导致下列那个系统损害( )A、骨骼系统B、循环系统C、消化系统D、免疫系统正确答案:D9.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因为手( )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B、不能传播声音C、吸收了声波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正确答案:D10.我国最早在奥运会上夺金牌的哪位运动员?( )A、高凤莲B、李宁C、吴佳怩D、许海峰正确答案:D11.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A、人文主义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D、民主共和思想正确答案:C12.飞机上的黑匣子被安放在飞机上的( )部位A、机尾B、机翼内C、机头D、机身中部正确答案:A13.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依然是( )A、全面深化改革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全面从严治党D、全面依法治国正确答案:A14.()年,国际奥委会正式成立环境委员会,环保被列为现代奥运会的主题之一。

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精选教育文档

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精选教育文档

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思想-精选教育⽂档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思想⼀、教育改⾰思想渊源康有为的⾼祖,康辉。

嘉庆九年举⼈,曾师从冯潜修讲理学。

从钦州冯敏昌学诗⽂词,讲学数⼗年。

祖⽗康赞修是何朴园弟⼦。

道光⼆⼗六年举⼈,钦州学正,曾主讲龙门书院。

同治五年,补连州训导。

康有为⼋岁随祖⽗读经,⼗⼀岁丧⽗,随祖⽗于连州官舍。

康有为幼时聪明,喜读杂书,但不刻苦。

光绪⼆年(1876年)乡试失败,师从岭南⼤儒,朱次琦。

开始“知晓为学门径”,学有“明闻圣贤⼤道之诸”、经、史、掌故。

光绪四年冬,因祖⽗死,⼼智迷失,去朱九江,转⽽⼊西樵⼭“习静”,后来遭遇张⿍华,结束“习静”回乡重新开始读书⽣活。

“得《西国近事汇编》,李(圭)《环游地球新录》,及西书数种览之。

”1879年冬,康有为初游⾹港,其逐渐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制度、⽂化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归途经过上海时睹街市之繁盛“因思其所以⾄此者,必有道德学问以为之本原,乃悉购江南制造局及西教会所译出各书尽读之。

”此时康有为所读西书的范围较⼴,所谓“声、光、化、电、重学及各国史志、诸⼈游记,皆涉焉”,“并及乐录、韵学、地图学”。

另外,康有为阅读、收集过⼀些⽇⽂新书,或⾄少是收集过⽇⽂书⽬,除此之外还有经学类的书,⽐如《皇清经解》等。

由此可见,康有为⾃⾝学贯中西,这就为他教育改⾰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886年,康有为写成《教学通义》。

他在此书中指出朝野⽆⼈才,导致国势衰弱,认为问题出在“教学”。

他认为“师古”不是“泥古”,必须切合当今的需要。

“⾔教”决不只是谈论师徒相授,训诂词章,⽽是在说经过安民的政治教化。

《教学通义》的主旨在于:“反古复始”为“教学”,“创⽴法制”以便为“王者取法”施⾏于当今之世。

他着重⽐较古今“教学”差异,指出汉代以来“教学”每况愈下,⾄清朝已“国家⽆所籍以为治”⾮变法不⾏了。

⼆、提出新的教育宗旨康有为并不是孤⽴地谈教育改⾰问题,⽽是把教育问题与救亡图存紧密地联系在⼀起,认为教育的落后是中国贫弱受辱的重要原因之⼀。

中近史第二章练习题

中近史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一、必记知识点1.19世纪60年代,列强采取一致的侵华步调,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在清政府中占据重要地位。

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出现了暂时“和好”的局面,列强用代替武力侵略。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名为的洋务运动。

在洋务运动的诱导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在上海、广东和天津等沿海地区兴起。

3.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比较重要的有曾国藩创设的,李鸿章创办的和开办的福州船政局和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4.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了的旗号,兴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

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等。

5.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到80年代中期,洋务派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三支海军。

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

6.中国早期著名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县、天津。

7.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在最早产生。

无产阶级来源于和。

8.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问题,清政府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

洋务派在中央以为代表,在地方以、、和张之洞为代表,他们主张利用来维护清朝统治。

顽固派以大学士为代表,主张原封不动地维护清朝统治。

9.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的要求。

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10.19世纪末,随着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11.甲午中日战争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94年7月到9月,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和。

第二阶段从1894年10月到1895年4月,主要战役有辽东战役和。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最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主要的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詹事府、通政司、鸿胪寺等闲散重叠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督抚同城”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准许创办报纸和上书言事。

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设立农会,注重发展农业,提倡西法垦殖;改革财政,编制国家决算等。

军事方面:裁撤绿营,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筹设武备学堂等。

文教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改试策论;广设中、小学堂,创办京师大学堂;提倡西学,设译书局,选派学生出国留学等。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


宁夏·41)阅读下列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 【例】 (2008·宁夏 宁夏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 易装游法,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 , 易装游法 , 变政而遂
走 向 高 考 》 高
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 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 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底盛强与我异。 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底盛强与我异。闻日 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 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
高 考 总 复 习 · (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请回答: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 根据材料一 (2)根据材料一 、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 说明彼得改革 根据材料一、 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根据材料一 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和明治维新的共同之处。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复 习 · ( )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07·宁夏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 . 宁夏文综)阅读下列材料 宁夏文综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康有为在受光绪皇帝召见时称 : “ 泰西讲
走 向 高 考 》 高 考 总
解析】 【 解析 】 本题以中国维新变法和俄国彼得改革的相 关材料为背景,重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体现了 关材料为背景,重在考查学生的归纳和比较能力,

评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评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评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人文社科学院09历史学陈思羽 09202002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号更生,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

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

康有为是19世纪末“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著名代表人物,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

康有为主张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列强宰割的对象,中日战争更加深了半殖民地化,使更多有识之士在事实面前认识到单靠办洋务并不能拯救民族危亡。

要拯救“大清”,只有先拯救民族危亡;要拯救民族危亡,则必须从政治上改革内政;不改革国内现状,就无以生存,就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康有为鉴于形势的紧迫,国家的危亡和现实的刺激,痛切感到:大清王朝再也不能照原样生存下去了,必须立即实行改革。

他认为学习外国已成为一种势不可禁的新现象,主张向西方学习,用“西法”来医治中国社会的弊病.在政治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的要求。

他指出:“东西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经济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发展工业,振兴商业,保护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主张。

文化教育方面,康有为提出了“开民智”、“兴学校”、“废八股”的主张。

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作为他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这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主要特点。

为冲破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奠定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康有为从90年代起和他的弟子梁启超等一起撰写了一批为维新变法制造舆论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

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提出古文经是西汉末年刘歆为了替王莽篡权建立“新”朝提供理论根据而伪造的,它完全湮没了孔子“微言大义”和“托古改制”的原意。

这实际上就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

在《孔子改制考》中,康有为把一向保守,信而好古的孔子,写成了一位勇于建设新学派,志在改革的大学问家,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第19课《西学东渐》(岳麓版必修3)(含解析)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同步测试第19课《西学东渐》(岳麓版必修3)(含解析)

第19课西学东渐1.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屈辱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文明中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国思想。

也正是从这种可贵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忧患意识之中,中华文明与现代西方文明开始融合。

这种融合首先发生于( )A.政治领域 B.军事技术领域C.经济领域 D.思想文化领域2.魏源的《海国图志》对英国政体作了详细介绍,其意图不是( )A.希望中国进行政治改革B.反思中国战败教训C.探究英国获胜原因D.让国人了解英国国情3.“洋人制胜之道,专以轮船、火器为先……又本之天文度数,参以勾股算法,故能巧法奇中。

”持这种观点的应属于( )A.顽固派 B.洋务派C.早期维新派 D.维新派4.“他们竭力地巩固而非取代现存的秩序,而且全然没有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和现代变革的概念。

由此,他们的努力只不过造就了散落在一个传统国家的一些新派孤岛而已。

”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5. “孔子拨乱升平,托文王以行君主之仁政,尤注意太平,托尧舜以行民主之太平。

”这段材料出自( )A.《新学伪经考》 B.《天演论》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6.西方某史学家在评论近代中国的某一派别时说:“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

”该派别应是( ) A.洋务派 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 D.顽固派7.他们只学(西方)技术不学政治制度,充其量是对“破房子”进行“裱糊”而已的半拉子工程。

势必被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所淹没。

“他们”所属的派别最有可能是( ) A.地主阶级抵抗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地主阶级洋务派D.资产阶级激进派8.与时俱进、兼收并蓄是儒家思想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下列属于吸收近代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 )A.《春秋繁露》 B.《四书章句集注》C.《农政全书》 D.《孔子改制考》9.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使用了很多新词语,如政治(politics)、进口(import)、出口(export)、新闻纸(newspaper)、铁路(railway)、铁辙(track)等。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历史上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知识梳理

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1.基本线索: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接受马克思主义──“走自己的路”──文革结束后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演变历程:(一)19世纪40~60年代: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

(1)内容:①魏源、林则徐主张“向西方学习”;②洪秀全、洪仁玕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③洋务派与顽固派论战。

(2)特点:①先进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农民革命领袖探索救国道路;②向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③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起步;④“师夷长技”、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⑤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形成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1)内容:①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顽固派进行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使一些知识分子摆脱封建思想束缚,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②1905-1907年,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保皇派之间展开论战,争论的核心问题是要不要以革命暴力推翻清政府。

结果,民主革命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高潮的到来。

(2)特点:①中国先进分子在认识西方问题上进入到了一个更深的层次;②由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方的经济、政治制度已从书本和口头上变为了资产阶级的实际行动,相继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④从学习日本走改良道路转变为学习欧美走革命道路。

(三)新文化运动前期:发展到学习西方民主精神与科学思想。

(1)内容:1915年开始的民主科学与尊孔复古的论战,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以西方民权、平等和进化论思想为指导,大力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极大地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形成中国近代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为中国革命新时期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2020年大学生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2020年大学生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00题)

2020年大学生百科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00题)1、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只的是谁?( D )A、张飞B、关羽C、卫青D、李广2、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最接近?( C )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C、画蛇添足D、狐假虎威3、“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B )A、老子B、荀子C、孙子D、墨子4、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中国印”是:( A )A、阴文印B、阳文印C、中文印D、都不是5、“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B )A、亦眉起义B、陈胜吴广起义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6、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B )A、王维B、王勃C、李白D、杜甫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A )A、《弟子规》B、《三字经》C、《千字文》D、《道德经》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C )A、挂香包B、插艾蒿C、登高采菊D、喝雄黄酒9、《诗经》是我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B )A、三百首B、三百零五首C、三百零一首D、三百零二首10、下面哪个成语与泰始皇有关?( C )A、指鹿为马B、奇货可居C、图穷匕见D、画龙点睛11、比赛用的足球重量是( B )A、365-400克B、396-453克C、435-483克D、400克-435克12、“第四媒体”的概念指的是:( B )A、多媒体B、网络媒体C、网上报纸D、手机13、漫画连环画《三毛流浪记》的作者是著名漫画家:( B )A、华君武B、张乐平C、丁聪D、三毛14、成语“莫名其妙”的“名”字正确的解释是:( B )A、名声B、说出C、名字D、名义15、人类下一次见到哈雷彗星应该是哪一年?( C )A、2026年B、2053年C、2062年D、2074年16、中国土地上出现的第一条铁路是:( A )A、吴淞铁路B、京张铁路C、唐胥铁路D、日黄铁路17、蚯蚓的血是什么颜色?( C )A、白色B、蓝色C、红色D、黑色18、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吸收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是( C )A、民主共和思想B、三权分立学说C、君主立宪思想D、人文主义思想19、“我爱吾师,我更爱智慧。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 第20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4

2013年高中历史 电子题库 第五单元 第20课 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含解析)岳麓版必修4

"2013年岳麓版高二历史必修3电子题库(含解析)第五单元第20课知能演练轻松闯关 "1.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解析:选B。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改变国家贫弱、外敌入侵的局面而发出的时代强音。

2.某近代地主阶级政治派别,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它是( )A.洋务派B.维新派C.顽固派D.革命派解析:选A。

由“地主阶级”可排除B、D,由“学习西方”可排除C。

3.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其根本目的是( )A.抵抗外国侵略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C.维护清朝统治D.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解析:选C。

洋务派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所以D项错误;不论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还是抵抗外国侵略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4.下列近代人物中,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是( ) A.魏源B.曾国藩C.康有为D.张之洞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康有为维新变法的特点。

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宣扬孔子为托古改制的先师,借以宣传西学。

5.(2012·济宁一中检测)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上卷”诸书的传播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2)“中卷”诸书的翻译出版反映了当时“西学东渐”有何新的发展?答案:(1)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近代化。

(2)西学传播的重点由科学技术向制度和思想转变。

一、选择题1.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情况所得出的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①思想的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②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③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科学技术④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选D。

四、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四、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掠夺和瓜 分狂潮,维新派举起“民族爱国主义” 的大旗,号召“知他人的帝国主义来 侵之可畏,而速养成我民族爱国主义 以抵制之。”《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P22。 发扬全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奋起抵 制列强的侵略以挽浩劫而拯生灵。
2、“自上而下”的全变思想
近代中国,自龚自珍提出“更法”, 魏源主张“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思想 后,“变法”成为一种时尚。洋务派就关的器械技艺方面的引 进,其他有关科技、用人商务等方面的变 革始终停留在议论阶段,戊戌维新派对之 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认为洋务派的变法无 济于事。
3、“君民共主”的民权思想
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改变为君民共 主的政治制度,设议院订宪法,让新兴的 资产阶级(主要是其上层和正在向资产阶 级转化的地主阶级)参与国家政权,这是 维新思想家要求实行变法的实质内容。
早在《公车上书》中就提出在朝廷中设 置议郎以备皇帝顾问的主张,对议郎的选 举办法和任职资格作了规定:“公举博古 今,通中外,明政体,方正直言之士,略 分府县,约十万户而举一人,不论已仕未 仕,皆得充选。”
康有为预言日本“未加一矢”而占我国 台湾一省,必将刺激帝国主义列强瓜分 中国的野心,说:“诸夷以中国易欺也, 法人将向滇桂,英人将向藏、粤,俄人 将向新疆,德、奥、意、日、葡、荷皆 狡焉思启。”在北京强学会的成立宣言 中,康又指出“俄北瞰,英西啖,法南 瞵,日东耽”,中国面临着岌岌可危的 严峻形势。
梁还把专制与愚民、民权与智民联系 起来考察。但梁把开民智,兴民权的希望 寄托在支持和同情维新事业的开明官僚如 湖南巡抚陈宝箴等身上,他说:“欲兴民 权,宜先兴绅权”,“绅权固当务之急矣, 然他自办一切事,舍官莫属也;即今日欲 开民智,开绅智,而假手于官力者,尚不 知凡几也。故开官智又为万事之起点。” (《戊戌变法》第2册P551)

结合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介绍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结合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介绍维新派的思想主张


立宪思想
❖ 康有为第一次提出了包含限制君权意义的法律概 念 ,即宪法。他认为国家的政体可以分为专制、 立宪和共和三种。在专制政体下 ,“一君”与 “大臣数人共治其国” ,而立宪政体则是“人君 与千百万国民和为一体”。因此 ,“宪法”就是 “维新之路”。康有为在中国明确提出了作为资 产阶级民主立宪理论基础的身份平等观,很早就 从理论上肯定了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理论的合理 性。康有为倡导议会政治 ,实际上是分君主之集 权 ;提倡地方自治 ,则是主张地方分中央之集权。

康有为
民权思想
赋税思想
康有为 思想
立宪思想

赋税思想
❖ 康有为是1898年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他主张变 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他认为赋税政策方 面的改革主要是”蠲厘金之害以慰民心,减出口之 税以扩商务。他猛烈抨击了厘金税,认为它既不利 商,又不利农,也不利于国,必须予以裁撤。他主 张通过征收印花税等开辟财源,同时举办银行、邮 政等国有事业,用以代替厘金税。康有为认为商兴 才能国富,统治者必须“保商”,而保商的关键在 于轻税。指出“我国向者误于抑末之说”。康有为 的轻税思想在后期发展为无税论,在《大同书》里 他主张“公中更未尝向一人而收赋税,扫万国亘古 重征厚敛之苦。”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超越现实的空 想。
LOGO
目录
郑观应 王韬 严复
维新派
康有为 梁启超 谭嗣同

郑观应
❖ 郑观应(1842─1921)本名官 应,字正翔,号陶斋,别署罗 浮偫鹤山人等,祖籍广东香山 县(今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 他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 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揭开民 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 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 慈善家和热忱的爱国者。代表 作品有《易言》与《盛世危 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