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课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13
《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教学设想】一、选题设想《巴黎圣母院》是雨果的代表作,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风格都有明显的浪漫主义特征:奇异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妙趣横生、别出心裁的奇遇巧合;强烈鲜明的美丑、善恶对比;丰富生动、珠玑迸发、富有哲理意味的语言。
通过自渎让学生整体把握作品,窥一斑而识全豹,让学生高屋建瓴,了解其旨意,以极为精确而又充满意蕴的文字,对名著的概述及精要部分做了介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指点进行名著阅读的门径。
二、活动安排(一)课内导读:遵循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首先解决阅读时的基本障碍,以了解故事情节、初步感知形象和品味语言为主;其次进行深入研读,通过对作品表现出的浪漫主义特征,特别是美丑对照的写作手法进行阐释,在与《白蛇传》的比较中加深对《巴黎圣母院》的理解。
(二)课外阅读:1、第一阶段:课前要求学生阅读名著文本,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名著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明确主题思想,提出问题。
2、第二阶段: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有的放矢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人人动笔,进行组内交流。
(三)活动时间为半学期,前期以文本的阅读为主,后期以合作交流探究为主。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一)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作品的,感受作品的艺术美,激发阅读兴趣。
(二)通过对作品浪漫主义特征的解读、艺术形象的全面分析和与东方民间小说《白蛇传》的比较,鼓励学生的个性化感受和创造性解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一)初步了解欣赏小说的角度,学会从背景、情节、语言、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比较阅读等角度入手阅读小说。
(二)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手段,自读与导读相结合,在设置的话题和问题的引导下,综合运用读、看、评、说、写等多种阅读方法,借助视频、网络等多种媒体,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引导学生认识阅读名著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增强学生阅读的信心。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9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雨果的生平与主要作品,理解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2、激发阅读兴趣,熟悉内容提要,体会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3、介绍多角度对比手法及其效果。
二、重点难点:教学目标2、3三、辅助手段:多媒体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885年6月1日,法国举行了一次国葬,这是一次有200万人参加的规模空前的葬礼,然而,哀悼的既不是显赫的法国国王,也不是战功卓著的将军元帅,而是《巴黎圣母院》的作者维克多·雨果。
雨果是怎样一个人?他的一生有怎样的成就呢?竞有如此多的粉丝来为他送行。
今天,让我们走进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来一探究竟。
(多媒体放映课题)。
二、雨果简介:(1802—1885) 幼年深受母亲影响,政治观点偏于保守。
20年代受法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政治态度开始转变,文学观点也逐渐从保守立场转向浪漫主义。
1831年,雨果完成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创作。
这是他所有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最浓的一部。
他是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板书:推介理由:1、名家名作。
)三、创作缘起:数年前,雨果参观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有个手刻的字:’ANAГKH (希腊语“命运”的意思)。
这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经岁月侵蚀,黑黝黝的,深深凹陷在石头里面。
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
雨果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这罪恶的烙印,或者说这灾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离开这尘世。
基于以上对命运的深刻思考,雨果开始了对《巴黎圣母院》的创作。
(点拨:丰厚的学识积累和对“命运”的深刻思考是写作的前提。
)据雨果夫人回忆:他买了一瓶墨水和一身灰色羊毛披肩,将全身从脖子到脚尖统统包住。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2
《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课堂导读,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进一步进行自主阅读;掌握其要义与艺术特色,达到对《巴黎圣母院》的深一层认识;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鉴赏性阅读《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化长为短,以片段学习与影片相参照为案例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
美的化身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丑的化身则是残酷空虚罪恶的副主教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
通过导读,读出真善美,学会珍惜幸福生活,珍惜生命中的幸福瞬间【教学重点】1、消除阅读障碍,提出阅读《巴黎圣母院》的建议2、化长为短,以片段学习与影片相参照为案例进一步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教学难点】1、如何化繁为简地介绍中世纪的欧洲及法国2、如何引导学生欣赏作者既精彩幽默有时又有些罗嗦冗长的语言【辅助教学】教学博客地址/douyacai2012【教学内容与活动安排】【教学资源】文字教材、直播课堂【教学方法】点拨法、讲析法【教学时数】课内两课时,课外自读两周【教学过程】一、导语巴黎圣母院——欧洲伟大的教堂建筑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欧洲伟大的浪漫主义小说。
伟大建筑 + 伟大作品=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小说本身。
二、教学过程(一)、走近文学大师,激发阅读兴趣课堂问题: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资源共享,大家来谈谈自己所了解的雨果。
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维克多·雨果(1802.2.26—1885.5.22)教师小结:1802年2月26日,雨果诞生于贝尚松省的一个军人家庭。
1851年,路易·波拿巴发动反革命政变,建立第二帝国。
雨果坚决反对。
于年底流亡国外。
经过19年的流亡生活,他才回到巴黎。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0
一、教学目标:1. 学习本文多重对比描写和场面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3. 能够对人性中“美与丑”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学习本文多重对比描写和场面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能够对人性中“美与丑”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能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三、教学方法:讨论探究法、点拨法四、课时安排: 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学生阅读节选部分,整体感知课文1、思考:(1)中心事件是什么?明确:卡西莫多受刑(2)受刑分几个阶段?明确:受刑前、受笞刑、示众(3)围绕中心事件,写了哪些场面?明确:施刑者行刑、群众侮辱折磨、、爱斯梅拉达喂水喝(4)场景法叙事是《巴黎》的写作手法之一,选文中哪个场景最令人感动?明确:喂水喝(5)为什么喂水给仇人喝?副主教为什么弃之不顾?明确:善良,人性的美丽自私,阴险,道貌岸然((二)人物形象理解1、读一读57段至67段,让我们感受一下这动人的一刻,同时,思考一下,卡西莫多受刑时皮开肉绽,鲜血直流都没有流泪,为什么在喝到爱水后流下也许是生平第一次泪?(提示:这水肯定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水,那是什么境况下的水呢?这水中包含着些什么呢?)(也可分三问来理解)(1)让学生读代表性语句(2)体会卡西莫多此时心情(3)读表现口渴语句、读三次要水喝的,体会卡西莫多的身体上的痛苦。
明确:伽西莫多在受刑时受尽其他群众的侮辱折磨,连他此生最重要、最爱戴、最崇敬的、唯一的亲人都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弃他不顾,连喊三次给水喝却招来更多的侮辱折磨。
失望至极,爱斯梅拉达出现后,他本以为爱斯梅拉达是来报复的,没想到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不计前嫌,对善良姑娘的感激、对自己的自责,这人性的自然流露,令他掉下了也许生平第一颗眼泪。
2、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这样一对比,人性的美丑显露无遗。
通过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是《巴黎圣母院》的主要特色,节选部分中就有多重对比,找出这些对比,思考这些对比有什么作用?明确:1、伽西莫多的外在形象和内在德行外在丑陋,但内心善良,受刑时有超人的顽强和忍耐,可是爱~送水时却流出感激之泪。
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课件47张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2
的文化遗产。1827年发表韵文剧本《克伦威尔》
和《<克伦威尔>序言》,“序言”被称为法
国浪漫主义戏剧运动的宣言,是雨果极为重要
的文艺论著。1830年他据序言中的理论写成第
一个浪漫主义剧本《爱尔那尼》,它的演出标
志着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胜利。其代表作是:
《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等长篇小说。
2
雨 果
3
4
巴 黎 圣 母 院
5
巴 黎 圣 母 院
6
7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8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
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 家,法国文学史上伟
大的作家之一。
雨果一生坎坷而丰富,19世纪40年代的 十年间,主要从事政治活动。1851年雨果 因鼓动民众起义,开始了 19年的流亡生活, 1870年结束回到法国,他始终关注国家和 民族的命运,积极投入保卫共和国的斗争。
1885年雨果逝世于巴黎。
9
作
雨果(l802~1885)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
者 简 介
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资 产阶级民主作家。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 导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合计79卷之多,给
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
另一方面,伽西莫多私下也爱慕着波希米亚姑娘。 她遭到陷害,被伽西莫多巧计救出,在圣母院一间密 室里避难,敲钟人用十分纯朴和真诚的感情去安慰她, 保护她。当她再次处于危急中时,敲钟人为了援助她, 表现出非凡的英勇和机智。而当他无意中发现自己的 “义父”和“恩人”远望着高挂在绞刑架上的波希米 亚姑娘而发出恶魔般的狞笑时,伽西莫多立即对那个 伪善者下了最后的判决,亲手把克洛德从高耸入云的 钟塔上推下,使他摔得粉身碎骨。
语文: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课件(2)(新人教版必修2)
伽西莫多曾经送给爱斯梅拉达一个小铁哨,请 伽西莫多曾经送给爱斯梅拉达一个小铁哨, 简述这个小铁哨的故事。 简述这个小铁哨的故事。
请简述一个能表现伽西莫多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情的 故事。 故事。 答: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以后,由于自 伽西莫多把爱斯梅拉达救到圣母院以后, 己丑陋,内心充满了自卑, 己丑陋,内心充满了自卑,不敢和爱斯梅拉达待在一 就送她一个小铁哨, 起,就送她一个小铁哨,在爱斯梅拉达需要他想叫他 来的时候,吹响小铁哨,他就会来到她的身边。后来, 来的时候,吹响小铁哨,他就会来到她的身边。后来, 也就是因为这个小铁哨, 也就是因为这个小铁哨,才使爱斯梅拉达免受克洛德 的凌辱。 的凌辱。
简述伽西莫多最后复仇的故事。 简述伽西莫多最后复仇的故事。
变形一:爱斯梅拉达失踪后,伽西莫多跟着克洛德爬 变形一:爱斯梅拉达失踪后, 上了钟塔,请概述接下来发生的事件。 上了钟塔,请概述接下来发生的事件。 变形二:简述伽西莫多殉情的故事。 变形二:简述伽西莫多殉情的故事。
答:克洛德站在圣母院的顶楼,看到爱斯梅拉达被吊上绞架, 克洛德站在圣母院的顶楼,看到爱斯梅拉达被吊上绞架, 发出了得意的狂笑。加西莫多终于认清了克洛德的真面目, 发出了得意的狂笑。加西莫多终于认清了克洛德的真面目,把 他从顶楼上推下去。眼看克洛德跌下去, 他从顶楼上推下去。眼看克洛德跌下去,又远远看见爱斯梅拉 达被绞死,他从心底发出一声呜咽: 都是我爱过的人呀!” 达被绞死,他从心底发出一声呜咽:“啊!都是我爱过的人呀!” 后来他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几年后, 后来他抱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遁入了墓地。几年后,人们发现 了他们拥抱在一起的遗骸。当人们想把他们分开时, 了他们拥抱在一起的遗骸。当人们想把他们分开时,尸骨便化 为了尘土。 为了尘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及反思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教学设计设计者:刘小宁、李益娟、王定国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作品时代背景2、通过导读感知《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3、通过导读,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达到对《巴黎圣母院》的深层感知和认识;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以片段学习与影片相参照为案例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导读感知《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教学难点1、了解作品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2、通过导读,学习:化长为短,以片段学习与影片相参照为案例学会阅读、欣赏外国长篇小说的方法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安排:组织学生看电影《巴黎圣母院》教学过程:一、导入从谈观影后的感受导入:爱斯美拉达、钟楼怪人,一个美的无与伦比,一个丑的不堪入目。
但他们两个却成了世界文学史中最动人的组合之一。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巴黎圣母院》,回到最原汁原味的小说本身去感受这两个经典的艺术形象。
二、整体感知:(一)走进雨果:维克多·雨果,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2002年他诞生200周年时,法国把当年命名为“雨果年”,足见其在法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
作品有26卷的诗歌、20卷的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学论著、合计79卷之多,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其中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历史小说的杰作”也是“浪漫主义文学的里程碑”走进时代:他“代表了人类的良心”。
青年时代,雨果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他呼吁人们关心社会贫困,维护人的权利,这为他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路易波拿巴恢复帝制后,雨果鼓舞民众奋起反抗,起义被镇压后,雨果开始了近20年的流亡生活,这期间他的创作达到一个新高度。
结束流亡生活后,雨果回到法国,不仅积极投入保卫法兰西共和国的斗争中,而且始终关心着巴黎公社运动,直到他逝世。
雨果是一个浪漫主义作家,但是他从未脱离现实,他的作品不缺少激情,想象,夸张,也不缺少对社会的深刻省察和对弱小群体的关心,因此有人评价他“代表了人类的良心”。
部编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著导读 《巴黎圣母院》》优质课教案_12
《巴黎圣母院》名著导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巴黎圣母院》这节名著导读课属高一学生“外国名著”导读课,对学生来说,有相当隔膜与难度。
对此,在教学设计方面宜侧重兴趣指引和难度简易。
按文本初步设置四个步骤:走近名著、走进名著、欣赏名著、崇敬名著。
大致沿用文本中的“背景介绍、作品导读、思考探究”三部分模式而略作整合、稍加提升。
结合高一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学生聪明才智,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大胆尝试、并真正实现“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新理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鼓励学生多技能发展。
【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作品;(2)关注人物命运;(3)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理解美丑对照原则;(2)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件2】(学生:武烨杉)【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媒介】多媒体幻灯片展示【学习过程】新课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了名著导读《家》,了解了《家》中这个大家庭的腐朽与衰败,关注了觉新、梅、鸣凤等人物的悲剧命运,深切地感悟到青春的美好与进步,现在让我们跨出《家》门,再次进入雨果的名著《巴黎圣母院》的学习,去领悟《巴黎圣母院》的别样精彩……【课件1】(学生:武烨杉)今天受邀做大家的导游,曹老师心里很高兴,让我们相互陪伴,一路同行吧!好,让我们愉快开启名著导读的长途旅行!【课件3】(以下均是教师)第一集:走近名著作家作品、背景介绍【课件4】1.猜一猜:分别提供雨果、海明威、狄更斯三人塑像,使学生竞猜,以加强对雨果的初步认识。
【课件5】2.作家作品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19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人民最喜爱的作家之一。
曾被称为“为穷人说话的人道主义作家”。
作品内容:《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国国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和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
歌颂了真善美,鞭挞了假恶丑。
【课件6】3.背景介绍数年前,作者参观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有个手刻的字:‘AN’ARKH(希腊语“命运”),这些难以描状的符号,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
人教新课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课共39页文档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课件
克洛德:得不到就要毁灭之的畸形之爱
弗比斯:虚浮的、带有欺骗性的爱
卡西莫多:默默守护的爱,甘愿为爱牺牲、付出一切
真正的爱应该是甘于付出的,而不是一味索取、占有甚至毁 灭之。
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
思考延伸:
(2)你认为爱斯梅拉达为什么会疯狂地爱上弗比斯? 两人的感情结局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请联系 小说内容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第七页,共二十六页。
美人,是专为她创造的名字
当她款摆舞蹈像展翅的鸟
我感到地狱在我脚底张开巨口
我的注视穿透她吉普赛的衣袍
还祈求圣母什么更好的恩赐? 谁忍心对她投掷第一颗石头
那就根本不配活在世上
魔王啊!我只求一回
让我的手穿透她的长发
• 她难道是魔鬼的化身? • 让我的眼神离弃永恒的主
•
•
•
帮助克洛德绑架梅拉达 危难时被梅拉达送水的 举动感动 把将受绞刑的梅拉达救 回圣母院并照顾她 为了梅拉达而杀死克洛 德 抱着梅拉达的尸体死去
美丽 善良 纯真 救命之恩
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
活动三:你有问题“我”来答
尝试解答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
同学们的问题: 1、关于卡西莫多 卡西莫多其实是一个善良的人,但为什么要 帮教会去劫持女郎? 卡西莫多既听从主教,又听从女主,他有没 有自己的想法?
同学们的相关问题: 为什么一个心地善良、看破世俗的吉普赛女郎
会喜欢上一个用“肆无忌惮的狂妄腔调”说话 的弗比斯队长呢?
审美上心理距离 阅读经典,减少浮躁,沉潜历史,受益无穷。——王蒙
第二页,共二十六页。
第三页,共二十六页。
• 活动一:人物“连连看” 猜猜同学们用文字所描述的是作品中的哪一人物。
人教新课标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课
• 思考:
•环
境
• 1.课文第三段对刑台的 描述有什么作用?
• 1.课文第三段 对邢台的描述 有什么作用?
• 它既展示了情 节开展的环境, 又写出了周围 群众的无聊. 庸俗
• 2.刑场是严肃的,但是,我们在伽 西莫多受刑的地方,听到了刺耳 的笑声,看见了动人的微笑,你能 从课文中找出来吗?这些笑的内 涵相同吗?
• 作者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这罪 恶的烙印,或者说苦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 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离开这尘世.
• 基于这样一种深刻的体验,他开始了创作.
• 据雨果夫人回忆:他买了一瓶墨水和一身灰 色羊毛披肩,将全身从脖子到脚尖统统包住. 他把衣服锁在柜子里,免受出门的诱惑,一心 钻在小说里,像走进牢房一样……从此之后, 他除了吃饭睡觉,不离书桌.唯一的消遣是晚 饭后同来访的朋友谈一小时天.有时把白天 写的东西读给他们听……文艺创作占据了 他的身心.他不感疲乏,也不觉寒冬的来 临,12月他却开着窗子工作……终于,他用 了六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代表作: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 惨世界》
• 雨果(1802—1885) 19世纪伟大的 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 的作家之一.幼年受母亲的影响,政治 观点偏于保守,最初的作品都是一些歌 颂王朝威仪的颂诗,曾经受到国王的赏 赐.20年代受法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政治态度开始转变,文学观点也逐渐从 保守立场转向浪漫主义.
高中语文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必修二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课件
片段三:
他口渴难熬,愤慨地吼叫:“给我水喝!”在人 们无动于衷的哄笑声中,爱斯梅哈尔达走了出 来,她把怀中的水葫芦温顺地送到犯人干裂的 嘴边。于是人们看见加西莫多那一直干枯的眼 睛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那也许是他有生以来 第一次流出的一滴泪水。眼前这么一个漂亮、 纯洁、妩媚、纤弱的少女这样垂怜于一个如此 可怜而又难看和凶恶的人,无疑是一个动人的 景象,而在绞台上,这个景象更是卓绝的
宗教法庭不顾避难权要来强行捉拿爱斯梅拉达。 巴黎的流浪人和乞丐闻讯前来营救,不明真相 的卡西莫多奋力阻挡。混战中,黑衣遮面的弗 罗洛让甘果瓦出面劝说,悄悄带领爱斯梅拉达 从后门渡河逃走。流浪人和乞丐们则遭到国王 军队的残酷镇压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弗罗洛把爱斯梅拉达带到广场的绞架前,胁迫 她在他与绞架之间选择其一。
钟人。
一天,弗罗洛在广场上发现了迷人的爱斯梅拉达,他 身上潜伏的淫欲就像一头沉睡多年的野兽突然苏醒了。 他完全失去了自制。他感到要么占有她,要么置她于 死地,否则难得安宁。就在“愚人节”的那天晚上, 弗罗洛指使卡西莫多拦路抢劫爱斯梅拉达。弓箭队队 长孚比斯闻声赶来,捉住敲钟人,解救了爱斯梅拉达。 随后,爱斯梅拉达来到流浪人和乞丐集散地,在那里 她从乞丐王手下救得穷诗人甘果瓦的性命,并和他结 为表面上的夫妻。
艺术特色:
1、典型的浪漫主义美丑对照原则的运用
在本文中体现最为明显的是人物形象的对照: 正 面与反面人物的对照——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 是善良,真诚和美好的人性的代表,克罗德、孚 比斯则是自私、冷酷和丑陋的人性的代表,善与 恶十分鲜明地分别体现在这两组人物身上,产生 强烈的对照。 还有正面与正面,反面与反面人物 之间的对照以及人物自身对照,如卡西莫多外貌 与心灵的对照等。对照原则的运用使得小说的情 节和人物显得更奇特,主题更鲜明、突出。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名著导读《巴黎圣母院》(3)_1
整本书的阅读在救助中见美丑——《巴黎圣母院》导读教学目标:1、学习名著阅读的基本方法。
2、了解雨果的“美丑对照的审美原则”,培养学生追求美、憎恶丑的情感。
3、树立正确的人性观、爱情观。
教学重难点:1、学会赏析人物形象,分辨人性的真善美假恶丑。
2、学习多角度对比表现人物性格和主题的方法。
3、形成正确的人性观、爱情观。
教学方法:以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以问题引导赏析经典片段,以学生表演活动体悟人物情感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名著读什么?品读经典情节,赏析人物形象,欣赏创作手法,思考社会人生活动一:谁来救加西莫多?这部名著在上个世纪被多次拍成电影,其中1956年版的最经典,我们一起欣赏电影的一个经典片段“一滴眼泪换一滴水”(2分钟)台上受刑的是谁?加西莫多,一个长得奇丑的弃儿,敲钟人,劫持说明无知为何被鞭刑?克洛德(副主教)唆使他劫持埃斯梅拉达,被卫队长菲比斯抓住送水的是谁?埃斯梅拉达电影是导演的再创作,作为读者应该要亲自阅读原著,才能品出原汁原味。
下面让我们就从经典情节入手,走进这部大作。
第一个经典片段“一滴眼泪换一滴水”,即第一次的救助加西莫多落难了,谁会来救加西莫多?克洛德?劫持的主谋,教堂副主教,收养他的主人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眼睛,用两只踢马刺踢着骡子急忙转身走开了,好象在逃避一声耻辱的呼唤似的,他很不愿意在那种场合被一个不幸的人认出来并且向他致敬呢。
那个神甫正是副主教堂·克洛德·孚罗洛谁给他配个画外音?天哪!这该死的倒霉蛋,千万别扯上我!快走!为何克洛德不上前救他?怕连累他,怕劫持埃斯美拉达的事暴露副主教的冷漠、自私,道貌岸然、缺乏同情心周围的人?不救助不同情,反而哄笑,扔东西,咒骂何处可见?两处描写,鞭打时,要水时邪教的怪物!”一个说。
“骑扫帚把的家伙!”另一个嚷道。
可恶的敲钟人?”“敲晚祷钟的就是这个魔鬼呀!”“啊,聋子!独眼!驼背!怪物!”“这个丑像比所有的医药还能使孕妇流产呢!”鞭打时,民众的咒骂侮辱主要是针对他的外表丑陋,因外表丑觉得他内心是恶,足见他们的肤浅无知要水时,民众扔脏东西、石子,把一块在阴沟里泡过的海绵扔到他脸上,“拿去吧,恶汉!算我欠你的情哪!”有个妇人把一块石子向他头上扔去:“这是给你在黑夜里用那些倒霉的钟惊醒我们的教训!”“这只碗给你去喝水!”一个男人把一个破瓦罐向他的胸脯扔去,“我老婆就是因为看见你从她面前走过,才生下了一个两个脑袋的娃娃!”“我的母猫生下了一只六只脚的小猫!”一个老妇把一块瓦片向他头上扔去,尖声嚷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明确〗(克洛德· 孚罗洛是小说中最复 杂最值得分析的人物。)他曾有过善的 追求,希望成为优秀的神甫他用温情把 弟弟抚养大;用怜悯之心收养了相貌丑 陋的伽西莫多;他勤劳朴素,穿着破旧 的衣服用功学习。然而他成了禁欲主义 的牺牲品,灵与肉的冲突最终让他逃离 了上帝,成了魔鬼撒旦的信徒。 • 他为了得到爱斯梅拉达用尽了一切卑鄙 的手段:劫持,恐吓,威逼利诱。他一 方面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罪恶,另 一方面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并把自己 邪恶的根源归罪于爱斯梅拉达。最后, 在爱斯梅拉达誓死不屈的态度面前,处 于“我得不到,也不让别人得到”的阴 暗心理,把爱斯梅拉达送上了断头台。
★代表作: 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 惨世界》
• 雨果(1802—1885) 19世纪伟大的 浪漫主义文学家,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 的作家之一.幼年受母亲的影响,政治 观点偏于保守,最初的作品都是一些歌 颂王朝威仪的颂诗,曾经受到国王的赏 赐.20年代受法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 政治态度开始转变,文学观点也逐渐从 保守立场转向浪漫主义. • <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创作于他的青 年时期,是他所有小说中浪漫主义色彩 最浓的一部.
•
环
境
• 1.课文第三段对刑台的 描述有什么作用?
• 1.课文第三段 • 它既展示了情 节开展的环境, 对邢台的描述 有什么作用? 又写出了周围 群众的无聊. 庸俗
• 2.刑场是严肃的,但是,我们在伽 西莫多受刑的地方,听到了刺耳 的笑声,看见了动人的微笑,你能 从课文中找出来吗?这些笑的内 涵相同吗?
• 二、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 的对比 • 他们的内心都很善良,都 有着美好的心灵,但但伽西 莫多外貌丑陋无比,而爱斯 梅拉达却从内心同情他,为 他送上他最需要的水。
• 三、伽西莫多和他的养父、 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 孚罗洛 的对比 • 克洛德表面上道貌岸然然, 内心却自私阴险,是他指使 伽西莫多动持了爱斯梅拉达, 可是看到他受刑却不闻不问。
• ◇美丽的爱斯梅拉达走 上刑台给丑陋的伽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多喂水,这情景会引起 看客的很多反应,文中 写出了一种,你能合理 想像,再写出一种吗?
多重对比手法的运
用,表现人性中美 与丑的对立和交织
• 一、自身外在形象和内在 德行的对比 • 外表丑陋,但内心善 良,在受刑时他表现出超 人的顽强和忍耐,可是在 爱斯梅拉达送水给他喝的 时候,他流出了感激的眼 泪。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
• 责怪-----责怪她误解了他 的好意. • 悲哀-----悲哀自己曾经伤 害过她,而让她对自己产生误 解;同时,也说明他极度的凄 凉,因为连美丽善良的爱丝美 拉达也不能给他精神的需求, 他又该怎么办呢?
• 在喝爱斯梅拉达喂给水的 时候,怎么会滚出一大颗 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
• 感激之泪: • 自责之泪: • 悔恨之泪: • 开心之泪: • 觉醒之泪: • F.……
• 提示:爱丝梅拉达不记前 仇,以德报怨,给伽西莫多 喂水,表现了她的善良,也 表现了人性之美
• 伽西莫多喝过了水,他又为什 么要亲吻爱丝美拉达”美丽 的小手”?
• 而当爱丝美拉达”惊恐地把 手缩回去了”的时候,他为什 么用”充满责怪和无限悲哀 的眼光”望着爱丝美拉达?
• 提示: 这是他表示感激的 方式. • 他不仅仅有生理 层次的需要(喝水),也有精神 层次的需要. • 同时也反映了他 对美的追求.
• 数年前,雨果参观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 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有个手刻的字: • ’AN’AτKH(希腊语”命运”的意思) • 这几个大写的希腊字母,经岁月侵蚀,黑黝黝 的,深深凹陷在石头里面.所蕴藏的宿命和悲 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 • 作者左思右想,这苦难的灵魂是谁,非把这罪 恶的烙印,或者说苦难的烙印留在这古老教 堂的额头上不可,否则就不肯离开这尘世.
• 爱斯梅拉达的“水”异常珍贵: 残酷的刑罚没有使他流泪,群众 的冷嘲热讽与打骂没有使他流泪, 副主教的忘恩负义没有使他流 泪……而爱斯梅拉达的“一滴水” 中透出了人性美的光辉,正是这 道人性美的曙光照亮了沉睡在黑 夜中的善良,唤醒了伽西莫多已 经几乎接近僵化的人性,生平第 一次流出了眼泪。
• 3、副主教克洛德· 孚罗洛当初收 养相貌丑陋的伽西莫多,说明他 还是有同情心的,现在的他见到 伽西莫多受刑,为什么急忙转身 走开了?克洛德· 孚罗洛既然能 用善心收养伽西莫多,那么也应 该用爱心营救爱斯梅拉达,更何 况他还很爱爱斯梅拉达。但是, 他为什么将美丽的爱斯梅拉达送 上了绞刑架?
创 作 缘 起
• 基于这样一种深刻的体验,他开始了创作. • 据雨果夫人回忆:他买了一瓶墨水和一身灰 色羊毛披肩,将全身从脖子到脚尖统统包住. 他把衣服锁在柜子里,免受出门的诱惑,一心 钻在小说里,像走进牢房一样……从此之后, 他除了吃饭睡觉,不离书桌.唯一的消遣是晚 饭后同来访的朋友谈一小时天.有时把白天 写的东西读给他们听……文艺创作占据了 他的身心.他不感疲乏,也不觉寒冬的来 临,12月他却开着窗子工作……终于,他用 了六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巴黎圣母院
教学目标
1.了解雨果的生平与主要 作品,理解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的创作风格; 2.理清课文情节,体会主 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人性美; 3.理解文本中多角度对比 手法的运用。
雨果简介
★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 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 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 ★贯穿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 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 爱制“恶”
• 群众的笑 • 伽西莫多的笑 • 爱丝梅拉达的笑
• 群众的笑: • 麻木而嘲讽的笑 • 伽西莫多的笑: • 虔诚而崇敬的笑 • 爱丝梅拉达的笑: • 善意而真诚的笑
•
•
关 于 人 物
• 爱丝梅拉达被伽西莫多劫持过,为 什么在伽西莫多遭受笞刑的时候她 会给他喂水? • 是说爱丝梅拉达真的很善良,还是 表明她想在众人面前表现一下自己? • 伽西莫多喝过了水,想要亲吻”那 帮助了他的美丽的小手”,爱丝梅 拉达为什么”惊恐地把手缩回去 了”?
• 美与丑的分辨是一个很困难的过 程,不能为表面的假象所迷惑。” 小小的刑台,既是对伽西莫多肉 体的惩罚,又是对中世纪人们灵 魂的拷问。小小看台,大千世界, 人性的复杂、善恶、美丑展现无 遗。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美 丑的看台上,尽显自身的精彩!
让人性之花灿然开放
• 【布置作业】
• 汪曾祺说:“我写的是 美,是健康的人性。” 结合《读本》40页汪曾 祺的短篇小说《受戒》,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 对“健康的人性”的理 解。
• 思考: • 4、若望· 孚罗洛和罗 班· 普斯潘在文中多次出 现,作用是什么?他们 仅仅是观众的代表吗?
•
• 关于情节
• 伽西莫多在受刑的时候, 人们“诅咒他,嘲笑他, 向他叫骂,向他投石 子”;而在爱斯梅拉达 给他喂水的时候,人们 又拍手叫好。作者这样 写的目的是什么?
• 提示:群众前后的态度十分矛盾,而且变化比 较突然,但这样的描写还是合理的。一方面, 群众嘲笑、辱骂伽西莫多,是因为不知道事情 的真相;另一方面,作者充分地表现了“中世 纪的人民”的无知愚昧和缺乏怜悯同情之心, 并通过议论表达了自己的对他们的不满和讽刺, 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中世纪的人民”完全丧 失了人性。爱斯梅拉达的举动,唤醒了他们人 性中的良知,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既是歌颂 了美好人性的力量,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呼唤。 //也有人认为,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水, 群众不是欢呼,而是起哄。从小说“那情景无 论如何是很动人的”“观众也都被感动了”等 描述可以肯定,这是发自内心的欢呼,而不是 起哄。
• 四、爱斯梅拉达和围观群众的对 比。 • 看到伽西莫多受刑,被打得 死去活来,围观群众不但不同情, 反而咒骂他,向他的投石块,伽 西莫多求他们给一点水喝,没有 一个人理睬,还要侮辱他,可曾 被伽西莫多挟持过的爱斯梅拉达 却给予伽西莫多以同情,并为他 送上他需要的水
• 五、群众前后表现的对 比 • 在伽西莫多受刑时, 他们哄笑,咒骂,当爱 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喂 水时,他们又为她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