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贫民窟的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贫民窟的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多数国家在城市中形成大规模的“贫民窟”。我国如何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贫民窟问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北京市为例,研究贫民窟产生的原因与条件,并提出我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贫民窟”问题的基本措施,为我国高效解决贫民窟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贫民窟现状影响形成原因对策
1 引言
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历程表明,贫民窟是城市化进程中很难回避的问题。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和聚集效应,大城市总是会吸引越来越多的农村和周边中小城市的移民,或由于城市内部的贫富分化,引发并加深贫民窟问题。
贫民窟一词一直用来指最恶劣的住房条件、最不卫生的环境。最初的贫民窟是包括犯罪和吸毒在内的边际活动的避难所,是有可能造成多种传染病肆虐城市地区的传染源,而现在界定的贫民窟是指房屋建筑无序,占用他人或公共土地,缺乏主要公共服务
北京作为我国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其
在社会基础设施、公共服
务设施等各个方面存在
的优势吸引了全国各地
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该市的人口数量不断增
多(如图1所示)。但是
由于其承载力有限,且城
市内部的贫富分化明显,
形成了城市贫民窟。贫民
窟对城市的发展产生了
2 北京城市贫民窟的现状
首都北京8个城区的贫民窟数量,远不止此前有关方面公布过的“332个”和“343个”,而是多得多,而且各区贫民窟的现状大同小异。
如北京宣武区——大栅栏所在地,此地贫民窟的现状及特点如下:
(1)居住拥挤,危旧平房集中——该地区11个社区中,平房社区10个,平房院子
2950个,其中危旧房90%以上。
(2) 环境脏乱。北京市中心与周边地区存在几块贫民窟,房屋破烂,垃圾遍地,肮脏不堪。
(3) 人口结构特殊。如图2在
此生活着常住人口23418户,57551
人。其中60岁以上9914人,占17%,
远远超过了中国10%的老龄人口比
率;残疾者963人,失业登记者4427
人,社会低保户929户。而在五年
之内,两劳释放者有38人。
(4)外地流动人口多——公安
局注册登记者为16700人,他们所
从事的劳动行业具有地域性。他们
以每月300—500元租住在老房子
里。于是,在大栅栏的另一特色是,
图2
地道的京腔中混杂着各地方言。
(5) 市政设施落后。市政及卫生设施严重不足,特别是厕所和供水供电,石头胡同曾创下了一次断电42天的记录。
(6)火灾隐患多。供电系统老化而胡同窄小,为了应急,消防部门专门用130小卡车改装成小型救火车,社区则配备水罐三轮车。
(7) 治安状况恶化。社会治安混乱,珠宝市、月亮湾地区的110报警占全地区的70%以上。
3 北京城市贫民窟的影响
北京存在巨大的“盆地效应”,大量外来人员流入该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北京的发展,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诸多严重的问题,不利于北京和谐社会的构建。
首先是环境问题。由于北
京外来流入人口繁多,并且多
是贫困人口,他们聚集在城区
角落里,而且多以危旧平房集
中,交通不便,环境脏乱,严
重影响了北京的市容市貌,与
北京的规划蓝图相抵触。
其次是安全问题。大规模
贫民窟的存在,非常不利于社
会的稳定与国家的安全,因为
这些地区的治安比较混乱,是
案件多发地区。一些贫民窟为黑社会所控制,成为城市犯罪的窝点,这也是社会的一个不安定因素。
最后是社会问题。一方面,贫民窟居民大部分人处于贫困线,享受不到作为公民所应享有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居住、出行、卫生、教育条件极差,不仅影响当代人,也影响下一代人的发展。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巨大差异造成国民感情隔阂,加之贫民窟游离于社区和正常社会管理之外,影响社会安定。
4 北京城市贫民窟的形成原因
北京是综合性产业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保持在全国前列,第三产业规模居中国大陆第一。2009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市。北京居民具有较高的消费能力,2009年全年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53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5.7%,城乡居民居住水平继续提高。按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标准,北京已达到“富裕型”社会,但因贫富差距拉大形成的贫民窟问题在北京同样存在,具体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大量农民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流入北京。当前我国正在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农业生产逐步实现机械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
第二,北京预期收入高于其它城市及农村,此外,北京市的工业化与城市化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建立在农村的基础上的,其发展水平与速度优于农村,所以人均收入也高于农村。而恰巧城市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劳动力,这就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提供了机会。
第三,劳动力在北京内部地区和北京与其户籍所在地之间自由流动,不存在制度性壁垒。我国当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限制人口在城乡之间的流动。
第四,北京市有较多的工作岗位,预期就业概率较高。由于城市的盆地效应,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就必然会向发达地区流动,以便增加收入,享受更好的生活。
第五,北京不能提供进入城市的流动人口以足够的住房,即城市就业岗位增长高于农民支付北京市生活能力的增长。北京市就业岗位的数量虽不少,但质量却不高,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不具备支付其基本的城市生活的能力。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空间与城市人口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使城市的房价远远超过他们的支付能力,他们不得不选择了贫民窟。
第六,北京市内部人均收入不均,出现两极分化,基尼系数高,城市存在大量贫困人口。由于城市的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匀,大量的北京市人口也处于低收入、来源少的困境之中,他们也就被迫选择了贫民窟。
第七,在一些隐蔽的地方北京市政府有时会宽容工地建盖简易住房,或者由于资金缺乏而默认非法建盖房屋;或者行政管理能力低下、管理成本高而放弃管理。政府的一些工作并没有做到位,这就是城市贫民窟产生的一个温床。
第八,北京市住房结构升级,富裕阶层搬迁集中居住,原居住区由相对贫困化或者边缘化群体相对集中居住而形成贫民窟。在收入差距扩大的社会中,此种贫民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