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血小板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中
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脑血管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易发人群为中老年人。
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较高,是现在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
文章的研究目的是调查抗血小板药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情况,以提高医院医务人员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认识及治疗水平,保障人民有一个健康良好的体魄,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具体的研究方法是收集临床医学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病例,调查其使用率,并对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的原因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应因病制宜地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有些病例则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结论是抗血小板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中意义重大,合理地使用药物治疗不仅能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还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
关键词:抗血小板药;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应用
根据卫生部《1996~2010年社区人群防治规划》中关于脑血
管病的病情通报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生的脑血管病患者大约是150万,死亡人数是100万,存活的患者是600万,每年因脑血管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医疗费用高达100亿元以上,而脑血管病的易发群体为中老年,而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的老年人口占全世界老年人的1/5,占我国总人口的10%以上。
1面对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增长的趋势,该病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严重的疾病之一,必须引起社会和各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仅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有关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医院医务人员对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认识及治疗水平,保障人民有有一个健康良好的体魄,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论文所采用的临床案例均为临床门诊患者及住院患者,符合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的病例要求。
2收集168例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年龄在56~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9岁。
案例患者均使用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治疗后呈现的临床医疗效果和临床数据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支撑数据。
本课题的研究案例均排除了非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1.2方法
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为数据分析法,通过对1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临床试验,采用观察、询问、记录等方式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使用的药物主要是阿
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与缓释双嘧达莫等。
再次使用文献研究法,目前可利用的文献,主要是印刷型文献和网络文献,印刷型文献主要指纸质文献,如专著、报纸、杂志,对于网络文献主要是利用CNKI数字图书馆全文数据库。
还有案例分析法,通过对1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试验,总结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呈现的不用医疗效果,从而得出本文的最终研究数据。
2结果
16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案例中,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后,全部病情好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后,发现抗血小板药物呈现出不同的临床治疗效果,如有明显禁忌证得患者不适于使用此类药物;不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对于抗血小板药物的不用临床治疗效果。
这样的研究结果表明,抗血小板药物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有效方法之一,是目前医学上治疗ICVD的最好方法,任何病例除特殊禁忌的都可以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
3讨论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在脑缺血基础研究领域发展迅速,成果显著,尤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法上取得了很高的研究结果和医学价值。
3.1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特点
缺血性脑血管病,英文名ICVD,它的主要发病形式是动脉血栓形成,即平时人们常说的脑血栓。
3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血小板活化是动脉血栓的诱发和起始因子,是导致缺血性脑血管发病的主要原因。
4
动脉血栓形成一般会经历三个时段:血小板粘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凝血机制活化。
而抗血小板药物的主要作用就是阻止血小板活化、粘附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达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目的。
5
3.2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血小板药物并不是指一类药物,而是一组通过各种不同机制降低血小板活性的药物,不仅对血小板有直接的影响,还包括对其他血液成分和血管壁的局部影响,所以在医学上抗血小板药物是防栓、溶栓的重要药物。
6
3.2.1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情况
抗血小板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使用率极高,它能够使高危患者产生心肌梗死、血管性死亡事件的联合风险降低约25%,非致死性风险降低约34%,血管性死亡风险降低约15%。
如阿司匹林,在抗栓研究协作组对287项研究汇总分析中表明阿司匹林当为首选,阿司匹林能够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复发风险降低80%。
7
3.2.2抗血小板药物的禁用原因分析
临床医学案例表明,抗血小板药物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治疗药物,但并不是所有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都能使用此类药物,还要因人因病而论。
如对于有房颤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建议使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对于有特别禁忌症的患者不能使用抗血小板药
物。
8
阿司匹林是唯一经过循证医学证明有效并用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下需要谨慎使用和不适合使用阿司匹林,脑出血症状不适合加大阿司匹林的使用量;自身有“阿司匹林抵抗”症状、消化道出血症状、阿司匹林哮喘症状等等不良反应的病人都不适合使用阿司匹林这类药物。
9
3.3抗血小板药物的用药趋势
由于阿司匹林的作用单一,保护性不完全,需要同时使用其他的抗血小板药物联合治疗,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等,可在阿司匹林抵抗人群中使用。
10近年来在临床医疗中发现,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联合治疗可以相互间取长补短。
如阿司匹林与缓释双嘧达莫的联合药物应用已经是医学界唯一临床证明有附加受益的双重抗血小板药品。
11医疗结果也已经发现阿斯匹林与氯吡格雷、阿斯匹林与控释DP展现出的临床优势。
12
由于抗血小板药物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中还不算完美,产生过敏、腹泻、皮疹以及药物抵抗等副作用,存在像氯比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高价格的情况。
因此未来的医学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上还要进一步研发新药、降低药价、减小副作用的产生等等方向努力。
4 结论
抗血小板药物在防治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作用在临床医疗中是值得肯定的,13随着科学
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必将取得更大的进展,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针对性治疗和一般性治疗都是不容忽视的,需要引起我们的更大重视和更加深入地研究,在治疗此病的医学道路上,所有医学医务人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李作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J].中国医师杂志,2000,12:710~715.
[2]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55.
[3] 王晓娟,余华峰.抗血小板药在缺血性脑学管病中的应用[J].合理用药,2005,6:21~23.
[4] Matchar DB,Samsa GP,Liu S. Cost-effectiveness of antiplatelet Agents in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the limits of certainty .Value Health,2005,8:572-580.
[5] AdamsHP Jr,EffronMB,Torner J,eta.l Emergency administration of abciximab for treatment of patients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results of an international phaseⅢtria:l Abciximab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troke Trial (AbESTT-Ⅱ)[J]. Stroke,2008,39:87-99.
[6]EastonJD.FuturepersPeetivesforoptimizingoralantiplatelet
therapy.CerebrovaseDis,2001,11:523~528.
[7] 袁亮,方杨,文丽,刘昭,袁永.抗血小板药物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中的应用[J].黑龙江医学,2010,5:360.
[8] Verro P,Gorelick PB,Nguyen D.Aspirin plus dipyridamole versus aspirin for prevention of vascular events after stroke or TIA:ame-ta-analysis[J]. Stroke,2008,39:1358-1363.
[9] 张强.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治疗的现状与进展[J].医学综述,2006,5:536~537.
[10] 曲方,陈新.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合理应用[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10.
[11] 姜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诊断和对策[J].安徽医药,2005,9(8):624~625.
[12] 李作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J].中国医师杂志,2000,12:7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