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体验—解读张永和的空间装置、建筑与城市
张永和住宅论文
张永和住宅作品解析班级:建筑1101学号:111601118姓名:王玥婷指导老师:张建新王玥婷摘要/通过对张永和山语间住宅的解析,反映现代建筑设计应走的道路:抛开宏伟的文化抱负,回归对于空间的关注,以一个平常建筑师的心将那些精妙的概念空间通过严谨的建造完整的实现;或是彻底摆脱空间、材料这些建筑师趣味,去关注城市问题,寻找一种能够真切反映中国城市现状的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操作。
关键词/山语间生态性动词建筑环境ABSTRACT/ By residential ”hill between wo-rds” designed by Zhang yong he parsing, re-flect modern architectural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path:gra-nd cultural aspirations aside and return to the att-ention of space, with a n-ormal heart architect those subtle conceptual space through rigorous construction complete implementation;or completely out of space,m-aterials, these architects fun to be concerned with urban problems, to find a way to truly re-flect the status of Chinese cities is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operation.KEY WORDS/hill between hills,ecological, verb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第一部分:概述对于张永和来说,建筑设计应该从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出发,他强调设计的全过程比设计的最终结果要重要的多。
八步走向非常建筑
八步走向非常建筑[经典]摘要:本文是对张永和十年来建筑探索的综合性评论,它由"八步"同为历时性和共时性的叙述、分析组成。
其"八步"为:雄心(1)、媒体、概念、空间、城市、形式、建造、雄心(2)。
一方面,"八步"历时性地代表着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十年来成长所经历的八个主要步骤──文中的评析从历史性的回顾逐步过渡到对现状的考察和对未来的展望;另一方面,"八步"也共时性概括了张永和的建筑追求中的八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涵盖了建筑学本体的课题,也涉及到一些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同时,在广泛的历史文化脉络和特定的建筑学本体之间,"八步"又成为八个不同的视角和视镜,笔者借此得以逐步展开对张永和的建筑作品、观念的细致读解和批判性审视。
Abstract: A comprehensive critique on 10 years' architectural exploration of Yungho Chang, this essay is composed of Eight Steps of both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narrative and analysis.The Eight Steps are: Ambition 1, Media, Concept, Space, City, Form, Tectonics an d Ambition 2. On one hand, they diachronically represent the eight major steps tak en by Yungho Chang's Atelier FCJZ along with its 10 years' development, while th e analysis proceeds step by step from historical review to investigation of the pres ent and anticipation of the future; on the other hand, Eight Steps synchronically su mmarize eigh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Yungho Chang's pursuit, covering both auto nomous architectural subjects and some closely related social cultural issues; at the same time, between general historical cultural context and specific architectural dis cipline, Eight Steps are eight different view angels and optical lenses, through whic h the author gradually unfolds a careful reading and critical scrutiny on Yungho Ch ang's architectural works and ideas.--------------------------------------------------------------------------------他展示出超常的运动克服着无穷的困难……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没有人觉得该感谢他他生活在一个杂技师的非常世界中。
坠入空间 张永和
坠入空间——寻找不可画的建筑(张永和)坠入美国人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从事光与空间的艺术。
他的一个作品系列是用光化解空间的进深感:通常是一个矩形房间。
房间尺寸不妨假设为长宽高各为10*5*4米。
进入该房间惟一的门开在一个短边上。
无窗。
特氏先在房间的中央加设一道隔墙。
由于隔墙上开了很大的洞口,即在5*4米的墙上开有4*3的窗洞,隔墙实际上构成一个周边为半米宽的框。
观众从房门进入,通过这个边框看到另外半个房间,其中空无一物。
然而那半个房间在特氏精心布置的灯光下产生了失去第三维的幻象,呈现为一个有某种色彩(灯光的色彩)的似平面。
也就是说隔墙成为了"画框",上面的洞口转化为"画面"。
据说常有观众不确定自己看到的到底是二维还是三维空间,便靠近隔墙去用手触摸"画面",不慎失去平衡就跌入半米高的边框后的"画"中。
特氏也就成了许多说不清打不完的官司的被告人。
技术上取得上述的效果并不很困难:一个空间中的各个界面之间的光影反差越大,空间感越强烈;反之,空间的各个界面的亮度越接近时,空间感就变得越微弱。
英国人罗宾·艾文斯(Robin Evans)却注意到特氏这组作品的另一有趣现象:即这些作品的效果无法用绘画的手段来表现。
而特氏的装置也完成了从三维到二维的变化,但形成的是一个二维空间的幻象。
绘画实在的平面无法表现虚幻的平面。
事实上,特氏在创作过程中也只绘制建造图或施工图。
艾氏对特氏作品中空间与绘画关系的关注并非偶然,因为艾氏本人的领域(也是我的领域)--建筑学--传统上是依赖绘画来进行研究和设计的。
艾氏的观察把我卷入了对以下列问题的思考之中:建筑的哪些质量是无法用绘画描述的?建筑空间是否存在不可画性?有无不可画的建筑?或能否脱离绘画定义建筑?不可画的建筑又是怎样的?推出美国人费慰梅(Wilma Fairbanks)著《梁与林》一书中记述了当年梁思成一行到应县时的情景:当时天色已晚,营造学社的建筑师们透过暮霭遥遥看到的拔地而起的佛宫寺释迦塔是一巨大的剪影。
浅析张永和的“基本建筑”
浅析张永和的“基本建筑”作者:李淑怡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6期在全球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和建筑正在逐渐消减影响。
在商业社会,奇观文化中,建筑学陷入了争奇斗艳的尴尬风气,这时对建筑的本质的回归与关注,就变得尤为重要。
张永和的“非常建筑”意为非常规的建筑,但在人们开始追逐地标建筑时,平常建筑也就变成了非常建筑。
在看完对张永和的《非常建筑》后,我感受到张永和对待建筑始终是一个理智且坚定的人,在我的理解中,他认为的建筑不是一幢房子,而是提供生活的空间,生活始终是他不变的关注点。
并且他在书中曾说过“让建筑回到建造,成为建筑的建筑。
”“建筑就是建筑本身,是自己的存在。
”看到这时,我产生了疑问:什么才是基本建筑?建筑本身的概念又是什么?在《作文本》中,张永和在写窥视剧场时提到人用看来认知空间的关系,空间关系影响人的视觉经验。
我认为这里的视觉经验也就是指人的感受,產生了个人化的视觉空间和时间,形成了人与空间的联系。
在剧场中,空间引导了人的轨迹,设计的其实是一种逻辑关系。
这种个人化的感受,必定是独一无二的。
谈到这里我想到了另一个哲学问题,就是任何语言都不能将一个人的思想完全传达给其它人,因为人的思谁都具有主观性,用文字语言表达出来后,同样的内容被不同的人的主观所理解,这产生的理解一定是会存在差异的。
由此可见,同样的建筑因为不同人的主观视觉经验,空间的含义也不同,建筑不再是一个固态的房子,而是具有基本形态的一个意识空间。
从这种意义上来讲,建筑其实是情感与文化的一种载体。
《作文本》中还提到了烟斗。
烟斗作为一个物体,剖开后放在手里形成了统一,变成了一个概念性的物体。
张永和在面对现实以单体与异化作为思考与质变的出发点,但到了后期,他开始怀疑旧有的建筑途径是否能通向新建筑,以及实体建筑是否能回答真正的建筑问题。
在这一阶段中,他介绍了垂直玻璃宅,垂直玻璃宅面向江边却没有窗户,采用混凝土墙体,内部的楼板和屋顶都是玻璃材质。
非常建筑 张永和
基本密斯密斯·凡·德·罗的“上帝存在于细部之中”首先让我想到的是他的巴塞罗那馆中的钢柱:十字形横截面,由除了铆钉螺栓外16个部件拼装而成。
还有他的吐根哈特宅中的玻璃幕墙:可用电动装置使之沉入地下室。
相信密斯在这些精巧的细部中曾与上帝谋面。
后来发现密斯与上帝有着一种更广泛的接触。
这种接触可以在一张图中得到印证:密斯1923年砖宅的平面。
不是现在能见到的他本人画的那张草图,而是德国建筑史家维尔纳·布莱泽(Werner Blaser)重绘的那张:平面上的每一块砖都精确地画了出来。
该图所剖的标高显示:所有墙均为两砖厚。
图面上垂直向的墙都是砖的长边向外。
墙厚由两块长边平行于墙面的砖夹一块长边垂直于墙面的砖构成。
水平向的墙都是砖的短边向外。
墙厚由两块长边垂直与墙面的砖构成。
还有两个厚实的砖体。
其中之一有一凹进处,该是示意壁炉。
灰缝横竖拉通。
此外对它们没有更多了解。
我们从图中可以得出砖宅墙的特征:传统的英式砌法,砖的长边与砖的短边在墙面上层层交替。
即民间俗称的一顺一丁或满丁满条。
两堵相互垂直的墙的搭接方法:同一层上,一墙面上砖的长边外露,垂直于它的另一墙面上必然是短边外露。
图中表示的砖层为垂直向墙面露长边,水平向墙面露短边,意味着在它上面或下面一层这个关系便会调换过来。
所有墙的长度是以砖为模数确定的。
墙上没开任何洞口。
工人几乎能够直接按照这张图来施工。
而砖宅是研究性的设计,可以说它的施工在纸上已完成。
即这不是施工图而是施工本身。
没有了施工图的烦琐,也没有复杂的节点或精巧的细部,这张图更清晰地体现出来的是密斯建筑一种基本的、普遍的精确,砖宅平面图只限定了建筑的四个质量:一、材料:砖;二、建造:砖的砌筑方法;三、建筑的形态,即房屋构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墙的独立性、连续性以及墙与墙之间的交接,玻璃窗与砖墙的节点除了轴线对齐外没有更多交待,从透视图看,玻璃是通过窗框(很可能是钢的)固定在砖墙上的;四、建筑的空间:开敞和连续的房间;作为围护的砖墙在空间中还起导向作用,随着其中三堵向外作概念上的无限延伸,墙有着将空间从室内导向室外,从中心导向边缘的趋势。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张永和(1)
中国当代建筑师解读——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界的海归派元老级人物,张永和在2000年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展上的亮相,带领了中国当代建筑正式登上了国际建筑舞台,他和他的非常建筑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拓荒者。
但有人认为,非常建筑的设计,在外观上没有那种给人视觉带来冲击的形式,缺少一种应该有的个人风格。
对于这个的解释,西方评论家在评论崔健时说过,他最大的贡献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是他在不断地扩展摇滚乐在中国意识形态中的空间。
而张永和的非常建筑最大的贡献也不在于他的作品有多么重要,而是他在不断扩展实验建筑在中国建筑产业中的空间。
对于张永和的评价,需要把他纳入到所涉及的多重工作中去把握。
他所起步的阶段正好是文革一段荒凉的时代之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全球化,亚太地区经济繁荣加剧,条件促使了新一代的建筑师开启建筑创作的新视野。
受到西化思想的熏陶,又对中国的传统及当代文化保持着浓厚的兴趣,他通过实实在在的建筑实验研究,探索着中国当代建筑的道路。
起初的张永和,着眼的是建筑空间的思考,还属于空想阶段。
《非常建筑》中讲到自行车与建筑的空间移位,讲到电影与建筑的空间叙事,都是跨领域的发散思考,就好像一个能有所为的艺术家童年的丰富想象经验。
他的这种自我思维打开的方式,可以让一个建筑设计者逐渐培养起对自身经历和生活环境的敏锐与洞察力,对生活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对人们活动每一个细节及其意义的研究来体察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些都是纯概念。
从这些概念中我们可以感知,张永和的建筑是从生活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在他的设计中没有过多抽象的定义。
而后,概念与建造得以实现。
席殊书屋的设计中,自行车与书架拼贴而成的“书车”,是街上车流在书店中的延续,赋予了书店一定的城市性。
书车为背靠背的双层书架,与原建筑的墙体厚度相同,又成为了活动的书墙,任意转换它们的位置可以获得书店内空间的变化,这样空间的灵活性就模糊了基地小的局限。
张永和作品分析
出版著作
1997
2002
大师语录
城市是给人住的,与人们相关的设施也是我们要考虑的。所 谓地标性的建筑和老百姓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的理念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以后有了很多钱就把高房子拆掉,多盖一些矮房子,恢复北京 的水平性,北京毕竟是一个历史城市。 建筑师的工作方法与艺术家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是拍拍脑袋, 靠灵感、靠爆发的东西来做创作源泉。这样的建筑师无法和业主沟通。 因为当业主质问你的脑袋为什么不这样拍时,你无言以对。
•
土宅
中国·北京·长城脚下
外部空间特色
与环境的高度融合,人工建筑与 自然的协调是二分宅外部空间最 主要的特征。
分的建筑与二分的山二岭围合成 的内敛空间是民族建筑的表征。
分裂之屋可调节角度的广泛适应 性使外部空间更加灵活。
“山 水” 意 境
这栋建筑从当中被分成两半,藉 以引入了不同的景致、空间,也 带入了“山水”意境。水的部分, 有条小溪直直地登堂入室,在入 口的玻璃地板之下粼粼闪光。
•
•
玻璃
•
根据对光线,景观的要求,外围 护墙使用玻璃墙。 玻璃的运用使室内外景观很好的 相融。 中庭两侧的玻璃围护使主体置身 于二分宅中的任意一分都可明显 体验到二分的关联。
•
•
争议
• • • • 夯土墙——当地建筑资源利用实例同时也是最引发争议之处。 与当地文脉相悖,最原始的夯筑法也成为施工难度最大,最耗成本之处。 建筑师的本意:让建造更加实际化——而建造过程本身似乎适得其反。 建造性与形式、空间表现性的矛盾: 不起结构作用的土墙,玻璃的反光
1.2建筑与场所
• 别墅座落在北京远郊怀柔县境内,翻过了长城,就在 长城的脚下。该基地位于山谷的坡地上,地势东高西 低。南面为南北向山坡,种植数棵白桦树。建筑覆盖 的山坡高差达2米。北侧与当地原有的数栋砖结构民房 之间以一堵挡土墙分隔。
张永和 上海企业联合馆
建筑技术走过的这些年——浅谈张永和的上海企业联合馆[内容提要] 1976年,高技派代表伦佐•皮亚诺与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巴黎蓬皮杜中心建造完成,整栋建筑内部结构完全暴露在外,纵横交错的管道系统成为其表现形式。
而至2010年,一段长时间的高速技术发展,建筑内部的大量技术组件逐渐会成为建筑的基本元素。
这一应用在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的设计中又有了新的体现。
本文从建筑技术角度出发,浅谈其设计与施工所用到的建筑技术以及自己的启示与浅见。
[关键词] 建筑技术外表皮内部结构环保技术一、建筑简介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上海企业联合馆昵称“魔方”,是由上海市国资委下属的近40家大中型国有企业联合出资建造,一个具有智能技术、梦幻意境和互动体验的生态环保建筑。
其建筑风格、设计理念、环保应用、布展方式、娱乐体验和市民的参与都将魔幻地展现上海的未来。
“魔方”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位于世博会企业馆展区,整个兴建和布展为期10个月左右。
围绕“城市,升华梦想——M y cit y, Our dr eam s”的理念,“魔方”汇聚了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师、建筑师、作家、视觉艺术家、大型活动导演和能源、技术的翘楚,尝试新技术、运用新材料来展现新的城市生活视点。
二、建筑表皮设计作为高技派建筑的开山代表之作,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将建筑结构赤裸裸的表现出来,展现出来的是一种所见即所得的结构美学,室外的巨大自动扶梯,以及涂上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功能的管道,支撑的网架,这些无不是结构的具体体现。
现在到了上海企业联合馆,张永和希望表现出来的是一个自由、流动的空间,于是企业联合馆不只是由墙围合界定,而更是由密集的技术网络立方体包裹而成。
在这个技术网络立方体中,内装L ED塑料管与喷雾系统可以依照电脑程序的控制,不断改变建筑的外观。
这种表皮的设计使得联合馆能够在夜色中根据控制而展开丰富的变化。
这个和一般的建筑表皮设计很显然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的,如果说一般的建筑表皮设计在颜色材质上做文章,最后的设计完成也就决定了它最后的面貌。
好建筑加不出好城市
好建筑加不出好城市在“后奥运北京的公共建筑”论坛上,话题主要集中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城市的规划--尤其是城市规划中对于大地块的迷恋、新科技在建筑中的使用等等。
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张永和回应了相关话题。
第一财经日报:你今年在世博会设计了企业联合馆,当时怎么考虑设计的?张永和:因为世博会整体有关心环境、关心城市这么一个基调,我们设计的时候也更多考虑:怎么通过这一建筑向前看,把比较好的建筑环境展现给参观的人。
我这个办公室的房子很老很旧了,所以看不到很多的建筑技术和大量的管道。
其实现在的楼房,管道量非常惊人,管道反映的是大量的建筑技术的使用。
这可以说是新建筑的优势,尽管常常要付出很大代价,空间质量也许下降了--这些管道把原来的空间占掉好多。
我们把管道拿到外头,就像巴黎上世纪70年代末盖的蓬皮杜艺术中心一样。
实际上,也不能仅仅把这些管道藏起来就完事了,它是今天建筑的一部分,要把它们呈现出来。
当然我们也用太阳能,用回收的聚碳酸酯--就是做CD盘的材料。
我们的管道都是用聚碳酸酯做的。
上海有一家厂家提供的太阳能技术特别有意思,它先将太阳能转热能,就是热水,再转电能。
它在摄氏90度的条件下能转电能,是相对效率特别高的太阳能技术,希望以后有机会继续推进。
这些塑料管子密密的,房子白天看来表情很少。
但打开LED灯,就完全是另外一种表情了,比较有戏剧性。
用这些技术,不光是为炫,还有不炫的一面,可以取得一个对比。
日报:现在,建筑设计越来越多考虑低碳,但也有老百姓担心:我怎么知道它是真正的低碳,是不是用来提高房子的价钱的标签?张永和:节能减排,在建筑里用得比较多的,不见得是科技而是“被动式设计”,英文翻过来的一个怪词,意思挺简单,不靠科技含量的设计措施,房子朝南就有阳光,或者说房子进深浅,前后有窗户,自然通风就会好。
日报:在你的微博上看到“非常建筑”给四川设计的九宫格的房子,它是怎样的?外表看上去好破。
张永和:可是它实用、便宜。
造非常建筑——访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前主任张永和
0U E STl0N&A N SW E R壹尊塑……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造非常建筑——访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前主任张永和技术是麻省理工学院的长项,建筑师直该如何『r确利用这些技术来设计出更为宜居的而不足花式的建筑,这就是麻省理T学院建筑系的目标。
曩2/口规#曩*/&目#—L.中国,一场咀低碳经济为核心神1上产业革命已经出现,其中的绿色建筑更是米势汹涌。
在上海世博会的园区内,所有的场馆建筑都以生态可持续为基本宗旨,呈现出最精彩、最前船井且蜃为适用的绿色建筑技术。
中国馆推出了自培阳体系队亚半室外玻璃脚,而世博主题馆则章出了地埠热泵来最大程度的实现环保功催.世博中心采用丁先进的幕墙系统,西班牙馆斜使用r竹子和半透明纸的材料,而上海企业联台馆更是在建筑内部采用大量技术组件作为建筑的基本元素,采用高强度.轻量且环保的可回收聚碳酸酯塑料作为建筑材料.同时通过透明的塑料管充分展现出立体L E D灯的效果,使樽整十馆的外立面能够不断地变换色彩与图形.而热能转电能的先进太阳能技术以厦喷雾装置更增强了整个馆建筑的功能性。
而作为上海企业联台馆主持建筑师的张求和充分将其低碳环保的理念融人了整个建筑设计之巾。
作为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的张永和,在现实中如何队科技来建造设计出更低碳,更宜居的建筑已经成为他时捌都在思考的事情。
《科技倒韭》:证能具体谈一谈在上海企业联合馆中.墨如何将怔碟节能的理念和技术融^其中的吗?薰糸轴挖们在馆中采用了银多技术,包括搏整十建筑底层槊空.使排队等候的人们所处的环境台比较好.在具体柏拄术方面.我们采用了一种比较新的高效太阳瞻采集技术,耕热能采集到一起再梅其转变为电能。
在晨馆的建筑屋顶上有一块1600平方米的太阳缒集热屏,收集太刚能生成95℃的热水.通过超低丑新技术发电。
此外还有雨水的收集创新.整十展馆场地范国内的雨水都能得到叫收.通过机淀,过滤和存储等技术处理之后,可咀作为场馆内的日常州水.更能够为喷葬方案提供水耀。
非常建筑
张永和最近回母校东南大学讲课,学生们马上就敏感地觉得这位张教授跟他们的老师讲得不一样。比如他从来不讲造型,传统建筑界认为建筑是造型,张永和则认为建筑是空间。有些大学请他讲了一次课,也就不再请了。
北京文化界对张永和青睐有加,《读书》杂志约他写《文学与建筑》,还要他组织跨学科的建筑研讨会。一会儿听说他要给北京七个艺术家设计房子,一会儿听说某个画现代画的要跟他交换作品,写小说的余华也给他拉活。
第一次跟张永和夫妇照面,是在美国休斯顿一个聚会上听人唱中国摇滚,老张两口子是后来的。老张也不吭声,找个角落坐下了。可是后来他一吭声把我们吓一跳——怎么老舍笔下的人跑到这儿来了?他说那种浓得化不开的胡同里的北京话。
老张问了唱歌的几个问题,显然对大陆流行音乐界很熟,令众人侧目。原来他和爱人(他一直用这个词)鲁力佳早跑回北京开了事务所,来回跑当“空中飞人”。在休斯顿,他的工作是莱斯大学建筑系的助教授,鲁力佳是该系的研究生。老张显然对人羡慕的教职(莱斯大学排名美国大学第七位)没多大兴趣,他说:“我想活在一个文化的中心,而不是边缘。”
面对中国建筑界的一道难题
跟张永和说上几句话,你就能知道这人看过许多书。在他的设计里,常常可以看到那些书和电影的蛛丝马迹,它们就像分子、原子一样漫游在他的血液里。
我记得他有一个获奖作品,传达的是“窥视”的概念,灵感来自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
爱尔兰作家弗兰·欧布莱恩1964年的小说《多尔基档案》中有个科学神话:根据现代科学理论,甲乙两种物质猛烈的碰撞,甲的部分分子便会进入乙,反之亦然。所以在道路坎坷的多尔基,常年骑车,人分子也会逐渐进入自行车,自行车分子同时逐渐进入人体,最后便出现了半人半车的东西。
1996年他们一共接了十个活儿,老张说生存没问题了。
浅析张永和的体验性建筑
浅析张永和的体验性建筑N133028刘昱娇【摘要】本文通过对体验性建筑的概念以及张永和本人的建筑实践,来试图探寻体验性在张永和建筑设计中的表现。
全文围绕建筑空间设计中的身体体验、自然体验、城市体验来展开,并且对张永和的部分体验性建筑进行了介绍与分析。
【关键字】体验性张永和空间自然城市张永和曾多次强调“体验”这个词,从空间到建筑到城市,他的设计都在围绕着“体验”进行。
“体验”是张永和一个重要的设计方法,同时建筑的体验性也是他设计的出发点和不断探寻的方向。
一、体验性建筑在体验性建筑中所谈到的体验,是指参观者以自己的视角再建筑、景观、室内空间的独特体验。
不是走马观花的观光感受,而是指以一个参观者的角度去参与、共鸣。
从体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体验作为活动,即由外部行为,也由内部行为来实现”。
同样,在建筑的空间体验行为中,大多数不仅是观者的内部心理活动也是外部空间环境刺激下的反应。
人对建筑的体验体现在很多方面,从一般的意义上来讲,首先体验到的是建筑的外在形式,比如尺度、比例、色彩、光线等,但是当去考虑这个建筑的本质因素,真正对建筑的本体产生的感触并非是单个元素的简单集合,真实的建筑体验是在与建筑的亲身接触中感受到的。
这正是在建筑这个外部空间环境下刺激所产生的最直观的感受。
在体验中发生的事件和生活感受件构成了建筑空间体验的本质内容。
建筑空间的体验因人而异,建筑师无法让所有人的体验都是一样的,但是建筑师作为建筑空间体验中的主导者,必须担负起把握主题方向的使命。
在张永和的建筑设计里,建筑的体验性始终贯穿其中。
从体验出发进行设计,最后再回归到体验的使用中,是张永和一直不断使用的设计方法。
具体到设计中,就是先验与体验周而复始,相互交叉的一个过程。
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创造出丰富而又吸引观者与使用者的建筑趣味。
二、张永和的建筑实践张永和1977年考入南京工学院建筑系,1981年赴美自费留学,先后在美国保尔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士和建筑硕士学位。
张永和 非常建筑展 唯物主义
张永和非常建筑唯物主义这是对张永和及其跨学科建筑实践“非常建筑”的一次回顾性展览。
“唯物主义”是对于建筑和设计作为一种真实可触的学科的理解---包括该概念对马克思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指涉---它既是对空间客观性以及中国式实用主义的致敬,又是对充斥着标志和象征的享乐主义物质世界的挑战。
展览围绕居住、物质性和建造,视觉空间游戏,对中国空间的再定义,微观城市,以及“大文化”项目来展开。
尽管展览着力于呈现“非常建筑”作为一种优先考虑建筑对社会、经济、技术与文化之介入的实践,却远远不是讲述一段成功史,而是根本地勾勒出一条客观获悉与主观驱动,家居与都市,古典与现实,实用与幻想共存的轨迹---也唯如此,建筑才得以折射出人类生存的复杂、丰富与多样。
中国建筑师张永和:单车是讲住,其实住房子也是一种设计,你要动脑筋咱们都知道,搬到一个公寓里,动动脑筋,同样的房子也可以住得好一点,是一样的道理。
还有一个就是院呢,我是从小四合院里长大的,我是王府井边上四合院里长大的,所以这院到今天有可能有什么样的,这里面有一个空间的问题有一个文化的问题,在中国传统上都住院,现在住院的人很少了,那就考虑那这院在今天的中国是不是还可以是院或者有不同的形态等等。
单车公寓事件栖居、运动、叙事、日常生活仪式“非常建筑”相信通过对日常生活仪式的敏锐观察而得出的建筑设计的介入能够引导人们去做一些出格---但最终是可能实现的事,从而改变人与人、人与空间的关系。
让我们把公寓想象成骑车者的领地,把烽火台想象成露营者的营地,想象嵌有多层次亲密户外“太极空间”的办公楼群,建造具有微妙的室内-室外过渡的四合院,这些都是“非常建筑”在建筑和城市中的时空体验所做的文章。
不理想城密度、肌理、微型都市、都市性“非常建筑”的建筑介入不一定意味着对城市的改善,而是要适应一个不是那么理想的城市---效率和政治高于环境、社会和文化因素。
通过对一个出版总部设计成一座小型城市,重塑一座山城中的大学校园地形,“非常建筑”开辟了“微观城市”的做法,让空间组织由内而外地展开。
杨明洁对话张永和:非常建筑的含蓄空间
作者: 无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艺术与设计
页码: 126-12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8期
主题词: 新建筑 张永和 空间 对话 麻省理工学院 同济大学 北京大学 住宅设计
摘要:张永和 同济大学教授。
自1992年以来.他一直在中国执业,并成立非常建筑工作窒(非常建筑)。
在1990年至2005年他担任北京大学研究生中心的建筑敦授,目前,他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同济大学的教授。
他已经获得无数奖项,包括于1987年在新建筑住宅设计大赛第一名,进步建筑引文奖于1996年等。
2011年以来,成为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成员。
他于2005年出版了他的杂文《张永和的作文本》,他的作品也出现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许多建筑期刊。
他在多地举办了个人画展。
从2000年以来他还参加了众多的国际艺术和建筑展览和双年展。
他还是首届深圳城市建筑双年展的策展人,在2005年和2008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策展人之一。
非常·平常——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十年散议
2002年,张永和与美国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等共同主编了有关北京、纽约的城市、建筑评论杂志《32》,也仍然坚持一种超脱的文化、设计姿态,在日趋激烈和严酷的理论、现实和商业问题面前,保持着游离和更关注本体的态度,这是他个人的兴趣所在,却也遭到了新老建筑师从两面进行的夹击。由于误读和尚无人能及的水准所带来的“盛名”,以及生存和现实的巨大压力,都逼迫着张永和及其工作室必须发生某种“质变”,实际上这种变化一直在悄然进行着。
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的十年,正是西方建筑思潮由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向关注城市问题转型的时期,是中国建筑界由强烈的人文关怀转向技术操作的时期,也是中国的城市化突然加速、成为举世瞠目的“移魂都市”的时期。如果用两个词来概括张永和及其非常建筑工作室十年的历程,那么“非常”与“平常”是再合适不过了,只是这两个词要经过本文的较为复杂的阐释,或者可以说要被赋予较多的内涵。本文尝试从文本(有关张永和的文章、访谈等)、方案(未建成)、作品(已建成)、装置(参展的作品)以及建筑城市学(城市规划作品和思想)五个方面,分析这一两“常”现象。
作为已建成的建筑,书中收录的五个建筑具有重要的代表性。山语间别墅的中国性是被设计者屡屡提及而又被人们有意忽视的,似乎要到后来“长城脚下的公社”里的二分宅的夯土墙,在建筑语言的进一步乡土化以后,空间的中国化才得以在语境中理解。
相对而言,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和西南生物工程产业化中间试验基地是张永和及其工作室目前最重要的作品,它们都以经过充分陌生化(如外墙及其窗、门的特殊设计与处理)与纯净化的立面设计、内部空间与复杂使用功能的有效整合,以及城市因素的积极导入,而显示出现代建筑所特有的“气质”,这与目前国内极端注重立面“个性”而无视空间设计质量的做法形成巨大反差。
在这之后,也就是1990年,张永和有一个出人意料、后来又被他有意忽略的举动,就是在纽约采访了势头正盛的解构主义建筑师彼得·艾森曼,表现出他对世界流行思潮的敏感和洞悉。但是除了这次主动出击和以后受到媒体的追问,张永和似乎都在有意规避中外建筑界的“波澜壮阔”的潮流,他总是在从谈论“活儿”的角度关照那些名家(如盖里、艾森曼和库哈斯),并不局限于流行思潮(如“解构主义”)的语境。
_唯物主义_关乎什么_张永和_非常建筑_唯物主义_解读
2012年9月29日,尤伦斯艺术中心第一个聚焦建筑的展览,同时也是参展者近30年来首个作品回顾展“张永和+非常建筑:唯物主义”在北京开幕。
张永和是中国最早获得国际声誉的建筑师之一,并且是第一个在国际著名建筑院校担任要职的华人—2003-2009年任美国MIT建筑系主任。
1993年,张永和与妻子鲁力佳共同创建了非常建筑工作室,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实践。
对于选择张永和作为自己第一个聚焦建筑的展览,主办方尤伦斯称“张永和与非常建筑已经形成了一种具有想象力、文化深度并且非常国际化的设计思路,这些灵感来源于特色鲜明的中国问题及概念,而好的设计在改善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困境等诸多方面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作用。
”展览:对“唯物主义”的独有关注和讨论呈现“优先考虑建筑对社会、经济、技术与文化介入”的实践在正式文本的语境中,展览主题“唯物主义”被解释为:是张永和对于建筑和设计作为一种真实可触的学科的理解—包括该概念对马克思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指涉—既是对空间客观性以及中国式实用主义的致敬,又是对充斥着标志和象征的享乐主义物质世界的挑战。
而更有趣的解答来自于张永和本人的导览录音:“我叫张永和,我是一个建筑师。
这次办的这个展览的题目叫‘唯物主义’,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呢,是因为‘唯物主义’原来英文就是‘材料主义’。
做建筑当然和材料发生关系,实际上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和材料都有关系,我们是建筑师,我们的设计和每天的生活都有紧密的关系,也设计吃饭的碗,身上穿的衣服等等,都是和材料有关系。
希望大家看这个展览的时候不是去想艺术,而是想每天的生活,看看我们设计的东西,哪些可以在你的生活里使用,在你的生活里出现。
”在展览开幕后的访谈中,张永和对“唯物主义”的主题又给予了“张氏阐释”—“在我长大的时候, 1960年代到1970年代,物质极为匮乏,还要每天谈唯物主义,非常不可理解;今天又变得很困惑,物质极大地丰富了,好像又没有主义了。
我个人认为唯物主义与物质主义两者不可或缺,因为没有物质的唯物主义是荒谬的,可是也不要忘记,除了物质以外,还要有其他的东西。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非常建筑”张永和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非常建筑”张永和目录一、张永和简介二、张永和部分作品欣赏1、运河上的院子别墅区之泰禾俱乐部2、生态竹院宅3、拓扑景框——柿子林会馆三、个人心得(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非常建筑”张永和)1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一定发展2中国传统建筑材料的沿用3中国生态建筑的发展摘要:张永和是中国知名建筑设计师,其设计思想受到一定程度上外国文化的影响,结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设计作品风格明显,并对未来生态建提出一定理念。
本文通过对建筑师张永和的了解,对中国未来建筑发展趋势进行一定建议。
关键词:张永和/建筑形式/建筑材料/生态建筑一、张永和简介张永和,中国建筑师,建筑教育家,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美国注册建筑师;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负责人、教授;2002年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院丹下健三教授教席;2005年9月就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系主任。
发表作品1997年出版《非常建筑》作品专集,2000年出版《张永和/非常建筑工作室专集1、2》。
在国内的学术刊物上多次发表学术文章,并先后在法国的《今日建筑》,意大利的《瞬间艺术》,日本的《新建筑》,《空间设计》,美国的《进步建筑》及《建筑》,韩国的《空间》,《韩国建筑师》,英国的《世界建筑》,《AA档案》等杂志及美国的《慢空间》一书中发表作品及文章。
所获荣誉美国金钥匙荣誉协会终身会员1982美国建筑师协会/基金会奖学金1983-84美国伯克莱加利福尼亚大学:Bakewell&Brown和Bakewell&Weihe建筑画奖1984美国建筑师协会印地安那波利斯分会“纸上建筑”竞赛荣誉奖1986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一等奖1986美国“从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一等奖1988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佳作奖1991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论坛奖1992作为8名中国建筑家之一入选日本《世界之建筑家581人》1994主要作品:运河上的院子、长城脚下的公社、唐润山庄集合住宅、玻璃洋葱西餐厅、中国科学院晨兴(MORNINGSIDE)数学中心、西南中试产业化基地、生态竹院宅、四影室、韩国破周出版社、上海涵碧湾花园、北京泰禾会所山语间别墅等。
张永和的二分宅分析课件
门厅与起居室 起连接作用,是 空间的一种过 渡.
二楼卧室四周 以实墙围合,满 足安全感与私 密性要求.
张永和的二分宅分析
丰富的内部空间
二分宅体现的空间是具 有多样性的。开敞的, 半开敞的,封闭的,以 及过渡性空间都得到了 很好的体现和运用。
张永和的二分宅分析
内外空间的过渡
柱的运用 使内外空 间自然过 渡
混凝土
• 建筑采用混凝土条形基础, 条形基础的完成面表达木模 板的水平线条和木纹痕迹。
• 一层地面采用青石板,但在 条形基础上表面保留水泥地 面做法。
夯土墙
土的基本形态是两个L形平面,凸字 形立面的墙, 与山体围合成山地院落。 夯土墙——建筑群中利用当地建筑资 源的最好实例。
张永和的二分宅分析
木
张永和的二分宅分析
“山 水” 意 境
张永和的二分宅分析
• 这栋建筑从 当中被分成 两半,藉以 引入了条小溪直 直地登堂入 室,在入口 的玻璃地板 之下粼粼闪 光。
内敛气质
“土宅”是“公社” 建筑中在气质上最为 内敛的,两堵高高的 夯土实墙将两个均质 的空间在入口处紧紧 收束起来,入口被一 棵树“封”住,侧身 而过的铁梯联接着树 后深凹的门厅。
• 夯土墙——当地建筑资源利用实例同时也是最引发争议之处。 • 与当地文脉相悖,最原始的夯筑法也成为施工难度最大,最耗成
本之处。 • 建筑师的本意:让建造更加实际化——而建造过程本身似乎适得
其反。 • 其实每次尝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 每个初衷的实现也都要经历其
过程 • 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在继续的摸索中,建筑师的初衷——将现
“长城脚下的公社”之——
山水间别墅(又称“二分 宅”)
出北京上八达岭高速往北, 沿路是密集的城市外围建筑。 出城约六十公里, 到达水关长城景区。 层叠的山峦景色, 绵延在山脊线上的长城和清新空气, 以及春天深灰色山体上盛开的粉白山桃花, 营造出特意的北方山区景观品质。 穿过风景区, 就进入了亚洲建筑师走廊的建造场地。
室内金典案例赏析
Page 39
内外空间的过度
玻璃立面使内 外空间渗透
柱的运用使内外 空间自然过渡
柱与玻璃使二分宅的内空 间与中庭似分却合
Page 40
材料的特色
• 二分宅的基本建造材料为
混凝土,土,木,玻璃。
• 材料的选择基于朴素的生
态观念,希望主要选用天 然材料,并且都可以降解 或重复利用。
Page 41
混凝土
Page 25
长城脚下的公社
Page 26
外部空间特色
• 与环境的高度融合,人 工建筑与自然的协调是 二分宅外部空间最主要 的特征。
• 分的建筑与二分的山二 岭围合成的内敛空间是 民族建筑的表征。 • 分裂之屋可调节角度的 广泛适应性使外部空间 更加灵活。
Page 27
“山 水” 意 境
• 这栋建筑从当中被分成两半,藉以引入了不同的 景致、空间,也带入了“山水”意境。水的部分, 有条小溪直直地登堂入室,在入口的玻璃地板之 下粼粼闪光。
Page 17
建筑有一个特定而明确的功能:建立人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具体而 言是人与中国山水之间的关系。山语间中水平长窗的设计正是试图以国 画的构图强调出窗外景色的中国性。
Page 18
建筑与场所
• 别墅座落在北京远郊怀柔县境内,翻过了 长城,就在长城的脚下。该基地位于山谷 的坡地上,地势东高西低。南面为南北向 山坡,种植数棵白桦树。建筑覆盖的山坡 高差达 2 米。北侧与当地原有的数栋砖结 构民房之间以一堵挡土墙分隔。
Page 10
• 美国“从桌子到桌景”概念性物体设计竞赛一等奖1988 • 日本新建筑国际住宅设计竞赛佳作奖1991 • 美国建筑师协会旧金山分会/旧金山建筑基金会:旧金山 洛杉矶3X3+9设计竞赛获胜者1991 • 美国纽约建筑联盟:青年建筑师论坛奖1992 •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STEEDMAN建筑旅行研究奖 金(去欧洲、亚洲考察一学年)1992-93 • 作为8名中国建筑家之一入选日本《世界之建筑家581人》 199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在外部——办公楼和商业楼分列左右,出版社高居其
建筑中的城市体验
上。在三“楼”之间的“缝隙”中,结合交错消防楼梯,
在没有机会盖真的房子之前,张永和是通过装置来 形成了垂直的城市花园——城市空间引入建筑。
认识和实践建筑的。对他来说,装置就是一种“准建筑”。 “分解”使外部形态丰富
当他成为建筑师以后,建筑却反而被他当成了空间装置
成了 300 英尺(约 90m)的超大进深。
柱廊是独立的设计元素,不依附于建筑,而是服从外部
“分解”使不可能成为可能
秩序——形成面对市民广场的庄重脸面。
晨兴数学中心,300m2 的基地上一幢 7 层小楼,里 “分解”使建筑内外秩序的关联不再紧密
面的空间容纳了科学家们除就餐以外的所有日常活动,
Samho 出版社大楼:位于汉城附近的图书城,一个
窗孔、相机等“看”的装置很有兴趣,甚至把“看”发展
但出版社办公只需要3 层,剩下的部分由出租办公、会
成一种游戏,如洛阳“幼儿窗园(Kinder window garden)” 议展览、酒店、餐馆、咖啡馆、书店、画廊、室内篮球
方案。“管窥”或“孔见”构成了张永和的独特“看法” 馆等组成。由于这些内容和出版社业务都没有直接关联,
办公室 / 计算机房、垂直交通。各“楼”之间的空隙强
文化在下,办公、公寓在上。两组小楼相互垂直井字交
调了这五个“楼”的独立存在,从一组房间到另一组房 叠,形成中空的立方体。中空的部分和街道、公共绿地
间都要经过这个空隙,使通常连贯的动作有了“间隔”或 连通,成为城市空间。
“停顿”—— 一种类似在城市中从一幢建筑经过街道再 “分解”使建筑成了构筑城市空间的“砖块”
石排镇政府办公楼所在基地周围都是开放空间(公
——他把装置中分解空间的做法直接带入到建筑中,将 园、广场、主干道),要求建筑体量在各个方位都有一定
建筑进行“分解”。
控制性,即要有一定“厚度”。然而,厚建筑在当地湿热
“分解”建筑的做法最早可以在“四间房”中看到。 的气候条件下又很不利。为解决这一矛盾,厚建筑被“分
“头宅”的原理在“颠倒办公室[3]”中得到了应用—— 整个室内空间作为装置:通过对玻璃隔断上半部分进行 喷砂处理,一个 2.6m 高的空间被“分解”为上下两个1. 3m 高的空间,上半部半透明,下半部全透明。这样,空 间体验的主体被“分解”为两种姿态:站立的身体使用 上半部,坐着的身体使用下半部。一个空间,两种体验: 坐下去享受公共交流,站起来找回私密——和通常的景 观办公室正相反的体验。 体验是使用
空间装置中的身体体验 通过装置[2],张永和试图在人体和空间之间发现和
建立各种可能的体验关系。 在他的装置中,作为体验主体的人体,并不是抽象
的人体或带有社会性的人体,而是具体的、个体的,甚
至是生理意义上的身体。很多时候,人体是被“分解”成 局部的。
在“头宅”中,他制作了一个仅供头部占据的空间: 一个类似头盔的装置——如果可以称之为“宅”的话,可 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宅”。空间体验的主体——人体“分 解”为局部——头。身体的某个局部也可以单独体验自己 的空间。依此类推:手套可称为“手宅”;鞋或袜可称为 “足宅”;衣服可统称为“体宅”;……于是,服装和建筑 可以相互定义:住房可以穿在身上,服装成了可居空间。 体验是占据
城市还没有被“竹化”,张永和和他的非常建筑已经 首先被“竹化”了。
“竹化”了建筑是非常建筑,“竹化”了的城市则是 非常城市。
结语 在设计过程中,当张永和不满意一个方案时总爱说
一个很含糊的理由——“不够有意思”。我时常困惑他的
“意思”究竟是什么意思。通过对张永和所有作品前后左 右的一番比较研究,我现在终于理解了:那个意思就是
设计上产生出新的可能性:水路交通、水上建筑、建筑 植被化等。
水体被当成了重要的设计要素之一,水面也被计算 在可建设用地内,这样,最大容积率降为 0.65。显然, 这又是个没有密度的“城市”。 体验城市被替换为体验自然——在城市中体验自然
通过以上两个实例推测,张永和面对中国社会正在 发生的快速城市化现象,存在着一种立场上的矛盾。他 既喜欢住在有密度的、“可漫游的”[8] 城市,又舍不得填 了那些池塘、砍了那些竹子。其实,在城市和自然之间, 他内心更向往的是“竹化城市”。
“回凸田”是为展览[4] 所做的空间装置。不难看出这 里有着“颠倒办公室”的影子,更是“头宅”原理的发 展——“宅”的静态空间发展成了流动的“城市空间”。 三个带有包围结构并连在一起的立体汉字悬吊在半空, 笔划之间的空间成了头部的街道/ 胡同。这或许隐喻了 他本人(或者其他海归人士)所处的一种状态:思想在 本土文化的迷宫中游走,而身体在别处。 体验是经历
2004/ 4 总第 108 期
城市中的自然体验 张永和在建筑中追求着城市体验、城市性,构筑了
一个个“微型城市”。 对建筑中的城市性的兴趣自然指向了城市本身。在
《小城市》[5] 一文中,他通过对城市中存在的一些现象的 直接观察,得出结论:能够定义“城市性”的,不是规 模,也不是设施,而是“密度”。从此,密度一词在非常 建筑工作室的使用频率变得极高。 但当他有机会以城市为设计对象时,却不满足于直 接让城市带有由密度定义的城市性或城市体验。他的兴 趣转向了城市里通常不容易体验到的东西——自然。 “竹海三城[6]”可以说是张永和第一个用方案完整表 达其“城市观”的机会。装置和建筑中“分解”的思路 直接代入城市之中:根据基地地貌特征,项目被一分为 三——“峰城”、“谷城”、“水城”。虽然仍然称之为“城”, 但“城里”却“盛满了山水”,“城外”才是“市井生活” ——城的内外关系被反转。于是:“进城是出城,出城亦 是进城”。但反转后的“城外”却“隐现于茫茫竹海之中” ——依然没有代表城市质量的密度。无论出城还是进城, 都无法到达城,只能是穿过,因为真正的“城”其实是 “城墙”——“段建筑”。 城市被转化为建筑,城市设计问题被转化为房屋和基地 (地形)的关系问题 “五常新城[7] ”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他对城市概念的 “偷换”。在这个项目中,任务建设量 130 万平方米,规 划范围 200ha,除去 40% 的水面,可建设用地 120ha。 最大容积率 1.08。但张永和放弃了得到这个密度的机 会:他从整个基地的自然属性入手,从研究“开发湿地” 的可能方式入手,首先把基地按照现有水系分隔为13个 岛,强化了“水乡”的特征;然后又提取出 6 大设计要 素:其中 3 个属自然要素:生态、水体、植被;3 个属人 工要素:密度、建筑、交通。每两个要素之间的任意组 合(如水体与密度、建筑与生态、交通与水体等),将在
张永和[1] 对“体验”非常感兴趣 在他的日常工作中,“体验”(有时说成“经验”)是
比较频繁使用的词汇之一。从空间装置到建筑再到城市, 无论何种尺度,他的大多数设计都很讲究“体验”,而且 是比较特别的“体验”。从“体验”出发再回到“体验” 几乎成了张永和的特有工作方法,也几乎能够代表“非 常建筑”的“非常”之处。
“体验密度”。所谓“体验密度”,不是“竹海三城”和“五 常新城”中所缺乏的物质密度或空间密度,而是体验主 体在单位时间、单位空间内所能获得的体验数目。显然, 没有这种“体验密度”的建筑当然也就没什么意思。这 也解释了为什么张永和的“体验自然的城市”虽然缺乏通 常的城市密度却依然很有意思——因为它有“体验密度”。
到另一幢建筑的体验。
“分解”强化了体验,转化了体验。“分解”的建筑
“分解”使内部空间有趣
提供城市体验,“分解”的建筑具有“城市性”,“分解”
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综合楼,一幢12 层的大楼, 的建筑就是“微型城市”。
2004/ 4 总第 1 0 8 期
ARCHITECT 45
46
A R C H I T E CT
科学家的生活基本与外部城市隔绝。张永和试图用空间 不大的大楼被“分解”为四幢更小的“楼”——商业楼
打破这种程序上的单调:一幢建筑根据使用功能被“分 (书店)、文化楼(音乐厅/ 画廊)、办公楼、公寓楼。四
解”成五个小“楼”——工作间、卧室、会议室、管理
幢小楼根据公共/私密程度不同分成平行的两组:商业、
“30 窗宅”是30 个小木匣子,每个上面都在相对的 两个面上有不同形状的开口,形成一个个取景器。透过 这些取景器,外部世界被裁减、被取舍、被重新定义。体 验的主体进一步被“分解”,只剩下一个器官——眼睛: “窗宅”也是“眼宅”。这个装置最早可以和他对“窥视” 的研究联系起来。受希区柯克电影《后窗》的启发,他对
这是一个国际竞赛头奖方案:纽约单身汉的四个基本生 解”成两组三幢平行的薄建筑。房屋进深减小有利于组
活内容,经“分解”后,形成四个大小相同但围合程度
织自然通风;屋顶覆盖水平金属百叶,减弱屋顶热辐射,
不同的单间——卧室、厨房、厕所、阳台,四个空间串
并限定夹在两组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同时把“分解”后
联,沿进深方向排列,再以交通空间为轴镜像到对侧,形 的三幢薄建筑又整合成一幢“厚”建筑。与建筑同高的
从此,张永和有了“竹子情结”:“竹墙(曼谷 1999)”、“竹屏风(威尼斯 2 0 0 0 )”、“竹院宅(北京 2000)”、“屋顶上的 150 棵竹子(罗马 2000)”、…… 在“竹海三城”中,虽然基地内原有更多的荔枝树,但 他还是决定栽种更多竹子,用竹子对基地进行生态恢复, 最终发展成“竹海”,并“占领”了城。此外,竹子还成 了非常建筑工作室表现图中的招牌配景。
——认识论:从局部视点来接近整体,或者去理解整体。 所以把这个“综合楼”称为“混合楼”更合适。根据使
体验是看
用性质分类,这幢大楼被“分解”成三幢:出版社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