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种常见脉象对应疾病
【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
![【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2890e3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05.png)
【中医诊断学】常见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脉象,是指脉搏的形象与动态,是中医辨证的依据之一,一般分为浮、沉、迟、数四大类。
不同的脉象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本文为大家总结了24中脉象的特征与临床意义。
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里虚(虚阳外越)。
2、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临床意义:里证,常见于下痢、浮肿、呕吐、郁结气滞等。
3、迟脉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不足4至(一分钟不满60次) 。
临床意义:主寒证,亦主邪热结聚里实证。
4、数脉脉象特征:脉来急促,一息5-6至。
临床意义:主热证,亦主虚证。
5、洪脉脉象特征:脉形宽大,滔滔满指,来盛去衰。
临床意义:主热甚(气分热甚) 。
6、细脉脉象特征: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临床意义: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主湿侵。
7、微脉脉象特征: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
临床意义:主气血虚甚,阳气衰微。
8、散脉脉象特征:浮大无根,应指散漫,按之消失。
临床意义:为元气耗散,脏腑精气欲绝。
9、虚脉脉象特征: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虚证。
10、实脉脉象特征:应指幅幅,举按皆然,是一切有力脉的总称。
临床意义:主实证。
11、滑脉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
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
12、涩脉脉象特征: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
临床意义: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
13、长脉脉象特征:脉体较长,超过寸关尺临床意义:主阳证、实证、热证。
14、短脉脉象特征:只现于关部,它部不显。
临床意义:短主气病,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15、弦脉脉象特征: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临床意义: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等。
16、芤脉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临床意义:失血。
17、紧脉脉象特征:脉形紧急,如牵绳转索。
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宿食。
18、缓脉脉象特征:一息四至,来去有怠。
中医脉象对应疾病
![中医脉象对应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3f349bc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f.png)
中医脉象对应疾病15种常见脉象对应疾病:1.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主病:实证。
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2.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
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
主病: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3.弦脉: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
主病: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
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4.洪脉: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
主热证,阳热亢盛。
常见于高热病人。
5.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
主病: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
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6.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
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7.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
主病:多属邪盛,痰食内滞。
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8.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
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
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9.缓脉: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
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主病:寒证。
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
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16种常见病的具体脉象,退休中医整理,建...
![16种常见病的具体脉象,退休中医整理,建...](https://img.taocdn.com/s3/m/2b005ef3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6.png)
16种常见病的具体脉象,退休中医整理,建...
16种常见病的具体脉象,退休中医整理,建议收藏,做自己和家人的医生。
1,动脉硬化——脉诊要点——左关脉肝脉或胆脉涩滞不通
2,神经衰弱及失眠症——脉诊要点——左寸关细数,阴分不足
3,颈椎增生——脉诊要点——左关胆脉涩滞,复加肾脉变化
4,腰椎间盘突出——脉诊要点——右尺脉为主,脉象以涩滞为主
5,高血压——脉诊要点——左关浮弦、浮滑,或弦滑,或沉实有力
6,糖尿病——脉诊要点——下部脉多小数,同时右关下部胃脉也小数,尺部脉常虚
7,肝炎——脉诊要点——右关脉细数或虚数
8,前列腺病变——脉诊要点——右尺部肾脉,多沉涩、数,或虚
9,甲状腺病变——脉诊要点——左关下胆脉。
有时涉及左寸脉
10,红斑狼疮——脉诊要点——两尺肾脉,细数而涩,整体脉虚或虚数
11,三叉神经痛——脉诊要点——左尺心脉、肺脉与肝脉,多浮数
12,冠心病——脉诊要点——脉象必涩,瘀血也,兼滑者痰阻,脉迟者寒盛
13,鼻炎——脉诊要点——脉多紧中带数,右寸兼有轻微涩滞
14,脑瘤——脉诊要点——左关部,多滑中带涩
15,肝硬化——脉诊要点——左关上部肝,脉象涩滞
16,精神分裂——脉诊要点——左关胆脉滑,而其他部脉不滑。
15种常见脉象的疾病对应
![15种常见脉象的疾病对应](https://img.taocdn.com/s3/m/22850723a98271fe910ef9de.png)
2014江西医疗卫生招聘中医备考:15种常见脉象的疾病对应人体大致有28种脉象,每一种脉象都是对人体机能的反映,都有所对应的病症范围。
中公卫生人才网带着大家学习几种常见脉象对应哪些疾病。
1.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2.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
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
主病: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3.弦脉: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
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
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4.洪脉: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
主热证,阳热亢盛。
常见于高热病人。
5.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
主病: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
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6.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
为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
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7.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多属邪盛,痰食内滞。
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8.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
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
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9.缓脉: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
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71ef703e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df.png)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脉学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摸诊患者的脉搏来了解患者的体质、病情和健康状况。
下面是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及其详细解释:浮脉(FúMài):特点:脉搏弱而快,像浮在水面上的树叶。
意义:表示阳气亢盛、阴气不足,外感病邪初起。
沉脉(Chén Mài):特点:脉搏沉重,像沉入水中的重物。
意义:表示阴虚阳实,病邪深入体内。
迟脉(ChíMài):特点:脉搏搏动缓慢,节律不齐。
意义:通常表示阳气虚弱、阳虚,或寒邪入侵。
数脉(ShùMài):特点:脉搏跳动频繁,有时伴有力度增强。
意义:表示热邪病毒侵入,或阴虚内热。
濡脉(RúMài):特点:脉搏濡滑且滑利。
意义:表示阴虚,病邪已深入体内。
紧脉(Jǐn Mài):特点:脉搏紧绷有力,如紧绷的弦。
意义:通常表示外感风寒、气滞、瘀血。
滑脉(HuáMài):特点:脉搏顺畅、滑利。
意义:常见于寒湿、风湿、血虚、气虚。
洪脉(Hóng Mài):特点:脉搏搏动强劲有力,如潮汐般。
意义:表示寒邪或湿邪入侵。
弦脉(Xián Mài):特点:脉搏如拉紧的弦。
意义:通常表示病邪阻滞,气血不畅。
结脉(JiéMài):特点:脉搏如珠串一样,有断续感。
芤脉(Kòu Mài):特点:脉搏硬而粗,如钢丝般。
意义:表示痰饮、瘀滞、风寒。
细脉(XìMài):特点:脉搏弱且细,有时难以触及。
意义:表示气血虚弱。
濡数脉(RúShùMài):特点:脉搏湿滑、快而数。
意义:多见于痰湿、湿热。
弦滑脉(Xián HuáMài):特点:脉搏兼具弦脉和滑脉的特征。
意义:表示气血不畅、阴阳失调。
中医28种脉象
![中医28种脉象](https://img.taocdn.com/s3/m/af49312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28.png)
中医28种脉象中医28种脉象一、浮脉浮脉是指脉搏触及自浅而深,有力透府,脉气浮散。
常见于发热、卫阳气虚、外感邪气等病症。
1·表浮脉:脉象紊乱,即浮时浅,沉时深,脉气不实,常见于表虚热症。
2·里浮脉:脉搏弦紧有力,但有浮脉特点,常见于里虚热症。
二、沉脉沉脉是指脉搏触及自深而浅,有力渗府,脉气沉降。
常见于阴虚、阳亢等病症。
3·沉实脉:脉搏弦紧有力,脉底沉,常见于实证。
4·沉弦脉:脉搏细长有力,脉底沉,常见于血虚证。
三、细脉细脉是指脉搏细而滑,脉气弱细。
常见于阴虚、血虚等病症。
5·阴细脉:脉搏尤其细小,脉气弱细,常见于阴虚火旺证。
6·血细脉:脉搏尤其细小,脉气弱细,常见于血虚证。
四、滑脉滑脉是指脉搏滑利,脉气畅通,常见于痰湿、寒湿等病症。
7·痰滑脉:脉搏滑利,脉气滑畅,常见于痰浊内蕴证。
8·寒滑脉:脉搏滑利,脉气滑畅,常见于寒痰内结证。
五、偏脉偏脉是指脉搏在某一侧明显,另一侧不明显,常见于寒、痰阻等病症。
9·寒偏脉:脉搏在一侧明显,另一侧脉搏较弱,常见于寒邪内阻证。
10·痰偏脉:脉搏在一侧明显,另一侧脉搏较弱,常见于痰浊蕴结证。
六、洪脉洪脉是指脉搏有力而紊乱,常见于阳亢、上火等病症。
11·阳洪脉:脉搏有力而紊乱,常见于阳亢证。
12·火洪脉:脉搏有力而紊乱,常见于上火证。
七、弦脉弦脉是指脉搏有力而紧绷,脉气紧缩。
常见于肝风、肝火等病症。
13·肝弦脉:脉搏有力而紧绷,脉气紧缩,常见于肝风证。
14·肝火弦脉:脉搏有力而紧绷,脉气紧缩,常见于肝火证。
八、迟脉迟脉是指脉搏触摸后有延迟,显得迟钝。
常见于血虚、阳气不足等病症。
15·血迟脉:脉搏触摸后有延迟,显得迟钝,常见于血虚证。
16·阳迟脉:脉搏触摸后有延迟,显得迟钝,常见于阳气不足证。
九、躁脉躁脉是指脉搏快速而无规律。
中医切诊最常见的16种病脉,摸摸你的脉象属于什么脉?
![中医切诊最常见的16种病脉,摸摸你的脉象属于什么脉?](https://img.taocdn.com/s3/m/58ac2d7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a4.png)
中医切诊最常见的16种病脉,摸摸你的脉象属于什么脉?中医诊病都会去摸患者的脉象,根据切诊脉象以及望诊、问诊、闻诊来确定病情,给与诊治调理,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普及一下关于切诊的病脉,总共有28种,但临床最常见的有16种,今天就这16种病脉的脉象和主病给大家安利一下。
1.浮脉脉象:脉搏显现部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弱。
主病:表证。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2.沉脉脉象:脉搏显现部位深,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3.迟脉脉象:脉来迟缓,每分钟不足60次。
主病:寒证。
有力为实寒证,无力为虚寒证。
4.数脉脉象:脉来急促,每分钟90次以上。
主病: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5.虚脉脉象:三部脉举按皆无力,为无力脉的总称。
主病:虚症。
多为气血两虚。
6.实脉脉象:三部脉举按皆有力,为有力脉的总称。
主病:实证。
7.滑脉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珠走盘。
主病:痰饮、食滞、实热。
脉滑和缓者,可见于青壮年的常脉和孕妇的孕脉。
8.涩脉脉象: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主病:气滞、血淤、血少、精伤。
9.洪脉脉象:脉形宽大,状如波涛,来盛去衰。
主病:热盛。
10.细脉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主病:主诸虚劳损,以阴血虚为主,又主湿证。
11.濡脉脉象:浮而细软,重按即无。
主病:气虚证,湿证。
12.弦脉脉象: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痰饮,痛证。
13.紧脉脉象:脉来绷急,应指有力,如牵绳转索。
主病:寒证,痛证。
14.代脉脉象:脉来迟缓力弱,时发歇止,止有定数。
主病:脏气衰微,风证,痛证,惊恐,跌仆损伤15.结脉脉象:脉来迟缓,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阴盛气结,寒痰淤血。
16.促脉脉象:脉来急促,时而一止,止无定数。
主病:阳盛实热,气血痰饮宿食停滞,肿痛,虚脱。
临床上,脉象可以单一出现,也可以相兼出现,相兼脉的主病一般来说就是相兼脉的各单一脉主病相合。
需要大夫具体切诊才可。
脉象及对应病情
![脉象及对应病情](https://img.taocdn.com/s3/m/82dfb81e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7.png)
脉象及对应病情诊脉里说的脉细数什么意思?正常的脉象,亦名常脉,又称平脉或缓脉。
常脉脉象从容和缓,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细不洪,节律均匀,一息(一呼一吸)脉搏四或五至,每分钟约60~90至,且应指有力。
中医认为常脉一般都有胃气(从容和缓、节律一致)、有神(脉至数来去清楚,无三五不调,亦不过快或过慢)、有根(尺脉候肾,如两尺脉沉取有力而柔和,即是脉象有根)。
中医在切诊时,还十分注意排除影响脉象的因素,以避免误断。
如从年龄看,脉象小儿多快于成人,年龄越小,脉搏越快;青壮年体多强健,脉多有力;老年人体衰弱,脉来缓迟;成年女性较成年男性脉象濡弱而略快;瘦人脉多稍浮;腾人脉象多沉伏。
另外,当长途旅行、重体力劳动、剧烈运动,或饮酒、饱食、情绪激动时,脉多快而有力;饥饿时,脉较弱;气候对脉象也有影响,如春天的脉象微弦(春弦),夏季的脉象微洪(夏洪),秋季的脉象微浮(秋毛)、冬季的脉象微沉(冬石)。
至于“反关脉”(脉不见于寸口,而见于腕关节的背侧)、“斜飞脉”(脉从尺部斜向虎口),都因桡动脉位置异常所致,一般不是病脉。
常见病脉病证和脉象是密切相关的。
中医对病脉的分类不够一致,有的分浮、沉、迟、数、虚、实六类;有的则述21脉、24脉、27脉或28脉不等。
常见的病脉有:浮脉:浮在皮肤,轻按即得,重按反弱,主表证,有力为表实,无力为表虚。
浮紧为风寒,浮数为风热,浮缓多表虚。
浮脉多见于各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初期,发热而见脉浮时,一般可能是由于心搏排血量增加,周围血管扩张,血管弹性阻力降低,桡动脉充盈度增大所致。
沉脉:沉居筋骨,按之有余,举之不足,主里证。
沉数为里热,沉迟为里寒,沉细为里虚,沉实为里实。
沉脉的形成与心搏排血量降低,周围血管收缩,血管弹性阻力增加有关。
迟脉:脉来缓慢,一息不满四至(一分钟不到60次)。
主寒证或阳虚。
其形成可因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引起。
数脉:脉来快速,一息五至以上。
主热证。
有力为实,无力为虚。
中医脉诊口诀大全,二十八脉识别图解
![中医脉诊口诀大全,二十八脉识别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1e57852d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3f.png)
中医脉诊口诀大全,二十八脉识别图解中医号脉,这28种脉象,教你分辨什么病,收藏!|||1. 浮脉——特点——位于皮肝表浅处,只要把指头轻轻按在皮肝上,就能感觉到脉搏动,如果用力重按,反而会觉得脉搏减弱,或有空虚的感觉。
-主病:主表证: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的表虚。
主里虚:痨瘵阴虚,阳气虚。
-2. 沉脉——特点——位于筋骨的深处,当指头轻轻按在皮肤上时,脉搏的搏动很不明显,必须用力重按到筋骨的深处,才能感觉到脉搏的搏动。
-主病:主里证。
(1)沉而有力为里实证,多因水、寒、积滞所致。
常见干下痢、浮肿、呕吐、停食积热、气滞等证-(2)沉而无力为里虚证,多因阳气衰微,无力统运营气于外,或亡阴失血等原因所致-3. 迟脉——特点——脉搏的频率很缓慢,因此,使得脉搏的至数减少。
至于脉象的部位,在“浮中沉”三部都可以诊得到脉搏。
-主病:多见于寒证。
有力为冷积,无力为阳虚。
-4. 数脉——特点——脉搏的频率很快,因此使得脉搏的至数过多。
至于脉象的部位,在“浮中沉”三部都可以诊得到脉搏。
-主病:主热证。
因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数而有力为实热内盛;若久病阴虚,虚热内生,血行加速,脉数而无力,为虚热证。
-5. 虚脉——特点——脉象柔软无力。
无论是浮位或沉位,无论频率的快慢,只要脉搏的搏动很弱,脉体软的,都属于虚类脉。
-主病:虚证:湿邪为病。
-6. 实脉——特点——脉象强劲有力。
无论是浮位或沉位,无论频率的快慢,只要脉搏的搏动很强,脉体大的,都属于实类脉。
-主病:主病程初起、正气不虚,阳毒暴作或邪气旺盛的脉象。
中医常见脉象
![中医常见脉象](https://img.taocdn.com/s3/m/ea9c274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5b.png)
中医常见脉象
1. 虚弱脉:脉象微弱,弱不可闻,如风吹细草之声,常见于气虚、血虚、阳虚等病证。
2. 滑脉:脉象滑利,如玉石相互摩擦之声,常见于湿热、痰湿等病证。
3. 洪大脉:脉象弦有力,大如钩,如大钟声响,常见于阳盛、血瘀等
病证。
4. 紧弦脉:脉象弦紧有力,如弓弦之紧,声音细长,常见于肝郁、肝
火等病证。
5. 细弱脉:脉象细弱无力,如小孩儿呛到水后的气息声,常见于阳虚、气虚、血虚等病证。
6. 牢脉:脉象坚牢有力,如搂铁之声,常见于气结、气滞等病证。
7. 洪滑脉:脉象洪大滑利,如塞满棉花的声音,常见于湿热、痰湿等
病证。
8. 濡弱脉:脉象濡润而微弱,如脉中有阻塞之感,常见于阴虚、阳衰、气虚等病证。
9. 代脉:脉象莹滑有力,如珠串相碰的声音,常见于肝肾阴虚、血瘀、痰火等病证。
10. 血管脉:脉象弦如绳索,青筋暴起,如金属撞击的声音,常见于
血瘀、寒凝等病证。
28种脉象及主病
![28种脉象及主病](https://img.taocdn.com/s3/m/20f894c9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9.png)
28种脉象及主病28种脉象及主病1.浮脉(1)体象:浮在皮毛,如水漂木;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2)病证:主表证。
外邪侵袭体表气血抗邪于外,故脉浮,且浮而有力。
若内伤久病体虚,或阴虚阳无所依,虚阳外越脉也见浮,但浮而无力。
(3)分部:左寸脉浮,伤风发热,头痛目眩;浮在左关,脘满胁胀,恶心厌食烦闷;左尺得浮,膀胱风热,便赤涩淋痛,下肢肿痛。
右寸脉浮,感冒风邪,咳嗽痰多,胸满气短;浮在右关,腹胀脘满不能食,灼心胃痛;右尺得浮,淋浊便血,关节肿痛,风热客手下焦。
(4)兼脉: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浮而兼迟为表寒,浮而兼洪为表热;浮而兼缓为中风风湿,浮而兼濡为暑;浮而兼实为阳盛,浮而兼滑为风;浮而兼散为极虚,浮而兼细为气虚;浮而兼涩为血虚。
2.沉脉(1)体象:沉行筋骨,如水投石之有余,举之不足(2)病证:主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3)分部:沉在左寸,胸部寒痰壅胸满,心悸气短,胸痛头眩;左关得沉,肝郁胁痛,脘胀腹满,食少心烦喜怒;左尺沉脉,肾寒腰痛小便频浊,少腹胀满。
右寸沉脉,肺寒停饮,胸满胸痛,咳喘气短,不尼以息;右关得沉,胃中积滞,脘满腹胀,纳呆胃痛;右尺脉沉,腰痹疝痛,小便不畅少腹胀。
(4)兼脉:沉滑脉为痰食,脉沉实内有积滞,沉数主内热,脉沉紧则阴寒冷痛,脉沉弦痰饮壅闭,脉沉缓内郁寒湿,沉涩为血虚气滞,脉沉微为阳微气虚。
3,迟脉(1)体象:迟脉属阴,象为不及;往来迟慢,三至一息。
(2)病证:寒证。
有力为积冷实证,无力为虚寒证。
(3)分部:左寸脉迟,胸中寒痹滴痛,精神不振;迟在左关,肢体拘急,脘满胁胀心烦闷;左尺得迟,肾虚便泄腰酸痛,女子不月。
右寸脉迟,肺气寒冷胸闷痛,痰滞气短兼咳逆;迟在右关,脾寒胃冷,食不化,积滞不行;右尺得迟,腹部胀痛,腰酸泄泻。
(4)兼脉:迟而兼浮为表寒,迟而兼沉为里寒:迟而涩为血寒,迟而弦为寒痰迟而细小气虚血少,脉迟兼实,为内有郁热或积滞。
4.数脉:(1)体象:数脉属阳,象为太过;一息六至,往来越度。
中医常见、常用脉象:相兼脉、真脏脉特点(内含其代表的病症)
![中医常见、常用脉象:相兼脉、真脏脉特点(内含其代表的病症)](https://img.taocdn.com/s3/m/bcd8278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17.png)
中医常见、常用脉象:相兼脉、真脏脉特点(内含其代表的病
症)
1.相兼脉及其主病:
(1)浮紧脉:主外感风寒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
(2)浮缓脉:主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
(3)浮数脉:主风热袭表的表热证。
(4)浮滑脉:主表证挟痰,常见于素体痰盛而又感受外邪者。
(5)沉迟脉:主里寒证。
(6)沉弦脉:主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
(7)沉涩脉:主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8)沉缓脉:主脾虚而水湿停留。
(9)沉细数脉:多见于阴虚内热或血虚。
(10)弦紧脉:多见于寒证、痛证,常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等所致疼痛。
(11)弦数脉:多见于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肝阳上亢。
(12)弦滑数脉:多见于肝火夹痰,肝胆湿热或肝阳上扰,痰火内蕴等病证。
(13)弦细脉:多见于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证。
(14)滑数脉:多见于痰热(火)、湿热或食积内热。
(15)洪数脉:多见于阳明经证、气分热盛、外感热病。
真脏脉
(1)无胃之脉:无胃的脉象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
临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气不能相从,是病情重危的征兆之一。
分别有偃刀脉、弹石脉。
(2)无神之脉:无神之脉象以脉律无序,脉形散乱为主要特征。
主要由脾(胃)、肾阳气衰败所致。
分别有雀啄脉、屋漏脉、解索脉。
(3)无根之脉:无根脉象以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为主要特征。
为三阴寒极,亡阳于外,虚阳浮越的征象。
分别有釜沸脉、鱼翔脉、虾游脉。
脉象主病表
![脉象主病表](https://img.taocdn.com/s3/m/16f4860ba1c7aa00b42acb55.png)
一、读脉书首先要说明的,是初时学习脉诊,必须将脉书读熟,王叔和的脉经,李濒湖的脉学。
所谓脉书不厌百回读,而且不仅要熟读,还要烂读,烂,像吃的肉一样,必须烂,才不要嚼。
这样,然后才可以谈切脉的道理。
二、关于呼吸定脉初学脉时,要仔仔细细的以呼吸定脉,后来纯熟了,就不必数呼吸,而且要闭住呼吸,再细心听脉。
切不要虚应故事,以为诊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三、锻炼看脉知病的方法]看脉知病,不是不可能的,但要苦打苦炼。
有极大部分的人,一面看脉,一面问病人:头痛吗胸痛吗这样,便不会看见脉,所以学习脉诊,要先看脉,切莫忙着问病,慢慢的自然便能够体会脉象所反映的病症了。
四、脉学的基本精神脉是两种相对的:有数,就有迟,有滑,就有涩,有大,也有小,有短,也有长。
从相对的当中,找出它所反映的病症和疾病的机理,作为诊断和处方的依据。
五、平人脉和病时脉常脉和病脉不同,以缓为平,以独为病。
这在张景岳已经有较详的论述。
独是什么独就是不同。
脉有三部,两手六部;如五部同等,一部不同,那便是病。
所谓不同,是独大、独小、独虚、独实。
六、脉象可以反映生死和寿夭性情不但平人有平人的脉,病人有病人的脉,而且据脉断病,可知生死。
七怪脉如出现,那多数是死脉,不能得生。
久病的脉,有胃气则生。
所谓胃气的脉,就是所谓“‘阿阿缓若春杨柳’”,善状胃状者也。
六部俱如是象,则俱有胃气”。
此外,尺为生命之根,尺部无力细微,病状虽轻,而脉象所指示的真实病情,是岌岌可危的。
若是两尺无力,而又浮散,那么生命不能超过三天。
据脉还可以知道情绪的起伏,定其喜怒:心脉浮大,主心有喜,六脉沉伏,主忧思失志,无精打采,胃纳欠佳。
同时,还能从脉上征验一个人的性格:脉数疾的,则性情急躁,脉柔顺和缓的,则人亦和蔼。
脉象不但可以察知平人的性情,而且能够看出寿命的长短。
例如人长脉短,为大损,寿命只能有30岁。
人短脉长,也是一种大损,寿命只能有40岁,平人脉长,为长寿之征。
\看脉既可以知寿夭,那么脉象表征病情的顺逆,不是不可能测验的。
中医常见病脉:弦脉等12种脉象与主病汇总!建议收藏
![中医常见病脉:弦脉等12种脉象与主病汇总!建议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9cd7ff11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07.png)
中医常见病脉:弦脉等12种脉象与主病汇总!建议收藏疾病反应于脉象的变化,即为病脉。
一般来说,除了正常生理变化范围以及个体生理特异之外,均属病脉。
病脉分为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洪脉、细脉、长脉、短脉、滑脉、涩脉、弦脉、紧脉、濡脉、缓脉、微脉、弱脉、散脉、芤脉、革脉、牢脉、伏脉、动脉、代脉、结脉、促脉、疾脉28 种。
临床上常见的有16种,不过今天医时代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病脉有12种。
弦脉与主病:[脉象]端直以长,如按琴弦。
[主病]肝胆病、痛证、痰饮等。
弦大兼滑,阳热为病;弦紧兼细,阴寒为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也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其他脉象及主病详见下表。
总结: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细脉主虚证。
综上,就是今天给大家带来的12种常考病脉,是我们医时代老师总结的: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涩脉、细脉、洪脉、弦脉、代脉等等,其中常考的为弦脉。
2015-综合分析题某女,32岁,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月经不调,因胃痛1周就诊,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烧心泛酸,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
3、该患者舌红提示属于()A.虚寒证B.实热证C.虚热证D.瘀血证E.痰湿证4、该患者弦脉提示病位相关之脏是()A.肝B.心C.脾D.肺E.肾【答案】B、A【解析】分别考查四诊中的望诊与切诊中的舌象与脉象。
红舌主热证,常见于里实热证;弦脉所主病证为肝胆病、痛证、痰饮等,因此提示病位相关之脏为肝。
2014-多项选择题5、弦脉主病包括()A.肝胆病B.实热C.痰饮D.瘀血E.痛证【答案】ACE【解析】考查常见病脉的所主病证。
弦脉所主病证为肝胆病、痛证、痰饮等。
弦大兼滑,阳热为病;弦紧兼细,阴寒为病;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病乘脾,也常见弦脉;若弦而细劲,如循刀刃,便是全无胃气,病多难治。
中医二十八脉象与主病(分类对比表)
![中医二十八脉象与主病(分类对比表)](https://img.taocdn.com/s3/m/919b8aaa0066f5335a8121cd.png)
脉纲
共同特点
脉名
脉象
主病
浮脉类
浮
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表证,亦见于虚阳浮越证
轻取
洪
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
热盛
即得
濡
浮细无力,而软
虚证,湿困
散
浮取散慢而无根,至数、脉力不均
元气离散,脏腑将绝
芤
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失血,伤阴
革
浮而搏指,中空边坚
亡血、失精、半产、崩漏
沉脉类
沉
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气虚两虚,诸虚劳损,主湿
代
迟而中止,止有定数
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扑损伤
弱
柔细而沉
气血不足
短
首尾俱短,不能满部
有力为气郁,无力为气损
实脉类
实
三部脉举按均有力
实证,平人
应指
滑
往来流利,如珠走盘,应指圆滑
痰饮,食滞,实热,青壮年,孕妇
有力
紧
脉来紧张,状如牵绳转索
实寒、疼痛、宿食
长
首尾端直,超过本位
阳气有余、阳证、热证、实证、平人
里证
重按
伏
重按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邪闭,厥证,痛极
始得
牢
沉按实大弦长
阴寒内积,疝气,徵瘕
迟脉类
迟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寒证,亦可见邪热结聚
一息
缓
一息四至
往来艰涩,迟滞不畅,如轻刀刮竹
气滞血瘀,精伤血少,痰食内停
四至
结
脉来缓慢,时见一止,止无定数
阴盛气结,寒凝血瘀,气血虚弱
弦
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肝胆病,痛证,痰饮,老年健康者
脉象主病表
![脉象主病表](https://img.taocdn.com/s3/m/eea661e683d049649a66581f.png)
一、读脉书首先要说明的,是初时学习脉诊,必须将脉书读熟,王叔和的脉经,李濒湖的脉学。
所谓脉书不厌百回读,而且不仅要熟读,还要烂读,烂,像吃的肉一样,必须烂,才不要嚼。
这样,然后才可以谈切脉的道理。
二、关于呼吸定脉初学脉时,要仔仔细细的以呼吸定脉,后来纯熟了,就不必数呼吸,而且要闭住呼吸,再细心听脉。
切不要虚应故事,以为诊脉只不过是一种形式。
三、锻炼看脉知病的方法看脉知病,不是不可能的,但要苦打苦炼。
有极大部分的人,一面看脉,一面问病人:头痛吗?胸痛吗?这样,便不会看见脉,所以学习脉诊,要先看脉,切莫忙着问病,慢慢的自然便能够体会脉象所反映的病症了。
四、脉学的基本精神脉是两种相对的:有数,就有迟,有滑,就有涩,有大,也有小,有短,也有长从相对的当中,找出它所反映的病症和疾病的机理,作为诊断和处方的依据。
五、平人脉和病时脉常脉和病脉不同,以缓为平,以独为病。
这在张景岳已经有较详的论述。
独是什么?独就是不同。
脉有三部,两手六部;如五部同等,一部不同,那便是病。
所谓不同,是独大、独小、独虚、独实。
六、脉象可以反映生死和寿夭性情不但平人有平人的脉,病人有病人的脉,而且据脉断病,可知生死。
七怪脉如出现,那多数是死脉,不能得生。
久病的脉,有胃气则生。
所谓胃气的脉,就是所谓“’阿阿缓若春杨柳’”,善状胃状者也。
六部俱如是象,贝U俱有胃气”。
此外,尺为生命之根,尺部无力细微,病状虽轻,而脉象所指示的真实病情,是岌岌可危的。
若是两尺无力,而又浮散,那么生命不能超过三天。
据脉还可以知道情绪的起伏,定其喜怒:心脉浮大,主心有喜,六脉沉伏,主忧思失志,无精打采,胃纳欠佳。
同时,还能从脉上征验一个人的性格:脉数疾的,贝『性情急躁,脉柔顺和缓的,则人亦和蔼。
脉象不但可以察知平人的性情,而且能够看出寿命的长短。
例如人长脉短,为大损,寿命只能有30 岁。
人短脉长,也是一种大损,寿命只能有40 岁,平人脉长,为长寿之征。
看脉既可以知寿夭,那么脉象表征病情的顺逆,不是不可能测验的。
描述脉象的经典
![描述脉象的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44ff084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c.png)
描述脉象的经典脉象是中医诊断中重要的观察指标之一,通过触诊患者的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
下面是经典的脉象描述:1. 脉浮:脉搏感觉明显,有力,像悬浮在血管表面,形如悬丝,轻柔而快速。
常见于气虚、阳虚等病症。
2. 脉沉:脉搏感觉沉重,有力,像沉入血管深处,形如沉石,有力而缓慢。
常见于寒邪入侵、阴虚等病症。
3. 脉弦:脉搏感觉有力而有弹性,像弓弦被拉紧,形如琴弦,有节奏而有力。
常见于肝阳上亢、气滞等病症。
4. 脉细:脉搏感觉细弱,像细线一样,形如丝线,细弱而快速。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病症。
5. 脉滑:脉搏感觉顺畅,没有阻碍,像丝绸一样,形如滑丝,顺畅而有弹性。
常见于湿热、阳虚等病症。
6. 脉涩:脉搏感觉有阻碍,不畅通,像木材被锯过一样,形如涩细,涩而有力。
常见于瘀血、痰湿等病症。
7. 脉缓:脉搏感觉缓慢,节奏不齐,像慢慢流动的小溪,形如缓流,缓慢而有力。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病症。
8. 脉数:脉搏感觉快速而有节奏,像快速跳动的心脏,形如数珠,快速而有力。
常见于热邪入侵、阴虚等病症。
9. 脉弱:脉搏感觉弱小,不明显,像微风拂过皮肤,形如弱脉,弱小而无力。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病症。
10. 脉紧:脉搏感觉紧绷,有力,像绷紧的弹簧,形如紧脉,紧绷而有力。
常见于寒邪入侵、气滞等病症。
脉象是中医诊断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触诊脉搏,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情况。
不同的脉象反映了身体内部的不同病理变化,对于中医辨识疾病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脉象,结合其他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以上是经典的脉象描述,每一种脉象都有其特点和对应的病理意义,医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脉象,可以判断患者的体质和疾病情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脉象观察需要经验和技巧,只有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医生才能准确地判读脉象,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因此,对于中医医生来说,掌握脉象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二十八种脉象的脉诊歌诀(附动态图解)
![二十八种脉象的脉诊歌诀(附动态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beddf5c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3.png)
【体象歌】散脉浮乱,有表无里;中候渐空,按则绝矣。 【主病歌】散为本伤,见则危殆。左寸之散,怔忡不寐;右寸之散,自汗淋漓。左关之散,当 有溢饮;右关之散,胀满蛊疾。居于左尺,北方水竭;右尺得之,阳消命绝。 26、芤脉
【体象歌】芤乃草名,绝类慈葱;浮沉俱有,中候独空。 【主病歌】芤脉中空,故主失血。左寸呈芤,心主丧血;右寸呈芤。相搏阴伤。芤入左关,肝 血不藏;芤现右关,脾血不摄。左尺如芤,便红为咎;右尺如芤,火炎精漏。 27、伏脉
之有余,举之不足。
【主病歌】沉脉为阴,其病在里。寸沉短气,胸痛引胁;或为痰饮。或水与血。关主中寒,因 而痛结;或为满闷,吞酸筋急。尺主背痛,亦主腰膝;阴下湿痒。淋浊痢泄。
【兼脉歌】无力里虚,有力里实。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饮,沉涩血结;沉弱虚衰,沉 牢坚积;沉紧冷疼,沉缓寒湿。
【体象歌】长脉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长竿。 【主病歌】长主有余,气逆火盛。左寸见长,君火为病;右寸见长,满逆为定。左关见长,木 实之殃;右关见长,土郁胀闷。左尺见之,奔豚冲兢;右尺见长,相火专令。 10、短脉
【体象歌】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部。 【主病歌】短主不及,为气虚证。短居主寸,心神不定;短见右寸,肺虚头痛。短在左关,肝 气有伤;短在右关,膈间为殃。左尺短时,少腹必疼;右尺短时,真火不隆。 11、洪脉
【体象歌】伏为隐伏,更下于沉;推筋著骨,始得其形。 【主病歌】伏脉为阴,受病入深。伏犯左寸,血郁之证;伏居右寸,气郁之疴。左关值伏,肝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895151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47.png)
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详解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中医诊断中,脉诊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诊断脉象来了解人体气血运行状况和脏腑功能,进而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医常见的28种脉象及其特点、临床意义和诊断方法。
一、28种脉象概述根据《脉经》的分类,脉象分为浮、沉、迟、数、滑、涩、长、短、紧、缓、芤、弦、濡、散、革、实、牢、虚、细、濡、促、代、洪、细微等28种。
每种脉象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二、肺脉肺脉位于寸口,属于浮脉,具有轻按即触、散大无力的特点。
若肺脉异常,可能存在肺脏病变,如咳嗽、气喘等。
三、心脉心脉位于中指,属于沉脉,具有重按始触、强大有力的特点。
若心脉异常,可能存在心脏病变,如心悸、胸闷等。
四、肝脉肝脉位于关部,属于弦脉,具有如悬弦之状、长而有力、柔和不紧的特点。
若肝脉异常,可能存在肝气郁结、肝火上炎等病变。
五、肾脉肾脉位于尺部,属于沉脉,具有重按始触、细长而有力等特点。
若肾脉异常,可能存在肾虚、肾气不足等病变。
六、奇脉奇脉又称怪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脉象,具有沉细欲绝、似有似无的特点。
若出现奇脉,常提示病情危重或预后不良。
七、其他脉象除了以上常见的五种脉象,还有一些其他的脉象,如芤脉、洪脉等。
这些脉象的特点和临床意义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病例进行诊断和分析。
八、诊断方法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对脉象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
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综合分析病情,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九、结论中医的28种脉象各具特点,每种脉象都有其特定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
通过对脉象的准确分析和判断,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因,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同时,通过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和综合分析,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十、展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中医理论的不断完善,脉诊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改进。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d4cb02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09.png)
1.浮脉 「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稍减⽽不空,举之泛泛⽽有余。
「临床意义」主表证,亦主虚证。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临床意义」沉脉⾥证,有⼒为⾥实,⽆⼒为⾥虚。
3.迟脉 「脉象特征」脉来迟慢,⼀息不⾜四⾄(相当于每分钟脉搏60次以下)。
「临床意义」迟脉主寒证,有⼒为寒积,⽆⼒为虚寒。
4.数脉 「脉象特征」脉率增快,⼀息脉来五⾄以上(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 「临床意义」数脉主热证,有⼒为实热,⽆⼒为虚热。
5.洪脉(附⼤脉) 「脉象特征」脉体宽⼤,充实有⼒,状若波涛汹涌,来盛去衰。
「临床意义」洪脉主⽓分热盛,亦主邪盛正衰。
6.微脉 「脉象特征」脉形细⼩,脉势软弱,按之欲绝,若有若⽆。
「临床意义」微脉主⽓⾎⼤虚,阳⽓衰微。
7.细脉(⼩脉) 「脉象特征」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
「临床意义」细脉主⽓⾎两虚,诸虚劳损。
⼜主湿病。
8.散脉 「脉象特征」浮散⽆根,稍按则⽆,⾄数不齐。
「临床意义」散脉主元⽓离散,脏腑之⽓将绝。
9.虚脉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之⽆⼒,按之空虚。
「临床意义」虚脉主虚证。
10.实脉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按均有⼒。
「临床意义」实脉主实证。
11.滑脉 「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珠⾛盘,应指圆滑。
「临床意义」滑脉主痰饮,⾷滞,实热。
12.涩脉 「脉象特征」脉细⽽缓,脉率和脉⼒不匀,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刮⽵,与滑脉相反。
「临床意义」涩脉主伤精,⾎少,⽓滞⾎瘀,挟痰,挟⾷。
13.长脉 「脉象特征」脉形长,⾸尾端直,超过本位。
「临床意义」长脉主肝阳有余,阳盛内热等有余之证。
14.短脉 「脉象特征」⾸尾俱短,不能满部。
「临床意义」短脉有⼒为⽓郁,⽆⼒为⽓损。
15.弦脉 「脉象特征」端直⽽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较硬。
「临床意义」弦脉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
16.芤脉 「脉象特征」浮⼤中空,如按葱管。
「临床意义」芤脉主失⾎,伤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种常见脉象对应疾病
1.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
主病:实证。
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
2.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
特点为脉搏部位较深。
主病:里证。
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
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
3.弦脉: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有劲有弹力,脉管的硬度大。
主病:主气郁,肝胆病证及痛证。
常见于外感少阳证,肝病,胆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及各种疼痛病证。
4.洪脉:脉形洪大,脉来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形宽,波动大。
主热证,阳热亢盛。
常见于高热病人。
5.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
特点是较正常脉搏至数快。
主病:热证。
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
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
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
6.促脉:脉来急数,时而一止,止无定数,即脉搏快有不规则的间歇。
主病:阳盛热实,或气血痰食停滞,见于气血痰食瘀滞,肿痛,诸实热证。
脉细促而无力,多为虚脱之象。
7.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
主病:多属邪盛,痰食内滞。
气血充盛的正常人有时可见此脉,妇女妊娠时多见此脉,病脉则多见于痰饮、食滞、瘀血、实热,如各种炎症,消化不良,实证闭经、恶性肿瘤等。
8.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
特点为脉搏部位表浅。
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
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
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
9.缓脉:一息四至,不快不慢,不强不弱,脉来和缓,脉的硬度、张力适中,是有胃气的正常脉象,见于健康人。
病脉则见于气机为湿所困之湿证,或病后复元。
10.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
主病:寒证。
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
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
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脉象常迟,属生理状态。
11.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
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
又主湿病。
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
12.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
重按空虚。
应指松软,是一切无力脉的总称。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
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
13.结脉:脉来缓慢,有不规律的间歇。
主病:阴盛气结,寒痰,淤血。
分析:阴寒内结,脉道气机受阻,故脉来缓慢而时一止。
寒痰淤血,气结不疏,脉气阻滞,故气虚血弱致脉来迟而中止者,则结而无力。
14.涩脉: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
主病:多属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常见于贫血、失血、产后及血瘀等疾患。
15.代脉:脉来歇止,止有定数,不能自还,良久复动,即有规律的间歇,脉搏动到一定至数歇止一次,歇止时间较长。
主病:为脏气衰微之征象,可见于心律失常的二联律,三联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