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导、练”教学模式解读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导、练”教学模式解读
余关乡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学、导、练”教学模式解读
余关乡中心小学岳庆端
一、阐释
学、导、练是相互融洽的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学、导、练分割开来。
学:自学----自主探究。要求教师依据课标精神,在把握好教材,充分了解
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好自学提示(指导),学生可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可独立自学,可同桌合作,也可前后两桌四人合作自学)。学生自学时,教师要随时随地参与到学生自学活动中去(课内自学),发现并收集自学中学生存在的知识误区和思维障碍,但不能影响学生自学、干扰学生自学。
自学活动可在课内开展,也可在课前开展。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自学要求:
一年级教师要“引”着学生自学。具体、细致,从一点一滴进行引导。
二年级,教师要“领”着自学。具体从自学方法上进行引“领”。
三、四年级教师可“导”着自学。从自学指导入手,逐步引导学生自学,并尝试着进行质疑。
五、六年级教师可“放”开让学生自学。让学生自己按自学提示进行自学,并联系实际学会举例、整理,并进行简单的归纳。
“导”在新知的生长处,让学生明白每一个新知都是在旧有知识基础上提升了一点点。
“导”在知识的易错易混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思辨性和学生的观察、比较、发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导”在学生思维的受阻处,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挑战性。
“导”在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困惑处,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了解、理解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导”在知识的整合归类处,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归纳概括能力。
“导”在学习方法的指导处,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而培养学生的可持
续力。
“导”在知识重点、难点处,从而使学生轻松自如掌握知识。
“导”在行为习惯的养练处,从而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导”在知识的拓展处,从而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使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奠定好基础。
练:练是形成技能的一种手段。小学数学中的练,我认为是练知识、练技能、练方法、练思维、练能力。
练的形式有:讲练结合,数形结合,基础与变式结合,单一与综合结合,
动口与动手结合,书本知识与实践应用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等。
千万不能把“练”仅仅理解为课内的巩固练习,我认为每节课应该有四练:课前练、课中练、课后练和课外练。每位教师如果把每节新知通过这四练设计好、运用好,那么这节数学课也基本上算得上是高效课堂了。
课前练,教师要抓住新知识的增长点,从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入手巧妙设计
好,为学生研究探讨新知做好迁移类推的准备。形式有情境练习和数学练习。
课中练习,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因此教师要注意搞好教学随机、讲练结合,师可设计练习,生也可设计练,师生互动,从而达到小步子快反馈。
课后练习,即课内巩固练习:要注意练习层次,一般有基础练习、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等。
课外练习可设计一些操作实践的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程序
情境引新: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教材特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各种类
型的教学情境,引入新知。所需时间2分钟左右。
学一学:引入新课后,教师出示自学目标(即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学习要求后,出示提示自学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进行自学、所需时间5分钟左右。
做一做:学生自学之后,教师可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尝试,形式可设计有题卡、多媒体显示、小黑板出示等。指(2--3)人演板(演板和齐做同步进行;演板学生一定指名学困生或中下等学生),主要使反馈自学效果,暴露自学中的各种问题。习题要设计成和例题同类型同结构的,也可用后面的练习题。所需时间6分钟左右。
议一议:让学生对演板的习题进行讲评,尤其是重、难点、关键点、易错易混点、思维训练点和知识的拓展点等。学生评、学生议、学生概括、学生归纳、学生举例,教师随机进行指导。先有中等生进行评价说理,再有优等生进行对比举例,最后有尖子生进行归纳概括。所需时间12分钟左右。
练一练:议一议后,教师可出示有层次的练习进行检测,检测过程中,教师也可指名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进行说、评、议,同时教师也可进行随机导。所需时间7分钟左右。
课内梳理,练后,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简单地梳理,谈谈自己的收获,或说出自己的体会等。所需时间2分钟左右。
三、附课堂实录、教案《用字母表示数》课堂实录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情境,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并懂得简单的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含义,体会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感悟初步的代数思想,渗透函数思想。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美,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激趣,弓I入课题。
1.唱儿歌探新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大家小时候特别熟悉的儿歌,一起来回忆一下(出示)1只青蛙1张嘴,2只青蛙2张嘴,3只青蛙3张嘴,继续唱下去……
(学生提出异议:这首歌唱起来没完没了,太麻烦了。)
2.师:那你能用一句话表示它的意思吗?
生1:有多少只青蛙就有多少张嘴。
生2:……
生3: n只青蛙n张嘴。
师:你怎么想的?这里的每一个n各表示什么?
生:第一个表示只数,第二个表示嘴的张数。
师:为什么用的是同一个字母n来表示?
生:因为它们表示的数值相同,相同的数量就用同一个字母来表示。
师:这里的n可以是哪些数?
生1:可以是任意数。
生2 :不对。青蛙的只数不能是负数。
生3 :对。这里的n可以是0和正整数。
师:还可以改用其他的字母表示吗?
生2 :可以。比如可以说a只青蛙a张嘴。
生2:可以用任意的字母来表示。
师:看来啊,小小的字母能把这首儿歌表示的清清楚楚,既简洁又概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怎样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课题:字母表示数
二、发现交流,学习新知。
(一)师生年龄。
师:现在我们也来编一首儿歌。老师想找一名同学配合一下,老师比某某同学大
22岁,先听老师说:当某某同学1岁时老师就是1+22岁,谁来接着往下说?(生自
由接着往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