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练习题(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2022·北京·高考真题)已知正三棱锥−P ABC 的六条棱长均为6,S 是ABC 及其内部的点构成的集合.设集合{}5T Q S PQ =∈≤,则T 表示的区域的面积为( ) A .34πB .πC .2πD .3π【答案】B 【解析】设顶点P 在底面上的投影为O ,连接BO ,则O 为三角形ABC 的中心,且263BO =⨯=PO 因为5PQ =,故1OQ =,故S 的轨迹为以O 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而三角形ABC 内切圆的圆心为O ,半径为2364136=>⨯, 故S 的轨迹圆在三角形ABC 内部,故其面积为π 故选:B2.(2022·浙江·高考真题)如图,已知正三棱柱1111,ABC A B C AC AA −=,E ,F 分别是棱11,BC AC 上的点.记EF 与1AA 所成的角为α,EF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F BC A −−的平面角为γ,则( )A .αβγ≤≤B .βαγ≤≤C .βγα≤≤D .αγβ≤≤【答案】A【解析】如图所示,过点F 作FP AC ⊥于P ,过P 作PM BC ⊥于M ,连接PE ,则EFP α=∠,FEP β=∠,FMP γ=∠, tan 1PE PE FP AB α==≤,tan 1FP AB PE PE β==≥,tan tan FP FPPM PEγβ=≥=, 所以αβγ≤≤, 故选:A .3.(多选题)(2022·全国·高考真题)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D ⊥平面ABCD ,,2FB ED AB ED FB ==∥,记三棱锥E ACD −,F ABC −,F ACE −的体积分别为123,,V V V ,则( )A .322V V =B .31V V =C .312V V V =+D .3123V V =【答案】CD 【解析】设22AB ED FB a ===,因为ED ⊥平面ABCD ,FB ED ,则()2311114223323ACDV ED Sa a a =⋅⋅=⋅⋅⋅=, ()232111223323ABCV FB Sa a a =⋅⋅=⋅⋅⋅=,连接BD 交AC 于点M ,连接,EM FM ,易得BD AC ⊥,又ED ⊥平面ABCD ,AC ⊂平面ABCD ,则ED AC ⊥,又ED BD D =,,ED BD ⊂平面BDEF ,则AC ⊥平面BDEF ,又12BM DM BD ===,过F 作FG DE ⊥于G ,易得四边形BDGF 为矩形,则,FG BD EG a ===,则,EM FM ==,3EF a =,222EM FM EF +=,则EM FM ⊥,212EFMSEM FM =⋅,AC =, 则33123A EFM C EFM EFMV V V AC S a −−=+=⋅=,则3123V V =,323V V =,312V V V =+,故A 、B 错误;C 、D 正确. 故选:CD.4.(多选题)(2022·全国·高考真题)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则( ) A .直线1BC 与1DA 所成的角为90︒ B .直线1BC 与1CA 所成的角为90︒ C .直线1BC 与平面11BB D D 所成的角为45︒ D .直线1B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为45︒【答案】ABD【解析】如图,连接1B C 、1BC ,因为11//DA B C ,所以直线1BC 与1B C 所成的角即为直线1BC与1DA 所成的角,因为四边形11BB C C 为正方形,则1B C ⊥1BC ,故直线1BC 与1DA 所成的角为90︒,A 正确;连接1AC ,因为11A B ⊥平面11BB C C ,1BC ⊂平面11BB C C ,则111A B BC ⊥, 因为1B C ⊥1BC ,1111A B B C B =,所以1BC ⊥平面11A B C ,又1AC ⊂平面11A B C ,所以11BC CA ⊥,故B 正确; 连接11AC ,设1111ACB D O =,连接BO ,因为1BB ⊥平面1111D C B A ,1C O ⊂平面1111D C B A ,则11C O B B ⊥, 因为111C O B D ⊥,1111B D B B B ⋂=,所以1C O ⊥平面11BB D D , 所以1C BO ∠为直线1BC 与平面11BB D D 所成的角,设正方体棱长为1,则1C O =1BC =1111sin 2C O C BO BC ∠==, 所以,直线1BC 与平面11BB D D 所成的角为30,故C 错误;因为1C C ⊥平面ABCD ,所以1C BC ∠为直线1B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易得145C BC ∠=,故D 正确. 故选:ABD5.(多选题)(2021·全国·高考真题)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AB AA ==,点P 满足1BP BC BB λμ=+,其中[]0,1λ∈,[]0,1μ∈,则( )A .当1λ=时,1AB P △的周长为定值B .当1μ=时,三棱锥1P A BC −的体积为定值C .当12λ=时,有且仅有一个点P ,使得1A P BP ⊥ D .当12μ=时,有且仅有一个点P ,使得1A B ⊥平面1AB P 【答案】BD 【解析】易知,点P 在矩形11BCC B 内部(含边界).对于A ,当1λ=时,11=BP BC BB BC CC μμ=++,即此时P ∈线段1CC ,1AB P △周长不是定值,故A 错误;对于B ,当1μ=时,1111=BP BC BB BB B C λλ=++,故此时P 点轨迹为线段11B C ,而11//B C BC ,11//B C 平面1A BC ,则有P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为定值,所以其体积为定值,故B 正确.对于C ,当12λ=时,112BP BC BB μ=+,取BC ,11B C 中点分别为Q ,H ,则BP BQ QH μ=+,所以P 点轨迹为线段QH ,不妨建系解决,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1A ⎫⎪⎪⎝⎭,()0,0P μ,,10,,02B ⎛⎫⎪⎝⎭,则112A P μ⎛⎫=−− ⎪ ⎪⎝⎭,10,,2BP μ⎛⎫=− ⎪⎝⎭,()110A P BP μμ⋅=−=,所以0μ=或1μ=.故,H Q 均满足,故C 错误; 对于D ,当12μ=时,112BP BC BB λ=+,取1BB ,1CC 中点为,M N .BP BM MN λ=+,所以P 点轨迹为线段MN .设010,,2P y ⎛⎫ ⎪⎝⎭,因为0,0A ⎫⎪⎪⎝⎭,所以01,2AP y ⎛⎫=− ⎪ ⎪⎝⎭,11,122A B ⎛⎫=−− ⎪ ⎪⎝⎭,所以00311104222y y +−=⇒=−,此时P 与N 重合,故D 正确. 故选:BD .6.(2020·海南·高考真题)已知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均为2,∠BAD =60°.以1DBCC 1B 1的交线长为________.【答案】2. 【解析】如图:取11B C 的中点为E ,1BB 的中点为F ,1CC 的中点为G ,因为BAD ∠=60°,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均为2,所以△111D B 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1D E =111D E B C ⊥,又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为直四棱柱,所以1BB ⊥平面1111D C B A ,所以111BB B C ⊥, 因为1111BB B C B =,所以1D E ⊥侧面11B C CB ,设P 为侧面11B C CB 与球面的交线上的点,则1D E EP ⊥,1D E =||EP =所以侧面11B C CB 与球面的交线上的点到E因为||||EF EG ==11B C CB 与球面的交线是扇形EFG 的弧FG , 因为114B EFC EG π∠=∠=,所以2FEG π∠=,所以根据弧长公式可得22FG π==..。

立体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立体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立体几何练习题及答案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练习题对于巩固知识、提高应用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立体几何的练习题,并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体几何的知识。

一、球的表面积和体积1. 某个球的半径为3cm,求其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球的表面积公式为S = 4πr²,体积公式为V = (4/3)πr³。

将半径r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表面积:S = 4π(3)² = 4π(9) ≈ 113.04cm²体积:V = (4/3)π(3)³ = (4/3)π(27)≈ 113.04cm³因此,该球的表面积约为113.04cm²,体积约为113.04cm³。

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 一个立方体的边长为5cm,求其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立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S = 6a²,体积公式为V = a³。

将边长a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表面积:S = 6(5)² = 6(25) = 150cm²体积:V = (5)³ = 5(5)(5) = 125cm³因此,该立方体的表面积为150cm²,体积为125cm³。

三、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3.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4cm,高度为10cm,求其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为S = 2πr² + 2πrh,体积公式为V = πr²h。

将底面半径r和高度h代入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表面积:S = 2π(4)² + 2π(4)(10) = 2π(16) + 2π(40) ≈ 321.2cm²体积:V = π(4)²(10) = π(16)(10) ≈ 502.4cm³因此,该圆柱的表面积约为321.2cm²,体积约为502.4cm³。

立体几何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立体几何测试题带答案解析

姓名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B .四边形一定是平面图形C .梯形一定是平面图形D .平面α和平面β有不同在一条直线上的三个交点2 .若α//β,a//α,则a 与β的关系是( )A .a//βB .a β⊂C .a//β或a β⊂D .A a =β3 .三个互不重合的平面能把空间分成n 部分,则n 所有可能值为( )A .4、6、8B .4、6、7、8C .4、6、7D .4、5、7、84 .一个体积为1的正三棱柱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三棱柱的左视图的面积为( )A .36B .8C .38D .125 .若直线l ∥平面α,直线a α⊂,则l 与a 的位置关系是( )A .l ∥aB .l 与a 异面C .l 与a 相交D .l 与a 没有公共点6 .已知三个球的体积之比为1:8:27,则它们的表面积之比为( )A .1:2:3B .1:4:9C .2:3:4D .1:8:27 7 .有一个几何体的正视、侧视、俯视图分别如下,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π12B .π24C .π36D .π488 .若a ,b 是异面直线,直线c ∥a ,则c 与b 的位置关系是( )A .相交B .异面C .平行D .异面或相交9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33,则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π38B .2πC .4πD .π3410.已知一个全面积为44的长方体,且它的长、宽、高的比为3: 2:1,则此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π7 B .π14 C .π21 D .π2811.1l ,2l ,3l 是空间三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12l l ⊥,23l l ⊥13//l l ⇒B .12l l ⊥,23//l l ⇒13l l ⊥C .233////l l l ⇒ 1l ,2l ,3l 共面D .1l ,2l ,3l 共点⇒1l ,2l ,3l 共面12.如图,正方体1111A B C D A B C D -中,E ,F分别为棱A B ,1C C 的中点,在平面11A D D A 内且与平面1D E F 平行的直线 ( ) A .有无数条 B .有2条C .有1条 D .不存在二、填空题13.已知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侧视图都是由半圆和矩形组成,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计算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14.如图,在正方体1111A B C D A B C D -中,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一动点,则三棱锥P A B C -的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面积的比值 为_________.ABCD A 1 B 1C 1D 1EF15.如图,正方体1111A B C D A B C D -中,2A B =,点E 为A D 的1A B C ,中点,点F 在C D 上,若//E F 平面则E F =________.16.一个透明密闭的正方体容器中,恰好盛有该容器一半容积的水,任意转动这个正方体,则水面在容器中的形状可以是:(1)三角形;(2)矩形;(3)正方形;(4)正六边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17.如图1,空间四边形ABCD 中,E ,H 分别是边AB ,AD 的中点,F ,G 分别是边BC ,CD 上的点,且32==CDCG CBCF ,求证:直线EF ,GH ,AC 交于一点.18.如果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全等的长方形,边长分别是4cm 与2cm 如图所示,俯视图是一个边长为4cm 的正方形. (1)求该几何体的全面积.(2)求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体积.PDC B A 1A 1D 1B 1C 左视主视AB C DE F 1A 1B 1C 1D19.空间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8,BD=6,M 、N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MN=5,求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20.已知某几何体的俯视图是如图所示的矩形,正视图(或称主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8、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侧视图(或称左视图)是一个底边长为6、高为4的等腰三角形. (1)求该几何体的体积V ; (2)求该几何体的侧面积S .21.如图,四棱柱1111A B C D A B C D -中,底面A B C D 是正方形,侧棱1A A ⊥底面A B C D ,E为1A A 的中点.求证:1A C ∥平面E B D .ABCDNM 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4224422.如图是一个长方体截去一个角所得的多面体的直观图及它的正(主)视图和侧(左)视图(单位:cm).(I)画出该多面体的俯视图;(Ⅱ)按照给出的尺寸,求该多面体的体积;(Ⅲ)在所给直观图中连结'B C ,证明:'B C ∥平面E F G .直观图E正视图AB B 1A 1 CC 1ED 1 D全国卷设置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C 2. C 3. B 4. A 5. D 6. B 7. B 8. D 9. D 10. D 11.答案:B解析:A 答案还有异面或者相交,C 、D 不一定 12. A二、填空题 13. 11π 14. 116. (2),(3),(4) 三、解答题17.提示:FG EH //且FG EH ≠,四边形EFGH为梯形.设EF 与GH 交于点P ,证∈P (平面 ABC 平面DAC ).18.解:(1)由题意可知,该几何体是长方体,底面是正方形,边长是4,高是2,因此该几何体的全面积是:2×4×4+4×4×2=64cm2几何体的全面积是64cm 2..6(2)由长方体与球的性质可得,长方体的对角线是球的直径,记长方体的对角线为d,球的半径是r,d=63641616==++所以球的半径r=3因此球的体积v=3336273434cmr πππ=⨯=,所以外接球的体积是336cm π 1219.解:取AD 的中点Q,连接MQ 、NQ又∵M、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MQ∥BD,NQ∥AC 且AC NQ BD MQ 21,21==∴∠MQ N 为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角或补角 又AC=8,BD=6,MN=5∴△MQN 中,MQ=3,NQ=4,MN=5即△MQN 为直角三角形且∠MQN=90° ∴异面直线AC 与BD 所成的角为90°20.参考答案:由题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高为4的四棱锥,其底面是长、宽分别为8和6的矩形,正侧面及其相对侧面均为底边长为8,高为1h 的等腰三角形,左、右侧面均为底边长为6,高为2h 的等腰三角形. (1)几何体的体积为为116846433V S h ==⨯⨯⨯=矩形.(2)正侧面及相对侧面底边上的高为:15h ==,左、右侧面的底边上的高为:2h ==故几何体的侧面面积为:S = 2×(12×8×5+12402=+考查内容: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球、棱柱、棱锥、台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不要求记忆公式) 认知层次:b 难易程度:中21.参考答案:连接A C ,设A C B D F =,连接E F ,因为底面A B C D 是正方形, 所以F 为A C 的中点. 又E 为1A A 的中点,所以E F 是△1A A C 的中位线. 所以E F ∥1A C .因为E F ⊂平面E B D ,1A C ⊄平面E B D , 所以1A C ∥平面E B D .考查内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的简单命题 认知层次:c 难易程度:中ABB 1A 1 C C 1 ED 1 D F22.解:(Ⅰ)如图俯视图(Ⅱ)所求多面体体积V V V =-长方体正三棱锥1144622232⎛⎫=⨯⨯-⨯⨯⨯⨯ ⎪⎝⎭3284(c m )3=(Ⅲ)证明:在长方体A B C D A B C D ''''-中,连结A D ',则A D B C ''∥.因为E G ,分别为A A ',A D ''中点, 所以A D E G '∥,从而E G B C '∥.又B C '⊄平面E F G , 所以B C '∥平面E F GABC DE FGA 'B 'C 'D '。

立体几何大题练习题集答案解析

立体几何大题练习题集答案解析

立体几何大题专练1、如图,已知P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为AB 、PC 的中点; (1)求证:MNP ABC -,E F ,AC BC //EF PAB PAC ⊥ABC PA PC =90ABC ∠=︒PEF ⊥PBCEF Q E F AC BC //EF AB ∴ ……………………2分 又⊄EF 平面PAB ,⊆AB 平面PAB ,∴ EF ∥平面PAB . ……………………5分(2)PA PC =Q ,E 为AC 的中点,PE AC ∴⊥ ……………………6分 又Q 平面PAC ⊥平面ABCPE ∴⊥面ABC ……………………8分 PE BC ∴⊥……………………9分PAC EBF又因为F 为BC 的中点,//EF AB ∴090,BC EF ABC ⊥∠=∴Q ……………………10分EF PE E =Q IBC ∴⊥面PEF ……………………11分 又BC ⊂Q 面PBC∴面PBC ⊥面PEF ……………………12分3.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C ,点D 是AB 的中点。

(1)求证:BC 1PC AB N M ABCD PA 、分别是、所在的平面,矩形⊥PAD MN 平面//CD MN ⊥图,正方形ABCD 所在的平面与三角形AD E所在平面互相垂直,△AE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AE=ED 设线段BC 、AE 的中点分别为F 、M ,求证:(1)FM ∥ECD 平面; (2)求二面角E-BD—A的正切值.(1)证明:取AD 的中点N,连结FN,MN,则MN ∥ED ,FN ∥CD∴平面FMN ∥平面ECD. ∵ MF 在平面FMN 内,∴ FM ∥平面ECD ......5分 (2)连接EN, ∵AE=ED ,N 为AD 的中点,NMPDCBA∴ EN⊥AD.又∵面ADE⊥面ABCD,∴EN⊥面ABCD.作NP⊥BD,连接EP,则EP⊥BD,∴∠EPN即二面角E-BD-A的平面角,设AD=a,∵ABCD为正方形,⊿ADE为等腰三角形,∴EN=12a,NP=24a.∴tan∠EPN=2. ......10分7.如图,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cm,高为6cm,其中有一个高为x cm的内接圆柱.(1)试用x表示圆柱的侧面积;(2)当x为何值时,圆柱的侧面积最大.19.(1)解:设所求的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则有662xr-=,即32xr-=.∴2324)32(22xxxxrxSππππ-=-==圆柱侧.......5分(2)由(1)知当3)32(24=--=ππx时,这个二次函数有最大值为π6所以当圆柱的高为3cm时,它的侧面积最大为26cmπ......10分8.(10分)如图,在三棱锥P ABC-中,⊿PAB是等边三角形,∠PAC=∠PBC=90 o.(1)证明:AB⊥PC;(2)若4PC=,且平面PAC⊥平面PBC,求三棱锥P ABC-体积.解:(1)因为PAB ∆是等边三角形,90PAC PBC ∠=∠=︒, 所以Rt PBC Rt PAC ∆≅∆,可得AC BC =。

立体几何试题及解析

立体几何试题及解析

立体几何试题及解析第一题:求长方体的体积已知长方体的长为6cm,宽为4cm,高为3cm,求长方体的体积。

解析: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为:体积 = 长 ×宽 ×高代入已知数据:体积 = 6cm × 4cm × 3cm = 72cm³所以长方体的体积为72立方厘米。

第二题:求正方体的表面积已知正方体的边长为5cm,求正方体的表面积。

解析: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表面积 = 6 ×边长²代入已知数据:表面积 = 6 × (5cm)² = 6 × 25cm² = 150cm²所以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50平方厘米。

第三题:求圆柱体的体积已知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2cm,高度为8cm,求圆柱体的体积。

解析: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为:体积= π × 半径² ×高度代入已知数据:体积= 3.14 × (2cm)² × 8cm ≈ 100.48cm³所以圆柱体的体积约为100.48立方厘米。

第四题:求球体的表面积已知球体的半径为3cm,求球体的表面积。

解析:球体的表面积公式为:表面积= 4π × 半径²代入已知数据:表面积= 4 × 3.14 × (3cm)² ≈ 113.04cm²所以球体的表面积约为113.04平方厘米。

总结:在几何学中,立体几何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对不同类型立体的题目进行解析,可以加深对其体积、表面积等概念的理解。

掌握了基本的立体几何公式和计算方法,能够更好地解决与立体几何相关的问题。

在实际生活中,立体几何的应用广泛,例如建筑、工程、制造等领域。

因此,对立体几何的学习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解答题常考全归类真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解答题常考全归类真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解答题常考全归类真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1.(2022·天津·统考高考真题)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12,,AA AB AC AA AB AC AB ===⊥⊥,D 为11A B 的中点,E 为1AA 的中点,F 为CD 的中点.(1)求证://EF 平面ABC ;(2)求直线BE 与平面1CC D 所成角的正弦值; (3)求平面1ACD 与平面1CC D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解析】(1)证明: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A ⊥平面111A B C ,且AC AB ⊥,则1111AC A B ⊥以点1A 为坐标原点,1A A 、11A B 、11A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0,0A 、()2,2,0B 、()2,0,2C 、()10,0,0A 、()10,0,2B 、()10,0,2C 、()0,1,0D 、()1,0,0E 、11,,12F ⎛⎫⎪⎝⎭,则10,,12EF ⎛⎫= ⎪⎝⎭, 易知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为()1,0,0m =,则0EF m ⋅=,故EF m ⊥,EF ⊄平面ABC ,故//EF 平面ABC .(2)()12,0,0C C =,()10,1,2C D =−,()1,2,0EB =,设平面1CC D 的法向量为()111,,u x y z =,则111112020u C C x u C D y z ⎧⋅==⎪⎨⋅=−=⎪⎩,取12y =,可得()0,2,1u =,4cos ,5EB u EB u EB u⋅<>==⋅. 因此,直线BE 与平面1CC D 夹角的正弦值为45.(3)()12,0,2AC =,()10,1,0A D =, 设平面1ACD 的法向量为()222,,v x y z =,则122122200v AC x z v A D y ⎧⋅=+=⎪⎨⋅==⎪⎩,取21x =,可得()1,0,1v =−,则1cos ,5u v u v u v⋅<>==−=⨯⋅因此,平面1ACD 与平面1CC D 2.(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四面体ABCD 中,,,AD CD AD CD ADB BDC ⊥=∠=∠,E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BED ⊥平面ACD ;(2)设2,60AB BD ACB ==∠=︒,点F 在BD 上,当AFC △的面积最小时,求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解析】(1)因为AD CD =,E 为AC 的中点,所以AC DE ⊥; 在ABD △和CBD △中,因为,,B A C D CD ADB DB DB D ∠=∠==,所以ABD CBD ≌△△,所以AB CB =,又因为E 为AC的中点,所以AC BE ⊥; 又因为,DE BE ⊂平面BED ,DE BE E ⋂=,所以AC ⊥平面BED ,因为AC ⊂平面ACD ,所以平面BED ⊥平面ACD .(2)连接EF ,由(1)知,AC ⊥平面BED ,因为EF ⊂平面BED , 所以AC EF ⊥,所以1=2AFC S AC EF ⋅△, 当EF BD ⊥时,EF 最小,即AFC △的面积最小. 因为ABD CBD ≌△△,所以2CB AB ==, 又因为60ACB ∠=︒,所以ABC 是等边三角形, 因为E 为AC 的中点,所以1AE EC ==,BE 因为AD CD ⊥,所以112DE AC ==, 在DEB 中,222DE BE BD +=,所以BE DE ⊥.以E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E xyz −,则()()()1,0,0,,0,0,1A B D ,所以()()1,0,1,AD AB =−=−, 设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n AD x z n AB x ⎧⋅=−+=⎪⎨⋅=−+=⎪⎩,取y =()3,3,3n =, 又因为()31,0,0,4C F ⎛⎫− ⎪ ⎪⎝⎭,所以31,4CF ⎛⎫= ⎪ ⎪⎝⎭,所以cos ,21n CF n CF n CF⋅===设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02πθθ⎛⎫≤≤ ⎪⎝⎭,所以4sin cos ,7nCF θ==所以CF 与平面ABD3.(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已知ABCD 和CDEF 都是直角梯形,//AB DC ,//DC EF ,5AB =,3DC =,1EF =,60BAD CDE ∠=∠=︒,二面角F DC B −−的平面角为60︒.设M ,N 分别为,AE BC 的中点.(1)证明:FN AD ⊥;(2)求直线BM 与平面ADE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过点E 、D 分别做直线DC 、AB 的垂线EG 、DH 并分别交于点G 、H . ∵四边形ABCD 和EFCD 都是直角梯形,//,//,5,3,1AB DC CD EF AB DC EF ===,60BAD CDE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知,2,90DG AH EFC DCF DCB ABC ==∠=∠=∠=∠=︒,则四边形EFCG 和四边形DCBH 是矩形,∴在Rt EGD 和Rt DHA ,EG DH == ∵,DC CF DC CB ⊥⊥,且CF CB C ⋂=,∴DC ⊥平面,BCF BCF ∠是二面角F DC B −−的平面角,则60BCF ∠=, ∴BCF △是正三角形,由DC ⊂平面ABCD ,得平面ABCD ⊥平面BCF ,∵N 是BC 的中点,∴FN BC ⊥,又DC ⊥平面BCF ,FN ⊂平面BCF ,可得FN CD ⊥,而BC CD C ⋂=,∴FN ⊥平面ABCD ,而AD ⊂平面ABCD FN AD ∴⊥.(2)因为FN ⊥平面ABCD ,过点N 做AB 平行线NK ,所以以点N 为原点, NK ,NB 、NF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N xyz −,设(3,(1,0,3)A B D E,则32M ⎛⎫ ⎪ ⎪⎝⎭,333,,,(2,23,0),(2,22BM AD DE ⎛⎫∴=−=−−=− ⎪ ⎪⎝⎭ 设平面ADE 的法向量为(,,)nx y z =由00n AD n DE ⎧⋅=⎨⋅=⎩,得20230x x z ⎧−−=⎪⎨−+=⎪⎩,取(3,n =−,设直线BM 与平面ADE 所成角为θ,∴3||sin cos ,|||3n BM n BM n BMθ⋅=〈〉====⋅4.(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PO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PA PB =,AB AC ⊥,E 是PB 的中点.(1)证明://OE 平面PAC ;(2)若30ABO CBO ∠=∠=︒,3PO =,5PA =,求二面角C AE B −−的正弦值. 【解析】(1)证明:连接BO 并延长交AC 于点D ,连接OA 、PD ,因为PO 是三棱锥−P ABC 的高,所以PO ⊥平面ABC ,,AO BO ⊂平面ABC , 所以PO AO ⊥、PO BO ⊥,又PA PB =,所以POA POB ≅△△,即OA OB =,所以OAB OBA ∠=∠,又AB AC ⊥,即90BAC ∠=︒,所以90OAB OAD ∠+∠=︒,90OBA ODA ∠+∠=︒, 所以ODA OAD ∠=∠所以AO DO =,即AO DO OB ==,所以O 为BD 的中点,又E 为PB 的中点,所以//OE PD , 又OE ⊄平面PAC ,PD ⊂平面PAC , 所以//OE 平面PAC(2)过点A 作//Az OP ,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因为3PO =,5AP =,所以4OA =,又30OBA OBC ∠=∠=︒,所以28BD OA ==,则4=AD,AB = 所以12AC =,所以()O,()B,()P ,()0,12,0C ,所以32E ⎛⎫ ⎪⎝⎭,则332AE ⎛⎫= ⎪⎝⎭,()43,0,0AB =,()0,12,0AC =,设平面AEB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33302430n AE y z n AB ⎧⋅=++=⎪⎨⎪⋅==⎩,令2z =,则=3y −,0x =,所以()0,3,2n =−;设平面AEC 的法向量为(),,m a b c =,则33302120m AE a bc m AC b ⎧⋅=++=⎪⎨⎪⋅==⎩,令a =6c =−,0b =,所以()3,0,6m =−;所以cos ,13n m n m n m⋅−===设二面角C AE B −−的大小为θ,则43cos cos ,=13n m θ=, 所以11sin 13θ=,即二面角C AE B −−的正弦值为1113.5.(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四面体ABCD 中,,,AD CD AD CD ADB BDC ⊥=∠=∠,E 为AC 的中点.(1)证明:平面BED ⊥平面ACD ;(2)设2,60AB BD ACB ==∠=︒,点F 在BD 上,当AFC △的面积最小时,求三棱锥F ABC −的体积.【解析】(1)由于AD CD =,E 是AC 的中点,所以AC DE ⊥.由于AD CDBD BD ADB CDB =⎧⎪=⎨⎪∠=∠⎩,所以ADB CDB ≅△△,所以AB CB =,故AC BD ⊥,由于DE BD D ⋂=,,DE BD Ì平面BED , 所以AC ⊥平面BED ,由于AC ⊂平面ACD ,所以平面BED ⊥平面ACD . (2)[方法一]:判别几何关系依题意2AB BD BC ===,60ACB ∠=︒,三角形ABC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2,1,AC AE CE BE ===由于,AD CD AD CD =⊥,所以三角形A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1DE =. 222DE BE BD +=,所以DE BE ⊥,由于AC BE E ⋂=,,AC BE ⊂平面ABC ,所以DE ⊥平面ABC . 由于ADB CDB ≅△△,所以FBA FBC ∠=∠,由于BF BF FBA FBC AB CB =⎧⎪∠=∠⎨⎪=⎩,所以FBA FBC ≅,所以AF CF =,所以EF AC ⊥, 由于12AFCSAC EF =⋅⋅,所以当EF 最短时,三角形AFC 的面积最小 过E 作EF BD ⊥,垂足为F ,在Rt BED △中,1122BE DE BD EF ⋅⋅=⋅⋅,解得EF =所以13,222DF BF DF ===−=, 所以34BF BD =过F 作FH BE ⊥,垂足为H ,则//FH DE ,所以FH ⊥平面ABC ,且34FH BF DE BD ==, 所以34FH =,所以111323324F ABC ABCV SFH −=⋅⋅=⨯⨯=[方法二]:等体积转换AB BC =,60ACB ∠=︒,2AB =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BE ∴=连接EFADB CDB AF CF EF ACBED EF BD ∆≅∆∴=∴⊥∴∆⊥∆在中,当时,AFC 面积最小222,,2,,BED EF AD CD AD CD AC E AC DE BE BD BE EDBE DE EF BD BD ⊥==∴+=∴⊥⋅⊥∆==为中点DE=1若在中,32113222BEFBF S BF EF ∆∴=⋅=⋅11233F ABC A BEF C BEF BEF V V V S AC −−−∆∴=+=⋅=6.(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底面,,1,2,ABCD CD AB AD DC CB AB DP ====∥(1)证明:BD PA ⊥;(2)求PD 与平面PAB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解析】(1)证明:在四边形ABCD 中,作DE AB ⊥于E ,CF AB ⊥于F , 因为//,1,2CD AB AD CD CB AB ====, 所以四边形ABCD 为等腰梯形, 所以12AE BF ==,故DE =BD = 所以222AD BD AB +=, 所以AD BD ⊥,因为PD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 所以PD BD ⊥, 又=PD AD D ⋂, 所以BD ⊥平面PAD , 又因为PA ⊂平面PAD , 所以BD PA ⊥;(2)如图,以点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BD =则()()(1,0,0,,A B P ,则()()(1,0,3,0,3,3,AP BP DP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n x y z =,则有0{30n AP x n BP ⋅=−=⋅=−=,可取()3,1,1n =, 则5cos ,5n DPn DP n DP ⋅==所以PD 与平面PAB7.(2022·北京·统考高考真题)如图,在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面11BCC B 为正方形,平面11BCC B ⊥平面11ABB A ,2AB BC ==,M ,N 分别为11A B ,AC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11BCC B ;(2)再从条件①、条件②这两个条件中选择一个作为已知,求直线AB 与平面BMN 所成角的正弦值.条件①:AB MN ⊥;条件②:BM MN =.注:如果选择条件①和条件②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解析】(1)取AB 的中点为K ,连接,MK NK ,由三棱柱111ABC A B C -可得四边形11ABB A 为平行四边形,而11,B M MA BK KA ==,则1//MK BB ,而MK ⊄平面11BCC B ,1BB ⊂平面11BCC B ,故//MK 平面11BCC B ,而,CN NA BK KA ==,则//NK BC ,同理可得//NK 平面11BCC B ,而,,NK MK K NK MK =⊂平面MKN ,故平面//MKN 平面11BCC B ,而MN ⊂平面MKN ,故//MN 平面11BCC B ,(2)因为侧面11BCC B 为正方形,故1CB BB ⊥,而CB ⊂平面11BCC B ,平面11CBB C ⊥平面11ABB A ,平面11CBB C ⋂平面111ABB A BB =,故CB ⊥平面11ABB A ,因为//NK BC ,故NK ⊥平面11ABB A ,因为AB ⊂平面11ABB A ,故NK AB ⊥,若选①,则AB MN ⊥,而NK AB ⊥,NK MN N =,故AB ⊥平面MNK ,而MK ⊂平面MNK ,故AB MK ⊥,所以1AB BB ⊥,而1CB BB ⊥,CB AB B ⋂=,故1BB ⊥平面ABC ,故可建立如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0,2,0,1,1,0,0,1,2B A N M , 故()()()0,2,0,1,1,0,0,1,2BA BN BM ===,设平面BNM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n BN n BM ⎧⋅=⎨⋅=⎩,从而020x y y z +=⎧⎨+=⎩,取1z =−,则()2,2,1n =−−, 设直线AB 与平面BNM 所成的角为θ,则42sin cos ,233n AB θ===⨯. 若选②,因为//NK BC ,故NK ⊥平面11ABB A ,而KM ⊂平面MKN , 故NK KM ⊥,而11,1B M BK NK ===,故1B M NK =,而12B B MK ==,MB MN =,故1BB M MKN ≅,所以190BB M MKN ∠=∠=︒,故111A B BB ⊥,而1CB BB ⊥,CB AB B ⋂=,故1BB ⊥平面ABC ,故可建立如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0,2,0,1,1,0,0,1,2B A N M , 故()()()0,2,0,1,1,0,0,1,2BA BN BM ===,设平面BNM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00n BN n BM ⎧⋅=⎨⋅=⎩,从而020x y y z +=⎧⎨+=⎩,取1z =−,则()2,2,1n =−−, 设直线AB 与平面BNM 所成的角为θ,则42sin cos ,233n AB θ===⨯.8.(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如图,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为4,1A BC 的面积为(1)求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2)设D 为1AC 的中点,1AA AB =,平面1A BC ⊥平面11ABB A ,求二面角A BD C −−的正弦值. 【解析】(1)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设点A 到平面1A BC 的距离为h , 则111111112211433333A A BC A A ABC A ABC AB BC C C B V S h h V S A A V −−−=⋅===⋅==,解得h =所以点A 到平面1A BC (2)取1A B 的中点E ,连接AE ,如图,因为1AA AB =,所以1AE A B ⊥, 又平面1A BC ⊥平面11ABB A ,平面1A BC ⋂平面111ABB A A B =, 且AE ⊂平面11ABB A ,所以⊥AE 平面1A BC , 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BB ⊥平面ABC , 由BC ⊂平面1A BC ,BC ⊂平面ABC 可得AE BC ⊥,1BB BC ⊥,又1,AE BB ⊂平面11ABB A 且相交,所以BC ⊥平面11ABB A , 所以1,,BC BA BB 两两垂直,以B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1)得AE 12AA AB ==,1A B =2BC =, 则()()()()10,2,0,0,2,2,0,0,0,2,0,0A A B C ,所以1AC 的中点()1,1,1D , 则()1,1,1BD =,()()0,2,0,2,0,0BA BC ==,设平面ABD 的一个法向量(),,m x y z =,则020m BD x y z m BA y ⎧⋅=++=⎨⋅==⎩, 可取()1,0,1m =−,设平面BDC 的一个法向量(),,n a b c =,则020n BD a b c n BC a ⎧⋅=++=⎨⋅==⎩, 可取()0,1,1n =−r , 则11cos ,22m nm n m n ⋅===⨯⋅,所以二面角A BD C −−=本课结束。

202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附答案解析

2023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立体几何》附答案解析

所以 z1=0,
,故可取
, ,,
于是 < , >

设所成锐二面角为θ,所以 sinθ

所以平面 PAD 和平面 PBE 所成锐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
第3页共3页
第1页共3页
∴CF CC1 AA1 , ∵∠BAC=90°,
∴CD

在 Rt△FCD 中,tan∠FDC 맨

故直线 DF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
2.如图所示,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1 的菱形,∠BCD=60°,E 是 CD 的中点,PA⊥底面 ABCD,PA=2. (1)证明:平面 PBE⊥平面 PAB; (2)求平面 PAD 和平面 PBE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正弦值.
【解答】(1)证明:如图所示,连接 BD,由 ABCD 是菱形且∠BCD=60°, 知△ABC 是等边三角形. ∵E 是 CD 的中点, ∴BE⊥CD,又 AB∥CD, ∴AB⊥BE,∴BE⊥平面 PAB, 又 BE⊂平面 PBE, ∴平面 PBE⊥平面 PAB. (2)解:在平面 ABCD 内,过点 A 作 AB 的垂线,如图所示,以 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
【解答】(1)证明:连接 DG、FG, 由直三棱柱的性质知,BB1∥CC1,且 BB1=CC1, ∵B1E=2EB,C1F=2FC, ∴EB∥FC,且 EB=FC, ∴四边形 BCFE 为平行四边形, ∴EF∥BC,EF=BC, ∵BD=2DA,CG=2GA, ∴GD∥BC,且 GD BC, ∴EF∥GD,且 GD EF, ∴四边形 DEFG 为梯形,即 D、E、F、G 四点共面, ∴点 G 在平面 EFD 内. (2)解:由直三棱柱的性质知,CC1⊥平面 ABC, ∵F 为 CC1 上一点, ∴点 F 在平面 ABC 上的投影为点 C, 连接 CD,则∠FDC 即为直线 DF 与平面 ABC 所成角. ∵点 D 在棱 AB 上,且 BD=2DA, ∴AD AB , ∵C1F=2FC,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小题100题(含答案与解析)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小题100题(含答案与解析)

立体几何小题100例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4,点E ,F 分别是线段AB ,11C D 上的动点,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一动点,且满足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则当点P 运动时,PE 的最小值是( )A .5B .4C .42.5【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一动点,且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所以,点P 在连接1111,A D B C 中点的连线上.为使当点P 运动时,PE 最小,须PE 所在平面平行于平面11AA D D ,2244()52PE =+=选D考点:1.平行关系;2.垂直关系;3.几何体的特征.2.如图在一个二面角的棱上有两个点A ,B ,线段,AC BD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AB ,=46,AB cm AC cm =, 8,217BD cm CD cm ==,则这个二面角的度数为( )A .30︒B .60︒C .90︒D .12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BD AC θ<>=,因为CD DB BA AC =++,所以22222()222CD DB BA AC DB BA AC DB BA DB AC BA AC =++=+++⋅+⋅+⋅CA DB而依题意可知,BD AB AC AB ⊥⊥,所以20,20DB BA BA AC ⋅=⋅=所以2222||||||||2CD DB BA AC BD AC =++-⋅即222417468286cos θ⨯=++-⨯⨯所以1cos 2θ=,而[0,]θπ∈,所以60θ=︒,故选B. 考点:1.二面角的平面角;2.空间向量在解决空间角中的应用.3.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 )可得这 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112222侧视图俯视图主视图A .343cmB .383cmC .33cmD .34cm【答案】B .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几何体为一四棱锥,∴体积382231312=⨯⨯==Sh V . 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4.如图,P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对角线1AC 上一动点,设AP 的长度为x ,若PBD ∆的面积为(x)f ,则(x)f 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设AC 与BD 交于点O ,连接OP .易证得BD ⊥面11ACC A ,从而可得BD OP ⊥.设正方体边长为1,在1Rt ACC ∆中126cos 33C AC ∠==.在AOP ∆中 22OA =,设(),03AP x x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6231222362OP x x x x ⎛⎫=+-⋅⨯=-+ ⎪ ⎪⎝⎭,所以223162OP x x =-+.所以()22231262f x x x =-+.故选A. 考点:1线面垂直,线线垂直;2函数图象.5.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 ,E F 分别是棱AA ',CC '的中点,过直线,E F 的平面分别与棱BB '、DD '交于,M N ,设 BM x =,[0,1]x ∈,给出以下四个命题:(1)平面MENF ⊥平面BDD B '';(2)当且仅当x=12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3)四边形MENF 周长()L f x =,[0,1]x ∈是单调函数; (4)四棱锥C MENF '-的体积()V h x =为常函数; 以上命题中假命题...的序号为( ) A .(1)(4) B .(2) C .(3) D .(3)(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AC EF //,B B AC BD AC '⊥⊥,,则D D B B ''⊥平面AC ,则D D B B EF ''⊥平面,又因为EMFN EF 平面⊂,则平面MENF ⊥平面BDD B '';(2)由于四边形MENF 为菱形,MN EF S MENF ⋅=21,2=EF ,要使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只需MN 最小,则当且仅当21=x 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3)因为1)21(2+-=x MF ,1)21(4)(2+-=x x f ,)(x f 在]1,0[上不是单调函数;(4)NE C F EC M F MENF C V V V '-'--'+=,ME C S '∆=41121=⋅'E C ,F 到平面ME C '的距离为1,1214131=⋅='-ME C F V ,又41121=⋅'⋅='∆E C S NE C ,1214131=⋅='-NE C F V ,61)(=x h 为常函数.故选(3)考点:1.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建立函数模型.6.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4 (B )4 (C )4 (D )3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连接B A 1;11//CC AA ,AB A 1∠∴是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1ADA Rt ∆中,设11=AA ,则21,231==D A AD ;在1BDA Rt ∆中,2121=B A ;在1ABA ∆中,431122111cos 1=⨯⨯-+=∠AB A ;即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34. 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1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π312B .π12C .π34D .π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侧棱垂直底面,底面是正方形,将此四棱锥还原为正方体,则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外接球的直径,32=r ,23=∴r ,因此ππ342==r S 表面积,故答案为D. 考点:由三视图求外接球的表面积.8.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P 为线段A 1B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11DC D P ⊥B .平面11D A P ⊥平面1A APC .1APD ∠的最大值为90 D .1AP PD +2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11DC D A ⊥ ,11DC B A ⊥,1111A B A D A = ,⊥∴1DC 平面11BCD A ,⊂P D 1平面11BCD A 因此P D DC 11⊥,A 正确;由于⊥11A D 平面11ABB A ,⊂11A D 平面P A D 11,故平面⊥P A D 11平面AP A 1 故B 正确,当2201<<P A 时,1APD ∠为钝角,C 错;将面B AA 1与面11BCD A 沿B A 1展成平面图形,正视图 侧视图俯视图线段1AD 即为1PD AP +的最小值,利用余弦定理解221+=AD ,故D 正确,故答案为C .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 9.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则必与另一个平面相交B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 .若直线l 不平行于平面α,则在平面α内不存在与l 平行的直线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由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右知A 正确;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平行或异面,故B 错,所以选B.考点: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0.已知如图所示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点P 、Q 分别在棱BB 1、DD 1上,且=,过点A 、P 、Q作截面截去该正方体的含点A 1的部分,则下列图形中不可能是截去后剩下几何体的主视图的是(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当P 、B 1重合时,主视图为选项B ;当P 到B 点的距离比B 1近时,主视图为选项C ;当P 到B 点的距离比B 1远时,主视图为选项D ,因此答案为A. 考点:组合体的三视图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为 ( )A. B. C. D.【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如图所示的三棱锥P-ABC ,它是一个正四棱锥P-ABCD 的一半,其中底面是一个两直角边都为6的直角三角形,高PE=4. 设其外接球的球心为O ,O 点必在高线PE 上,外接球半径为R , 则在直角三角形BOE 中,BO 2=OE 2+BE 2=(PE-EO )2+BE 2, 即R 2=(4-R )2+(32)2,解得:R=174,故选C.考点:三视图,球与多面体的切接问题,空间想象能力12.如右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 =11,AD =7,1AA =12,一质点从顶点A 射向点()4312E ,,,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1i -次到第i 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2,3,4i L i =,1L AE =,将线段1234,,,L L L L 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37411>,所以1A E 延长交11D C 于F ,过F 作FM 垂直DC 于.M 在矩形1AA FM 中分析反射情况:由于35105AM =>,第二次反射点为1E 在线段AM 上,此时153E M =,第三次反射点为2E 在线段FM 上,此时24E M =,第四次反射点为3E 在线段1AF 上,由图可知,选C.考点:空间想象能力13.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 )A.1B.2C.3D.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得该几何体为三棱柱,因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内切圆半径最小的是正视图(直角三角形)所对应的内切圆,所以最大球的半径为正视图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r , 则2286862r r r -+-+⇒=,故选B. 考点:三视图 内切圆 球 三棱柱14.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AB α⊂,AB l ⊥,A 为垂足,CD β⊂,C l ∈,135AC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4 B .24 C .34 D .1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BE β⊥于E ,连结AE ,过A 作AG ∥CD ,作EG AG ⊥于G ,连结BG ,则.BG AG ⊥设2AB a =.在ABE ∆中,60,90,2,.BAE AEB AB a AE a ∠=︒∠=︒=∴=在Rt AEG ∆中,29045,90,cos 45.2GAE CAG AGE AG a a ∠=︒-∠=︒∠=︒∴=︒=在Rt ABG∆中,222cos 24AG BAG AB a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故选B .βαElBDACG考点: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2. 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1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已知(2,0,0)(2,2,0),(0,2,0),(1,1,2)A B C D .若123,,S S S 分别是三棱锥D ABC -在,,xOy yOz zOx 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的面积,则( )A .123S S S ==B .21S S =且23S S ≠C .31S S =且32S S ≠D .32S S =且31S S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三棱锥ABC D -在平面xoy 上的投影为ABC ∆,所以21=S ,设D 在平面yoz 、zox 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为2D 、1D ,则ABC D -在平面yoz 、zox 上的投影分别为2OCD ∆、1OAD ∆,因为)2,1,0(1D ,)2,0,1(2D ,所以212=-S S ,故选D.考点:三棱锥的性质,空间中的投影,难度中等.16.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1AE =,12BF =,将此正 方形沿DE 、DF 折起,使点A 、C 重合于点P ,则三棱锥P DEF -的体积是( ) A .13B 523 D .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因为90,DPE DPF ∠=∠=所以,DP PE DP PF ⊥⊥又因为PE ⊂平面PEF ,PF ⊂平面PEF ,且PE PF P =,所以DP ⊥平面PEF在PEF ∆中,22223151,,1222PE PF EF EB BF ⎛⎫===+=+= ⎪⎝⎭所以222351222cos 33212EPF ⎛⎫⎛⎫+- ⎪ ⎪⎝⎭⎝⎭∠==⨯⨯,225sin 133EPF ⎛⎫∠=-= ⎪⎝⎭ 所以11355sin 122234PEF S PE PF EPF ∆=⋅⋅∠=⨯⨯⨯= 115523346PEF P DEF D PEF V V DP S ∆--==⋅⋅=⨯⨯=三棱锥三棱锥 所以应选B.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3、棱锥的体积.17.高为的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S ,A ,B ,C ,D 均在半径为1的同一球面上,则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为(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ABCD 是小圆,对角线长为,四棱锥的高为,推出高就是四棱锥的一条侧棱,最长的侧棱就是球的直径,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解:由题意可知ABCD 是小圆,对角线长为,四棱锥的高为,点S ,A ,B ,C ,D 均在半径为1的同一球面上,球的直径为2,所以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一个顶点,最长的侧棱就是直径,所以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为:=故选A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球的内接多面体的知识,能够正确推出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一个顶点,最长的侧棱就是直径是本题的关键,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18.二面角l αβ--为60°,A 、B 是棱l 上的两点,AC 、BD 分别在半平面,αβ内,AC l ⊥,BD l ⊥,且AB =AC =a ,BD =2a ,则CD 的长为( )A .2aB .5aC .aD .3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22cos EF d m n mn θ=++± ,对于本题中,d a =,m a =,2n =,60θ=,故()222222cos 602CD a a a a a a =++-⋅⋅⋅=.考点: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空间想象能力.19.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4,所有棱长的和是24,则对角线的长是( ).A.14 B .4 C .32 D .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表示出长方体的全面积,十二条棱长度之和,然后可得对角线的长度.考点:长方体的结构特征,面积和棱长的关系.20.已知棱长为l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M 分别是AB 、AD 、1AA 的中点,又P 、Q 分别在线段11A B 11、A D 上,且11A P=A Q=x,0<x<1,设面MEF 面MPQ=l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l 面ABCDB .l ⊥ACC .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D .当x 变化时,l 不是定直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连结1111,,,AC BD AC B D ,,AC BD 交于点O 1111,AC B D 交于点1O由正方体的性质知,11111111////,,BD B D AC AC AC BD AC B D ⊥⊥,因为,E F 是,AD AB 的中点,所以//EF BD因为11A P A Q =,所以11//PQ B D所以//PQ EF ,所以//PQ 平面MEF ,//EF 平面MPQ , 由MEF 面MPQ=l ,EF ⊂ 平面MEF ,所以//EF l ,而EF ⊂平面ABCD ,l ⊂/平面ABCD , 所以,//l 面ABCD ,所以选项A 正确;由AC BD ⊥,//EF BD 得EF AC ⊥而//EF l ,所以l ⊥AC ,所以选项B 正确;连111,,MB MD O M ,则11//,O M AC 而1111,//,//AC A B AC BD BD EF A B MF ⊥⊥,所以,11,O M EF O M MF ⊥⊥,所以1O M ⊥平面MEF ,过直线l 与平面MEF 垂直的平面只能有一个,所以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所以选项C 是正确的;因为//EF l ,M 是定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直线l 是唯一的,故选项D 不正确.考点:1、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线AF 与中位线DE 相交于G ,已知ED A '∆是△ADE 绕DE 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动点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在线段AF 上B .恒有平面GF A '⊥平面BCDEC .三棱锥EFD A -'的体积有最大值D .异面直线E A '与BD 不可能垂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A G DE FG DE ⊥⊥.所以DE ⊥平面'A FG .经过点'A 作平面ABC 的垂线垂足在AF上.所以A 选项正确.由A 可知B 选项正确.当平面'A DE 垂直于平面BCDE 时,三棱锥EFD A -'的体积最大,所以C 正确.因为BD EF ,设2AC a =.所以'EF A E a ==,当'2A F a =时,32'(')2a A G GF A G GF a <+==.所以异面直线E A '与BD 可能垂直.所以D 选项不正确.考点:1.线面位置关系.2.面面的位置关系.3.体积公式.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5.空间想象力.22.已知棱长为l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M 分别是AB 、AD 、1AA 的中点,又P 、Q 分别在线段11A B 11、A D 上,且11A P=A Q=x,0<x<1,设面MEF 面MPQ=l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l 面ABCDB .l ⊥ACC .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D .当x 变化时,l 不是定直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连结1111,,,AC BD AC B D ,,AC BD 交于点O 1111,AC B D 交于点1O由正方体的性质知,11111111////,,BD B D AC AC AC BD AC B D ⊥⊥,因为,E F 是,AD AB 的中点,所以//EF BD因为11A P A Q =,所以11//PQ B D所以//PQ EF ,所以//PQ 平面MEF ,//EF 平面MPQ ,由MEF 面MPQ=l ,EF ⊂ 平面MEF ,所以//EF l ,而EF ⊂平面ABCD ,l ⊂/平面ABCD , 所以,//l 面ABCD ,所以选项A 正确;由AC BD ⊥,//EF BD 得EF AC ⊥而//EF l ,所以l ⊥AC ,所以选项B 正确;连111,,MB MD O M ,则11//,O M AC 而1111,//,//AC A B AC BD BD EF A B MF ⊥⊥,所以,11,O M EF O M MF ⊥⊥,所以1O M ⊥平面MEF ,过直线l 与平面MEF 垂直的平面只能有一个,所以面MEF与面MPQ不垂直,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EF l,M是定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直线l是唯一的,故选因为//项D不正确.考点:1、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3.把四个半径都是1的球中的三个放在桌面上,使它两两外切,然后在它们上面放上第四个球,使它与前三个都相切,求第四个球的最高点与桌面的距离()A.B.C.D.3【答案】A【解析】由题意,四球心组成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则正四面体的高.而第四个球的最高点到第四个球的球心距离为求的半径1,且三个球心到桌面的距离都为1,故第四个球的最高点与桌面的距离为,选A.24.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QA⊥平面ABCD,PD∥QA,QA=AB=PD.则棱锥Q-ABCD的体积与棱锥P-DCQ的体积的比值是()A. 2:1B. 1:1C. 1:2D. 1:3【答案】C。

2024届新高考数学大题精选30题--立体几何(解析版)

2024届新高考数学大题精选30题--立体几何(解析版)

大题 立体几何1(2024·黑龙江·二模)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2,M 是BC 的中点,N 是AB 1的中点,P 是B 1C 1的中点.(1)证明:MN ⎳平面A 1CP ;(2)求点P 到直线MN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3【分析】(1)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设平面A 1CP 的一个法向量为n=(x ,y ,z ),利用空间向量法证明MN ⋅n=0即可;(2)利用空间向量法即可求解点线距.【详解】(1)由题意知,AA 1⊥平面ABC ,∠BAC =60°,而AB ⊂平面ABC ,所以AA 1⊥AB ,在平面ABC 内过点A 作y 轴,使得AB ⊥y 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0,0,0),B (2,0,0),C (1,3,0),A 1(0,0,2),B 1(2,0,2),得M 32,32,0,N (1,0,1),P 32,32,2,所以A 1C =(1,3,-2),A 1P =32,32,0 ,MN =-12,-32,1 ,设平面A1CP 的一个法向量为n=(x ,y ,z ),则n ⋅A 1C=x +3y -2z =0n ⋅A 1P =32x +32y =0,令x =1,得y =-3,z =-1,所以n=(1,-3,-1),所以MN ⋅n =-12×1+-32×(-3)+1×(-1)=0,又MN 不在平面A 1CP 内即MN ⎳平面A 1CP ;(2)如图,连接PM ,由(1)得PM =(0,0,-2),则MN ⋅PM =-2,MN =2,PM =2,所以点P 到直线MN 的距离为d =PM 2-MN ⋅PMPM2= 3.2(2024·安徽合肥·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BAD =60°,M 是侧棱PC 的中点,侧面PAD 为正三角形,侧面PAD ⊥底面ABCD .(1)求三棱锥M -ABC 的体积;(2)求AM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12(2)3311.【分析】(1)作出辅助线,得到线线垂直,进而得到线面垂直,由中位线得到M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32,进而由锥体体积公式求出答案;(2)证明出BO ⊥AD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的法向量,进而由法向量的夹角余弦值的绝对值求出线面角的正弦值.【详解】(1)如图所示,取AD 的中点O ,连接PO .因为△PAD 是正三角形,所以PO ⊥AD .又因为平面PAD ⊥底面ABCD ,PO ⊂平面PA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所以PO ⊥平面ABCD ,且PO =3.又因为M 是PC 的中点,M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32,S △ABC =12×2×2×sin 2π3=3,所以三棱锥M -ABC 的体积为13×3×32=12.(2)连接BO ,BD ,因为∠BAD =π3,所以△AB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BO ⊥AD ,以O 为原点,OA ,OB ,OP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0,0,3 ,A 1,0,0 ,B 0,3,0 ,C -2,3,0 ,所以M -1,32,32 ,AM =-2,32,32,PB =0,3,-3 ,BC =-2,0,0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PB ⋅n =0BC ⋅n =0,即3y -3z =0-2x =0 ,解得x =0,取z =1,则y =1,所以n=0,1,1 .设AM 与平面PBC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AM ,n =AM ⋅nAM ⋅n=-2,32,32 ⋅0,1,14+34+34×1+1=3311.即AM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311.3(2023·福建福州·模拟预测)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A 1C 1C ⊥平面ABC ,AB =AC =BC =AA 1=2,A 1B =6.(1)设D 为AC 中点,证明:AC ⊥平面A 1DB ;(2)求平面A 1AB 1与平面ACC 1A 1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55【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D ⊥AC ,根据平面ACC 1A 1⊥平面ABC 得出BD ⊥平面ACC 1A 1,BD ⊥A 1D ,利用勾股定理得出AC ⊥A 1D ,从而证明AC ⊥平面A 1DB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表示向量,求出平面A 1AB 1的法向量和平面ACC 1A 1的一个法向量,利用向量求平面A 1AB 1与平面ACC 1A 1的夹角余弦值.【详解】(1)证明:因为D 为AC 中点,且AB =AC =BC =2,所以在△ABC 中,有BD ⊥AC ,且BD =3,又平面ACC 1A 1⊥平面ABC ,且平面ACC 1A 1∩平面ABC =AC ,BD ⊂平面ABC ,所以BD ⊥平面ACC 1A 1,又A 1D ⊂平面ACC 1A 1,则BD ⊥A 1D ,由A 1B =6,BD =3,得A 1D =3,因为AD =1,AA 1=2,A 1D =3,所以由勾股定理,得AC ⊥A 1D ,又AC ⊥BD ,A 1D ∩BD =D ,A 1D ,BD ⊂平面A 1DB ,所以AC ⊥平面A 1DB ;(2)如图所示,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可得A (1,0,0),A 1(0,0,3),B (0,3,0),则AA 1 =-1,0,3 ,AB=-1,3,0 ,设平面A 1AB 1的法向量为n=(x ,y ,z ),由n ⋅AA 1=-x +3z =0n ⋅AB=-x +3y =0,令x =3,得y =1,z =1,所以n=3,1,1 ,由(1)知,BD ⊥平面ACC 1A 1,所以平面ACC 1A 1的一个法向量为BD=(0,-3,0),记平面A 1AB 1与平面ACC 1A 1的夹角为α,则cos α=|n ⋅BD ||n ||BD |=35×3=55,所以平面A 1AB 1与平面ACC 1A 1夹角的余弦值为55.4(2024·山西晋中·三模)如图,在六面体ABCDE 中,BC =BD =6,EC ⊥ED ,且EC =ED =2,AB 平行于平面CDE ,AE 平行于平面BCD ,AE ⊥CD .(1)证明:平面ABE ⊥平面CDE ;(2)若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为22,F 为棱AE 的中点,求平面BDF 与平面BCD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0535【分析】(1)设平面ABE 与直线CD 交于点M ,使用线面平行的性质,然后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2)证明BE ⊥平面CDE ,然后构造空间直角坐标系,直接用空间向量方法即可得出结果.【详解】(1)设平面ABE 与直线CD 交于点M ,连接ME ,MB ,则平面ABE 与平面CDE 的交线为ME ,平面ABE 与平面BCD 的交线为MB ,因为AB 平行于平面CDE ,AB ⊂平面ABE ,平面ABE 和平面CDE 的交线为ME ,所以AB ∥ME .同理AE ∥MB ,所以四边形ABME 是平行四边形,故AE ∥MB ,AB ∥ME .因为CD ⊥AE ,AE ∥MB ,所以CD ⊥MB ,又BC =BD =6,所以M 为棱CD 的中点在△CDE 中,EC =ED ,MC =MD ,所以CD ⊥ME ,由于AB ∥ME ,故CD ⊥AB .而CD ⊥AE ,AB ∩AE =A ,AB ,AE ⊂平面ABE ,所以CD ⊥平面ABE ,又CD ⊂平面CDE ,所以平面ABE ⊥平面CDE .(2)由(1)可知,CD ⊥平面ABME ,又AM ⊂平面ABME ,所以CD ⊥AM .而点A 到直线CD 的距离为22,故AM =2 2.在等腰直角三角形CDE 中,由EC =ED =2,得CD =2,MC =MD =ME =1.在等腰三角形BCD 中,由MC =MD =1,BC =BD =6,得BM = 5.在平行四边形ABME 中,AE =BM =5,AB =EM =1,AM =22,由余弦定理得cos ∠MEA =EM 2+AE 2-AM 22EM ·AE=-55,所以cos ∠BME =55,所以BE =BM 2+EM 2-2BM ·EM cos ∠BME =2.因为BE 2+ME 2=22+12=5 2=BM 2,所以BE ⊥ME .因为平面ABME ⊥平面CDE ,平面ABME 和平面CDE 的交线为ME ,BE 在平面ABME 内.所以BE ⊥平面CDE .如图,以E 为坐标原点,EC ,ED ,EB 分别为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E 0,0,0 ,C 2,0,0 ,D 0,2,0 ,B 0,0,2 ,A -22,-22,2 ,F -24,-24,1.所以CD =-2,2,0 ,DB =0,-2,2 ,FB =24,24,1 .设平面BCD 的法向量为m=x 1,y 1,z 1 ,则m ⋅CD=0m ⋅DB =0,即-2x 1+2y 1=0-2y 1+2z 1=0 .则可取x 1=2,得m=2,2,2 .设平面BDF 的法向量为n =x 2,y 2,z 2 ,则n ⋅FB =0n ⋅DB=0,即24x 2+24y 2+z 2=0-2y 2+2z 2=0.取z 2=1,则n=-32,2,1 .设平面BDF 与平面BCD 的夹角为θ,则cos θ=m ⋅n m ⋅n =-3210×21=10535.所以平面BDF 与平面BCD 夹角的余弦值为10535.5(2024·辽宁·二模)棱长均为2的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 1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O 在棱AC 的中点处,P 为棱A 1B 1(包含端点)上的动点.(1)求点P 到平面ABC 1的距离;(2)若AP ⊥平面α,求直线BC 1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答案】(1)23913;(2)25,104.【分析】(1)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ABC 1的法向量,再利用点到平面距离的向量求法求解即得.(2)由向量共线求出向量AP的坐标,再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法列出函数关系,并求出函数的值域即可.【详解】(1)依题意,A 1O ⊥平面ABC ,OB ⊥AC (底面为正三角形),且A 1O =OB =3,以O 为原点,OB ,OC ,OA 1的方向分别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O (0,0,0),A (0,-1,0),B (3,0,0),C (0,1,0),A 1(0,0,3),C 1(0,2,3),AC 1 =(0,3,3),BC 1 =(-3,2,3),AA 1 =(0,1,3),由A 1B 1⎳AB ,A 1B 1⊄平面ABC 1,AB ⊂平面ABC 1,则A 1B 1⎳平面ABC 1,即点P 到平面ABC 1的距离等于点A 1到平面ABC 1的距离,设n =(x ,y ,z )为平面ABC 1的一个法向量,由n ⋅AC 1=3y +3z =0n ⋅BC 1=-3x +2y +3z =0,取z =3,得n=(1,-3,3),因此点A 1到平面ABC 1的距离d =|AA 1 ⋅n||n |=2313=23913,所以点P 到平面ABC 1的距离为23913.(2)设A 1P =λA 1B 1 ,λ∈[0,1],则AP =AA 1 +A 1P =AA 1 +λAB=(0,1,3)+λ(3,1,0)=(3λ,1+λ,3),由AP ⊥α,得AP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设直线BC 1与平面α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BC 1 ,AP ›|=|BC 1 ⋅AP||BC 1 ||AP |=|5-λ|10⋅3λ2+(1+λ)2+3=5-λ25⋅2λ2+λ+2,令t =5-λ,则λ=5-t ,t ∈[4,5],则sin θ=t 25⋅2(5-t )2+(5-t )+2=t25⋅2t 2-21t +57=125⋅2-21t+57t 2=125571t-7382+576,由t ∈[4,5],得1t ∈15,14 ,于是571t -738 2+576∈225,516,25⋅571t -738 2+576∈2105,52 ,则sin θ∈25,104,所以直线BC 1与平面α所成角的正弦值的取值范围是25,104.6(2024·重庆·模拟预测)在如图所示的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AB ∥CD ,∠BAD =90°,CD =2AB ,△PAB 是正三角形,点M 在侧棱PB 上且使得PD ⎳平面AMC .(1)证明:PM =2BM ;(2)若侧面PAB ⊥底面ABCD ,CM 与底面AB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311,求二面角P -AC -B 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010.【分析】(1)连接BD 与AC 交于点E ,连接EM ,由已知得AB CD=EBED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得PD ∥EM ,根据三角形相似可得EB ED =BM PM=12,即PM =2BM(2)设AB 的中点O ,首先由已知得PO ⊥底面ABCD ,在△PAB 中过点M 作MF ∥PO 交AB 于点F ,得MF ⊥底面ABCD ,则∠MCF 为CM 与底面ABCD 所成角,在底面ABCD 上过点O 作OG ⊥AC 于点G ,则∠PGO 是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根据条件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连接BD 与AC 交于点E ,连接EM ,在△EAB 与△ECD 中,∵AB ∥CD ,∴AB CD=EBED ,由CD =2AB ,得ED =2EB ,又∵PD ⎳平面AMC ,而平面PBD ∩平面AMC =ME ,PD ⊂平面PBD ,∴PD ∥EM ,∴在△PBD 中,EB ED =BM PM=12,∴PM =2BM ;(2)设AB 的中点O ,在正△PAB 中,PO ⊥AB ,而侧面PAB ⊥底面ABCD ,侧面PAB ∩底面ABCD =AB ,且PO ⊂平面PAB ,∴PO ⊥底面ABCD ,在△PAB 中过点M 作MF ⎳PO 交AB 于点F ,∴MF ⊥底面ABCD ,∴∠MCF 为CM 与底面ABCD 所成角,∴MF CF=311,设AB =6a ,则MF=3a,∴CF=11a,BF=MF3=a,则在直角梯形ABCD中,AF=5a,而CD=12a,则AD=11a2-12a-5a2=62a,在底面ABCD上过点O作OG⊥AC于点G,则∠PGO是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易得OA=3a,AC=66a,在梯形ABCD中,由OAOG=ACAD⇒3aOG=66a62a,得OG=3a,在Rt△POG中,PG=30a,∴cos∠PGO=OGPG=1010.7(2024·安徽·模拟预测)2023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对“三农”工作作出指示.某地区为响应习近平主席的号召,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建设蔬菜大棚.如图所示的七面体ABG-CDEHF是一个放置在地面上的蔬菜大棚钢架,四边形ABCD是矩形,AB=8m,AD=4m,ED=CF=1m,且ED,CF都垂直于平面ABCD,GA=GB=5m,HE=HF,平面ABG⊥平面ABCD.(1)求点H到平面ABCD的距离;(2)求平面BFHG与平面AGHE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4(2)413【分析】(1)取AB,CD的中点M,N,证得平面ADE⎳平面MNHG,得到AE⎳GH,再由平面ABG⎳平面CDEHG,证得AG⎳EH,得到平行四边形AGHE,得到GH=AE,求得HN=4,结合HN⊥平面ABCD,即可求解;(2)以点N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得平面BFHG和平面AGHE的法向量n =(1,3,4)和m =(1,-3,4),结合向量的夹角公式,即可求解.【详解】(1)如图所示,取AB,CD的中点M,N,连接GM,MN,HN,因为GA=GB,可得GM⊥AB,又因为平面ABG⊥平面ABCD,且平面ABG∩平面ABCD=AB,GM⊂平面ABG,所以GM⊥平面ABCD,同理可得:HN⊥平面ABCD,因为ED⊥平面ABCD,所以ED⎳HN,又因为ED⊄平面MNHG,HN⊂平面MNHG,所以ED⎳平面MNHG,因为MN⎳AD,且AD⊄平面MNHG,MN⊂平面MNHG,所以AD⎳平面MNHG,又因为AD∩DE=D,且AD,DE⊂平面ADE,所以平面ADE⎳平面MNHG,因为平面AEHG与平面ADE和平面MNHG于AE,GH,可得AE⎳GH,又由GM⎳HN,AB⎳CD,且AB∩GM=M和CD∩HN=N,所以平面ABG⎳平面CDEHG,因为平面AEHG与平面ABG和平面CDEHF于AG,EH,所以AG⎳EH,可得四边形AGH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GH =AE ,因为AE =AD 2+DE 2=42+12=17,所以GH =17,在直角△AMG ,可得GM =GB 2-AB 22=52-42=3,在直角梯形GMNH 中,可得HN =3+17-42=4,因为HN ⊥平面ABCD ,所以点H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4.(2)解:以点N 为原点,以NM ,NC ,NH 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E (0,-4,1),F (0,4,1),G (4,0,3),H (0,0,4),可得HE =(0,-4,-3),HF =(0,4,-3),HG=(4,0,-1),设平面BFHG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n ⋅HG=4x -z =0n ⋅HF=4y -3z =0,取z =4,可得x =1,y =3,所以n=(1,3,4),设平面AGHE 的法向量为m=(a ,b ,c ),则m ⋅HG=4a -c =0m ⋅HE=-4b -3c =0,取c =4,可得a =1,b =-3,所以m=(1,-3,4),则cos m ,n =m ⋅n m n=1-9+161+9+16⋅1+9+16=413,即平面BFHG 与平面AGH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413.8(2024·重庆·模拟预测)如图,ACDE 为菱形,AC =BC =2,∠ACB =120°,平面ACDE ⊥平面ABC ,点F 在AB 上,且AF =2FB ,M ,N 分别在直线CD ,AB 上.(1)求证:CF ⊥平面ACDE ;(2)把与两条异面直线都垂直且相交的直线叫做这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若∠EAC =60°,MN 为直线CD ,AB 的公垂线,求ANAF的值;(3)记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α,若tan α>217,求平面BCD 与平面CFD 所成角余弦值的范围.【答案】(1)证明见解析(2)AN AF=913(3)528,255 【分析】(1)先通过余弦定理及勾股定理得到CF ⊥AC ,再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证明;(2)以C 为原点,C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根据MN ⋅CD =0MN ⋅AF =0,列方程求解即可;(3)利用向量法求面面角,然后根据tan α>217列不等式求解.【详解】(1)AB 2=AC 2+BC 2-2AC ⋅BC ⋅cos ∠ACB =12,AB =23,AF =2FB ,所以AF =433,CF=13CA +23CB ,CF 2=19CA 2+49CB 2+49CA ⋅CB =43,AC 2+CF 2=4+43=163=AF 2,则CF ⊥AC ,又因为平面ACDE ⊥平面ABC ,平面ACDE ∩平面ABC =AC ,CF ⊂面ABC ,故CF ⊥平面ACDE ;(2)以C 为原点,C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由∠EAC =60°,可得∠DCA =120°,DC =2,所以C 0,0,0 ,D -1,0,3 ,A 2,0,0 ,F 0,233,0 所以AF =-2,233,0 ,CD =-1,0,3 ,设AN =λAF =-2λ,233λ,0 ,则N 2-2λ,233λ,0 ,设CM =μCD ,则M -μ,0,3μ ,MN =2-2λ+μ,233λ,-3μ ,由题知,MN ⋅CD=0MN ⋅AF =0 ⇒2λ-2-μ-3μ=04λ-4-2μ+43λ=0 ,解得λ=913,μ=-213,故AN AF=913;(3)B -1,3,0 ,设∠EAC =θ,则E 2-2cos θ,0,2sin θ ,BE=3-2cos θ,-3,2sin θ ,可取平面ABC 的法向量n=0,0,1 ,则sin α=cos n ,BE=n ⋅BEn ⋅BE =2sin θ 3-2cos θ 2+3+4sin 2θ=sin θ4-3cos θ,cos α=4-3cos θ-sin 2θ4-3cos θ,则tan α=sin θ4-3cos θ-sin 2θ>217,整理得10cos 2θ-9cos θ+2<0,故cos θ∈25,12,CF =0,23,0,CD =-2cos θ,0,2sin θ ,CB =-1,3,0 ,记平面CDF 的法向量为n 1 =x ,y ,z ,则有n 1 ⋅CD =0n 1 ⋅CF =0 ⇒-2x cos θ+2z sin θ=023y =0,可得n 1=sin θ,0,cos θ ,记平面CBD 的法向量为n 2 =a ,b ,c ,则有n 2 ⋅CD=0n 2 ⋅CB =0 ⇒-2a cos θ+2c sin θ=0-a +3b =0,可得n 2=3sin θ,sin θ,3cos θ ,记平面BCD 与平面CFD 所成角为γ,则cos γ=cos n 1 ,n 2 =33+sin 2θ,cos θ∈25,12 ,所以sin 2θ∈34,2125,3+sin 2θ∈152,465 ,故cos γ=33+sin 2θ∈528,255 .9(2024·安徽·二模)将正方形ABCD 绕直线AB 逆时针旋转90°,使得CD 到EF 的位置,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1)求证:平面ACF ⊥平面BDE ;(2)点M 为DF 上一点,若二面角C -AM -E 的余弦值为13,求∠MAD .【答案】(1)证明见解析(2)∠MAD =45°【分析】(1)根据面面与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BD ⊥AF ,结合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设∠MAD =α,AB =1,利用空间向量法求出二面角C -AM -E 的余弦值,建立方程1-sin αcos α1+sin 2α1+cos 2α=13,结合三角恒等变换求出α即可.【详解】(1)由已知得平面ABCD ⊥平面ABEF ,AF ⊥AB ,平面ABCD ∩平面ABEF =AB ,AF ⊂平面ABEF ,所以AF ⊥平面ABCD ,又BD ⊂平面ABCD ,故BD ⊥AF ,因为ABCD 是正方形,所以BD ⊥AC ,AC ,AF ⊂平面ACF ,AC ∩AF =A ,所以BD ⊥平面ACF ,又BD ⊂平面BDE ,所以平面ACF ⊥平面BDE .(2)由(1)知AD ,AF ,AB 两两垂直,以AD ,AF ,AB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MAD =α,AB =1,则A 0,0,0 ,M cos α,sin α,0 ,C 1,0,1 ,E 0,1,1 ,故AM =cos α,sin α,0 ,AC =1,0,1 ,AE =0,1,1 设平面AMC 的法向量为m =x 1,y 1,z 1 ,则m ⋅AC =0,m ⋅AM =0故x 1+z 1=0x 1cos α+y 1sin α=0,取x 1=sin α,则y 1=-cos α,z 1=-sin α所以m =sin α,-cos α,-sin α 设平面AME 的法向量为n =x 2,y 2,z 2 ,n ⋅AE =0,n ⋅AM =0故y 2+z 2=0x 2cos α+y 2sin α=0,取x 2=sin α,则y 2=-cos α,z 2=cos α所以n =sin α,-cos α,cos α ,所以cos m ,n =1-sin αcos α1+sin 2α1+cos 2α,由已知得1-sin αcos α1+sin 2α1+cos 2α=13,化简得:2sin 22α-9sin2α+7=0,解得sin2α=1或sin2α=72(舍去)故α=45°,即∠MAD =45°.10(2024·安徽黄山·二模)如图,已知AB 为圆台下底面圆O 1的直径,C 是圆O 1上异于A ,B 的点,D 是圆台上底面圆O 2上的点,且平面DAC ⊥平面ABC ,DA =DC =AC =2,BC =4,E 是CD 的中点,BF =2FD .(1)证明:DO 2⎳BC ;(2)求直线DB 与平面AEF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8585【分析】(1)取AC 的中点O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DO ⊥平面ABC ,即可求证DO 2⎳OO 1,进而可证矩形,即可根据线线平行以及平行的传递性求解. (2)建系,利用向量法,求解法向量n =1,-12,3 与方向向量DB =(-1,4,-3)的夹角,即可求解.【详解】(1)证明:取AC 的中点为O ,连接DO ,OO 1,O 1O 2,∵DA =DC ,O 为AC 中点,∴DO ⊥AC ,又平面DAC ⊥平面ABC ,且平面DAC ∩平面ABC =AC ,DO ⊂平面DAC ,∴DO ⊥平面ABC ,∴DO ⎳O 1O 2,DO =O 1O 2,故四边形DOO 1O 2为矩形,∴DO 2⎳OO 1,又O ,O 1分别是AC ,AB 的中点,∴OO 1⎳BC ,∴DO 2⎳BC ;(2)∵C 是圆O 1上异于A ,B 的点,且AB 为圆O 1的直径,∴BC ⊥AC ,∴OO 1⊥AC ,∴如图以O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条件知DO =3,∴A (1,0,0),B (-1,4,0),C (-1,0,0),D (0,0,3),∴E -12,0,32 ,设F (x ,y ,z ),∴BF =(x +1,y -4,z ),FD =(-x ,-y ,3-z ),由BF =2FD ,得F -13,43,233 ,∴AF =-43,43,233 ,∴DB =(-1,4,-3),AE =-32,0,32 ,设平面AEF 法向量为n =(x 1,y 1,z 1),则n ⋅AE =-32x 1+32z 1=0n ⋅AF =-43x 1+43y 1+233z 1=0,取n =1,-12,3 ,设直线BD 与平面AEF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n ,DB >|=625⋅172=68585∴直线BD 与平面A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8585.11(2024·黑龙江哈尔滨·一模)正四棱台ABCD -A 1B 1C 1D 1的下底面边长为22,A 1B 1=12AB ,M 为BC 中点,已知点P 满足AP =1-λ AB +12λ⋅AD +λAA 1 ,其中λ∈0,1 .(1)求证D 1P ⊥AC ;(2)已知平面AMC 1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7,当λ=23时,求直线DP 与平面AMC 1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41391【分析】(1)方法一运用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进行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即可.方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行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即可.(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法求解即可.【详解】(1)方法一:∵A 1B 1=12AB ,∴AA 1 ⋅AB =AA 1 ⋅AD =22×22=2.∵D 1A =-12AD -AA 1 ∴D 1P =D 1A +AP =1-λ AB +12λ-12 AD +λ-1 AA 1 ∴D 1P ⋅AC =1-λ AB +12λ-12 AD +λ-1 AA 1 ⋅AB +AD =1-λ AB 2+12λ-12 AD 2+λ-1 AB ⋅AA 1 +λ-1 AD ⋅AA 1 =81-λ +812λ-12 +4λ-1 =0.∴D 1P ⊥AC ,即D 1P ⊥AC .方法二:以底面ABCD 的中心O 为原点,以OM 方向为y 轴,过O 点平行于AD 向前方向为x 轴,以过点O 垂直平面ABCD 向上方向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四棱台的高度为h ,则有 A 2,-2,0 ,B 2,2,0 ,C -2,2,0 ,D -2,-2,0 ,A 122,-22,h ,C 1-22,22,h ,D 1-22,-22,h ,M 0,2,0 ,AC =-22,22,0 AP =1-λ 0,22,0 +12λ-22,0,0 +λ-22,22,0 =-322λ,22-322λ,λhD 1A =322,-22,-h ,D 1P =D 1A +AP =-322λ+322,-322λ+322,λh -h .故AC ⋅D 1P =0,所以D 1P ⊥AC .(2)设平面ABCD 的法向量为n =0,0,1 ,设平面AMC 1的法向量为m =x ,y ,z ,AM =-2,22,0 ,AC 1 =-322,322,h ,则有AM ⋅m =0AC 1 ⋅m =0 ,即-2x +22y =0-322x +322y +hz =0 ,令x =22h ,则m =22h ,2h ,3 .又题意可得cos m ,n =38h 2+2h 2+9=37,可得h =2.因为λ=23,经过计算可得P 0,0,43 ,D 1-22,-22,2 ,D 1P =2,2,43 .将h =2代入,可得平面AMC 1的法向量m =42,22,3 .设直线DP 与平面AMC 1所成角的为θsin θ=cos DP ,m =8+4+42+2+16932+8+9=241391.12(2024·辽宁·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ACC 1A 1⊥底面ABC ,AC =AA 1=2,AB =1,BC =3,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1)求证:AB 1∥平面BEC 1;(2)若∠A 1AC =π3,求二面角A -BE -C 1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详解(2)-22【分析】(1)连接BC 1,交B 1C 于点N ,连接NE ,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2)由已知可知,△AA 1C 为等边三角形,故A 1E ⊥AC ,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证得A 1E ⊥底面ABC ,进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即可求二面角余弦值.【详解】(1)连接BC 1,交B 1C 于点N ,连接NE ,因为侧面BCC 1B 1是平行四边形,所以N 为B 1C 的中点,又因为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所以NE ⎳AB 1,因为AB 1⊄面BEC 1,NE ⊂面BEC 1,所以AB 1⎳面BEC 1.(2)连接A 1C ,A 1E ,因为∠A 1AC =π3,AC =AA 1=2,所以△AA 1C 为等边三角形,A 1C =2,因为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所以A 1E ⊥AC ,因为侧面ACC 1A 1⊥底面ABC ,平面ACC 1A 1∩平面ABC =AC ,A 1E ⊂平面ACC 1A 1,所以A 1E ⊥底面ABC ,过点E 在底面ABC 内作EF ⊥AC ,如图以E 为坐标原点,分布以EF ,EC ,EA 1 的方向为x ,y ,z 轴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E 0,0,0 ,B 32,-12,0 ,C 10,2,3 ,所以EB =32,-12,0 ,EC 1 =0,2,3 ,设平面BEC 1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EB =32x -12y =0m ⋅EC 1 =2y +3z =0,令x =1,则y =3,z =-2,所以平面BEC 1的法向量为m =1,3,-2 ,又因为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n =0,0,1 ,则cos m ,n =-21+3+4=-22,经观察,二面角A -BE -C 1的平面角为钝角,所以二面角A -BE -C 1的余弦值为-22.13(2024·广东广州·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DCP 是等边三角形,∠DCB =∠PCB =π4,点M ,N 分别为DP 和AB 的中点.(1)求证:MN ⎳平面PBC ;(2)求证:平面PBC ⊥平面ABCD ;(3)求CM 与平面PAD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33.【分析】(1)取PC 中点E ,由已知条件,结合线面平行的判断推理即得.(2)过P 作PQ ⊥BC 于点Q ,借助三角形全等,及线面垂直的判定、面面垂直的判定推理即得.(3)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线面角的向量求法求解即得.【详解】(1)取PC 中点E ,连接ME ,BE ,由M 为DP 中点,N 为AB 中点,得ME ⎳DC ,ME =12DC ,又BN ⎳CD ,BN =12CD ,则ME ⎳BN ,ME =BN ,因此四边形BEMN 为平行四边形,于是MN ⎳BE ,而MN ⊄平面PBC ,BE ⊂平面PBC ,所以MN ⎳平面PBC .(2)过P 作PQ ⊥BC 于点Q ,连接DQ ,由∠DCB =∠PCB =π4,CD =PC ,QC =QC ,得△QCD ≌△QCP ,则∠DQC =∠PQC =π2,即DQ ⊥BC ,而PQ =DQ =2,PQ 2+DQ 2=4=PD 2,因此PQ ⊥DQ ,又DQ ∩BC =Q ,DQ ,BC ⊂平面ABCD ,则PQ ⊥平面ABCD ,PQ ⊂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 ⊥平面ABCD .(3)由(2)知,直线QC ,QD ,QP 两两垂直,以点Q 为原点,直线QC ,QD ,QP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 (2,0,0),P (0,0,2),D (0,2,0),M 0,22,22 ,A (-2,2,0),CM =-2,22,22 ,AD =(2,0,0),DP =(0,-2,2),设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n =(x ,y ,z ),则n ⋅AD =2x =0n ⋅DP =-2y +2z =0,令y =1,得n =(0,1,1),设CM 与平面PAD 所成角为θ,sin θ=|cos ‹CM ,n ›|=|CM ⋅n ||CM ||n |=23⋅2=33,所以CM 与平面PAD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33.14(2024·广东梅州·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AD ⊥平面ABCD ,底面ABCD 为直角梯形,△PAD 为等边三角形,AD ⎳BC ,AD ⊥AB ,AD =AB =2BC =2.(1)求证:AD ⊥PC ;(2)点N 在棱PC 上运动,求△ADN 面积的最小值;(3)点M 为PB 的中点,在棱PC 上找一点Q ,使得AM ⎳平面BDQ ,求PQ QC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217(3)4【分析】(1)取AD 的中点H ,连接PH ,CH ,依题意可得四边形ABCH 为矩形,即可证明CH ⊥AD ,再由PH ⊥AD ,即可证明AD ⊥平面PHC ,从而得证;(2)连接AC 交BD 于点G ,连接MC 交BQ 于点F ,连接FG ,即可得到CG AG =12,再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得到CF FM =12,在△PBC 中,过点M 作MK ⎳PC ,即可得到MK CQ=2,最后由PQ =2MK 即可得解.【详解】(1)取AD 的中点H ,连接PH ,CH ,则AH ⎳BC 且AH =BC ,又AD ⊥AB ,所以四边形ABCH 为矩形,所以CH ⊥AD ,又△PAD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H ⊥AD ,PH ∩CH =H ,PH ,CH ⊂平面PHC ,所以AD ⊥平面PHC ,又PC ⊂平面PHC ,所以AD ⊥PC .(2)连接HN ,由AD ⊥平面PHC ,又HN ⊂平面PHC ,所以AD ⊥HN ,所以S △ADH =12AD ⋅HN =HN ,要使△ADN 的面积最小,即要使HN 最小,当且仅当HN ⊥PC 时HN 取最小值,因为平面PAD ⊥平面ABCD ,平面PAD ∩平面ABCD =AD ,PH ⊂平面PAD ,所以PH ⊥平面ABCD ,又HC ⊂平面ABCD ,所以PH ⊥HC ,在Rt △HPC 中,CH =2,PH =3,所以PC =CH 2+PH 2=7,当HN ⊥PC 时HN =PH ⋅CH PC =237=2217,所以△ADN 面积的最小值为2217.(3)连接AC 交BD 于点G ,连接MC 交BQ 于点F ,连接FG ,因为AD ⎳BC 且AD =2BC =2,所以△CGB ∽△AGD ,所以CG AG =BC AD =12,因为AM ⎳平面BDQ ,又AM ⊂平面ACM ,平面BDQ ∩平面ACM =GF ,所以GF ⎳AM ,所以CF FM =CG AG =12,在△PBC 中,过点M 作MK ⎳PC ,则有MK CQ =MF CF =2,所以PQ =2MK ,所以PQ =2MK =4CQ ,即PQQC =415(2024·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圆台O 1O 2的轴截面A 1ACC 1为等腰梯形,AC =2AA 1=2A 1C 1=4,B 为底面圆周上异于A ,C 的点,且AB =BC ,P 是线段BC 的中点.(1)求证:C 1P ⎳平面A 1AB .(2)求平面A 1AB 与平面C 1CB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7【分析】(1)取AB 的中点H ,连接A 1H ,PH ,证明四边形A 1C 1PH 为平行四边形,进而得C 1P ⎳A 1H ,即可证明;(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两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平面夹角公式求解.【详解】(1)取AB 的中点H ,连接A1H ,PH ,如图所示,因为P 为BC 的中点,所以PH ⎳AC ,PH =12AC .在等腰梯形A 1ACC 1中,A 1C 1⎳AC ,A 1C 1=12AC ,所以HP ⎳A 1C 1,HP =A 1C 1,所以四边形A 1C 1PH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 1P ⎳A 1H ,又A 1H ⊂平面A 1AB ,C 1P ⊄平面A 1AB ,所以C 1P ⎳平面A 1AB .(2)因为AB =BC ,故O 2B ⊥AC ,以直线O 2A ,O 2B ,O 2O 1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在等腰梯形A 1ACC 1中,AC =2AA 1=2A 1C 1=4,此梯形的高为h =AA 21-AC -A 1C 12 2= 3.因为A 1C 1=12AC ,A 1C 1⎳AC ,则O 20,0,0 ,A 2,0,0 ,A 11,0,3 ,B 0,2,0 ,C -2,0,0 ,C 1-1,0,3 ,所以BC 1 =(-1,-2,3),BC =(-2,-2,0),AB =(-2,2,0),A 1B =(-1,2,-3).设平面A 1AB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2x +2y =0,-x +2y -3z =0,令y =1,得m =1,1,33 .设平面C 1CB 的法向量为n =a ,b ,c ,则-a -2b +3c =0,-2a -2b =0,令a =3,得n =(3,-3,-1).设平面A 1AB 与平面C 1CB 的夹角为θ,则cos θ=cos m ,n =m ⋅n m n =-3373×7=17.16(2024·广东深圳·二模)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底面ABC ,且AB =AC ,A 1B =A 1C .(1)证明:AA 1⊥平面ABC ;(2)若AA 1=BC =2,∠BAC =90°,求平面A 1BC 与平面A 1BC 1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55.【分析】(1)取BC 的中点M ,连结MA 、MA 1,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和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BC ⊥平面A 1MA,进而由A 1A ∥B 1B 得B 1B ⊥BC ,再证明B 1B ⊥平面ABC 即可得证.(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求解即可;也可用垂面法作出垂直于A 1B 的垂面,从而得出二面角的平面角再进行求解即可.【详解】(1)取BC 的中点M ,连结MA 、MA 1.因为AB =AC ,A 1B =A 1C ,所以BC ⊥AM ,BC ⊥A 1M ,由于AM ,A 1M ⊂平面A 1MA ,且AM ∩A 1M =M ,因此BC ⊥平面A 1MA ,因为A 1A ⊂平面A 1MA ,所以BC ⊥A 1A ,又因为A 1A ∥B 1B ,所以B 1B ⊥BC ,因为平面BB 1C 1C ⊥平面ABC ,平面BB 1C 1C ∩平面ABC =BC ,且B 1B ⊂平面BB 1C 1C ,所以B 1B ⊥平面ABC ,因为A 1A ∥B 1B ,所以AA 1⊥平面ABC .(2)法一:因为∠BAC =90°,且BC =2,所以AB =AC =2.以AB ,AC ,AA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A 10,0,2 ,B 2,0,0 ,C 0,2,0 ,C 10,2,2 .所以A 1B =2,0,-2 ,A 1C =0,2,-2 ,A 1C 1 =0,2,0 .设平面A 1BC 的法向量为m =x 1,y 1,z 1 ,则m ·A 1B =0m ·A 1C =0 ,可得2x 1-2z 1=02y 1-2z 1=0 ,令z 1=1,则m =2,2,1 ,设平面A 1BC 1的法向量为n =x 2,y 2,z 2 ,则n ⋅A 1B =0n ⋅A 1C 1 =0 ,可得2x 2-2z 2=02y 2=0 ,令z 2=1,则n =2,0,1 ,设平面A 1BC 与平面A 1BC 1夹角为θ,则cos θ=m ⋅n m n =35×3=155,所以平面A 1BC 与平面A 1BC 1夹角的余弦值为155.法二:将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补成长方体ABDC -A 1B 1D 1C 1.连接C 1D ,过点C 作CP ⊥C 1D ,垂足为P ,再过P 作PQ ⊥A 1B ,垂足为Q ,连接CQ ,因为BD ⊥平面CDD 1C 1,且CP ⊂平面CDD 1C 1,所以BD ⊥CP ,又因为CP ⊥C 1D ,由于BD ,C 1D ⊂平面A 1BDC 1,且BD ∩C 1D =D ,所以CP ⊥平面A 1BDC 1,则△CPQ 为直角三角形,由于A 1B ⊂平面A 1BDC 1,所以A 1B ⊥CP ,因为CP ,PQ ⊂平面CPQ ,且CP ∩PQ =P ,所以A 1B ⊥平面CPQ ,因为CQ ⊂平面CPQ ,所以CQ ⊥A 1B ,则∠CQP 为平面A 1BC 与平面A 1BC 1的夹角或补角,在△A 1BC 中,由等面积法可得CQ =303,因为PQ =A 1C 1=2,所以cos ∠CQP =PQ CQ=155,因此平面A 1BC 与平面A 1BC 1夹角的余弦值为155.17(2024·河北保定·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平面PCD 内存在一条直线EF 与AB 平行,PA ⊥平面ABCD ,直线PC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32,PA =BC =23,CD =2AB =4.(1)证明: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2)若点E 满足PE =2ED,求二面角P -EF -B 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31010【分析】(1)根据条件,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到AB ⎳平面PCD ,再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得到AB ⎳CD ,再利用条件得到AC =4,结合AB =2,BC =23,即可证明结果;(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PCD 和平面ABE 的法向量,利用面面角的向量法,即可解决问题.【详解】(1)因为AB ⎳EF ,EF ⊂平面PCD ,AB ⊄平面PCD ,所以AB ⎳平面PCD ,因为AB ⊂平面ABCD ,平面ABCD ∩平面PCD =CD ,所以AB ⎳CD ,连接AC ,因为PA ⊥平面ABCD ,所以∠PCA 是PC 与平面ABCD 的夹角,则tan ∠PCA =PA AC =23AC=32,解得AC =4.因为AB =2,BC =23,所以AB 2+BC 2=AC 2,所以AB ⊥BC .又AB ≠CD ,所以四边形ABCD 是直角梯形.(2)取CD 的中点M ,连接AM ,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0,0,23 ,D 23,-2,0 ,C 23,2,0 ,B 0,2,0 ,AB =0,2,0 ,PC =23,2,-23 ,PD=23,-2,-23 ,由PE =2ED ,得E 433,-43,233 ,则BE =433,-103,233,设平面PCD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n ⋅PC=23x +2y -23z =0n ⋅PD=23x -2y -23z =0,取x =1,得到y =0,z =1,即n=1,0,1 ,设平面ABE 的一个法向量为m=x ,y ,z ,则由m ⋅AB =0m ⋅BE =0 ,得到2y =0433x -103y +233z =0,到x =1,得到y =0,z =-2,所以平面ABE 的一个法向量为m=1,0,-2 设二面角P -EF -B 的平面角为θ,则cos θ =cos n ,m =n ⋅m n m=1010,所以sin θ=1-10102=31010,故二面角P -EF -B 的正弦值为31010.18(2024·湖南衡阳·模拟预测)如图,在圆锥PO 中,P 是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圆的圆心,AC 是圆锥底面圆的直径,等边三角形ABD 是圆锥底面圆O 的内接三角形,E 是圆锥母线PC 的中点,PO =6,AC =4.(1)求证:平面BED ⊥平面ABD ;(2)设点M 在线段PO 上,且OM =2,求直线DM 与平面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31010【分析】(1)借助圆锥的性质及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计算即可得;(2)建立适当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空间向量计算即可得.【详解】(1)如图,设AC 交BD 于点F ,连接EF ,在圆锥PO 中,PO ⊥底面圆O ,所以PO ⊥BD ,又等边三角形ABD 是圆锥底面圆O 的内接三角形,AC 为直径,所以BD ⊥AC ,所以AB =AC sin π3=23,所以AF =AB sin π3=3,可知OF =12OC =1,即F 是OC 的中点,又E 是母线PC 的中点,所以EF ⎳PO ,所以EF ⊥平面ABD ,又EF ⊂平面BED ,所以平面BED ⊥平面ABD ;(2)由(1)EF ⊥平面ABD ,BD ⊥AC ,以点F 为坐标原点,FA ,FB ,FE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在等腰三角形PAC 中AC =4,PO =2EF =6,OM =2,又AF =3,所以BF =DF =AF tan π6=3,所以A 3,0,0 ,B 0,3,0 ,D 0,-3,0 ,E 0,0,3 ,M 1,0,2 ,∴AB =-3,3,0 ,AE =-3,0,3 ,DM=1,3,2 ,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AB ⋅n =0AE ⋅n =0,即-3x +3y =0-3x +3z =0 ,令x =1,则y =3,z =1,即n=1,3,1 ,设直线DM 与平面ABE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n ,DM =n ⋅DM n ⋅DM=1+3×3+21+3+1×1+3+4=31010.19(2024·湖南岳阳·三模)已知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4的菱形,∠DAB =60°,PA =PC ,PB =PD =210,M 是线段PC 上的点,且PC =4MC.(1)证明:PC ⊥平面BDM ;(2)点E 在直线DM 上,求BE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最大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π6.【分析】(1)连结AC ,BD 交于点O ,由条件证明PO ⊥AC ,PO ⊥BD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方法证明PC ⊥DM ,PC ⊥BM ,结合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证明结论;(2)根据线面角的向量求法求出BE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再求其最大值,由此可求线面角的最大值.【详解】(1)连结AC ,BD 交于点O ,连PO ,由PA =PC ,PB =PD =210知PO ⊥AC ,PO ⊥BD ,又AC ∩BD =O ,∴PO ⊥平面ABCD又底面ABCD 为菱形,所以AC ⊥BD以O 为坐标原点,OB ,OC ,OP分别为x ,y ,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DAB =60°,边长为4,则OD =OB =2,OA =OC =23在直角三角形BOP 中,PB =210所以OP =6所以点O (0,0,0),P (0,0,6),B (2,0,0),D (-2,0,0),C (0,23,0)PC =4MC ,则M 0,332,32所以PC =(0,23,-6),DM =2,332,32 ,BM =-2,332,32,所以PC ⋅DM =0×2+23×332+(-6)×32=0,PC ⋅BM =0×-2 +23×332+-6 ×32=0,所以PC ⊥DM ,PC ⊥BM ,所以PC ⊥DM ,PC ⊥BM ,又DM ∩BM =M ,DM ,BM ⊂平面BDM ,所以PC ⊥平面BDM ,(2)设DE =λDM ,所以DE =λDM =2λ,332λ,32λ ,故E 2λ-2,332λ,32λ ,所以BE =2λ-4,332λ,32λ 平面ABCD 的一个法向量是n=(0,0,1),设BE 与平面ABCD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BE ,n =BE ⋅n BE ⋅n =32λ(2λ-4)2+332λ 2+32λ 2=32λ13λ2-16λ+16当λ=0时,BE ⊂平面ABCD ,θ=0;当λ≠0时,sin θ=32λ13λ2-16λ+16=3213-16λ+16λ2=3216×1λ-12 2+9≤12,当且仅当λ=12时取等号,又θ∈0,π2 所以θ≤π6,故BE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最大值为π620(2024·湖南·二模)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 =60°,BD 1⊥平面A 1C 1D .(1)求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2)设点D 1关于平面A 1C 1D 的对称点为E ,点E 和点C 1关于平面α对称(E 和α未在图中标出),求平面A 1C 1D 与平面α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答案】(1)62;(2)π4.【分析】(1)连B 1D 1∩A 1C 1=O ,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借助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求出四棱柱的高,进而求出体积.(2)利用对称求出点E 的坐标,进而求出平面A 1C 1D 与平面α的法向量,再借助面面角的向量求法求得结果.【详解】(1)在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中,连B 1D 1∩A 1C 1=O ,由菱形A 1B 1C 1D 1,得OC 1⊥OD 1,令AA 1=a ,以O 为坐标原点,直线OC 1,OD 1分别为x ,y 轴,过O 平行于AA 1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C 1(1,0,0),D 1(0,3,0),B (0,-3,a ),D (0,3,a ),BD 1 =(0,23,-a ),C 1D=(-1,3,a ),由BD 1⊥平面A 1C 1D ,C 1D ⊂平面A 1C 1D ,得BD 1⊥C 1D ,则BD 1 ⋅C 1D=6-a 2=0,解得a =6,所以四棱柱的体积V =S A 1B 1C 1D 1⋅AA 1=2S △A 1B 1C 1⋅a =2×34×22×6=6 2.(2)由(1)知,B (0,-3,6),BD 1=(0,23,-6),由BD 1⊥平面A 1C 1D ,点D 1关于平面A 1C 1D 的对称点为E ,则点E 在线段BD 1上,且C 1E =C 1D 1=2,设E x ,y ,z ,BE =λBD 1(0<λ<1),则x ,y +3,z -a =λ0,23,-a ,所以E 0,2λ-1 3,1-λ 6 ,C 1E=-1,32λ-1 ,61-λ ,于是C 1E 2=12+3(2λ-1)2+6(1-λ)2=4,解得λ=13,则E 0,-33,263,由点E 和点C 1关于平面α对称,得C 1E =-1,-33,263 是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又BD 1=(0,23,-6)是平面A 1C 1D 的一个法向量,因此|cos ‹BD 1 ,C 1E ›|=|BD 1 ⋅C 1E ||BD 1 ||C 1E |=-33×23-6×263 32×2=22,所以平面A 1C 1D 和平面α所成锐二面角的大小为π4.21(2024·山东济南·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AB ∥CD ,∠DAB =∠PCB =60°,CD =1,AB =3,PC =23,平面PCB ⊥平面ABCD ,F 为线段BC 的中点,E 为线段PF 上一点.(1)证明:PF ⊥AD ;(2)当EF 为何值时,直线BE 与平面PAD 夹角的正弦值为74.【答案】(1)证明见解析(2)2【分析】(1)过D 作DM ⊥AB ,垂足为M ,分析可知△PBC 为等边三角形,可得PF ⊥BC ,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PF ⊥平面ABCD ,即可得结果;(2)取线段AD 的中点N ,连接NF ,建系,设E 0,0,a ,a ∈0,3 ,求平面PAD 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处理线面夹角的问题.【详解】(1)过D 作DM ⊥AB ,垂足为M ,由题意知:BCDM 为矩形,可得AM =2,BC =DM =AMtan60°=23,由PC =23,∠PCB =60°,则△PBC 为等边三角形,且F 为线段BC 的中点,则PF ⊥BC ,又因为平面PCB ⊥平面ABCD ,平面PCB ∩平面ABCD =BC ,PF ⊂平面PCB ,可得PF ⊥平面ABCD ,且AD ⊂平面ABCD ,所以PF ⊥AD .(2)由(1)可知:PF ⊥平面ABCD ,取线段AD 的中点N ,连接NF ,则FN ∥AB ,FN =2,又因为AB ⊥BC ,可知NF ⊥BC ,以F 为坐标原点,NF ,FB ,FP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3,3,0 ,D 1,-3,0 ,P 0,0,3 ,B 0,3,0 ,因为E 为线段PF 上一点,设E 0,0,a ,a ∈0,3 ,可得DA =2,23,0 ,DP =-1,3,3 ,BE=0,-3,a ,设平面PAD 的法向量n=x ,y ,z ,则n ⋅DA=2x +23y =0n ⋅DP=-x +3y +3z =0,令x =-3,则y =3,z =-2,可得n=-3,3,-2 ,由题意可得:cos n ,BE =n ⋅BE n ⋅BE =2a +3 4×3+a2=74,整理得a 2-4a +4=0,解得a =2,所以当EF =2,直线BE 与平面PAD 夹角的正弦值为74.22(2024·山东潍坊·二模)如图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2BC =4,∠ABC =60°,E 为CD 的中点,将△ADE 沿AE 折起,连结BD ,CD ,且BD =4,如图2.(1)求证:图2中的平面ADE ⊥平面ABCE ;(2)在图2中,若点F 在棱BD 上,直线AF 与平面ABCE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3010,求点F 到平面DEC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21515。

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必练题总结(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必练题总结(带答案)

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必练题总结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B.过空间内不同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C.棱锥的所有侧面都是三角形D.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答案:C分析:根据定义逐项分析即可对A:根据棱柱的定义知,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的几何体是棱柱,所以A错误,反例如图:对B:若这三点共线,则可以确定无数个平面,故B错误;对C:棱锥的底面为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故C正确;对D:只有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故D错误,故选:C.2、下列命题中①空间中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③如果三条直线两两相交,那么这三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④如果三条直线两两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⑤如果两个平面有无数个公共点,那么这两个平面重合.真命题的个数为(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A分析:根据空间位置关系可直接判断各命题.命题①:空间中不共线三个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错误;命题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可以确定一个平面,正确;命题③:三条直线两两相交,若三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无法确定一个平面,所以命题③错误;命题④:如果三条直线两两平行,那么这三条直线不能确定一个平面,所以命题④错误;命题⑤:两个平面有无数个公共点,则两平面可能相交,所以命题⑤错误;故选:A.3、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线段A 1B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D 1E 与BC 1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55B .√105C .√155D .2√55 答案:B分析:连接AD 1,,得到AD 1//BC 1,把异面直线D 1E 与BC 1所成角转化为直线D 1E 与AD 1所成角,取AD 1的中点F ,在直角△D 1EF 中,即可求解.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连接AD 1,,可得AD 1//BC 1,所以异面直线D 1E 与BC 1所成角即为直线D 1E 与AD 1所成角,即∠AD 1E 为异面直线D 1E 与BC 1所成角,不妨设AA 1=2,则AD 1=2√2,D 1E =AE =√5,取AD 1的中点F ,因为D 1E =AE ,所以EF ⊥AD 1,在直角△D 1EF 中,可得cos∠AD 1E =D 1F D 1E =√2√5=√105. 故选:B.AE AE4、如图是四边形ABCD的水平放置的直观图A′B′C′D′,则原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A.14B.10√2C.28D.14√2答案:C分析:根据斜二测画法的定义,还原该四边形得到梯形,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即可计算求解. ∵A′D′∥y′轴,A′B′∥C′D′,A′B′≠C′D′,∴原图形是一个直角梯形.又A′D′=4,∴原直角梯形的上、下底及高分别是2,5,8,×(2+5)×8=28.故其面积为S=12故选:C5、甲、乙两个圆锥的母线长相等,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之和为2π,侧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体积分别为V 甲和V 乙.若S 甲S 乙=2,则V 甲V 乙=( )A .√5B .2√2C .√10D .5√104答案:C 分析:设母线长为l ,甲圆锥底面半径为r 1,乙圆锥底面圆半径为r 2,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可得r 1=2r 2,再结合圆心角之和可将r 1,r 2分别用l 表示,再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两圆锥的高,再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即可得解.解:设母线长为l ,甲圆锥底面半径为r 1,乙圆锥底面圆半径为r 2,则S 甲S 乙=πr 1l πr 2l =r 1r 2=2,所以r 1=2r 2,又2πr 1l +2πr 2l =2π, 则r 1+r 2l =1,所以r 1=23l,r 2=13l ,所以甲圆锥的高ℎ1=√l 2−49l 2=√53l , 乙圆锥的高ℎ2=√l 2−19l 2=2√23l , 所以V 甲V 乙=13πr 12ℎ113πr 22ℎ2=49l 2×√53l 19l ×2√23l =√10.故选:C.6、如图,某圆锥的轴截面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E 在底面圆的圆周上,且BE⏜的长度等于CE⏜的长度,则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 .√24B .√64C .√104D .√144答案:A 分析:过点A 作AO ⊥BC 于点O ,过点A 作DG ⊥BC 于点G ,取AO 的中点F ,连接GE 、OE 、EF ,则有∠DE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的角,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解三角形可求得答案.解:过点A 作AO ⊥BC 于点O ,过点A 作DG ⊥BC 于点G ,取AO 的中点F ,连接GE 、OE 、EF ,则DF//BC ,且DF =12BC ,所以∠DEF (或其补角)就是异面直线DE 与BC 所成的角,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2,则DF =1,OE =2,AO =2√3,所以DG =OF =√3,在Rt △GOE 中,GO =1,OE =2,所以GE =√GO 2+OE 2=√5,在Rt △GDE 中,GE =√5,DG =√3,所以DE =√GD 2+GE 2=2√2,在Rt △FOE 中,FO =√3,OE =2,FE =√FO 2+OE 2=√7,所以在△DFE 中,满足DF 2+FE 2=DE 2,所以∠DFE =90∘,所以cos∠DEF =DF DE =2√2=√24, 故选:A.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平行B .平面α内△ABC 的三个顶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α与β平行C .α//β,a//α,则a//βD .a//b ,a//α,b ⊄α,则b//α答案:D分析:根据线面关系,逐一判断每个选项即可.解:对于A选项,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与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而不是任意的直线平行,故错误;对于B选项,如图1,D,E,F,G分别为正方体中所在棱的中点,平面DEFG设为平面β,易知正方体的三个顶点A,B,C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但△ABC所在平面α与β相交,故错误;对于选项C,a可能在平面β内,故错误;对于选项D,正确.故选:D.8、已知空间四点中,无三点共线,则经过其中三点的平面有()A.一个B.四个C.一个或四个D.无法确定平面的个数答案:C分析:由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分析判断即可.若空间中的四点共面,则经过其中的三点的平面只有一个,若空间中的四点不共面,设这四点为A,B,C,D,由于无三点共线,所以由公理2,可知过A,B,C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过B,C,D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过A,B,D三点确定一个平面,过A,D,C三点确定一个平面,所以经过其中三点的平面有4个,综上,空间四点中,无三点共线,则经过其中三点的平面有1个或4个,故选:C多选题9、如图,在菱形ABCD中,AB=2,∠BAD=60°,将△ABD沿对角线BD翻折到△PBD位置,连结PC,则在翻折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C与平面BCD所成的最大角为45°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PB⊥CDC.当二面角P﹣BD﹣C的大小为90°时,PC=√6D.存在某个位置,使得B到平面PDC的距离为√3答案:BC分析:A,取BD的中点O,连接OP、OC,则OP=OC=√3.可得P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PCO,当PC=√3时∠PCO=60°>45°,即可判断;B,当点P在平面BCD内的投影为△BCD的重心点Q时,可得PB⊂平面PBQPB⊥CD,即可判断;C,当二面角P﹣BD﹣C的大小为90°时,平面PBD⊥平面BCD,即可得△P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判断;D,若B到平面PDC的距离为√3,则有DB平面PCD,即DB⊥CD,与△BCD是等边三角形矛盾.解:选项A,取BD的中点O,连接OP、OC,则OP=OC=√3.由题可知,△ABD和△BCD均为等边三角形,由对称性可知,在翻折的过程中,PC与平面BCD所成的角为∠PCO,当PC=√3时,△OPC为等边三角形,此时∠PCO=60°>45°,即选项A错误;选项B,当点P在平面BCD内的投影为△BCD的重心点Q时,有PQ⊥平面BCD,BQ⊥CD,∴PQ⊥CD,又BQ∩PQ=Q,BQ、PQ⊂平面PBQ,∴CD⊥平面PBQ,∵PB⊂平面PBQ,∴PB⊥CD,即选项B正确;选项C,当二面角P﹣BD﹣C的大小为90°时,平面PBD⊥平面BCD,∵PB=PD,∴OP⊥BD,∵平面PBD∩平面BCD=BD,∴OP⊥平面BCD,∴OP⊥OC,又OP=OC=√3,∴△PO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PC=√2OP=√6,即选项C正确;选项D,∵点B到PD的距离为√3,点B到CD的距离为√3,∴若B到平面PDC的距离为√3,则平面PBD⊥平面PCD.平面CBD⊥平面PCD,则有DB平面PCD,即DB⊥CD,与△BCD是等边三角形矛盾.故选:BC.10、(多选题)下列命题中,错误的结论有()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B.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答案:AC分析:由等角定理可判断A、B的真假;举反例可判断C的真假;由平行公理可判断D的真假.对于选项A:如果一个角的两边与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故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由等角定理可知B正确;对于选项C: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垂直,这两个角的关系不确定,既可能相等也可能互补,也可能既不相等,也不互补.反例如图,在立方体中,∠A1D1C1与∠A1BC1满足A1D1⊥A1B,C1D1⊥C1B,但是∠A1D1C1=π2,∠A1BC1=π3,二者不相等也不互补.故选项C错误;对于选项D: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故选项D正确.故选:AC.11、两平行平面截半径为5的球,若截面面积分别为9π和16π,则这两个平面间的距离是()A.1B.3C.4D.7答案:AD解析:对两个平行平面在球心的同侧和异侧两种情况讨论,计算出球心到两截面的距离,进而可求得两平面间的距离.如图(1)所示,若两个平行平面在球心同侧,则CD=OC−OD=√52−32−√52−42=4−3=1;如图(2)所示,若两个平行截面在球心两侧,则CD=OC+OD=√52−32+√52−42=4+3=7.故选:AD.小提示:用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柱、锥、台等几何体,注意抓住截面的性质“与底面全等或相似”,同时结合旋转体中的经过旋转轴的截面“轴截面”的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中的相似比,构设相关几何变量的方程组,进而得解.12、如图,△A′B′C′是水平放置的△ABC 的直观图,A′B′=2,A′C′=B′C′=√5,则在原平面图形△ABC 中,有( )A .B .AB =2C .AC =2√5D .S △ABC =4√2答案:BD分析:将直观图△A′B′C′还原为原平面图形△ABC 即可求解.解:在直观图△A′B′C′中,过Cʹ作CʹDʹ⊥AʹBʹ于Dʹ∵A′B′=2,A′C′=B′C′=√5,∴AʹDʹ=1,CʹDʹ=√AʹCʹ2−AʹDʹ2=2,又∠CʹOʹDʹ=45∘,所以OʹDʹ=2,OʹAʹ=1,OʹCʹ=2√2,所以利用斜二测画法将直观图△A′B′C′还原为原平面图形△ABC ,如图 AC BCOC=4√2,OA=1,AB=2,故选项B正确;又AC=√OA2+OC2=√33,AC=√OB2+OC2=√41,故选项A、C错误;S△ABC=12×AB×OC=12×2×4√2=4√2,故选项D正确;故选:BD.13、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细沙通过连接管道全部流到下部容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沙漏的一个沙时.如图,某沙漏由上下两个圆锥组成,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均为8cm,细沙全部在上部时,其高度为圆锥高度的23(细管长度忽略不计).假设该沙漏每秒钟漏下0.02cm3的沙,且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恰好堆成一个盖住沙漏底部的圆锥形沙堆.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沙漏中的细沙体积为1024π81cm3B.沙漏的体积是128πcm3C.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此锥形沙堆的高度约为2.4cmD.该沙漏的一个沙时大约是1565秒(π≈3.14)答案:AC解析:A.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直接计算出细沙的体积;B.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直接计算出沙漏的体积;C.根据等体积法计算出沙堆的高度;D.根据细沙体积以及沙时定义计算出沙时.A.根据圆锥的截面图可知:细沙在上部时,细沙的底面半径与圆锥的底面半径之比等于细沙的高与圆锥的高之比,所以细沙的底面半径r=23×4=83cm,所以体积V=13⋅πr2⋅2ℎ3=13⋅64π9⋅163=1024π81cm3B.沙漏的体积V=2×13×π×(ℎ2)2×ℎ=2×13×π×42×8=2563πcm3;C.设细沙流入下部后的高度为ℎ1,根据细沙体积不变可知:1024π81=13×(π(ℎ2)2)×ℎ1,所以1024π81=16π3ℎ1,所以ℎ1≈2.4cm;D.因为细沙的体积为1024π81cm3,沙漏每秒钟漏下0.02cm3的沙,所以一个沙时为:1024π810.02=1024×3.1481×50≈1985秒.故选:AC.小提示:该题考查圆锥体积有关的计算,涉及到新定义的问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对于圆锥这个几何体要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要熟练掌握圆锥体积有关的计算公式.填空题14、已知一个圆柱的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它的侧面积扩大为原来的___________倍.答案:2分析:求出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从而得到侧面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设圆柱的高为ℎ,底面半径为r,则体积为πr2ℎ,体积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扩大后的体积为4πr2ℎ,因为高不变,故体积4πr2ℎ=π(2r)2ℎ,即底面半径扩大为原来的2倍,原来侧面积为2πrℎ,扩大后的圆柱侧面积为2π⋅2rℎ=4πrℎ,故侧面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所以答案是:215、对于任意给定的两条异面直线,存在______条直线与这两条直线都垂直.答案:无数分析:平移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相交并确定一个平面,再由线面垂直的意义及异面直线所成角判断作答.令给定的两条异面直线分别为直线a,b,平移直线b到直线bʹ,使bʹ与直线a相交,如图,则直线bʹ与a确定平面α,点A是平面α内任意一点,过点A有唯一直线l⊥α,因此,l⊥a,l⊥bʹ,即有l⊥b,由于点A的任意性,所以有无数条直线与异面直线a,b都垂直.所以答案是:无数16、如图,已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3,则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答案:2√23分析:直接利用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定义求解.因为AA1//DD1,所以∠DD1B是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的角,在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3,所以tan∠DD1B=BDDD1=2√23,所以答案是:2√23解答题17、如图,水平放置的正四棱柱形玻璃容器Ⅰ和正四棱台形(正四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去一个小正四棱锥后剩下的多面体)玻璃容器Ⅱ的高均为32cm,容器Ⅰ的底面对角线AC的长为10√7cm,容器Ⅱ的两底面对角线EG、E1G1的长分别为14cm和62cm.分别在容器Ⅰ和容器Ⅱ中注入水,水深均为12cm.现有一根玻璃棒l,其长度为40cm.(容器厚度,玻璃棒粗细均忽略不计)(1)求容器Ⅰ、容器Ⅱ的容积;(2)①将l放在容器Ⅰ中,l的一端置于点A处,另一端置于侧棱CC1上,求l没入水中部分(水面以下)的长度;②将l放在容器Ⅱ中,l的一端置于点E处,另一端置于侧棱GG1上,求l没入水中部分(水面以下)的长度.答案:(1)11200cm3;26176cm3;(2)①16cm;②20cm.分析:(1)利用正四棱柱和正四棱台的体积公式计算作答.(2)分别作出玻璃棒l所在的正四棱柱和正四棱台的对角面,借助解三角形知识分别求解作答.(1)容器Ⅰ的底面正方形ABCD面积S=12AC2=12×(10√7)2=350(cm2),其容积V1=S1⋅AA1=350×32=11200(cm3),容器Ⅱ的底面EFGH面积S1=12EG2=12×142=98(cm2),底面E1F1G1H1面积S2=12E1G12=12×622=1922(cm2),容器Ⅱ的容积V2=13(S1+√S1S2+S2)×32=13(98+√98×1922+1922)×32=26176(cm3).(2)①由正四棱柱的定义知,对角面是矩形,设玻璃棒的另一端落在CC1上的点M处,如图,由AC=10√7,AM=40得:CM=√AM2−AC2=30,sin∠CAM=CMAM =34,设AM与水面的交点为P1,过P1作P1Q1//CC1交AC于Q1,在容器Ⅰ中,CC1⊥平面ABCD,则P1Q1⊥平面ABCD,因此P1Q1=12,AP1=P1Q1sin∠CAM=16,所以玻璃棒l没入水中部分(水面以下)的长度为16cm.②O,O1是正四棱台两底面中心,由正四棱台的结构特征知,对角面EGG1E1是等腰梯形,点O,O1分别是两底的中点,设玻璃棒的另一端落在GG1上的点N处,如图,过G作GK//OO1交E1G1于点K,则GK⊥G1E1,GK=OO1=32,而EG=14,E1G1=62,因此,KG1=E1G1−EG2=24,GG1=√GK2+KG12=√322+242=40,sin∠EGG1=sin∠GG1K=GKGG1=45,显然∠EGG1为钝角,cos∠EGG1=−35,在△ENG中,由正弦定理得sin∠ENG=EGsin∠EGNEN =14×4540=725,cos∠ENG=2427,于是得sin∠NEG=sin(∠EGN+∠ENG)=sin∠EGNcos∠ENG+cos∠EGNsin∠ENG=45×2425+(−35)×725=35,设EN与水面的交点为P2,过P2作P2Q2//OO1交直线EG于Q2,在容器Ⅱ中,OO1⊥平面EFGH,则P2Q2⊥平面EFGH,因此P2Q2=12,EP2=P2Q2sin∠NEG =20,11ACCA所以玻璃棒l没入水中部分(水面以下)的长度为20cm.18、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1)求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求证:直线A1B//平面DCC1D1.答案:(1)√22(2)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CC1//BB1,可将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转化为直线A1B和BB1所成的角,再根据题目的边长关系,即可完成求解;(2)可通过连接D1C,证明四边形A1BCD1为平行四边形,从而得到A1B//D1C,再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完成证明.(1)因为CC1//BB1,所以∠A1BB1就是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又因为ABCD−A1B1C1D1为正方体,所.以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为45o,所以异面直线A1B和CC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22(2)连接D1C,因为A1D1//BC且A1D1=BC,所以四边形A1BCD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1B//D1C;A1B⊄平面DCC1D1,D1C⊂平面DCC1D1;所以直线A1B//平面DCC1D1. 即得证.。

(完整)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解析.doc

(完整)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解析.doc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大题及答案解析( 理)1.( 2009 全国卷Ⅰ)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 ABCD 为矩形, SD底面ABCD,AD2 ,DCo SD 2 ,点 M 在侧棱 SC 上,∠ABM=60。

(I )证明:M是侧棱SC的中点;求二面角 S AM B 的大小。

2.( 2009 全国卷Ⅱ)如图,直三棱柱DE ⊥平面 BCC 1(Ⅰ)证明: AB=AC 的角的大小ABC-A 1B1C1中, AB ⊥ AC,D 、E 分别为 AA 1、 B1C 的中点,(Ⅱ)设二面角A-BD-C 为 60°,求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A 1 C1B1D EACB3. ( 2009浙江卷)如图,DC平面ABC,EB / / DC,AC BC EB 2DC 2 ,ACB 120o, P,Q 分别为 AE , AB 的中点.(I)证明: PQ / / 平面ACD;(II)求AD与平面 ABE 所成角的正弦值.4.( 2009 北京卷)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D 底面 ABCD ,点E在棱PB上.(Ⅰ)求证:平面AEC 平面 PDB ;(Ⅱ)当 PD2AB 且E为PB的中点时,求 AE 与平面 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5.( 2009 江西卷)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 ABCD 是矩形, PA平面ABCD,PA AD 4 , AB 2 .以 BD 的中点 O 为球心、 BD 为直径的球面交PD 于点 M .(1)求证:平面ABM⊥平面PCD;(2)求直线PC与平面ABM所成的角;(3)求点O到平面ABM的距离.PMA DOBC6(. 2009 四川卷)如图,正方形ABCD所在平面与平面四边形ABEF所在平面互相垂直,△ 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E , FA FE , AEF 45 (I)求证: EF 平面 BCE ;( II )设线段 CD 、 AE 的中点分别为 P 、 M ,求证: PM ∥平面BCE ( III )求二面角 F BD A 的大小。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三棱锥的三视图,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A.B.C.D.【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点P在侧面ABC的射影为O,.∴该三棱锥的体积.故选:B.【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2.(本小题满分12分)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为棱上的点.(1)证明:;(2)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说明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见解析;(2)存在,点为中点.【解析】(1)先证明AB⊥AC,然后以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能写出各点坐标,由共线可得D(λ,0,1),所以,即DF⊥AE;(2)通过计算,面DEF的法向量为可写成,=(3,1+2λ,2(1-λ)),又面ABC的法向量=(0,0,1),令,解出λ的值即可.试题解析:(1)证明:,又,面又面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且,即:(2)假设存在,设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由题可知面的法向量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即:或(舍)当点为中点时,满足要求.【考点】1、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2、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方法点晴】本题考查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空间向量及其应用,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3.已知正四棱锥中,,那么当该棱锥的体积最大时,它的高为()A.B.C.D.【答案】C【解析】设正四棱锥的高为,则,则,,所以四棱锥的体积,,由得,所以体积函数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所以当时,体积有最大值,故选C.【考点】1.多面体体积;2.导数与函数最值.【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本题主要考查立体几何中的最值问题,多面体体积公式、导数与函数等知识,属中档题.解决此类问题的两大核心思路:一是将立体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结合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求解;二是建立目标函数的数学思想,选择合理的变量,利用导数、基本不等式或配方法求其最值.4.设三棱锥的三条侧棱两两互相垂直,且长度分别为,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其外接球的直径,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考点】球的表面积公式.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答案】【解析】该几何体为一个四棱锥,高为,底面为矩形,长宽分别为,因此体积为【考点】三视图6.已知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三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若B.若C.若D.若【答案】C【解析】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所以A选项不正确;两个平面内存在两条平行的直线时,两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所以B选项不正确;,又,,所以C选项正确;若,则或,所以D不正确.故D正确.【考点】1线面位置关系;2面面位置关系.【易错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属于容易题.解题时一定要抓住题目中的重要字眼“真命题”,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解决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这类试题时一定要万分小心,除了作理论方面的推导论证外,利用特殊图形进行检验,也可作必要的合情推理.7.已知直线平面,直线平面,给出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②④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答案】C【解析】对①,因为直线平面,∥,则,又直线,所以,①对;对②,与的关系是:平行、相交或异面,②错;对③,因为直线平面,∥,所以,又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③对;对④,与可以平行或相交,④错,所以选C.本题可借助于长方体去判定.【考点】1.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易错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属于中档题.解决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这类试题时一定要万分小心,除了作理论方面的推导论证外,利用特殊图形或长方体作为载体进行检验,也可作必要的合情推理.8.利用一个球体毛坯切削后得到一个四棱锥P—ABCD,其中底面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则球体毛坯体积的最小值应为()A.B.C.D.【答案】D【解析】若使得球体毛坯体积最小,则四棱锥各顶点应都在球上,由题意,将四棱锥补成一个长方体,则转化为求长方体外接球体积,长方体体对角线为外接球直径,体对角线长为,所以球的半径为,体积为.【考点】多面体的外接球.9.(2007•山东)下列几何体各自的三视图中,有且仅有两个视图相同的是()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D【解析】利用三视图的作图法则,对选项判断,A的三视图相同,圆锥,四棱锥的两个三视图相同,棱台都不相同,推出选项即可.解:正方体的三视图都相同,而三棱台的三视图各不相同,圆锥和正四棱锥的,正视图和侧视图相同,所以,正确答案为D.故选D【考点】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10.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为正方形,俯视图是腰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表面积为________________.【答案】体积为;表面积为【解析】由题意可知三视图复原的几何体如图为四棱锥,是正方体的一部分,正方体的棱长为2;所以几何体的体积是正方体体积的一半减去,所求几何体的体积为;表面积为【考点】三视图,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11.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其中正视图中半圆的半径为1,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A【解析】根据该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几何体的形状是一个长为,宽为,高为的长方体挖去一个直径为高为的圆柱,该几何体的体积为,选A.【考点】1、三视图;2、组合体的体积.12.如图是一建筑物的三视图(单位:米),现需将其外壁用油漆刷一遍,若每平方米用漆千克,则共需油漆的总量为()A.千克B.千克C.千克D.千克【答案】B【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可间房由底部长宽高分别为的长方体与底面半径.母线长分别为圆锥体组合而成,所以其可刷漆的表面积为,则需要漆的总量为千克,故正确选项为B.【考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3.若=(2,﹣1,0),=(3,﹣4,7),且(λ+)⊥,则λ的值是()A.0B.1C.﹣2D.2【答案】C【解析】利用(λ+)⊥⇔即可得出.解:∵=λ(2,﹣1,0)+(3,﹣4,7)=(3+2λ,﹣4﹣λ,7),(λ+)⊥,∴,∴2(3+2λ)﹣(﹣4﹣λ)+0=0,解得λ=﹣2.故选C.【考点】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1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BC,AB⊥AD,AB⊥PA,BC=2AB=2AD=4BE,平面PAB⊥平面ABCD,(Ⅰ)求证:平面PED⊥平面PAC;(Ⅱ)若直线PE与平面PA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求二面角A﹣PC﹣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解析】(I)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证出PA⊥平面ABCD,从而得到AB、AD、AP两两垂直,因此以AB、AD、AP为x轴、y轴、z轴,建立坐标系o﹣xyz,得A、D、E、C、P的坐标,进而得到、、的坐标.由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公式算出且,从而证出DE⊥AC且DE⊥AP,结合线面垂直判定定理证出ED⊥平面PAC,从而得到平面PED⊥平面PAC;(II)由(Ⅰ)得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是,算出、夹角的余弦,即可得到直线PE与平面PAC所成的角θ的正弦值,由此建立关于θ的方程并解之即可得到λ=2.利用垂直向量数量积为零的方法,建立方程组算出=(1,﹣1,﹣1)是平面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结合平面PAC的法向量,算出、的夹角余弦,再结合图形加以观察即可得到二面角A ﹣PC﹣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解:(Ⅰ)∵平面PAB⊥平面ABCD,平面PAB∩平面ABCD=AB,AB⊥PA∴PA⊥平面ABCD结合AB⊥AD,可得分别以AB、AD、AP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如图所示可得A(0,0,0)D(0,2,0),E(2,1,0),C(2,4,0),P(0,0,λ)(λ>0)∴,,得,,∴DE⊥AC且DE⊥AP,∵AC、AP是平面PAC内的相交直线,∴ED⊥平面PAC.∵ED⊂平面PED∴平面PED⊥平面PAC(Ⅱ)由(Ⅰ)得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是,设直线PE与平面PAC所成的角为θ,则,解之得λ=±2∵λ>0,∴λ=2,可得P的坐标为(0,0,2)设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为=(x0,y,z),,由,,得到,令x0=1,可得y=z=﹣1,得=(1,﹣1,﹣1)∴cos<,由图形可得二面角A﹣PC﹣D的平面角是锐角,∴二面角A﹣PC﹣D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15.已知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侧棱长为,则正三棱锥的体积为.【答案】【解析】∵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底面正三角形的高为,可得底面中心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为,∵正三棱锥侧棱长为,∴正三棱锥的高,所以三棱锥的体积.所以答案应填:.【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16.在等腰梯形中,,,,是的中点,将梯形绕旋转,得到(如图).(I)求证:;(II)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I)由题意容易证明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为等腰梯形,,四边形是菱形,可证得,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证得平面,从而证得;(II)易证平面,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根据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得二面角的余弦值.试题解析:(I)证明:,是的中点,.又,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又为等腰梯形,,,四边形是菱形,,,即.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又平面,.(II)解:平面,同理平面.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设平面的法向量为,,设二面角的平面角为,,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空间中垂直关系的证明及空间向量的应用.17.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P是上底面A1B1C1D1内一动点,则三棱锥P-ABC的正(主)视图与侧(左)视图的面积的比为.【答案】【解析】因为三棱锥的主视图与左视图都是三角形, 正视图和侧视图三角形的底边长都是正方体的棱长,高都是到底面的距离(都是正方体的棱长),所以,三棱锥的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面积相等,即比值为,故答案为.【考点】1、几何体的三视图;2、三角形面积公式.18.如图,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主视图)是平行四边形,侧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都是矩形,则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B【解析】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平行四边形,高为的棱柱,体积为,故选B.【考点】几何体的体积.19.如图,矩形O′A′B′C′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其中O′A′=6,O′C′=2,则原图形OABC的面积为________.【答案】【解析】因为矩形是水平放置的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所以根据画直观图的基本原理知原图形是底边长为的平行四边形,其高是,因此面积是,故答案为.【考点】1、画直观图的基本原理;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20.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由正方体截取两个角得到,如图所示,故体积为.【考点】三视图.21.如图所示,四棱锥的底面是梯形,且,平面,是中点,.(Ⅰ)求证:平面;(Ⅱ)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答案】(I)证明见解析;(II).【解析】(I)取的中点,连结,证得,从而证得平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即可证明平面;(II)分别以的方向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解出平面和向量,即可利用向量所成的角,得到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试题解析:(Ⅰ)证明:取的中点,连结,如图所示.因为,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因为点是中点,所以,且.又因为,且,所以,且,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所以平面.(Ⅱ)解:设点O,G分别为AD,BC的中点,连结,则,因为平面,平面,所以,所以.因为,由(Ⅰ)知,又因为,所以,所以所以为正三角形,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故两两垂直,可以点O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所以,,,设平面的法向量,则所以取,则,设与平面所成的角为,则,因为,所以,所以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求解.22.如图,在三棱台中,平面平面,,BE=EF=FC=1,BC=2,AC=3.(Ⅰ)求证:BF⊥平面ACFD;(Ⅱ)求二面角B-AD-F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解析】(Ⅰ)先证,再证,进而可证平面;(Ⅱ)方法一:先找二面角的平面角,再在中计算,即可得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方法二:先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再计算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进而可得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试题解析:(Ⅰ)延长,,相交于一点,如图所示.因为平面平面,且,所以平面,因此.又因为,,,所以为等边三角形,且为的中点,则.所以平面.(Ⅱ)方法一:过点作于Q,连结.因为平面,所以,则平面,所以.所以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在中,,,得.在中,,,得.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方法二:如图,延长,,相交于一点,则为等边三角形.取的中点,则,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以点为原点,分别以射线,的方向为,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因此,,,.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得,取;由,得,取.于是,.所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线面垂直,二面角.【方法点睛】解题时一定要注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否则很容易出现错误.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和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23.直线a、b是异面直线,α、β是平面,若a⊂α,b⊂β,α∩β=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至少与a、b中的一条相交B.c至多与a、b中的一条相交C.c与a、b都相交D.c与a、b都不相交【答案】A【解析】利用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判断求解.解:由直线a、b是异面直线,α、β是平面,若a⊂α,b⊂β,α∩β=c,知:对于B,c可以与a、b都相交,交点为不同点即可,故B不正确;对于C,a∥c,b∩c=A,满足题意,故C不正确;对于D,c与a、b都不相交,则c与a、b都平行,所以a,b平行,与异面矛盾,故D不正确;对于A,由B,C、D的分析,可知A正确故选:A.24.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B.160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三棱柱和一个四棱锥组合的组合体,其中直三棱柱的底面为左视图,高为,故体积.四棱锥的底面为边长为的正方形,高为,所以体积,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故选A.【考点】1、几何体的三视图;2、几何体的体积.【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三视图及空间几何体的体积,属于中档题.空间几何体体积问题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求简单几何体的体积时若所给的几何体为柱体椎体或台体,则可直接利用公式求解;(2)求组合体的体积时若所给定的几何体是组合体,不能直接利用公式求解,则常用转换法、分割法、补形法等进行求解. (3)求以三视图为背景的几何体的体积时应先根据三视图得到几何体的直观图,然后根据条件求解.25.中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商鞅督造一种标准量器——商鞅铜方升,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寸),若π取3,其体积为12.6(立方寸),则图中的x为()A.1.2B.1.6C.1.8D.2.4【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即,解得,故选B.【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及体积.2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cm3A.4+B.4+C.6+D.6+【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还原原几何体如图,是一个半圆柱与一个直三棱柱的组合体,半圆柱的底面半径为,高为;直三棱柱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为),高为.∴.故本题选D.【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27.在正方体中,是的中点,则异面直线与所成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若正方体边长为1,则四面体的体积为_________.【答案】;【解析】异面直线与所成角为,,.【考点】立体几何中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的求法以及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28.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点为棱的中点.(1)证明:;(2)若为棱上一点,满足,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以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求得,,可得,即可证结论;(2)先根据确定的位置,在求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可证平面一个的法向量为,利用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即可得结论.试题解析:(1)证明:依题意,以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可得,,,.由为棱的中点,得.向量,,故.所以.(2)向量,,,.由点在棱上,设,.故.由,得,因此,,解得.即.设为平面的法向量,则,即.不妨令,可得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取平面的法向量,则.易知,二面角是锐角,所以其余弦值为.【考点】1、空间直线垂直的判定;2、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29.如图,在三棱锥中,底面,且,点是的中点, 交于点.(1)求证:平面;(2)当时, 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1)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利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即从线线垂直出发给予证明,而线线垂直的证明与寻找,往往从两个方面,一是利用线面垂直性质定理转化为线线垂直,另一是结合平几条件,如本题利用等腰三角形底边中线性质得(2)求三棱锥体积,关键在于确定高,即线面垂直.由(1)得平面,因此,这样只需在对应三角形中求出对应边即可.试题解析:(1)底面,面,又因为是的中点, 面由已知平面.(2)平面,平面,而,又又平面而.【考点】线面垂直判定与性质定理,三棱锥体积【思想点睛】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30.过球表面上一点引三条长度相等的弦,且两两夹角都为60°,若球半径为,求弦的长度___________.【答案】【解析】依题意可知,这是一个正四面体的外接球. 若一个正四面体边长为,其外接球半径公式为:,即.【考点】球的内接几何体.【思路点晴】对棱相等的三棱锥,设三对棱长分别为,如下图所示三棱锥,请同学们推导其外接球半径公式,特别地,若一个正四面体边长为,其外接球半径公式为:.设几何体底面外接圆半径为,常见的图形有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矩形,它们的外心可用其几何性质求;而其它不规则图形的外心,可利用正弦定理来求.2.若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则其体对角线长为;长方体的外接球球心是其体对角线中点.找几何体外接球球心的一般方法:过几何体各个面的外心分别做这个面的垂线,交点即为球心.31.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根据给定的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表示,左侧是一个底面半径为,高为半个圆锥,几何体的右侧是一个底面为底边为,高为的等腰三角形三棱锥,其中三棱锥的高为,所以几何体的体积为,故选D.【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及体积的计算.32.已知直线与平面平行,是直线上的一定点,平面内的动点满足:与直线成.那么点轨迹是()A.两直线B.椭圆C.双曲线D.抛物线【答案】C【解析】题意画图如下,是直线上的定点,有一平面与直线平行,平面内的动点满足的连线与成角,因为空间中过与成角的直线组成两个相对顶点的圆锥,即为平行于圆锥轴的平面,点可理解为是截面与圆锥侧面的交点,所以点的轨迹为双曲线,故选C.【考点】1、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2、圆锥曲线的定义.33.三棱锥内接于球,,当三棱锥的三个侧面积和最大时,球的体积为.【答案】【解析】由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当时取得最大值,所以当两两垂直时,侧面积和取得最大值.此时,由于三棱锥三条侧棱两两垂直,所以可以补形为正方体,三棱锥的外接球即正方体的外接球,其直径等于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故求的体积为.【考点】几何体的外接球.【思路点晴】设几何体底面外接圆半径为,常见的图形有正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矩形,它们的外心可用其几何性质求;而其它不规则图形的外心,可利用正弦定理来求.若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则其体对角线长为;长方体的外接球球心是其体对角线中点.找几何体外接球球心的一般方法:过几何体各个面的外心分别做这个面的垂线,交点即为球心.三棱锥三条侧棱两两垂直,且棱长分别为,则其外接球半径公式为: .34.如图,在直三棱柱中,,过的中点作平面的垂线,交平面于,则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A.B.C.D.【答案】C【解析】连接,则,由直三棱柱得,因此,因此为的中点,过作于,则为与平面所成角, ,选C.【考点】线面角35.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底面是直角梯形,(1)在上确定一点,使得平面,并求的值;(2)在(1)条件下,求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2)【解析】(1)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得线线平行,再根据平行得相似,即得比例关系:取。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A.1B.2C.3D.4【答案】B【解析】几何体为一个三棱柱,底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分别为6,8;三棱柱高为12.得到的最大球为直角三角形的内切球,其半径为,选B.【考点】三视图2.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正视图是等腰梯形,俯视图中的曲线是两个同心的半圆组成的半圆环,侧视图是直角梯形,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知:,,∴.【考点】三视图.3.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从该几何体的实心外接球中挖去该几何体,则剩余几何体的表面积是(注:包括外表面积和内表面积)()A.133B.100C.66D.166【答案】D【解析】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为底面半径为3,搞为8的圆柱.其外接球时半径为5的球.则剩余几何体的表面积是球的表面积与该圆柱表面积的和,即.故选D.【考点】多面体及与其外接球的关系及几何体表面积计算问题.4.(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已知五面体,其中内接于圆,是圆的直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且平面.(1)证明:;(2)若,,且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是,试求该几何体的体积.【答案】(1)见解析;(2)8.【解析】(1)将问题转化为证明平面,再转化为证明(由直径可证)与(由平面可证);(2)考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求两个法向量的夹角来确定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并确定的长,进而可求得几何体的体积.试题解析:(1)证明:是圆的直径,,又平面,又平面,且,平面又平面,(2)设,以所在直线分别为轴,轴,轴,如图所示则,,,由(Ⅰ)可得,平面,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设为平面的一个法向量由条件得,,即不妨令,则,,.又二面角所成角的正切值是,,得该几何体的体积是【考点】1、空间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二面角;3、空间几何体的体积.【方法点睛】用空间向量处理某些立体几何问题时,除要有应用空间向量的意识外,关键是根据空间图形的特点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若坐标系选取不当,计算量就会增大.总之树立用数解形的观念,即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常考虑以特殊点为坐标原点(如中点、正方体的顶点),特殊直线(如有两两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来建立.5.如图,在多面体中,为菱形,,平面,平面,为的中点,若平面.(1)求证:平面;(2)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见解析;(2).【解析】(1)证明线面垂直,只要证明这条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即可,取中点,连接,可证,先证,即可证明,即可证明结论成立;(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由空间向量公式直接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取AB的中点M,连结GM,MC,G为BF的中点,所以GM //FA,又EC面ABCD, FA面ABCD,∵CE//AF,∴CE//GM,∵面CEGM面ABCD=CM,EG// 面ABCD,∴EG//CM,∵在正三角形ABC中,CM AB,又AF CM∴EG AB, EG AF,∴EG面ABF.(2)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设AB=2,则B()E(0,1,1) F(0,-1,2)=(0,-2,1),=(,-1,-1),=(,1, 1),设平面BEF的法向量=()则令,则,∴=()同理,可求平面DEF的法向量 =(-)设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2.空间向量的应用.【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空间向量的应用,属中档题.解答空间几何体中的平行、垂直关系时,一般要根据已知条件把空间中的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垂直关系进行转化,转化时要正确运用有关的定理,找出足够的条件进行推理;求二面角,则通过求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间接求解.此时建立恰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以及正确求出各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所在.6.三棱锥及其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下图所示,,则棱的长为.【答案】.【解析】由已知三视图可知,平面,且底面为等腰三角形.在中,,边上的高为,所以.在中,由可得,故应填.【考点】1、三视图.【易错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空间几何体的面积、体积的计算,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属中档题.其解题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错误:其一是不能准确利用已知条件的三视图得出原几何体的空间形状,即不能准确找出该几何体中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导致出现错误;其二是计算不仔细,导致结果出现错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处理三视图与原几何体之间的关系.7.在三棱锥中,平面为侧棱上的一点,它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B.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C.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D.平面且三棱锥的体积为【答案】C【解析】∵平面,∴,又,∴平面,∴,又由三视图可得在中,为的中点,∴平面.又平面.故.故选:C.【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3.简单空间图形的三视图.8.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的侧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B.C.D.【答案】C【解析】题设三视图是下图中几何体的三视图,由三视图中的尺寸,知其体积为,故选C.【考点】三视图与几何体的体积.9.如图,在三棱柱ABC A1B1C1中,D,E分别为A1C1,BB1的中点,B1C⊥AB,侧面BCC1B1为菱形.求证:(Ⅰ)DE∥平面ABC1;(Ⅱ)B1C⊥DE.【答案】(Ⅰ)证明见解析;(Ⅱ)证明见解析.【解析】(Ⅰ)取AA1的中点F,连DF,FE,根据中点易证线线平行,从而平面DEF∥平面ABC1,又因为DE平面DEF,所以B1C⊥DE;(Ⅱ)在菱形中B1C⊥BC1,又B1C⊥AB,易证B1C⊥平面ABC1,再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得:B1C⊥平面DEF,从而证明B1C⊥DE.试题解析:(Ⅰ)如图,取AA1的中点F,连DF,FE.又因为D,E分别为A1C1,BB1的中点,所以DF∥AC1,EF∥AB.因为DF平面ABC1,AC1平面ABC1,故DF∥平面ABC1.同理,EF∥平面ABC1.因为DF,EF为平面DEF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平面DEF∥平面ABC1.因为DE平面DEF,所以DE∥平面ABC1.(Ⅱ)因为三棱柱ABC A1B1C1的侧面BCC1B1为菱形,故B1C⊥BC1.……9分又B1C⊥AB,且AB,BC1为平面ABC1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所以B1C⊥平面ABC1.而平面DEF∥平面ABC1,所以B1C⊥平面DEF,因为DE平面DEF,所以B1C⊥DE.【考点】1、线面平行;2、面面平行;3、线面垂直;4、三角形中位线.【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平行、线线平行、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属于中档题.解题时一定要注意得线线平行的常用证明方法,构造中位线和平行四边形是最常用方法.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是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和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10.已知,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两条不同的直线,则下列正确的是()A.若,,则B.若,,,则C.若,,,则D.若,,,则【答案】C.【解析】A:或者,异面,故A错误;B: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可知B错误;C:正确;D:或,故D错误,故选C.【考点】空间中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1.已知三条不重合的直线和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则B.若,,且,则C.若,,则D.若,,且,则【答案】D【解析】A.若,,则,错,有可能;B.若,,且,则,错,有可能;C.若,,则,错,有可能,或异面;D.若,,且,则,正确【考点】空间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12.如图,三角形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底面,,点是的中点,点在上,且.(1)证明:平面平面;(2)求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底面,可得,又,可证的平面,问题得证;(2)在第一问证明的基础上,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容易作出平面的垂线,即得斜线的射影,找出角,解直角三角形可得线面角的正弦.试题解析:(1)证明∵底面,底面,∴,又,,∴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2)解:过点作,连结.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为直线和平面所成角.∵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又∵,∴,,∴.即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考点】空间垂直关系的应用和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方法点晴】证明面面垂直只能证明线面垂直,而要证明线面垂直就得证明线线垂直,结合题中已知的垂直条件,分析容易找到哪个平面的垂线,逐步完成证明,组织步骤时一定要思路条理;对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遵循作—证(指)—求—答的解题步骤,应当结合条件和前面证明的结论找到平面的垂线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在第一问证明的基础上有了平面的垂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过直线上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即为平面的垂线,连接垂足和斜足即得射影,找到线面角后解直角三角形得解.1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A.B.C.D.【答案】A【解析】几何体为一个三棱锥S-ABC,其中D为AC中点,且SD垂直平面ABC,BD垂直AC,则球心在SD上,设球半径为R,则外接球表面积为,选A.【考点】三视图【方法点睛】1.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由多面体的三视图想象出空间几何体的形状并画出其直观图.2.三视图中“正侧一样高、正俯一样长、俯侧一样宽”,因此,可以根据三视图的形状及相关数据推断出原几何图形中的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及相关数据.14.已知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在半径为的球面上,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点是线段的中点,过点作球的截面,则截面面积的最小值是_________.【答案】【解析】因为过作球的截面,当截面与垂直时,截面圆的半径最小,所以当截面与垂直时,截面圆的面积有最小值.设正三角形的外接圆圆心为,在中,,所以.在中,,所以,所以截面面积为【考点】1、多面体的外接球;2、球的截面圆性质.【方法点睛】“切”“接”问题的处理规律:①“切”的处理:解决与球的内切问题主要是指球内切多面体与旋转体,解答时首先要找准切点,通过作截面来解决;②“接”的处理:把一个多面体的几个顶点放在球面上即为球的外接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外接的特点,即球心到多面体的顶点的距离等于球的半径.15.(2015•金家庄区校级模拟)如图正方形BCDE的边长为a,已知AB=BC,将△ABE沿BE边折起,折起后A点在平面BCDE上的射影为D点,则翻折后的几何体中有如下描述:①AB与DE所成角的正切值是;②AB∥CE;③VB﹣ACE的体积是a2;④平面ABC⊥平面ADC;⑤直线EA与平面ADB所成角为30°.其中正确的有.(填写你认为正确的序号)【答案】①③④⑤【解析】①由于BC∥DE,则∠ABC(或其补角)为AB与DE所成角;②AB和CE是异面直线;③根据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即可求VB ﹣ACE的体积;④根据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⑤根据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解:由题意,AB=BC,AE=a,AD⊥平面BCDE,AD=a,AC= a①由于BC∥DE,∴∠ABC(或其补角)为AB与DE所成角∵AB=a,BC=a,AC=a,∴BC⊥AC,∴tan∠ABC=,故①正确;②由图象可知AB与CE是异面直线,故②错误.③VB﹣ACE的体积是S△BCE×AD=×a3=,故③正确;(4)∵AD⊥平面BCDE,BC⊂平面BCDE,∴AD⊥BC,∵BC⊥CD,AD∩CD=D,∴BC⊥平面ADC,∵BC⊂平面ABC,∴平面ABC⊥平面ADC,故④正确;⑤连接CE交BD于F,则EF⊥BD,∵平面ABD⊥平面BDE,∴EF⊥平面ABD,连接F,则∠EAF为直线AE与平面ABD所成角,在△AFE中,EF=,AE=a,∴sin∠EAF==,则∠EAF=30°,故⑤正确,故正确的是①③④⑤故答案为:①③④⑤【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6.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答案】.【解析】该几何体是一个四棱锥,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高为,所以.【考点】1.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与直观图.17.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且三棱柱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是.【答案】【解析】由题意可得:把三棱柱补成底面以2为边长的正方形,以为高的长方体,长方体的体对角线就是球的直径,所以,所以该球的表面积是;故填.【考点】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18.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则该几何体可以是下列几何体中的()①三棱台,②四棱台,③五棱台,④圆台.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则根据几何体的三视图的规则可知,该几何体可能为四棱台或圆台,故选D.【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和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试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原则,还原出原几何体的形状,本题的解答中,只是给出了几何体的正视图和侧视图都是等腰梯形,从而可得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四棱台或圆台.19.在直三棱柱中,,,且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等于,设.(1) 求的值;(2) 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 (2)【解析】(1)由BC ∥B 1C 1可得∠A 1BC 就是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1所成的角,从而∠A 1BC =60°,再由AA 1⊥平面ABC ,AB=AC ,则A 1B=A 1C ,△A 1BC 为等边三角形, 由已知可得,即可求得 (2)连接B 1C ,则三棱锥B 1–A 1BC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C –A 1B 1B 的体积,△的面积, 又可得平面,利用三棱锥的体积公式可求得.试题解析:(1)∵BC ∥B 1C 1,∴∠A 1BC 就是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1所成的角,即∠A 1BC =60°,又AA 1⊥平面ABC ,AB=AC ,则A 1B=A 1C ,∴△A 1BC 为等边三角形, 由,, ∴; (2)连接B 1C ,则三棱锥B 1–A 1BC 的体积等于三棱锥C –A 1B 1B 的体积, 即:, △的面积,又平面,所以,所以.【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及三棱锥的体积的求法.20. 如图,在四棱锥中,已知棱,,两两垂直,长度分别为1,2,2.若(),且向量与夹角的余弦值为.(1)求的值;(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2).【解析】(1)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的坐标,根据空间向量夹角余弦公式列出关于的方程可求;(2)设岀平面的法向量为,根据,进而得到,从而求出,向量的坐标可以求出,从而可根据向量夹角余弦的公式求出,从而得和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试题解析:(1)依题意,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因为,所以,从而,则由,解得(舍去)或. (2)易得,,设平面的法向量, 则,,即,且,所以,不妨取,则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又易得,故,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考点: 1、空间两向量夹角余弦公式;2、利用向量求直线和平面说成角的正弦.21.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分别是棱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证:平面平面.【答案】(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解析】(1)证明线面平行,一般利用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即从线线平行出发给予证明,而线线平行的寻找与证明,往往需结合平面几何条件,如本题利用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定理得(2)证明面面垂直,一般利用面面垂直判定定理,即从线面垂直出发给予证明,而线面垂直的证明,需多次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定理:先由平行四边形为菱形得,再由平面得,即,从而得平面试题解析:(1)设,连结,因为,为的中点,所以,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为的中点,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方法一)因为平面,平面所以,由(1)同理可得,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所以因为,所以平行四边形为菱形,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方法二)连结,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因为为的中点,所以,由(1),所以又因为为的中点,所以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平面.【考点】线面平行判定定理,面面垂直判定定理22.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A【解析】因为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有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下面为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柱体的一半、上面是底面半径为高为的圆锥体的一半,所以体积为,故选A.【考点】1、几何体的三视图;2、圆柱及圆锥的体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利用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重点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属于难题.三视图问题是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最常见题型,也是高考热点.观察三视图并将其“翻译”成直观图是解题的关键,不但要注意三视图的三要素“高平齐,长对正,宽相等”,还要特别注意实线与虚线以及相同图形的不同位置对几何体直观图的影响.23.已知如图所示的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均在球的球面上,和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则球的体积为()A.B.C.D.【答案】C【解析】因为,,,所以的中点为的外心,连接,则,又和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所以平面,上的每一点到距离相等,因此正三角形的中心即是外接球球心,其半径也是外接球半径,所以球半径,求体积为,故选C.【考点】1、外接球的性质及勾股定理;2、面面垂直及球的体积公式.【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外接球的性质及勾股定理、面面垂直及三棱锥外接球体积的求法,属于难题.要求外接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关键是求出求的半径,求外接球半径的常见方法有:①若三条棱两垂直则用(为三棱的长);②若面(),则(为外接圆半径);③可以转化为长方体的外接球;④特殊几何体可以直接找出球心和半径.本题是根据方法④直接找出球心并求出半径进而得到求体积的.24.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分别是的中点(1)求证:;(2)设与交于点,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要证明线面垂直,一般先证明线线垂直,本题中,由于是中点,因此有,而与垂直,从而与平面垂直,结论得证;(2)要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考虑三棱锥,的面积易求(为面积的一半),另外由(1)的结论,此三棱锥以为底时,是高,体积易求,从而所求距离易得.试题解析:(1)证明:连接,由于分别是的中点,所以,又,平面,故,又为正方形,故故,故(2)连接交于点,连接,则交线为,又,故,由于分别是的中点,故为的中点,又,故为三棱锥的高又故,又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考点】线面垂直的判断,点到平面的距离.25.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由几何体的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上下底面为梯形的直棱柱,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为,故选C.【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几何体的体积.【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的应用,着重考查了推理和运算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属于中档试题,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宽相等、高平齐”的原则,还原出原几何体的形状,本题的解答中,该几何体是上下底面为梯形的直棱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属于基础题.26.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B.C.D.【答案】C【解析】由题意得,根据给定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可知,原几何体为正方体的一部分,如图所示的红线部分,是一个棱长为的正四面体,所以此几何体的表面积为,故选C.【考点】几何体的三视图与表面积.27.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______cm2,体积是______cm3.【答案】80,40【解析】由三视图知该组合体是一个长方体上面放置了一个小正方体,,.【考点】三视图.【方法点睛】解决由三视图求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问题,一般是先根据三视图确定该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再准确利用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计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28.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Ⅰ)求证:平面;(Ⅱ)求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Ⅲ)在棱PA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BM∥平面PCD?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Ⅰ)见解析;(Ⅱ);(Ⅲ)存在,.【解析】(Ⅰ)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知AB⊥平面,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知,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平面;(Ⅱ)取的中点,连结,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利用向量法可求出直线PB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Ⅲ)假设存在,根据A,P,M三点共线,设,根据BM∥平面PCD,即(为平面PCD的法向量),求出的值,从而求出的值.试题解析:(Ⅰ)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Ⅱ)取的中点,连结.因为,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因为,所以.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题意得,.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则.所以.又,所以.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Ⅲ)设是棱上一点,则存在使得.因此点.因为平面,所以平面当且仅当,即,解得.所以在棱上存在点使得平面,此时.【考点】空间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线面角的计算;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名师】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的应用:当两个平面垂直时,常作的辅助线是在其中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把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进而可以证明线线垂直(必要时可以通过平面几何的知识证明垂直关系),构造(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得到点到面的距离等.29.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是菱形,,平面,,点分别为和中点.(1)求证:直线平面;(2)求三棱锥的表面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要证线面平行,一般先证线线平行,考虑到,是中点,因此取的中点,可证得且,从而得平行四边形,因此有,最终得线面平行;(2)要求三棱锥的表面积,必须求得它的各个面的面积,由平面,得,三角形和的面积可求,由题设又可证,这样就有,另两个面的面积又可求得.试题解析:(1)证明:作FM∥CD交PC于M.∵点F为PD中点,∴. ∴,∴AEMF为平行四边形,∴AF∥EM,∵,∴直线AF平面PEC.(2)连结可知,,由此;;;;因此三棱锥的表面积.【考点】线面平行的判断,多面体的表面积.30.在棱长为3的正方体中,在线段上,且,为线段上的动点,则三棱锥的体积为()A.1B.C.D.与点的位置有关【答案】B【解析】由于是定值,点到平面的距离是,因此点平面的距离是.所以三棱锥的体积,应选B.【考点】三棱锥体积的运算.31.如图,在多面体中,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四边形是矩形,且平面平面,,和分别是和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运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求证;(2)借助题设条件及转化化归的思想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1)证明:设,连接,在中,因为,,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2)因为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且平面,所以平面,则到平面的距离为的一半,又因为,所以,所以.【考点】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及棱锥公式的运用.32.如图,在三棱柱中,,,,在底面的射影为的中点,是的中点.(1)证明:平面;(2)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设为的中点,连接,依题意有,,故平面.根据分析有,故平面;(2)以的中点为原点,分别以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得余弦值为.试题解析:(1)设为的中点,连接.由题意得:平面,所以.因为,所以,,故平面.由分别为的中点,得且,从而且,所以为平行四边形,故,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2)方法一:作,且,连结.由,,得,由,,得与全等.由,得,因此为二面角的平面角.由,,,得,,由余弦定理得.方法二:以的中点为原点,分别以射线为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由题意知各点坐标如下:,因此,,,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由,即,可取.由,即,可取,于是.由题意可知,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钝角,故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可知,从左往右为半个圆锥,一个圆柱,一个半圆,故体积为.【考点】三视图.34.如图,在四棱柱中,底面,为线段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两点),平面与平面交于.(1)证明:;(2)证明:平面.【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解析】(1)要证线线垂直,一般可证线面垂直,观察题中垂直条件,平面,则有,题中又有,从而有平面,因此结论得证;(2)要证线面平行,就是要证线线平行,直线是平面与平面的交线,因此要得平行,就要有线面平行,而这由可得平面,从而,结论得证.试题解析:(1)证明: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而平面,所以.(2)在四棱柱中,,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又平面,平面与平面交于,所以,因为,所以,而平面,平面,所以平面.【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名师】证明线面(面面)平行(垂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几何体试题及答案解析试题一:立体几何基础题题目:已知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求该长方体的体积。

解析:长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其三个维度的乘积来计算,即体积V = a × b × c。

答案:V = abc。

试题二: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题目: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A(1, 0, 0),点B(0, 1, 0),点C(0, 0, 1),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解析: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三角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向量叉乘来求解。

设向量AB = (-1, 1, 0),向量AC = (-1, 0, 1),向量AB与向量AC 的叉乘结果为向量AB × AC = (1, -1, 1)。

该向量的模即为三角形ABC的面积的两倍。

答案:三角形ABC的面积为√3。

试题三:圆锥体的体积计算题目: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圆锥的体积。

解析:圆锥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1/3)πr²h来计算。

答案:V = (1/3)πr²h。

试题四:球体的表面积与体积题目:已知球体的半径为R,求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球体的表面积可以通过公式A = 4πR²来计算,球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4/3)πR³来计算。

答案:球体的表面积A = 4πR²,球体的体积V = (4/3)πR³。

试题五:旋转体的体积题目: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圆柱的体积。

解析:圆柱的体积可以通过公式V = πr²h来计算。

答案:V = πr²h。

结束语:通过上述试题及答案解析,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几何体的计算涉及体积、面积和表面积等概念,这些计算在数学和物理等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于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至关重要。

希望这些试题和解析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立体几何概念的理解,并在解题过程中培养空间想象能力。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数学立体几何试题答案及解析1..已知正四棱锥S—ABCD,底面上的四个顶点A、B、C、D在球心为O的半球底面圆周上,顶点S在半球面上,则半球O的体积和正四棱锥S—ABCD的体积之比为。

【答案】;【解析】略2.已知菱形中,,,沿对角线将折起,使二面角为,则点到所在平面的距离等于。

【答案】【解析】先设中点为,连接,然后解得,过点做的垂线,即为所求。

3.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正视图、侧视图均为直角三角形,则该三棱锥的四个面中,面积最大的面的面积是.【答案】【解析】该三棱锥底面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面积为,有两个侧面是底边为2,高为2的直角三角形,面积为2,另一个侧面是底边为2,腰为的等腰三角形,面积为,所以面积最大的面的面积是.【考点】三视图.4.(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中,PA 平面ABCD,DAB为直角,AB//CD,AD=CD=2AB=2,E,F分别为PC,CD的中点.(Ⅰ)证明:AB平面BEF:(Ⅱ)设PA =h,若二面角E-BD-C大于45 ,求h的取值范围.【答案】(Ⅰ)见解析;(Ⅱ)【解析】第一问注意将空间的垂直关系的转换掌握好即可,第二问注意应用空间向量解决二面角的问题的步骤,注意不等关系的建立.试题解析:(Ⅰ)证:由已知且为直角,故四边形是矩形,从而.又底面,∴平面平面,∵,故平面,∴,在内,分别是的中点,,∴;由此得平面.(Ⅱ)以为原点,以为轴,轴,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可取设二面角E-BD-C的大小为,则=,化简得,所以【考点】线面垂直的判定,二面角的问题,不等关系的建立.5.(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是侧棱上的一点,.(Ⅰ)试确定,使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Ⅱ)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使得对任意的,垂直于,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1);(2)为的中点时,满足题设的要求.【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面角、空间向量法、向量的数量积等基础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第一问,利用线面平行的性质得,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得平面,得到为线面角,在中,列出的表达式,解出m的值;第二问,要在上找一点,使得.只需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得,再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得.试题解析:解法一:(1)如图:故.所以.又故在△,即.故当时,直线.(Ⅱ)依题意,要在上找一点,使得.只需设,可推测的中点即为所求的点.因为,所以即又,故.即解法二:(1)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1,则A(1,0,0), B(1,1,0), P(0,1,m),C(0,1,0), D(0,0,0), B1(0,0,1).1,1), D1所以又由的一个法向量.设与所成的角为,则依题意有:,解得.故当时,直线.(2)若在上存在这样的点,设此点的横坐标为,则.……8分依题意,对任意的要使,只需对恒成立,即为的中点时,满足题设的要求【考点】线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垂直、线面垂直、线面角、空间向量法、向量的数量积.6.一个球的内接圆锥的最大体积与这个球的体积之比为.【答案】【解析】设球半径为R,其内接圆锥的底半径为r,高为h,作轴截面,则r2=h(2R﹣h).V=πr2h=h2(2R﹣h)=h•h(4R﹣2h)≤=•πR3.锥∵V=πR3 ∴球的内接圆锥的最大体积与这个球的体积之比为8:27.球【考点】球的体积和表面积.7.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为棱上的点.(1)证明:;(2)是否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说明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又∵∴⊥面.又∵面,∴,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设且,即,则∵,所以;(2)结论: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解析】(1)首先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面,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得,然后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点的坐标并设,于是由可得出点的坐标,进而由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可得出,即可得出证明结果;(2)根据(1)中建立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求出平面与平面的法向量,然后运用即可求出所求的结果.试题解析:(1)证明:∵,,又∵∴⊥面.又∵面,∴,以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设且,即,则,∵,所以;(2)结论:存在一点,使得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理由如下:由题可知面的法向量,设面的法向量为,则,∵,∴,即,令,则.∵平面与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即,解得或(舍),所以当为中点时满足要求.【考点】1、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判定定理;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3、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的应用.【易错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直线垂直的判定定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和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的应用,属中档题.解决这类空间立体几何问题最容易出现以下几处错误:其一是在运用空间向量求解立体几何问题如证明线线垂直或平行、线面垂直或平行和面面垂直等,不能结合已知条件建立适当地空间直角坐标系,进而导致错误;其二是在求解二面角问题时,不知道怎么判断这个二面角的大小,到底是锐角还是钝角,从而导致错误.8.已知是矩形,分别是线段的中点,平面.(1)求证:平面;(2)若在棱上存在一点,使得平面,求的值.【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1)通过证明,然后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平面;(2)过作交于,则平面,且.再过作交于,所以平面,且,所以平面平面,进而满足题意.试题解析:(1)在矩形中,因为,点是的中点,所以.所以,即.又平面,所以,所以平面.(2)过作交于,则平面,且.再过作交于,所以平面,且.所以平面平面,所以平面,从而点满足.【考点】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9.利用一个球体毛坯切削后得到一个四棱锥,其中底面四边形是边长为的正方形,,且平面,则球体毛坯体积的最小值应为.【答案】【解析】将四棱锥补成一个正方体,则球体毛坯体积的最小时应为正方体的外接球,此时直径为,体积为【考点】正方体外接球体积【名师】1. 某些空间几何体是某一个几何体的一部分,在解题时,把这个几何体通过“补形”补成完整的几何体或置于一个更熟悉的几何体中,巧妙地破解空间几何体的几何问题,这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补形法.常见的补形法有对称补形、联系补形与还原补形.2.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球与旋转体的组合通常作它们的轴截面解题,球与多面体的组合,通过多面体的一条侧棱和球心,或“切点”、“接点”作出截面图,把空间问题化归为平面问题.10.如图,在矩形中,,,在平面内将矩形绕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得到矩形,则点到直线的距离是.【答案】.【解析】如下图所示,连结,,过作于,由题意得,,,∴,故点到直线距离为.【考点】三角恒等变形.11.(2015秋•盐城校级月考)如图,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底面ABCD为矩形,E,F分别为棱AB,PC的中点(1)求证:PE⊥BC;(2)求证:EF∥平面PAD.【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1)证明PA⊥BC,AB⊥BC,证得CB⊥平面PAB,从而有CB⊥PE.(2)取CD的中点G,由FG是三角形CPD的中位线,可得 FG∥PD,再由举行的性质得EG∥AD,证明平面EFG∥平面PAD,从而证得EF∥平面PAD.解:(1)证明:∵侧棱PA垂直于底面,∴PA⊥BC.又底面ABCD是矩形,∴AB⊥BC,这样,CD垂直于平面PAD内的两条相交直线,∴CB⊥平面PAB,∴CB⊥PE.(2)取CD的中点G,∵E、F分别是AB、PC的中点,∴FG是三角形CPD的中位线,∴FG∥PD,FG∥面PAD.∵底面ABCD是矩形,∴EG∥AD,EG∥平面PAD.故平面EFG∥平面PAD,∴EF∥平面PAD.【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12.如图,在直三棱柱中,底面是正三角形,点是中点,,.(Ⅰ)求三棱锥的体积;(Ⅱ)证明:.【答案】(Ⅰ);(Ⅱ)详见解析【解析】(Ⅰ)求三棱锥体积,关键在于确定高,因为面为侧面,因此可利用等体积法转移体积:,这样只需确定面上的高,由直三棱柱知侧面与底面垂直,因此过作,再由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得面,最后根据三棱锥体积公式求体积(Ⅱ)证明线线垂直,一般利用线面垂直性质与判定定理,经多次转化进行论证:取的中点E,则,再由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得面,进而;另一方面,在矩形中,由平几的相似知识可推得,因此面,试题解析:证明:(Ⅰ)过作,直三棱柱中面,面,是高=,,(Ⅱ)取的中点E,连接底面是正三角形,矩形中,中,,中,,∽,,面,【考点】三棱锥体积,线面垂直性质与判定定理13.如图,三角形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底面,,点是的中点,点在上,且.(1)证明:平面平面;(2)求三棱锥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底面,可得,又,可证的平面,问题得证;(2)由第一问可发现存在平面的垂线,故可把三棱锥变换顶点为,用棱锥的体积公式易求其体积.试题解析:(1)证明∵底面,底面,∴,又,,∴平面,又平面,∴平面平面.(2)解:在中,则,则.【考点】空间垂直关系的应用和证明,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方法点晴】证明面面垂直只能证明线面垂直,而要证明线面垂直就得证明线线垂直,结合题中已知的垂直条件,分析容易找到哪个平面的垂线,逐步完成证明,组织步骤时一定要思路条理;求棱锥的体积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顶点和底面,原则是容易找到或作出底面的垂线即棱锥的高,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4.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个数是()(1) AC⊥BE;(2)若P为AA1上的一点,则P到平面BEF的距离为;(3)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4)在空间与三条直线DD1,AB,B1C1都相交的直线有无数条.A.0B.1C.2D.3【答案】A【解析】(1)连接,,可证明平面,所以正确;(2)平面,点到平面的距离就是直线到平面的距离,正确;(3),是定值;正确(4)在上任取点,过点和直线确定平面,平面,,那么就是与三条直线都有交点的直线,因为点有无数个,所以直线也有无数条,所以正确.所以错误的有0个,故选A.【考点】1.直线与平面平行;2.线线垂直;3.棱柱的性质.1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与侧视图都是斜边长为的直角三角形,俯视图是半径为的四分之一圆周和两条半径,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A.B.C.D.【答案】A【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为圆锥的,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2,∴圆锥的高为.∴.故选A.【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16.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若且则B.若且则C.若D.若且则【答案】B【解析】对于A中,若且则与可能是平行的,所以不正确;对于C中,则可能,所以不正确;对于D中,若且则与可能是相交的,所以不正确,故选B.【考点】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17.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PA=AB=1,PA⊥平面ABCD,E 为棱PB上一点,PD∥平面ACE,过E作PC的垂线,垂足为F.(Ⅰ)求证:PC⊥平面AEF;(Ⅱ)求三棱锥P﹣AEF的体积.【答案】(Ⅰ)见解析;(Ⅱ)三棱锥P﹣AEF的体积V=.【解析】(1)连结BD,交AC于O,连结OE,由PD∥平面ACE可知OE∥PD,故E为PB 中点,从而AE⊥PB,由BC⊥平面PAB可知BC⊥AE,推出AE⊥平面PBC,得到AE⊥PC,结合PC⊥EF,推出PC⊥平面AEF;(2)由勾股定理求出AE,PB,PC,根据Rt△PEF≌Rt△PCB,列出比例式求出EF,PF,代入体积公式计算.(1)证明:连结BD,交AC于O,连结OE,∵底面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O是BD中点.∵PD∥平面ACE,PD⊂平面PBD,平面PBD∩平面ACE=OE,∴PD∥OE,∴,∴E是PB的中点.∵PA=AB,∴AE⊥PB.∵PA⊥平面ABCD,BC⊂平面ABCD,∴PA⊥BC,又AB⊥BC,PA⊂平面PAB,AB⊂平面PAB,PA∩AB=A,∴BC⊥平面PAB,∵AE⊂平面PAB,∴AE⊥BC,又PB⊂平面PBC,BC⊂平面PBC,PB∩BC=B,∴AE⊥平面PBC,∵PC⊂平面PBC,∴AE⊥PC,又EF⊥PC,AE⊂平面AEF,EF⊂平面AEF,AE∩EF=E,∴PC⊥平面AEF.(2)∵PA=AB=1,底面ABCD是正方形,∴PB=,AC=,PC=,∴PE=,AE=.∵Rt△PEF≌Rt△PCB,∴,∴PF=,EF=.∴S==.△AEF∴三棱锥P﹣AEF的体积V==.【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18.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B.160C.D.6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几何体如图所示,体积可看一个三棱住减一个三棱锥:.故选A.【考点】几何体的体积.19.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中,面是边长为的菱形,,,面,,且.(I)证明:平面;(II)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I)见试题解析;(II)【解析】(Ⅰ)先确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连接交于,连接,交于,连接,证明为平行四边形,可得,故平面;(Ⅱ)可先证明,与平面所成的角就是.再解三角形得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为.此外也可建立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试题解析:(Ⅰ)证明:与共面.由平面平面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连接交于,连接,交于,连接,如图所示.则,且,故为平行四边形,所以.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即平面.(Ⅱ)解法一、由(Ⅰ)知,所以.因为平面平面,平面,所以点在平面内的射影落在上,故与平面所成的角就是.在中,,所以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为.解法二、由(Ⅰ)易知,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有、,,,,所以,,.设面的法向量为,由, ,得令,则所以,于是故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考点】线面平行;线面角的求法;空间向量的应用.20.在三棱柱中,,侧棱平面,且,分别是棱,的中点,点在棱上,且.(1)求证:平面;(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1)设为的中点,连结,根据条件首先证明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即可得到,再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即可得证;(2)根据图形特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得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后即可求解.试题解析:(1)设为的中点,连结,∵,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又∵为的中点,∴,又∵为的中点,为的中点,∴,又∵,∴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又∵,∴,又∵平面,平面,∴平面;(2)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分别为,的中点,,,,,,,设平面的法向量为,,,,,,不妨令,则,,∴,同理可得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1.线面平行的判定;2.空间向量求空间角.21.如图是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则其全面积为()A.B.C.D.【答案】C【解析】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正三棱柱,底面是一个边长是的等边三角形,侧棱长是,根据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写出面积再求和.解:由三视图可知几何体是一个正三棱柱,底面是一个边长是的等边三角形,侧棱长是,∴三棱柱的面积是3××2=6+,故选C.【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2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B【解析】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底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一条长为的侧棱垂直于底面的三棱锥,如下图,可把该几何体还原为直三棱柱(或长方体),从而得到几何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所以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故选B.【考点】三视图与几何体的表面积.【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与几何体的表面积,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属于基础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给出的三视图还原出几何体,再由三视图的特征得到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同时本题考查了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需要把几何体补形为三棱柱或长方体,从而得到外接球的直径于几何体棱长之间的关系.23.如图,四棱柱的底面是菱形,底面,.(1)证明:平面;(2)若,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欲证明平面,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先证和即可;(2)通过等积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试题解析:(1)证明:因为平面,平面,是菱形,,平面,平面.(2)因为底面是菱形,,的面积为,平面,平面,,平面,到面的距离等于到面的距离,由(1)得平面.平面,,的面积为,设到面的距离为,.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锥体的体积;3、点到平面的距离.【方法点睛】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明线线垂直,再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证得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常用的方法是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勾股定理,线面垂直的定义.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线面垂直的判定和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将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求锥体的的高,关键是利用等体积法求椎体的体积,进而求出点到平面的距离,属于中档题.24.已知矩形 A BCD的周长为18,把它沿图中的虚线折成正六棱柱,当这个正六棱柱的体积最大时,它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答案】【解析】设正六棱柱的底面边长为,高为,则,正六棱柱的体积,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此时,可知正六棱柱的外接球的球心在是其上下点中心的连线的中点,则半径为,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考点】六棱柱的性质;外接球的表面积.【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了六棱柱的结构特征、棱柱外接球的的表面积的计算、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等知识点的应用,其中解答中,利用正六棱柱的结构特征,外接球的球心在是其上下点中心的连线的中点,得出外接球的半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25.直线a、b是异面直线,α、β是平面,若a⊂α,b⊂β,α∩β=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至少与a、b中的一条相交B.c至多与a、b中的一条相交C.c与a、b都相交D.c与a、b都不相交【答案】A【解析】利用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间的位置关系判断求解.解:由直线a、b是异面直线,α、β是平面,若a⊂α,b⊂β,α∩β=c,知:对于B,c可以与a、b都相交,交点为不同点即可,故B不正确;对于C,a∥c,b∩c=A,满足题意,故C不正确;对于D,c与a、b都不相交,则c与a、b都平行,所以a,b平行,与异面矛盾,故D不正确;对于A,由B,C、D的分析,可知A正确故选:A.26.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是正三角形, 且平面, 平面,是的中点.(1)求证:;(2)若,求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3)在(2)的条件下,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3).【解析】(1)依据题设条件运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推证;(2)借助题设条件运用线面角的定义找到这个角,再在三角形中求解;(3)运用体积相等建立方程求解.试题解析:(1)证明:是正在三角形,是的中点,平面,平面,平面平面.(2)连接,在直角梯形中,.在中,平面平面,故是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在中,.(3)在四棱锥中, 底面的面积为,高.而四棱锥的底面的三条边,等腰的面积为.点到平面的距离为.【考点】空间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和角度距离的计算.27.如图,四棱锥中,底面为平行四边形,,,,底面.(1)证明:;(2)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由余弦定理得,由勾股定理得,由线线面垂直得,从而平面,由此能证明;(2)以为原点,为轴,为轴,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出平面的法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由此能求出二面角的余弦值.试题解析:(1)证明:因为,,由余弦定理得.从而,故. ∵面,面,∴又, 所以平面.故.(2)如图,以为坐标原点,射线分别为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因此可取.设平面PBC的法向量为,则可取则故钝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2)二面角的平面角及其求法;(3)用空间向量求平面间的夹角.【方法点晴】本题考查异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求法,解题时要注意余弦定理、勾股定理、向量法的合理运用,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在证明垂直的过程中,要注意线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的相互转化,利用向量法求空间中二面角的大小,先求出面的法向量,把二面角转化为两个面所在法向量的夹角,应先判断角是钝角还是锐角,根据向量夹角公式得解.28.如图所示,已知直三棱柱中,分别是的中点,点P在线段上运动.(1)证明:无论点P在线段上的任何位置,总有AM⊥平面PNQ;(2)若AC=1,求三棱锥P-MNQ的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解析】(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出棱长,得到点的坐标,由向量数量积证得答案;(2)把三棱锥的体积转化为的体积,即的体积,则三棱锥的体积可求.试题解析:(1)证明: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再设,由,得,即,即,∴,∵,,,∴,则平面;(2)解:由(1)可知,在线段上移动时三棱锥的体积一定,由,得,到的距离为,∴,,则.【考点】(1)几何体的体积;(2)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一题多解】(1)连接.因为,分别是的中点,所以.所以.所以,即.①因为分别是,的中点,所以.又,所以.在直三棱柱中,平面,所以.又,所以平面,所以.②由①②及,得平面.(2)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由可得平面.由得,易得,所以.29.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出的是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四面体的外接球半径为()A.B.C.D.【答案】C【解析】从三视图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正方体上的一个四面体,如图,其中正的边长为,其外接圆的半径,同样正的外接圆的半径是,由球的对称性可知球心必在正方体的对角线上,且,该球经过六个点,设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而两个平面和之间的距离为,则由球心距、垂面圆半径之间的关系可得,所以,即,又,将其代入可得,由此可得,所以,所以外接球的半径,应选C.【考点】三视图的识读和理解及几何体体积的计算.【易错点晴】本题以网格纸上的几何图形为背景,提供了一个三棱锥的几何体的三视图,要求求其外接球的半径,是一道较为困难的难题.难就难在无法搞清其几何形状,只知道是一个三棱锥(四面体)是没有任何用的.通过仔细观察不难看出这是一个正方体上的一个四面体,如图,正的边长为,其外接圆的半径,同样正的外接圆的半径是,由球的对称性可知球心必在对角线上,且经过六个点,设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球心到平面的距离为,而两个平面和之间的距离为,则由球心距垂面圆半径之间的关系可得,所以,即,又,将其代入可得,由此可得,所以,所以外接球的半径,其中计算时可用等积法进行.30.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B.C.D.【答案】A【解析】几何体为一个斜放的三棱柱,底面为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底长为2,底上高为1;三棱柱高为3,因此外接球半径为,外接球的表面积为,选A.【考点】三视图,外接球【方法点睛】涉及球与棱柱、棱锥的切、接问题时,一般过球心及多面体中的特殊点(一般为接、切点)或线作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再利用平面几何知识寻找几何体中元素间的关系,或只画内切、外接的几何体的直观图,确定球心的位置,弄清球的半径(直径)与该几何体已知量的关系,列方程(组)求解.31.若某圆柱体的上部挖掉一个半球,下部挖掉一个圆锥后所得的几何体的三视图中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表面积是A.24πB.24π+8πC.24π+4πD.32π【答案】C【解析】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圆柱的侧面积与半个球的表面积、圆锥的侧面积的和.圆柱的侧面积为S1=2π×2×4=16π,半球的表面积为S2=2π×22=8π,圆锥的侧面积为S3=×2π×2×2=4π,所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S=S1+S2+S3=24π+4π.【考点】三视图,表面积.3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此几何体的体积是()A.B.C.D.【答案】B【解析】由三视图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圆台和圆柱的组合体,故其体积,应选B。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小题100题(含答案与解析)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小题100题(含答案与解析)

立体几何小题100例一、选择题1.如图,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4,点E ,F 分别是线段AB ,11C D 上的动点,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一动点,且满足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则当点P 运动时,PE 的最小值是( )A .5B .4C .42.5【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点P 是上底面1111A B C D 内一动点,且点P 到点F 的距离等于点P 到平面11ABB A 的距离,所以,点P 在连接1111,A D B C 中点的连线上.为使当点P 运动时,PE 最小,须PE 所在平面平行于平面11AA D D ,2244()52PE =+=选D考点:1.平行关系;2.垂直关系;3.几何体的特征.2.如图在一个二面角的棱上有两个点A ,B ,线段,AC BD 分别在这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内,并且都垂直于棱AB ,=46,AB cm AC cm =, 8,217BD cm CD cm ==,则这个二面角的度数为( )A .30︒B .60︒C .90︒D .120︒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设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BD AC θ<>=,因为CD DB BA AC =++,所以22222()222CD DB BA AC DB BA AC DB BA DB AC BA AC =++=+++⋅+⋅+⋅CA DB而依题意可知,BD AB AC AB ⊥⊥,所以20,20DB BA BA AC ⋅=⋅=所以2222||||||||2CD DB BA AC BD AC =++-⋅即222417468286cos θ⨯=++-⨯⨯所以1cos 2θ=,而[0,]θπ∈,所以60θ=︒,故选B. 考点:1.二面角的平面角;2.空间向量在解决空间角中的应用.3.已知某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标出的尺寸(单位:cm )可得这 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112222侧视图俯视图主视图A .343cmB .383cmC .33cmD .34cm【答案】B .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意可知,该几何体为一四棱锥,∴体积382231312=⨯⨯==Sh V . 考点: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4.如图,P 是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对角线1AC 上一动点,设AP 的长度为x ,若PBD ∆的面积为(x)f ,则(x)f 的图象大致是(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设AC 与BD 交于点O ,连接OP .易证得BD ⊥面11ACC A ,从而可得BD OP ⊥.设正方体边长为1,在1Rt ACC ∆中126cos 33C AC ∠==.在AOP ∆中 22OA =,设(),03AP x x =≤≤,由余弦定理可得2222226231222362OP x x x x ⎛⎫=+-⋅⨯=-+ ⎪ ⎪⎝⎭,所以223162OP x x =-+.所以()22231262f x x x =-+.故选A. 考点:1线面垂直,线线垂直;2函数图象.5.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 ,E F 分别是棱AA ',CC '的中点,过直线,E F 的平面分别与棱BB '、DD '交于,M N ,设 BM x =,[0,1]x ∈,给出以下四个命题:(1)平面MENF ⊥平面BDD B '';(2)当且仅当x=12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3)四边形MENF 周长()L f x =,[0,1]x ∈是单调函数; (4)四棱锥C MENF '-的体积()V h x =为常函数; 以上命题中假命题...的序号为( ) A .(1)(4) B .(2) C .(3) D .(3)(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由于AC EF //,B B AC BD AC '⊥⊥,,则D D B B ''⊥平面AC ,则D D B B EF ''⊥平面,又因为EMFN EF 平面⊂,则平面MENF ⊥平面BDD B '';(2)由于四边形MENF 为菱形,MN EF S MENF ⋅=21,2=EF ,要使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只需MN 最小,则当且仅当21=x 时,四边形MENF 的面积最小;(3)因为1)21(2+-=x MF ,1)21(4)(2+-=x x f ,)(x f 在]1,0[上不是单调函数;(4)NE C F EC M F MENF C V V V '-'--'+=,ME C S '∆=41121=⋅'E C ,F 到平面ME C '的距离为1,1214131=⋅='-ME C F V ,又41121=⋅'⋅='∆E C S NE C ,1214131=⋅='-NE C F V ,61)(=x h 为常函数.故选(3)考点:1.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建立函数模型.6.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1A 在底面ABC 上的射影为B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A)4 (B )4 (C )4 (D )34【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连接B A 1;11//CC AA ,AB A 1∠∴是异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或其补角;在1ADA Rt ∆中,设11=AA ,则21,231==D A AD ;在1BDA Rt ∆中,2121=B A ;在1ABA ∆中,431122111cos 1=⨯⨯-+=∠AB A ;即面直线AB 与1CC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34. 考点:异面直线所成的角.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正视图和侧视图是腰长为1的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A .π312B .π12C .π34D .π3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四棱锥,侧棱垂直底面,底面是正方形,将此四棱锥还原为正方体,则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外接球的直径,32=r ,23=∴r ,因此ππ342==r S 表面积,故答案为D. 考点:由三视图求外接球的表面积.8.如图,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P 为线段A 1B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11DC D P ⊥B .平面11D A P ⊥平面1A APC .1APD ∠的最大值为90 D .1AP PD +22+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111DC D A ⊥ ,11DC B A ⊥,1111A B A D A = ,⊥∴1DC 平面11BCD A ,⊂P D 1平面11BCD A 因此P D DC 11⊥,A 正确;由于⊥11A D 平面11ABB A ,⊂11A D 平面P A D 11,故平面⊥P A D 11平面AP A 1 故B 正确,当2201<<P A 时,1APD ∠为钝角,C 错;将面B AA 1与面11BCD A 沿B A 1展成平面图形,正视图 侧视图俯视图线段1AD 即为1PD AP +的最小值,利用余弦定理解221+=AD ,故D 正确,故答案为C .考点:棱柱的结构特征. 9.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一条直线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相交,则必与另一个平面相交B .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不一定平行C .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D .若直线l 不平行于平面α,则在平面α内不存在与l 平行的直线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由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右知A 正确;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平行或异面,故B 错,所以选B.考点: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与性质.10.已知如图所示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点P 、Q 分别在棱BB 1、DD 1上,且=,过点A 、P 、Q作截面截去该正方体的含点A 1的部分,则下列图形中不可能是截去后剩下几何体的主视图的是(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当P 、B 1重合时,主视图为选项B ;当P 到B 点的距离比B 1近时,主视图为选项C ;当P 到B 点的距离比B 1远时,主视图为选项D ,因此答案为A. 考点:组合体的三视图1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尺寸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半径为 ( )A. B. C. D.【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如图所示的三棱锥P-ABC ,它是一个正四棱锥P-ABCD 的一半,其中底面是一个两直角边都为6的直角三角形,高PE=4. 设其外接球的球心为O ,O 点必在高线PE 上,外接球半径为R , 则在直角三角形BOE 中,BO 2=OE 2+BE 2=(PE-EO )2+BE 2, 即R 2=(4-R )2+(32)2,解得:R=174,故选C.考点:三视图,球与多面体的切接问题,空间想象能力12.如右图,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AB =11,AD =7,1AA =12,一质点从顶点A 射向点()4312E ,,,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1i -次到第i 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2,3,4i L i =,1L AE =,将线段1234,,,L L L L 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37411>,所以1A E 延长交11D C 于F ,过F 作FM 垂直DC 于.M 在矩形1AA FM 中分析反射情况:由于35105AM =>,第二次反射点为1E 在线段AM 上,此时153E M =,第三次反射点为2E 在线段FM 上,此时24E M =,第四次反射点为3E 在线段1AF 上,由图可知,选C.考点:空间想象能力13.一块石材表示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将该石材切削、打磨、加工成球,则能得到的最大球的半径等于( )A.1B.2C.3D.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得该几何体为三棱柱,因为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内切圆半径最小的是正视图(直角三角形)所对应的内切圆,所以最大球的半径为正视图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r , 则2286862r r r -+-+⇒=,故选B. 考点:三视图 内切圆 球 三棱柱14.已知二面角l αβ--为60︒,AB α⊂,AB l ⊥,A 为垂足,CD β⊂,C l ∈,135AC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4 B .24 C .34 D .12【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如图作BE β⊥于E ,连结AE ,过A 作AG ∥CD ,作EG AG ⊥于G ,连结BG ,则.BG AG ⊥设2AB a =.在ABE ∆中,60,90,2,.BAE AEB AB a AE a ∠=︒∠=︒=∴=在Rt AEG ∆中,29045,90,cos 45.2GAE CAG AGE AG a a ∠=︒-∠=︒∠=︒∴=︒=在Rt ABG∆中,222cos 24AG BAG AB a ∠===∴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故选B .βαElBDACG考点: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2. 空间角(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计算.15.在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 中,已知(2,0,0)(2,2,0),(0,2,0),(1,1,2)A B C D .若123,,S S S 分别是三棱锥D ABC -在,,xOy yOz zOx 坐标平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的面积,则( )A .123S S S ==B .21S S =且23S S ≠C .31S S =且32S S ≠D .32S S =且31S S ≠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三棱锥ABC D -在平面xoy 上的投影为ABC ∆,所以21=S ,设D 在平面yoz 、zox 平面上的投影分别为2D 、1D ,则ABC D -在平面yoz 、zox 上的投影分别为2OCD ∆、1OAD ∆,因为)2,1,0(1D ,)2,0,1(2D ,所以212=-S S ,故选D.考点:三棱锥的性质,空间中的投影,难度中等.16.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点E 、F 分别在边AB 、BC 上,且1AE =,12BF =,将此正 方形沿DE 、DF 折起,使点A 、C 重合于点P ,则三棱锥P DEF -的体积是( ) A .13B 523 D .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因为90,DPE DPF ∠=∠=所以,DP PE DP PF ⊥⊥又因为PE ⊂平面PEF ,PF ⊂平面PEF ,且PE PF P =,所以DP ⊥平面PEF在PEF ∆中,22223151,,1222PE PF EF EB BF ⎛⎫===+=+= ⎪⎝⎭所以222351222cos 33212EPF ⎛⎫⎛⎫+- ⎪ ⎪⎝⎭⎝⎭∠==⨯⨯,225sin 133EPF ⎛⎫∠=-= ⎪⎝⎭ 所以11355sin 122234PEF S PE PF EPF ∆=⋅⋅∠=⨯⨯⨯= 115523346PEF P DEF D PEF V V DP S ∆--==⋅⋅=⨯⨯=三棱锥三棱锥 所以应选B.考点: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2、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3、棱锥的体积.17.高为的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S ,A ,B ,C ,D 均在半径为1的同一球面上,则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为( )A. B. C. 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ABCD 是小圆,对角线长为,四棱锥的高为,推出高就是四棱锥的一条侧棱,最长的侧棱就是球的直径,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解:由题意可知ABCD 是小圆,对角线长为,四棱锥的高为,点S ,A ,B ,C ,D 均在半径为1的同一球面上,球的直径为2,所以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一个顶点,最长的侧棱就是直径,所以底面ABCD 的中心与顶点S 之间的距离为:=故选A点评:本题是基础题,考查球的内接多面体的知识,能够正确推出四棱锥的一条侧棱垂直底面的一个顶点,最长的侧棱就是直径是本题的关键,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计算能力.18.二面角l αβ--为60°,A 、B 是棱l 上的两点,AC 、BD 分别在半平面,αβ内,AC l ⊥,BD l ⊥,且AB =AC =a ,BD =2a ,则CD 的长为( )A .2aB .5aC .aD .3a【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222cos EF d m n mn θ=++± ,对于本题中,d a =,m a =,2n =,60θ=,故()222222cos 602CD a a a a a a =++-⋅⋅⋅=.考点: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空间想象能力.19.长方体的表面积是24,所有棱长的和是24,则对角线的长是( ).A.14 B .4 C .32 D .23【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设出长方体的长、宽、高,表示出长方体的全面积,十二条棱长度之和,然后可得对角线的长度.考点:长方体的结构特征,面积和棱长的关系.20.已知棱长为l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M 分别是AB 、AD 、1AA 的中点,又P 、Q 分别在线段11A B 11、A D 上,且11A P=A Q=x,0<x<1,设面MEF 面MPQ=l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l 面ABCDB .l ⊥ACC .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D .当x 变化时,l 不是定直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连结1111,,,AC BD AC B D ,,AC BD 交于点O 1111,AC B D 交于点1O由正方体的性质知,11111111////,,BD B D AC AC AC BD AC B D ⊥⊥,因为,E F 是,AD AB 的中点,所以//EF BD因为11A P A Q =,所以11//PQ B D所以//PQ EF ,所以//PQ 平面MEF ,//EF 平面MPQ , 由MEF 面MPQ=l ,EF ⊂ 平面MEF ,所以//EF l ,而EF ⊂平面ABCD ,l ⊂/平面ABCD , 所以,//l 面ABCD ,所以选项A 正确;由AC BD ⊥,//EF BD 得EF AC ⊥而//EF l ,所以l ⊥AC ,所以选项B 正确;连111,,MB MD O M ,则11//,O M AC 而1111,//,//AC A B AC BD BD EF A B MF ⊥⊥,所以,11,O M EF O M MF ⊥⊥,所以1O M ⊥平面MEF ,过直线l 与平面MEF 垂直的平面只能有一个,所以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所以选项C 是正确的;因为//EF l ,M 是定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直线l 是唯一的,故选项D 不正确.考点:1、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1.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的中线AF 与中位线DE 相交于G ,已知ED A '∆是△ADE 绕DE 旋转过程中的一个图形,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 )A .动点A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在线段AF 上B .恒有平面GF A '⊥平面BCDEC .三棱锥EFD A -'的体积有最大值D .异面直线E A '与BD 不可能垂直【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于',A G DE FG DE ⊥⊥.所以DE ⊥平面'A FG .经过点'A 作平面ABC 的垂线垂足在AF上.所以A 选项正确.由A 可知B 选项正确.当平面'A DE 垂直于平面BCDE 时,三棱锥EFD A -'的体积最大,所以C 正确.因为BD EF ,设2AC a =.所以'EF A E a ==,当'2A F a =时,32'(')2a A G GF A G GF a <+==.所以异面直线E A '与BD 可能垂直.所以D 选项不正确.考点:1.线面位置关系.2.面面的位置关系.3.体积公式.4.异面直线所成的角.5.空间想象力.22.已知棱长为l 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F ,M 分别是AB 、AD 、1AA 的中点,又P 、Q 分别在线段11A B 11、A D 上,且11A P=A Q=x,0<x<1,设面MEF 面MPQ=l ,则下列结论中不成立的是( )A .//l 面ABCDB .l ⊥ACC .面MEF 与面MPQ 不垂直D .当x 变化时,l 不是定直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解:连结1111,,,AC BD AC B D ,,AC BD 交于点O 1111,AC B D 交于点1O由正方体的性质知,11111111////,,BD B D AC AC AC BD AC B D ⊥⊥,因为,E F 是,AD AB 的中点,所以//EF BD因为11A P A Q =,所以11//PQ B D所以//PQ EF ,所以//PQ 平面MEF ,//EF 平面MPQ ,由MEF 面MPQ=l ,EF ⊂ 平面MEF ,所以//EF l ,而EF ⊂平面ABCD ,l ⊂/平面ABCD , 所以,//l 面ABCD ,所以选项A 正确;由AC BD ⊥,//EF BD 得EF AC ⊥而//EF l ,所以l ⊥AC ,所以选项B 正确;连111,,MB MD O M ,则11//,O M AC 而1111,//,//AC A B AC BD BD EF A B MF ⊥⊥,所以,11,O M EF O M MF ⊥⊥,所以1O M ⊥平面MEF ,过直线l 与平面MEF 垂直的平面只能有一个,所以面MEF与面MPQ不垂直,所以选项C是正确的;EF l,M是定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所以直线l是唯一的,故选因为//项D不正确.考点:1、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及性质.23.把四个半径都是1的球中的三个放在桌面上,使它两两外切,然后在它们上面放上第四个球,使它与前三个都相切,求第四个球的最高点与桌面的距离()A.B.C.D.3【答案】A【解析】由题意,四球心组成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则正四面体的高.而第四个球的最高点到第四个球的球心距离为求的半径1,且三个球心到桌面的距离都为1,故第四个球的最高点与桌面的距离为,选A.24.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QA⊥平面ABCD,PD∥QA,QA=AB=PD.则棱锥Q-ABCD的体积与棱锥P-DCQ的体积的比值是()A. 2:1B. 1:1C. 1:2D. 1:3【答案】C【解析】设AB =a.由题设知AQ 为棱锥Q -ABCD 的高,所以棱锥Q -ABCD 的体积V 1=.易证PQ ⊥面DCQ ,而PQ =,△DCQ 的面积为,所以棱锥P -DCQ 的体积V 2=.故棱锥Q -ABCD 的体积与棱锥P -DCQ 的体积的比值为1:1,选C.25.正四面体ABCD ,线段AB //平面α,E ,F 分别是线段AD 和BC 的中点,当正四面体绕以AB 为轴旋转时,则线段AB 与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余弦值的范围是( )A . [0,22]B .[22,1]C .[21,1] D .[21,22]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如图,取AC 中点为G ,结合已知得GF //AB ,则线段AB 、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等于GF 与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在正四面体中,AB ⊥CD ,又GE //CD ,所以GE ⊥GF,所以222GF GE EF +=,当四面体绕AB 转动时,因为GF //平面α,GE 与GF 的垂直性保持不变,显然,当CD 与平面α垂直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短为0,此时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11F E 的长取得最小值21,当CD 与平面α平行时,GE 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长为21,11F E 取得最大值22,所以射影11F E 长的取值范围是 [21,22],而G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长为定值21,所以AB 与EF 在平面α上的射影所成角余弦值的范围是[22,1].故选B 考点:1线面平行;2线面垂直。

立体几何经典试题(含答案)

立体几何经典试题(含答案)

1. 如图,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垂直底面,∠ACB=90°,AC=BC=12AA 1,D 是棱AA 1的中点的中点(I)证明:平面BDC 1⊥平面BDC(Ⅱ)平面BDC 1分此棱柱为两部分,求这两部分体积的比. 【解析】(Ⅰ)由题设知BC BC⊥⊥1CC ,BC ,BC⊥⊥AC AC,,1CC AC C Ç=,∴BC ^面11ACC A , , 又又∵1DC Ì面11ACC A ,∴1DC BC ^,由题设知01145A DC ADC Ð=Ð=,∴1CDC Ð=090,即1DC DC ^, 又∵DC BC C Ç=, , ∴∴1DC ⊥面BDC , , ∵∵1DC Ì面1BDC , ∴面BDC ⊥面1BDC ;(Ⅱ)设棱锥1B DACC -的体积为1V ,AC =1,由题意得,1V =1121132+´´´=12,由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体积V =1,∴11():V V V -=1:1, ∴平面1BDC 分此棱柱为两部分体积之比为1:1. 2. 如图5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AB ^平面PAD ,//AB CD ,PD AD =,E 是PB 的中点,F 是CD 上的点且12DF AB =,PH 为△PAD 中AD 边上的高. (1)证明:PH ^平面ABCD ;(2)若1PH =,2AD =,1FC =,求三棱锥E BCF -的体积;的体积;(3)证明:EF ^平面PAB . B 1C B A D C 1A 1【解析】(1)证明:因为AB ^平面PAD ,所以PH AB ^。

因为PH 为△PAD 中AD 边上的高,边上的高, 所以PH AD ^。

因为AB AD A = ,所以PH ^平面ABCD 。

(2)连结BH ,取BH 中点G ,连结EG 。

立体几何大题(解析版)

立体几何大题(解析版)

立体几何大题1.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线线平行(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直线与平面内一直线平行,则线面平行(3)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线面平行,经过直线的平面与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4)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判定定理1: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面面平行判定定理2: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平行,则面面平行(5)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两平面互相平行,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性质定理2:两平面互相平行,一平面与两平面相交,则交线互相平行6.空间中的垂直关系(1)线线垂直(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线面垂直(3)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性质定理1: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性质定理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4)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则两个平面垂直(或: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面面垂直)(5)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交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6.异面直线所成角cos θ=cos a ,b =|a ⋅b ||a |⋅|b |=|x 1x 2+y 1y 2+z 1z 2|x 12+y 12+z 12⋅x 22+y 22+z 22(其中θ(0°<θ≤90°)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a ,b 分别表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7.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sin β=AB ⋅m |AB ||m |(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8.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cos θ=m ⋅n |m ||n |(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9.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d =|AB ⋅n | |n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模拟训练一、解答题1(22·23下·湖南·二模)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AC =BB ,点D 为棱BB 的中点,AE =13AC .(1)求DE 的长度;(2)求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393(2)34【分析】(1)在△ABC 中,用余弦定理可得到AC =23,在△ABE 中,用余弦定理可得BE =233,即可求得DE =DB 2+BE 2=393;(2)以B 为原点,分别以BE ,BC ,BB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CDE 与平面BDE 的法向量,即可求解【详解】(1)因为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BC =120°,AB =BC =2,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ABC =AB 2+BC 2-AC 22AB ⋅BC=22+22-AC 22×2×2=-12,解得AC =23,则AE =13AC =233,在△ABE 中,由余弦定理得cos ∠BAE =AB 2+AE 2-BE 22AB ⋅AE =22+233 2-BE 22×2×233=32,解得BE =233,又AC =BB =23,所以BD =12BB =3,因为BB ⊥平面ABC ,BE ⊂平面ABC ,所以BB ⊥BE ,在直角三角形DBE 中,DE =DB 2+BE 2=(3)2+233 2=393;(2)因为AE =BE =233,所以∠ABE =∠BAE =30°,则∠CBE =∠ABC -∠ABE =120°-30°=90°,则BE ,BC ,BB 两两互相垂直,以B 为原点,分别以BE ,BC ,BB 所在的直线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C 0,2,0 ,D 0,0,3 ,E 233,0,0 ,则CD =0,-2,3 ,CE =233,-2,0 ,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n ⋅CD =x ,y ,z ⋅0,-2,3 =-2y +3z =0n ⋅CE =x ,y ,z ⋅233,-2,0 =233x -2y =0 ,得z =233y x =3y,令y =3,得平面CD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3,3,2 ;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为m =0,1,0 .设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大小为θ,则cos θ=m ⋅n m n =0,1,0 ⋅3,3,2 1×4=34,故平面CDE 与平面BDE 夹角的余弦值为34.2(22·23下·绍兴·二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DE ⊥平面BCD ,△ABC 为正三角形,△BCD 为等腰Rt △,∠BDC =90°,AB =2,DE =2.(1)求证:AE ⊥BC ;(2)若AE ⎳平面BCD ,求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3【分析】(1)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法一:由分析可知,∠EBH 就是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设∠AFD =α,当α<90°时,O 与D 重合,可得A ,E 两点重合,不符合题意,当α>90°时,求出EH ,BE ,即可得出答案;法二: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直线BE 的方向向量与平面ABC 的法向量,由线面角的向量公式代入即可得出答案.【详解】(1)设F 为BC 中点,连接AF ,EF ,则由△ABC 为正三角形,得AF ⊥BC ;DE ⊥平面BCD ,且△BC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计算可得:BE =CE =2,∴EF ⊥BC .EF ∩AF =F ,EF ,AF ⊂面AEF ,于是BC ⊥面AEF ,AE ⊂面AEF ,从而BC ⊥AE .(2)法一:由(1)可知,过点E 作EH ⊥AF ,垂足为H ,则∠EBH 就是直线BE 与平面ABC 所成的线面角.当AE ⎳平面BCD 时,可得A 到平面BCD 的距离为 2.设∠AFD =α,所以AF ⋅sin α=2,可得sin α=63,当α<90°时,cos α=33,不妨设A 在底面BCD 射影为O ,则FO =1,此时O 与D 重合,可得A ,E 两点重合,不符合题意,舍去;当α>90°时,FO =1,此时O 在DF 的延长线上,作EH ⊥AF ,由于AODE 为矩形,可得AE =DO =2,AE ∥OD ,可得sin ∠EAH =63,可得EH =263.于是sin ∠EBH =EH BE=63.法二:建立如图坐标系,可得F 0,0,0 ,B 1,0,0 ,C -1,0,0 ,D 0,1,0 ,E 0,1,2 ,A 0,a ,b由AF =3,解得a 2+b 2=3,又∵AE ⎳平面BCD ,令n =0,0,1 ,可得AB ⋅n =0,解得b =2,a =±1.当a =1时A ,E 重合,所以a =-1,此时A 0,-1,2 .不妨设平面ABC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CB ⋅m =0CA ⋅m =0代入得x -y +2z =02x =0 ,令z =1,则y =2,所以m =0,2,1 .由于BE =-1,1,2 ,不妨设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BE ,m |=63.3(22·23·张家口·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菱形,∠CBB 1=60°,AB =BC =2,AC =AB 1=2.(1)证明:平面ACB 1⊥平面BB 1C 1C ;(2)求平面ACC 1A 1与平面A 1B 1C 1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57.【分析】(1)利用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2)利用垂直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向量法进行求解.【详解】(1)如图,连接BC 1,交B 1C 于O ,连接AO .因为侧面BB 1C 1C 为菱形,所以B 1C ⊥BC 1,且O 为BC 1的中点.又AC =AB 1=2,故AO ⊥B 1C .又AB =BC =2,且∠CBB 1=60°,所以CO =1,BO =3,所以AO =AC 2-CO 2=1.又AB =2,所以AB 2=BO 2+AO 2,所以AO ⊥BO .因为BO ,CB 1⊂平面BB 1C 1C ,BO ∩CB 1=O ,所以AO ⊥平面BB 1C 1C .又AO ⊂平面ACB 1,所以平面ACB 1⊥平面BB 1C 1C .(2)由(1)知,OA ,OB ,OB 1两两互相垂直,因此以O 为坐标原点,OB ,OB 1,O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则A (0,0,1),B (3,0,0),C (0,-1,0),C 1(-3,0,0).故CC 1 =(-3,1,0),CA =(0,1,1),CB =(3,1,0).设n =(x 1,y 1,z 1)为平面ACC 1A 1的一个法向量,则有n ⋅CC 1 =0n ⋅CA =0 ,即-3x 1+y 1=0y 1+z 1=0 ,令x 1=1,则n =(1,3,-3).设m =(x 2,y 2,z 2)为平面ABC 的一个法向量,则有m ⋅CA =0m ⋅CB =0,即y 2+z 2=03x 2+y 2=0 ,令x 2=1,则m =(1,-3,3).因为平面A 1B 1C 1∥平面ABC ,所以m =(1,-3,3)也是平面A 1B 1C 1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os <n ,m > =n ⋅m n m=1-3-3 7×7=57.所以平面ACC 1A 1与平面A 1B 1C 1夹角的余弦值57. 4(22·23·湛江·二模)如图1,在五边形ABCDE 中,四边形ABCE 为正方形,CD ⊥DE ,CD =DE ,如图2,将△ABE 沿BE 折起,使得A 至A 1处,且A 1B ⊥A 1D .(1)证明:DE ⊥平面A 1BE ;(2)求二面角C -A 1E -D 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3【分析】(1)由已知易得DE ⊥BE ,即可证明线面垂直;(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坐标公式法求解即可.【详解】(1)由题意得∠BEC =∠CED =π4,∠BED =π2,DE ⊥BE ,因为AB ⊥AE ,则A 1B ⊥A 1E ,又A 1B ⊥A 1D ,A 1E ∩A 1D =A 1,A 1E ,A 1D ⊂面A 1ED ,所以A 1B ⊥面A 1ED ,又DE ⊂面A 1ED ,则DE ⊥A 1B ,又DE ⊥BE ,A 1B ∩BE =B ,A 1B ⊂平面A 1BE ,BE ⊂平面A 1BE ,所以DE ⊥平面A 1BE .(2)取BE 的中点O ,可知BE =2CD ,OE =CD ,由DE ⊥BE ,且CD ⊥DE 可得OE ⎳CD ,所以四边形OCDE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O ∥DE ,则CO ⊥平面A 1BE ,设BE =2,以点O 为坐标原点,OB ,OC ,OA 1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 1(0,0,1),E (-1,0,0),B (1,0,0),C (0,1,0),D (-1,1,0),EA 1 =(1,0,1),EC =(1,1,0),ED =(0,1,0),设平面A 1E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 =(x 1,y 1,z 1),则n 1 ⋅EA 1 =0n 1 ⋅EC =0 ,即x 1+z 1=0x 1+y 1=0 ,取x 1=1,则n 1 =(1,-1,-1),设平面A 1E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 =(x 2,y 2,z 2),则n 2 ⋅E 1A =0n 2 ⋅ED =0 ,即x 2+z 2=0y 2=0 ,取x 2=1,则n 2 =(1,0,-1),所以cos n 1 ,n 2 =n 1 ⋅n 2 n 1 n 2=63,由图可知,二面角C -A 1E -D 为锐角,所以面角C -A 1E -D 的余弦值为63.5(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在多面体ABCDE 中,平面AC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ABC 和△ACD 均为正三角形,AC =4,BE =3,点F 在AC 上.(1)若BF ⎳平面CDE ,求CF ;(2)若F 是AC 的中点,求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答案】(1)CF =1(2)8517【分析】(1)记AC 中点为M ,连接DM 、BM ,依题意可得DM ⊥AC ,根据面面垂直的性质得到DM ⊥平面ABC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平面CDE 的法向量,设F a ,0,0 ,a ∈2,-2 ,依题意可得BF ⋅n =0求出a 的值,即可得解;(2)依题意点F 与点M 重合,利用空间向量法计算可得.【详解】(1)记AC 中点为M ,连接DM 、BM ,△ACD 为正三角形,AC =4,则DM ⊥AC ,且DM =2 3.因为平面ACD ⊥平面ABC ,平面ACD ∩平面ABC =AC ,DM ⊂平面ACD ,所以DM ⊥平面ABC ,又△ABC 为正三角形,所以BM ⊥AC ,所以BM =23,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23,0 ,C -2,0,0 ,D 0,0,23 ,E 0,23,3 ,所以CD =2,0,23 ,CE =2,23,3 ,设平面C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CD =2x +23z =0n ⋅CE =2x +23y +3z =0,令x =3,则z =-3,y =-32,则n =3,-32,-3 ,设F a ,0,0 ,a ∈-2,2 ,则BF =a ,-23,0 ,因为BF ⎳平面CDE ,所以BF ⋅n =3a +-23 ×-32+0×-3 =0,解得a =-1,所以F 为CM 的中点,此时CF =1.(2)若F 是AC 的中点,则点F 与点M 重合,则平面FDE 的一个法向量可以为m =1,0,0 ,设二面角F -DE -C 为θ,显然二面角为锐角,则cos θ=m ⋅n m ⋅n=332+-32 2+-3 2=651,所以sin θ=1-cos 2θ=1-651 2=8517,所以二面角F -DE -C 的正弦值为8517.6(22·23下·湖北·二模)如图,S 为圆锥的顶点,O 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BC 内接于⊙O ,AC ⊥BC ,AC =BC =322,AM =2MS ,AS =3,PQ 为⊙O 的一条弦,且SB ⎳平面PMQ .(1)求PQ 的最小值;(2)若SA ⊥PQ ,求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22(2)3010【分析】(1)作出辅助线,找到符合要求的PQ ,并利用垂径定理得到最小值;(2)在第一问基础上,得到当PQ 取得最小值时,SA ⊥PQ ,并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线面角.【详解】(1)过点M 作MH ⎳SB 交AB 于点H ,过点H 作PQ ⊥AB ,此时满足SB ⎳平面PMQ ,由平面几何知识易知,PQ =2r 2-d 2,当弦心距d 最大时,d =OH ,弦长最短,即PQ 取得最小值,因为AM =2MS ,AS =3,所以AH =2HB ,因为AC ⊥BC ,AC =BC =322,由勾股定理得AB =322⋅2=3,故AH =2,HB =1,连接OQ ,则OQ =32,由勾股定理得HQ =OQ 2-OH 2=94-14=2,所以PQ =2HQ =22;(2)连接OS ,则OS ⊥平面ACB ,因为PQ ⊂平面ACB ,故OS ⊥PQ ,而SA ⊥PQ ,OS ∩SA =S ,所以PQ ⊥平面AOS ,即有PQ ⊥AB .以O 为坐标原点,过点O 且平行PQ 的直线为x 轴,OB 所在直线为y 轴,OS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P -2,12,0 ,Q 2,12,0 ,B 0,32,0 ,C 32,0,0 ,M 0,-12,3 ,设平面BCM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m ⋅CB =x ,y ,z ⋅-32,32,0 =-32x +32y =0m ⋅MB =x ,y ,z ⋅0,2,-3 =2y -3z =0,令x =1,则y =1,z =233,故m =1,1,233,设直线PQ 与平面BCM 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sin θ=cos PQ ,m =PQ ⋅m PQ ⋅m =22,0,0 ⋅1,1,233 22×1+1+43=3010.故直线PQ与平面BCM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0 10.7(22·23·深圳·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平面ABCD,PA= AD=2AB,点M是PD的中点.(1)证明:AM⊥PC;(2)设AC的中点为O,点N在棱PC上(异于点P,C),且ON=OA,求直线AN与平面ACM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1510【分析】(1)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M⊥PD,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CD⊥平面PAD,则CD⊥AM,所以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可得AM⊥平面PCD,从而可得结论;(2)以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解即可.【详解】(1)证明:因为PA=AD,点M是PD的中点,所以AM⊥PD.因为PA⊥平面ABCD,PA⊂平面PAD,所以平面PAD⊥平面ABCD,因为四边形ABCD为矩形,所以CD⊥AD,因为平面PAD∩平面ABCD=AD,CD⊂平面ABCD,所以CD⊥平面PAD,所以CD⊥AM,因为PD∩CD=D,PD,CD⊂平面PCD,所以AM⊥平面PCD,因为PC⊂平面PCD,所以AM⊥PC.(2)解:由题意可得AB,AD,AP两两垂直,设AB=1,如图,以AB,AD,AP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0,0,0),B(1,0,0),C(1,2,0),D(0,2,0),P(0,0,2),因为点M是PD的中点,所以M0,22,22,所以AM =0,22,22 ,AC =1,2,0 ,设平面ACM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AM ⋅n =22y +22z =0AC ⋅n =x +2y =0,令y =-1可得x =2,z =1,所以平面ACM 的一个法向量n =2,-1,1 .PC =1,2,-2 ,设N x N ,y N ,z N ,PN =λPC =λ,2λ,-2λ (0<λ<1),即x N ,y N ,z N -2 =λ,2λ,-2λ ,所以N λ,2λ,2-2λ .又O 12,22,0 ,ON =OA =32,所以λ-12 2+2λ-22 2+(2-2λ)2=34,化简得5λ2-7λ+2=0,解得λ=25或λ=1(舍去).所以AN =25,225,325,设直线AN 与平面ACM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n ⋅AN n ⋅AN=3252+1+1×425+825+1825=1510,所以直线AN 与平面ACM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510.8(22·23下·温州·二模)已知三棱锥D -ABC 中,△BCD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AB =AC =AD ,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1)求证:AD ⊥BC ;(2)求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23【分析】(1)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证明BC ⊥平面ADE ,即可得证;(2)取正三角形BCD 的中心O ,连接OA ,从而可得OA ⊥平面BCD ,则∠ODA 即为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平面角,进而可得AB =AC =AD =3,取AC 中点为H ,连接DH ,BH ,则DH ⊥AC ,BH ⊥AC ,故∠BHD 即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解△BDH 即可得解.【详解】(1)取BC 的中点E ,连接AE ,DE ,因为AB =AC ,所以AE ⊥BC ,因为△BCD 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所以DE ⊥BC ,又AE ∩DE =E ,AE ,DE ⊂平面ADE ,所以BC ⊥平面ADE ,因为AD ⊂平面ADE ,所以AD ⊥BC ;(2)取正三角形BCD 的中心O ,连接OA ,则点O 在DE 上,且OD =23DE ,由AB =AC =AD ,△BCD 是正三角形,得三棱锥A -BCD 为正三棱锥,则OA ⊥平面BCD ,故∠ODA 即为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平面角,又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3,所以OD AD =3×32×23AD=33,即AB =AC =AD =3,即三棱锥A -BCD 是正四面体,取AC 中点为H ,连接DH ,BH ,则DH ⊥AC ,BH ⊥AC ,故∠BHD 即为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在△BDH 中,BH =DH =332,BD =3,则cos ∠BHD =BH 2+DH 2-BD 22⋅BH ⋅DH =274+274-92×332×332=13,所以sin ∠BHD =1-cos 2∠BHD =223,所以二面角D -AC -B 的平面角的正弦值223.9(22·23下·浙江·二模)如图,四面体ABCD ,AD ⊥CD ,AD =CD ,AC =2,AB =3,∠CAB =60°,E 为AB 上的点,且AC ⊥DE ,DE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30°,(1)求三棱锥D -BCE 的体积;(2)求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答案】(1)答案见解析;(2)答案见解析.【分析】(1)取AC 中点F ,可证明AC ⊥平面DEF ,得平面ABC ⊥平面DEF ,D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就是直线EF ,∠DEF 是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即∠DEF =30°,由正弦定理求得∠FDE ,有两个解,在∠FDE =60°时可证DF ⊥平面ABC ,在∠FDE =120°时,取FE 中点H 证明DH ⊥平面ABC ,然后由棱锥体积公式计算体积;(2)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用空间向量法求二面角.【详解】(1)取AC 中点F ,连接FE ,FD ,因为AD =CD ,所以DF ⊥AC ,又AC ⊥DE ,DE ∩DF =D ,DE ,DF ⊂平面DEF ,所以AC ⊥平面DEF ,而FE ⊂平面DEF ,所以AC ⊥FE ,由已知AF =1,∠BAC =60°,所以EF =3,AE =2,BE =1,由AC ⊥平面DEF ,AC ⊂平面ABC 得平面ABC ⊥平面DEF ,因此DE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就是直线EF ,所以∠DEF 是DE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即∠DEF =30°,AD =CD ,AC =2,因此DF =12AC =1,在△DEF 中,由正弦定理EF sin ∠FDE =DF sin ∠DEF 得1sin30°=3sin ∠FDE ,sin ∠FDE =32,∠FDE 为△DEF 内角,所以∠FDE =60°或120°,S △ABC =12AB ×AC ×sin ∠BAC =12×3×2×sin60°=333,S △CBE =BE BAS △ABC =3-23×332=32,若∠FDE =60°,则∠DFE =90°,即DF ⊥FE ,AC ∩FE =F ,AC ,FE ⊂平面ABC ,所以DF ⊥平面ABC ,V D -BCE =13S △BCE ⋅DF =13×32×1=36;若∠FDE =120°,则∠DFE =30°,DF =DE =1,取EF 中点H ,连接DH ,则DH ⊥EF ,因为平面ABC ⊥平面DEF ,平面ABC ∩平面DEF =EF ,而DH ⊂平面DEF ,所以DH ⊥平面ABC ,DH =DF sin ∠DFE =1×sin30°=12,所以V D -BCE =13S △BCE ⋅DF =13×32×12=312;(2)若∠FDE =60°,以FA ,FE ,FD 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F -xyz ,则D (0,0,1),C (-1,0,0),A (1,0,0),E (0,3,0),AE =(-1,3,0),EB =12AE =-12,32,0 ,所以B 点坐标为-12,332,0 ,CD =(1,0,1),CB =12,332,0 ,CE =(1,3,0),设平面DBC 的一个法向量是m =(x 1,y 1,z 1),则m ⋅CD =x 1+z 1=0m ⋅CB =12x 1+332y 1=0,取y 1=-1,则x 1=33,z 1=-33,即m =(33,-1,-33),设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2,y 2,z 2),则n ⋅CD =x 2+z 2=0n ⋅CE =x 2+3y 2=0,取y 2=-1,则x 2=3,z 2=-3,即m =(3,-1,-3),cos m ,n =m ⋅n m n =9+1+955×7=19385385,所以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是19385385;若∠FDE =120°,以FA 为x 轴,FE 为y 轴,过F 且平行于HD 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F -xyz ,FH =12FE =32,则D 0,32,12 ,C (-1,0,0),A (1,0,0),E (0,3,0),AE =(-1,3,0),EB =12AE =-12,32,0 ,所以B 点坐标为-12,332,0 ,CD =1,32,12 ,CB =12,332,0 ,CE =(1,3,0),设平面DBC 的一个法向量是m =(x 1,y 1,z 1),则m ⋅CD =x 1+32y 1+12z 1=0m ⋅CB =12x 1+332y 1=0,取y 1=-1,则x 1=33,z 1=-53,即m =(33,-1,-53),设平面DEC 的一个法向量是n =(x 2,y 2,z 2),则n ⋅CD =x 2+32y 2+12z 2=0n ⋅CE =x 2+3y 2=0,取y 2=-1,则x 2=3,z 2=-3,即m =(3,-1,-3),cos m ,n =m ⋅n m n =9+1+15103×7=25721721,所以二面角B -CD -E 的余弦值是25721721.10(22·23下·襄阳·三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面BB 1C 1C 为矩形,∠BAC =90°,AB =AC =2,AA 1=4,A 1在底面ABC 的射影为BC 的中点N ,M 为B 1C 1的中点.(1)求证:平面A 1MNA ⊥平面A 1BC ;(2)求平面A 1B 1BA 与平面BB 1C 1C 夹角的余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23015【分析】(1)利用线面垂直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2)利用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求面面夹角的余弦值.【详解】(1)如图,∵A 1N ⊥面ABC ,连AN ,则AN ⊥A 1N ,又AB =AC =2,∴AN ⊥BC ,又AN ∩BC =N ,A 1N ⊂面A 1BC ,BC ⊂面A 1BC ,于是AN ⊥面A 1BC ,又AN ⊂面A 1MN ,,所以面A 1BC ⊥面A 1MNA .(2)由(1)可得,以NA ,NB ,NA 1 为x ,y ,z 轴,建系如图,∠BAC =90°,AB =AC =2,BC =22则A (2,0,0),B (0,2,0),C (0,-2,0),因为AA 1=4,AN =2,所以A 1N =14,则A 1(0,0,14),因为NB 1 =NB +BB 1 =NB +AA 1 =0,2,0 +-2,0,14 =-2,2,14 ,所以B 1-2,2,14 ,设平面A 1BB 1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因为A 1B =(0,2,-14),B 1B =(2,0,-14),所以A 1B ⋅m =2y -14z =0B 1B ⋅m =2x -14z =0 ,令y =7,则x =7,z =1,所以m =(7,7,1),设平面BCC 1B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a ,b ,c ),因为BC =(0,-22,0),BB 1 =(-2,0,14),所以BC ⋅n =-22b =0BB 1 ⋅n =-2a +14c =0,令a =7,则b =0,c =1,所以n =(7,0,1),设平面A 1BB 1与平面BCC 1B 1夹角为θ,则cos θ=cos <m ,n >=m ⋅n m n=7+0+17+7+1×7+0+1=23015,所以平面A 1BB 1与平面BCC 1B 1夹角的余弦值为23015.11(22·23·唐山·二模)如图,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侧面ACC 1A 1⊥底面ABC ,且AA 1=AC ,∠AA 1C 1=120°,M 是CC 1的中点.(1)证明:A 1C ⊥BM .(2)求二面角A 1-BC -M 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45【分析】(1)根据菱形的性质、结合面面垂直的性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即可;(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运用空间向量夹角公式进行求解即sk .【详解】(1)取AC 的中点O ,连接OM ,OB ,AC 1.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由AA 1=AC ,得四边形ACC 1A 1为菱形,所以A 1C ⊥AC 1,易知OM ∥AC 1,则A 1C ⊥OM .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知OB ⊥AC ,又平面ACC 1A 1⊥平面ABC ,平面ACC 1A 1∩平面ABC =AC ,OB ⊂平面ABC ,知OB ⊥平面ACC 1A 1,则OB ⊥A 1C ,又OB ∩OM =O ,OB ,OM ⊂平面OBM ,得A 1C ⊥平面OBM ,又BM ⊂平面OBM ,故A 1C ⊥BM ..(2)连接OA 1,因为侧面ACC 1A 1为菱形,∠AA 1C 1=120°,则∠A 1AC =60°,则△A 1AC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 1O ⊥AC ,又由(1)易知OA 1,OB ,AC 两两垂直,故以O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OB ,OC ,OA 1 的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AB =2,则O 0,0,0 ,B 3,0,0 ,C 0,1,0 ,A 10,0,3 ,C 10,2,3 ,BA 1 =-3,0,3 ,BC =-3,1,0 ,CC 1 =0,1,3 ,设平面A 1B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BC =-3x +y =0n ⋅BA 1 =-3x +3z =0 ,令x =1,得n =1,3,1 ,设平面BCC 1的法向量为m =a ,b ,c ,则m ⋅BC =-3a +b =0m ⋅CC 1 =b +3c =0,令a =1,得m =1,3,-1 ,所以cos n ,m =n ⋅m n ⋅m=35⋅5=35,即二面角A 1-BC -M 的正弦值为45.12(22·23下·盐城·三模)如图,该几何体是由等高的半个圆柱和14个圆柱拼接而成,点G 为弧CD 的中点,且C ,E ,D ,G 四点共面.(1)证明:平面BDF ⊥平面BCG ;(2)若平面BDF 与平面ABG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55,且线段AB 长度为2,求点G 到直线DF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62【分析】(1)过G 作GH ⎳CB ,交底面弧于H ,连接HB ,有HBCG 为平行四边形,根据题设可得FB ⊥HB ,即FB ⊥CG ,再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可得CB ⊥FB ,最后根据线面、面面垂直的判定即可证结论.(2)构建如下图示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令半圆柱半径为r ,高为h ,确定相关点坐标,进而求平面BDF 、平面ABG 的法向量,利用空间向量夹角的坐标表示及已知条件可得h =2r ,即可求出点G 到直线DF 的距离.【详解】(1)过G 作GH ⎳CB ,交底面弧于H ,连接HB ,易知:HBCG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HB ⎳CG ,又G 为弧CD 的中点,则H 是弧AB 的中点,所以∠HBA =45°,而由题设知:∠ABF =45°,则∠HBF =∠HBA +∠ABF =90°,所以FB ⊥HB ,即FB ⊥CG ,由CB ⊥底面ABF ,FB ⊂平面ABF ,则CB ⊥FB ,又CB ∩CG =C ,CB ,CG ⊂平面BCG ,所以FB ⊥平面BCG ,又FB ⊂平面BDF ,所以平面BDF ⊥平面BCG .(2)由题意,构建如下图示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令半圆柱半径为r ,高为h ,则B 0,2r ,0 ,F 2r ,0,0 ,D 0,0,h ,G -r ,r ,h ,所以FD =-2r ,0,h ,BD =0,-2r ,h ,AB =0,2r ,0 ,AG =-r ,r ,h ,若m =x ,y ,z 是面BDF 的一个法向量,则m ⋅FD =-2rx +hz =0m ⋅BD =-2ry +hz =0 ,令z =2r ,则m =h ,h ,2r ,若n =a ,b ,c 是面ABG 的一个法向量,则n ⋅AB =2rb =0n ⋅AG =-ra +rb +hc =0 ,令c =r ,则n =h ,0,r ,所以cos m ,n =m ⋅n m n=h 2+2r 22h 2+4r 2×h 2+r 2=155,整理可得h 2-4r 2 h 2+2r 2 =0,则h =2r ,又AB =2,由题设可知,此时点G -1,1,2 ,D 0,0,2 ,F 2,0,0 ,则DF =2,0,-2 ,DG =-1,1,0 ,所以点G 到直线DF 的距离d =DG 2-DG ⋅DF 2DF2=62.13(22·23下·江苏·三模)如图,圆锥DO 中,AE 为底面圆O 的直径,AE =AD ,△ABC 为底面圆O 的内接正三角形,圆锥的高DO =18,点P 为线段DO 上一个动点.(1)当PO =36时,证明:PA ⊥平面PBC ;(2)当P 点在什么位置时,直线PE 和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答案】(1)证明见解析;(2)P 点在距离O 点36处【分析】(1)利用勾股定理证明出AP ⊥BP 和AP ⊥CP ,再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出PA ⊥平面PBC ;(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向量法求解.【详解】(1)因为AE =AD ,AD =DE ,所以△ADE 是正三角形,则∠DAO =π3,又DO ⊥底面圆O ,AE ⊂底面圆O ,所以DO ⊥AE ,在Rt △AOD 中,DO =18,所以AO =DO 3=63,因为△ABC 是正三角形,所以AB =AO ×32×2=63×3=18,AP =AO 2+PO 2=92,BP =AP ,所以AP 2+BP 2=AB 2,AP ⊥BP ,同理可证AP ⊥CP ,又BP ∩PC =P ,BP ,PC ⊂平面PBC ,所以PA ⊥平面PBC .(2)如图,建立以O 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设PO =x ,(0≤x ≤18),所以P 0,0,x ,E -33,9,0 ,B 33,9,0 ,C -63,0,0 ,所以EP =33,-9,x ,PB =33,9,-x ,PC =-63,0,-x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n =a ,b ,c ,则n ⋅PB =33a +9b -cx =0n ⋅PC =-63a -cx =0,令a =x ,则b =-3x ,c =-63,故n =x ,-3x ,-63 ,设直线PE 和平面PBC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EP ,n =33x +93x -63x 108+x 2⋅x 2+3x 2+108=63x 108+x 2⋅4x 2+108=634x 2+1082x 2+540≤6324x 2⋅1082x 2+540=13,当且仅当4x 2=1082x 2,即PO =x =36时,直线PE 和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故P 点在距离O 点36处.14(22·23下·镇江·三模)如图,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菱形,∠ABC =60°,四边形PACQ 为矩形,PA =1,从下列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作为已知条件,并解答问题(如果选择多个条件分别解答,按第一个解答计分).①BP ,D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相等;②三棱锥P -ABD 体积为33;③cos ∠BPA =55(1)平面PACQ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B -PQ -D 的大小;(3)求点C 到平面BPQ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2π3(3)32【分析】(1)若选①,则作PA ⊥面ABCD ,证明A 和A 重合从而得到PA ⊥面ABCD ,从而得到面面垂直;若选②,计算得到P 到面ABD 的距离h =1=PA ,得到PA ⊥面ABCD ,从而得到面面垂直;若选③,通过余弦定理计算得到PA ⊥AB ,再通过PA ⊥面ABCD ,从而得到面面垂直;(2)通过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结合二面角计算公式计算即可;(3)通过点面距离的计算公式直接计算即可.【详解】(1)选①,连接BD ,作PA ⊥面ABCD ,垂足为A .∵BP ,DP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相等,∴A B =A D ,∴A 在BD 的中垂线AC 上,∵在平面PACQ 内,PA ⊥AC ,PA ⊥AC ,∴A 和A 重合,∴PA ⊥面ABCD ,又PA ⊂面PACQ ,∴面PACQ ⊥面ABCD若选②,设P 到面ABD 的距离为h ,∵V P -ABD =13S △ABD ⋅h =13×3⋅h =33,得h =1=PA ,∴PA 即为P 到面ABD 的距离,即PA ⊥面ABCD ,又PA ⊂面PACQ ,∴面PACQ ⊥面ABCD .若选③,由余弦定理得,cos ∠BPA =PB 2+PA 2-AB 22PB ⋅PA =55,∴BP =5,∴BP 2=AP 2+AB 2∴PA ⊥AB ,又PA ⊥AC ,AC ∩AB =A ,AC ,AB ⊂面ABCD∴PA ⊥面ABCD ,又PA ⊂面PACQ∴面PACQ ⊥面ABCD(2)因为PA ⊥面ABCD ,OB ,OC ⊂面ABCD ,所以PA ⊥OB ,PA ⊥OC ,取PQ 中点G ,则OG ⎳PA ,所以OG ⊥OB ,OG ⊥OC ,又因为OB ⊥OC ,所以建立如下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B 3,0,0 ,P 0,-1,1 ,D -3,0,0 ,Q 0,1,1 ,∴BQ =-3,1,1 ,DQ =3,1,1 ,DP =3,-1,1 ,设平面BPQ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则m⋅BP =0m ⋅BQ =0 ,即-3x -y +z =0-3x +y +z =0 ,令x =3,则y =0,z =3,∴m =3,0,3 ,设平面DPQ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1,y1,z 1 ,则n ⋅DP=0n ⋅DQ =0 ,即3x 1-y 1+z 1=3x 1+y 1+z 1=0,令x1=3,则y 1=0,z 1=-3,∴n =3,0,-3 ,∴cos m ,n =m ⋅n m ⋅ n =-623×23=-12,∵m ,n ∈0,π ,∴m ,n =2π3,由图可知二面角B -PQ -D 是钝角,所以二面角B -PQ -D 的大小为2π3.(3)∵C 0,1,0 ,Q 0,1,1 ,∴CQ =0,0,1 ,∵平面BPQ 的一个法向量为m =3,0,3 ,∴点C 到平面BPQ 的距离d =CQ ⋅m m=323=32.15(22·23下·江苏·一模)在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平面A 1B 1BA ⊥平面ABC ,侧面A 1B 1BA 为菱形,∠ABB 1=π3,AB 1⊥AC ,AB =AC =2,E 是AC 的中点.(1)求证:A 1B ⊥平面AB 1C ;(2)点P 在线段A 1E 上(异于点A 1,E ),AP 与平面A 1BE 所成角为π4,求EP EA 1的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EP EA 1=25【分析】(1)作B 1O ⊥AB 交AB 于O 点,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可得B 1O ⊥平面ABC ,可得B 1O ⊥AC ,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AC ⊥平面A 1B 1BA ,从而得到AC ⊥A 1B ,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答案;(2)以A 为原点,AB 、AC 、AO 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EP =λEA 1 ,可得AP =-λ,1-λ,3λ ,求出平面A 1BE 的一个法向量,由线面角的向量求法可得答案.【详解】(1)因为侧面A 1B 1BA 为菱形,∠ABB 1=π3,AB =AC =2,所以△ABB 1、△AA 1B 1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作B 1O ⊥AB 交AB 于O 点,则O 点为AB 的中点,因为平面A 1B 1BA ⊥平面ABC ,平面A 1B 1BA ∩平面ABC =AB ,B 1O ⊂平面A 1B 1BA ,所以B 1O ⊥平面ABC ,AC ⊂平面ABC ,可得B 1O ⊥AC ,又AB 1⊥AC ,B 1O ∩AB 1=B 1,B 1O 、AB 1⊂平面A 1B 1BA ,可得AC ⊥平面A 1B 1BA ,因为A 1B ⊂平面A 1B 1BA ,所以AC ⊥A 1B ,因为侧面A 1B 1BA 为菱形,所以B 1A ⊥A 1B ,AB 1∩AC =A ,AB 1、AC ⊂平面AB 1C ,所以A 1B ⊥平面AB 1C ;(2)由(1)知,AC ⊥平面A 1B 1BA ,∠BAC =π2,取做A 1B 1的中点O 1,连接AO 1,则B1O ⎳AO 1,所以AO 1⊥平面ABC ,以A 为原点,AB 、AC 、AO 1所在的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 ,A 1-1,0,3 ,B 2,0,0 ,E 0,1,0 ,A 1B =3,0,-3 ,EA 1 =-1,-1,3 ,设EP =λEA 1 ,可得P -λ,1-λ,3λ ,所以AP =-λ,1-λ,3λ ,设平面A 1BE 的一个法向量为n=x ,y ,z ,则A 1B ⋅n=0EA 1 ⋅n =0,即3x -3z =0-x -y +3z =0 ,令z =3,可得n =1,2,3 ,可得sin π4=cos n ,AP =n ⋅AP n AP=-λ+2-2λ+3λ 1+4+3λ2+1-λ 2+3λ2,解得λ=0舍去,或λ=25,所以EP EA 1=25.16(22·23下·河北·三模)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是菱形,其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且PO ⊥平面ABCD ,OC =1,OD =OP =2,M 是PD 的中点,N 是线段CD 上一动点.(1)当平面OMN ⎳平面PBC 时,试确定点N 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在(1)的前提下,点Q 在直线MN 上,以PQ 为直径的球的表面积为214π.以O 为原点,OC ,OD ,OP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xyz ,求点Q 的坐标.【答案】(1)N 是CD 的中点(2)12,1,0 ,-1310,1,185 【分析】(1)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证明MN ⎳PC ,即可得解;(2)先根据球的体积求出PQ ,然后根据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解.【详解】(1)因为平面OMN ⎳平面PBC ,平面OMN ∩平面PCD =MN ,平面PBC ∩平面PCD =PC ,所以MN ⎳PC ,因为M 是PD 的中点,所以N 是CD 的中点;(2)由题意4π×PQ 22=214π,解得PQ =212,设MQ =λMN,λ∈R ,由题意,P 0,0,2 ,M 0,1,1 ,N 12,1,0 ,则PM =0,1,-1 ,MN =12,0,-1 ,则PQ =PM +MQ =0,1,-1 +λ12,0,-1 =λ2,1,-λ-1 ,则λ24+1+-λ-1 2=212,解得λ=1或λ=-135,当λ=1时,MQ =MN ,则Q 12,1,0 ,当λ=-135时,MQ =-135MN =-1310,0,135,设Q x ,y ,z ,则MQ =x ,y -1,z -1 =-1310,0,135,所以x =-1310y -1=0z -1=135 ,解得x =-1310y =1z =185 ,则Q -1310,1,185 ,综上所述点Q 的坐标为12,1,0,-1310,1,185 .17(22·23·汕头·三模)如图,圆台O 1O 2的轴截面为等腰梯形A 1ACC 1,AC =2AA 1=2A 1C 1=4,B 为底面圆周上异于A ,C 的点.(1)在平面BCC 1内,过C 1作一条直线与平面A 1AB 平行,并说明理由;(2)若四棱锥B -A 1ACC 1的体积为23,设平面A 1AB ∩平面C 1CB =l ,Q ∈l ,求CQ 的最小值.【答案】(1)作图见解析,理由见解析(2)7【分析】(1)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和中位线定理即可求解;(2)根据几何关系或空间向量方法即可求解.【详解】(1)取BC 中点P ,作直线C 1P 即为所求,取AB 中点H ,连接A 2H ,PH ,则有PH ∥AC ,PH =12AC ,如图,在等腰梯形A 1ACC 1中,A 1C 1=12AC ,有HP ∥A 1C 1,HP =A 1C 1,则四边形A 1C 1PH 为平行四边形,即有C 1P ∥A 1H ,又A 1H ⊂平面A 1AB ,C 1P⊄平面A 1AB ,所以C 1P ∥平面A 1AB .(2)法一:延长AA 1,CC 1交于点O ,故O ∈AA 1⊂平面ABA 1,O ∈CC 1⊂平面CC 1B故平面A 1AB ∩平面C 1CB =BO ,BO 即l ,在△OBC 中,OC ,OB 均为圆锥母线.过点B 作BO ⊥AC 于O .在等腰梯形A 1ACC 1中,AC =2AA 1=2A 1C 1=4,此梯形的高h =AA 21-AC -A 1C 122=3,∴等腰梯形A 1ACC 1的面积为S =122+4 3=33,所以四棱锥B -A 1ACC 1的体积V =13S ×BO =13×33×BO =23,解得BO =2,故点O 与O 2重合,BC =22由AC =2AA 1=2A 1C 1,得OC =2CC 1,且∠C 1CA =60°,故OC =AC =4=OB .△OBC 中,O 到BC 距离h 1=OB 2-BC 22=14.则△OBC 面积=12OB ⋅CQ min =12BC ⋅h 1,得:CQ 的最小值为:CQ min =22⋅144=7.法二:同法一求出B 的位置.以O 2为原点,OB ,OC ,O 2O 1方向为x ,y ,z 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0,2,0 ,B 2,0,0 ,AA 1 =0,1,3 ,AB =2,2,0 ,CC 1 =0,-1,3 ,BC=-2,2,0设面A 1AB 的法向量为a=x 1,y 1,z 1a ⋅AA 1=y 1+3z 1=0a ⋅AB=2x 1+2y 1=0,取z 1=1,有a=3,-3,1 ;同理可得面C 1CB 的法向量为β=3,3,1 ,由l =面C 1CB ∩面A 1AB ,可知B ∈l ,设l 的方向向量为l=x ,y ,z ,故l ⋅a =3x -3y +z =0,l ⋅β=3x +3y +z =0取l=1,0,3 ,下面分2个方法求|CQ |min求|CQ |min 方法1:BQ =l=t ,0,3t ,,∵B 2,0,0 ,∴Q t -2,0,3t∴CQ =(t -2)2+22+(3t )2=4t 2-4t +8,当t =12时,CQ 取最小值为7.求CQ min 方法2:BC 在l 上的投影向量的模为BC ⋅l l =-2×1+2×0+0×32=1故CQ 的最小值即C 到l 的距离为BC 2-12=7.法三:在三角形△BCO 中,BO =CO =4,BC =22,cos ∠CBO =42+(22)2-422×4×22=122⋅sin ∠CBO =1-1222=722,所以CQ ≥CB sin ∠CBO =722×22=7.18(19·20下·临沂·二模)如图①,在Rt △ABC 中,B 为直角,AB =BC =6,EF ∥BC ,AE =2,沿EF 将△AEF 折起,使∠AEB =π3,得到如图②的几何体,点D 在线段AC 上.(1)求证:平面AEF ⊥平面ABC ;(2)若AE ⎳平面BDF ,求直线AF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证明见解析;(2)64.【分析】(1)由余弦定理计算证明EA ⊥AB ,再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性质,面面垂直的判定推理作答.(2)以A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的正弦作答.【详解】(1)在△ABE 中,AE =2,BE =4,∠AEB =π3,由余弦定理得:AB 2=AE 2+BE 2-2AE ⋅BE cos ∠AEB =4+16-2×2×4×12=12,则AB =23,有EB 2=EA 2+AB 2,于是∠EAB =π2,即有EA ⊥AB ,又EF ⊥EB ,EF ⊥EA ,EA ∩EB =E ,EA ,EB ⊂平面ABE ,因此EF ⊥平面ABE ,而AB ⊂平面ABE ,则EF ⊥AB ,又因为EA ∩EF =E ,EA ,EF ⊂平面AEF ,从而AB ⊥平面AEF ,而AB ⊂平面ABC ,所以平面AEF ⊥平面ABC .(2)以A 为原点,以AB ,AE 分别为x ,y 轴,过点A 垂直于平面ABE 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1)知,EF ⊥平面ABE ,而EF ⎳BC ,则有BC ⊥平面ABE ,则A (0,0,0),B (23,0,0),E (0,2,0),F (0,2,2),C (23,0,6),AF =(0,2,2),FB =(23,-2,-2),AC=(23,0,6),连接EC 与FB 交于点G ,连接DG ,因为AE ⎳平面BDF ,AE ⊂平面AEC ,平面AEC ∩平面BDF =DG ,则AE ⎳GD ,有GC GE =DCDA,在四边形BCFE 中,由EF ⎳BC ,得GC GE =BC EF =3,即DC DA=3,AD =14AC =32,0,32 ,FD =AD -AF =32,-2,-12,设平面BDF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FD =32x -2y -12z =0n ⋅FB =23x -2y -2z =0,令x =1,得n =(1,0,3),设直线AF 与平面BDF 所成角为θ,于是sin θ=|cos ‹n ,AF ›|=|n ⋅AF ||n ||AF |=2322×2=64,所以直线AF 与平面BD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4.19(22·23下·广州·三模)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AB =AP =2,PA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线段PB ,PD 的中点,G 是线段PC 上的一点.(1)求证:平面EFG ⊥平面PAC ;(2)若直线AG 与平面A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3,且G 点不是线段PC 的中点,求三棱锥E -ABG 体积.【答案】(1)证明见解析(2)19【分析】(1)由线面垂直判定可证得BD ⊥平面PAC ,由中位线性质知EF ⎳BD ,从而得到EF ⊥平面PAC ,由面面垂直判定可得结论;(2)以A 为坐标原点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G =λPC ,λ∈0,12 ∪12,1 ,由线面角的向量求法可构造方程求得λ,结合垂直关系可得G 平面PAB 的距离为16BC =13,利用棱锥体积公式可求得结果.【详解】(1)连接BD ,∵E ,F 分别是线段PB ,PD 的中点,∴EF ⎳BD ,∵底面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D ⊥AC ,∵P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PA ⊥BD ,又PA ∩AC =A ,PA ,AC ⊂平面PAC ,∴BD ⊥平面PAC ,∵EF ⎳BD ,∴EF ⊥平面PAC ,又EF ⊂平面EFG ,∴平面EFG ⊥平面PAC .(2)以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 ,AD ,A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0,0 ,E 1,0,1 ,F 0,1,1 ,P 0,0,2 ,C 2,2,0 ,设PG =λPC ,λ∈0,12 ∪12,1 ,则AG =AP +PG =0,0,2 +2λ,2λ,-2λ =2λ,2λ,2-2λ ,AE =1,0,1 ,AF =0,1,1 ,设平面A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x ,y ,z ,则n ⋅AE=x +z =0n ⋅AF=y +z =0,令z =-1,解得:x =1,y =1,∴n =1,1,-1 ;设直线AG 与平面AEF 所成角为θ,sin θ=cos n ,AG =n ⋅AGn ⋅AG=6λ-2 3⋅4λ2+4λ2+2-2λ 2=13,解得:λ=16或λ=12(舍),∴PG =16PC ,∵PA ⊥平面ABCD ,BC ⊂平面ABCD ,∴PA ⊥BC ;∵BC ⊥AB ,PA ∩AB =A ,PA ,AB ⊂平面PAB ,∴BC ⊥平面PAB ,∴G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16BC =13,∴V E -ABG =V G -ABE =13S △ABE ⋅16BC =13×12×12×2×2×13=19.20(22·23下·长沙·一模)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棱长都为2,∠A 1AB =60°,点A 1在下底面ABC 的投影为AB 的中点O .(1)在棱BB 1(含端点)上是否存在一点D 使A 1D ⊥AC 1若存在,求出BD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求点A 1到平面BCC 1B 1的距离.【答案】(1)存在,BD =25(2)2155【分析】(1)连接OC ,以O 点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BD =tBB 1 ,t ∈0,1 ,根据AC 1 ⋅A 1D=0,求出t 即可;(2)利用向量法求解即可.【详解】(1)连接OC ,因为AC =BC ,O 为AB 的中点,所以OC ⊥AB ,由题意知A 1O ⊥平面ABC ,又AA 1=2,∠A 1AO =60°,所以A 1O =3,以O 点为原点,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0,0,3 ,A 1,0,0 ,B -1,0,0 ,C 0,3,0 ,由AB =A 1B 1得B 1-2,0,3 ,同理得C 1-1,3,3 ,设BD =tBB 1,t ∈0,1 ,得D -1-t ,0,3t ,又AC 1 =-2,3,3 ,A 1D =-1-t ,0,3t -3 ,由AC 1 ⋅A 1D=0,得-2-1-t +33t -3 =0,得t =15,又BB 1=2,∴BD =25,∴存在点D 且BD =25满足条件;(2)设平面BCC 1B 1的法向量为n=x ,y ,z ,BC =1,3,0 ,CC 1 =-1,0,3 ,则有n ⋅BC=x +3y =0n ⋅CC 1=-x +3z =0,可取n =3,-1,1 ,又BA 1=1,0,3 ,∴点A 1到平面BCC 1B 1的距离为d =BA 1 cos BA 1 ,n =BA 1 ×3+0+3BA 1×5=2155,∴所求距离为2155.21(22·23下·长沙·三模)如图,三棱台ABC -A 1B 1C 1,AB ⊥BC ,AC ⊥BB 1,平面ABB 1A 1⊥平面ABC ,AB =6,BC =4,BB 1=2,AC 1与A 1C 相交于点D ,AE =2EB,且DE ∥平面BCC 1B 1.(1)求三棱锥C -A 1B 1C 1的体积;(2)平面A 1B 1C 与平面ABC 所成角为α,CC 1与平面A 1B 1C 所成角为β,求证:α+β=π4.【答案】(1)2(2)证明见解析【分析】(1)通过证明线线和线面垂直,并结合已知条件即可得出三棱锥C -A 1B 1C 1的体积;(2)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表达出各点的坐标,求出所成角为α与β的正余弦值,即可证明结论.【详解】(1)由题意,∵平面ABB 1A 1⊥平面ABC ,且平面ABB 1A 1∩平面ABC =AB ,AB ⊥BC ,BC ⊂平面ABC ∴BC ⊥平面ABB 1A 1,∵BB 1⊂平面ABB 1A 1,∴BC ⊥BB 1,又AC ⊥BB 1,BC ∩AC =C ,BC ,AC ⊂平面ABC ∴BB 1⊥平面ABC ,连接C 1B ,∵DE ⎳平面BCC 1B 1,DE ⊂平面ABC 1,平面ABC 1∩平面BCC 1B 1=C 1B ,∴DE ∥C 1B ,∵AE =2EB ,∴AD =2DC 1 ,∴A 1C 1=12AC .∴三棱锥C -A 1B 1C 1底面A 1B 1C 1的面积S 1=12×2×3=3,高h =BB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A1B1C1-ABC为直三棱柱,D为AC中点,O为BC中点,E在CC1上,
∠ACB=90°,AC=BC=CE=2,AA1=6.
(1)证明平面BDE∥AO;
(2)求二面角A-EB-D的大小;
(3)求三棱锥O-AA1D体积.
立测试00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0.在一个 的二面角的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二面角的棱成角 ,则此直线与二面角的另一个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 )
A. B. C. D.
11. 如图,E, F分别是正方形SD1DD2的边D1D,DD2的中点,
沿SE,SF,EF将其折成一个几何体,使D1,D,D2重合,记作
D.给出下列位置关系:①SD⊥面DEF; ②SE⊥面DEF;
由 , , , ,
易得 , , ,

所以
18.解:(1) 在平面 上的射影 在 上, 面 。
故斜线 在平面 上的射影为 。
又 , ,又 ,

(2)过 作 ,交 于 。
面 , , 面 故 的长就是点 到平面 的距离
, 面
在 中, ;
在 中,
在 中,由面积关系,得
(3)连结 , 面 , 是 在平面 的射影
其中所有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4分,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
17.(本小题满分10分)
如图,已知直棱柱 中,
, , , , 是 的中点。
求证: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矩形 中, , ,沿对角线 将 折起,使点 移到 点,且 在平面 上的射影 恰好在 上。
A.(1)与(2)B. (2)与(4)C. (1)与(3)D. (3)与(4)
8.正三棱锥的侧面均为直角三角形,侧面与底面所成角为α,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B. C. D.
9. 中, , , , 所在平面 外一点 到点 、 、 的距离都是 ,则 到平面 的距离为( )
A. B. C. D.
(1)求证: 面 ;
(2)求点 到平面 的距离;
(3)求直线 与平面 的成角的大小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已知 面 ,垂足 在 的延长线上,且
(1) 记 , ,试把 表示成 的函数,并求其最大值.
(2)在直线 上是否存在点 ,使得
20. (本小题满分12分)
正三棱锥V-ABC的底面边长是a,侧面与底面成60°的二面角。
11
12
答案
D
C
C
B
D
B
C
C
A
A
B
C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60º14.
15.216.①④
三.解答题:(共74分,写出必要的解答过程)
17.(10分)解:【法一】 ,又三棱柱 是直三棱柱,
所以 面 ,连结 ,则 是 在面 上的射影
在四边形 中, ,且 ,

【法二】以 为 轴, 为 轴, 为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A. B. C. 或 D.无法确定
3.在正方体 中, 、 分别为棱 、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和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
A. B. C. D.
4.已知平面 平面 , 是 内的一直线, 是 内的一直线,且 ,则:① ;② ;③ 或 ;④ 且 。这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三个是 (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又∵侧面与底面成60°角 ∴∠VEO=60°
则在Rt△VEO中;V0=OE·tan60°=
在Rt△VAO中,VA=
即侧棱长为
(2)由(1)知∠VAO即为侧棱与底面所成角,则tan∠VAO=
21 (12分)解:(1)连结BC1交B1C于点E,则E为B1C的中点,并连结DE
立几测001试
一、选择题:
1.a、b是两条异面直线,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可作一个平面与a、b都平行
B.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a、b都相交
C.过不在a、b上的任一点,可作一条直线与a、b都平行
D.过a可以且只可以作一个平面与b平行
2.空间不共线的四点,可以确定平面的个数为 ( )
③DF⊥SE; ④EF⊥面SED,其中成立的有: ( )
A. ①与② B. ①与③ C. ②与③ D. ③与④
12. 某地球仪的北纬60度圈的周长为6 cm,则地球仪的表面积为( )
A. 24 cm2B. 48 cm2C. 144 cm2D. 288 cm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若在 上只有一个点 满足 ,则 的值等于______.
16.六棱锥P—ABCDEF中,底面ABCDEF是正六边形,PA⊥底面
ABCDEF,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线段PC的长是点P到线段CD的距离;
②异面直线PB与EF所成角是∠PBC;
③线段AD的长是直线CD与平面PAF的距离;
④∠PEA是二面角P—DE—A平面角。
13. 直二面角α—MN—β中,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斜边BC α,一直角边AC β,BC与β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则AB与β所成角大小为__________。
14. 如图在底面边长为2的正三棱锥V—ABC中,E是BC中点,若△VAE的面积是 ,则侧棱VA与底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15.如图,已知矩形 中, , , 面 。
求(1)棱锥的侧棱长;
(2)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的正切值。
21.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正三棱柱ABC-A B C 的底面边长为8,面的对角线B1C=10,D为AC
的中点,
(1)求证:AB //平面C1BD;
(2)求异面直线AB1与BC1所成角的余弦值;
(3)求直线AB1到平面C1BD的距离。
22.(本小题满分14分)
为直线 与平面 所成的角
在 中, ,
19.(1) 面 , ,即
在 和 中, ,
( )
,当且仅当 时, 取到最大值 .
(2)在 和 中, =2,
故在 存在点 (如 )满足 ,使
20. (12分)解:(1)过V点作V0⊥面ABC于点0,VE⊥AB于点E
∵三棱锥V—ABC是正三棱锥 ∴O为△ABC的中心
则OA= ,OE=
5.一个简单多面体的各个面都是三角形,它有6个顶点,则这个简单多面体的面数是( )
A.4 B.5 C.6 D. 8
6. 在北纬45°的纬度圈上有甲、乙两地,两地经度差为90°,则甲、乙两地最短距离为(设地球半径为R) ( )
A. B. C. D.
7.直线l⊥平面α,直线m 平面β,有下列四个命题
(1) (2) (3) (4)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