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叶

Aiye

【药名】艾叶

【拉丁名】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

【别名】艾蒿,家艾,蕲艾,白艾,香艾,大叶艾,灸草。

【历史】艾叶,始载于《名医别录》,称其“无毒。”《本草图经》记载近世有单服艾者……甚补虚羸。然亦有毒发则热气冲上,狂躁不能禁,至攻眼有疮出血者,诚不可妄服也李时珍曰:“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苏颂言其有毒……误矣。盖不知血随气而行,气行则血散,热因久服致火上冲之故尔。”指明《本草图经》所言“毒发”非艾叶有毒之故,而是由于运用不当所致。《得配本草》指出:“多服久服,热气上冲,并发内毒。”

【基原】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 et Vant. 的干燥叶。

【分布】分布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采收加工】夏季花未开时采搞,除去杂质,晒干。

【炮制】生用或炒炭用。

【性味归经】味辛、苦,性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配伍】配阿胶,补血止血,调经安胎。配香附,温经暖宫,理气止痛。配生地、侧柏,凉血止血。

《纲目》:“苦酒、香附为之使。”《本草备要》:“血热为病者禁用。”《本经逢原》:“阴虚火旺,血燥生热,及宿有失血病者为禁。”

【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祛湿止痒。主治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脘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或捣汁。外用:适量,捣绒作炷或制成艾条熏灸;或捣敷;或煎水熏洗;或炒热温熨。

【使用注意】阴虚血热者慎服。

【化学成分】

1.挥发油

1.1艾叶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张喜云等测得艾叶挥发油含量为0.75%[1]。尹庚明等鉴定出39种化合物,主要是1,8-桉树脑(p-Cineole)、异蒿属(甲)酮(Isoartemisia ketone)、2-莰酮(樟脑,Camphor)、2-莰醇(冰片,Bomeol)、石竹烯(Caryophylene)、α-荜澄茄烯(α-Cubebene)[2]。

2.微量元素

有人对中国产艾蒿以及日本产艾蒿的微量元素进行了比较研究,在它们的不同部位分别检出了K、Si、Ca、Cl、Sc(钪)、P、Mg和Pe[3]。

3.其他化学成分

有采用高效液相法对艾叶进行了分析,发现其含有绿原酸和朝鲜蓟酸(dicaffey lquinic acid)[4]。孙志伟等利用GC-MS联机分析,从吉林产野生艾叶中检出了8种脂肪酸,其主要成份为十五烷酸、十八烷二烯和亚麻酸,相对百分含量依次为22.17%、16.59%和14.45%[5]。

【药理研究】

1.抗菌、抗病毒活性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艾叶水煎液、艾叶烟熏和艾叶挥发油对多种细菌、病毒和真菌有杀灭或抑制作用。李小敏等在爱婴病房采用艾条熏蒸,研究发现其对10多种常见细菌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如:葡萄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如:石膏样毛癣菌、黄癣菌等[6]。他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爱婴病房采用艾条熏蒸后对乙肝病毒HBsAg和HbeAg抗原性的破坏效果,研究发现艾叶熏蒸对乙肝病毒有一定的灭活作用[7]。孙红祥体外试验研究发现艾叶45%醇提液在12.5 mg/mL 的浓度下,对短帚霉、黑曲霉、共头霉、交链孢霉、芽枝霉、葡柄霉、葡萄孢霉、杂色曲霉、土曲霉、焦曲霉、皱褶青霉、产紫青霉、草酸青霉、绳状青霉、圆弧青霉、镰刀菌有抗菌活性[8]。

2.对呼吸系统的作用

谢强敏等研究发现艾叶油灌胃给药或气雾吸入对组胺和乙酰胆碱引起的豚鼠哮喘具有保护作用,明显延长哮喘潜伏期;并呈剂量依赖保护致敏豚鼠抗原攻击引起的呼吸频率、潮气量和气道流速改变;松弛静息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呈剂量依赖抑制枸橼酸引起的豚鼠咳嗽反应和促进小鼠气道酚红排泄;从而认为艾

叶油具有支气管扩张、镇咳和祛痰作用[9]。他们又发现艾叶油抑制致敏豚鼠气管Schuhz-Dale反应,明显降低组胺或氨甲酰胆碱引起的豚鼠气管收缩pD2值,明显抑制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和5-羟色胺引起的大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反应;抑制豚鼠肺组织释放SRS-A;拮抗SRS-A对豚鼠回肠的收缩;由此认为艾叶油具有抗过敏作用,对呼吸道过敏反应有保护作用,是其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气管炎作用机制之一[10]。

3.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朱文莲等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对正常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影响不大,但能增强环磷酰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11]。杨红菊研究表明;艾叶油不仅对IgE介导的速发型变态反应模型——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参与并加重速发型变态反应疾病的Ⅲ型、Ⅳ型变态反应也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艾叶油体内给药对角叉菜胶、巴豆油、醋酸所造成的动物模型的炎症反应均有较强抑制作用;艾叶油0.25、0.12mL/kg体内灌胃给药,能抑制小鼠脾和胸腺的生长,抑制小鼠体内抗体溶血素的生成,抑制小鼠单核吞噬功能,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在体外实验,艾叶油对Compound48/80、钙离子载体金霉素、抗原马血清诱发的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69.50μm、131μm、95.60μm;它还能抑制大鼠腹腔肥大细胞膜上Ca2+- M2+-ATPase 和M2+-ATPase的活力,抑制Ca2+的转运;以上结果提示,艾叶油不仅是过敏介质的阻释剂,又是过敏介质的拮抗剂,它对速发型变态反应的几个主要环节都有作用[12]。

4.止血作用研究

赵钦祥等对生艾叶、焦艾叶、艾叶炭、醋炒艾叶炭以衣焖煅艾叶炭的凝血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小白鼠给药前后凝血时间比较,表明艾叶制炭后可加强止血作用,而焖煅艾叶炭止血作用又较强[13]。

5.镇痛作用研究

王树荣等实验研究表明,对于腹腔注射醋酸致痛的大鼠,采用艾绒与蒜汁共灸可明显升高脑内β-内啡肽水平,应用艾绒、蒜汁、中药共同灸,则β-内啡肽水平升高更明显,表明艾灸具有中枢性镇痛作用,其作用机理之一在于升高脑内β-内啡肽水平[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