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1. 引言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对于自身幸福感受的主观评价。
它与个人的情感、情绪以及生活满意度密切相关。
在研究幸福感时,科学家们尝试通过各种方法来衡量和理解主观幸福感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探讨主观幸福感的定义、测量方法以及影响因素。
2. 定义主观幸福感指的是个体对自身幸福感受的主观评价。
也就是说,它是个人对自己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主观感受。
主观幸福感可能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的价值观、社会支持、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等。
不同的人对于幸福的定义和追求方式也各有不同,因此每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也会有所差异。
3. 测量方法为了能够科学地测量主观幸福感,研究者们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测量工具和问卷调查。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测量方法:3.1 幸福感量表幸福感量表是最常用的测量主观幸福感的工具之一。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被试需要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评估自己的幸福感。
这些问卷通常包括一系列关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总结和分析这些问题的回答,研究者可以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进行量化和比较。
3.2 幸福日志幸福日志是一种通过个体自我记录和观察来测量主观幸福感的方法。
参与者被要求每天记录下自己的情绪状态、当天的幸福感受以及导致这些感受的因素。
通过观察这些记录,研究者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以及影响因素。
3.3 生物指标测量除了问卷调查和记录方法外,一些研究者还试图通过测量生物指标来间接衡量主观幸福感。
例如,通过测量大脑的活动模式、心率、皮肤电反应等生理指标,可以推测个体的情绪状态和幸福感受。
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客观的数据,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4. 影响因素主观幸福感受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影响因素:4.1 个人特质个人特质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一些研究表明,乐观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更高的主观幸福感,而焦虑和抑郁的人则相对较低。
此外,性格特征、自尊心、自我效能感等也会对主观幸福感有所影响。
心理学解读人们对幸福的定义
心理学解读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幸福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但对于幸福的定义却因人而异。
心理学研究人们对幸福的定义,可以从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满足感等多个角度进行解读。
一、积极心理学的视角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们追求幸福的内在动机和积极情感的重要性。
根据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PERMA”理论,幸福可以从以下五个维度来进行定义:1.正向情感(Positive emotion):幸福可以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来定义。
对于一些人来说,快乐、兴奋、满足等积极情感的体验可以成为他们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2.参与(Engagement):幸福也可以通过个体参与各种活动和任务时的沉浸感来定义。
当人们全神贯注于某项感兴趣的工作、学习或娱乐活动时,会体验到一种满足感,从而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3.人际关系(Relationships):人类是社会性动物,与他人的联系是人们幸福的重要因素之一。
良好的人际关系、亲密的友谊和家庭支持等可以让人感到幸福。
4.意义(Meaning):拥有个人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也是人们对幸福定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人们在生活中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事情,并为之付出努力时,会感到一种履行责任、充实感和满足感。
5.成就(Accomplishment):在实现目标和取得成就时,人们会体验到一种幸福感。
这可能涉及到个人的职业生涯、学术成就、个人发展等方面。
二、主观幸福感的视角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主观评价自己生活满意程度的度量指标。
心理学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定义:1.生活满意度:人们对自己生活的整体满意程度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当个体认为自己的生活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满足时,便会感到幸福。
2.乐观与希望:个体对未来的积极期望和对事物的乐观态度也与幸福感密切相关。
乐观的人往往更容易感到幸福,因为他们能够看到事物的积极和美好一面。
3.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人们感受幸福的重要基础。
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如抑郁症状较轻、情绪稳定等,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及影响你感觉的因素
主观幸福感及影响你感觉的因素1 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幸福的概念涵盖面极广,其研究涉及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伦理学等众多学科。
心理学侧重于对这种心理状态的描述及其成因的探讨。
主观幸福感(SWB)是个体自我评价的幸福,认为幸福是评价者个人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估。
SWB 具有如下特点:1主观性。
它依赖于评价者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的标准,它存在于个体的经验之中。
尽管健康、金钱等客观条件对幸福感会产生影响,但它们并不是幸福感的内在的和必不可少的部分。
2整体性。
它是一种综合评价,它不仅仅是指没有消极情感的存在,而且还必须包含积极的情感体验。
它不仅包括对某个生活领域的狭隘评估,还包括个体对其生活的整体评价。
3稳定性。
尽管每次测量会受到当时情绪和情境的影响,但从长期看,SWB 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
有人把主观幸福感定义为个体对其整体生活质量的判断。
换而言之,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其生活的喜爱程度。
主观幸福感不仅包括认知评价,而且包括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
也就是说,主观幸福感同时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维度。
情感维度是指情绪情感方面的愉悦体验,而认知维度,即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体所知觉到的期望与成就之间的差异。
主观幸福感的内隐理论认为,人们总在不断地对生活事件、生活环境和他们自己进行着评价,对事物进行好坏评价是人类的共性。
同时,也正是这些评价导致了人们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反应。
一般说来,人们总是希望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的。
另外,幸福的人对他们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环境所作的评价多为正性的,而不幸福的人认为他们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环境大多数都是有害的或不利于实现其目标的。
生活满意度是人们将其生活看作一个整体时,对其生活质量所作出的综合性的判断。
概括的说来,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整体生活质量作出的判断,它既包括人们的情感反应,也包括人们对其生活状况的认知评价。
2 主观幸福感的结构主观幸福感由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三个成分构成。
主观幸福感理论结构及测评概述
主观幸福感理论结构及测评概述
主观幸福感理论指的是“一个人对其生活和处境的看法和感受,
取决于自己对新情况的认知和认同,进而形成一种主观意识的基础”。
主观幸福感理论结构认为,一个人的幸福感由若干因素组成,其中最
重要的是自我评价、自我形象和社会关系。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不断
衡量自己在社会中的实现度、成就度和受尊重度;自我形象是指一个
人对自己在身体上、情绪上和价值观上的表现有何种理解和认可;社
会关系是指一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以及个人行为如何受到社会价值、规则和习俗的影响以及受欢迎度。
主观幸福感测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等手段,以了解每个个体的自
身感受,识别自身幸福感和负性情绪等;并通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识
别主观幸福感理论结构中自我评价、自我形象和社会关系与主观幸福
感的关系,从而为进一步了解人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
此外,除了问卷调查,主观幸福感测评还可以采用仪器设备进行
大样本测评,以了解大规模数据的变化情况,分析主观幸福感理论结
构中自我评价、自我形象和社会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使得根据
数据结果提供有效的干预与关爱机制。
另外,还可以利用日常生活、
工作、家庭及个人能力等方面的问题作为测评准则,通过不同样本设
置和对比,从多个维度分析オ主观幸福感的变化情况,从而更好的了
解主观幸福感理论的具体结构,更准确的推断主观幸福感构成因素,
并以此引导和改善个人情绪及心理状态。
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的三个层面
积极心理学幸福感的三个层面导语:幸福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本文将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幸福感的三个层面,分别是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会幸福感。
一、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身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主观评价。
它是幸福感的基本层面,体现了个体对自己生活状况的认知和感受。
主观幸福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的性格特点、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等。
1. 个体的性格特点对主观幸福感有一定影响。
乐观积极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幸福,因为他们更倾向于积极评价自己的生活,更能够从困境中寻找积极的一面。
2. 生活经历也对主观幸福感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家庭关系、稳定的工作和健康的身体等都会增加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而逆境、失业和健康问题等不利因素则会降低主观幸福感。
3. 社会环境也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和社会公平等都会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影响。
而社会压力、不公平待遇和孤立感等都会降低主观幸福感。
二、心理幸福感心理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内心感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的评价。
它强调个体内部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是主观幸福感的进一步延伸。
心理幸福感受到个体的情绪、情感和心理健康等因素的影响。
1. 积极的情绪体验对心理幸福感有重要作用。
快乐、喜悦、满足等积极情绪的体验能够提升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而消极情绪,如悲伤、焦虑和压力等则会降低心理幸福感。
2. 情感的质量和稳定性也与心理幸福感密切相关。
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亲密的感情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增加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而冷漠的关系和孤独感则会降低心理幸福感。
3. 心理健康是心理幸福感的重要保障。
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等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而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能够提升个体的心理幸福感。
三、社会幸福感社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社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的评价。
它关注个体在社会层面的幸福感体验,是幸福感的高级层面。
社会幸福感受到社会支持、社会公平和社会参与等因素的影响。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01 引言
目录
02 主体部分
03 a.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的概念和重要性
05
c.提高大学生主观幸 福感的建议
04 b.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06 参考内容
引言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的 认知和感受,包括积极的情感、消极的情感以及生活满意度。大学生作为一群特 殊群体,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如学业、人际关系、就业等,因此,大学生主 观幸福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人格特征是个体稳定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与 主观幸福感有着密切的。本次演示旨在探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并提出提高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建议。
二、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原 因
1、个人因素: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认知、自尊心、自信心等均对主观幸 福感产生影响。例如,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更能积极应对, 从而提高幸福感。
2、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也十分显著。焦虑、抑郁等负 面情绪会降低个体的幸福感;而积极心理学如乐观、满足感等则有助于提高幸福 感。
4、提供心理支持:高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和帮助。针对不同性格、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的大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服 务,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5、家庭和社会支持:家庭和社会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也有重要影响。家 长应孩子的心理健康,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和社会支持。同时,社会应加强对大 学生的人文关怀,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机会。
4、学会应对压力。大学生应当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采取积极的方式缓解 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如运动、冥想、心理咨询等,从而保持身心健康,提高 自己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衡量人们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人本主义理念在当代心理学中的延伸,也是积极心理学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
本研究从本土心理学的角度,结合理论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对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结构、发展特点,与大五人格纬度的关系及其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初步构建了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模型,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篇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构想。
概述了SWB研究的历史、领域,人格与SWB的关系,以及青少年SWB的发展和测量问题。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
第二篇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在Huebner(1994)编制的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的基础上编制了我国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
对1045名我国沿海和内地青少年学生进行了测查,探索性(EFA)和验证性因素分析(C FA)的结果表明,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是一个二阶的六因素模型。
与Huebner(1994)的量表相比,在家庭、友谊、学校和环境四个纬度上是一致的,但我国青少年学生的生活满意度还包括自由和学业两个独特的因子。
检验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第三篇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以自编量表进行了青少年学生SWB的发展研究,探讨了人口学变量、大五人格纬度与SWB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整体生活满意度、学业满意度、环境和家庭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除学校满意度外,基本上是大学生高于中学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
而在友谊、自由和负性情感上年级和家庭所在地的交互作用明显。
在正性情感上,年级、家庭所在地和家庭经济状况的交互作用明显。
在大五人格与SWB的关系上,外倾性、神经质与SWB三个纬度在各年级均存在显著的相关,严谨性、宜人性和开放性与SWB的关系在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博士学位论文青少年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一特点。
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
目录
01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 念
02
二、西方关于主观幸 福感的理论发展
03 三、新趋势和新问题
04 四、结论
05 参考内容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成 为了西方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主观幸福感是指 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和情感体验,它与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 关。本次演示将围绕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展开讨论,阐述其概念、测 量方法以及各个学科领域的理论进展。
2、社会学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 论发展
在社会学领域,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主要涉及社会比较理论(Social Comparison Theory)和社会支持理论(Social Support Theory)。社会比较 理论认为,人们会将自己的生活与他人进行比较,以评估自己的幸福水平。社会 支持理论则认为,个体从社会关系网中获取的支持对其主观幸福感有着发展
在经济学领域,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主要涉及效用理论和需求满足理论。 效用理论认为,个体的幸福感取决于他们所拥有的物品和服务的效用。需求满足 理论则认为,个体的需求得到满足时会感到幸福。经济学家们还提出了“美好生 活指数”(Index of Well-being),该指数包括收入、健康、教育、自由、社 会保障和社会等方面,用于衡量人们的主观幸福感。
三、新趋势和新问题
近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和新问题。首先, 跨文化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文化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 响。其次,主观幸福感的时间稳定性成为研究焦点,人们开始如何预测和解释主 观幸福感的长期变化。此外,主观幸福感与社会资本的关系也引起了学者的,研 究显示社会资本对主观幸福感有着显著影响。
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
与PWB这一概念一样,主观幸福感日益受到重视。
因而SWB 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论文中被认为是处于社会的较低层次的,这与大学生对环境的适应性有关。
尤其是论文中提到的大一时期幸福感较强,大二大三时期由于学习压力的增强和人际交往情感方面的困扰,以及对于今后人生缺少明确的规划的迷茫而导致大学生容易产生焦虑烦躁郁闷等负面情绪。
我觉得这种说法很贴近我们目前的生活,大二时期早已失去了大一时期的新鲜感,对社团等活动也不再充满热心,同时对以后就业工作充满了迷茫,所以幸福感不高。
论文中提到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5点,分别是:1.女生显著高于男生2.家庭生活背景较好的学生主观幸福感高。
3.外向稳定型性格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强。
4.具有成就动机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强。
5.情商的高低会影响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这些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个人觉得既然是主观幸福感那起决定性作用的就在主观二字,幸不幸福都是自己来定义。
主观幸福感具有主观性,相对稳定性,整体性。
就像是一个人拥有很多的财富,他可以住在最豪华的房间里,吃着山珍海味。
可是他不一定会幸福。
路边的乞丐和他相比穿的是破布吃的是剩饭,谁又能说他一定不快乐呢,只要是自己感到满足那就是幸福。
不需要和别人去攀比自己有没有钱,有没有车等。
真正的幸福不是靠物质决定的。
女生的幸福感会高于男生,可能就是因为女生的期望比较低。
无论是在大学里还是在社会上女生承担的事情总会比男生承担的少。
男性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相比之下女性会压力小一点。
或者在这个时代“学得好不如嫁得好”已经很普遍了,而男生如果不努力可能连老婆都找不到。
积极心理学主观幸福感课件
"幸福型汉堡"
• 生活幸福的人,享受 当下所从事的事情, 而且通过目前的行为 他们可以获得更加满 意的未来。
•
11
• “当我提到快乐的时候,我并不是指持续的情绪高 涨的状态,我们都会经历情绪上的起伏,虽然生命中不 可避免地会有悲伤的情绪,诸如失败或失去的时候,但 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 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幸 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情绪。
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 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 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关键是人 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 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因而SWB是一种主观的、 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它是 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5
• 5.柏拉图的幸福论 柏拉图认为智慧是识别幸福与否的基础,因为有智慧的 人才能分清哪些是善,哪些是恶,什么是高尚的快乐, 什么是低贱的快乐。关于幸福,他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 思辨的境地,而是进一步将幸福的内容提升到国家的层 次。所以,在柏拉图的幸福论中,幸福被推崇为整个国 家的目的所在,而非个人或某个阶级的幸福。他在“理 想国”中说:“立法者的目的不在于使这个国家里的任 何一个阶级比其他阶级更幸福,幸福应该属于整个国 家。”为了整个国家的幸福,公民们必须团结起来,各 司其职,各修其德,努力使自己成为对国家幸福有用的 人。柏拉图有关快乐、痛苦、道德、智慧与幸福的关系 启发了后来许多的思想家。
8
• 泰勒:快乐与意义的结合。幸福必须同时包含意 义和快乐两个因素,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同时又 可以体验当下的喜悦情绪。真正快乐的人,会在 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他的点点滴滴。 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力的某些时刻,而是 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 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幸福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
而主观幸福感作为对个体幸福感的一种感知和评价,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各种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都为我们揭示了主观幸福感的内涵和影响因素。
本综述将从主观幸福感的概念、影响因素和测量方法等方面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期能够全面了解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主观感知和评价。
在心理学中,主观幸福感通常被称为幸福感或幸福感受,它是一个根植于个体主观心理状态的概念,反映了个体对自己生活的满意程度和情感状态。
主观幸福感包括情感维度和认知维度两个方面,情感维度主要指个体对自己当下的情感状态的评价,认知维度主要指个体对自己生活整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的评价。
两者共同构成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反映了个体的整体幸福感受。
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观幸福感受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内部的心理状态和外部环境等。
心理学者根据已有研究,总结了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个体特质:个体的性格、情感状态、习惯和人格特质都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乐观的人更容易体验到幸福感,而情感不稳定的人可能更容易感受到负面情绪。
2. 环境因素:外部环境对主观幸福感也有重要影响。
包括物质条件、社会支持、人际关系等。
有研究表明,物质条件的改善可以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而社会支持和良好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幸福感也有积极影响。
3. 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东方文化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和谐,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认可,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体的实现和自我价值感。
这些文化差异对主观幸福感的体验和评价都会产生影响。
4. 生活事件:生活中的事件和经历也会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婚姻、工作、家庭、健康等都会对个体的主观幸福感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浅谈主观幸福感
浅谈主观幸福感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402664一、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主要是指人们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整体评价。
在这种意义上,决定人们是否幸福的并不是实际发生了什么,而是人们对所发生的事情在情绪上做出何种解释、在认知上进行怎样的加工。
它是一种主观的、整体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是评估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
积极心理学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人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生活的最高目标。
这一概念立足个人的主观感受,尊重个体对自己生活的评价与体验。
对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深入把握个体的生活状态,对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帮助健康人取得人生幸福具有重要的价值。
二、获得幸福的障碍1.对愉快情景的习惯化和适应。
我们进化的方式决定了我们必须对那些愉快的情景迅速习惯化和适应,因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祖先适应狩猎和采集的生活。
那些能够对自己经过努力得到的东西都迅速习惯化和适应的人们才会被自然选择;而那些取得一项可以获得持续幸福的目标时就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的人,则无法生存。
在现代社会,这种进化产生的特征支撑着消费主义。
人们原以为如果自己得到了某种新型的食物、衣服、家居用品、汽车或房子就会更幸福,但是一旦他们得到了这些东西之后不久,他们就习惯化了,适应了,又想得到更好更多的东西。
Brickman和Campbell(1971)发明了术语“享乐主义踏板车”:近期的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导致幸福程度骤升骤降,然后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会在很短的时间里迅速返回到幸福的锚定点。
随后的研究显示:尽管对某些积极事件和消极事件能快速适应,人们对另外一些特定事件的适应则要慢很多,对某些事件甚至根本无法适应。
2.消极的社会比较。
我们的幸福程度受到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和对自己当前处境评价的影响,这种评价既包括与我们自己的近期处境相比较,也包括与别人的处境相比较,比如和别人比健康、比个人魅力、比孩子、比父母的健康、比财富、比社会地位、比学术成就和运动成绩等等。
主观幸福感概论
主观幸福感概论何瑛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得到幸福?这是东方和西方、古人和今人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生活,重视自身的生活质量.人们从哲学、语言学、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的角度出发探讨这一问题, 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理论和观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 是由需要( 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我们只有对幸福的本质了解之后,才能更好地改善和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一、主观幸福感的概念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有几个社会心理概念直接间接地涉及到了生活质量的有关方面,这些概念包括自尊、抑郁、控制源及疏离感.但按照重要性来说, 只有生活满意感和快乐感对个人具有最基本的影响作用。
在不同的领域里,人们所使用的术语不同:幸福、高兴、快乐、充实、自我实现感、成就感等等。
这些术语含义有一定重叠,但并不完全相同。
对幸福感的研究也已涉及人们对幸福感的看法、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方式、影响人们获得幸福感的因素等领域.对幸福的理解, 有多种看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1。
以外界标准界定的幸福这种标准认为幸福是建立在观察者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不是被观察者的自我判断.如Coa n 认为, 拥有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就是快乐,并不考虑主观状态。
A ri st ot l e “价值”看作判断标准, T at ar ki e w i ca 则将“成功" 作为标准.因此,许多人只要看到别人拥有了丰富的物质财富或者某方面取得了成功,就说他是一个幸福的人。
这样,一个人在不同的评价者眼中,其幸福程度是不同的。
实际上, 古代的哲学家就是以他们自己认定的标准来评价别人幸福的。
如: 两千多年前,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把幸福和智慧联系在一起,认为幸福是由智慧和知识决定的。
主观幸福感名词解释
主观幸福感名词解释主观幸福感1。
什么是主观幸福感?广义的来说,主观幸福感就是自我体验到的幸福感受。
狭义地理解,主观幸福感就是个人对自己当前生活满意度的体验和感受。
人们常用“幸福”这一概念来指称主观上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它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向三个方面。
从整体上看,主观幸福感主要表现为一个人对他的生活的认知、对所从事工作的情感以及对目标追求的意向。
2。
什么是客观幸福感?客观幸福感是指那些能够准确地、客观地、具体地描述出来的各种幸福感觉。
3。
主观幸福感与客观幸福感的关系如何?主观幸福感与客观幸福感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共同构成了幸福感的完整内涵。
2。
为什么要研究主观幸福感?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但也伴随着许多问题: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失业率提高、食品安全隐患严重……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这些矛盾或困惑无法获得有效解决,产生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其中很多情况可以通过幸福感来自我调节。
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培养健康的心态,进而更好地处理各种矛盾,维护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3。
怎样测量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测量问卷主要针对人们在生活中最直接的感受——快乐和痛苦,即心情的改变,而设计的。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方法主要有两种:访谈法和调查法。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主观幸福感测量方法中的调查法。
本次调查选取了北京地区共计22个样本单位(即机关、学校、企业、医院等),总计450人。
总之,主观幸福感是个体的主观体验,不是事实或数据,主观幸福感是否达到预期的程度并不需要客观指标的证明,不必采用量化手段来加以测定。
只要个体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足,就可以认为自己是幸福的,或者认为自己不幸福。
什么是主观幸福感
总之,主观幸福感可以拓展个人的思维—行动能力,强化个人在智力、体能、社交和心理等方面的活动资源。这包括智力资源(如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掌握新信息等)、体能资源(如提高协调能力、提高体质和心血管健康等)、社会资源(如加强社会联系、建立新关系等)和心理资源(如提高压弹与乐观态度、提高自我确认与生活目标等)。
首先,什么是幸福?依照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幸福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它泛指一个人愉悦的情绪反应及整体的生活满足感。主观幸福感高的人会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验愉悦情绪,对未来充满了乐观期盼。那么,什么是主观幸福感的核心因素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Diener提出,积极心态是主观幸福感最强有力和最可靠的预测因素,它可以拓展个人的思维行动能力,强化个人在智力、社交和心理等方面的资源,提高个人的压力反弹与乐观态度。此外,美国心理学家Keyes也提出心灵旺盛的概念。它 泛指个人有能力创造或维持主观幸福感。心灵旺盛高之人会在任何情况下都对生活感到满意,都会感到生活有目标、有意义,都会感到自己有能力战胜压力,都会悦纳自己的一切。
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有关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一、概述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涵盖了人们对自身生活的情感评价和认知评估。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和生活质量研究的深入,主观幸福感逐渐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热点。
国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研究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这些研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主观幸福感本质和机制的理解,也为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国外关于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三大类别。
个人因素包括人格特质、自尊、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变量,以及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人口学变量。
社会因素则涵盖了婚姻关系、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经济状况、工作环境等。
文化因素则强调了价值观、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塑造了个体的主观幸福感。
在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采用了多种手段来探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量化研究方面,他们设计了各种问卷和量表来测量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变量,通过统计分析揭示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质性研究方面,他们采用了深度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深入挖掘个体的内心体验和生活故事,以揭示主观幸福感的深层结构和动态变化过程。
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方法的不断创新,我们有望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将为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提供更加有效的策略和措施。
1. 研究背景:简要介绍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意义及其在心理学领域的地位。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作为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一直备受研究者们的关注。
它指的是个体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涵盖了情感反应和生活满意度两个主要方面。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幸福感的追求日益增强,使得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主观幸福感量表SWB
什么是主观幸福感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SubjectiveWell-Being,简称SWB)f Diener(1984)所提出,主观幸福感为个体依据自我的标准对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包含情感与认知两大维度。
与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icalWell-BeingSCaIe,简称PWBS)并列为我国目前最常衡量幸福感的量表。
我国学者邢占军(2002)修正为中文版,共20条目。
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维度Diener将主观幸福感量表分成两大维度,包含:(一)情感:意指个体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的情绪体验;(二)认知:意指个体对生活质量的认知评估,如:生活满意度。
主观幸福感量表的计分方式将受试者感受、反应及认同程度为评定指标,采用5点量表级分方法。
其标准为,T,表示很不同意;表示不同意;’3'表示有点不同意;’4'表示有点同意;〃5〃表示同意;表示非常同意。
其中第4、5、6、9、10、11、13、15、17、18、20题为反向计分。
主观幸福感量表的条目1 .社会给人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出路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2 .随着年龄的增加,我从生活中领悟到了许多哲理,这使我变得意志坚定、更有能力。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3 .我确定的生活目标多数能够给我以激励,而不是泄气。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4 .我经常感到自己每天只是在得过且过。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5 .我不清楚自己一生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6 .我经常感到自己躯体一些部位特别不舒适。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7 .与旁边的人相比,我很满足。
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8 .我对家里的经济状况感到满意。
①很不同意②不同意③有点不同意④有点同意⑤同意⑥非常同意9 .我经常因为一些琐事而烦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人格因素
人格因素如果说不是主观幸福 感最好的预测指标,至少也是最可 靠、最有力的预测指标之一。
大五人格 ① 外倾性(extraversion):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 对严肃,感情丰富对含蓄;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 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②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 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 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③ 开放性(openness):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 守惯例,自主对顺从。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 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④ 随和性(agreea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 于助人对不合作。包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 等品质。 ⑤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 粗心大意,自律对意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 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美妙生活的三个秘诀
The three A’s of awesome 视频: /2011/120 6/51973.shtml
美妙生活的三个秘诀,即三个A。
态度(attitude):积极,自信 知觉(awareness):有心感知, 孩子般的感觉. 本真(authenticity):随心 生活,按自己内心真实生活。 “职业咨询信条:自己是最好的 老师”
(3)消极情感,包括忧虑、抑郁、悲 伤、孤独、厌烦、难受等情感体验,但 不包括重性情感障碍和神经症。其中, 认知评价生活满意度是主观幸福感的关 键指标,作为认知因素,它是更有效的 肯定性衡量标准,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 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
生活满意度评价有以下五个维度: ① 我的现实生活与理想很接近。 ② 我的生活非常好(许多时候)。 ③ 我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如老农与 梦想家对话 ④ 至今我基本得到我想要的重要的人和 东西 ⑤ 若生命生活可以重来,我几乎不会改 变现有的生活方式。
1、目标理论(有条件型幸福)
目标是情感系统重要的参照标准,它影 响情绪,影响主观愿望和快乐,检验它可以 很好地了解人的行为。目标种类、结构、向 目标接近的过程和目标达成,都影响个人情 感和生活满意度。我们追求的目标和我们用 以达到目标的策略的成功与否,明显地影响 着我们对自己和生活的满意程度。尽管有目 标并不能保证快乐,但有明确目标并努力工
主观幸福感是由需要 (表现为动机、欲望、兴 趣)、认知、情感等心理因 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 成的一种复杂、多层次的心 理状态。
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学的一 个专门术语,它专指评估者根据 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 性评估,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 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 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 。
3.我们会想要更多的东西:更多的钱、
更高的地位、更多的爱、更满意的工作、 更新的车、更青春的身体、更大的房
子……
因此总不能得到满足,总感觉不到
幸福。
如果你今天早起时身体健康,没有疾 病,那么你比其他几千万人都幸运,他 们甚至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如果你从未尝试过战争的危险、牢狱 的孤独、酷刑的折磨和饥饿的煎熬,那 么你的处境比其他5亿人更好; 如果你能随便进出教堂或寺庙而没有 任何被恐吓、强暴和杀害的危险,那么 你比其他30亿人更有运气;
一觉睡醒了,还来醒来,一天 过去了 一觉睡过去,再也没醒来,一 辈子过去了
如果你的冰箱里有食物可吃,身上有衣可穿, 有房可住,有床可睡,那么你比世界上75%的 人更富有; 如果你在银行有存款,钱包里有现钞,口袋 里有零钱,那么你属于世界上8%最幸运的人; 如果双亲没有离异,那你就是很稀有的地球 人; 如果你读了以上的文字,说明你就不属于20 亿文盲中的一员,他们每天都在为不识字而 痛苦。
2.我们总喜欢把自己与社会中的其他 人作比较。现在我们随便翻开一份报纸或杂
志,打开一台电视机或收音机,马上就能发现 一大群比我们更加聪明、富有、高挑、苗条、 性感、强壮、出名或受尊敬的人。我们的大脑 变得如此精密,甚至能想象出一个我们希望成 为的人——然后把“真实”自我与那些不可能 的标准相比较。我们还有什么机会?最终还是会 觉得自己不够好。
3、社会比较理论
早期社会比较理论强调对比的结果,即个人与周围人比 较,如果自己优于别人则感到幸福。在进行社会比较的过程 中,人格特质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幸福的人常作向下比较, 由于优于别人而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感到不幸的人既作 向上也作向下比较,因而处于一种比较矛盾的心理状态中, 即中国人所讲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状况;乐观者倾 向于注意比自己差的人的数目,以此评价自己在某一群体中 所处的位置,从而“知足常乐”,悲观者则相反。现代生活 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层次多样化,使得进 行比较的信息呈现出多样性,加之人们运用信息的方式存在 差异,因此社会比较理论的内容日益丰富和复杂化。
1、基因(遗传因素)。 2、人格。 3、健康状况。 4、物质基础。 5、社会支持。 6、文化。 还有性别、工作本身等
1、基因(遗传因素)。对双胞胎的
研究表明,人的主观幸福感很大程 度上是由先天决定的。基因对此的 影响不是间接的,即:基因因素影 响人的行为,增加经历某种生活事 件的可能性,在某种情景下,使某 类独特行为更可能发生,从而影响 主观幸福感。
作从而成功地达到目标的人,他们显示出的 快乐超过了那些没有目标或达到目标时有困 难的人。研究表明,当一个人能以内在价值 和自主选择的方式来追求目标并达到可行程 度时,主观幸福感才会增加,即目标必须与 人的内在动机或需要相适宜,才能提高主观 幸福感。自我接受、助人、亲和性等有关的 内在价值目标,是自然需要和生长需要的表 达,比美貌、名誉、金钱等外在目标,对主 观幸福感意义更大。
(三)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
国外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在于探讨个人气质特征、 认知方式、目标、文化背景、适应、应对策略等对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国内学者在对主观幸福感进行 本土化研究的过程中,更多地自下而上,探索影响 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影响个人生活满意度的因素有 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个体的人格特 质、价值观念,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取向等与认知有 关的因素,客观因素包括个体的实际生活和工作环 境、自身健康情况、个人和家庭经济收入等。
3、健康状况
Wilson认为健康与SWB具有较强的相关。 健康的主观感知比真实的健康评估对SWB的影 响更重大。总之,健康对SWB的影响依赖于个 体对所处环境的感知,当处于一种无能为力、 压抑的境况时,将会对SWB产生消极影响。当 健康状况妨碍一个人目标的实现,它将对SWB 产生消极影响,但通过改变目标,心理可能会 适应新的标准。
幸福和快乐的区别:
幸福首先是一种快乐的心理体验,但快乐并 不等同于幸福。快乐是需要、欲望 、目的得 到实现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反应;幸福则是对一 生具有重大意义的需要、欲望、目的得到实现 的心理体验与心理反应,是对一生具有重大意 义的快乐。 幸福与快乐的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否具有相对 当事者一生的重要性。这种重要性1表现为长 短:幸福是持续的、恒久的快乐。2表现为大 小:幸福是巨大的快乐。
我们为什么不幸福?
1.现代人总在寻找麻烦。它对遇到的几
乎每一件事都进行估计和评价:是好还是坏? 安全还是危险?有害还是有益?然而,如今大脑 警告我们的事情是:失去工作、被人拒绝、拿 到超速罚款条、没钱付账单、在公众面前觉得 窘迫、让心爱的人伤心、身患癌症,或任何一 种常见的困扰。结果,我们花了大量时间担心 那些往往从来不会发生的事。
2、期望值理论
个人在进行主观幸福感的评价时总是与一定的标准相对 比,其实这一标准就是个人的期望目标。若目标实现了,则 主观幸福感的值高,反之则值低。但事实上,过高的期望值 对个人生活的满意度是不利的。Wilson提出,高期望值对幸 福感是一个重要的威胁。然而,在决定主观幸福感时,期望 的内容比期望实现的可能性更重要。测量被试期望目标的信 心时,对实现内在期望(个人发展)的可能性估计与主观幸 福感呈正相关,而达到外部期望(名誉、金钱)的可能性估 计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因此,期望值并非最好的主观幸 福感预测指标,而期望值、现实条件与个人外在资源(权力 地位、社会关系、经济状况等)和内在资源(气质、外貌等) 是否一致,可以作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指标
(二)主观幸福感的形成机制—— 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理论研究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理论。 早期理论建构的重点在于证明外部因素如事件、情 境和人口统计项目是如何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如 Diener对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作 了区分,但研究发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小,因此后 来的研究主要着力于内部因素,即个人内部建构决 定生活事件如何被感知,从而影响幸福体验。《幸 福来敲门》
三、主观幸福感
讨论: 1、您幸福吗? 2、您认为幸福是什么? 3、幸福标准是什么?
怎样的人生是幸福的——每一个人 都有自己的幸福标准和不同的答案: 幸福的家庭:家中有爱人、父母、儿 女和其他亲人 有热爱的工作或是事业,有基本的生 活保障 有固定的朋友圈子 业余生活丰富 …..
(TED演讲)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王登峰、崔红等人对中 国人人格结构的有益探讨,相对于西方的“大 五”人格结构,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I):外向性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Ⅱ):善良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Ⅲ):行事风格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Ⅳ):才干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V):情绪性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Ⅵ):人际关系 中国人的人格特点(Ⅶ):处世态度
4、人格—环境交互作用理论
人格—情境一致不如人格—具体参与行 为一致重要,因而,环境特征、个人行为和 人格特点交互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第三个 交互作用理论认为,人格产生情境,情境增 加或减少整体幸福感。
5、适应理论
适应理论认为。人对环境的变化有很强 的适应能力。海尔森(Helson)对适应的解 释为:对重复出现的刺激反应减少减弱;重 新建构有关刺激的认识,以及刺激对生活影 响的认识。这种适应或习惯化使人们在一定 程度上总是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从而保 持对自己生活的相对满意度。但适应更多的 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心理生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