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华和凝华教案

合集下载

《升华和凝华》的教案设计

《升华和凝华》的教案设计

《升华和凝华》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升华和凝华的存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第二章:升华的概念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理解升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升华的过程和原理。

举例说明升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升华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升华的存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升华的理解。

2.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第三章:凝华的概念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让学生理解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2 教学内容介绍凝华的定义和特点。

解释凝华的过程和原理。

举例说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凝华的概念。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凝华的存在。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凝华的理解。

3.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回答,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

第四章: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观察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4.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解释实验结果和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引言1. 导入新课:物质的三种状态2. 引导学生回顾:固态、液态、气态的特点3. 提问:除了这三种状态,物质还有其他的转变方式吗?4.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物质还可以从一种状态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如升华和凝华章节二:升华现象1. 提问:什么是升华?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转变为气态的过程3. 展示图片和实例:冰雕逐渐变小、干冰制冷等4.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升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变化的?章节三:凝华现象1. 提问:什么是凝华?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转变为固态的过程3. 展示图片和实例:霜的形成、玻璃上的水珠等4. 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凝华过程中,物质的分子是如何变化的?章节四: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 提问:升华和凝华在生活和工业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思考并举例,教师总结:如冰袋降温、固态二氧化碳灭火等3. 讨论:升华和凝华现象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章节五:小结与作业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及应用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和体验:哪些现象是升华,哪些是凝华?3. 布置作业:请学生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并思考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章节六:实验探索观察升华和凝华1. 实验准备:准备干冰和温度计2. 实验步骤:a. 将干冰放在实验台上b. 观察干冰的变化,记录温度计的读数c. 讨论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升华过程3.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章节七:案例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1. 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图片:冰雕逐渐变小、霜的形成等2. 学生分析实例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3. 讨论:升华和凝华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章节八:知识拓展升华和凝华的其他应用1. 展示升华和凝华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实例:如电子设备散热、冷冻干燥等2. 学生探讨:这些应用是如何基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实现的?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现象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章节九:课堂互动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竞赛1. 教师设计知识竞赛题目,涉及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应用等2. 学生分组进行竞赛,回答问题3. 教师总结竞赛结果,给予奖励和鼓励章节十: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现象、应用及实验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3. 教师给予反馈,强调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章节十一:互动讨论升华和凝华的实际案例1. 教师提出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的问题,如冬天窗户上的霜、衣柜里的樟脑球消失等。

关于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关于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关于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2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现象。

案例分析法:分析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升华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升华的现象。

2.2 教学内容:升华的定义。

升华的现象。

升华的例子。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升华的定义和现象。

实验演示法:演示升华的例子。

第三章:凝华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凝华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凝华的现象。

3.2 教学内容:凝华的定义。

凝华的现象。

凝华的例子。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凝华的定义和现象。

实验演示法:演示凝华的例子。

第四章: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

4.2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原理。

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现象。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原理。

实验演示法:演示升华和凝华的相互转化现象。

第五章:升华和凝华的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2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原理。

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实例和原理。

案例分析法:分析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六章: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6.2 教学内容:实验设计:设计与升华和凝华相关的实验。

实验操作:进行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升华和凝华的原理。

6.3 教学方法:实验演示法:演示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

实验操作法:学生自行进行实验操作。

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解决问题。

第七章:升华和凝华在科技领域的应用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 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和科学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3. 探讨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雕的制作和衣服的干燥。

教学活动:1. 引入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他们是否曾经遇到过相关现象。

2. 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3. 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和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练习题目:1.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区别。

2. 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升华教学目标:1. 理解升华的概念。

2. 掌握升华的原理。

教学内容:1. 解释升华的定义。

2. 探讨升华的原理和条件。

3. 分析升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升华的过程。

2. 解释升华的原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物质可以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3. 分享升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雪山的雪升华和制冷剂的使用。

练习题目:1. 解释什么是升华。

2. 描述升华的过程。

3. 举例说明升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三章:凝华教学目标:1. 理解凝华的概念。

2. 掌握凝华的原理。

教学内容:1. 解释凝华的定义。

2. 探讨凝华的原理和条件。

3. 分析凝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教学活动:1. 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凝华的过程。

2. 解释凝华的原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物质可以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

3. 分享凝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雾凇的形成和冷凝器的使用。

练习题目:1. 解释什么是凝华。

2. 描述凝华的过程。

3. 举例说明凝华在自然界和工业中的应用。

第四章: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观察教学目标:1. 观察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2. 学会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

教学内容:1. 介绍实验目的和实验器材。

2. 进行升华实验观察,如冰的升华。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二物理上册《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1.必做题:
-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升华和凝华概念、应用等方面的掌握。
-设计一道关于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实验,要求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观察结果和结论。
2.选做题:
-拍摄生活中遇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配以简要的文字说明,以图片或短视频的形式提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物理现象的能力。
3.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实验现象的准确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升华和凝华现象,降低学习难度。
-例如,通过展示冰冻衣服在阳光下变干、雾凇等现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运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
4.能够运用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升华和凝华现象,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物理原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实验:碘升华、冰块凝华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
3.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提出问题:为什么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会变干?雾凇是如何形成的?
4.结合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解决难点问题,提高合作能力。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

八年级《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3.针对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升华和凝华。
(二)讲授新知
1.教师通过PPT、板书等形式,详细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特点及实例。
2.讲解升华过程中,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原理,如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变干、干冰升华等。
3.讲解凝华过程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原理,如霜、雪、雾凇等。
4.强化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5.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变干、窗户上的霜花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提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类似的现象吗?”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兴趣。
1.完成课本上关于升华和凝华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共计20题。
2.观察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选择一个实例进行描述,并分析其转化条件和伴随的热现象。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升华或凝华过程中吸热或放热的现象,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导入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入手,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展示冰冻的衣服在阳光下变干、霜的形成等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利用实验、图表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升华和凝华的直观认识。组织学生进行冰块融化、碘酒挥发等实验,观察物质状态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升华和凝华的规律。
八年级《升华和凝华》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是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是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4 升华和凝华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3.4  升华和凝华

第4节升华和凝华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本节是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了哪些属于升华现象,哪些属于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最后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中介绍了水循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培养学生保护地球的意识。

学情分析升华和凝华是初中学生最难理解的两种物态变化,原因是升华和凝华的发生过程在课堂中比较难观察,学生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不理解,对自然界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就更模糊,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感性认知入手,从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升华、凝华的事例出发,把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教学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用物理语言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核心素养通过观察碘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引导学生间接分析和推理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关注环境和社会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能用物理语言简单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过程续表教师:凝华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

例如,霜和雾凇。

教师提问: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也是一种凝华现象,它是在窗户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呢?为什么?教师:前面我们说“升华”是吸热的,那“凝华”呢?教师:对,凝华放热。

教师提问:为什么灯泡用时间长了会发黑,而且怎么擦也擦不干净?观看视频。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1.2 教学内容: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讨论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是否曾经注意到生活中的物体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或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

1.3.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解释升华是指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凝华是指气态直接变为固态。

1.3.3 举例说明: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第二章:理论讲解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

使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2.2 教学内容: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

解释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2.3 教学步骤:2.3.1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发生条件:说明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升华和凝华。

2.3.2 解释热力学原理:解释升华和凝华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第三章:实验演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

3.2 教学内容:设计实验来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分析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原理的联系。

3.3 教学步骤:3.3.1 设计实验:介绍实验装置和实验材料。

3.3.2 进行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3.3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实验结果与热力学原理的关系。

第四章:巩固练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练习加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2 教学内容:提供练习题,巩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4.3 教学步骤:4.3.1 布置练习题:提供与升华和凝华相关的练习题。

4.3.2 学生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4.3.3 解答疑问:讨论学生练习中的疑问。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有更全面的理解。

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进一步研究的兴趣。

5.2 教学内容:总结升华和凝华的主要概念和原理。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知道它们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

2.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特点,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2. 升华和凝华的特点3. 实际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及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理解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

2. 利用实验和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窗户上的冰花,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现象。

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特点:教师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阐述它们的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如碘加热升华、冷水滴在热板上凝华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升华和凝华过程。

4.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雪融化、衣物晾晒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升华和凝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彼此的发现。

6.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和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进行记录和总结。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现象。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理解。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评估他们的应用能力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对比研究:让学生探究升华和凝华与其他物态变化(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的异同。

2. 科普阅读:推荐相关的科普书籍或文章,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性。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

初中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理解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形式。

2.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过程,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一、升华和凝华的定义1. 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2. 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二、升华和凝华的过程1. 升华过程:物质吸收热量,分子间距离增大,从固态变为气态。

2. 凝华过程:物质放出热量,分子间距离减小,从气态变为固态。

三、升华和凝华的应用1. 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如冰雕、雾凇等。

2. 科技领域的应用,如固态硬盘、制冷剂等。

四、实验探究1. 设计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2.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升华和凝华的规律。

五、巩固练习1. 判断题:升华过程中,物质吸收热量,分子间距离增大。

()3. 简答题:请简述升华和凝华的过程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探讨升华和凝华的本质。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升华和凝华概念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分析能力。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知识的掌握。

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冰块、加热器、冷却器等。

2. 课件:升华和凝华的概念、过程、应用等。

3. 参考资料: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科普文章、视频等。

六、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过程1. 固态到气态:物质在加热的过程中,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这个过程称为升华。

2. 气态到固态:物质在冷却的过程中,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这个过程称为凝华。

七、升华和凝华的热力学原理1. 升华过程:物质在升华过程中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2. 凝华过程:物质在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八、升华和凝华的应用实例1. 生活中的实例:冰雪融化、衣物晾晒、呼吸产生的水蒸气等。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8篇)初二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1教学目标学问目标1、相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2、相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实力目标视察试验,相识物体改变,形成初步的视察、试验实力情感目标了解物理学问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育学习物理的爱好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试验引入课题,学生视察碘升华的试验,分析试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干脆变成了气态、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须要吸热,凝华须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教法建议本节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的学习,注意视察和试验的教学,在引出课题时,由于有了许多物态改变的学问,所以可以干脆得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碘的升华试验,要学生留意视察现象,看出碘没有变成液体而是干脆变成了气体,而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汽有附着在容器壁上,形成了碘蒸汽的凝华、可以提出一些视察的问题,学生边视察边思索、升华和凝华的吸热,肯定要联系实际,先要知道哪些现象是升华和凝华现象,再留意联系实际分析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教学设计方案升华和凝华课题:升华和凝华重难点分析: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改变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育学生的分析实力和推断实力、要弄清起先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依据物态改变的定义来推断是属于何种物态改变、教学过程分析:一、引入课题由于具有相当的物态改变的学问,所以可以干脆引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也可以画出物态改变的图解,学生思索有固态干脆变成气态和由气态干脆变成固态的过程是存在的,再给出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依据所学的学问,干脆从图解中看出升华吸热而凝华放热、二、试验:碘的升华和凝华方法1、老师试验,留意在试验过程中要说明清晰碘是从固态干脆变成气态,这是升华现象,可以学生思索由固态变成液态可能的途径,学生依据原来学到的学问,会想到从固态变成液态,即熔化,再由液态变成气态,即汽化,而本试验碘的升华是由固态干脆变成的气态,这里干脆两字是教学的重点、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学生视察试验,老师提出思索问题,学生带问题视察,参考问题有:碘的升华试验看到了什么现象,固态的碘成为气态的碘可以有什么方法,试验中是如何实现的,碘的升华是吸热还是放热,碘蒸汽的凝华是如何发生的,为什么、三、吸热和放热的状况方法1、分析一些实例,说明哪些属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要注意分析的过程,在分析了一些现象后,要联系实际说明是如何应用的方法2、可以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实现,供应学生一些有关的课题,学生设计试验的方法,并实施试验,得出一些结论、板书设计:第七节升华和凝华一、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干脆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凝华:物质由气态干脆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二、一些现象1、升华和凝华的现象2、物态改变的分析三、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探究活动:试验探究:自然现象中的物态改变课题:调查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属于哪种物态改变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安排与设计试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沟通与合作。

《升华和凝华》的教案设计

《升华和凝华》的教案设计

《升华和凝华》的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基本原理。

激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使用图片和实例来说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进行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第二章:升华和凝华的基本原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能量变化。

2.2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的能量变化。

升华和凝华的驱动力。

升华和凝华的速率。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表和公式来解释升华和凝华的能量变化。

进行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速率。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三章:升华和凝华的现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观察方法。

3.2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的现象描述。

升华和凝华的观察方法。

升华和凝华的实例。

3.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例来说明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进行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描述。

第四章:升华和凝华的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方法。

4.2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的应用领域。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方法。

升华和凝华的实例。

4.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例来说明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进行实验观察升华和凝华的应用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点。

让学生拓展升华和凝华的应用领域。

5.2 教学内容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点总结。

升华和凝华的应用领域拓展。

升华和凝华的前沿研究。

5.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升华和凝华的知识点。

引导学生拓展升华和凝华的应用领域。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六章: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让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概念。

2. 让学生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概念。

2. 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1. 引入课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雕作品的保存,引发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兴趣。

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概念。

3. 分析升华和凝华的现象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升华和凝华的理解和实例。

章节二:升华现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升华现象的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教学内容:1. 升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升华现象的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升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实验法:进行升华实验,观察升华现象。

教学步骤:1. 引入升华现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雕作品的保存,引发学生对升华现象的兴趣。

2. 讲解升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3. 进行升华实验,观察升华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升华现象的特点和原理。

章节三:凝华现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凝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凝华现象的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教学内容:1. 凝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凝华现象的实验方法和观察结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凝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2. 实验法:进行凝华实验,观察凝华现象。

教学步骤:1. 引入凝华现象: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霜的形成,引发学生对凝华现象的兴趣。

2. 讲解凝华现象的原理和特点。

3. 进行凝华实验,观察凝华现象。

4. 分析实验结果,讨论凝华现象的特点和原理。

章节四: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方法。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教案)

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3.4升华和凝华(教案)

第4节升华和凝华【2022年版课标要求】1.能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说明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

2.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节约用水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难点:认识升华和凝华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

【教法与学法】教法: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升华现象,通过实例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法:自主学习、观察实验、合作交流,积极参与,将物理规律与生活联系起来。

【课前准备】酒精灯、碘升华管、烧杯、热水、冷水、有关升华、凝华的视频、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组织学生分组实验,在易拉罐中装入三分之二的冰与三分之一的食盐的混合物后,大约半分钟的时间,其外壁和底部会出现霜。

对于这个现象,引导学生分析:易拉罐外壁和底部的霜从何而来?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的,从而引出凝华与升华的概念。

二、新知学习(一)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创设情景:教师展示雾凇和舞台仙境的图片,提问:如此美丽的雾凇和舞台烟雾效果是怎么形成的呢?(附:图片)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说明: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固体颗粒,舞台白雾的形成与干冰密切相关,是干冰直接变成气态时,气温迅速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就是说,物质可以直接在固态和气态之间发生变化。

展示PPT图片: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二)了解升华与凝华过程演示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实验前,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1.实验前,你在碘升华管内看到什么状态的碘?2.水的沸点是多少?3.碘的熔点是多少?实验过程:用热水对封闭玻璃管中的固态碘颗粒加热,提醒学生观察是否有液态碘生成,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用冷水对封闭玻璃管中的紫色的碘蒸气降温,提醒学生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液态碘出现,说出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现象分析:根据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过程需要什么条件?是要放热还是要吸热?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问题。

升华和凝华-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升华和凝华-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

升华和凝华-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教案第一课时:升华和凝华的基本概念学习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2.掌握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及其变化过程3.学会运用常见实验方法观察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学内容1.通过让学生观察冰片在常温下逐渐变小变淡的过程,引发学生对物质状态变化的思考;2.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帮助学生了解这两种现象是常见的物态变化;3.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4.通过实验观察干冰的升华过程和水滴的凝华过程,让学生亲身感受这两种现象的变化过程和条件特征。

教学过程1.通过放映升华和凝华的动画视频,让学生了解这两种现象的基本概念和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引发学生对物态变化的兴趣;2.展示冰片的慢变化过程,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冰片会变小变淡?”引导学生探讨物质状态变化的原因;3.介绍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通过给出实例,让学生加深理解;4.引导学生探讨升华和凝华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分析产生条件变化时,物质状态的变化规律;5.通过实验方法,观察干冰的升华过程和水滴的凝华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巩固、深化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和了解。

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初步了解了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并对升华和凝华有了初步的认识。

通过实验观察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了这两种现象的变化过程和特征。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将实验操作规范化,确保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第二课时:升华和凝华的应用举例学习目标1.了解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2.掌握升华和凝华在工业生产、天气预报、人类医疗等方面的应用3.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学内容1.介绍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冰柜的工作原理、烘干衣物的原理等;2.了解升华和凝华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冷冻食品制造、制药等;3.分析升华和凝华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如大雾、霜冻等气象现象的产生规律;4.通过案例介绍,了解升华和凝华在人类医疗中的应用,如冻干疫苗、制冰镇痛等。

1.4 升华和凝华(教案)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升华和凝华(教案)北师大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物理观念:(1)了解升华和凝华。

(2)了解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科学思维:能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释身边发生的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

3.科学探究:通过碘的升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升华与凝华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

教学难点:人造雾凇实验。

试管、铁架台、陶土网、酒精灯、碘、樟脑球、茶丸、挂图、烧杯、热水等。

新课引入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学生们思考、讨论。

知识点一升华1.让学生观察教材图1.4-1,启发学生思考:下列的生活现象同学们观察过没有?(1)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2)雪人没有熔化却变小了。

思考一下,它们都到哪去了。

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发言表述自己的看法。

教师提出做实验验证猜想。

2.进行实验让各小组按照教材图1.4-2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试管密封要严,由于碘蒸气有毒性,碘蒸气溢出来,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伤害。

引导学生观察:(1)往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塞紧盖子后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里,观察到什么?学生回答:固态碘不见了,试管内看到紫色的气体产生。

这说明固态碘受热变成气态碘。

教师总结: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2)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现象,并重新解释教材图1.4-1的现象。

知识点二凝华1.完成上面的实验后,把试管从热水中拿出,再放入凉水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和交流。

2.学生小组总结:紫色的气体不见了,试管壁上有黑色固体。

这说明气态碘遇冷变成了固态碘。

3.仿照升华的定义,让学生自己说出凝华的定义: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解释教材图1.4-3所示的现象。

5.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我们知道熔化和汽化需要吸热,凝固和液化要放热,那么升华和凝华呢?各小组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后回答:升华需要吸热,因为做实验时我们加热了,凝华需要放热,因为将试管放入凉水中出现了固态碘。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

升华和凝华的物理教案章节一:物质的三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 让学生了解物质在不同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教学内容:1. 物质的三态概念。

2. 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块融化、水蒸发等,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不同态。

2. 讲解物质的三态概念,并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三种态的特点。

3. 讲解物质三态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固态变为液态(熔化)、液态变为气态(蒸发)等。

章节二:升华现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现象及其特点。

2. 让学生学会用升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1. 升华现象的定义。

2. 升华现象的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窗户上的霜、衣柜里的樟脑球等,引导学生思考升华现象。

2. 讲解升华现象的定义,即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

3. 讲解升华现象的特点,如吸热、不经过液态等。

4. 引导学生运用升华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如霜的形成、樟脑球的挥发等。

章节三:凝华现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凝华现象及其特点。

2. 让学生学会用凝华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1. 凝华现象的定义。

2. 凝华现象的特点。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天窗户上的冰花、空气中的雾等,引导学生思考凝华现象。

2. 讲解凝华现象的定义,即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3. 讲解凝华现象的特点,如放热、不经过液态等。

4. 引导学生运用凝华现象解释生活中的问题,如冰花的形成、雾的产生等。

章节四:升华和凝华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箱除味剂、衣物防虫等,引导学生思考升华和凝华的应用。

2. 讲解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冰箱除味剂中的活性炭吸附异味、衣物防虫剂中的化学成分通过升华和凝华过程挥发等。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

《升华和凝华》教案(通用3篇)《升华和凝华》教案篇1一、说教材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的一类现象,与前面已讲的四种现象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学问体系。

尽管升华和凝华并不少见,但却不易被同学留意,学校自然课本中也没有讲过;且气体不易观察,而难于直接观看到。

本节是在同学学习了前面四种现象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同学可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汽化过程的方法来探究碘的升华过程,进一步培育他们的科学探究力量。

如何探究碘的升华过程既是本节的重点,又是本节的难点。

尝试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是本节的重点。

二、说教具同学:每组一个碘升华器、一个酒精灯、一盒火柴,老师:酒精灯,火柴,碘、细线、锥形烧瓶,铁架台,多媒体课件,新、旧白炽灯各一个三、说同学同学已具有初步的物态变化学问,初步知道科学探究过程,因此,老师应设计有利于同学自主学习、创建让他们主动探究物理规律的环境和机会,以进一步培育他们在学习上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的力量。

四、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式五、说教学目标1、学问和技能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

(2)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和凝华需要放热。

(3)能简洁解释常见的升华吸热的现象。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碘的升华过程,使同学进一步把握课题解决的思维程序步骤,即提出问题→猜想→试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看、分析和概括力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使同学形成情愿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

(2)培育同学的制造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志和品质。

六、说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先播放《奇异的大自然》剪辑录象,片中有云、雨、露、雾、霜、雪、雹,然后让同学说出其中自然现象的名称,最终请同学分析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对未知的现象引发同学提出问题。

这样既复习了旧学问,又自然地引入新课。

2、进行新课《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二级主题——物质的形态和变化下有六个三级主题,其中第五个三级主题的第一点是要求同学通过试验来探究物态的变化过程,这里强调的是用试验探究的方法学习物态变化过程,而且还应知道相应的物态变化过程。

物理教案之升华和凝华

物理教案之升华和凝华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理解它们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形式。

2. 使学生掌握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和条件。

3. 培养学生运用升华和凝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升华和凝华的定义2. 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和条件3. 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特点和条件,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2. 教学难点:升华和凝华过程中能量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2. 使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冬季窗玻璃上的冰花,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状态变化的问题。

2.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升华是指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凝华是指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3. 分析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和条件:升华吸热,凝华放热;升华和凝华都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条件。

4. 讲解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冰雪融化、衣物晾晒、食品冷冻等。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升华和凝华现象,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总结本节课内容:升华和凝华是物质状态变化的两种形式,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升华和凝华现象。

2. 利用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升华和凝华过程。

3. 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区分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和应用。

七、教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2. 教学流程:a. 导入新课(10分钟)b. 讲解升华和凝华的概念(15分钟)c. 分析升华和凝华的特点和条件(20分钟)d. 举例说明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e. 课堂互动(10分钟)f. 总结本节课内容(5分钟)g. 布置作业(5分钟)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华和凝华
考:普通灯泡和日光灯用久了,其灯丝为什么会变细?玻璃壁为什么会发黑?黑色的物质是怎么形成的?“雾凇”是怎样形成的?美丽的
落到人们的头发和衣服上。

在场的人无不目瞪口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厅里的雪花从何而来呢?
故事2:据《新民晚报》载2001年5月10日,阴天,气温约为-15 ℃,第二天中午12时,科考队到达新疆罗布沙漠小河墓地前200米左右时,沙丘上均匀地覆盖着约5~10厘米的积雪,茫茫无涯,然而过了约20 min,奇怪的事发生了:就在科考队手忙脚乱地从沙漠车上卸下器材设备,开始向小河墓地靠近的时候,发现脚下踩的不再是雪地,而是干爽的沙地。

再远望四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中哪有雪的影子?雪到哪儿去了?气温一直在零下十四五摄氏度左右,天空阴沉,不见阳光,就是雪化了,沙土也至少应该是湿的,可抓一把土,手感依然干爽疏松。

请你用所学过的知识回答:这雪为什么不见了?
“人工造雪”实验:在锥形瓶内放入少许樟脑丸粉末,再将一根细的
松树枝放入,然后将瓶子密封。

点燃酒精灯缓慢加热进行实验,仔细观察瓶内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中注意观察的现象:
(1)缓慢加热过程中,观察锥形瓶底部樟脑丸粉的状态变化;观察瓶内有何现象发生。

(2)停止加热冷却时,仔细观察锥形瓶壁及松枝上有何现象发生。

学生活动:观察瓶内有无液体产生,认真分析观察的结果,进行小组
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樟脑丸粉末在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情况。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观察结果、讨论总结得出:
(1)固态的樟脑粉末经加热后能直接变成气态的樟脑蒸气;
(2)气态的樟脑蒸气又冷却直接变成固态的樟脑粉末。

复习导入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思考讨论:物质能否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或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
等)
(1)升华现象:①冬天,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②卫生球变小;③用久了的灯丝变细。

(2)凝华现象:①冰棒表面的“白粉”;②寒冬的夜晚,窗户玻璃内表面上的冰花;③用久了的灯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

【拓展】
干冰及其应用
干冰,虽然它的名字带着一个冰字,却和水结成的冰没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它是由无色的气体——二氧化碳形成的。

如果把二氧化碳装在一个钢瓶里,再加压,它就会变成和水一样的液体了,如果温度再低一些,那么二氧化碳就会变成白色的、好似雪花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干冰。

这种固体不经熔化就可直接变成气体,这大概是大家叫它干冰的原因吧。

干冰的温度可达-78.5 ℃,由于干冰温度很低,它急剧升华的时候,会使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空气里的水蒸气就会凝结成雾。

摄影棚里的云雾缭绕的景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形成的。

干冰具有良好的制冷作用,因此可以用来保鲜食品,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闷热的夏天有时迟迟不下雨,这种情况下就可将装有干冰的炮弹射到乌云密布的天空,不一会儿大雨就倾盆而下。

仔细观察下图并作出解释
固态的二氧化碳(干冰),它是将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压缩、冷却而成的,温度可达零下78.5 ℃,如果将它放在空气中,会长出如图的冰状胡须。

解析: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发生升华现象时,吸收了周围空气中的热量,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热量被吸后,就发生了凝华现象。

【多媒体展示】用干冰人工降雨的过程。

具体过程:干冰进入云层,就很快升华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于是高空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逐渐变大就形成雨落了下来。

让学生解释人工降雨,教师作出评价并统一观点,这里干冰到雨经历
了三个物态变化的过程,一是干冰的升华降温;二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三是小冰晶下落遇到热的气流熔化成小水珠,小水珠越结越大,小水珠的重力大于上升气流产生的浮力时,水珠下落到地面就形成雨。

指出干冰易升华吸热还可用来:①给食品降温,②在舞台上制造“白雾”等。

舞台“白雾”:舞台上喷撒的干冰升华需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从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悬浮在空中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所谓“白雾”。

广泛用于舞台、剧场、影视、庆典等制作放“烟”效果。

制冷防腐:当用火车运载鲜鱼时,它就守卫在鲜鱼的旁边,起制冷防腐的作用。

干冰外表像冰,可作为防腐剂,它比冰优越得多。

干冰熔化时不会像冰那样变成液体,它全部升华,四周干干净净。

干冰冷却的温度比冰低得多,而且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能抑制细菌的繁殖生长。

常见的自然现象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雾、露、云、霜、雪、雹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那么它们是怎么形成的?
讨论交流:学生分组思考,讨论。

(1)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它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2)雾和云的情况相同,都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在高空处则称为云,因此雾和云都是水蒸气液化现象,不是冰的熔化现象。

(3)霜是在地表的水蒸气遇到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化为固体。

(4)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

(5)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
于0 ℃的高空,凝结成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

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

思考题:俗话说“霜前冷,雪后寒”,试用所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

因为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粒,凝华过程要放热,而水蒸气能够向空气中放热的条件是气温低于水蒸气温度,故只有在足够低的气温下,水蒸气才会凝华成霜,因为下霜时气温较低,人常感到冷。

下雪天气温度本来就低,下雪后,雪在熔化时要向周围空气吸热,而使本来较低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因而雪后寒。

学生自由阅读:STS“水循环”
提出要求:(1)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2)完成课本图3.4-2水的三态联系填空。

(3)思考问题:水为何珍贵?水能为人类做些什么?破坏水资源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么办?
(4)对自己家里的用水进行调查,如每天用水情况(估计),洗衣用多少水,洗澡用多少水,抽水马桶用多少水等等,准备采取哪些措施节约用水?预测在实施过程中会有哪些困难,如何克服?如果完成实施后每月能够节约多少水?可以写成简单的调查报告。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严冬,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是因为冰升华为水蒸气
B.饭桌上冒出的热气是水蒸气
C.初冬的早晨常见到的霜是由水蒸气凝固而形成的
D.夏天看到棒冰冒的“白汽”,这是棒冰熔化后蒸发的水蒸气
答案:A
2.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烟雾,给人以若隐若现的舞台效果。

这种烟雾实际上是( )。

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烟雾
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
答案:D
3.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窗户玻璃上往往会出现冰花。

关于“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出现在窗玻璃内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B.出现在窗玻璃内侧,由水凝华而成
C.出现在窗玻璃外侧,由大量水蒸气凝华而成
D.出现在窗玻璃外侧,由水凝华而成
答案:A
4.下列物态变化中,在吸、放热的条件上与凝华要求相同的是( )。

A.熔化、汽化B.液化、熔化
C.凝固、液化D.凝固、汽化
答案:C
5.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相对应的是(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汽化
解析:物态变化的考点关键是明白水的三态变化:冰、水、水蒸气三者之间的变化;冰变成水是熔化,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冰直接变成水蒸气是升华,水变成冰是凝固,水蒸气变成水是液化,水蒸气直接变成冰是凝华。

解决物态变化的关键是要知道由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

樟脑丸是固体,变小了是因为固体变成了气体,所以是升华现象,故A对;冰是固态,池塘上的薄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故B错;水是液态,洒在地板上的水干了是液态的水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C错;霜是固态,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是由水蒸气变成固态的冰,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

解析:升华是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雪人没熔化却变小了是由固态直接变为水蒸气,是升华现象;A项,刚从水中出来感觉冷是由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B项,“白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D项,湿衣服变干是汽化现象。

答案:C
江苏连云港)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时,气象部门用火箭弹向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