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脑复苏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急救护理第5课心肺脑复苏技术与护理教学教案

急救护理第5课心肺脑复苏技术与护理教学教案

第5课心肺脑复苏技术与护理
【教师】展示心肺脑复苏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
基础生命支持(BLS)又称初期复苏或现场急救。

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地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脑)的供血和供氧。

在基础生命支持(BLS)阶段,除了条件允许尽早应用除颤仪外,该阶段的基本任务和步骤可归纳为 C、A、B 三步:C(circulation)指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A(airway)指保持气道通畅;B(breathing)指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

成人基础生命支持程序如图 5-4 所示。

(一)人工循环(心脏按压)
心脏按压是指间接或直接按压心脏以形成暂时人工循环的方法。

有效的人工循环能维持心脏的充盈和排出,诱发心脏的自律性搏动,并可能预防生命重要器官因长时间缺氧而导致的不可逆性改变。

心脏按压分胸外心脏按压和开胸心脏按压两种方法。

1. 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脑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教案

心肺脑复苏基础生命支持教案
2/6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关于急救的案例,可以是真实的或模拟的,引导学生 认识到学习心肺脑复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些案例可以包括突发心脏 病、疯狂呼吸等急救情况,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心肺脑复苏的基本知识,包括心肺脑的生理知识、心 息的原因和表现、心肺复苏的原理和操作流程等。可以使用图表、动画或 视觉模型等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很好地理解和记忆。
3. 将病人平放在坚固的地面上,然后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力聚集胸骨,每 分钟 100-120 次,压缩深度为至少 5 厘米。
4. 进行人工呼吸。在完成 30 次胸外预设后,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将患者的头 后仰,捏住鼻子,用嘴对嘴或嘴对鼻进行呼吸,每次呼吸持续 1 次。
5. 持续进行间歇和人工呼吸。持续进行胸外间歇和人工呼吸,直到人员到达 或患者恢复意识和自主呼吸。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践操作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 学进度和方式。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 疑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技能。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应不 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和思考的过程。根据您的描 述,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实践操作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
5. 讨论与提问:在练习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 考和解决问题。可以提出一些情景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 解决,加深他们对心肺脑复苏的理解和理解应用能力。
通过以上步骤的有机组合,学生将能够全面学习和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技能和知 识,提高应对急救情况的能力。同时,这种实践性的教学方法也能够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心肺脑复苏课程设计思路

心肺脑复苏课程设计思路

心肺脑复苏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理解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学生掌握心脏骤停的识别方法,了解常见的心脏骤停原因。

3. 学生了解脑复苏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脑复苏技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熟练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2. 学生能快速识别心脏骤停,及时启动紧急救护流程。

3. 学生能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提高心脏骤停救治成功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树立关爱生命的意识,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2. 学生培养团结协作、勇敢担当的精神,遇到紧急情况能主动施救。

3. 学生认识到心肺脑复苏在急救中的重要性,提高自救互救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急救技能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急救意识和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为八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急救知识了解有限。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采用理论讲解、实操演练和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心肺脑复苏技能。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提高学生的急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心肺脑复苏的定义、原理和重要性。

- 心脏骤停的识别方法、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

- 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关键环节和注意事项。

-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实操技能:- 胸外按压的正确手法、频率和深度。

- 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 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 AED的使用流程及操作要点。

3. 情景模拟:- 设计不同场景的心脏骤停急救演练,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操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理论知识学习,包括心肺脑复苏定义、原理和重要性,心脏骤停识别方法等。

第二课时:实操技能训练,重点学习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和AED使用。

第三课时:情景模拟演练,分组进行实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心肺复苏课程设计

心肺复苏课程设计

心肺复苏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心肺复苏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实施心肺复苏,提高生存率和急救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的情感态度,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急救意识。

二、教学内容心肺复苏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际操作练习。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第一章:心肺复苏基本原理介绍心肺复苏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

2.第二章:心肺复苏操作步骤详细讲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呼救、开放气道、口对口呼吸、胸外按压等。

3.第三章:心肺复苏实际操作练习安排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急救能力。

三、教学方法心肺复苏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心肺复苏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心肺复苏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在实际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急救能力。

四、教学资源心肺复苏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择权威的心肺复苏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学习。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心肺复苏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4.实验设备:准备心肺复苏训练模型和急救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五、教学评估心肺复苏课程的教学评估主要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和讨论的表现,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

心肺复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心肺复苏的概念和意义2. 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3. 心肺复苏的技巧和要点4. 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的操作流程5. 急救器材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概念、步骤和技巧。

2. 演示法:示范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方法。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互相观摩和指导。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设置心肺复苏操作演练区,准备相关急救器材。

2. 教学材料:心肺复苏教学PPT、教材、心肺复苏模拟人。

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心肺复苏的概念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讲解心肺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演示操作流程。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心肺复苏在实际中的应用。

6. 课堂互动: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小测试。

7. 课后作业:布置心肺复苏的操作练习,要求学生回家后进行模拟操作。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互动。

2. 操作技能评估:通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对心肺复苏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了解其对心肺复苏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知识测试评估:通过课堂上的知识小测试,评估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评估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反思教学效果:分析教学评估结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效,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024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教学教案

2024第五章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教学教案

教学教案CONTENTS•引言•心脏骤停概述•心脑肺复苏基本原理•心脑肺复苏操作技能演示•药物治疗与监测护理要点•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引言01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掌握心脏骤停与心脑肺复苏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提高应急救治能力。

要求学员应全面了解心脏骤停的原因、病理生理机制,熟悉心脑肺复苏的操作流程,掌握基本生命支持技能,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除颤等。

教学内容与重点教学内容心脏骤停的概念、原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心脑肺复苏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急救设备的使用和维护。

教学重点心脑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和基本生命支持技能;急救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教具、急救设备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增强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心脏骤停概述02心脏骤停定义及分类心脏骤停定义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的突然终止,大动脉搏动与心音消失,重要器官(如脑)严重缺血、缺氧,导致生命终止。

心脏骤停分类根据心电图表现,心脏骤停可分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无脉性心电活动和心脏静止。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发病原因心脏骤停的原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急性脑血管意外等。

危险因素高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都是心脏骤停的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心脏骤停后,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停止或呈叹息样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

诊断依据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心电图表现,可以诊断心脏骤停。

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和呼吸停止,如低血糖、脑卒中、药物中毒等。

心脑肺复苏基本原理03心脑肺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用于在心脏骤停等情况下维持患者基本生命体征。

CPR通过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等方式,暂时替代患者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为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副本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副本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副本第一章:心肺脑复苏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心肺脑复苏术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心肺脑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理解心肺脑复苏术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和注意事项1.2 教学内容心肺脑复苏术的定义和意义心肺脑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心肺脑复苏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心肺脑复苏术的临床应用和案例分析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的概念和步骤演示法:展示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技巧实践法:分组练习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的理解程度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第二章: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2.1 教学目标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熟悉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和要点2.2 教学内容判断意识和呼吸呼救和准备急救设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判断和调整循环和呼吸状态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肺复苏术的每个步骤和要点演示法:展示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实践法:分组练习心肺复苏术的操作2.4 教学评估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要点的理解程度第三章:脑复苏术的基本步骤3.1 教学目标掌握脑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了解脑复苏术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3.2 教学内容判断意识和神经功能保护脑细胞和维持脑灌注药物治疗和神经保护措施监测和评估脑功能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脑复苏术的概念和步骤演示法:展示脑复苏术的操作技巧实践法:分组练习脑复苏术的操作3.4 教学评估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脑复苏术的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脑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要点的理解程度第四章:心肺脑复苏术的临床应用4.1 教学目标了解心肺脑复苏术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掌握心肺脑复苏术的临床操作和决策能力4.2 教学内容心肺脑复苏术在心脏骤停中的应用心肺脑复苏术在呼吸骤停中的应用心肺脑复苏术在创伤和中毒中的应用心肺脑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和并发症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和注意事项案例分析:分析心肺脑复苏术的临床案例和决策过程实践法:分组练习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4.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在临床应用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第五章:心肺脑复苏术的培训和认证5.1 教学目标了解心肺脑复苏术的培训要求和流程掌握心肺脑复苏术的认证标准和考核内容5.2 教学内容心肺脑复苏术的培训课程安排和教学资源心肺脑复苏术的认证机构和考核要求心肺脑复苏术的继续教育和更新课程心肺脑复苏术的培训经验和案例分享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的培训要求和流程讨论法:分享心肺脑复苏术的培训经验和案例实践法:分组练习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5.4 教学评估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的培训要求和流程的理解程度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第六章:心肺脑复苏术的药物应用6.1 教学目标了解心肺脑复苏术中药物的作用和应用掌握心肺脑复苏术中常用药物的剂量和用法6.2 教学内容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等药物的应用和剂量药物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药物使用的注意事项和临床决策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中药物的作用和应用演示法:展示心肺脑复苏术中药物的使用技巧实践法:分组练习心肺脑复苏术中药物的使用6.4 教学评估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中药物使用的技巧和熟练程度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中药物的作用和应用的理解程度第七章:心肺脑复苏术的儿童和婴儿应用7.1 教学目标了解心肺脑复苏术在儿童和婴儿中的应用和差异掌握心肺脑复苏术在儿童和婴儿中的操作技巧和要点7.2 教学内容儿童和婴儿心肺脑复苏术的特点和差异儿童和婴儿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技巧儿童和婴儿心肺脑复苏术的药物应用和剂量儿童和婴儿心肺脑复苏术的临床案例和分析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在儿童和婴儿中的应用和差异演示法:展示心肺脑复苏术在儿童和婴儿中的操作技巧实践法:分组练习心肺脑复苏术在儿童和婴儿中的操作7.4 教学评估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在儿童和婴儿中的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在儿童和婴儿中的应用和差异的理解程度第八章:心肺脑复苏术的急救团队协作8.1 教学目标了解心肺脑复苏术中急救团队的协作和配合掌握心肺脑复苏术中急救团队的沟通和协调能力8.2 教学内容急救团队的角色和职责心肺脑复苏术中急救团队的沟通和协调技巧急救团队协作的案例分析和讨论心肺脑复苏术中急救团队的培训和演练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中急救团队的协作和配合角色扮演:模拟心肺脑复苏术中的急救团队协作场景讨论法:讨论急救团队协作中的经验和教训8.4 教学评估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中急救团队协作的技巧和熟练程度知识测试: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中急救团队的角色和职责的理解程度第九章:心肺脑复苏术的后续护理和康复9.1 教学目标了解心肺脑复苏术后的患者护理和康复过程掌握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护理和康复的要点和方法9.2 教学内容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的康复治疗和康复程序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教育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过程案例分析:分析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案例实践法:分组练习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技巧9.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护理和康复的理解程度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后患者护理和康复的技巧和熟练程度第十章:心肺脑复苏术的最新研究和进展10.1 教学目标了解心肺脑复苏术的最新研究和进展掌握心肺脑复苏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10.2 教学内容心肺脑复苏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革新心肺脑复苏术的临床实践和案例分享心肺脑复苏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心肺脑复苏术的持续教育和专业发展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的最新研究和进展讨论法:讨论心肺脑复苏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实践法:分组练习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技巧10.4 教学评估知识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需要重点关注的是胸外按压的深度、频率和节奏,以及人工呼吸的频率和吹气力度。

心肺脑复苏教学大纲

心肺脑复苏教学大纲

心肺脑复苏教学大纲(72学时)前言心肺脑复苏学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现场心肺复苏、脑复苏、围心搏骤停期的各种处置和复苏过程的多种辅助措施等。

本教材融合了《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国际指南2000》和《AHA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指南2005》的最新精神,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内容新颖,理论与实践并重。

本大纲以心肺脑复苏学为主,对象是本科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急诊方向)学生,教材为王一镗主编的现代医学实用技术系列《心肺脑复苏》第二版,内容分绪论、心肺复苏技术、心搏骤停与相关性疾病、心肺复苏药物及给药途径、心肺复苏后并发症、复苏后器官功能监测六大部分。

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采用多媒体上课,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心肺脑复苏临床表现、抢救流程、基本技术及其并发症、复苏后器官功能监测的认识与理解,引导学生结合临床独立思考,提高其临床思维、分析与综合能力。

本大纲总学时为72,课堂教学48学时,见习课为24学时。

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心肺复苏的历史及现状。

2.掌握心肺复苏三步骤ABCD四步法。

3.熟悉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新要点。

4.了解急诊医学的重要性及特点。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3三、教学内容:1. 学习心肺复苏的历史及现状。

2. 学习心肺复苏三步骤ABCD四步法。

3. 学习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新要点。

4. 学习急诊医学的重要性及特点。

思考题:1、简要叙述《AHA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指南2005》有什么新的特点?2、心肺复苏三步骤ABCD四步法具体内容为什么?第二章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病理生理、诊断和猝死流行病学第一节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和病理生理第二节心脏呼吸停搏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心搏骤停、心源性猝死的定义。

2.熟悉心搏呼吸骤停的病因.3.熟悉心搏骤停后各个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

4.掌握心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5.掌握心脏呼吸骤停的诊断要点。

心肺脑复苏讲课-PPT文档资料

心肺脑复苏讲课-PPT文档资料

CPR 操作方法
1、判定: 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
失,心跳、呼吸停止。 一看: 看形态、面色、瞳孔 二摸: 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 三听: 听心音 判断心跳、呼吸停止立即CPR抢救。
2、体位: 去枕平卧,将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硬板
床。
CPR 操作方法
3、畅通呼吸道: 仰头举颏法 仰头抬颈法 抬举下颌法
心肺脑复苏
持续生命支持阶段(PLS期) (GHI)
1.病情估计(Gauge)包括心脏骤停原因及测定抢 救的可能性。
2.恢复智能活动-即脑复苏(Human Mentation)。
3.加强监测治疗护理( Intensive Care)。
(1)在恢复自然循环后和昏迷的全过程,设法改进 缺氧后脑病。
(2)监测 包括心电图、血压、动脉压、肺动脉压、 中心静脉压、血气、水及电解质、镇静及肌肉松 弛剂应用,葡萄糖、营养物质及药物供给的监测 等。
主要内容:基础CPR和除颤
检查患者反应 求救急救反应系统 呼叫除颤器 A 气道:开放气道 B 呼吸:提供加压机械通气 C 循环:给予胸外按压
初级ABCD流程 主要内容:基础CPR和除颤
D 除颤:对VF或无脉搏VT行评估 如必要电击除颤3次
(200J , 200—300J , 360J 除 颤)
在头3次电击后的心律怎样?
原因,并作鉴别诊断,以确定有特殊治疗,可 逆转的病因。
新概念:心肺复苏的流程
刚复苏后处理(第三个ABCD) A(airway) 保证气道通畅。 B(breathing) 给氧。 C(circulation) 评估生命体征。 D(differentialdiagnosis) 鉴别诊断。
初级ABCD流程

心肺脑复苏教案

心肺脑复苏教案
(一)口对口吹气
1.保持气道开放,救护人员用放在伤病员前额手的拇指和示指捏紧伤病员的鼻翼,以防气体从鼻孔逸出。
2.救护人员吸一口气,用双唇包严伤病员口唇四周,再缓慢持续将气体吹入,吹气时间持续1秒钟,同时,观察伤病员胸部隆起。
3.吹气完毕,救护人员松开捏鼻翼的手,侧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有无下降,听、感觉伤病员呼吸情况,准备进行下次吹气。
3.将示指抬起,中指、无名指同时用力垂直向下按压。
4.按压深度约胸廓前后径的1/3~1/2。
5.放松时,手指不要离开胸壁,确保定位准确。
6.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次。
7.按压与吹气之比30:2。
七、打开气道,清除气道内异物
图1-3-11
伤病员呼吸心跳骤停后,全身肌肉松驰,口腔内的舌肌也松驰后坠而阻塞呼吸道。采用开放气道的方法,可使阻塞呼吸道的舌根上提,使呼吸道畅通。用最短的时间,先将伤病员的衣领、领带、围巾等解开,带上手套迅速清除伤病员口鼻内的污泥、土块、痰、呕吐物等异物,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再将气道打开。
4.如果需要行口对口呼吸,则将下颌持续上托。
此法适用于怀疑有头、颈部创伤的伤病员。
成人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垂直地面,儿童、婴儿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成60度角、30度角。
八、人工呼吸
救护人员经检查后,判断伤病员呼吸停止,应在现场立即给予口对口(口对鼻、口对口鼻),口对呼吸面罩等人工呼吸救护措施。
不过临床上呼吸骤停常常与循环骤停同时发生,难以很清楚地划清原因,而且,无论何种原因所引起的骤停,现场急救的原则基本相同,最关键的措施都是进行人工呼吸.
三、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
1.心脏泵机制学说:在对胸部按压时,位于胸骨与脊住之间的心脏被挤压,并推动血液向前流。而当胸部按压解除时,心室恢复舒张状态,产生吸引作用,使血液回流,充盈心脏。

《心肺脑复苏讲义》课件

《心肺脑复苏讲义》课件

救治能力。
模拟训练与实战演练
03
通过模拟训练和实战演练,提高团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
和救治水平。
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
优化急救流程
简化急救流程,缩短救治时间,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
创新药物与治疗手段
研发新型药物和治疗手段,提高心肺脑复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数据分析与临床研究
加强数据分析与临床研究,为心肺脑复苏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技能考核
评估学员在实际操作中的技能水平 ,确保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心肺脑复 苏技能。
反馈调查
对学员进行反馈调查,了解培训过 程中的不足之处和改进建议,为后 续培训提供参考。
06
心肺脑复苏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利用AI技术辅助诊断和治疗,提高心肺脑复苏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因编辑与细胞治疗
减少损伤
在心脏骤停后,脑部和其他器官会迅 速出现缺血、缺氧性损伤。及时进行 心肺脑复苏可以减少这种损伤,降低 后遗症的风险。
心肺脑复苏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心肺脑复苏技术自20世纪60年代 开始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 括人工呼吸、胸外按压、除颤等
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肺 脑复苏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如新型除颤设备、复苏药物等
05
心肺脑复苏的培训与教育
培训目标与内容
培训目标
提高学员对心肺脑复苏的认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迅速地实施心肺脑复苏,挽救生 命。
培训内容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概念、原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以及心肺脑复苏过程中的心理支持、急救药 物的合理使用等。
培训方法与技巧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副本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副本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副本一、教学目标1. 了解心肺脑复苏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3. 学会应对突发状况下的急救能力,提高生存率。

二、教学内容1. 心肺脑复苏术的定义和意义2. 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步骤a. 判断意识与反应b. 呼救与准备c. 开放气道d. 人工呼吸e. 胸外心脏按压f. 急救药物的应用3. 操作技巧与要点a. 人工呼吸的频率与深度b. 胸外心脏按压的频率与力度c. 急救药物的选择与使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技巧。

2. 演示法:现场演示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要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心肺脑复苏术在急救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基本概念和操作步骤的理解。

2. 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在模拟场景中进行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能力。

3. 考核:设置心肺脑复苏术的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心肺脑复苏术教程。

2. 教具:模拟人、急救包、心肺复苏仪等。

3. 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六、教学活动1. 开场导入:通过展示真实案例视频,引发学生对心肺脑复苏术的兴趣和重视。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心肺脑复苏术的基本概念、操作步骤和技巧。

3. 现场演示:邀请专业急救人员现场演示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要领。

4. 实践操作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练习,互相交流心得。

5. 案例分析讨论:分析实际案例,讨论心肺脑复苏术在急救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6. 总结与复习: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七、教学要点1. 明确心肺脑复苏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步骤和技巧。

3. 学会应对突发状况下的急救能力,提高生存率。

4. 熟悉急救药物的应用和选择。

心肺脑复苏讲义

心肺脑复苏讲义
心肺脑复苏讲义
• 心肺脑复苏概述 •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流程 • 心肺脑复苏的注意事项与技巧 • 心肺脑复苏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 心肺脑复苏的培训与推广
01
心肺脑复苏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心肺脑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处理措施,通过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来维持患 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环,以保护大脑功能,直到专业医疗救援人员到达。
VS
力度
按压深度应为5-6cm,每次按压后应让胸 廓完全回复,频率应为100-120次/分钟。
开放气道的技巧
先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清除 口腔异物。
然后,施救者用一只手置于患 者前额,另一只手抬起下颌, 使患者头部后仰。
开放气道时,应避免过度用力 压迫患者颈部的颈动脉窦,以 免引起血压下降和心跳骤停。
程,获取相关证书和资质。
心肺脑复苏的推广策略与措施
宣传教育
社区培训
通过媒体、宣传册、海报等形式宣传心肺 脑复苏的重要性和基本知识,提高公众的 认知度和意识。
组织社区培训活动,邀请专业人士向居民 传授心肺脑复苏技能,让更多人掌握急救 知识。
学校教育
公共场所设置急救设备
将心肺脑复苏纳入学校教育体系,特别是 对中小学生进行普及教育,培养年轻一代 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04
心肺脑复苏的常见问题与解答
心肺脑复苏是否适用于所有情况?
心肺脑复苏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例如,对于已经死亡或无法挽救的情况,如严重创伤、长时间淹水 、严重疾病等,心肺脑复苏可能无法起到作用。此外,对于某些特定情况,如孕妇、儿童、老年人等 ,心肺脑复苏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也有所不同。
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心肺脑复苏开始的时间、操作是否正 确等。在某些情况下,心肺脑复苏可能无法挽救患者的生命,但可以为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抢救时间, 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副本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副本

心肺脑复苏术教案副本第一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肺脑复苏术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让学生了解心肺脑复苏术的应用场景和适用人群。

1.2 教学内容介绍心肺脑复苏术的定义和作用。

介绍心肺脑复苏术的应用场景,如突发心脏骤停、窒息等。

介绍心肺脑复苏术的适用人群,如医护人员、急救人员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心肺脑复苏术的应用场景和适用人群。

第二章: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

2.2 教学内容介绍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如判断意识、呼救、胸外按压等。

讲解心肺复苏术的操作要点,如按压深度、按压频率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心肺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

采用模拟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心肺复苏术的操作练习。

第三章:脑复苏术的基本步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脑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

3.2 教学内容介绍脑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如判断意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讲解脑复苏术的操作要点,如头部位置、人工呼吸等。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脑复苏术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要点。

采用模拟操作法,让学生进行脑复苏术的操作练习。

第四章:心肺脑复苏术的联合应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肺脑复苏术的联合应用和操作流程。

4.2 教学内容介绍心肺脑复苏术的联合应用,如在突发心脏骤停时的操作流程。

讲解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要点,如判断意识、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的联合应用和操作流程。

采用模拟操作法,让学生进行心肺脑复苏术的操作练习。

第五章:心肺脑复苏术的注意事项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肺脑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和潜在风险。

5.2 教学内容介绍心肺脑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如判断意识的重要性、避免过度按压等。

讲解心肺脑复苏术的潜在风险,如胸外按压过深、人工呼吸不当等。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心肺脑复苏术的注意事项和潜在风险。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一、急救护理学教案--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1.1 教学目标:了解心脏骤停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学会判断心脏骤停并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

1.2 教学内容:心脏骤停的定义和病因。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急救护理中的药物使用和设备操作。

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心脏骤停的定义、病因和临床表现。

演示:展示心肺脑复苏的步骤和技巧。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心肺脑复苏的操作练习。

1.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操作技能: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心肺脑复苏技巧和准确性。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心脏骤停和急救护理知识的掌握。

二、心脏骤停的定义和病因2.1 教学目标:了解心脏骤停的定义。

掌握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

2.2 教学内容:心脏骤停的定义和解释。

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包括心脏病、电解质失衡、药物过量等。

2.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心脏骤停的定义和解释。

展示:通过图表和案例展示心脏骤停的常见病因。

2.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心脏骤停定义和病因的掌握。

三、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3.1 教学目标:了解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掌握心脏骤停的诊断方法。

3.2 教学内容: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包括意识丧失、呼吸停止、脉搏消失等。

心脏骤停的诊断方法,包括观察患者症状、触摸脉搏、检查呼吸等。

3.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演示:展示心脏骤停的诊断过程和技巧。

3.4 教学评估: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提问情况。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测验检查学生对心脏骤停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的掌握。

四、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和技巧4.1 教学目标:掌握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

学会心肺脑复苏的技巧。

4.2 教学内容:心肺脑复苏的基本步骤,包括判断意识、呼救、开始胸外按压等。

心肺复苏模拟人教学大纲

心肺复苏模拟人教学大纲

心肺脑复苏模拟人教学大纲前言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现场心肺复苏,本大纲以心肺脑复苏学为主,对象为学生。

本大纲总学时为8,课堂教学4学时,实操练习课为4学时第一章现场初步医疗救护的基本原则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现场救护的意义2.掌握现场救护的注意事项3.熟悉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新要点二、计划学时数:课堂教学学时2三、教学内容:1. 注重现场救护2. 全面现场评估3. 正确判断病情4、规范救护步骤思考题:1、判断病情注意哪些要点?2、救护步骤分哪几步?第二章心肺复苏的意义及主要内容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心肺复苏的意义2.掌握心肺复苏简单原理二、计划学时数:课堂教学学时2三、教学内容:1. 时间就是生命2. 心肺复苏步骤3. 心肺复苏的简单原理思考题:1、心肺复苏的简单原理是什么?第三章现场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掌握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流程2. 掌握成人及婴儿、儿童的基本生命支持的程序、抢救技术和方法二、计划学时数:实操练习学时4三、教学内容:1.A-----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2.B-----人工呼吸3.C-----人工循环4. 心博呼吸骤停抢救的常规流程四、实验内容:(学时 4)通过在心肺复苏摸拟人模型上实际操作,掌握成人及婴儿、儿童的基本生命支持的程序、抢救技术和方法心肺复苏相关技术1、气道开放:将模拟人平躺,操作人一手捏住模拟人的鼻子,另一只手从后颈或下巴将头托起往后仰70-90度,形成气道放开,便于人工呼吸。

2、人工呼吸功能提示: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当操作者吹入的潮气量达到500-600毫升,人体吹气条码灯的绿灯发光管(正确区域)显示,吹气正确数码计数1次。

当操作者吹入的潮气量小于500或大于600毫升,人体吹气条码灯的黄灯发光管(不足)或红灯发光管(过大)显示,吹气错误数码计数1次,并有语音提示:“吹气不足或吹气过大”等,需纠正错误后,再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学习心搏呼吸骤停时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复苏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4.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5.猝死的危险因素及其病因
6.心血管疾病和猝死的相关性
7.其他疾病和猝死的相关性
思考题:1、简述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的定义和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6.了解床旁肺动脉导管的结构和装置及操作方法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 3;见习学时 3
三、教学内容:
1.AHA心肺复苏指南2005对电除颤的重要更改
2.电除颤的机制;能量的选择;电极的位置及电除颤的波形;电流除颤(同步与非同步电复律);除颤在CPR中的应用
3.心脏临时起搏的适应症及方法
2、叙述ACS的急诊处理
第九章 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创伤性心搏骤停的原因、院前现场急救、急诊室处理、治疗
2. 了解特殊情况下出现心搏呼吸骤停的处理
3.掌握气管异物的急救手法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 3
三、教学内容:
6.环甲膜穿刺及切开术:操作方法及并发症
7.气管切开术:简单介绍颈部及气管结构;适应症;方法;并发症
四、实验内容:(学时 3)
通过观看气管插管录相及在模型上操作,掌握经口气管内插管术的适应症,操作前准备,方法及并发症
思考题:简述气管内插管的适应症,操作前准备,方法及并发症
3. 掌握复苏后综合征的定义
4. 了解自主循环恢复后的病理改变
5. 熟悉复苏后器官功能障碍的机制及复苏后治疗的近期目标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 3
三、教学内容:
1.心肺复苏时的并发症
2.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后的并发症
3.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
4.防治再灌注损伤的可能的途径
1. 创伤性心脏停搏:
⑴创伤并发心脏停搏的原因:
⑵院前现场急救:
⑶急诊室处理:
2.特殊情况下如低温、高温中暑、溺水、电击和雷击、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意外及妊娠期治疗和心肺复苏的方法
3.气管内异物的急救手法(Heimlich手法)及Heimlich征
第十章 心肺复苏的药物
2.心搏骤停复律后常见心律失常的分析和对策
第八章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评估
2. 掌握急性ACS的院前处理、急诊处理和早期一般治疗
3.掌握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疗
4.熟悉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高危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 3
三、教学内容:
1.心肺复苏给药途径和方法:
2.静脉穿刺装置及静脉输液的一般原则
3.外周静脉通道的建立:上、下肢静脉穿刺、颈外静脉穿刺
4.深静脉通路的常用途径的建立及深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及处理:
5.婴幼儿、儿童骨髓腔内穿刺
6.气管内给药
思考题:1、简述心肺复苏的常用给药方法及途径
第二章 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病理生理、
诊断和猝死流行病学
第一节 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和病理生理
第二节 心脏呼吸停搏的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心搏骤停、心源性猝死的定义
2.熟悉心搏呼吸骤停的病因.
3.熟悉心搏骤停后各个系统的病理生理改变
本大纲总学时为72,课堂教学48学时,见习课为24学时
第一章 绪 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心肺复苏的历史及现状
2.掌握心肺复苏三步骤ABCD四步法
3.熟悉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新要点
4.了解急诊医学的重要性及特点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3
三、教学内容:
4.ACS的急诊处理:
5.ACS早期一般治疗:吸氧、硝酸甘油、吗啡、阿司匹林、B-受体阻滞剂
6.STEMI的治疗:STEMI患者再灌注治疗的评估;
7.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和高危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
8.复杂急性心肌梗死:
9.与缺血、梗死及再灌注相关的心律失常:
思考题:1、简述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评估指标
第一节 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和手法开放气道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
2.掌握手法开放气道的手法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 2
三、教学内容:
1.上呼吸道的解剖特点
2.手法开放气道
第二节 人工气道的建立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口咽通气、气管内插管术
第六章 心肺复苏相关技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AHA心肺复苏指南2005对电除颤的重要更改
2.掌握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的方法、机制、能量选择,在CPR中的应用
3.熟悉心脏临时起搏器的适应症,
4.了解心脏临时起搏器的操作方法
5.熟悉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适应症,监测指标和临床意义
5. 了解复杂急性心肌梗死和相关缺血、再灌注心律失常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 3
三、教学内容:
1. ACS的危险评估:
⑴ACS危险评价与分层:
⑵12导联心电图对ACS危险的评价:
⑶ACS生化指标的临床评价:心肌标志物测定对ACS诊断的重要意义
3.ACS的院前处理:
三、教学内容:
1.成人心脏病急性发作的抢救流程
2.室颤及无脉性室速的抢救流程
3.无脉搏心电活动的抢救流程
4.心脏停搏的抢救流程
5.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抢救技术和方法(ABCD步骤)
6. 心肺复苏术的简单原理:呼吸道通畅原理、口对口吹气给氧原理、胸外按压产生血液循环的机制
4.掌握心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
5.掌握心脏呼吸骤停的诊断要点
6.熟悉猝死的危险因素和原因
7..掌握心血管疾病和猝死的相关性
8.了解其他疾病和猝死的相关性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 3
三、教学内容:
1.学习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的定义
2.学习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有利于指导心肺复苏和诊断性检查
7. 婴儿和儿童心肺复苏术的特点
8. 新生儿心肺复苏术的注意事项
四、实验内容:(学时 3)
通过观看复苏录像和在模型上实际操作,掌握成人及婴儿、儿童的基本生命支持的程序、抢救技术和方法
思考题:简述心搏呼吸骤停到抢救流程和成人基本生命支持技术的基本步骤
第五章 开放气道
思考题:1、请叙述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的方法、机制、能量选择,在CPR中的应用
2、简述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适应症,监测指标和临床意义
第七章 心搏呼吸骤停与心律失常
第一节 心搏骤停与心律失常基本概念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熟悉心律失常与心搏骤停的基本概念
本大纲以心肺脑复苏学为主,对象是本科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急诊方向)学生,教材为王一镗主编的现代医学实用技术系列《心肺脑复苏》第二版,内容分绪论、心肺复苏技术、心搏骤停与相关性疾病、心肺复苏药物及给药途径、心肺复苏后并发症、复苏后器官功能监测六大部分
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求采用多媒体上课,图文并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心肺脑复苏临床表现、抢救流程、基本技术及其并发症、复苏后器官功能监测的认识与理解,引导学生结合临床独立思考,提高其临床思维、分析与综合能力
1.掌握心肺复苏时酸碱代谢变化、电解质紊乱、糖代谢紊乱的特点
2.熟悉心肺复苏时酸碱紊乱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3.熟悉心肺复苏时可能出现的电解质紊乱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4.熟悉心肺复苏时糖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2、请简述心搏呼吸骤停时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
第三章 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流程及现场心肺复苏术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心搏呼吸骤停的抢救流程
2. 掌握成人及婴儿、儿童的基本生命支持的程序、抢救技术和方法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 3 ;见习学时 3
5.复苏后综合征的定义:为严重的全身系统性缺血后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衰竭
6.自主循环恢复后发生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紊乱:
7.自主循环恢复后的病理变化:分为四个期
8.复苏后治疗的近期目标:
9.复苏后器官功能障碍的机制
第二节 心肺复苏后代谢紊乱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4.床边肺动脉导管插入术:
⑴肺动脉导管的结构与其他相应装置
⑵肺动脉导管植入方法
5.血流动力学的临床应用:适应症、监测指标及临床意义、氧代谢指标、影响数据正确性的因素、并发症
四、实验内容:(学时 3)
通过观看电除颤录相及在模型上操作,掌握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的方法、机制、能量选择,在CPR中的应用
2. 了解喉罩通气、环甲膜切开术
3. 了解环甲膜穿刺术和气管切开术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 3;见习学时 3
三、教学内容:
1.口咽通气法
2.鼻咽通气法
3.食管堵塞导管通气
4.气管内插管的适应症,操作前准备,方法及并发症
5.喉罩通气: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并发症
文档来自网络,是本人收藏整理的,如有遗漏,差错,还请大家指正!
心肺脑复苏教学大纲
(72学时)
前言
心肺脑复苏学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现场心肺复苏、脑复苏、围心搏骤停期的各种处置和复苏过程的多种辅助措施等
本教材融合了《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国际指南2000》和《AHA心脏紧急救治和心肺复苏指南2005》的最新精神,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内容新颖,理论与实践并重
2. 了解心律失常病理基础
二、计划学时数:学时 2
三、教学内容:
1.介绍心律失常与心搏骤停的基本概念:心律失常的基本概念、围心搏骤停心律失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