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三包

汽车“三包”规定争取今年实施
 近期以来,国家质检总局频繁发出汽车召回令,不仅涉及品牌众多,而且召回规模较大,业界据此分析,这或可视作汽车“三包”政策即将出台的强烈信号。与此呼应,消费者期盼“汽车三包法”早日出台的呼声,最近又再度变得强烈。

为明确了解汽车“三包”立法的相关情况,《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昨天专访了国家质检总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刘兆彬。

第一财经日报:请谈谈汽车“三包”立法的出发点。

刘兆彬:从产品质量法角度考虑,所有的产品都应该包括修理、更换、退货,厂家都应该对“三包”有明确的期限,产品质量出了问题都适用民事法律责任,这样能保护消费者,但这些规定是原则性和程序性的,而且规定五花八门。我们确定实行三包的产品一般都是三高产品,即价值含量高的产品,如电视机、手机、农机;其次,技术含量高,产品坏了消费者自己无法修理;第三,消费者投诉率高、问题反映高的产品,对三高产品立法,从程序上进行制度规范。目前,已经对手机、视听设备、电视机、电冰箱、农机等五类产品进行了三包立法,而汽车正好属于这个三高标准,所以这次以部门规章立法形式进行规制。

日报:请介绍一下这次立法情况。

刘兆彬:汽车“三包”立法已经是八年抗战了,2003年出台了汽车召回条例,消费者也希望能搞汽车三包,但搞起来很困难,因为一辆汽车有一万多个零部件,制造、销售、维修等各个环节都非常复杂。我们2004年开始向社会发布汽车“三包”征求意见稿,社会舆论反响强烈。当时,汽车厂商担忧“三包”立法后会官司缠身,会经常面临索赔压力。三包立法之所以抗战八年出不来,因为过去汽车保有量不是非常大,汽车还没有广泛进入家庭。但随着汽车产量、质量、消费量的提升,寻求“三包”呼声的也越来越高,八年前(2003年)汽车保有量只有2300万辆,去年已经突破1亿辆,其中民用汽车6000万辆、家庭用汽车4000万辆。尽管汽车的质量也在提升,但是相关的质量问题也在持续增加,纠纷不断。对三包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向社会两次进行公开征求立法意见,这个立法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正在抓紧吸纳各方意见,预期今年5~6月份会在局务会上讨论,争取今年实施。

日报:“三包”立法还有哪些争议?

刘兆彬:这次立法对三包设计的相关标准,比如三包期限和里程、零部件缺陷评判标准及产品质量裁决和三包信息披露等都是争议的焦点。目前在技术上的争论,比如对汽车主件、易损件的三包标准可以商

讨,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折中方案,或者按照国际惯例来处理,现在很多汽车厂商都在拨一笔专款应对三包可能产生的费用,其实国外汽车厂商都有这样的专项基金。这次立法让好的企业更规范,不规范的企业肯定会受到冲击,刺激它们提高质量。现在对标准及修车的交通费补贴数额也存在分歧,立法很多是原则性的,不能太细。消费者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质量也会越来越好,召回是批量式的,三包是个体的性的,但都有利于全行业的提升。

日报:这次“三包”立法出台后将产生什么影响?

刘兆彬:三包立法规范了汽车制造商、销售商、经销商,当年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商务部、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汽车召回60号令,权威性高,对行业影响很大。这次立法也会影响非常大,消费者反应很好,站在消费者立场保护其合法权益,同时还要顾及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形成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让守法企业发展更好,使不良企业承担违法成本。

日报:汽车厂商对三包立法的反应?

刘兆彬:我们召集了多次汽车厂家参与的座谈会,涉及到各大汽车公司,无论是合资厂商还是自主品牌厂家都很支持这次三包立法,与8年前相比,现在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所有的汽车厂商都非常支持这次立法(包括召回制度在内),市场经济应该由立法来规制,让所有厂商有一个公平竞争环境,让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所以所有的汽车厂商都欢迎,中国消费者也应该享受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日报:目前汽车行业售后服务现状如何?

刘兆彬:目前全国已经召回了600多万辆汽车,8年前全行业还没有几家4S店,而现在大城市都有4S店了,一些大汽车厂在全国已经有上百家4S店,所以现在推进汽车三包条件成熟。

在没有统一的三包立法规定前,很多厂家只对一个车型承诺三包,比如有的汽车厂家提出包八年的承诺,各家对质量三包的规定五花八门,极不规范,产生纠纷消费者投诉无门。很多汽车厂承诺很好,但真的要三包时又办不好,而进行三包立法,让全行业有一个统一的规则,这次三包立法是一类规章。立法条件已经成熟了,没有十分完美,但是先推出来再慢慢完善,让行业有规可循。以前有产品质量纠纷时,往往通过互相协商、行政调解、仲裁等途径进行救济。今年这个三包立法规章一定要出来,以前没几家4S店,修理不便、零部件标准和价格没办法保证,当然就无法监督,现在情况不同了,立法必须尽快推出。

目前,汽车厂商对这个立法都乐观其成,因为有了统一的标准,可以避免汽车行业恶

性竞争,如果没有统一的三包标准,一些厂商承诺三包3年,一些厂商承诺包5年,甚至8年,随便承诺。而且“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已经上报立法,估计今年也会出来,我们从汽车大国变成汽车强国需要相应的法律规范。


“汽车三包”迟迟未能出台,延长质保成车企权宜之计

啥时能出台呢!

业内观点>

“延保”不能代替汽车“三包”

汽车资深评论人士 贾新光

比亚迪延长质保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提升了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对消费者也有实际的好处,而且其超长质保范围很广,这说明比亚迪有底气了。

但是延长质保并不是简单地增加时间和里程,而是一个涉及配件供给、信息反馈、维修人员培训等系统的工程。尽管有些品牌把质保延长到5年/15万公里,但和国际上的高标准仍有差距。国外发动机保10年,车身保质期8年。

由于延保里的保修范围是由厂家自行定制的,小问题消费者一般不会计较。而涉及到质量缺陷的汽车用户不甘于只免费被替换掉缺陷部件,甚至想免费被更换掉系统总成或整车;因此对于有质量缺陷的汽车的后续处理,不可能由分散的用户与特定的车企来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所以要有政府部门出面来制定商业规则,甚至需要超越行政规定的正式立法来规范,把车企单方面的商业承诺变成车企都必须遵守的法规、法律。因此,一旦汽车“三包”政策的出台,则有政府部门的监督,将更好地推动汽车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有效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首推三包车型的北京汽车一位相关人士称,如果车辆出现问题涉及安全,并且大批次地出现在车辆上,属于召回;如果不涉及安全,只是一些舒适性等小问题,属于“三包”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解释,召回是解决一个批次的共性问题,而汽车“三包”是解决个案问题。延保则是指汽车厂家主动为产品延长保修业务,也属于个案问题。

自主品牌一直在追求更高的品牌溢价,但品牌溢价并不是“换个标就能提价”这么简单。国际大品牌从设计、采购、质量管理、销售、售后都有严格的体系,品牌溢价也是从各个环节入手,通过多年积累起来的,自主品牌要做就是从细节入手。

延长质保是值得鼓励的进步,敢从质保入手,背后代表了其产品质量的提升。我们不反对作秀,市场需要宣传和推广。我们希望自主品牌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要作秀,也要做够。”

重庆晨报记者 丁纪来整理

近两年,由于汽车三包迟迟未能真正出台,汽车厂家对自身产品的质保承诺越来越被消费者

所重视。一般来说,保修期从过去的2年6万公里延长至3年10万公里或者更长,那么车主在延长的两年中或规定的里程中,至少能节省3000-5000元的维修保养成本。

记者调查>

“延保”并非灵丹妙药

即使现在延长质保期已然成为促销的手段频频出现,但其实车辆也并非在质保期内就万事大吉,不是什么状况都由厂家买单维修。具体情况还是要看厂家在延保期内所指定的免费项目。

重庆晨报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不管是合资企业还是自主企业的延保承诺,并不意味着对整车所有部件都延长质保期限。事实上,很多汽车企业延长的只是部分重要组件或零配件的质保期,一般以发动机、变速箱等重要部件为主,这些部件的故障几率比较低,维修成本也较高,四五年中车主的车很少会在这些核心部件上出现问题。而轮胎、轮毂、大灯、刹车等耗损件,车商则只提供3-6个月或5000公里保修。

而且,车商在延保期内也有三大条件:一是保修期内必须回到4S店或者厂家指定的维修点进行保修,必须按照合同约定时间,进行定时定量保养维修,中间不能有间断,更不能私自在外进行维修,否则车商不认。二是车主私自改装或加装零部件,车商也不认。三是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车辆损伤,不在保修范围,需由保险公司承担。

因此,有业内专家指出,延保并不完全是一剂“灵丹妙药”,消费者在对于不在质保范围内的设计缺陷与质量问题无能为力的时候,还是希望自主品牌还是应该勇敢地站出来采取“召回”制度。

在车市没有刮起“延保”风之前,包括主流合资品牌车型在内的大多数汽车产品,平均质保期大多在2年/6万公里,而推出延保后,不少厂家将质保年限延长至3年/10万公里、4年/10万公里、甚至5年/15万公里、10年/20万公里。

从2年升级到3年、4年或5年,数字上小小的差异对消费者的意义,非同一般。据了解,因为按照正常的使用情况,零部件在两年内一般不太会出现严重故障。但两年以后,随着磨损度的增加,车上各种大大小小的零部件陆续达到或接近其使用寿命,这时候会开始陆续出现问题,并逐步报废。相关调查显示,家轿前3年正常使用的话,其保养和维修成本的约占购买成本的14%左右;而有近一半的支出都在第3年产生。


一位车商算了一笔账,新车买来第一年,如果按一整年汽车使用成本为1万元计算,那么有30%即3000元会花在车辆的维修和保养上,保修期的延长,将直接减少车主在维修更换零件上的负担。如保修期延长的第一年,理论上消费者就能比此前少出3000元。但在实际使用中

,因为用车习惯不同,用车成本每年也发生变化。总的来说,保修期从过去的2年6万公里延长至3年10万公里或者更长,那么车主在延长的两年中或规定的里程中,至少能节省3000-5000元的维修保养成本。同时,也意味着厂家需要实实在在多支出一笔免费维修的费用。

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自主品牌品质大幅提升却得不到消费者信任,三包政策又还未出台的情况下,延长售后质保无疑是不错“品质”的突围之道。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重庆晨报记者 彭莉采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