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固体的磁性

合集下载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初中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第十三章内能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物质相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现象,如闻到花香。

3.固体、液体压缩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大于引力。

固体很难拉长是分子间表现为引力大于斥力。

4. 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6.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内能还与物体的质量和状态有关。

7.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8.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9.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10.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11.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12.比热容(c ):在数值上等于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如水的比热容为4.2x103J/(k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为4.2x103J. 1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种类相同,比热容就相同。

14.比热容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5.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6.热量的计算:(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①Q吸=cm(t-t0)=cm△t升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固体物理学_2版(陈长乐编著)PPT模板

固体物理学_2版(陈长乐编著)PPT模板

05 4 . 5 能 带理 论的其
他近似方法
02 4 . 2 周 期场 中单电
子状态的一般属性
04 4 . 4 紧 束缚 近似
06 4 . 6 晶 体中 电子的
准经典运动
第一部分
第4章能带理论
4.7固体导电性能的能 带论解释
本章要点
习题
4.8能态密度 思考题
第一部分
第5章金属电子论
01 5 . 1 金 属电 子的统
实验测定
06 3 . 6 晶 格振 动的热
力学函数模式密度
第一部分
第3章晶格振动与晶体的 热学性质
1 3.7晶格热 容
3.8晶体的
2 状态方程 和热膨胀
3 3.9晶格热 传导
4 本章要点
5 思考题
6 习题
第一部分
第4章能带理论
01 4 . 1 能 带理 论的基
本假定
03 4 . 3 近 自由 电子近
2.3晶体结合类型与原 子的负电性
思考题
2.2晶体结合的基本类 型及特性
本章要点
习题
第一部分
第3章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
01 3 . 1 一 维晶 格振动
02 3 . 2 三 维晶 格振动
03 3 . 3 正 则坐 标与声

05 3 . 5 离 子晶 体中的
长光学波
04 3 . 4 晶 格振 动谱的
计分布费米能
03 5 . 3 金 属费 米面的
试验测定
05 5 . 5 功 函数 接触电

02 5 . 2 金 属的 费米面
04 5 . 4 金 属的 电导与
热导
06 5 . 6 金 属的 光学性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全一册第20章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同步习题(解析版)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全一册第20章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同步习题(解析版)

第1节磁现象磁场一、单选题1.将缝衣针在一块磁体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次左右,照图甲那样将缝衣针穿插在制好的泡沫塑料块上,再用涂上颜色的三角形套在缝衣针两端。

放在水面上时,会看到缝衣针停留在南北方向上。

针对该实验,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说明缝衣针能够被磁化B.该实验说明磁体具有指示南北的性质C.该实验说明缝衣针是磁性材料D.该实验说明缝衣针是由铁制成的2.关于磁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小磁针放在某一空间,若小磁针偏离南北方向,说明这个空间存在磁场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不都是通过磁场发生的C.物理学中,把小磁针静止时S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磁场的方向D.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南极出发回到北极3. 如图所示,两个铁钉的一端被条形磁体的S极吸住,那么两根铁钉的另一端将()A.相互排斥,如图甲,钉帽是S极B.相互吸引,如图丙,钉帽是S极C.既不排斥也不吸引,如图乙D.相互排斥,如图甲,钉帽是N极4.如图所示是三根形状相同的钢棒用细线悬挂静止后的位置,由此可以判定()A.它们原来都是磁体B.它们原来都不是磁体C.至少有两个是磁体D.只能有两个不是磁体5.下列有关现象说法中,错误的是()A.磁感线是闭合曲线,磁体外部和内部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B.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方向有关,可用安培定则判定C.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D.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在光导纤维中不断反射来传递信息的6.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线分布越密的地方,磁场越弱B.磁感线是磁场中真实存在的一些曲线,还可以通过实验来模拟C.磁体周围的磁感线从磁体的S极出发,回到磁体的N极,构成闭合曲线D.磁感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方向与放在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所指的方向相反7.小嫦利用手中的条形磁体做了几个小实验,其中结论正确的是()A.同名磁极相互吸引B.条形磁体吸引小铁钉,小铁钉不吸引磁铁C.将条形磁体用细线悬挂起来,当它在水平面静止时南极会指向地理南方D.条形磁体与小磁针之间隔了一层薄玻璃后就不可能有相互作用了8.两个磁极间的磁感线分布如图所示,小磁针在B点静止。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1《磁是什么》教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1《磁是什么》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册17.1《磁是什么》一、教学内容1. 磁体的概念:磁体是指能够产生磁场并表现出磁性的物体。

2. 磁性的产生:磁性是由于磁体内的微观粒子(如电子)的运动产生的。

3. 磁极的性质:磁体上存在两个磁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它们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磁性物体的性质。

4. 磁场的表示:磁场可以用磁感线来表示,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发,指向南极。

5. 磁场的强度和方向:磁场强度可以用磁感线的密集程度来表示,磁场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磁体的概念,知道磁性的产生和磁极的性质。

2. 让学生掌握磁场的表示方法,了解磁场强度和方向的概念。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体的概念,磁性的产生,磁极的性质,磁场的表示方法。

难点:磁场强度和方向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体、铁屑、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磁体、铁屑、罗盘)、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磁体(如条形磁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磁体的特点。

学生可以观察到磁体两端(一端是南极,一端是北极)有特殊的性质,能够吸引铁屑等磁性物质。

2. 讲解磁体的概念:教师解释磁体的定义,即能够产生磁场并表现出磁性的物体。

教师举例说明磁体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如冰箱贴、指南针等。

3. 讲解磁性的产生:教师解释磁性是由于磁体内的微观粒子(如电子)的运动产生的。

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或实物模型来说明磁性产生的微观机制。

4. 讲解磁极的性质:教师讲解磁体上存在两个磁极,分别是南极和北极,它们分别具有吸引和排斥磁性物体的性质。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或动画来说明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5. 讲解磁场的表示:教师讲解磁场可以用磁感线来表示,磁感线从磁体的北极出发,指向南极。

教师可以通过图示或实验来说明磁感线的分布特点。

6. 讲解磁场强度和方向:教师讲解磁场强度可以用磁感线的密集程度来表示,磁场方向与磁感线的方向相同。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山西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散质粒子直径无关的是A.熬药后箅渣B.防雾霾戴口罩C.制作玫瑰精油D.森林中的丁达尔2.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故钠的还原性小于铝B.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C.根据树状分类法分析,MgSiO 3属于镁盐、硅酸盐D.《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诗文中隐含化学变化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4.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

制备时将含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和硫酸铁的溶液混合,再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36~55nm之间的磁流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磁流体是一种纯净物B.该磁流体比较稳定C.该磁流体为悬浊液D.该磁流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5.将氯化钠溶液通电后灯泡发亮,下列示意图能解释该现象的是A.B.C.D.6.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戊,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图示要求的是甲乙丙丁戊7.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

下列物质性质实验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 + =Cu 2+ +H 2↑B.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HCO +OH - =CO 2↑+H 2 OC.铁片浸入氯化铁溶液中:Fe+Fe 3+ =2Fe 2+D.食醋滴在石灰石上:CaCO 3 +2CH 3 COOH=Ca 2+ +CH 3 COO - +CO 2↑+H 2 O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K +、Al 3+、Cl -、NOB.无色溶液:K +、H +、SO 、MnOC.含大量SO 的澄清溶液:Mg 2+、Cu 2+、Cl -、NOD.强酸溶液:Na +、Mg 2+、Cl -、CH 3 COO -9. X、Y、Z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H2O,则X和Y的反应不可能是A.盐和盐的反应B.酸与碱的反应C.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反应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10.下列各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Cu(OH) 2和盐酸;Cu(OH) 2和CH 3 COOHB.BaCl 2和Na 2 SO 4;Ba(OH) 2和CuSO 4C.NaHCO 3和NaHSO 4;Na 2 CO 3和NaHSO 4D.NaHCO 3 (过量)和Ca(OH) 2;Ca(HCO 3 ) 2和NaOH(过量)11.下列是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取、干燥和收集装置.若用过氧化氢和催化剂二氧化锰制取干燥的氧气,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A.B.C.D.12.下列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都正确的是A.B.D. CuSO 4 +SO 2 C. =2NaOH+H 2↑↑+2H 2 O13.氯酸钾与浓盐酸发生如下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

固体材料的磁性研究

固体材料的磁性研究

固体材料的磁性研究近年来,固体材料的磁性研究在科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磁性材料不仅在磁存储、磁传感器和电磁设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对于深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作用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就固体材料的磁性研究进行探讨。

首先,固体材料的磁性是由其中所含的磁性原子或离子所决定的。

磁性原子或离子具有自旋磁矩,其自旋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产生磁矩的定向,从而呈现出磁性行为。

根据材料的磁性表现,可将固体材料分为顺磁性、抗磁性和铁磁性。

顺磁性材料中的磁矩与外加磁场平行或反平行,导致磁性的增强或削减。

顺磁性物质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磁化强度增加的现象,这种材料常见的例子有铁、铝和锶等元素。

抗磁性材料中的磁矩与外加磁场方向始终垂直,使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呈现出磁矩的减小。

抗磁性材料的一个例子是铜。

最重要的是铁磁性材料,铁磁性材料中的磁矩与外加磁场平行或反平行,可以自发地在无外加磁场时形成磁畴结构。

铁磁性材料的晶体结构中,磁矩呈现出有序排列的状态,即形成各向同性的磁畴。

在铁磁性材料中,磁畴之间存在磁畴壁,通过改变外加磁场的方向,可以通过壁移动或磁畴翻转的方式实现磁化翻转。

铁磁性材料常见的例子有铁、镍和钴等元素。

在固体材料的磁性研究中,单晶材料和多晶材料的磁性行为往往有所差异。

单晶材料中,由于晶体的各向异性,磁性行为往往更加复杂。

而多晶材料中,不同晶粒间的晶界会对磁性行为产生影响。

此外,对于一些非晶态或纳米晶材料,其磁性行为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除了材料本身的特性外,外部条件对于固体材料的磁性研究也具有重要作用。

温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材料的磁性行为发生改变。

低温下,材料往往呈现出强磁性,而高温下,材料可能失去磁性或呈现出顺磁性。

此外,压力和磁场等外部条件也会对材料的磁性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

通过改变外部条件,可以实现对固体材料磁性的控制和调控。

固体材料的磁性研究不仅涉及到实验和观测,还需要理论模型的构建和计算模拟的开展。

《固体物理学》概念和习题 答案

《固体物理学》概念和习题 答案

《固体物理学》概念和习题固体物理基本概念和思考题:1.给出原胞的定义。

答:最小平行单元。

2.给出维格纳-赛茨原胞的定义。

答:以一个格点为原点,作原点与其它格点连接的中垂面(或中垂线),由这些中垂面(或中垂线)所围成的最小体积(或面积)即是维格纳-赛茨原胞。

3.二维布喇菲点阵类型和三维布喇菲点阵类型。

4. 请描述七大晶系的基本对称性。

5. 请给出密勒指数的定义。

6. 典型的晶体结构(简单或复式格子,原胞,基矢,基元坐标)。

7. 给出三维、二维晶格倒易点阵的定义。

8. 请给出晶体衍射的布喇格定律。

9. 给出布里渊区的定义。

10. 晶体的解理面是面指数低的晶面还是指数高的晶面?为什么?11. 写出晶体衍射的结构因子。

12. 请描述离子晶体、共价晶体、金属晶体、分子晶体的结合力形式。

13. 写出分子晶体的雷纳德-琼斯势表达式,并简述各项的来源。

14. 请写出晶格振动的波恩-卡曼边界条件。

15. 请给出晶体弹性波中光学支、声学支的数目与晶体原胞中基元原子数目之间的关系以及光学支、声学支各自的振动特点。

(晶体含N个原胞,每个原胞含p个原子,问该晶体晶格振动谱中有多少个光学支、多少个声学支振动模式?)16. 给出声子的定义。

17. 请描述金属、绝缘体热容随温度的变化特点。

18. 在晶体热容的计算中,爱因斯坦和德拜分别做了哪些基本假设。

19. 简述晶体热膨胀的原因。

20. 请描述晶体中声子碰撞的正规过程和倒逆过程。

21. 分别写出晶体中声子和电子分别服从哪种统计分布(给出具体表达式)?22. 请给出费米面、费米能量、费米波矢、费米温度、费米速度的定义。

23. 写出金属的电导率公式。

24. 给出魏德曼-夫兰兹定律。

25. 简述能隙的起因。

26. 请简述晶体周期势场中描述电子运动的布洛赫定律。

27. 请给出在一级近似下,布里渊区边界能隙的大小与相应周期势场的傅立叶分量之间的关系。

28. 给出空穴概念。

29. 请写出描述晶体中电子和空穴运动的朗之万(Langevin)方程。

高三化学分散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分散系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化学分散系试题答案及解析1.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杂质的粗硅 B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C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该分散系可发生丁达尔现象,由此可推测纳米材料的直径为1~100 nm 之间D .将苦卤浓缩、氧化,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提取海水中的溴【答案】B【解析】 A .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制取硅单质时,杂质也被还原,因此得到的是含杂质的粗硅,正确;B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两个化学变化,可变为清洁能源,错误;C .如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由于分散质微粒的直径1~100 nm 之间,所以在该分散系可发生丁达尔现象,由此可推测纳米材料的直径为1~100 nm 之间,正确;D .将苦卤浓缩、氧化,溴元素被氧化为溴单质,然后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就可以提取海水中的溴,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中的应用的知识。

2. 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 .“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 .“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D .大量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符合“低碳”理念【答案】A【解析】A .碳纤维是碳元素的单质,是一种新型材料,但是不是有机高分,错误;B .“血液透析”是利用了血红蛋白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毒素能够透过半透膜的性质,即胶体的渗析的性质,正确;C .“地沟油”在成分上属于油脂,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产生高级脂肪酸钠盐和甘油,高级脂肪酸钠盐就是肥皂的主要成分,因此经过加工处理后可以用来制肥皂,正确;D .大量使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不仅充分利用了能源,还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开采和使用,减少CO 2的排放,因此更符合“低碳”理念,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在科学、技术、社会、环境中的应用的知识。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电和磁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电和磁知识点总结(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七章电和磁1、磁性:物体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两个)部分叫做磁极。

磁体指南的那端叫做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那端叫做北极(用N表示)(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产生的。

2、甲乙两根钢棒,一根有磁性,一根没有磁性,区别的方法是:用甲的一端去靠近乙的中间,若吸引,说明甲有磁性;若不吸引,说明乙有磁性。

3、磁体周围存在着的一种特殊物质叫做磁场。

磁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

磁场的基本性质:就是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该点的磁场方向。

4、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这里用到了理想模型法)(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不是真实存在的)5、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磁感线越密,磁场越强。

6、地球周围存在着地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7、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8、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的奥斯特实验证明:①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②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9、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

(内部的磁场方向和外部正好相反。

)判定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方法:(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则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10、物体被磁化的过程就是原子(看做微型小磁针)按顺序“整队”的过程。

使物质磁化的办法有摩擦,靠近,充磁机等。

使物质失去磁性的办法有加热、敲击、充磁机退磁。

11、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叫做电磁铁。

通电时铁芯被电流的磁场磁化,与原磁场叠加,增强螺线管磁性,断开电路磁性消失。

特点:①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用电流通断来控制,②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以用改变电流大小或螺线管的匝数来控制,③电磁铁的磁极方向可以用改变电流方向和导线绕向来实现。

固体物理学:第七章 第九节 反铁磁性

固体物理学:第七章 第九节 反铁磁性

Goodenough-kanamori rule
The Goodenough-Kanamori rule, first formulated by Goodenough in 1955 and subsequently provided more rigorous mathematical underpinning by Kanamori (1959), applies to interatomic spin-spin interactions between two atoms, each carrying a net spin, that are mediated by virtual electron transfers between the atoms (superexchange) and/or between a shared anion and the two atoms (semicovalent exchange).
区别在于中子具有自旋,它不但能检测晶体结构, 还能检测磁结构。所以可以肯定在奈耳温度以下, 相邻的Mn原子出现了反平行的磁矩,相当于两个Mn 原子不等价了,所以元胞扩大了一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反铁磁性的奈耳理论
1. 双子格模型
奈耳修改了外斯的铁磁平均场模型。假定磁性离子间的交换 能为负的,Je<0,则自旋为反平行。
但是,由于泡利不相容原理,当氧离子轨道达到半满 时,它只能接纳自旋与其离子自旋反平行的电子,所 以三重态没有可能的激发态,只有单重态有一个可能 的激发态:
U为库伦能,根据量子力学围绕理论,受扰之后单重 态基态的二级微绕修正为:
由于该微绕能量小于0,所以单重态的基态能量比三重 态的基态能量要低,系统应该表现出反铁磁性。

九年级物理磁性的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磁性的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磁性的知识点磁性是一种常见而神奇的物理现象,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磁性物体,比如铁石吸附在磁铁上,磁挂冰箱上的照片等等。

那么,什么是磁性?又是什么使物体具有磁性呢?一、什么是磁性磁性是物体受到磁力作用而表现出的特性。

一般来说,具有磁性的物体被称为磁体,而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磁力。

磁性主要分为两类:永磁和临时磁。

永磁是指在外界磁力作用停止之后,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磁性。

典型的永磁物质是铁石、钴、镍等。

临时磁则是在外界磁力作用停止之后,磁性会迅速消失。

临时磁的例子包括铁、钢等。

二、磁体的特性磁体除了具有磁性这个基本特性外,还有两个重要的特性:磁性和磁化强度。

磁性是指磁体吸引或排斥其他磁体的能力。

当两个具有磁性的物体相互靠近时,如果它们互相吸引,则具有相同磁性;如果它们互相排斥,则具有不同磁性。

而磁化强度是指磁体表面上表示的磁体磁力大小。

磁化强度越大,表示磁体越具有强大的磁力。

三、磁性的来源磁性的来源主要是物体内部的微观结构。

物体内部有许多微小的磁性小区域,被称为磁畴。

每个磁畴都有自己的磁矩,当磁畴内的磁矩方向一致时,整个物体就会表现出明显的磁性。

磁体具有磁性的原因是这些磁性小区域的磁矩方向相互协调,使得整个物体具有明显的磁性。

在没有外界磁场作用时,磁畴的方向是随机的,导致物体的磁性互相抵消,没有明显的磁性表现。

四、磁体的磁化过程磁体的磁化过程是指将原来无磁性或磁性很弱的物体,经过磁场作用后,其磁性增强或者出现。

磁体的磁化过程有几种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摩擦磁化。

比如,我们经常用一块磁铁摩擦另一块无磁性的铁,会使得铁磁化,变得有磁性。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电流磁化,也就是利用电流在导线周围产生的磁场,磁化线圈中的铁芯,使其具有磁性。

需要注意的是,磁体的磁化过程是可逆的,也就是说,通过适当的操作可以恢复原来无磁性或磁性很弱的状态。

五、磁体的使用场景磁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我们常见的电磁铁就是利用磁性制成的,它可以通过控制电流的通断来改变磁体的磁化程度,从而实现吸附和释放物体的功能。

固体的磁性 基础知识

固体的磁性 基础知识

固体的磁性 基础知识1. 磁性的一种分类方式根据磁化率χ的大小符号以及与温度、磁场的关系,可以把物质的磁性分成五类:(1)抗磁性,磁化强度与磁场方向相反,χ < 0,其值约为10-7~10-6;(2)顺磁性,磁化强度与磁场方向相同,χ > 0,其值约为10-6~10-5;(3)反铁磁性,χ > 0,其值约为10-4;(4)亚铁磁性,χ > 0,其值约为10-1~104;(5)铁磁性,χ > 0,其值约为10-1~106抗磁性的χ几乎与温度无关,其余均与温度有关;亚铁磁性和铁磁性为强磁性,其余为弱磁性。

2. 原子磁矩构成固体物质的原子中,电子磁矩比原子核的磁矩大三个数量级,所以电子磁矩对固体的磁性起主要作用。

2.1 独立原子的磁矩原子中电子的磁矩由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两部分组成。

电子的轨道磁矩为L 是电子的轨道角动量,µL 的绝对值为其中l 是电子轨道角动量量子数,µB 是波尔磁子,其大小为电子的自旋磁矩为 = -2L e mμL =(1)L Bl l 2B e m S e mμSS 是电子的自旋角动量,µS 的绝对值及其在z 方向的投影分别为如果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则原子磁矩为J 是电子的总角动量。

如果原子中有多个电子,原子的总角动量有LS 耦合和JJ 耦合两种耦合方式,分别适用于原子序数比较小和原子序数比较大(Z > 80)的耦合方式。

常见的3d 族和4f 族元素,电子之间的轨道-轨道与自旋-自旋偶合较强,适合使用LS 耦合。

2.2 晶场效应原子结合成晶体后,原子的电子状态发生变化,价电子参与各种类型的键合,而处在格点位置的离子也不同于孤立离子,其电子状态因受周围离子所产生的静电场的作用而发生变化,这种静电场称为晶体电场,它所造成的影响称为晶场效应。

晶场效应有两种:一是离子中简并的电子态发生劈裂,二是电子的轨道角动量的贡献部分或者全部被冻结。

9-9顺磁性和抗磁性

9-9顺磁性和抗磁性
顺磁场在外磁场中的磁化过程称为取向磁化。 演示程序:磁介质的磁化
9.9 顺磁性和抗磁性
小 结
一、在外磁场B0中,与电子的轨道运动相应的圆 电流受磁力矩作用而进动(以外磁场方向为轴 线转动), 产生与B0 反向的分子附加磁矩。 轨道磁矩 磁效应 总和 等效圆电流 自旋磁en
M L B0
在磁力矩的作用下,圆电流(相当于线圈)所 在的电子运动轨道平面要发生偏转
磁力矩使轨道角动量产生变化,其变化量dL 与L垂直,即电子绕核运动的轨道平面绕外磁场方 向进动。这就是拉莫进动。
e dL Mdt ( L B0 )dt ( L B0 )dt 2m
r = 0表示完全抗磁性,如超导体是理想的抗磁体
(3) r >>1:铁磁质,如铁、钴、镍等
9.9 顺磁性和抗磁性
9.9.2 顺磁性和抗磁性的磁化
一、原子中电子的磁矩 原子中的电子绕原子核以速 率v 作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 电子的轨道运动可用一个 闭合的圆电流来代替
电子的轨道磁矩L 的大小
ve I 2π r
m ISen
I
en为圆电流平面法向单位矢量,它与电流方向成右 手螺旋关系。
9.9 顺磁性和抗磁性
抗磁质 磁介质的分子磁矩为零,在外磁场中,各个 分子中的电子都因拉莫进动而产生感应磁矩。感 应磁矩的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反。这样抗磁质体 内的感应磁矩激发一个和外磁场方向相反的附加 磁场,使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减弱。 抗磁质在外磁场中的磁化过程称为感应磁化。
9.9 顺磁性和抗磁性
顺磁质 在顺磁质中,磁介质的分子磁矩不为零,在 无外磁场时,宏观上不产生磁效应。
当达到热平衡时,分子磁矩将不同程度地沿 外磁场方向排列起来,在宏观上呈现出附加磁场, 这个附加磁场的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同,使介质 中的磁感应强度增加。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训练:《分散系及其分类》【答案+详解】

2021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训练:《分散系及其分类》【答案+详解】

《分散系及其分类》1.粘土胶体溶液中,粘土粒子带负电,为了使粘土粒子凝聚,下列物质中用量最少但最有效的电解质是( )A.磷酸钠B.硫酸铝C.氯化钡D.硫酸钾1.【答案】B【解析】粘土粒子带负电,能使之发生聚沉的是带正电荷的阳离子,阳离子所带电荷越多,用量越少且越有效。

2.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C.胶体是一种介稳性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稳定的分散系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中不存在布朗运动2.【答案】C【解析】胶粒带电荷,胶体不带电荷,A项错误;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可使胶体发生凝聚产生沉淀,某些溶液中加入电解质后也能产生沉淀,如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就会产生硫酸钡沉淀,B项错误;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 C项正确;在分散系中广泛存在布朗运动,D项错误。

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是( )A.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B.具有丁达尔效应C.胶体粒子不能穿过半透膜,能通过滤纸空隙D.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3.【答案】A【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 nm之间,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 1 nm,浊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 nm。

4.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不能透过滤纸C.胶粒做不停息地、无秩序地运动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4.【答案】C【解析】胶体外观均一、透明(或半透明),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不易沉淀,胶粒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

5.“纳米材料”是指微粒直径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如将纳米材料作为分散质分散到水中,得到的分散系具有的性质中,不可能有的是( )A.一定能透过半透膜B.一定能透过滤纸C.具有丁达尔效应D.有电泳现象5.【答案】A【解析】该分散系为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

6.“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九年级物理——磁现象总结归纳练习(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磁现象总结归纳练习(含答案)

磁现象磁场1.磁现象(1)能吸引铁、钴、镍的性质叫做磁性。

(2)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

北极(N),南极(S)。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4)磁化:物体在磁体或电流作用下获得磁性的现象。

2.磁体与带电体的异同:(1)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有正、负电荷之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电荷能单独存在。

(2)磁体:吸引磁性物质,有南、北极之分,但磁极不能单独存在。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3.磁场(1)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物质,叫做磁场。

对放入其中的铁、钴、镍等物体有力的作用。

方向:放在某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

(2)磁感线:不是客观存在的,只是为了描述磁场而引入的。

磁感线不是磁场。

(3)磁感线的分布特点:a.在磁体外部,从N极出发,回到S极;b.磁体周围的磁感线的分布都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c.磁体两极处磁感线最密,表示两极处磁场最强,中间弱;d.空间中的任何两条磁感线绝对不会相交。

4.地磁场:(1)概念: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周围存在着磁场——地磁场。

(2)地磁场的分布特点:地磁场的形状跟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地磁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稍有偏离),地磁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稍有偏离),但是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

(3)指南针工作原理:由于受到地磁场的作用,小磁针静止时南极总是指向南方(地磁北极),北极总是指向北方(地磁南极)。

【典型例题】类型一、磁概念1.甲铁棒能吸引小磁针,乙铁棒能排斥小磁针,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则两铁棒()A.一定互相吸引 B.一定互相排斥C.可能无磁力的作用 D.可能互相吸引,也可能排斥【思路点拨】(1)磁铁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磁性材料的性质。

(2)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答案】D【解析】用甲去靠近小磁针,甲能吸引小磁针,说明甲可能没有磁性,也可能具有的磁性和小磁针靠近的磁极的磁性相反;乙能排斥小磁针,说明乙一定有磁性,且和小磁针靠近的磁极的磁性相同.由于小磁针有两个不同的磁极,所以甲、乙铁棒相互靠近,可能相互吸引,也可能相互排斥.故选D。

Bi2Fe4O9单晶纳米片的磁性研究

Bi2Fe4O9单晶纳米片的磁性研究

研究报告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44Bi 2Fe 4O 9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在传感器和光催化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1-2]。

早在20世纪60年代人们就利用中子衍射、穆斯堡尔谱和磁导率等技术研究了体相Bi 2Fe 4O 9的磁结构以及其磁学性质[3-4]。

总体而言,Bi 2Fe 4O 9是一种典型的反铁磁材料,其奈尔转变温度(T N )约为260 K左右;磁结构属于Pbam的不可约表示,Fe 3+的磁矩取向均垂直于晶体学的c轴方向,即局限于ab平面内,因此Bi 2Fe 4O 9的反铁磁有序就来源于占据氧四面体和氧八面体位置的Fe 3+离子的Fe-O-Fe对称超交换作用。

近年来,不同形貌的B i 2Fe 4O 9纳米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又重新唤起了材料科学家们的兴趣[5-7]。

不少文献先后报道利用不同合成方法制备Bi 2Fe 4O 9的纳米结构,并深入研究了其结构依赖的光催化性质等,但对Bi 2Fe 4O 9纳米结构的磁学性质研究却较少。

此外,不少研究小组报道传统的反铁磁材料(如NiO、M n O 等)处于纳米尺度时容易呈现出一些反常的磁学性质,比如弱铁磁性、交换偏置等,这可能与纳米材料的比表面积大,表面自旋对其磁化强度贡献大有关;同时,这种表面效应也可能引起局部对称性的破坏导致出现表面各向异性等[8-9]。

但迄今为止,关于三元金属氧化物反铁磁纳米材料的反常磁学性质还鲜见报道,因此研究表面或尺寸效应对反铁磁性Bi 2Fe 4O 9磁学性质的影响是值得期待。

1 实验实验中所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实验中所用水皆为去离子水。

其详细的制备过程如下:称取一定量的硝酸铋和硝酸铁,加入到100.0 m L 的2.0 m L 稀硝酸溶液,搅拌约10 m i n 后形成微黄色的透明溶液,其中Bi 3+和Fe 3+的浓度均为 0.50 m ol/L。

固体物理学基础晶体的磁性与磁场效应

固体物理学基础晶体的磁性与磁场效应

固体物理学基础晶体的磁性与磁场效应在固体物理学中,晶体的磁性及其在磁场中的行为是一个广泛研究的课题。

磁性材料的研究不仅具有科学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晶体的磁性起源、基本磁性效应以及磁场对晶体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晶体的磁性起源晶体的磁性起源于其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的磁性,这种磁性来源称为局域磁性。

例如,某些过渡金属离子由于其未成对电子的存在,表现出明显的磁性。

此外,晶体中的局域磁性也可以来自于自旋轨道耦合、晶体场效应等因素。

二、基本磁性效应1. 磁化强度与磁化率晶体的磁性可以通过磁化强度和磁化率来描述。

磁化强度是单位体积内的磁矢量总和。

而磁化率则是磁化强度和外加磁场之间的比例关系。

通过测量磁化强度和磁场的关系,可以更加深入地研究晶体的磁性行为。

2. 磁畴和磁畴壁晶体中的磁化强度通常会出现一定的排列顺序,形成磁畴。

磁畴是具有相同磁导数的磁区域。

而磁畴之间的过渡区域称为磁畴壁。

磁畴和磁畴壁的形成与晶体中的磁性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三、磁场对晶体的影响1. 各向异性磁性晶体的结构对其磁性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

晶体中的各向异性磁性意味着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磁性。

各向异性磁性的形成源于晶体结构中的非球形电子云对磁场的不同响应。

2. 磁滞效应当外加磁场改变时,晶体中的磁化强度并不会立即跟随磁场的变化而变化,而是存在一定的滞后现象,这种现象称为磁滞效应。

磁滞效应与晶体中的磁畴和磁畴壁有着密切的联系。

3. 磁各向异性晶体在磁场中的响应也受到磁各向异性的影响。

磁各向异性是指晶体在不同磁场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磁性响应。

晶体中的磁各向异性可以通过测量磁化强度随磁场方向变化的关系来确定。

四、磁场效应的应用晶体的磁场效应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磁记录领域,磁场对晶体的影响被用于磁存储器的设计和制造。

在磁共振成像领域,晶体的磁性行为可以被用于图像的获取和分析。

此外,磁场效应还可以应用于磁传感器、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领域。

磁性材料常识参数介绍

磁性材料常识参数介绍

2019/2/9 SPINEL
26
磁性材质介召:材质发展
在PC50后,TDK相继推 出超低功耗材料PC44,PC45, PC46,PC47,其功率损耗较 PC40降低了约1/4~1/3, 主要差别就在于功耗最低点温 度不同,PC45为60-80℃, PC46为40-50℃,PC47则是 100℃,它们有一个明显的缺 点,一旦偏离了功耗最低点, 损耗值急剧上升。
SPINEL
磁性参数与测量:磁导率μ (4)
3 振幅导磁率μα
作功率变换的开关电源变压器磁芯是工作在 高磁通密度下,因此必须引入振幅磁导率参数才能 真实反映出功率型磁芯在高磁通密度下的磁特性; μα= 1/μ0
* B/H
(式中规定的B值比测时高出数百倍以上,例如:200mT)
SPINEL
磁性参数与测量:磁损耗 (1)
铁氧体软磁材料介召
无锡斯贝尔:黄舰
内容


磁学常识:磁性材料分类 磁学常识:磁性来源 磁学常识:磁化曲线 磁性参数与测量 磁性材料应用 磁性材质介召
2019/2/9 SPINEL
2
磁学常识:磁性材料分类
锰锌系材* 铁氧体磁芯 镍锌系材 镁锌系材 硅(矽)钢材 铁粉芯 合金类磁芯 铁硅铝合金 铁镍合金 钼坡莫合金 非晶、微晶合金
磁性参数与测量:其它参数
电阻率ρ 单位截面积和单位长度的磁性材料的电阻;和磁芯 的涡流损耗有关系。 密度d 单位体积材料的重量d=W/V 式中:W为磁性材料的重量, V为磁性材料的体积。 磁芯的密度对Bs、μi等特性有一定影响。 电感系数AL 定义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磁芯上每一匝线圈 产生的自感量。 AL=L/N2 式中:L为装有磁芯线圈的自感量(H),N为匝 数。 2019/2/9

物质的磁性(磁介质)

物质的磁性(磁介质)

化电流线密度。
解:
2rH I I l H 2r M m H (r 1) H
( r 1) I M ( r 1) H 2r
i i




S

dl
M
en
dI dl
M cos
dI
dl
S
M



M sin M en

S
dl
dI Mdl cos M dl or dI dl M en dl
m :介质的磁化率
B 0 (H M ) 0 (1 m )H
r 1 m
B 0 r H H
:介质的磁导率
r :介质的相对磁导率
r 1 m 0 顺磁质 r 1 m 0 抗磁质
[例15-2] 求磁介质中的磁化强度、磁感应强度及其表面磁
同向时
, B0

'

v
F
反向时
抗磁质内磁场
B B0 B
m

分子圆电流和磁矩
I
B B0 B
'
Is
顺 磁 质 的 磁 化 无外磁场 演示 有外磁场
B0
15.2 磁化强度和磁化电流
一 、 磁化强度
定义:
M
mi
i
意义 磁介 质中单位体积内 分子的合磁矩.
B B0
(铝、氧、锰等) (铜、铋、氢等) (铁、钴、镍等)
弱磁质
一、电子的磁矩
电子以:v, r

9。钴

9。钴




如果是粉末无论干或湿,均可用清扫的方法。如果稍后处理,需要盖上。如果是真空,需要用高效率的空气净化过滤系统


此产品应储存在密闭的容器中以避免潮气。部分使用后应再次密闭。除此而外,无其他特殊要求。
钴危险、有害识别表


避免吞咽钴或其粉尘。LD50实验对老鼠的测试表明钴大于7000毫克/公斤将会对个体产生影响。吞咽也需避免。(FDRL报告,对老鼠进行1小时的吸入10毫克/升的实验表明,无死亡率或表明毒性反应。(8481研究)LC50大于10毫克/升)
钴粉尘在空气中以及暴露对嘴、鼻、皮肤、眼睛能够产生过敏反应。也已被证实在重金属和钻石加工业中对肺部有损伤。钴对过敏人群容易产生过敏影响,钴粉末的主要危险是不戴防护手套地大量处理钴。钴本身有低的口服毒性,7000毫克/公斤(FDRL,1983),钴盐类似于氯化物,口服毒性为LD50 766毫克/公斤(R.Tecs1990)。也容易引起眼睛过敏。钴粉末对工人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皮肤和呼吸道(Lauwerys,1989),钴是过敏源,可导致皮炎,鼻炎和可能发生的齿槽炎,和支气管炎。对长期操作钴在内的粘接作业和钻石加工业的工人来说,慢性肺病被认为是“重金属病”包括操作钴在内。症状是干咳和肺衰竭。对某些人会造成严重的肺损伤,以至肺坏死。





处理中如产生粉末有可能吸入鼻子或咽喉。过度暴露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疾病和肺部损伤。有过敏病症的人会引发喘或呼吸暂歇。有引起部分人的皮肤过敏。在处理后,需要用中性的洗涤剂和水完全清洗。
可引起眼睛刺激或损伤,需眼部防护。可疑致癌物,2B级,动物证据不足


吸入:远离暴露,对发生的现象要注意。如果不能得到专业的帮助—如果呼吸得不到改善,需要氧气的支持。吞咽:大量吞咽,会导致伤害。如果大量吞咽,会引发呕吐;LD50实验老鼠服用量大于7000毫克/公斤,LDLO—1500毫克/公斤。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和水清洗。皮肤自身不会有很高的吸收率。长时间暴露可导致皮炎。—及时避免接触。:眼睛:戴眼镜防护用品,如果感觉刺激,用大量的水冲洗。一般性:如果有症状发生,无论何种情况,均需医生的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海森堡模型
§9.3
交换相互作用
二、海森堡模型
§9.3
交换相互作用
三、超交换相互作用
§9.4
铁磁性
一、铁磁性
§9.4
铁磁性
二、磁畴的大小和分布
§9.5 (亚)铁磁体中的畴壁
一、相关能量及定义
§9.5 (亚)铁磁体中的畴壁
二、Bloch畴壁
§9.5 (亚)铁磁体中的畴壁
三、Neel畴壁
§9.6
铁磁物质的技术磁化
一、铁磁体的技术磁化
§9.6
铁磁物质的技术磁化
一、铁磁体的技术磁化
§9.6
铁磁物质的技术磁化
一、铁磁体的技术磁化
§9.6
铁磁物质的技术磁化
一、铁磁体的技术磁化
§9.6
铁磁物质的技术磁化
一、铁磁体的技术磁化
§9.7
磁性材料应用举例 ——磁记录
§9.7
磁性材料应用举例 一、水平记录 ——磁记录
泡利原理: 同一个量子数n,l,m,s表征的量子 状态只能有一个电子占据。 库仑相互作用:n,l,m 表征的一个轨道上若有两个电子, 库仑排斥势使系统能量提高 →因而一个空间轨道倾向只有一个电子占据。 洪德法则:
§ 9.1
原子的磁性
四、角动量L-S耦合举例
§ 9.1
原子的磁性
五、原子的有效磁矩及朗德g因子
§ 9.1
原子的磁性
六、轨道角动量冻结
§9.2 磁性的分类及基本磁学概念
一、磁介质的基本物理量
§9.2 磁性的分类及基本磁学概念
二、顺磁性及抗磁性
§9.2 磁性的分类及基本磁学概念
三、磁体(材料)的分类
§9.3
交换相互作用
一、氢分子回顾
§9.3
交换相互作用
一、氢分子回顾
§9.3
交换相互作用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longitudinal, digital magnetic recording write process.
§9.7
磁性材料应理基础
第九章 固体的磁性
元以中
固体的磁性
固体的磁性
§ 9.1
原子的磁性
一、角动量与磁矩
§ 9.1
原子的磁性
二、多电子原子的角动量
◇在一个填满的电子壳层中,电子的轨道磁矩和 自旋磁矩为零。
◇在一个未填满的电子壳层中,电子的轨道和自 旋磁矩将形成一个原子总磁矩。
§ 9.1
原子的磁性
三、泡利原理与洪德法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