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桐城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安徽省桐城市2020届高三历史考试试题 【含答案】
的美元必须用来购买美国的援欧物资,所有受援国应对美国在关税、贸易限制和国内市场
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从该材料看,美国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 A. 恢复西欧经济 B. 稳固资本主义 C. 打开西欧市场 D. 遏制共产主义
20. 表 20 世纪 60 年代的国际组织(部分)
1960 年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4 年 七十七国集团
议讨论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后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章程》。该会议() A. 标志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 B. 说明统一战线组织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C. 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 D. 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11.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国低估会议的可能成果,以及
6. 下表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
角度
矛头
政治层面 批判孔子为帝王专制的“护符”
思想层面 批判孔子为思想专制的权威
个人层面 批判孔予之礼为伦理专制的先导
A. 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 B. 实现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
C. 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 D. 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
17. 布尔什维克党在《四月提纲》的指引下,深入工厂和农村,宣传组织群众认清苏维埃
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扩大党在苏维埃中的影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 A. 推动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出现 B. 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专制统治
C. 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D. 响应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
18. 1920 年,某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在演讲中说“必须假定,能量在发射和吸收的时
黄钟大吕压倒瓦釜之鸣
思想解放带来人的解放
xxx 南方谈话轰动全国
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
0分)1.据学者考证,陕西岐山出土的青铜器(卫岙、卫鼎)铭文中分别记载了周共王时贵族裘卫向邦君厉买田和与矩伯进行土地交易并通过在场的执政官界定土地四至的史实。
这反映当时( )A。
贵族成为土地交易主体 B. 土地私有观念深入民间C. 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D. 土地商品化的社会趋势2.魏晋时期,人们不再相信所谓的“天命”,转而追求“越名教而任自然”,诗歌中训勉的内容减少了,自由抒情和绮文丽藻的成分却日益增加。
据此可知,魏晋时期()A. 文学创作的政教性有所减弱B。
士族强化了对文化话语权的掌控C。
儒家思想受到佛道思想冲击D。
文学才能是评判人才的重要标准3.北宋时期,京东郓州士子,即以谤议官政而闻名全国:“郓俗,士子喜聚肆以谤官政。
”更有狂狷之士,敢于冒犯宰相.据此可知,北宋时期()A. 普通民众参政意识较强B. 君主专制遭到削弱C. 重文传统影响政治氛围D. 宰相权威有所下降4.如表为明清时期部分地方志的记载,据表可得出的结论是,明清时期()记述出处“无产小民投顾(雇)富家力田者谓之长工。
先借米弘治《吴江A. 雇工法律地位得到提升 B。
劳动力交易种类细化C. 亲邻之间盛行劳动互换 D。
自耕农经济全面衰退5.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魏源著成《圣武记》一书,该书的第二部分对练兵之法、整军之策、筹饷之法、应敌之略等内容有较为系统完整的议论。
这反映出魏源( )A. 摆脱现实困境的经世致用之道B. 希冀清朝贵族统治者改进吏治C。
努力寻找清朝统治衰落的病根D。
从沉迷于训诂考据中率先苏醒6.1925年,全国学生联合总会发表通告,要求各地学联会号召民众积极发展力量,提出政治上的根本要求,推倒段祺瑞的北京政府,组织人民政府,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惩办国贼等。
这表明()A. 青年学生支持国民大革命B. 知识分子领导了民主革命C。
反帝反封建成为时代诉求D。
民众反对国民党专制统治7.1944年,日本在上海限令各厂捐献铜铁,强令执行致使日商和华商工厂损失了许多设备,作为废铁献给了日本政府。
2020届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白狄鲜虞氏所建的中山国处于赵、燕、魏之间。
在河北平山中山1号墓出土的三篇铜器铭文中有大讲忠、孝、仁、义、礼、信的内容。
在中山王方壶铭文中也“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
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的记录。
由此可知()A. 鲜虞氏将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B. 反映出礼乐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C. 体现了中山国文化对华夏文化的认同D. 战国时期已经实现了高度的民族融合2.据历史记载,汉代的大地产有些是自己经营的田庄,这往往是集农、林、牧、渔、园艺、手工业为体的生产组织,但更多的大地产是分配给佃农耕种的,地主只向农民收取地租,而不是组织生产,地租率一般为产量的一半。
由此可见,汉代的大地产的存在()A. 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B. 突出体现了自然经济特色C. 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D. 助推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3.唐初,凡“食实封”的贵族由国家按照实封户数把客户拨给封主,租调由封主自行征收。
但开元年间规定,封主应得的租调由政府统一收齐后送往京师,封主再行到京领取,不准自己到封地催征,凡子孙承袭者,封户递减十分之二。
这种变化表明()A. 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B. 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C. 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D. 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4.明朝地方日历中曾提到:正月头八天,分别主管鸡、犬、猪、羊、牛、马、人、谷的运势。
如果第一天晴,鸡就会生长发育良好:如果是阴天,则会有病灾。
以此类推,第七八两天的天气决定了一年人和庄稼的好坏。
材料反映了()A. 传统农学与天文学结合B. 传统历法蕴含人文主义C. 天文学发展陷入了停滞D. 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深远5.以下对表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1871-1911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净值(单位:百万元以1871-1873年为指数100基准)年份出口指数进口指数1871-1873 110 100 106 1001881-1883 108 98.2 126 118.91891-1893 167 151.8 219 206.61901-1903 311 282.7 473 446.21909-1911 570 518.2 702 662.3--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制表A. 晚清中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逆差地位B. 中国经济游走于世界市场的边缘之外C. 中国商品整体上缺乏有效国际竞争力D. 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出口贸易加快发展6.1919年以前,《共产党宣言》被零星地介绍到了中国。
安徽省桐城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考试(七)历史试卷word版
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周代的分封,就其对象而言有两种:一是对周以前各地原有方国进行的分封,另一种是对周王子弟、同族和功臣等的分封。
这种做法()A. 使周王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 承认了原有地方势力的政治地位C. 实现了周朝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 消除了原有地方势力构成的威胁2.中国夏商之际的“方国”名称来源于商朝晚期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卜文中多以“X方”的形式称呼这些诸侯部落或国家,它们与中原共主王朝夏、商构成一种政治联盟关系,而西周在广阔的疆域内授土授民,既封且分。
这表明()A. 夏商实现了对方国的直接统治B. 方国与夏商王朝政治关系平等C. 分封制增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力D. 分封制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3.荀子言性恶,认为“天道自然”,主张治国需“王霸兼用”,被宋代理学家普遍视为有悖于圣人,是“儒门异端”而加以抨击和贬斥。
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 宋代理学家否定荀子是儒学家B. 荀子实际属诸子百家中的法家C. 荀子思想因不利于地主阶级统治而被否定D. 荀子思想体现了当时思想领域的融合状况4.在我国古代,婚嫁双方一般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从一而终”的传统婚嫁习俗。
《唐律•户婚》规定,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以认可。
同时还规定,夫妻“义绝则离”。
据此可知,唐朝()A. 婚姻观念比较开放B. 冲破理学观念束缚C. 主张婚姻自由平等D. 婚嫁讲究门第观念5.文献上关于曲辕犁的记载始见于晚唐陆龟蒙的《耒耜经》,称江东犁。
但在陕西三原发现的贞观四年李寿墓中壁画上的牛耕图上,已经有了曲辕犁。
这说明()A. 曲辕犁在北方更早使用B. 文献参考必须多重印证C. 壁画比文献更具可信度D. 史料难以还原历史真相6.东汉士族多以经学世家面目出现,唐朝高门士族对文学日趋重视,士族家族遂由经学世家一变而为文学世家。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儒家经学已丧失了正统的地位B. 皇权对门阀士族的打击C. 科举考试使选官标准发生变化D. 庶族地主影响力的提升7.从汉朝到唐朝,土地兼并被视为国之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学习检测历史试卷
绝密★启用前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
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
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
这一现象表明()A.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B.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 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2.如表是某学者统计的汉代铁犁铧文物的分布状况表。
它反映了汉代()中原西北东北江南岭南西汉238541347-东汉467951413829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 B. 精耕细作已普及全国C. 先进生产方式不断拓展D. 手工业发展十分迅速3.在儒学“天人合一”的理论中,“天”曾经历了由“神”到“理”的转变。
推动这一转变的思想因素是()A. 佛道思想的迅速传播B. 专制政治的发展C. 封建伦理道德的诱导D. 农业生产的发展4.1761年,乾隆皇帝决定专门设立“中正榜”,即在会试的落第试卷中挑取40名正选举人以及20名备选举人,遇缺授以内阁中书的官职。
这种做法()A. 完善了科举制度B. 恢复了九品中正制C. 保证了公正选官D. 保证了南北录取均衡5.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
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
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
这说明()A. 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B. 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 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D. 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6.如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
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
”漫画的内容反映出()A. 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C. 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D. 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7.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区域”等。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0高三历史考试试题[含答案]
转变为国家的政治中心,使英国的政治文明缓慢但稳定而有序地向前发展。
妥协也是美国政治发展与制度演进的主要方式。提到这一点,人们必然联系美国宪法的
制定。制宪者们虽然在一些问题上有一致意见,但由于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各自代表着
不同的经济利益,他们在许多问题上又有着重大分歧,…此,美国宪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捆妥协案”。
实为核查户口和防止奸非的强制性措施。案比户口之后,就实行造籍。造籍时,必须选 用字迹清楚的人进行抄写。每年将户籍层层上报,接受朝廷的检查,谓之“上计”。户 籍是上计其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央督促各郡国县道重视人口的增减和检查户籍制度实 行情况的一种手段。还利用“赐民爵”制度,引诱流民重新占籍。从西汉惠帝时开始, 已实行普遍给天下民户主赐爵的制度。到东汉时又给流民欲占者赐爵,其目的在于以赐 爵的荣宠去欺骗农民,使之地著,不随便脱籍流亡,即使脱籍了也乐于再占名籍,借以 维护和巩固户籍制度。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 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改革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汉代户籍制度改革的作用。 16. 材料:16 世纪初叶和 17 世纪,葡萄牙和荷兰殖民者先后入侵帝汶岛,双方占领地 区犬牙交错。1895 年至 1912 年间在东帝汶东南部地区曾发生规模较大的反葡起义。太 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 1942 年占领该岛,东帝汶人民长期抗击日军。第二次世界大 战结束后,葡萄牙对东帝汶恢复殖民统治,把东帝汶改为“海外省”,1960 年,第 15 届联大通过了第 542 号决议,宣布东帝汶岛属暂为葡萄牙管理的领士。1971 年东帝汶 获得自治权。1954 年 4 月,葡萄牙国内发生军事政变,新政权于当年 6 月宜布将于 1975 年 3 月在东帝汶举行公民投票,实行民族自决。1974 年 6 月,民盟(东帝汶三大 政党之一)发动政变失败后,印尼军队于 12 月 7 日进占东帝汶,自 1975 年起,联大均 审议东帝汶问题,甚至通过支持东帝汶人民自决的决议。1999 年 8 月,东帝汶在联合 国的主持下进行全民投票,78.5%的东帝汶人选择了独立。 --《走向独立的东帝汶》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帝汶走向独立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帝汶能够走向独立的原因。 17. 材料 白圭是周人。在魏文侯时,李克为相,致力于指导农耕、土地的利用,而白 圭却喜欢观察不同时期市场的物价变化,所以他主张“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白圭能 做到不讲究吃喝,克制嗜好欲望,节省穿戴,与管事的家憧奴仆同甘共苦,捕捉发财时 机就像猛兽凶禽搏取食物那样迅速敏捷。所以白圭说:“我经商谋利就像伊尹、吕尚图 谋国事,孙子、吴起用兵打仗,商鞅推行变法一样。所以,凡是智慧够不上同我这样随 机应变,勇气不够坚决果断,仁义而不能正确取舍,强悍而不能坚守原则的人,虽然想 学习我的生财之道,我也始终不会告诉他。”天下讲论经商生财之道的人都以白圭为祖 师。 --整理自《汉书•货殖列传》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白圭积累大量财富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家争鸣“对白圭思想形成的意义。
【2020桐城市高三三模】安徽省桐城市2020届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Word版
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3小题,共46.0分)1.“(意大利)城市由大商人家族控制,他们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和作家的赞助人。
他们的需求、兴趣和口味渲染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化的复兴。
”下列对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这一描述理解正确的是()A. 文艺复兴萌芽源于文化人士的需求B. 文艺复兴仅发生在文学和艺术领域C. 意大利经济发展影响了文化的复兴D. 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2.杰里•本特利在《新全球史》中说:“欧洲的航海探险、远洋贸易网络以及哥伦布交换,使得世界各地区相互依存。
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迁徙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途径。
粮食作物、牲畜品种与人类移民的漂洋过海,极大地影响了全世界的各个社会。
”材料说明新航路开辟()A. 为了粮食、牲畜与人口的交换B. 促使全球一体化体系正式形成C. 促使各地保留原来的文明习俗D. 推动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的融合3.“尽管宗教改革是基于宗教的一场运动,但是,这个过程仍然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君主们利用宗教问题不断加强国家的实力和他们自己的权力,新教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教会,它们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圣经》纷纷被翻译成新教传播地区的当地文字。
”据此判断,欧洲宗教改革()4.①加强了罗马教会的权威5.②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6.③否定欧洲封建等级制度7.④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8.17世纪荷兰鲱鱼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非常高,根据统计,1660年,波罗的海地区进口的鲱鱼有82%是荷兰人销售的。
这说明了荷兰()A. 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B. 鲱鱼全部进行对外销售C. 对外推行自由贸易政策D. 重视拓展国外商业贸易9.用D 1875年,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法国各派政治力量都支持共和制10.19世纪上半期德意志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
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成立,到1854年已经涵盖了德意志大多数邦国(除3个海港城市和奥地利)。
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史记》记载:“使孔子名布扬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
此所谓得势而益彰乎?”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在今山东、河南一带经商,“结驷联骑……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A。
儒家思想鼓励参与商业等经济活动 B. .商业竞争激化了诸侯国之间的矛盾C。
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了诸子百家兴起D。
.商业活动具有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2.《唐律疏议》是我国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德本刑用”、以礼为纲是其立法指导思想。
由此可见唐朝()A. 完成专制向法治转型B. 推崇仁政而排斥法治C。
重视法治与教化相济D。
主张法本而以礼辅之3.万历时有人指出:“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安徽徽州),江北则推山右(山西).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它二、三十万,则中贾耳。
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粟,其富甚于新安”由此可知明朝()4.①商帮经济实力雄厚5.②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6.③国家厉行盐铁官营政策7.④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A。
①②B。
②③C。
①③ D. ③④8.清前期,银两和制钱(官方铸行的钱币)都是法定货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但白银条块作为货币,可以自行铸造,大小、形状、名称、纯度不一,银钱比价混乱。
这种状况()A. 便利了政府对工商业的控制B。
加剧了中国白银外流的局面C. 阻碍了中西经济贸易的发展D. 反映了中国市场秩序的混乱9.“十四年抗战”逐渐成为国内史学界的共识,凸现了中国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下列史料,最能印证它的是()A.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日军在长春活埋了200多人B. 1931年到1935年,同军在东北共伤亡169660人C. 1933年到1937年,中国完成丁沿海要塞区的建设D. 中国迫使美英在1943年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10.1925年华资最大的两家水泥公司启新洋灰公司与华商上海水泥公司达成为期5年的联营协议。
双方规定联营区域,在联营区域内约定销售比例和售价。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
安徽省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下学期模拟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1.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
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
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些均反映出()A. 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B. 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C. 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D. 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答案】A2.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如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A.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B. 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 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 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答案】C3.北宋时,科举高中状元是头等光荣的事情,就算是大将军带兵数十万,“恢复幽蓟,逐强敌于穷漠,凯歌劳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可及也”。
这反映了()A. 科举完善促进民间教育繁荣B. 文武并重导致边患危机消除C. 重文轻武导致价值观念变化D. 武将专权遭到中央政府压制【答案】C4.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东汉时期谏官成为定官,谏官制度(专职监察皇帝的制度)得到发展;唐朝时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
这反映出汉唐时期()A. 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定的民主性B. 开始限制君主的权力C. 意图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地完善【答案】D5.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
这一弊病根源于()A. 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B. 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C. 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D. 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答案】A6.如图是1843~1858年中国生丝出口数量统计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当时的中国()A. 外商企业大量涌入B. 洋务工业取得成效C.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D7.甲午战败后,梁启超感叹:“吾国则一经庚申圆明园之变,再经甲申马江之变,而十八行省之民,尤不知痛痒,未尝稍改其顽固嚣张之习。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春秋时期,孔子曾言:“(如果)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战国时期,各家的共同宗旨都是以“其学易天下”。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诸子百家皆源于儒B. 百家争鸣同大于异C. 儒家思想偏于保守D. 社会时弊有待革新【答案】B2.汉初政府对铸币大开方便之门,允许民间铸币,政策上只规定铸币的面额(重量),其余一切包括师铜料开采、冶炼、铸造等都交由铸币者自行处理,吴王刘濞和大夫邓通皆因封地内有铜山,成为巨富。
汉初的铸币政策()A. 增加人民财富B. 影响经济恢复C. 增强地方实力D. 造成通货膨胀【答案】C3.晚唐诗人杜荀鹤,诗名远播却屡试不中,发出“空有篇章传海内,更无亲族在朝中”的感慨,并写下“闭户十年专笔砚,仰天无处认梯媒”的诗句。
这反映了唐代科举()A. 忽视对文化内容的考察B. 受魏晋以来选官制度的影响C. 以家世门第为选拔标准D. 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发展【答案】B4.明朝地方日历中曾提到:正月头八天,分别主管鸡、犬、猪、羊、牛、马、人、谷的运势。
如果第一天晴,鸡就会生长发育良好:如果是阴天,则会有病灾。
以此类推,第七八两天的天气决定了一年人和庄稼的好坏。
材料反映了()A. 传统农学与天文学结合B. 传统历法蕴含人文主义C. 天文学发展陷入了停滞D. 天人合一思想影响深远【答案】D5.如图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部分直属机构和下属机构示意图,这说明当时清政府()A. 中央权力结构完善B. 中央机构趋于近代化C. 中枢决策过程变化D. 中央权力下移的倾向【答案】B6.如表为1910年12月15日《申报》广告统计:材料主要表明了()国家广告主题方式和内容英国汇通保险、制造汗衫的机器、自来火、润肺止咳药、粉蜜等招购保险、仪器、商品、药品等日本三井保险(水险、火险)招购保险其他国家补血圣药、卫生名酒、滋补树皮丸、保裕享茂洋行全面招购等招购产品、登门指导中国治痰止咳药招购药品A. 市民的消费水平不断升级B. 民族企业对宣传重视不足C. 中国企业的竞争形势严峻D. 西方列强加大了资本输出【答案】C7.1936年关东军司令部责成伪满政府建设丰满水电站。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卷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公元前634年,齐国攻打鲁国,鲁国派使臣见齐君说,鲁国的祖上周公与齐国的祖上姜太公,共同协助周王安天下,有“世世子孙无相害”的盟誓,你打鲁国怎么能对得起先祖?于是,齐君下令退兵。
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A. 盟约对春秋各诸侯的政治约束B. 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 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D. 文化认同、天下共主的心理渊源2.明太祖以重刑惩处违禁违制官员,二十年间诛杀贪官上万,结果贪腐现象并未减少,而且还出现了大量的窝案、串案。
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A. 监察机构严重缺失B. 科举制度走向僵化C. 权力缺乏有效制约D. 程朱理学地位下降3.唐中期以来,手工业领域出现了产权结构明晰化的趋势,如铜铁业没有广泛实施官营,各地铁矿在一定条件下听任百姓开采,设盐铁使收税。
在其他手工业领域中,这种情况同样存在。
这有助于()A. 经济效益的提升B. 社会经济近代化的演进C. 经济体制的转型D. 手工业官营制度的改革4.嘉靖元年,政府对王阳明的著作不满,世宗下诏:“不许妄为叛道之经私自传刻,以误正学(程朱理学)。
”当时政府批判王阳明,可能因为王阳明心学()A. 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B. 离经叛道追求个性解放C. 否定了封建纲常伦理D. 主张提升人的主体地位5.道光20年(1840年9月)科举考试时务策试题为:七省海郡、江浙源流、外洋备考、舟师御敌、团练乡勇、火攻制度、海道罗针、平海综要。
这反映出当时科举制度()A. 脱离了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B. 表现出关注现实的求变意识C. 追求社会人才需求的多元化D. 阻碍了传统教育的转型发展6.有学者指出,新文化运动前的宪政努力,把注意力完全放在了“国家富强”的根本目的之上,而像自由、控权、保障人权这样的价值理念,终究要湮灭于国家利益的追求之中。
这一观点基于当时()A.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追求B. 宪政努力背离民主方向C. 实业救国思想深入人心D. 民主观念缺乏社会基础7.读“近现代中国个人消费需求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图表”,下列对表格解读正确的是()各时期的政府都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B. 近代民族工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C. 战争对国民经济的破坏性较明显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刺激了消费需求8.“星期日工程师”是指周一到周六为国营企业工作,周日或节假日为民营、乡镇企业提供无偿或有偿技术服务的国企技术人员。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商代是青铜文明的繁荣时期。
青铜器以礼器和兵器为主,常铸有铭文,标明器主的族氏和祭祀对象,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说明器物的用途。
从材料看,商代铸造青铜器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A.强化国家政权机能B.扩大统治区域C.突破血缘组织框架D.完善宗法制度【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标明器主的族氏和祭祀对象,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说明器物的用途”可以看出商代的青铜器主要涉及商王权力,体现了对国家政权机能的强化,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A。
本题考查夏商政治制度,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标明器主的族氏和祭祀对象,记载商王对器主的恩赐,说明器物的用途”的主旨,得出青铜器涉及的内容进而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对商代政治制度及其目的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2.贵族之间为田地争斗诉讼层出不穷B.原有土地制度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C.周王室在政治上的地位正日益衰微D.生产力的提高导致分封制走向解体【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井田制属于土地国有制,受田者不得买卖和转让土地。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除了周天子“交换郑国田地”之后,各级贵族都有“争田”现象,这表明井田制正走向瓦解,故B项正确。
A项仅仅是表象,C、D两项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均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交换郑国田地”“争鄙田”“争田”“争阎田”“争部田”。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3.董仲舒认为“天者,百神之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万物都是“天意”的安排。
这些主张的实质在于()A.巩固西汉王朝的等级制度B.创建有别于儒学的思想体系C.强调“政治大一统”意识D.推动政府设置“五经”教官【答案】C【解析】董仲舒首先肯定天是宇宙的主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君权神授”的观点,明确天下之人要服从天子的统治,这在实际上是强调政治大一统,故C正确;材料不涉及等级制、“五经”教官,排除A、D项;董仲舒思想属于新儒学,B项表述错误。
安徽省桐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
安徽省桐城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会盟属于西周的古礼,当时以楚国为蛮夷,不与之盟。
至春秋时期,楚国多次主持会盟,羌戎氏、秦、吴、越也多次与盟。
这主要反映了()A. 民族交融趋势加强B. 分封制度逐渐崩溃C. 华夷秩序最终确立D. 分裂割据走向统一2.汉武帝初,中央政府特别发行了一种区别于地方的银锡合铸的大额货币,称为“白金币”,形状为圆形龙币、方形马币、椭形龟币,分别等值于在市面上流通的三千、五百、三百铜钱,面值远远高于了当时普遍流通的银、铜的自然比价。
朝廷这种做法()A.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C. 使中央垄断了铸币权D. 保障了商品市场稳定3.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宋代婚俗的记载,据此表能够被认定为历史事实的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婚俗重农抑商政策瓦解C. 富绅渴望进入上层社会D. 程朱理学受到冲击4.如表为明清时期中国农业发展概况(部分)。
表格中的数据反映出明清时期中国的农C. 支撑起了人口的持续高速增长D. 生态环境已经严重恶化5.1921年5月4日,胡适于《晨报》“五四纪念号”发表文章,引征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称:“学校不仅是为造毕业生而设的,理想的学校应该是一个造成天下公是公非的所在。
黄梨洲的理想国家里没有国会一类的制度,但他要使学校执行国会的职务。
”由此可见,胡适()A. 认为中国革命道路开始发生改变B. 强调五四运动的反帝反封建性质C. 肯定了青年学生的民主启蒙精神D. 希望利用传统文化建构民主制度6.20世纪20年代初以梁漱溟、冯友兰等为代表的现代新儒学派诞生,他们主张“援西学入儒”,“儒化、华化西洋文化”,用儒学来会通消融西学。
该主张意在()A. 强调传统儒学重要性 B. 坚持中体西用的思想C. 扭转新文化运动方向D. 重塑民族文化新系统7.如图为胡烈在1933年10月所创作的漫画《选举运动》(被扫帚扫出的人身上标有“官僚”“贪污”字样)。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历史模拟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 如表反映了秦汉时期山东部分地区郡县设置情况对表所反映的情况的合理解释是() A. 姬姓是西周时期分封的主体 B. 秦汉郡县往往沿袭先秦古国国名 C. 兼并战争严重破坏先秦文明 D. 以郡统县的传统发端于秦汉时期 2.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
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A. 价值观念日益趋同B. 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C. 统一成为时代潮流D. 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 3.宋代之前,音乐的功能主要表现为教化,庄严、正经的宫廷音乐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到了宋代,以娱乐为目的市井音乐(类似于流行音乐)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宫廷音乐则逐渐衰落,让位于市井音乐。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市民社会的形成B. 民间教育的发达C. 宋代理学的兴起D. 频繁的对外交流 4.湖南省沅陵县曾出土两张元代油漆颜料广告。
广告宣称“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并提醒消费者“认门首红字高牌为记”。
材料反映出()A. 繁荣发展的广告服务业B. 较为激烈的商业竞争C. 私营手工业地位的上升D.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5.A. 经济建设是政府借款的主要目的B.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不断加深C. 近代中国政府比较重视铁路建设D. 政治民主运动推动经济独立发展6.取得了巨大外交成就贯彻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D. 贯彻的是“一边倒”外交方针7.“一五”计划实施激发了科研热情B. “左”倾错误已经波及科研领域C. “科教兴国”战略推动了科研腾飞D. 新中国逐步迈入了“科技的春天”8.18世纪初,英国首都伦敦和各大城市出售的棉纺织品。
成为英国社会非常时髦的东西。
有人这样描述:上自宫廷贵族,下至城市贫民,所有衣衫、围裙、桌布,褥垫、窗帘等等,几乎都是印花布。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2020届高三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Word版
历史试卷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1. 在西周分封的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行”的方针,广求商代哲王的保民方法。
材料表明分封制()A. 有利于稳定政局,镇抚各族B. 阻碍了西周势力的拓展C. 导致了诸侯独立,王权衰弱D. 不利文化的交流和认同2. 汉代对地方割据势力的打击产生了两个“副产品”:一个是强化了郡县制,另一个是产生了新的选官制度--察举制。
这主要说明()A. 血缘政治的影响力逐渐减弱B. 汉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完善C. 地方割据势力促进社会转型D. 地方势力决定集权的发展3. 书法家宋曹在《书法约言》中认为要写好某种字体,必须“令字内间架明称,得其字形,再会以法,自然合度……使笔笔著力,字字异形,行行殊致,极其自然,乃为有法。
”下列字体最符合这一特征的是()A. B. C. D.4. 明代一些皇帝认为,“以一人之智,处万机之繁,岂能一一记忆不忘,一一处置不误。
”设立内阁可以“拾遗补过”,“广知民事,为理道之助”。
由此可见,明朝内阁()A. 强化了君主个人独裁B. 负责行政事务的执行C. 拥有对皇帝的监察权D. 补充了中枢决策机制5. 在民国初年的教科书中,“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要性要高于鸦片战争。
但随着“帝国主义侵略”成为教科书的叙事主线,对这两场战争影响重要性的表述发生了逆转,即作为“帝国主义侵略”开端的鸦片战争成为近代史起点,并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历史意义,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则渐渐被忽视。
这说明()A. 材料多寡影响历史事件的解释B. 主观情感影响史家史事的评判C. 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叙事和评判D. 学术研究影响教科书叙述风格6. 下表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角度矛头政治层面批判孔子为帝王专制的“护符”思想层面批判孔子为思想专制的权威个人层面批判孔予之礼为伦理专制的先导A. 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B. 实现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C. 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D. 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7. 孙中山主张普遍建立消费合作社和生产合作社,认为建立合作经济是“地方自治团体”之“要事”,是避免“商家垄断”的有效办法。
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某中学2020届高三测试考试历史试卷
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据《史记•殷本纪》载,从开国之君成汤到亡国之君帝辛共17代30王,其中以弟继兄为王者有14王,以子继父为王者有10王。
而《史记•周本纪》指出,自文王到幽王共12代13王,有12王为嫡长子继位。
据此可发现()A.商朝时期是嫡长子继承制之滥觞B.周朝的王位继承争议已经杜绝C.嫡长子继承制成为分封制的核心D.宗法血亲是商周政治重要特征2.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史上几次导致王朝覆灭的重大农民起义几乎都首发于黄河流域,这里是小麦种植最悠久的地区,由于耕作条件不良,一旦土地兼并,往往导致农民起义;而水稻的种植区则相对泰平,因为南方有相对稳定的农业生态系统。
这种观点()A.违背基本的唯物史观B.体现独特的历史解释C.忽视一定的时空逻辑D.缺乏科学的家国情怀3.李时珍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访问了农、大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写作准备了翔实的资料。
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古代医药学注重分析与实证精神B.古代科技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C.经济中心转移支撑医药学者研究D.古代科技的传播运用了市场机制4.黄宗羲赞叹“东汉太学三万人,……公卿避其贬议”,主张主管太学的“祭酒”应位同宰相,天子、宰相、百官都需定期到太学听祭洒评论政治得失。
这反映出()A.士人干预政治的愿望B.黄宗羲不满宰相把持朝政C.理学官方地位的沦丧D.明末清初政治的民主倾向5.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到:“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孙中山割辫表明了坚持改良主义的立场B.黎元洪割辫体现了其人坚持革命的倾向C.袁世凯割辫反映了民主科学已深入人心D.三人割辫折射了近代民主革命成为潮流6.如表是1918年北京政府农商部关于全国农户占有土地比例的统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
据统计,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余人,二世时有博士诸生三十余人。
秦朝博士官有姓名可考者十二人。
十二名中,儒家占 50%,而在可知学派的八名博士中,儒家占 75%.由此可知,秦朝()A.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 注重缓和与士人矛盾C. 儒学居于主流的地位D. 利用仁德以优化统治2.明朝中后期,很多商贾明确提出,困生活所迫“弃儒从商”本身就是对孝悌、敬长等儒家伦理的一种诠释,在他们看来,所谓名和利都是报答父母的一种方式。
这反映出当时()A. 儒家文化的功利化倾向B. 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C. 知识分子人生理想变化D. 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3.明清时期,商业的繁荣催生了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
在苏州。
棉布业市镇有南翔镇、新径镇、月浦镇、江湾镇等;丝绸业市镇有著名的盛泽镇、黄溪镇、淮院镇等。
这说明当时()A. 商业分工越来越细致B. 区域生产的专业化明显C. 市镇的规模不断扩大D. 城乡经济联系日益密切4.茶叶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 近代中国対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C. 晚清中国茶叶生产深受世市场影响D. 晚清中国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迅速5.19世纪末,湖南维新派一方面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力推祟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
这体现了()A. 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B. 中体西用是维新派宗旨C. 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D. 东西文明的碰撞与交融6.一位西方观察家在1919年5月这样报道了当时的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数百万农民、商人和工匠有史以来第一次谈论起国家和国际大事……不论你走到哪家饭馆,不论遇到哪一伙工人,你都能听到他们在谈论这些事情。
茶馆里‘莫谈国事’的招牌已经过时了。
”这说明当时()A. 近代中国民族意识开始觉醒B. 揭开了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序幕C. 近代民族民主思想开始传播D. 各阶层民众广泛关注社会运动7.20世纪2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了“科学与人生观”的争论。
梁启超提出要反思一战,认为科学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反对“科学万能论”;有人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陈独秀则立场鲜明地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
这场论争()A. 是新文化运动思想斗争的延续B. 体现出国人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思考C. 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D. 使国人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8.1956年9月 20日,陈云在中共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经济构想,即国家经济和集体经济是工商业主体,个体经营是补充;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主体,自由生产是补充;国家市场是主体,自由市场为补充。
这表明当时中国()A. 社会主义改造尚不彻底B. 开始纠正党内左倾错误C. 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D. 注重探索经济建设道路9.1985年3月,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该论断()A. 表明结伴不结盟成为国际社会共识B. 揭示了世界经济不平衡加剧的现象C. 源自于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显著进步D. 预见了东西方冷战行将终结的命运10.浪漫主义文学在 19 世纪初主要宣扬脱离社会、逃避现实的颓废思想和复辟倒退的反动主张。
到 30 年代前后,浪漫主义文学则注重宣扬个性解放,歌颂民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材料表明该文学流派()A. 摒弃了以想象为其特征B. 其优秀元素逐渐丧失C. 更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活D. 逐渐与社会发展趋势一致11.1945年 4月,美驻苏大使哈里曼认为,苏联同时执行两个政策,一个是“与美、英合作的政策”,一个是“对邻国扩展苏联控制的政策”。
他还认为,战后苏联重建需要美国,因而美国在重要问题上可以坚持,而不致碰到严重的危险。
在此,哈里曼()A. 强调美苏意识形态的差异较大B. 意在加强美苏之间的合作关系C. 希望美国对苏联进行适度遏制D. 说明美苏关系走向破裂的边缘12.学者们普遍认为,反全球化的国家主要是债务缠身的第三世界国家以及根本就参加不了全球化的最不发达国家。
得出这种结论的依据是()A. 全球化威胁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主权B. 全球化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C. 反全球化运动主要是反经济全球发展D. 发达国家是全球化最大受益者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封建贵族渐渐崩渍,而自由经商者乃渐渐兴起。
子贡“不受命而货殖”,即自由经商也。
其后如范蠡、段干木、白圭诸人,类皆赖藉政府上之地位,……而干商贩之新事业。
……自春秋以迄战国中期,历时三、四百年,人口繁殖,耕地日辟,游牧之戎狄渐次同化,或消灭,或避去,此疆彼界之封建,已变为壤地相连的几个大国,此皆当时商业都市骤盛之原因也。
举其著者,如临淄、邯郸、大梁、郢、陶等。
其间惟陶因交通关系,特殊发展,余皆各国之首都。
--摘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在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诸条件中,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仅是“假言推理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必要条件”,西欧社会转型是“三大机制”互动的结果,即社会财富积累机制、产品与要素市场流通机制、法律与政治保障机制,其中劳动生产率是社会财富积累机制的核心因素,后者是“三大机制”之一,而不是它们的全部。
社会转型的条件不是单一的,也不可能是单一的,比如劳动生产率提高相当重要,可它为什么提高和为什么不能提高,这不是劳动生产率或经济本身所能回答的,所以它不能构成动因的原点。
--摘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材料三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
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
总结1979年至今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实践,中国在推行双重转型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可以把这些经验归纳为以下八项。
(一)体制转型是双重转型的重点。
(二)思想先行。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兴起的原因并简要分析其历史影响。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17、18世纪英国如何创造“三大机制”促进社会转型。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经济“双重转型”的具体内涵。
“思想先行”是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经验,试以改革开放前后的史实予以说明。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城市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发展的承载者和见证者。
英国学者吉姆・安特尼奥在《世界历史名城》一书中呈现了近20个世界历史名城的过去和现在,这些城市包括:耶路撒冷罗马西安巴黎伊斯坦布尔佛罗伦萨巴寒罗那布拉格阿姆斯特丹墨西哥城伦敦悉尼莫斯科东京旧金山雅典华盛顿特区香港纽约。
请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
从上述名单中任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城市来设计一份世界历史名城旅行方案,须确定旅行的具体主题,并对城市的入选理由分别进行阐述。
(要求:主题明确具体、史实准确、逻辑清晰、入选理由与主题相关联)15.材料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
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
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
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
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
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
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
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16.材料:印度是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
而事实上,印度有过“结盟”经历,即1971年8月与苏联签订《印苏和平友好条约》。
印度选择这时与苏联“结盟”。
明显与其准备军事介入东巴危机动机有关。
故此,印度国防部长贾格古凡•拉姆直言不讳地说:“印度能够解放孟加拉国及其人民,部分是由于签订印苏条约后产生的信心。
”通过一系列外交工作和军事干涉,印度成功肢解巴基斯坦,东巴独立成立孟加拉国,由此奠定现在南亚政治格局。
东巴独立,巴基斯坦失去近55%人口和约16%的国土,国家被印度肢解的仇恨,深深记在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的脑海中。
从此以后,巴政府集中精力管理西巴,并不惜一切努力发展核武器,以更好平衡来自印度的威胁。
因为这次战争让巴基斯坦清楚认识到:关键时剂,只有巴基斯坦才能救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必须掌握致命式器才能避免被印度“吃掉”的风险。
再者,失去东巴的巴基斯坦,有更多精力关注克什米尔问题,故持更加强硬的立场,从此,印巴克什来尔争端再无和平解决的希望,直至今天。
--据姚远梅《印巴矛盾及印度如何肢解巴基斯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印苏和平友好条约》签订的原因。
根据材料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东巴独立给南亚政治格局所带来的影响。
17.材料自从被先秦儒家奉为“克己复礼”的先驱,周公的形象在古代思想史上一直享有极高地位,备受古代君子的推崇。
稀罕虽然已经逐步确立大一统政治,但对周公“辅幼归政”的故事仍然保持着宽容和好感,汉武帝授意霍光秉政便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正因为对“周公辅成王”这一历史形象怀有充分信任,西汉末年,王莽依托周公、居摄行权的举动在当时不但没有遭到强烈的反对,反而得到大多数人的拥护。
然而,历史并没有机械地重演。
东汉建立以后,王莽作为汉祀中的罪魁祸首自然成为东汉朝廷着力批判的对象。
为了恢复汉朝的正统地位、巩固君臣之间的尊卑伦理,东汉政权重新塑造世人对“周公辅成王”这一历史形象的认知。
于是乎,周公便完全退居到臣子的位置上,他那些“践祚当国”“摄行天子事”的壮举也不再被人们轻易提起,在东汉人眼里,他完全成了一位本分忠臣的代表、温柔敦厚的化身。
而这样一个全新的周公形象,也成为东汉政教文化的历史缩影。
--摘编自宋艳萍《汉代画像与汉代社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公备受古代君子推崇的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时期周公形象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秦朝“吸收各国士人参加政府”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博士设置的主要职能是咨询职能,有利于统治者决策的优化,而儒生占绝对比例,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