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克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2.2 克和千克的认识丨苏教版 (共10张PPT)
重1千克
物体的重量用克 和千克做单位
饼干10克
5千克
同表学示们物,品看有看多他重们,在 超可市以都用买质了量什单么位?克分 别或是千按克什。么来买的呢?
这些比较轻的物体用克做单位 用字母表示为(g)
1枚2分硬币 约重1克
3个曲别针大约 重1克
2粒胶囊药大 约是1克
1千克
25k g
这些较重的物体用千克做单位,
用字母( k)g
大约4千克
5千克
80千克
3(千克) 500( 克) 4( )千克100( ) 克
500
+ 500克 =1000 克
克
1千克=1000克
判断对错。
(1)一个鸡蛋约重50克。
() √
(2)小明今年7岁,约重20千克。
( )√
(3)1千克铁比1千克棉花重。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三年级数学认识千克和克
我的体重只有50克。
生活中,我们常用千克 和克来表示物体有多重。
2袋盐重1千克。
1枚硬币重1克。
1千克 = 1000克
千克可以记作“kg”,克可以记作“g”。
1 kg = 1000 g
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
5个苹果大约重1千克。
1枝铅笔大约有多重?
我估计有10克。
在(
你见过哪 几种秤?
天平
电子秤
磅秤
盘秤
台秤
弹簧秤
;
/ 培训纹绣学校 培训半永久技术 培训纹眉
flp160ach
我这时才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二十多位老人„„不!是全村几百口儿女的牵挂都寄托在我的肩上,任重而道远啊。 清晨,我独自一人漫步在田埂上,树上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地欢叫着,温暖的阳光洒满大地,寒冷的北方迎来了我有生以来的第一个暖冬。 田间地头上传来了动听歌声,就像江湖艺人在练唱。 朝那方向走去,那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熟悉,让我这个声调不分的门外汉也能听得出是一曲有名的家乡调《李二嫂改嫁》,二胡弦儿奏的更是 恰到好处。 大概是我的拐棍声打断了他们的雅兴,我的到来使所有的声音戛然而止,只有傻子背对着我还在傻傻地练马步。 “苏院长„„不好意思,我们怕打扰你休息便悄悄地来到这儿,结果还是把你吵醒了„„”马老爷子手提二胡从座椅上站起来。 令我想不到的是,扮演张小六的竟然是我的父亲,用假嗓演唱李二嫂的是马天栓的父亲,他们老哥俩站在一旁嘿嘿地笑了。 我忽然想起遥远的故事,在我小的时候,神州大地上曾掀起过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我的父辈们的青年时代就是在文革的浪潮中度过的。他 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唱着同一首歌,燃烧着他们的青春年华。那时,在我们山村最有名的莫过是我父亲扮演的张小六和李大婶儿扮演的李二 嫂,听说当时马天栓的父亲是二流子李七儿的扮演者,现如今扮演李二嫂的李大婶儿因病过世了,只好有马天栓的父亲用假嗓演唱李二嫂„„ 想起这些,我不禁接过马老爷子手中的二胡,仔细地端详起来„„是啊,时隔近半个世纪了,他们历尽了沧桑,为儿女们忙碌了一生,现在, 他们老了,也该坐下来,聚在一起好好享受一下人生晚年的幸福,奏出青春的旋律,唱出心中的歌。 一个新的念头跳入我的脑际,我要组建一支老年娱乐队,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要开养老院的消息很快就在村子里传开了,村里的人说什么的都有,村们的议论也传入我的耳朵里。 “苏林要开养老院了„„就在村头的老学校„„”张老汉向街头的老人们宣布着这个特大新闻。 “真是天大的玩笑,他一个一条腿的瘸子竟然想干常人都不能干的事?„„这纯粹是在胡闹!”九十岁的张老汉摇起头来。 “唉——!这个可怜的孩子能把自己照顾好就不错了„„”邻居张二婶儿总算说了句公道话。 “恐怕他别有用心吧„„真是阎王不嫌鬼瘦,瘸子竟然打起我们老人的主意来„„” 马天栓父亲的话刚出口就遭到了马老爷子的迎头痛击,“人老了,嘴要把点门儿,话可不能乱说„„人家办养老院贪图你什么?是贪图你有钱 还是贪图你胡子长?唉——!干件好事也惹得大家说咸道淡的。”
初步了解: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认识教案讲解
初步了解: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认识教案讲解引言:数学是一门奥妙无穷的学科,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掌握自然规律的有力工具。
而在小学数学中,千克和克的概念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为了使小学三年级学生更好地了解千克和克认识,我们需要于千克和克认识的教学方法有一个深入而全面的了解。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讲解千克和克认识的教案。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让小学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千克和克的学习,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和量级关系。
同时,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千克和克进行计算,并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加强对于千克和克的认识。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1.千克和克的概念千克是质量单位,符号为“kg”。
“千”表示“1000”,而“克”则是小于千克的质量单位,符号为“g”。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千克和克来表示物品的重量。
2.千克和克之间的转换在学习千克和克的时候,学生需要了解他们之间的转换。
具体来说,1千克等于1000克,而1克则是千克的1/1000。
3.千克和克的运用千克和克可以应用于物品的重量计算,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使用它们来计算。
例如,在超市购物时,我们需要将食品的重量转换成千克或克。
第三部分: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可先让学生看一些有关重物的图片,比如学生们熟悉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引导学生谈论不同物品的重量及他们的量级关系。
2.学习千克和克的概念在学生讲解完自己对于重量的理解后,教师可以进行千克和克的概念解释。
可以使用相关图片配合教学,同时还可以将一些具体实例用于讲解,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关系。
3.千克和克的转换在理解了千克和克的基本概念后,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转换关系。
可以使用数字转换练习题目,例如,4千克等于多少克等实例去带领学生进行千克和克之间的计算。
这些题目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一起完成,也可以在课下作为练习内容。
4.应用实例在学习了千克和克的基本概念和转换关系后,教师可以搭配一些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千克和克的具体应用。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能够依照物体实际情形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爱好;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概念,估量出一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教学构想:教学时,教师可从学生的已有体会动身,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地点用到克和千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够在实际中应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时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1克、1千克大约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l克和1千克的观念。
教具预备:教学时,教师要预备一个2分硬币,一些大豆、图钉、乒乓球等实物,或其他能表现1克有多重的实物。
同时还应要求每个学生都预备一个2分硬币及一些到商场里购买的物品或食品。
生活中常见的秤。
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l、情境导入,看一看。
程序: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商场买东西吧?那你们都喜爱到商场买些什么呢?老师这有几件物品,你能看出哪件商品重一些,那些轻一些吗?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说话:请你拿出你到商店购买的商品。
如:一袋红枣、膨化食品等等。
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较一下自己所买的商品和小组同学的商品那些重那些轻。
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简析:商场里常见食品的轻重学生一样比较熟悉,专门是他们自己喜爱的食品,如此设计容易激活学生的学习体会。
让学生充分体会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
二、新课教学,认识质量1、认识秤。
提问:如何样才能更准确的对这些商品的重量进行比较呢?你们能想出用什么方法吗?引导出用秤称一称的方法)提问:你们明白生活中都有哪些秤吗?让学生把提早预备好的各种秤的资料读一读,介绍一下它们的在不同方面的用途?教师总结:展现课件中的秤。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克》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千克和克》教学设计设计者:油坊中心小学贾玉梅教学内容:《克的认识》第33页—第35页教学设想:这部分内容包括克的认识,以及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两个部分。
从食品包装袋上标明的计量单位“克”引出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体会克的产生也是实际测量的需要。
然后认识大小相同的砝码,安排用天平称出10克黄豆,让学生体会1克很轻;再实际掂一掂2分硬币等物品,丰富对1克的感知,初步形成1克的观念。
接着通过用秤称出两袋500克的食盐,引导学生发现1千克=1000克。
在“想想做做”中再通过观察、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丰富感知提高认识。
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病人是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测,逐步提高估测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让学生课前到超市了解一下物品的重量有哪些计量单位,并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物品以千克为单位,而有的物品以克为单位。
2、准备天平、黄豆教学重、难点:千克与克之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讲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谁来说一说,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有什么感觉?小结:千克是一个比较大的质量单位,称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它来作单位。
提问:同学们经常逛超市的时候,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物品的重量除了用千克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单位?(板书:克)你了解到哪些商品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这些商品为什么不用千克为单位呢?(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商品比较轻,用克作单位比较方便)小结引出新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克也是一个质量单位。
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它作单位。
出示例题图,提问:谁来告诉大家,这袋食品有多重?(135克)这袋食品重135克,那么1克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克,(补充板书:认识克)克也可以用符号“g”来表示。
小学三年级数学《有多重(认识千克和克)》教案范例五篇
学生通过填写单位,可以进一步明确质量单位的联系和区别,感受千克与克的实际质量,巩固对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的认识。
(2)装物比赛。
首先教师向学生提出比赛要求:(1)装1千克的物品;(2)可以借助已有的东西,但不能用天平;(3)所取物品最接近1千克的小组与取到最接近1千克物品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接着,组织学生分小组从本小组的篮子中取1千克的物品;第三,派小组代表到讲台上称出所取物品的质量,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一小组取出的物品质量;最后评选优胜小组,进行经验交流:请所拿物品质量最接近1千克的小组介绍本组取物品的经验。
二、实践体验,建立概念(约20分左右)
《课标》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设计了5个层次来展开,以帮助学生建立千克和克的具体概念,突出教学重点。
学情分析: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测量工具,对质量单位的感受,不只限于对千克的感受也可以是克。在活动形式上,除了参考教材上提供的内容外,还可以从本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1)1克有多重
教师演示用天平称2分硬币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一枚2分硬币的质量大约为一克。
(2)掂一掂活动——掂2分硬币,体会1克的轻重
首先让学生掂一掂2分硬币,说出自己的感受;接着让学生从自己带来的东西中找出质量为1克的物体,让学生通过掂一掂,找一找的实践活动,感受并建立克的质量概念。(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难点)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克的认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克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明白称较轻的物品的重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算,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爱好,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对策:在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亲自感受1克大约有多重。
教学预备:天平、黄豆、2分硬币、羽毛、学生尺、橡皮筋、纸币、铅笔屑等物品。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讲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谁来说一说,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有什么感受?小结并提问:同学们经常逛超市,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物品的重量除了用千克来表示,还能够用什么单位?(板书:克)你了解到哪些商品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的?这些商品什么缘故不用千克为单位呢?小结引出新课:出示例题图,认识并板书:认识克,克也能够用符号g 来表示。
(板书:g)那么1克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克。
二、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1、认识天平。
出示天平并提问:谁来介绍一下天平的使用方法?(认识砝码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2、称出10克重的黄豆。
称出10克黄豆并数数有多粒,指名交流,教师板书。
让学生感受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可见1克是专门轻的。
请你拿几粒黄豆放在手里掂一掂,这确实是1克的重量。
小组交流,1克黄豆拿在手上有什么感受。
3、感受1克的重量。
(1)请每个同学拿出事先预备好的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
问:谁来说说,2分硬币拿在手上有什么感受?小结:2分的硬币大约确实是1克,拿在手上感受专门轻。
(2)掂一掂一根羽毛和一把学生尺的重量。
比较:一根羽毛和一枚2分硬币,一把学生尺和一枚2分硬币。
小结:一根羽毛比1克轻,一把学生尺比1克重。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公式
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公式
在小学三年级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克公式和千克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的理
解与应用能够帮助孩子熟练掌握数量关系,更好地把握常见物体的质量。
千克和克两个概念可以说是相辅相成,千克其实是由“千”和“克”两个字组
成的,表示一个数量的质量,一千克就等于一千个克,也就是千克比克大1000倍,用简单的数量关系可以用1Kg=1000g的公式来表示,孩子通过熟记1Kg=1000g的公式就可以快速地认识到千克和克之间的区别。
千克和克的单位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也就是说,可以用一定的公式来表示千克
和克之间的区别,比如一千克等于一千个百克,因此就可以将千克和百克互相转化,公式为:1Kg=10Hg,其中一千克等于十百克,十百克也可以省略为10Hg。
另外,一千克也可以通过克和毫克来转化,公式为:1Kg=1000000mg,其中,
一千克可以转换成一百万毫克,当然,按类似的理论,毫克和克也可以无限进行转化,得出新的单位来衡量质量,从而实现质量的更精确的控制。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千克和克的概念特别重要,特别是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
转换公式, var 对了解和理解常见物体质量的关系极为有益,是孩子们在学习小
学三年级数学时需要深刻理解和掌握的重要知识点。
克和千克—克和千克的认识
二、自主学习
(1)教学例1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
出示:101页例1
①认识、感知1克1克有多重呢?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②掂一掂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将硬币发给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载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②认识、感知1千克
1千克有多重呢?
1袋盐的质量是500克。
2袋盐的质量是1000克,也可以说是1千克。
③克和千克的关系
1千克=1000克
④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会认读秤: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秤的物品有多重。
⑤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课本第103页做一做
第1题,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找一找,并掂一掂。
第2题,分组活动先估一估,再称一称。
(2)课本第103页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秤,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秤?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相互说一说。
1千克=1000克。
教学后记
(3)练习二十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教
学
过
程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这节课我们主要知道了较轻物品的重量用克做,较重物品的重量用千克做单位。1千克=1000克。
布
置
作
业
练习二十第4题。
回家调查,填在书上。
板
书
设
计
克和千克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重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
《克、千克的认识》(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克、千克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质量单位的概念,知道克和千克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2. 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并能用克和千克表示。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质量单位的概念2. 克和千克的认识3. 天平的使用方法4. 物体质量的称量和表示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质量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需要测量物体质量的场合。
2. 提问:你们知道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哪些吗?二、新课讲解1. 讲解质量单位的概念,介绍克和千克是常用的质量单位。
2. 讲解克和千克的关系,1千克等于1000克。
3.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克和千克的大小。
三、动手操作1. 分组进行实验,每组发一台天平和一些物品,让学生亲自动手称量物品的质量。
2. 引导学生观察天平的指针,理解平衡的概念。
3. 让学生用克和千克表示所测量的物品质量,并进行记录。
四、巩固练习1. 出示一些物品,让学生用天平称量并记录下质量,用克和千克表示。
2. 让学生互相交换记录,检查对方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克和千克的认识。
2. 提问:你们觉得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重要吗?为什么?教学延伸:1. 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用天平称量并记录下质量,用克和千克表示。
2. 家长辅助学生完成称量实验,并引导学生思考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同时,通过实验和练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克和千克的概念,并能够正确使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动手操作”环节,因为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质量单位概念的关键步骤。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抽象的质量单位与具体的物体质量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北师大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述职报告、心得体会、工作计划、演讲稿、教案大全、作文大全、合同范文、活动方案、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job reports, insights, work plans, speeches, lesson plans, essays, contract samples, activity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北师大版)教学内容:课本第18~20页内容。
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克、千克的认识
1个苹果重 (200 )g
5本数学书重 ( 900 )g
2 认识千克。
500克+500克=1000克 1千克=1000克
两袋盐一共 重多少呢?
指针指着1,表示 两袋盐重1千克。
1千克=1000克
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千克(也叫 公斤)作单位,千克用字母kg表示。
你能在秤上找到2kg,3kg,4kg和5kg的刻度吗?
4.可以装几袋?
每袋装1000克。
6kg米
1000克 = 1千克 6÷1=6(袋)
答:可以装6袋。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克
千克
1千克=1000克
义务教育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一 克、千克、吨
第1课时 克、千克的认识课堂导入Fra bibliotek500克
净含量
10千克
克和千你克能都获是得计哪量物些品数轻学重信的息单?位。
探究新知
如何才能准确知道物品有多重?
它们有什 么区别呢?
1 认识克。
1克有多重? 称一称
这是1克糖。
掂一掂
把1枚1角的硬币平放在手心掂一掂,感受1克有多重。
(2)先将8个苹果、3个萝卜分别装在两个袋子里, 掂一掂有多重,再称一称。
掂一掂,称一称。
我掂了掂香蕉 大约重1千克。
这些橘子大 约重1千克。
香蕉重980克。
填一填
5000g=( 5 )kg
3kg=( 3000 )g
想:1000g=1kg
想:1kg=1000g
5000g是( 5 )个1000g 3kg是( 3 )个1000g
一枚1角硬币 约重1克。
1克重的物品 好轻哟!
议一议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的评价与反思
本文将对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进行评价与反思。
该教案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千克和克的概念,并能够进行相互转换和运用。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将分别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给出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结果。
一、课程设计教案在整体上设置得比较合理,以深化学生对千克和克的认识为主线,将知识点分为概念解释、转换规则和练习三个部分,目标清晰清晰明确,符合小学三年级的教育要求与课程标准。
教案围绕疑问和问题设置设计得很妙,能够更加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得课程焦点清晰、亮点突出。
但是,教案略显简单,对于学生来说内容过少,举例不够具体,实际操作性不强,对于一些好学生来说显得过于简单,无法引发该群体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在教案中设置得十分生动有趣。
概念解释和知识点讲解部分通过图画板书、图片演示、童话故事等多种形式进行,能够更加清晰地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置得非常灵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此在课堂氛围和授课方法上,都做得十分出色。
但是,教学方法却存在着枯燥单调的现象,学生在实际进行视频教学时,缺乏身临其境的感觉,难以理解知识点中的深层含义。
在互动环节的时候,往往会面临回答问题难,黑板上的互动无法解决难点等问题,需要在后期加强。
三、教学效果教学效果评价是对教案的应用、实施以及期望结果的评价,该教案的教学效果在总体上是令人满意的。
该教案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互动,刺激学生思考,加强学生对千克、克的概念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该教案的难度过适,能够满足学生的教学需求,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避免了学生出现倦怠、睡觉等现象。
但是,在反思过程中,我们也意识到该教案还有不足之处,比如教学方法上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充分考虑学生行为特征性问题,以及提高教师的授课技能,加强教师的理论基础,更加科学地掌握教学知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
三年级上册数学千克和克的认识三年级上册《克与千克的认识》说课稿扈文碧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克与千克的认识》这部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节教学,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物体的轻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通过一些实际的操作活动,归纳总结,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同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进一步理解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学情分析:学生虽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斤、公斤,以及要想知道物品的轻重要用秤来称,但对质量单位概念还缺乏认识,所以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能力目标:使学生会用天平称一些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估计物体质量的意识和判断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生活意识。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2、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依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过质量问题,对表示物体轻重的质量单位也已经有所了解,但缺乏对质量单位的感性认识,对质量观念比较淡薄,只有通过一些实际操作,才能加深对质量单位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表象,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依据:知道克和千克是两个基本的质量单位,但不能正确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运用,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体验,进行一些实操作活动,进而对加深和巩固这两个质量单位的观念理解与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针对教学内容,以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启发式引导法、讲解法、演示法等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克和千克的认识》课件
如何换算
1千克 = 1000克,可以通过除以 1000或乘以1000进行换算。
四、练习
1 千克和克的换算
将以下质量按照千克和克进行换算:
2 实际应用题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中遇到的重量计 算。
五、总结
1 知识点回顾
回顾课程中学到的关于质量和重量、克和千克的知识点。
2 学习心得
分享你在学习中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获和想法。
苏教版三年级《克和千克 的认识》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学习关于质量和重量的概念。通过充满乐趣和互动的 方式,我们将认识和学习克和千克的知识。
一、引入
学习目标
了解质量和重量的概念,掌握克和千克的认识 和换算。
导入问题
你知道质量和重量有什么区别吗?你知道克和 千克代表了什么吗?
二、引入知识
1 什么是质量?
六、拓展
1 千克和克的进一步应用
探索更多与质量和重量相关的应用,如食物 的重量和物体的天平。
2 其他相关知识
探索与质量和重量相关的其他概念和单位。
七、结束
1 课程评价
给予课程的评价和反馈。
2 下一步行动
讨论今后如何应用质量和重量的知识以及拓 展学习的方向。
质量是物体所具有的重量或重的属性。
2 什么是克?
克是质量的单位,用来衡量较小物体的重量。
3 什么是千克?
千克是质量的单位,用来衡量较大物体的重量,相当于1000克。
三、认识克和千克
克的大小
克是克测量的单位,相对较小, 通常用于测量轻物体的质量。
千克的大小
千克是千克测量的单位,相对 较大,通常用于测量较重物体 的质量。
克和千克的认识三年级
克和千克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及千克,初步建立克及千克质量观念。
2、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方法,并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说一说等活动,逐步积累对克及千克感受。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及生活密切联系,学会及他人合作交流,从而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建立1克、1千克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能力。
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
感受新知1、同学们,数学和生活是密不可分,今天我们要学习知识就是从生活中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生活看看吧。
(课件显示)这是同学们课前调查一些资料,请看:一盒牙膏是30克,火腿肠一根45克,小明体重是31千克。
一袋茶叶450克,一袋大米是10千克。
2、你知道这些几克、几千克表示是什么吗?生:表示它们重量3、同学们说得很对,细心观察你还发现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克和千克呢?谁来说一说?(3个)4、同学们观察得可真仔细啊!克和千克都是表示物体有多重单位,除了克和千克,你还知道那些表示物体轻重单位?(公斤、斤、两)公斤、斤、两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用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是国际上通用质量单位,所以大家要学好它。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克还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
(板书课题)二、认识常用计量工具。
1、师拿出一袋400克重物品,我们怎么可以知道它有多重?生:用秤称。
(用秤称一称)师:对,可以用秤来称,在生活中你都见过哪些秤呢?生:磅秤,台秤,盘秤,天平,……师,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我们一起来认识几种常用秤(多媒体课件展示)。
这里也可以让学生介绍师:好,请看屏幕。
这是磅秤,用来称比较重物品;这是天平,用来称比较轻,比较小物品;(介绍天平组成及用法)这是电子秤,我们看显示屏上数字就知道有多重了;这是盘秤,我们可以把物品放在盘子里称。
这是杆秤,现在见得不多了,老师小时候见得比较多。
这是弹簧秤,也是用来称量比较轻物体。
克与千克教案(通用6篇)
克与千克教案(通用6篇)克与千克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有多重(认识千克、克)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实际质量。
2. 掌握“1千克=101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应用意识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 建立1千克、1克的概念。
2. 估算一些物品的重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师:同学们,上节课有两个同学表现得非常好,老师要和他们热烈拥抱。
老师抱一个特别瘦的学生一下就抱起来了,而抱一个胖的学生怎么抱也抱不起来。
师:通过刚才老师抱这两个学生你有什么发现?师:真的吗?(让一个学生再来抱抱试试)2.师让学生从桌上任拿2个物品掂一掂,说一说谁比较轻,谁比较重。
(二)探索新知1.汇报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刚才我们通过抱一抱和掂一掂都可以大体比较出两个物品的轻重,那么要知道物品到底有多重,该怎么办?(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
用秤来称。
)师:这两个方法都不错!如果物品的包装上标有质量,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些物品的质量。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到商店任选5件自己喜欢吃的食品调查它们的净含量,谁来汇报一下?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收集的资料非常好!同学们刚才说到的克和千克就是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用来表示物品的质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和千克!(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2.认识秤。
师: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示的净含量可以知道物品的质量,但是很多物品没有包装。
比如:刚才两个同学的体重、桌上摆的鸡蛋、苹果等物品,要想知道它们的质量该怎么办?(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的准确质量可以用秤来称,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什么地方见过?生汇报:盘秤、台秤、电子秤、天平、弹簧秤、磅秤、健康秤等等。
用课件介绍各种秤的简单使用。
台秤:把物品放入盘内,指针会告诉我们物品的质量。
电子秤:把物品放入盘内,会自动显示物品的质量。
认识千克和克教案8篇
认识千克和克教案8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计划、汇报材料、心得体会、发言稿、合同大全、申请书、演讲稿、作文大全、教案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presentation materials, reflection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summaries, application forms, speech draf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认识千克和克教案8篇教案帮助教师更好地规划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一个系统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资源,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认识千克和克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克、千克的认识
()
○ 3千克+60克=3600克( )
想一想,
和
哪一
个比较重?
动脑筋!
1千克的棉花
1千克的铁
一样重!
9千克 你能知道山羊有多重吗? 9×2=18(千克)
我们学到了什么?
1、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有
( 克 )和(千克 )。
2、1千克=(1000)克,1千
克又叫( 1 )公斤。
3、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
克、千克的认识
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青岛版三 年级数学
上册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些数据: 1克 1千克 40千克 这些数据都是表明物体的重量
1克究竟有多重? 带着问题来学习 1千克究竟有多重?
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作单位,克用“g”表示。
5粒 大约重1克。
称一称,数一数,多少个苹果重一千克?
Kg2 800 900
100 200
700
300
600
400
500
500400Fra bibliotek600
300
700
1 200
800
100 900
估一估 多少个桃子约重1千 克?
一个西瓜大约 重多少千克?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300( ) 36( ) 150( ) 4( ) 克 千克 克 千克
练一练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
____克__做单位;
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____千__克单
位,1千克也叫( 1公)斤.
2、1千克=1(000 )克4千克+500克=4500克 4千克=4(000 )克 1000克=1( )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第三单元千克和克:克的认识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的质量观念,知道称较轻的物品的重量,要用克作单位。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品的方法,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会进行估算,逐步提高估算能力。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对
策:在学生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亲自感受1克大约有多重。
教学准备:天平、黄豆、2分硬币、羽毛、学生尺、橡皮筋、纸币、铅笔屑等物品。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讲述: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质量单位千克,谁来说一说,1千克的物品拎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小结并提问:同学们经常逛超市,不知你们是否注意到,物品的重量除了用千克来表示,还可以用什么单位?(板书:克)你了解到哪些商品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的?这些商品为什么不用千克为单位呢?
小结引出新课:出示例题图,认识并板书:认识克,克也可以用符号“g”来表示。
(板书:g)那么1克有多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克。
二、动手实践,解决问题。
1、认识天平。
出示天平并提问:谁来介绍一下天平的使用方法?(认识砝码和天平的使用方法。
)
2、称出10克重的黄豆。
称出10克黄豆并数数有多粒,指名交流,教师板书。
让学生感受10克黄豆只有几十粒,可见1克是很轻的。
请你拿几粒黄豆放在手里掂一掂,这就是1克的重量。
小组交流,1克黄豆拿在手上有什么感受。
3、感受1克的重量。
(1)请每个同学拿出事先准备好的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
问:谁来说说,2分硬币拿在手上有什么感觉?
小结:2分的硬币大约就是1克,拿在手上感觉很轻。
(2)掂一掂一根羽毛和一把学生尺的重量。
比较:一根羽毛和一枚2分硬币,一把学生尺和一枚2分硬币。
小结:一根羽毛比1克轻,一把学生尺比1克重。
4、学会用克称物品的重量。
出示p34页上面两幅图。
问:你能看出图中的两个水果大约各重多少克吗?你是怎么看的?
小结:我们在用秤称物品时,首先要看秤是以克还是千克为单位的,这样才能准确读出所称物品的重量。
5、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出示一袋盐,谈话:这袋盐的重量是500克,那么两袋这样的盐是多少克呢?(板书:1000克)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度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
一看这两袋盐重多少千克?(板书1千克)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板书:=)
讲述:小明和小强进行爬楼梯比赛,小明手里拿了10枚2分硬币,小强背了20袋盐,结果小明获胜了,你觉得公平吗?为什么?
6、完成“试一试”。
分别先掂一掂数学书和文具盒的重量,比一比哪个重一些,再称出它们的重量,看看和估计的结果是否一样。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观察插图,并回答问题,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是以克为单位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猜一猜,然后实际掂一掂,在比较中加深对1克有多重的体会。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说出答案,选择几题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图,学生观察,并说说图意。
你知道杯子里的水有多重吗?你是怎么想的?
回家后照样子称一杯水,算算杯子里的水有多少克。
四、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交流学习体会。
在生活中要做有心人,找找哪些物品的中重量常用千克作单位,哪些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下节课交流。
板书设计:
认识克
重量
克 g
几十粒黄豆大约重10克。
1千克=1000克
课前思考: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仍然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千克和克的关系。
对应教材编排的层次,教学时大致也可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回忆1千克
和几千克,引入克。
第二步,承接前面的疑问,引出用天平称比较轻的物体。
第三步,让学生小组合作用以克为单位的盘秤称物体的克数。
第四步,出示两袋盐,先引导学生根据“一袋盐重500克”推算“2袋盐重多少克”,再要求学生用以千克作单位的盘秤称一称。
课后反思: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千克的基础上教学克的,所以学生并不陌生,让他们先了解一些物品的重量以克为单位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克是常用来表示比较轻的物品重量,在此基础上引出1克有多重。
并让学生估测自己的学具有多种,通过天平来验证学生的估测结果,又加以比较千克与克,使学生准确的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提高了他们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由于本堂课在课前讲解了规范,所以课堂操作过程中没有出现前一课的现象。
课后反思:
紧扣现有的知识,事先让学生了解除了用千克作单位外,还可以以克为单位,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克”常用来表示比较轻的物品重量,从而自然引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1克有多重。
然后通过几次掂一掂、比一比,充分感受1克的重量,增加对1克的感性认识。
这一单元所认识的“千克”和“克”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联的,仅仅靠课堂上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回到生活中,让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进一步体会,从而能准确牢固地建立起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同时,长期引导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
来,对学生自觉地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是非常有帮助的。
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进行估测,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在估测中准确建立“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另一方面也能够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课后反思:
首先让学生建立直觉,1克是很轻的。
教材用天平称黄豆,从而让学生感到1克是很轻的。
接着让学生体验:1克有多重。
再通过称一枚2分硬币,大约重1克,并要求他们掂一掂,感受1克。
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1克的印象,还通过“一根羽毛比1克轻”“一把直尺比1克重”的操作活动。
然后让学生研究克与千克间的进率。
教材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让他们在称盐的活动中去发现,还有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和估计。
课后反思:
学生因为缺乏生活经验,千克与克对他们来说比较抽象。
与千克相比,克更难体会,因此必须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通过操作来产生体验和感悟,才能有效地掌握概念,形成经验。
今天上课时,我们一起称了10克的黄豆,还用手掂一掂2分硬币的重量感受1克的重量,学生对克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概念并且知道称较轻的物体应选择怎样的秤。
本节课上还称了许多学生身边比较轻的物体,如:书本、铅笔盒、水果、饼干等,学生很感兴趣。
练习时,学生初
步学会区分选择“千克”或“克”作为单重量位,只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XX文讯教育机构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