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题:人类遗传病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1537ed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6f.png)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1号和3号为患者),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据图分析不能确定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B.要想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调查群体应足够大C.通过基因诊断可以确定1号和3号个体的基因型D.4号个体与正常女性结婚,后代中不会出现该病患者【答案】D【解析】系谱图中个体数太少,不能判断该病的遗传方式,因此无法计算后代的患病概率,A正确、D 错误;要想确定该病的遗传方式,调查群体应足够大,B正确。
通过基因诊断可以确定个体的基因组成,C正确。
2.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遗传病是由孕妇服用或注射了某些有致畸作用的药物引起的B.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的,因而某遗传病患者的父母或祖辈中一定有该病的患者C.染色体的变化、基因的变化都有可能导致人类出现遗传病D.先天性的疾病都是遗传病,为避免遗传病的发生,人类应提倡优生、优育【答案】C【解析】人类遗传病通常指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均可导致遗传物质(DNA)的改变,有可能导致人类出现遗传病;致畸药物导致的胎儿畸形是先天性疾病,但因遗传物质一般没有变化,故不一定是遗传病;根据遗传规律,某些隐性遗传病的患者,其祖辈(包括父母)可能是携带者,并不一定是患者。
3.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后天性疾病都不是遗传病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C.猫叫综合征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D.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答案】A【解析】后天性疾病是出生后所患的疾病,有些遗传病患者在受精卵形成时就得到了异常的遗传物质,但要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临床症状,所以后天性疾病也可能是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没有明显的遗传规律,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而且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很大,不适合于调查。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高三生物 人类遗传病专题及答案
![高三生物 人类遗传病专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0b6dd8453610661fd9f425.png)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一.选择题(共2小题)1.一个Pendred综合征(又称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一种家族性甲状腺肿、先天性耳聋、甲状腺激素有机合成障碍疾病)家系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判断不正确的是()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Ⅱ6是此病致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C.可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预防该病忠儿的出生D.该病可能出现的现象是新陈代谢加快,体温偏高2.下列为四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能够排除伴性遗传的是()A.①B.④C.①③D.②④二.填空题(共2小题)3.如图是某个耳聋遗传的家族系谱图。
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用d表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Ⅱ1的基因型为;Ⅱ2的基因型为;Ⅱ3的基因型为。
(2)理论上计算,Ⅱ2与Ⅱ3的子女中耳聋患者的概率应为。
(3)假定Ⅲ2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Ⅲ2与一耳聋、色觉正常的男性婚配,子女中两种病都不患的概率应为。
4.如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请回答问题:(1)甲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Y,常)染色体上.(2)III﹣2的基因型为.(3)若II I﹣3再次怀孕,她生的孩子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为了能生下健康的孩子,III﹣3需要进行产前诊断,其方法是.三.实验题(共2小题)5.迟发性脊椎骨骺发育不良(SEDL)是一种遗传性软骨发育不良疾病,患者软骨组织中Ⅱ型胶原蛋白减少。
Ⅱ型胶原蛋白存在于细胞间,与相关蛋白相互交织形成网状结构,提高软骨组织的机械强度。
请回答问题:(1)研究SEDL遗传方式的调查方法是。
根据图1可以初步判断此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请说明判断理由:。
(2)已知SEDL基因编码Sedlin蛋白,该基因中有6个可表达的片段(外显子)。
人类遗传病高考题
![人类遗传病高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07322b58fb770bf78a555c.png)
1.(09安徽卷,5)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
下图中Ⅱ2 为色觉正常的耳聋患者,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
Ⅱ4(不携带d基因)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患耳聋、色盲。
既耳聋有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 )A.0 、12、0 B.0、14、14C.0、18、0 D.12、14、18答案 A解析设色盲基因为b,依题意,Ⅱ5为听觉正常的色盲患者,则他的色盲基因来自他的母亲,母亲基因型为X B X b,又因为Ⅱ4不携带d基因,则她的基因型为1/2DD X B X B和1/2 DD X B X b,Ⅱ3的基因型为DdX B Y, Ⅱ4和Ⅱ3婚后生下一个男孩,则这个男孩患耳聋的可能性为0,色盲的可能性为1/2×1/2=1/4,既耳聋有色盲的可能性分别是0。
故A正确。
2.(09广东卷,8)右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其他成员性染色体组成正常。
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 )A.Ⅰ-1B.Ⅰ-2C.Ⅰ-3D.Ⅰ-4答案 B解析红绿色盲遗传为交叉遗传,而Ⅲ-9只有一条X染色体,且其父亲7号正常,所以致病基因来自母亲6号,6号表现正常,肯定为携带者,而其父亲Ⅰ-2患病,所以其致病基因一定来自父亲。
3.(07广东文科基础)下列有关红绿色盲症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绿色盲症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红绿色盲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红绿色盲症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近亲结婚导致红绿色盲症的发病率升高答案D4.(09青岛第九中学高三模拟)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Ⅰ片段上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B.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等于女性C.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D.由于X、Y染色体互为非同源染色体,故人类基因组计划要分别测定答案 D5.(2009,安徽,6分)已知人的红绿色盲属X染色体隐性遗传,先天性耳聋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对d完全显性)。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人类遗传病含答案解析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人类遗传病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08313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b.png)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试题——人类遗传病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 囊性纤维病是北美白种人常见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析异常基因的碱基种类可以确定变异的类型B.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C.该遗传病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D.基因突变可能造成某个基因的缺失,引起该遗传病【答案】B【解析】1、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2、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详解】A、正常基因和异常基因都含有四种碱基,因此分析异常基因的碱基种类不能确定变异的类型,A错误;B、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B正确;C、该遗传病可以遗传给后代,而不是一定会传给子代个体,C错误;D、基因突变会造成某些碱基对的缺失,但不会引起基因缺失,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及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染色体他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掌握调查人类遗传病的调查内容及调查范围,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 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
如图为某家族有关甲病、乙病的遗传家系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图中表现正常的人都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C.Ⅱ7和Ⅲ10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1/18D.Ⅲ9的致病基因直接来自Ⅱ6和Ⅱ7【答案】C【解析】分析遗传系谱图,由于Ⅱ5的双亲均患病,而正常,故甲病为显性遗传病,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Ⅰ1患甲病,Ⅱ5必患甲病,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Ⅰ3、Ⅰ4正常,Ⅱ8为女性患者,因此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题:人类遗传病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题: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c654cbeff12d2af90342e689.png)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题:人类遗传病下面是编辑教员整理的2021年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题:人类遗传病,希望对您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协助.一、选择题(共12小题)1.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距离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缘由是()A.能屡次强化抚慰浆细胞发生少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聚促进T细胞释缩小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招致应对效果清楚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立原的免疫记忆解析:此题考察特异性免疫的有关知识。
在机体停止特异性免疫时可发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逝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坚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发生少量的抗体。
人类以此为原理发明了疫苗,运用后能使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免疫应对增强,而浆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存在时间短,吞噬细胞无记忆功用,不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答案:C2.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记忆细胞再次遭到相对立原的抚慰后都能迅速发生抗体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抚慰后都能不时停止分裂C.一个浆细胞(效应B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发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反的D.浆细胞(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兴旺答案:D3.以下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人体对花粉或某些药物发生的过敏反响是后天分免疫缺陷病B.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兼并抑制其繁衍属于细胞免疫C.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用都会遭到影响答案:D4.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罕见的不孕类型。
医学研讨说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发生排挤反响,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
据此判别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移植的心脏关于受者来说相当于抗原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D.可以运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理性而取得免疫赦免答案:A5.以下关于人体免疫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在体液免疫进程中,抗原都需求T细胞识别与呈递B.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杀死病毒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过敏反响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进程解析:在体液免疫进程中,某些抗原可直接抚慰B细胞,无需T细胞识别与呈递;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招致靶细胞裂解,抗原释放出来后,经过抗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被杀灭;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进程。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1a9e4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a.png)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1.(16分)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Ⅰ.苯丙酮尿症是一种由致病基因决定的氨基酸代谢病,常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损害而导致智力低下。
下图是一苯丙酮尿症家族的家系图。
(1)据上图可推测该病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判断理由是。
(2)若以A、a代表相关等位基因,则4号的基因型是。
为检测8号是否为携带者,通常采用基因探针检测,即以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含有________基因的DNA片段为探针,与待测基因进行杂交,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8号为携带者。
Ⅱ.德国小蠊(二倍体)是广东常见的室内昆虫,长期使用杀虫剂后发现其抗药性增强。
(3)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抗药性主要是由基因S突变成抗性基因s导致的。
随机取样的德国小蠊个体中,ss个体数为6,SS个体数为26,Ss个体数为18。
则抗性基因频率为。
(4)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杀虫剂杀灭效果越来越差的原因:。
(5)德国小蠊的性别决定为XO型,雌性具有的性染色体为两条X染色体(XX),雄性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XO)。
正常德国小蠊,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该个体的性别是性,其正常减数分裂产生的两种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分别是。
【答案】(1)因为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2或4或10个体)都不是患者,故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2)Aa a 显示出杂交带(3)30%(或0.3) (4)杀虫剂对德国小蠊有选择作用,德国小蠊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逐渐升高(5)雄 11+X和11【解析】⑴根据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正常,因此该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⑵3号和4号都正常,生出患病的女儿(aa),说明3号和4号的基因型都是aa;检测8号是否是携带者,即检测8号是否含有a基因,通常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基因为探针,进行DNA分子杂交,若出现杂交带,则说明含有a基因,从而得出是携带者。
(3)由题意可知,SS=26,Ss=18,ss=6,因此s的基因频率是:(2×6+18)÷100=30%.(4)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德国小蠊种群本身可能存在抗药性基因的突变体,当长期使用杀虫剂后,由于杀虫剂对个体起到了选择作用,存在抗药性基因的突变体容易存活,进而使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升高,因此长期使用杀虫剂,灭虫效果越来越差.(5)由题意可知,雌性个体的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因此某正常德国小蠊,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则该个体的性别是雄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形成的生殖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是(11+X)或11;分析题图可知,1和2是一对同源染色体,3是一条X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因此符合该个体分裂过程的选项是B;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遗传方式的判断、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和识图、图文转化的能力。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f6b5ed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7a.png)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①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②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③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④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会患遗传病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遗传病是指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通常具有垂直传递的特征。
若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则①中一个家族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也有可能是遗传病,③中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此病。
而②中一个家族几代中都出现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因此不一定是遗传病,如由环境引起的。
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体综合症,21号染色体上多了一条,而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患遗传病。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传病的特点的知识。
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专家最初预测人的基因组大约有105个基因,可是“人类基因组计划”课题组近来研究估计,可能只有3万~5万个基因。
对于人类基因的“大缩水”,从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角度看,人类在使用基因上很“节约”,与其他物种相比要高效,很可能是( )A.一个基因控制合成多种蛋白质B.一个基因含有多个遗传密码C.合成一个蛋白质时共用多个基因D.基因的分子结构不稳定,易变动【答案】A【解析】若一个基因控制合成多种蛋白质,则会“节约”基因;反之则会“浪费”基因,A正确、C错误。
遗传密码位于mRNA上,B错误;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具有稳定性,D错误。
3.下图为某遗传病(A、a)的家系图,据图可以作出的判断是(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B.该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C.该遗传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答案】C【解析】因男女均可以患该病,排除伴Y染色体遗传。
由家系图无法判断致病基因显隐性。
如果该病为隐性遗传病,若为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4号个体应正常,与图不符合,故应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号个体基因型为Aa,3、4号个体的致病基因来自1号和2号。
高考生物复习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生物复习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bebccccfc789eb162dc8a1.png)
高考生物复习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附答案)受精卵或母体受到环境或遗传的影响,引起的基因异常形成的疾病,称之遗传病。
以下是2019高考生物温习人类遗传病专题练习,请考生检测。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先天性疾病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不是遗传病B.家属性疾病是遗传病,散发性疾病不是遗传病C.遗传病的发病,在不同程度上需要环境因素的作用,但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的存在D.遗传病是仅由遗传因素引起的疾病剖析:先天性疾病要是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肯定是遗传病,但有的则是由于环境因素或母体条件的变化引起的,如病毒感染或服药不妥;而有的遗传病则是由于环境因素引发遗传因素起作用导致的后天性疾病。
家属性疾病中有的是遗传病,有的则不是遗传病,如营养缺乏引起的疾病。
同样,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由于出现的概率较小,往往是散发性的而不表现家属性。
答案: C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察人群中的遗传病时,以研究病的遗传方法为课题,下列观察的遗传病与选择的要领最合理的是()A.白化病,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观察B.红绿色盲,在患者家系中观察C.举行性肌营养不良,在市中心随机抽样观察D.青少年型糖尿病,在患者家系中观察答案: B3.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在深圳第十届高交会上宣布:大熊猫晶晶的基因组框架图绘制完成。
大熊猫有21对染色体,基因组巨细与人相似,约为30亿个碱基对,包含2万~3万个基因。
关于大熊猫晶晶基因组的叙述合理的是()A.大熊猫基因组是指熊猫所有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B.大熊猫的单倍体基因组由21条双链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组成C.大熊猫的一个染色体组与单倍体基因组所含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大熊猫与其他生物的基因组的相似程度越高,亲缘干系越远剖析:某生物基因组是指该生物所有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大熊猫单倍体基因组是指20条常染色体和X、Y 2条性染色体,即22条双链DNA分子上的遗传信息。
而染色体组是不含有同源染色体的。
专题09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解析版)2021-2024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专题09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解析版)2021-2024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27485aa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2.png)
专题09 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1.(2023·山东·高考真题)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可分别将自身两端粘在一起,着丝粒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如图所示。
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分别进入2个子细胞,交换的部分大小可不相等,位置随机。
某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Ee,其减数分裂可形成4个子细胞。
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关于该卵原细胞所形成子细胞的基因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5种可能B.若卵细胞为Ee,则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C.若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则第二极体最多有4种可能D.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则第一极体最多有3种可能【答案】C【解析】正常情况下,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或e,减数分裂Ⅱ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EE或ee,着丝粒(点)分开后,2个环状染色体互锁在一起,2个环状染色体随机交换一部分染色体片段后分开,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EE、ee、__(表示没有相应的基因),若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卵细胞的基因组成还可以是Ee,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A错误;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若卵细胞为Ee,则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基因型为__,第一极体产生的第二极体可能为E、e或Ee和__,B错误;卵细胞为E,且第一极体不含E,说明未发生互换,次级卵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为E,另外两个极体为e或ee、__,C正确;若卵细胞不含E、e且一个第二极体为E,若不发生交换,则第一极体为EE,若发生交换,则第1极体只能是Ee,综合以上,第一极体为Ee和EE两种,D错误。
2.(2022·江苏·统考高考真题)摩尔根和他的学生用果蝇实验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下列相关叙述与事实不符的是()A.白眼雄蝇与红眼雌蝇杂交,F1全部为红眼,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B.F1互交后代中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C.F1雌蝇与白眼雄蝇回交,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D.白眼雌蝇与红眼雄蝇的杂交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显微观察证明为基因突变所致【答案】D【解析】白眼雄蝇(X a Y)与红眼雌蝇(X A X A)杂交,F1全部为红眼果蝇(X A X a、X A Y),雌、雄比例为1:1,推测白眼对红眼为隐性,A正确;F1中红眼果蝇相互交配,F2代出现性状分离,雌蝇均为红眼,雄蝇红、白眼各半,雌雄表型不同,推测红、白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B正确;F1中雌蝇(X A X a)与白眼雄蝇(X a Y)杂交,后代出现四种基因型(X A X a:X a X a:X A Y:X a Y=1:1:1:1),白眼果蝇中雌、雄比例1:1,后代雌雄个体中红白眼都各半,结果符合预期,C正确;白眼雌蝇(X a X a)与红眼雄蝇(X A Y)杂交,后代雄蝇(X a Y)全部为白眼,雌蝇全为红眼(X A X a),若后代有白眼雌蝇、红眼雄蝇例外个体,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但不能用显微观察证明,D错误。
最新高考生物提升训练243人类遗传病及答案
![最新高考生物提升训练243人类遗传病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14a935866fb84ae45c8d86.png)
一、选择题1.人类遗传病种类较多,发病率高。
下列选项中,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B.苯丙酮尿症.猫叫综合征D.多指症答案解析猫叫综合征是由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属于染色体变异。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一定患遗传病[##]D.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会患遗传病答案 D3.关于多基因遗传病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起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B.受多对基因控制.在同胞中发病率高D.在群体中发病率高答案解析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在同胞中发病率相对较低。
4.(2013·江苏兴化联考)半乳糖血症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一个正常男子的母亲为纯合子,其家族中只有祖父患该病,如果这位男子与一位姐姐患有这种病的正常女子结婚,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患病的可能性为( ) A.1/3 B.1/4.1/12 D.1/32答案5.(2013·江苏兴化联考)下列与遗传变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是因为该项措施能降低某些遗传病的发病率B.基因重组可以通过产生新的基因,表现出性状的重新组合.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运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D.若DNA中某碱基对改变,则其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分子结构肯定会发生改变答案 A6.某城市兔唇畸形新生儿出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研究这种现象是否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方法不.包括( )A.对正常个体与畸形个体进行基因组比较研究B.对该城市出生的双胞胎进行相关的调查统计分析[].对该城市出生的兔唇畸形患者的血型进行调查统计分析D.对兔唇畸形患者家系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答案解析鉴定遗传病可以通过与正常基因对比的方法完成;如果一个城市的所有同卵双胞胎中,一个患唇裂,另一个也患唇裂,则一定是遗传病,因为其遗传物质相同;在兔唇患者家族中进行调查,看其患病情况,如果家族中曾经有过患者,则可确定为遗传病。
遗传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遗传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d17cb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7e.png)
遗传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1.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
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描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基因突变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人为诱导的。
B.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C. 基因突变总是导致生物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D. 基因突变可以是单碱基的替换、插入或缺失。
答案:C2. 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缺失、重复、倒位和易位。
B. 染色体数目变异只发生在性染色体上。
C. 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的影响总是有害的。
D. 染色体变异不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答案:A3.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遗传病。
B. 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遗传病。
C.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是由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引起的遗传病。
D. 所有遗传病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答案:D4. 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来自父母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基因重组可以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B.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C. 基因重组是自然选择的基础之一。
D. 基因重组可以导致新的性状的出现。
答案:B5. 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是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下列关于遗传病的预防和治疗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 遗传咨询可以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B. 所有遗传病都可以通过基因治疗来治愈。
C. 遗传病的预防只能通过避免近亲结婚来实现。
D. 遗传病的治疗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多种方式。
答案:A6. 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A. DNA复制是半保留的,即每个新合成的DNA分子都包含一个亲本链和一个新合成的链。
B. DNA复制需要DNA聚合酶、DNA解旋酶和RNA引物。
高考生物【遗传题大题】专项训练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
![高考生物【遗传题大题】专项训练20题Word版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caf8f88bd63186bcebbc48.png)
高考生物【遗传题大题】专项训练20题1.人类遗传病调查中发现两个家系中都有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患者,系谱图如下(Ⅰ-1、Ⅰ-3均无乙病致病基因)。
研究表明该地区人群中甲病的发病率为4/100。
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
⑴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⑵Ⅰ-2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Ⅱ-9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Ⅱ-5与Ⅱ-6结婚,则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⑷如果Ⅱ-7与Ⅱ-8再生育一个女儿,则女儿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或常隐) (2). 伴X染色体隐性(或伴X隐) (3). AaX B X b (4). aaX b Y (5). 1/36 (6). 1/18【解析】分析题图:Ⅰ-1和Ⅰ-2 都不患甲病,Ⅱ-2(女性)患甲病,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Ⅰ-1和Ⅰ-2 都不患乙病,又由于Ⅰ-1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Ⅱ-1患乙病,因此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根据以上分析,Ⅰ-2的基因型为AaX B X b,Ⅱ-9是患两种病的男性,基因型应为aaX b Y。
(3)对于甲病来说,Ⅰ-1和Ⅰ-2 都不患甲病,其基因型均为Aa, Ⅱ-5的基因型为1/3AA 或2/3Aa,同理,Ⅱ-6的基因型为1/3AA或2/3Aa,所以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2/3×2/3×1/4=1/9;对于乙病来说,Ⅱ-5不患乙病,基因型为X B Y, Ⅰ-3和Ⅰ-4的基因型分别为X B Y、X B X b,Ⅱ-6的基因型为1/2 X B X b、1/2 X B X B, 如果Ⅱ-5与Ⅱ-6结婚,所生男孩患乙病的概率是1/2×1/2=1/4,所以二者所生男孩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9×1/4=1/36。
高中试卷-5.3 人类遗传病(含答案)
![高中试卷-5.3 人类遗传病(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92650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a.png)
5.3 人类遗传病一、人类常见遗传病的类型1.概念: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2.遗传病的类型(1)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镰状细胞贫血、白化病、苯丙酮尿症等。
(2)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
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简称染色体病),如唐氏综合征、猫叫综合征等。
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该在群体中随机抽样调查,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
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某种遗传病的患者数/某种遗传病被调查人数×100%。
3.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时,应该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绘制遗传系谱图。
三、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核心知识梳理1.手段:主要包括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
遗传咨询2.产前诊断(1)概念:是指在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如羊水检查、B 超检查、 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检测等,确定胎儿是否患有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2)基因检测Ⅰ.概念:是指通过检测人体细胞中的DNA 序列,以了解人体的基因状况。
人的 血液、唾液、精液、毛发或人体组织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基因检测。
Ⅱ.意义a.基因检测可以精确地诊断病因:通过分析个体的基因状况,结合疾病基因组学,可以预测个体患病的风险;检测父母是否携带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也能够预测 后代患这种疾病的概率。
b.基因检测也存在争议,人们担心由于缺陷基因的检出,在就业、保险等方面受到不平等的待遇。
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1.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遗传病一定是先天性疾病B .遗传病患者一定携带致病基因C.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培优分级练D.遗传病的监测手段主要是进行产前诊断【答案】D【详解】A、遗传病不一定是先天性疾病,可能要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才会发病,A错误;B、遗传病不都含致病基因,如21三体综合征不含有致病基因,B错误;C、多基因遗传病的数量性状既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又受环境因素影响,每对等位基因彼此之间没有显隐性之分,所以其一般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方式,C错误;D、遗传病的检测与预防最主要的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D正确。
高考生物复习夯基提能专题练习及解析—人类遗传病
![高考生物复习夯基提能专题练习及解析—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6c89c5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fc.png)
高考生物复习夯基提能专题练习及解析—人类遗传病第一部分【夯实基础】1.(2021·浙江选考)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改变引发的疾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X连锁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传女不传男”C.重度免疫缺陷症不能用基因治疗方法医治D.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2. (2022·武汉高三联考)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我国人口结构,国家及时出台了“三孩政策”,计划生育“三孩”的父母都希望所生孩子是健康没有遗传病的。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推测白化病产妇后代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白化病家系进行调查B.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21三体综合征、红绿色盲等C.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D.胎儿所有先天性疾病都可通过产前诊断来确定3.(2022·南阳月考)在分组开展人群中红绿色盲遗传病的调查时,做法错误的是()A.在某个典型的患者家系中调查,以判断遗传方式B.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以计算发病率C.调查发病率时,应保证样本足够大且性别比例相当D.若某小组的数据偏差较大,汇总时应舍弃4.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都不是遗传病①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高①先天性愚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病,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①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可能是杂合子①人类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但可能遗传给子代①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A.①①①① B.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 D.①①①①5.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
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6.(2022·柳州模拟)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性不携带致病基因,却生出了一个患单基因遗传病的男孩和一个正常女孩(不考虑基因突变)。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ecb439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b.png)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连云港高三期中)下列关于伴性遗传及性染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成熟的生殖细胞中只有性染色体,没有常染色体B.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C.只有具有性别分化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之分D.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2.(2023·淮安高三模拟)先天性夜盲症是X染色体上的一种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正常的女儿和一个患先天性夜盲症的孩子。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由表现正常的夫妇生有患先天性夜盲症的孩子可知,该致病基因为隐性B.患病孩子的性别为男孩,该致病基因来源于孩子的祖母或外祖母C.表现正常的女儿与表现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可能出现夜盲症患者D.先天性夜盲症女性患者的儿子和父亲一定是患者,女儿也可能是患者3.某同学对一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女孩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了调查,记录结果如表(“○”代表患者,“√”代表正常,“?”代表患病情况未知)。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B.若祖父正常,则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C.若祖父患病,这个家系中所有患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D.该患病女孩的父母再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4.(2023·广东,16)鸡的卷羽(F)对片羽(f)为不完全显性,位于常染色体,Ff表现为半卷羽;体型正常(D)对矮小(d)为显性,位于Z染色体。
卷羽鸡适应高温环境,矮小鸡饲料利用率高。
为培育耐热节粮型种鸡以实现规模化生产,研究人员拟通过杂交将d基因引入广东特色肉鸡“粤西卷羽鸡”,育种过程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正交和反交获得F1个体表型和亲本不一样B.分别从F1群体Ⅰ和Ⅱ中选择亲本可以避免近交衰退C.为缩短育种时间应从F1群体Ⅰ中选择父本进行杂交D.F2中可获得目的性状能够稳定遗传的种鸡5.(2023·扬州高三模拟)白化病是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0449f71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f.png)
高三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它发病率比较高B.基因内增加一个碱基对,只会改变肽链上一个氨基酸C.每个人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中,基因是不断变化的D.在一个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基因称为基因库【答案】A【解析】B错误,只增加一个碱基会导致移码突变,突变位点后所有氨基酸都会改变;C错误,在生长过程中,基因本身不改变,改变的只是基因的表达状态;D错误,基因库是一个种群全部个体所带有的全部基因的总和。
只有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有关遗传变异与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
2.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I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
图2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 I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B.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C.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 H X hD.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答案】D【解析】H基因经Bcl I酶切后可产生99bp和43bp二个片段,而h基因经Bcl I酶切后只产生142bp的一个片段,说明h基因中没有Bcl I酶的识别序列和酶切位点,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II-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说明其只有h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II-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说明其既有H基因又有h 基因,基因型应为X H X h;II-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基因型为X H Y,II-3的基因型为1/2X H X H和1/2X H X h,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即基因型为X h Y)的概率为1/4。
高考生物专题《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a820f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14.png)
高考生物专题《人类遗传病》真题练习含答案1.遗传病是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改变引发的疾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友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X连锁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传女不传男”C.重度免疫缺陷症不能用基因治疗方法医治D.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答案:D解析:血友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由于男性和女性的细胞内都有X 染色体,故对于X连锁遗传病,男性、女性都有可能得病,如红绿色盲患者中既有女性又有男性,B错误;可以采用基因治疗重度免疫缺陷症,比如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可以通过向患者的T淋巴细胞转移腺苷脱氨酶基因的方法进行治疗,C错误;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生率与母亲的生育年龄有关,如21-三体综合征,女性适龄生育时胎儿先天畸形率低,超龄后年龄越大,胎儿先天畸形率越大,D正确。
2.用光学显微镜对胎儿的体细胞进行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A.白化病B.21三体综合征C.猫叫综合征D.镰状细胞贫血答案:A解析:白化病是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不可见,A正确;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在显微镜下可见,B错误;猫叫综合征是染色体部分片段缺失,在显微镜下可见,C 错误;镰状细胞贫血是基因突变,但因为红细胞形态的改变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D错误。
3.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个家族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不是遗传病B.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是遗传病C.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会患遗传病D.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也可能患遗传病答案:D解析:若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则一个家族中仅一代人中出现过的疾病也有可能是遗传病,A错误;一个家族几代人中都出现过的疾病不一定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遗传病,如某种传染病,B错误;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患此病,若是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则表现正常,C错误;遗传病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增添或缺失所引起,如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属于不携带致病基因而患遗传病,D正确。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人类遗传病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练习: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eb57173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0.png)
人类遗传病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不能同时合成正常的和异常的血红蛋白B.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C.患苯丙酮尿症和白化病的直接原因都是患者体内缺乏酪氨酸酶D.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患者中,部分患者的病症较轻2.人类红绿色盲(B/b)和蚕豆病(G/g)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某健康母亲生了一个既患色盲又患蚕豆病的儿子。
正常情况下,这位母亲的X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可能的排布情况是(不考虑基因突变)( )A BC D3.下列有关变异和人类遗传病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倍体西瓜可以由种子发育而来B.可以借助显微镜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在男女中不同,则为伴性遗传D.不含有致病基因的胎儿也可能患有遗传病4.某遗传病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引起,当个体携带含突变基因的线粒体数量达到一定比例后会表现出典型症状。
Ⅰ1患者家族系谱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Ⅱ1与正常男性结婚,无法推断所生子女的患病概率B.若Ⅱ2与Ⅱ3再生一个女儿,该女儿是突变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1/2C.若Ⅲ1与男性患者结婚,所生女儿不能把突变基因传递给下一代D.该遗传病的遗传规律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5.下图是甲、乙两病患者家族系谱图,其中Ⅰ1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Ⅱ4、Ⅲ2、Ⅲ4一定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B.Ⅲ2、Ⅲ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Ⅰ1和Ⅰ2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1/16D.如果Ⅰ1和Ⅰ2的孩子足够多,那么患病孩子的基因型有5种6.某人类基因组研究院确认了X染色体上有1 098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有趣的是,这1 098个基因中只有54个在对应的Y染色体上有相应功能的等位基因,而Y染色体上仅有大约78个基因。
这些基因的异常会导致伴性遗传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0或1或2条X染色体B.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定了人体24条染色体上全部基因的脱氧核苷酸序列C.位于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等位基因的遗传与性别无关D.伴X染色体遗传病具有交叉遗传、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的特点7.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如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题:人类遗传病下面是编辑老师整理的2019年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题:人类遗传病,希望对您提高学习效率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
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
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
解析:本题考查特异性免疫的有关知识。
在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时可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人类以此为原理发明了疫苗,使用后能使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免疫应答加强,而浆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存在时间短,吞噬细胞无记忆功能,不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
答案:C
2.有关免疫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都能迅速产生抗体
B.B细胞、T细胞和浆细胞遇到刺激后都能不断进行分裂
C.一个浆细胞(效应B细胞)内的基因数目与其产生的抗体数量是相同的
D.浆细胞(效应B细胞)的寿命比记忆B细胞短而所含的内质网相对发达
答案:D
3.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体对花粉或某些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B.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
C.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D.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
答案:D
4.免疫性不孕(存在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等)是临床上常见的不孕类型。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角膜、大脑、软骨、妊娠的子宫等都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蛋白而不产生排斥反应,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为免疫赦免区。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植的心脏对于受者来说相当于抗原
B.免疫赦免现象说明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
C.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特性不利于胚胎的正常发育
D.可以使用药物提高人体免疫系统的敏感性而获得免疫赦免
答案:A
5.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都需要T细胞识别与呈递
B.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杀死病毒
C.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过敏反应
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解析: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某些抗原可直接刺激B细胞,无需T细胞识别与呈递;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抗原释放出来后,通过抗体的特异性免疫作用被杀灭;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病;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
答案:D
6.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解析: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功能,但不具有特异性;图中内吞泡和溶酶体融合,将抗原处理成片段,所以溶酶体参与抗原
的加工处理过程;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阶段都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阶段,不仅仅存在于体液免疫过程中。
答案:B
7.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解析:图甲中发生了从RNA到DNA的逆转录过程。
乙图中横轴为感染时间,纵轴为抗体水平,推测机体内发生了体液免疫;丙、丁的区别在于纵轴代表的量不同,丙是发挥特异性免疫的T细胞量,而丁却是HIV病毒的数量。
C加入药物a后T细胞数量上升,说明HIV被杀死,破坏T细胞的过程减弱,T细胞数量上升;加入药物b后,HIV病毒上升,说明HIV对该药物不敏感。
答案:D
8.
如图表示A、B两妇女在1到5月份血浆中人乳头瘤状病毒抗体的相对含量(其中妇女A在1月份接种了相应的疫苗,两人均在4月份感染了人乳头瘤状病毒)。
下列对曲线图的解
释不正确的是()
A.妇女A在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B.两人体内的B细胞要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需抗原的刺激
C.两人在5月份抗体含量的差异是由于妇女A体内记忆细胞的活动
D.两人体内效应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够攻击被人乳头瘤状病毒入侵的靶细胞
解析:妇女A感染人乳头瘤状病毒时,抗体产生的量较接种相应疫苗时多,说明其接种疫苗后,体内产生了抗体和记忆细胞;B细胞必须接受抗原的刺激才能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妇女A注射疫苗后,机体内产生了相应的记忆细胞,当感染人乳头瘤状病毒后免疫应答会比较迅速并且强烈;淋巴因子不能直接攻击靶细胞。
答案:D
9.我国人用疫苗大流行流感疫苗获准生产,专家称,这对防控禽流感大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接种该疫苗能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B.接种疫苗后获得相应的免疫力,属主动免疫
C.接种该疫苗后,机体将获得对各种流感病毒的免疫能力
D.多次接种,可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
解析:接种疫苗后,可以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使个体获得相应的免疫力,从而预防一些传染病,为主动免疫过程;接种该疫苗后,只能针对该种流感病毒产生免疫能力;多次接种能提高人体内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的数量。
答案:C
10.HIV能通过细胞表面的CD4(一种受体蛋白)识别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修饰过的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
因H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红细胞成为HIV的陷阱细胞,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
据以上材料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侵染T细胞会引发免疫缺陷综合征
B.红细胞可作为陷阱细胞与其结构有关
C.入侵到红细胞的HIV随红细胞凋亡后会被免疫系统清除
D.T细胞与红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相同
解析:HIV侵入人体,侵染人体的T细胞,引发免疫缺陷综合征;红细胞内无细胞核、细胞器,不能为HIV的增殖提供合成物质的场所;红细胞凋亡使HIV也随之被免疫系统清除;T细胞是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形成的,而红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形成。
答案:D
11.下面是有关体液和细胞两种免疫方式的相关实验。
将切除胸腺的小鼠用大剂量X射线照射后,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表: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正确的是()
A.实验一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
B.实验二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胸腺产生的淋巴细胞是B淋巴细胞
C.实验三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骨髓产生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
D.通过对四组实验的对比,可说明体液免疫比细胞免疫更重要
解析:实验一说明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可杀死小鼠体内的淋巴细胞;实验二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胸腺产生的淋巴细胞是T淋巴细胞;实验三与实验一和实验四的对比,可说明骨髓产生的淋巴细胞不是T淋巴细胞,而是B淋巴细胞;通过对四组实验的对照,不能说明体液免疫比细胞免疫更重要。
答案:A
12.如图是人体内的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图中的细胞A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均起作用;细胞B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
B.移植的器官发生的排斥反应,主要与①、②、⑥、⑦有关;预防接种主要与①、②、③、④、⑤、⑧有关
C.⑤、⑥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导致细胞内
DNA分子数量的减少
D.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体内会发生⑦或⑧的过程,进而产生G或E,发挥特定的免疫效应
解析:A正确,图中的细胞A、B分别是吞噬细胞和T细胞;B正确,移植的器官发生排斥反应与细胞免疫有关,免疫预防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C错误,⑤、⑥过程的实质是基因选择表达的结果,细胞内遗传物质保持不变;D正确,当抗原再次进入机体,会刺激记忆细胞,发生更强、更快的二次反应。
答案:C
2019年高考生物专项练习题:人类遗传病已经呈现在各位考生面前,望各位考生能够努力奋斗,更多精彩尽在查字典生物网高考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