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合集下载

教资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教资高中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印象派绘画的技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艺术、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点。

2. 印象派绘画的技法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印象派绘画技法的理解和运用。

2. 对印象派绘画作品的鉴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和发展。

2. 展示一幅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印象派绘画的艺术魅力。

二、新课讲授1. 活动一:感知- 教师展示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作品中的色彩、构图、技法等特点。

-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印象派绘画的理解和感受。

2. 活动二:分析- 教师讲解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重点介绍印象派绘画的技法。

- 学生结合作品,分析印象派绘画技法的运用及其在作品中的效果。

3. 活动三:鉴赏-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印象派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 学生分享对作品的鉴赏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幅非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与印象派绘画的异同。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技法。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五、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搜集一幅印象派绘画作品,分析其技法特点及其在作品中的应用。

2.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印象派绘画的短文,分享自己的鉴赏心得。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印象派绘画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和技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资面试高中美术教案模板

教资面试高中美术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调配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知识、色彩调配方法。

2.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和谐性与创意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色彩样本、调色板、画笔等。

2. 学生准备:彩色铅笔、水彩笔、调色板、画纸等。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播放一段关于色彩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现象。

2. 提问: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色彩?这些色彩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审美。

(二)新课教学1. 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a. 色彩的分类:原色、间色、复色。

b. 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c. 色彩的冷暖感:冷色调、暖色调。

2. 讲解色彩调配方法:a. 混色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混合,得到新的颜色。

b. 调色法:通过调整颜色比例,得到不同的色调和明度。

3. 学生分组进行色彩调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三)色彩搭配与创意1. 学生展示自己的色彩调配作品,教师点评。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搭配色彩才能使画面和谐?3. 学生自由发挥,创作一幅具有创意的色彩作品。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色彩,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课后作业1.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色彩现象,分析其色彩搭配特点。

2. 创作一幅以“色彩的魅力”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教资面试高中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教资面试高中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掌握色彩的三原色和间色,尝试进行色彩的调配,培养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体验色彩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三原色和间色,学会调配颜色。

2. 教学难点:把握色彩的整体和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的色彩特点,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色彩吗?色彩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包括原色、间色、复色等。

2. 展示三原色(红、黄、蓝)和间色(橙、绿、紫)的调配过程,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调配原理。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色彩,如水果、花卉、建筑等,感受色彩的多样性。

(三)实践操作1. 教师发放调色盘、颜料、画笔等工具,让学生尝试调配颜色。

2.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色彩的调配练习,体验色彩的乐趣。

3. 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调配过程中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调配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色彩,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色彩的调配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美术学习中取得进步。

高中美术教资面试教案

高中美术教资面试教案

高中美术教资面试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色彩的基本理论和运用方法。

2. 掌握色彩搭配的技巧,提高审美和创作能力。

3. 能够独立完成一幅以色彩运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教学内容与过程:引入阶段:- 开场引导:通过展示不同色彩组合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认识。

-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色彩理论的历史背景及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发展阶段:- 讲解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及色轮的概念。

- 分析色彩对比(互补色、邻近色等)以及其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实例。

- 讨论色彩心理效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带来宁静等。

实践操作阶段:- 指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材料(水彩、油画棒、色纸等)。

- 安排学生尝试创作一幅色彩丰富的静物画或风景画。

- 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大胆尝试色彩的对比和搭配,发挥个性和创意。

总结反馈阶段:- 邀请学生展示并分享自己的作品,开展自评和互评活动。

- 教师点评,强调色彩运用中的亮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 总结色彩知识要点,强化学习成果。

教学策略:- 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

-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色彩的魅力。

- 采用启发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评价方式:-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操作过程。

- 作品评价:根据作品的色彩运用、创意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考虑是否所有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是否需要个别辅导。

- 分析学生作品,了解学生对色彩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 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案,使其更贴合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

教资高中美术试讲各类教案模板

教资高中美术试讲各类教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线条的魅力》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线条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线条的表现技巧,并能运用线条创作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线条艺术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线条的种类、特点及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2. 难点:运用线条创作具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美术作品图片3. 线条画具(铅笔、炭笔、毛笔等)4. 学生作业作品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线条艺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出问题:“线条在美术作品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授1. 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种类及特点。

- 直线:平稳、有力、庄重。

- 曲线:优美、柔和、富有动感。

- 折线:复杂、多变、富有节奏感。

2. 分析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3. 展示优秀线条艺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分析。

(三)实践创作1. 学生分组,根据所学线条知识,选择合适的线条进行创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创作心得,提出自己的收获和不足。

3. 教师针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六、板书设计:《线条的魅力》一、线条的基本概念、种类及特点1. 直线:平稳、有力、庄重2. 曲线:优美、柔和、富有动感3. 折线:复杂、多变、富有节奏感二、线条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1. 绘画2. 雕塑3. 设计三、实践创作1. 学生分组创作2. 教师巡回指导3. 作品展示与评价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线条的基本概念、种类及特点,引导学生欣赏、分析线条艺术作品,并实践创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试讲教案

教案一.教材分析:1.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2.本课的内容及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本课在教材中共占两个页码,在版面安排上形成一个对称蝴蝶页。

内容分成上下两个部分。

上部分为课程内容部分,下部分主要为参考素材部分,也是课程内容的一个步骤。

课程内容部分可以分为左右两个部分。

左半部分是两幅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和本课的简单提示,主要起引导作用;右半部分介绍了运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创作“山水画”的基本步骤和几种变化形式。

创作“山水画”所参照的就是沈周的《庐山高》。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课程,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

本课希望学生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技巧,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一幅“山水画”作品。

本课其实是给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利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中的“滤镜”功能提供一个平台,其目的在于借助电脑美术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功能,将自己在前面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段进行综合的处理,全面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同时认识和理解传统绘画的独特创作方法结合电脑美术的特点所带来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本课希望学生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技巧,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副“山水画”作品。

其目的在于借助电脑美术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功能,将自己在前面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段进行综合处理,全面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3.教学思想方法分析:二.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

②学会运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中的“滤镜”功能美术技巧,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创作出一幅“山水画”作品2.能力目标:学生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作。

高中美术教资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美术教资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印象派绘画风格的特点及影响》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基本特点,掌握印象派绘画的技法,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基本特点,了解印象派绘画技法。

2. 教学难点:分析印象派绘画对后世艺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印象派绘画作品图片3. 教学笔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印象派绘画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印象派绘画作品给人以清新、自然、明快的感觉。

3. 介绍课题:印象派绘画风格的特点及影响。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基本特点:(1)注重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强调光影变化和色彩对比。

(2)构图简洁,画面留白,给人以空间感。

(3)描绘对象生动,富有表现力。

2. 教师展示印象派绘画技法,如:(1)点彩法:用小笔点画出各种颜色的小点,形成丰富的色彩效果。

(2)薄涂法:用薄薄的颜料层表现对象,使画面具有透明感。

3.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印象派绘画对后世艺术发展的影响:(1)推动了现代绘画的发展,为后世的抽象派、立体派等流派奠定了基础。

(2)丰富了绘画的表现手法,使绘画艺术更加多样化。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印象派绘画风格有哪些优点和不足?2. 学生尝试用印象派绘画技法创作一幅作品。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印象派绘画风格的特点及影响。

2. 学生分享课堂练习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 查阅资料,了解印象派绘画风格的其他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2. 尝试用印象派绘画技法创作一幅作品,并分享创作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讨论、练习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印象派绘画风格的特点及影响,提高了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思维。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面试教案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面试教案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教案主题:表达和创作能力的培养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表达和创作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2.学生通过多种绘画媒介和技法,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3.学生能够独立进行美术创作,并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改进。

教学重点:1.理解表达和创作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2.能够通过绘画媒介和技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3.能够独立进行美术创作,并进行评价和改进。

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2.帮助学生进行作品评价和改进。

教学准备:1.PPT课件;2.图片和视频素材;3.绘画工具和材料;4.学生作品展示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认为表达和创作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什么?”通过讨论和分享,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Step 2:知识传授(15分钟)使用PPT课件,介绍表达和创作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包括以下内容:1.表达是美术作品传达观念、情感和理念的方式;2.创作是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过程;3.表达和创作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Step 3:实践练习(30分钟)让学生使用不同的绘画媒介和技法,进行自由创作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主题或者情境,例如“自然景色”、“家乡风景”、“喜欢的明星”等,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创作。

Step 4:作品展示和评价(10分钟)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展示板上,并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可以从构图、色彩运用、线条表达、主题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写下自己的改进意见。

Step 5: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学习收获,强调学生可以通过表达和创作,将内心的想法和情感传达给他人。

Step 6: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创作,并写一篇作品自我评价和反思的心得体会。

可以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和分享。

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参观美术馆、画廊等,提高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

教资面试高中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教资面试高中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梵高《星夜》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梵高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了解梵高《星夜》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 难点:分析梵高《星夜》中独特的色彩运用和构图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梵高《星夜》图片、相关资料。

2. 学生准备:了解梵高的生平事迹,预习《星夜》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梵高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梵高的兴趣。

2. 提问:梵高是哪个国家的画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哪些?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二)新课讲授1. 教师展示梵高《星夜》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 这幅画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画中的天空和村庄有什么特点?- 画中的色彩运用有何独特之处?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讲解:- 《星夜》描绘了夜晚的星空和村庄,展现了梵高对自然的热爱。

- 画中的天空呈现出漩涡状,村庄和树木显得模糊,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 梵高运用了独特的色彩运用,如蓝色和黄色的强烈对比,使画面充满动感。

3. 教师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星夜》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梵高《星夜》中的色彩运用和构图特点。

2. 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梵高《星夜》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2. 提问:梵高《星夜》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3.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作业布置1. 观察生活中的一幅美术作品,运用美术鉴赏的方法进行分析。

2. 撰写一篇关于梵高《星夜》的鉴赏文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梵高《星夜》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高中美术教资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美术教资面试教案模板范文

课题:《印象派绘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象派绘画的起源、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点,掌握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技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美术,提高审美素养,激发学生探索艺术奥秘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技法,理解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

【难点】分析印象派绘画的审美价值,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科书、绘画工具(水彩、铅笔等)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印象派绘画的短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印象派绘画的魅力。

2.提问:同学们刚才看到的绘画风格是什么?这种风格有什么特点?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印象派绘画。

(二)直观欣赏感知1.展示印象派绘画代表作品,如莫奈的《日出·印象》、雷诺阿的《睡莲》等。

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1)这些作品描绘了怎样的场景?(2)画面色彩有什么特点?(3)画家运用了哪些绘画技法?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印象派绘画的基本特点。

(三)分析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1.介绍印象派绘画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2.分析印象派绘画的艺术特色:(1)注重光与色的变化,表现自然景观的瞬间变化。

(2)强调画面的平面性和装饰性。

(3)运用点彩技法,使画面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感。

3.引导学生思考:印象派绘画的艺术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四)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印象派绘画的基本技法,如点彩法、短笔触等。

2.学生根据所学技法,进行实践练习,创作一幅印象派风格的绘画作品。

(五)总结与评价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印象派绘画的艺术价值。

五、课后作业1.收集印象派绘画的代表作品,了解画家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尝试运用印象派绘画技法,创作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绘画作品。

高中美术教资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教资试讲教案模板

一、课题:《色彩的表现与应用》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手法,掌握色彩调配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色彩的基本原理、表现手法和调配技巧。

2. 教学难点:色彩的整体协调与搭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一幅具有丰富色彩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2.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色彩的表现与应用》。

(二)新课讲授1. 讲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包括原色、间色、复色等概念。

2. 分析色彩的表现手法,如色彩对比、色彩调和、色彩渐变等。

3. 介绍色彩调配的技巧,如色彩混合、色彩叠加、色彩分离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色彩调配练习,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创作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2. 拓展: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运用色彩美化生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基本原理和表现手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3. 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审美情趣的提高。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注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 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是否客观、公正,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

注:本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高中美术教师面试 教案模板(共6篇)

高中美术教师面试 教案模板(共6篇)

高中美术教师面试教案模板(共6篇)第1篇:教师招考面试高中美术教案高中美术试讲模板《釉上彩工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陶瓷艺术,学习彩绘装饰的手段,尝试完成一件彩绘作品。

2.通过学习陶瓷艺术的历史,了解有关装饰手段,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尝试独立完成制作。

3.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陶瓷艺术的历史,学习彩绘装饰的手段,掌握釉上彩工艺。

【教学难点】学习彩绘装饰的手段,掌握釉上彩工艺,尝试完成一件彩绘作品。

三、教学准备图片、多媒体等四、教学环节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陶艺”视频,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视频中为大家介绍了什么? 学生观看回答教师总结:陶瓷的分类(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引出课题——釉上彩工艺环节二:合作探究,讲授新课教师展示图片“釉上彩”、“釉下彩”,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釉下彩绘与釉上彩绘的装饰工艺和窑炉有着较大区别,釉上彩绘装饰效果更接近工笔画,并且彩料的颜色十分丰富。

环节三:具体分析教师继续展示“釉上彩”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讲解釉上彩的分类以及含义。

教师总结:釉上彩绘又包括古彩、粉彩和新彩,他是用陶瓷彩料和调色剂,在烧成的白瓷上进行装饰的陶艺施釉工艺。

教师继续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请同学找出釉上彩作品。

环节四:教师演示,学生实践 1.教师结合视频讲解“釉上新彩”的制作方法①设计画稿,准备工具和彩料②拓图样在瓷器或瓷板上③用水胶调艳黑,勾线④用油料调和颜色,海绵或丝绵进行拍拓装饰纹样。

⑤待干燥后,可入窑烧制。

高中教资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教资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作品。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分析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作品。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美术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作品图片3. 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二、新课教学1. 印象派概述(1)介绍印象派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和艺术特点。

(2)展示印象派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

(3)小组讨论:印象派作品给你带来了哪些感受?为什么?2. 后印象派概述(1)介绍后印象派的历史背景、代表人物和艺术特点。

(2)展示后印象派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作品。

(3)小组讨论:后印象派作品与印象派作品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三、课堂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创作,要求学生运用印象派或后印象派的艺术手法,描绘一幅具有个人特色的画作。

2. 学生展示作品,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方面的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历史背景、艺术特点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方面的能力。

3. 学生在绘画创作中的表现。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是否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艺术特点。

3.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教资面试高中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教资面试高中美术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发展脉络,了解古代、近现代美术的主要成就。

2. 培养学生对中国美术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对中国美术史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2. 古代、近现代美术的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1. 中国美术史各个时期的特点。

2. 古代、近现代美术代表作品的艺术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具等。

2.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中国美术史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一幅中国古代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这幅作品反映了我国哪个时期的美术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中国美术史,了解我国古代、近现代美术的主要成就。

二、新课讲授1. 古代美术(1)展示古代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美术的基本特点。

(2)讲解古代美术的分期,如: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

(3)介绍古代美术的主要成就,如:青铜器、陶瓷、绘画、雕塑等。

2. 近现代美术(1)展示近现代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近现代美术的基本特点。

(2)讲解近现代美术的分期,如:清末民初、五四运动后、新中国成立后等。

(3)介绍近现代美术的主要成就,如:油画、国画、雕塑、建筑等。

三、课堂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古代、近现代美术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2. 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发展脉络和古代、近现代美术的主要成就。

2.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提高对中国美术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古代、近现代美术代表作品的艺术特点。

2. 收集一幅自己喜欢的古代或近现代美术作品,并撰写一篇鉴赏文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美术作品、讲解美术史分期、介绍美术成就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美术史的基本发展脉络。

高中美术教师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美术教师试讲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美术鉴赏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授课时间: 40分钟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美术鉴赏知识,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评价美术作品。

- 难点:理解不同艺术形式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科书- 美术作品图片- 教学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播放音乐或视频:以一段音乐或视频引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美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美术鉴赏的意义。

二、讲授新课(25分钟)1. 介绍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讲解美术鉴赏的定义、方法和原则。

2. 分析美术作品:以图片或实物为例,分析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和技巧。

3. 引导学生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发表对美术作品的看法,并互相交流。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分组创作:让学生分组,利用提供的材料进行美术创作,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2. 展示与评价:每组展示作品,并邀请其他组进行评价,共同学习。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美术鉴赏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 引导学生反思:思考美术鉴赏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如提问、讨论、创作等。

-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如绘画、写作等。

-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形式、内容、技巧等方面。

---注意事项:1.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资面试美术高中教案模板

教资面试美术高中教案模板

课题:《色彩的表现与应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色彩的基本理论,掌握色彩的表现方法,学会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学会运用色彩进行绘画创作。

2. 教学难点:色彩搭配的和谐性,创新思维在色彩表现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色彩颜料、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3. 色彩理论书籍或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组色彩丰富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问:你们觉得这些作品中的色彩有什么特点?它们是如何表现的?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色彩在美术作品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色彩搭配的和谐性对作品的整体效果至关重要。

二、新课教学1. 讲解色彩的基本理论,包括原色、间色、复色等概念,以及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2. 介绍色彩的表现方法,如色彩渐变、色彩对比、色彩调和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色彩搭配在实际作品中的应用。

三、实践环节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幅色彩搭配和谐的作品。

2. 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色彩搭配方面的疑问。

3. 作品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和评价,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在美术作品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运用色彩美化生活。

3.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以“家乡的色彩”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作品,表现家乡的美丽景色。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色彩理论、实践操作和作品评价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面试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面试美术试讲教案模板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教材:《美术鉴赏》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教学重点:1.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

2. 学生独立思考、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学生对美术鉴赏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互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美术鉴赏的意义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美术作品和艺术家。

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分析、比较、评价等。

2. 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一幅美术作品,运用鉴赏方法进行评价。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幅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作品的艺术特点、创作背景和审美价值。

3. 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互动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如何鉴赏一幅美术作品?”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分享给全班同学。

3.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美术鉴赏的重要性。

五、实践环节1. 学生自主选择一幅美术作品,运用鉴赏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

3. 教师点评并总结,指出学生在鉴赏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六、课堂小结1.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美术鉴赏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1. 学生课后继续学习美术鉴赏方法,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2. 撰写一篇关于美术鉴赏的感悟,下节课分享。

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堂上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水平。

3. 教师应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高中教师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高中教师美术试讲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高中美术班教学目标:1. 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2.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色彩搭配能力和审美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

教学难点:1. 色彩搭配的实践操作。

2. 创新思维和审美素养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教材、画纸、画笔、颜料等。

2. 学生分组准备:每组准备一张画纸、一套颜料、一支画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色彩搭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色彩搭配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色彩搭配的理解和感受。

二、讲授新课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原色、间色、复色等。

2. 教师介绍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如和谐原则、对比原则、互补原则等。

3. 教师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色彩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色彩搭配实践,每组完成一幅作品。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心得。

四、作品点评与总结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色彩搭配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五、布置作业1. 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一幅具有创意的画作。

2. 课后收集与色彩搭配相关的资料,进行拓展学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和实际应用。

在实践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较高,作品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色彩搭配的实践操作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

同时,本节课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素养,为学生未来的艺术创作奠定了基础。

教资面试高中美术学科教案模板

教资面试高中美术学科教案模板

课程名称:美术鉴赏年级:高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掌握美术作品的审美标准,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和美术作品的审美标准。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鉴赏方法分析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美术作品图片或实物3. 学生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一幅著名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幅作品给你怎样的感受?”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如何鉴赏美术作品。

”二、新课讲授1. 讲解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a. 观察法:从整体到局部,从色彩、构图、造型等方面观察作品。

b. 分析法:分析作品的创作背景、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

c. 评价法:根据审美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

2. 介绍美术作品的审美标准:a. 艺术性: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b. 创新性:作品具有创新意识,突破传统观念。

c. 审美性:作品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实践环节1. 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幅美术作品进行鉴赏。

2. 每组派代表进行作品分析,分享鉴赏心得。

3. 教师点评各组鉴赏成果,指导学生如何提高鉴赏能力。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美术鉴赏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欣赏美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学生选择一幅自己感兴趣的美术作品,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鉴赏,并撰写鉴赏心得。

2. 下节课分享鉴赏心得,互相交流学习。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使学生掌握了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教资面试教案高中模板

美术教资面试教案高中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原色、间色以及复色的调配方法,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原色、间色以及复色的调配方法。

2. 教学难点:把握颜色整体和谐的基础上进行色彩调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色彩颜料、画笔、调色板3. 自然景观、生活物品图片4. 学生作品展示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 展示一幅色彩丰富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从这幅图片中感受到哪些色彩?”2. 引导学生讨论色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

(二)新课教学1. 色彩的基本概念- 介绍色彩的定义、分类以及色彩的物理属性。

-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色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色彩的丰富性。

2. 原色、间色与复色- 介绍原色、间色以及复色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三者之间的关系。

- 展示调色板,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原色、间色以及复色在调色板上的分布。

3. 色彩调配实践-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套调色工具和颜料。

- 学生尝试调配出不同颜色,并分享调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三)巩固练习1. 观察生活中常见的色彩搭配,引导学生分析色彩的和谐与冲突。

2. 学生自选主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创作,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总结色彩学习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拍摄生活中具有丰富色彩的图片,分析其色彩搭配。

2. 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色彩创作,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
一.教材分析:
1.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本课的内容及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
本课在教材中共占两个页码,在版面安排上形成一个对称蝴蝶页。

内容分成上下两个部分。

上部分为课程内容部分,下部分主要为参考素材部分,也是课程内容的一个步骤。

课程内容部分可以分为左右两个部分。

左半部分是两幅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和本课的简单提示,主要起引导作用;右半部分介绍了运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创作“山水画”的基本步骤和几种变化形式。

创作“山水画”所参照的就是沈周的《庐山高》。

本课是以“造型·表现”为主的课程,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第四学段的阶段目标设课。

本课希望学生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技巧,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创作出一幅“山水画”作品。

本课其实是给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利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中的“滤镜”功能提供一个平台,其目的在于借助电脑美术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功能,将自己在前面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段进行综合的处理,全面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同时认识和理解传统绘画的独特创作方法结合电脑美术的特点所带来的新的思
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本课希望学生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学会运用适当的电脑美术技巧,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一副“山水画”
作品。

其目的在于借助电脑美术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的功能,将自己在前面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段进行综合处理,全面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3.教学思想方法分析: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学会根据自己创作的需要收集和选择适当的图片素材。

②学会运用电脑图像处理软件中的“滤镜”功能美术技巧,选择并利用适当的图片素材,创作出一幅“山水画”作品
2.能力目标: 学生能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和形式美认
识、理解并有一定体会的基础上, 认识利用电脑进行美术创
作。

可以对多种多样的素材进行随心所欲的造型和色彩处理
的功能,将自己在前面课程所学的内容结合现代化的创作手
段进行综合的处理,全面提高自己的美术素
养,同时认识和理解传统绘画的独特创作方法,及对意境和形式美的运用,结合电脑美术的特点所带来的新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4.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成就及
有关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

巩固对中国传统绘画美的认识和理解,锻炼和培养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造精神。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上,运
用电脑图像处理功能进行创作。

(2)难点:如何在选择素材和创作中,融入自己对意境和形
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将“滤镜”功能进行合理组合使
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演示法、比较法等………..、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photoshop软件
五.学具准备
提前向学生布置作业:结合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寻找图片素材,进行创作构思。

六.教学过程
㈠组织教学。

1、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素材。

2、筛选图片(对已选素材进行汇总,特别需要结合自己对意境和形式美内容的认识和理解进行色彩、造型方面调整)㈡导入新课
教室里响着古琴曲
在悠扬的古琴声中,让我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用电脑画山水画》.国画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一提起国画,人们就立刻会想起独有情趣的花鸟小品,或是细致典雅的工笔画,或是气势磅礴的写意山水画.通过同学们下去对山水画资料的查找,相信同学们对中国传统绘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下面让我们一起再来回味一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