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的困境和出路_卫兴华

合集下载

当前理论经济学若干热点问题_卫兴华

当前理论经济学若干热点问题_卫兴华

当前理论经济学若干热点问题卫兴华孙咏梅一、关于中国改革与发展的道路及其指导思想中国改革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对改革开放道路及其指导思想等问题的分析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包括如何评价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如何处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关系,如何看待股份制的地位,以及如何认识国有企业与非公企业的性质等等。

刘国光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改革必须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其中,“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

三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四是在经济运行机制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五是政府职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卫兴华认为,我国的改革与创新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

改革的对象是旧的经济体制,探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首先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本身。

但这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一成不变的,基本制度也要创新和发展。

张宇认为,当前深化改革必须强调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近些年来,我国一些部门和地方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出现了低价出售国有资产、管理者内部收购、权钱交易等变相私有化的现象,不仅导致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而且造成了严重的腐败和贫富分化,极大地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还使一些原本优秀的国有企业在经营上陷入困境。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接近或超过50%,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已下降到不足30%。

在这种情况下再大规模实行非国有化,这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来说无异于釜底抽薪。

简新华认为,“中国模式”成功的重要经验是正确处理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浅析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难点与出路

浅析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难点与出路

浅析深化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存在的难点与出路作者:张正伟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10期摘要: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经历了脱胎换骨的变革。

至今,已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国有大公司、大集团,开放搞活了一批国有中下企业,国有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经济效益明显,为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4年中国100家企业进入世界500强排名,其中绝大多数是国有企业。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停留和倒退没有出路。

而当今国企改革还难以实现“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的目标,因此,深化国企改革,对于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毋容置疑,深化国企改革是一场伟大创新和实践活动,它必然面对许多困难和阻力,以及各种束缚和挑战。

因此,本文针对深化国企改革中遇到的难点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应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望能够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难点出路措施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的难点深化国企改革中的难点,有制度性的,有非制度性的,有历史原因留下的,也有改革中新产生的。

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解决了一些问题,同时,随着改革发展又引出一些新问题;另一方面,也有非体制原因产生的,如领导个人素质高低、员工心理素质以及企业文化等因素产生的改革阻力等问题。

(一)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问题所谓“所有者虚置”不是说没有法律上和形式上的所有者,而是指这样的“所有者”不能切实负担起应有的责任。

这是体制问题,更是影响国企改革其他要素的根本问题,比如国有产权不明晰、组织结构职责不清、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不匹配等。

针对此问题国有企业虽然进行了许多改革措施,但是仍然无法破冰,致使国企改革看起来轰轰烈烈,但是无法取得深层次的进展。

因此,它也成为当前深化国企改革最大的困难。

(二)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存在缺陷、运转不灵(1)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的表现之一是国有股权“一股独大”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导致董事会结构不合理。

论国有企业的兴与衰

论国有企业的兴与衰

论国有企业的兴与衰国有企业是由国家控制或部分控制的企业,在我国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的兴起曾经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了极高的效益。

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国有企业的问题也显现出来,许多国有企业的发展状态出现了衰退。

这篇文章将从国有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两个方面探讨论国有企业的兴与衰。

一、国有企业的优势1. 国有企业具有稳定性的优势国有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在市场中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控制力。

其经营目标往往不是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而是为了满足国家的需求和发展任务。

2. 国有企业拥有巨大的资源优势国有企业拥有很多优质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技术资源以及资金等。

这些优质资源可以使国有企业更加容易地获得竞争优势,更加容易掌控市场。

3. 国有企业可以承担国家特定的社会责任作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需要承担一定程度的社会责任,包括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稳定和提供就业等方面。

这些社会责任的承担不仅可以维护企业的口碑,还可以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品牌形象。

二、国有企业的劣势1. 国有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国有企业很难达到与私营企业竞争的效果和速度。

归根结底,这是因为国有企业在管理方面缺乏灵活性,受到政策约束,难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员工的权利受限、招聘和培训等方面的人才缺乏,以及用人方式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高层管理团队失去了适应市场进退的能力。

3. 国有企业存在管理掌控上的难题国有企业在管理方面普遍存在问题,包括管理方式单一且不足够灵活、管理层和普通员工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和引导等方面的问题。

三、国有企业的兴与衰国有企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曾经取得过非常显著的成就,但也难免存在一定的衰退。

我们需要正视国有企业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革和改进。

如今,国有企业也在逐渐进行改革,政府逐渐推动国有企业向经济的运作方式靠拢。

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新路径

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新路径

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新路径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成果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管理工作需要探索新的路径,不断创新,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挑战。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新路径进行浅谈。

一、加强市场化经营理念传统的国有企业管理模式过分强调政策性和计划性,缺乏市场竞争力,使得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下面临着发展的挑战。

国有企业管理工作需要加强市场化经营理念,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要明确企业的定位和发展目标,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国有企业管理工作需要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

要加强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人事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要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三、推动信息化管理在信息时代,国有企业管理工作需要推动信息化管理,加强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

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企业管理的透明化和高效化,为企业管理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和分析参考,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国有企业管理工作需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建立健全的人才选拔、培训、使用和激励机制,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

要注重团队建设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五、加强政府监管和支持国有企业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需要政府的监管和支持。

政府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和服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评估机制,促进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思考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思考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思考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和挑战。

本文从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通过分析其改革路径和思路,提出了加强企业治理、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强产权保护等建议,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路径思考正文: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效率低下、管理不规范、创新能力不足、产权保护不力等。

尤其是一些大型和中小型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更加突出。

首先,国有企业存在严重的效率低下问题,这主要表现在生产、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导致企业的经营效益较低,难以与市场竞争对手抗衡。

其次,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不高,缺乏规范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往往出现重复劳动、繁琐程序、资源浪费等现象。

同时,国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对新技术、新产品缺乏追求和研发,导致企业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国有企业的产权保护存在缺陷,特别是在资产重组、公司改制、股权激励等方面存在缺陷和难点,阻碍了权益的保护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思考为了破解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推动企业转型升级,需要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改革路径。

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企业治理企业治理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要想改善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必须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流程。

首先,应加强对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团队的监督,保证内部治理机制的科学规范化。

其次,需要规范财务管理、内部审计等工作机制,避免财务风险和内部操纵。

2.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国有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要想提升企业竞争力,就必须注重技术创新。

为此,应优化研发布局,引入高端人才,加强与高校等科研机构合作,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和关键问题探讨

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和关键问题探讨

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和关键问题探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关注的焦点。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国企改革一直在不断进行之中,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激发国企活力、提高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本文主要探讨国企改革的路径和关键问题,希望为今后国企改革的进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国有企业改革的历史回顾1980年代初期,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思想逐渐成熟。

在1984年召开的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了“党管干部、政府管企业”的基本思路,并宣布试行“责任制”和“承包制”,以此来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

以后,针对国有企业出现的种种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包括派出外地领导人充实国企领导班子、试行在国喀企业外部公开挂牌等。

这些举措虽然有所作用,但是由于限制太多,改革成效并不显著。

尤其是在1987年国有企业改革方案推出之后,改革实施步履维艰,国有企业一度走向恶化,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随后,改革进程停顿,国有企业改革陷入了困境。

二、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1、改革产权制度对于国有企业的改革,最根本的还是产权制度的改革。

1984年提出的“责任制”和“承包制”虽然对改革有所作用,但是这种“责任制”和“承包制”是在保留全部国有财产的基础上设置的,因此不能彻底解决国有企业的管理权和所有权之间的矛盾。

必须要将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彻底的分离出来,才可以彻底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

2、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国有企业难以适应市场化改革,从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空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案,即通过引入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股东来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混合所有制前提条件是股东的股份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股份,股东可以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这样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就不再垄断所有权,所有者们共同拥有企业的决策权,有助于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

3、改革机制体制企业制度和管理机制是企业规范化经营的保障。

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5届高层论坛综述

做强做优国有企业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5届高层论坛综述
鄢 杰
( 西南财 经大 学 财 税 学院 , 四川 成都 607 ) 104
中图分类号 :2 6 1 F 7 .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6 4—6 1 (0 2 0 — 12— 5 17 512 1)1 00 0
由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理事会 、 中国社科 院 经济社 会发 展 中心和 中国经 济规律 研究会 联合 主办 的“ 国企理论与政策——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 5届 高 层论 坛 ” 2 1 于 0 1年 9月 1 日在 中国社 科 院 6 举 办 。来 自全 国各 研究 机构 、 高校 、 国有企 业 以及政 府 部 门的 10多位 专家学 者齐 聚 中国社会科 学 院社 0 科会堂 , 围绕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做强做优做 大国有企业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 各抒己见 , 提出 了一 系列具有 重要 价值 的政策 建议 。 关 于国有 企业 的性质 与作 用 与 会专 家学者 一 致认 为 , 国 国有 企业 是 社 会 我 主义市 场经 济的重 要 微 观基 础 , 须 充 分发 挥 国有 必 企 业 的积极作 用 。 中国社会科学 院副院长朱佳木指 出, 我国的国 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基础 , 是社会 主义市 场 经济 的骨 干 力 量 , 实 行 宏 观 调 控 , 与 国 际 竞 是 参 争, 保证党的执政地位 , 确保 国家长治久安 、 民共 人 同富裕 的重 要 力 量 , 有 社 会 主 义 的 国有 企 业 ( 没 特 别 是大 中型企 业 ) 便 没有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 , 有 中 , 没 国特色 社会 主义 , 没有 民族 的团结 、 防 的巩 固 , 国 没 有 人 民的一切 。 中国社会 科学 院特邀 顾 问刘 国光 研 究 员 强调 , 当前收 入差距 扩大 的主要 原 因在 于初 次 分 配 不公 , 财 产 占有上 的差别是 导致 收入差 距 的主要 因素 。从 根本上讲 , 是所有制结构和财产关成 了这 一 现 状 。改 变 目前 这 和 化 , 种状况 , 必须重视发挥 国有企业的作用 , 不断壮大国 有经济 , 仅仅着眼于分配和再分配领域 , 是远远不够 的 , 为这不能 从根本 上解 决贫 富差距 扩大 的 问题 。 因 我们 需要 从所 有制 结 构 的层 面 直 面这 一 问题 , 要从

浅谈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浅谈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章编 号 :11—5004(2018)03—0019—2
随 着 社 会 经 济 的 不 断 发 展 ,国 有 企 业 改 革 也 是 一 种 必 然 ,为 个 重 要 目标 和 任 务 就 是 提 升 其 运 营 效 率 ,促 使 其 能 够 表 现 出 更
了较好 实现 国有 企业 的有效 改革 ,必然 需要 重点把 握 好对 于改 强 的 运 营 能 力 ,进 而 取 得 更 大 的 经 济 效 益 。但 是 在 很 多 国 有 企 业
况 ,其 存 在 的 一 个 明 显 问 题 还 表 现 在 相 应 国 有 资 产 的 流 失 相 对 的股权 并非 完全掌 握在 国家 或者 是集体 手中 ,允 许非公 有资 本
较 为突出 ,进而 同样也会 限制国有企业 的有序发展 ,导致其经济 融 入其中 ,如此 也就 必然能够较好 激活国有企业 ,促使其 具备更
效 益 受 损 。这 种 国 有 资 产 的 流 失 问 题 主 要 和 相 关 管 理 人 员 以 及 高的发 展积 极性 ,能够 更好利 用多方 面资 本实现 对于 自身竞 争
管 理制 度存 在着 较为 密切 的联 系 ,因为 以往 很 多国有 企业 的管 力的提高 。通过混合所 有制的落 实 ,能够更好 融合多类 资本 ,较
浅谈 当前国企改革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冯 云虹 (鞍 钢 集团 矿业 有 限 公 司 ,辽宁 鞍 山 114000)
摘 要 :国企在当前面临着较高的发展压力,相应改革 需求比较 突出,需要切实围绕着 自身发展过程 中面临的各类问题和阻碍
因素 进 行详 细分 析 ,力 求 能 够通 过 必要 的 改革 策 略 实现 优 化 控 制 ,最 大程度 上 提 升 国 企 未 来发展 水 平 。但 是 在现 阶段 国企 改革

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新路径

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新路径

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工作新路径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开辟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新路径,成为了摆在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就浅谈国有企业管理工作的新路径进行探讨。

国有企业管理工作需要注重市场化运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工作,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只有通过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才能推动国有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而要做到市场化运作,就需要国有企业管理者具备更强的市场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不断关注市场变化,灵活调整经营策略,做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提高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国有企业管理工作需要注重创新发展。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国有企业更需要注重创新发展,不断推动企业自身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管理者需要引导和激励员工不断创新,鼓励员工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推动企业内部的创新活动。

国有企业还可以与外部的创新资源进行合作,吸纳外部的创新成果,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国有企业管理工作需要注重社会责任。

作为国有企业,其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更是一个社会组织,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管理者需要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积极关注社会的发展和民生问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馈社会。

只有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支持,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价值。

国有企业管理工作需要注重员工队伍建设。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国有企业管理者需要注重员工队伍建设,培养和激励员工,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员工队伍建设方面,国有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员工关怀,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加强员工激励,激励员工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只有建设好员工队伍,才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新中国经济6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与思考

新中国经济60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发展与思考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有企业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60年来,国有企业经历了多个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的历程、成就及问题等方面展开探讨,并提出一些思考。

首先,国有企业的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起到了“发展生产,增加国家财富”的作用。

特别是在1956年到1957年的“大跃进”时期,国有企业迅速扩张,为国家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然而,“大跃进”之后,国有企业面临了困难和矛盾的问题,由此而开始了第一次国有企业。

的主要内容是加强企业管理,改善企业效益。

1978年,开放政策的实施,国有企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经济体制也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

此后,国有企业持续进行了体制和产权,探索各种所有制经济的有效运作模式。

特别是在19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国有企业进入了深水区,既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又有利于增强国家竞争力。

其次,国有企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

首先,使国有企业摆脱了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束缚,实现了市场化运作,提高了企业效益。

例如,经过后,一些传统行业的国有企业不仅实现了效益的提升,还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其次,促进了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现代化运作。

国有企业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再次,激发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一些国有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成功打破市场壁垒,赢得了国内外的认可。

最后,国有企业还促进了就业和社会稳定。

国有企业在过程中积极调整结构,优化人员配置,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国有企业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仍然存在效益低下、负债累累等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和机制仍然不够灵活,市场化程度有待提高。

其次,国有企业也面临老化产业和资源约束等结构性问题。

论攻坚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必须正确认识的几个基本问题

论攻坚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必须正确认识的几个基本问题

【纪念人民教育家卫兴华“兴华优秀论文奖”获奖文章专栏】编者按:值2021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经济研究》杂志特别设立“纪民教育家卫兴华’兴华秀论文奖’获奖文章”专栏,以缅怀我国人民教育家、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

卫兴华(1925〜2019年),山西五台人,著名经济学家,理论经济学界的泰斗,马克经济学中国化的奠基一。

曾获“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与“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入选“中国60经济建设的100经济学家”。

代中国特色社义事业的蓬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呼唤代中国特色社义经济学的创*本刊刊登荣获“兴华优秀论文奖”的文章,传播我国中经济学者的优秀研究成果,呼吁代的学者传承卫兴华严谨治学的精神,克经济学中国化的学术事业扬光大*本刊谨以此专栏向卫兴华先生致敬。

论攻坚阶段的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必须正确认识的几个基本问题简新华**摘要: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突出的问题,所以必须深化改革。

国有企业私有化将会造成巨大灾难,因此,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只能是完善国有企业制度,发展壮大国有企业,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为走向共同富裕做出更大贡献。

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采取六大方面的措施,正确处理国有经济与私有经济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私有化在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的日子里,国有企业还要不要改革、朝什么方向改、改什么、怎样改?成了理论界和全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争论十分激烈,分歧相当严重,甚至观点完全对立。

如何正确认识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仅直接关系到能否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真正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且决定着中国的改革能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壮大增强国有经济、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真正避免贫富两极分化、切实走向共同富裕。

一、国有企业还要不要改革、朝什么方向改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

国有企业解困的当务之急_卫兴华 (1)

国有企业解困的当务之急_卫兴华 (1)

国有企业解困的当务之急卫兴华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中有一部分质量高,效益好。

但有相当一部分处于困境,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和亏损额在扩大,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本来,搞好搞活国有企业,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但迄今没有根本性好转,反而困难增多增大。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务之急首先是采取切实措施给国有企业解困。

在解困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进一步将其搞好搞活。

造成国有企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原因,现实的原因,外部的原因,内部的原因。

因此,搞活国有企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想要在短期内消除多种制约因素,毕其功于一役地全盘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

目前需要针对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多,亏损面扩大和效益下降的直接制约因素,分清轻重缓急,增强治理力度,采取具体措施,使多数亏损企业走上正常运行的轨道。

当务之急,是需要解决困扰企业的一些内外部制约因素和症结。

一、消除企业外部非体制性制约因素首先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严厉打击走私,保护民族工业;二是制止重复建设,进行结构调整;三是惩办假冒伪劣,开展正当竞争。

近几年来,走私活动猖獗,走私范围广泛,严重冲击国内市场和国有企业,甚至可以冲垮某些行业。

石油化工业,本来是我国盈利性大的新兴行业,但在成品油大量走私的情况下遭受严重打击。

1998年第1季度仅石化集团公司就亏损25亿元,全国3700多口油井被迫关闭。

由于大量化纤产品走私进来,使我国2/3的化纤厂被迫停产。

据统计,我国在某一时期批准进口的纸烟只有5万件,而走私进来的竟达500万件,极大地冲击了国内纸烟市场。

轿车也走私严重,冲击了我国本来还较幼稚的轿车工业,根据去年几个月的时段计算,我国从韩国走私进来的轿车为正常进口的16倍。

近年来许多造纸厂停产半停产和倒闭,也与大量进口走私纸张相关。

有的地方的外贸部门搞变相走私,如某地区进口原糖加工白糖,名义上是加工贸易,实际上170万吨食糖全部销到国内市场,把国内的食糖工业挤垮了。

总之,走私活动及其造成的危害,触目惊心。

要处理好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与社会安全问题_卫兴华

要处理好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与社会安全问题_卫兴华
收稿日期: 2010 - 12 - 15 作者简介: 卫兴华( 1925 - ) , 男, 山西五台人,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 博 士 生 导师, 主 要 从 事社 会 主义经 济理论 与实践 研究; 张福军 ( 1977 - ) , 男, 河南信阳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主要从事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研究。
50
要处理好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经济与社会安全问题 消化。因而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 高达 70% 左右, 远远高于美、 日等国家的 20 - 30% 。 从出口依存度来 2007 年为 36. 3% , 2009 年因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降低为 24. 5% ; 而美国和日 看, 我国 2006 年为 36. 6% , 2007 年分别为 8. 4% 和 18. 9% , 2009 年分别降低为 7. 5% 和 11. 1% , 本的出口依存度, 远远低于我国。 出口 依存度过高, 会带来几方面的消极效应: 一是过多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 , 会受国外市场、 需求和环境变化的 制约, 风险变数多, 特别会受到国外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冲击 ; 二是贸易顺差扩大, 会带来种种贸易摩擦。某些 发达国家会对我国制造种种麻烦和困难 , 施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三是不利于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特别是国内 消费需求的扩大来拉动经济增长 。 我国对外开放中存在的这些问题 , 需要我们进一步强调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的原则, 更好地保证我国的 经济安全, 具体来说, 有这样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第一, 应该适当降低外贸依存度, 改变大进大出的做法, 应重 在依靠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 , 把精力主要放在国内市场上。 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 要由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 出口拉动, 转向依靠消费、 投资、 出口协调拉动, 要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 的转变, “只要引进外资就是政绩 ” 应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 改变 的思维方式, 适当降低对引进 拉动型转变。第二, “来者不拒 ” 。 必须运用经济的、 外资的依赖, 按照经济发展的战略要求来利用外资 , 不能 法律的手段制止跨 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第三, 应该加强自主创新, 提高研发能力, 发 国公司控制和垄断我国某些行业的行为 , “比较优势” “红利” , 破除对 的迷信, 不能满足于廉价劳动力的 不能不顾付出过高的资源与环境 展自主品牌, 的代价, 应改变在国际分工体系中长期处于低端的局面 。 我国出口贸易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 即对某些国际市场上重要的稀缺资源的出口如何统一调控 和管理。例如, 我国的稀土是可用于制造高科技产品的重要资源 , 是国际市场上紧缺的资源, 因为许多国家 没有这种资源储藏, 我国储藏量最高, 占世界储藏量的 30% 多, 美国占 13% , 俄罗斯占 19% , 澳大利亚占 5. 5% 。但中国的稀土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95% , 全国各地分散无序开采, 竞相压价出口。 由于从国际市场上 能买到中国的质优价廉的稀土产品 , 美日等国便都依靠从中国进口, 而且西方国家掌握了稀土产品的价格话 语权, 尽量压低价格, 大量采购, 牟取高额利益, 美国将自己稀土资源作为战略储备 , 全部封存, 日本也将进 我国对稀土和其他稀缺重要资源的开采与出口的管理与控制 , 不能再迟延和疏忽 口的 2 /3 用于战略储备, 了。当前, 我国应把调整进出口产品结构、 管理好重要稀缺产品的出口, 作为转变发展方式、 保障经济安全的 重要一环。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难点与出路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难点与出路

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难点与出路
杨启先
【期刊名称】《新视野》
【年(卷),期】2000(000)004
【摘要】@@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十五大精神,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不包括...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杨启先
【作者单位】中国体改研究会北京市 10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
【相关文献】
1.国有企业改革难点与出路的研究 [J], 孙海疆
2.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及出路 [J], 王云波
3.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难点与出路分析 [J], 杨启先
4.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与出路 [J], 武丽芬
5.浅议当前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J], 曹丽萍;陶淑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习好、把握好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学习好、把握好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作者: 卫兴华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物刊名: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页码: 1-5页
年卷期: 2015年 第10期
主题词: 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意见;学习;把握
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是中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顶层设计。

要把《指导意见》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结合起来理解其新的精神。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谁控股,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能不讲或很少讲国有资本参股私有企业的混改方式。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具体目标是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也要防范借混改之机销蚀国有资本、化公为私。

同时,国有企业也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并且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国有企业的困惑和出路

国有企业的困惑和出路

国有企业的困惑和出路
王彦武
【期刊名称】《企业活力》
【年(卷),期】1995(000)001
【摘要】国有企业的困惑和出路河南省政研室王彦武一、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
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这是改革的必然结果从1985年到1993年,我省国有工业年平均增长11.2%,集体工业年平均增长21.9%,个体工业年平均增长48.4%,其它类型工业年平均增...
【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王彦武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6.1
【相关文献】
1.困惑与出路——浅析新课改中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困惑”与“出路” [J], 秦宏

2.三农问题的困惑与出路--探索中国农村现代化的出路 [J], 曾丽红
3.是"出路"还是"死胡同"——与《物业费的谜团、困惑与出路》的作者商榷 [J],
刘志国
4.是“出路”还是“死胡同”——与《物业费的谜团、困惑与出路》的作者商榷[J], 刘志国
5.面对“转体”中的困惑与思考──浅析中学思想政治课走出困惑的根本出路 [J], 奇占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有企业治理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国有企业治理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国有企业治理面临的问题和出路
杨晓明;张秋
【期刊名称】《中国国情国力》
【年(卷),期】2009(000)002
【摘要】国有企业的称谓始于1956年,在初期的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只是执行政府指令的基本生产单位,不具备现代企业的任何特征。

为解决由此而产生的盈利能力低下问题,中央政府从未停止过对国企进行治理的努力,并先后经历了两个主要发展阶段,即1956年到1993年以“放权让利”为主线、。

1993年之后以公司化改制为特点的国企改革。

但是,国企治理的诸多举措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总页数】2页(P32-33)
【作者】杨晓明;张秋
【作者单位】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相关文献】
1.大型国有企业治理机制改革面临的若干问题 [J], 孙早;陈萍
2.国有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出路 [J], 唐钰芳;何星
3.国有商业银行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出路 [J], 张文斌
4.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面临的独特问题与出路 [J], 张士学
5.中国国有控股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面临的独特问题与出路 [J], 张士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 占 30 % 面为
22
.

如果从 盈亏情 况看 明亏 企业 占 1 3
1/ 3

199 2
年 全 国大 中 型 企 业 亏 损
.
,
5%

亏损额 2 8 3 亿元
1993
,
,
1 99 3

,
4
月末 全 国预 算 内工业 企业 亏损 面达 3
, , ,
8
%
,
另 1 /
,
3
的 企业潜 亏
业 乡 镇 企 业 予 以 优 惠 对 外 资 企 业 和 乡 镇 企 业 从其 盈 利 年 份 起 实 行 二 年 免 税 三 年 减 税
:
, , ,

5 % 三 资 企 业 为 3 % (开 发 区 为 2 所 得 税 率 来 看 名 义所 得 税 率 私 营 企业 为 3 4 % 特 区为 5 % ) 而 国 有 企 业 为 5 % ( 19 9 2 年 开 始 逐 步 降 低 将 降 到 3 % ) ; 实 际 所 得 税 率 1

,
在 回 扣 贿 赂 的诱 使 下 采 购 人 员 买 贵 不 买 贱 买 次 不 买 好 优 质 名 牌 商 品 被 劣 质 冒牌 商 品 侵 犯 与排 挤 损害 了一 些国有 企业 的声誉 与利益
, , ,

第 五 国 有 大 中 型 企 业 受 价 格 政 策 的 影 响 处 于 不 利 地 位 我 国 能 源 原 材 料等 基 础 产 品 长
,
,
不 过 话 说 回 来 前 面 所 讲 的 国 有 企 业 当 前存 在 的 困 难 和 问 题 也 是 实 实 在在的 问 题 是 需 要 弄 清 楚 造 成 这 种 困 难 和 问 题 的 原 因 是 什 么 ? 是 国 有 企 业 制 度 自身 还 是 非 制 度 性 原 因 ? 显 然 是后者 而 不是前 者
, , ,


,
特别 是 国 有大 中型


企 业 成 为 我 国 国 民 经 济和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重 要 支 柱 和 骨 干 力 量 是 国 家 财 政 收 入 的 主 要 来 源 从
,
1 94 9
年到
1989
年的 4 0 年 间 国 有企 业 累 计 上 交 国 家 的 利 税 为
,
14853 2 5
; 基 金 还 要 支 出 种种 费 用 和 摊 派

;
企业 纯收 入的 9 0 % 以 上 交给 了社 会 企 业 留利 甚 少 难 以 积
, ,

累和发 展


国 有 企 业 在 市 场 竞 争 中 受 到 其 他 经 济 成分 不 正 当 竞争的 冲击
, , ,

,
假 冒 伪 劣商 品 充斥市场
,
自我 积 累机 制 生






,

否则 即使 企业
,
,

在私有制 经济 中
“ ”
自 机 制 是 自然 统 一 的 而 在 公 有 制 经 济 特 别 是 国 有 企 业 中 则 缺 乏 这 种 四 自 机 制 的 统 一

,
,
企 业 往 往 负 盈 不 负 亏 而 且 自主 权 越 大 可 能 越 没 有 约 束 机 制 摆 脱 了行政 约 束 却 形 不 成 经 济 自动 约 束 机制
企 业 的体 制改 革 以 来 近 十 年 了 国 有 企 业 的 活 力并 没 有 得 到 普 遍 的 和 有 效 的 增 强
, , , ,

特别是许
,
多 国 有 大 中 型 企 业 活 力 不 足 有 活 力 的企 业 全 国 平 均 约 占 2 0 % 半死 不 活 的 占 5 0 % 不活的 企
, ,

,
,
,
,
改 革 以 来 企 业 行 为 的 短 期化 和 福 利 化 是 较 突 出 的
,
, , ,
, 。
,

有 些企 业在 既定承 包基
, ,
数 下 不 正 当地 压 低 成 本 少 提 甚 至 不 提 折 旧 以 虚 增 盈 利 结 果 把 一 部 分 补 偿基 金 也 转 化 为 个
人 收 入 造 成 国 有 资 产 流 失 企 业 再 生 产 能 力 削弱 有 的 企 业 多 分 配 少 积 累 生 产 靠 贷 款 缺 少
1
,

6
:
1

现 在 这 个 比 例更 加 缩

、 、 。
有些 老 企 业 为

4
:
1
左右 甚至到

过 去 企 业 办 社 会 职 工 的养 老 医 疗 住 房 子 女 入

,
托 和 上 学 独 生 子 女 费 以 及 其 他福 利 事业 都 要 由 企 业 管
留 给 国 有 企 业 的 第三 个 包 袱
, , ,
1991
年 私营

企 业不 足 2 9
,
.
7
% 城镇 集体企 业 为 2 8 % 而 国有 盈 利 企 业 为 3
, ,
.
4
%

国有企 业税 负最高

外 国 有 企 业 还 要 从 税 后 利 润 中上 交 比例 不 等 的 承 包 收 入 上 交能源 交 通 建 设 基 金 和 预 算 调 节
,
,
,

,



三 个 人 的饭 五 个 人 吃 的政 策 国


,
有 企业奉 命安 插了过 多的 人员 平 均富 裕人 员在 2 0 % 左右 有 些企业 的富裕 人 员在 3 0 %左 右
,
现 在 实 行 市 场 经 济 企 业 理 应 有 权 辞 退 多 余 人 员 可 实 际 上 连 辞 退 一 个 不 称 职 的职 工 都难
期 以 来 定 价 偏 低 而 这 些 产 品 的 生 产 大 都 由 国有 大 中 型 企 业 承 担 这 类 企 业 因 受 计 划 低 价 调 拨 的 束 缚 自然 显 得 效 益 低 有 的 行 业 如 煤 炭 原 油 等 甚 至 出现 全 行 业 亏 损 实 际 上 它 们 的 高 盈 利 转 移 给 国 家和 社 会 了

,
不 少 企 业 被迫 用 折 旧 和 大 修理 基 金 补 充 还 贷 的不 足
这 是 传统体
制 留 给 国 有 企 业 一 个 沉 重 的 历 史 包 袱 是 新 旧 体 制转 轨 过 程 中 国 有 企 业 不 能 不 吞 下 的 一 个 苦


其 次 在传 统计 划经济 体 制下 实行 低工 资 多就业

4 5

时 用 于 企 业 自身 的 设 备 和 技 术 更 新 改 造 企 业 没 有 自我 积 累 没 有 自我 发 展 基 金 在 实 行 经 济

,

体 制 改革 以 来 老 企 业 大 都 设 备 与 技 术 陈 旧 它 们 历 年 的 纯 收 入 已 被 国 家 拿 走 现 在 国 家 不 再
企业经 济
1994 年 《当 代 财 经 》
第1 期
我 国 国 有 企 业 的 困 境 和 出路



,
中 共 中央 《 中指 出了增 强 国有 企业 的 活 力 特 别是 增强 国有 大 关 于 经 济体 制 改 革 的 决 定 》 中 型 企 业 的 活 力 是 我 国 经 济体 制改 革 的 中 心 环 节
,

,

:
,
,
,
业 不 如 非 国 有 企 业 的 活 力 何 必 还 一 定 要 保 持 国 有 企 业 ? 是 否 非 国 有化 是 必 然趋势 ?
,
但 是 也 可 以 从 另 一 角 度 看 问 题 和 提 出 问题 我 国 确 实有 一 批 活 力强 效 益 高 贡 献 大 的 国
有企 业 低
以上


7
月 起 国 家 实行 新 财 务 制 度 后 企 业 潜 亏 暴 露 出 来 亏 损 面 达 到 了 7 0 %
,
总 的 说 国 有 企 业 经 济效 益 低 后 劲 乏 力 适 应 市 场 经 济 和 国 家 宏 观 调 控 的 能 力 弱 存 在

种种 困 难
,
面 对 现 实情 况 自然 会产 生 种 种 认 识 问题 比 如 改 革 多 年 了 为 什 么 国 有 企 业 不但 没 有 搞 活 反 而 困 难 和 问 题 增 多 甚 至 比 五 六 十年代 还 不 如 ? 既 然 国有 企 业 搞 不 好 也 改 不 好 国 有 企
,
,


是 传统 体 制 留 给 国 有 企 业 的 第二 个 历 史 包 袱

第 三 国 有 企 业 社会 负担 过 重 年 国 有企 业 退 休 职工 已 达


,

企业 越老 老 职工 和退 休 职工越 多 企业 开支 越大

,
,

1989
,
110
,
多万 人
2
:
与 在 职 职 工 之 比 平 均为
,
言国 有 企业 就一定 搞不好
,
,
,
开 国有 企 业 特 别 是 国 有 大 中 型 企 业 的 贡 献 如 果 国 有 企 业 普 遍 和 一 贯 搞 得 糟 社 会 主 义 新 中 国 的 经 济 成 就 还 从 何 谈 起 ? 新 中 国 建 国 以来 国 有 企 业 支 撑 了 共 和 国 的 大 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