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专题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举例说明下列名词

1、教育科学研究:以教育现象、教育存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寻求有效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为目的的科学探究活动。如研究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某种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生物学科中如何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等。

2、基础研究:即理论研究。如教育的本质、教学规律等。

3、应用研究;指以为着改善教育实践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而寻求教育对策、制定教育方案、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等为主旨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如教学模式研究、教学评价策略研究、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的研究等。

4、描述性研究:是对教育现象的比较感性的认识,它可以发现新的教育科学事实。描述性研究常常回答的是“是什么,怎么样”一类的问题。如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技术教学概况等。

5、操作性研究:以为实践提供活动程序、方法、措施等操作性知识为主要特征。如“‘基因指导蛋白的合成’教学中需关注的一个问题”、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等。

6、解释性研究:解释性研究是在描述性研究基础上所进行的更高层次的研究。它以探明教育现象发生的原因为主旨。解释性研究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考等

7、定量研究:较为客观,典型的有实验研究、问卷调查等。

8、定性研究:即质的研究,如参与观察或开放式观察、访谈等方式,分析多种资料,形成理论。

9、思辨性研究:该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教育的目的、价值问题和教育教学的本体论问题。如教育的本质,生命教育的意义等

10、经验性研究:对获取的经验事实进行分析概括的研究。如“人与环境”一章的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生物学中的语言艺术等

11、总体和样本:总体是一项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所涉及的研究对象的总和。样本是从研究总体中抽出来的部分个体。如“新课程标准下山西省贫困县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初探”中,总体是山西省所有贫困县的学校,而样本只是选取的部分县的个别学校。

12、变量:如在“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中,教师的效能感为变量;

“不同教材的对比研究”,教材为变量。

13、理论:人们由实践概括出来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的有系统的结论。如经过观察、实验等掌握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特征,教育学基本原理等。

14、等距变量:这类变量的取值数据带有相等的单位,但没有绝对零点,而只有相对零点。如摄氏温度。这类变量的数据只能作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但不能作乘除运算。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百分制的学科测验成绩被近似地看作等距变量。

15、内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或者说是研究结果能被证明的充分性程度。在实验研究中即指对实验结果进行归因分析的明确性程度,亦即能否肯定实验效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如“校园文化对教育教学影响的研究”不同的校园文化对教育教学究竟有无影响,有怎样的影响,在实际中是否能被证实,即内在效度的高低。

16、外在效度:外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推广的范围大小。一项研究结果其所推广的总体范围愈大,外在效度愈高。反之,其可推广的总体范围愈小,外在效度愈低。如起于西方的PBL(problem2based learning)教学方式在中国的可行性有待研究,即PBL教学方式的外在效度较低。

二.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答: 1.确定研究课题;

2.文献回顾;

3.研究设计;

4.资料收集;

5.分析资料;

6.得出结论,撰写研究报告。

三.联系自己的实践,谈谈教师为什么要进行教育教学研究?

答: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也需不断的改革,教师这一职业专业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育行业都希望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和生命价值,同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总是会出现很多的教育问题。

教师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如下意义:

1.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2.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实施新课程的需要;

3.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是教师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需要;

4.有利于教育理论的自身的丰富和发展;

所以从事教学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事实新课程的需要,也是教育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丰富自身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