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复习要点
1、理论部分1.教学语法的概念:以语言能力培养和提高为目标,以构造规律、用法和表达法为主要描写内容的一套语法系统。
也称“学校语法”或“规范语法”。
2.教学语法的特点:(1)科学性:首先是语言事实的描写要科学,要符合汉语实际;其次是语言知识的讲授要科学,要符合语言理论。
(2)规范性:传统语法就是一种规范语法。
所教的内容要求是正确的,可靠的;强调教学语法的规范性的同时,要有动态的观念。
(3)实用性:教学语法的根本目标所决定。
语法项目的选择、安排和描述都要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强调实用性,不能牺牲科学性。
(4)统一性:这主要是就语法分析和描写的术语、系统而言的。
系统本身的统一和稳定就是一个必要的条件。
(5)针对性:这也是由教学语法的本质决定的。
不追求系统的完备和完美,一切以需要为导向。
针对性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有总体上的针对性和个体上的针对性之分。
3.教学语法的特质:实用、适用和管用;简明与可操作。
4.语法教学和教学语法的主要区别:5.理论语法的定义:理论语法是语法学家对语言的语法系统和语法规律所做的理论概括和说明,是把语言作为一种规律的体系来研究,目的在于揭示通则。
又称:专家语法、语言学语法、描写语法。
6.理论语法的特点:(1)追求理论体系的自足性;(2)分类上强调标准的对内普遍性和对外排他性;(3)带有较强的主观性。
7.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别:8.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联系(1)理论语法为教学语法提供基础(源泉)教学语法本身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要以理论语法为基础。
没有理论语法的深入研究,就没有教学语法的实际效果。
(2)教学语法促进并检验理论语法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分是人为的,为了把二者所着重的点凸现出来。
根本上说,二者都应该以是否符合语言事实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9.理论语法和教学语法的接口问题:实际就是理论语法研究成果能不能以及如何应用于教学语法的问题。
关键点有二:第一,要看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是否揭示了语言构造的规律;第二,如果是,要看语言学习(教学)是否需要这样的规律。
对外汉语教学法知识点
对外汉语一、名词解释1、语言和言语语言是言语活动中社会性和系统的部分,而言语是个人的和或然的;语言是语言符号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是语言共同体的成员约定俗称的,而言语只是个人为了交际需要使用语言的结果。
语言是对言语的抽象和概括,言语是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
2、母语和第一语言(1)母语:也叫本族语,是指本民族的语言,与外国语或外族语相对应,它是依据亲属关系来确定的。
(2)第一语言:指人们出生后首先学会的语言,是按照语言获得的顺序来确定的。
3、外语和第二语言(1)外语:是母语以外的外国语言,是与本族语相对而言的。
(2)第二语言:是跟第一语言相对的概念,通常还有一种含义,即指在目的语环境中习得和使用的语言。
4、语言习得和语言学习(1)语言习得:“习得”是一个外来的词语,也可译作“获得”。
习得一般指幼儿在非教学条件下主动地获得母语的过程。
(2)语言学习:“学习”也有人译作“学得”,在心理语言学中是指人在习得母语后有意识、通常是在教学环境里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
二、简答1、乔姆斯基的“语言习得机制”假说答:“语言习得机制”假说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于20世纪50年代末提出,他认为儿童的大脑里有一种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这就是说儿童具有一种遗传的机制,通过这种机制,儿童掌握了语言规则,儿童生下来就有一种适宜于学习人类独有的语言知识的能力。
乔氏认为人类先天具有的语言习得机制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待定参数形式出现的、人类语言所普遍具有的语言原则,又称为“普遍语法”;另一部分是评价语言信息的能力,也就是对所接触到的实际语言的核心部分进行语言参数的定值。
这种理论认为,语言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复杂系统,而不是一些习惯的综合。
语言习得机制的最终目的是语言规则的内在化,这些语言规则就是理解和产生语言的基础。
乔氏理论的不足在于他的语言能力理论忽视了语言的社会文化性。
2、克拉申的“语言监控模式”假说答:“语言监控模式”假说由克拉申于1977~1982年提出,也叫“语言控制调节模式”“输入假说”或“监察论”。
汉语之家-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大盘点之补语知识
汉语之家-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大盘点之补语知识对外汉语教学之补语知识大盘点: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结果,程度,状态等成分的常见语法,是老外学中文必学知识点之一,也是对外汉语。
教学的难点之一,本篇文章将补语知识点归结了以下四大类别,供各位老师们参考。
第一: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动词/ 形容词(1)动词+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第二: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处所词语+ 来/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来/ 去+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事物词语+ 来/ 去你快倒茶来!第三: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上来/ 上去、下来/ 下去、进来/ 进去、出来/ 出去、回来/ 回去、过来/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一本书。
|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去”前:你拿出书来!第四:程度补语形式:形容词+ 极了/ 得+不得了/ 死了/ 坏了/ 得很/ 多了他高兴极了。
| 我累得不得了。
| 我饿死了。
第五: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形式:动词+ 得/ 不+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第五:情态补语形式:动词+ 得+ 非常/ 很/ 比较+ 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他跑得很快。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简介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简介一。
词类 (名词、代词、数词、量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 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1。
名词:普通名词、专有名词、集体名词1) 方位词:东、南、西、北、上、下、前、后、里、外、左、右、内、中、旁、间。
与名词搭配表处所(河里、楼下)、表时间(上星期、三年后);成对的`表概数(三十人左右、圣诞节前后);引申后表方面(思想上)、情况(实际上)、条件(高温下作业)。
2)时间词:时点(常做状语、谓语)、时段(常做补语)。
2。
代词:1)人称代词:人家、咱们、自己2) 指示代词:3)疑问代词:人(谁)、事(什么)、处所(哪儿、哪里)、时间(什么时间、哪会儿)、状态、性质(怎么、怎么样)、数量(几、多少)。
作用:可用来表示疑问、反问、任指(谁都可以。
)、虚指(应该买点儿什么送给他。
)4)特殊代词:每、各、某3。
数词:基数、序数1)分数念法:2)概数:相临的数词(两三个、七八千);数词后加“来、多、左右、上下”)3)活用:表“多”:一问三不知、九天云外、十全十美、百看不厌、千里马、万箭齐发4。
量词:名量、动量1)名量:不定量词:些、点儿;准量词:年、天、星期、小时、分(钟)、国、县;借用量词:桌、杯、桶、车2)动量:专用动量:次、回、下、场、阵、趟、遍;借用动量:脚、眼、拳、刀、枪5。
动词:动作、状态、关系、能愿动词1)动作动词:2)状态动词:喜欢、爱、希望、饿、困、3)关系动词:是; 叫、姓、成为、像、等于* 动词重叠: AA, ABAB* 离合动词:就业、见面、动身* 动名兼类:包、病、报道、领导4)能愿动词:可以—不可以—不能—不行6。
形容词:1)一般形容词2)非谓形容词/区别词:男、女、正、副、横、金、棉、黑白、主要、老式、国营、高级、小型* 重叠:程度深、描述性强AA, AABB* 兼类:动形(红、静、松、清楚、明白 /公开、纯洁/ 聋、讨厌/ 热闹、高兴舒服); 名形(秘密、便宜、方便、热闹、困难)7。
对外汉语重要语法点及其教学(课堂PPT)
趟 去了两趟。
22
22
遍 看了一遍,读了一遍。
下
等一下,问一下,请你说一下。
场 看了一场(chǎng)电影。
下了一场(cháng)雨。
阵
刮了一阵风。 23 23
动量补语
念一遍课文 动词 + 动 量 词 + 一般名词 1.一般名词作宾语在动量词后
找他两次。 动词 + 人称代词 + 动 量 词 2.代词作宾语在动量词前
西瓜 1.5元/斤
樱桃 15元/斤
贵/便宜 贵/便宜 得多/一点儿 贵/便宜……钱
3
根据下表,比较下面四个城市的气温
哈尔滨 上海 香港 最低气温 -25℃ 15℃ 17℃ 最高气温 -16℃ 20℃ 21℃
高/低 高/低 得多/一点儿 高/低……度
4
比较句(二)
1.A+(没)有+B +(这么/那么)+谓词性词语 我的家乡没有长春(这么)冷。
29
基本格式(二)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
• 他走上/下了讲台。 • 同学们走进/出教室。 • 同屋买回很多水果。 • 小鸟飞过天空。 • 妈妈拿起了电话。
30
• 他回去宿舍了。(×) • 他回宿舍去了。(√) • 如果宾语是表示处所的词语,宾语一定要放
在动词和补语之间。 • 他回宿舍去了。(√) • 他回了宿舍去。(×) • 处所名词作宾语的动词后面不能用“了”,
只能在句子的末尾用“了”。 • 我给你带了一本书来。(√) • 我给你带来了一本书。(√) • 一般名词作宾语可以。
31
对不对?
• 1.老师进来教室了。(×) • 2.小张拿来一本书。 • 3.我给他寄了一封信去。 • 4.他昨天就回去日本了。(×) • 5.我看见他进了食堂去。(×)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再也不…了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再也不…了摘要: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概述1.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概念2.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重要性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具体内容1.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2.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词序3.汉语的时态和语态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教学方法1.语法点的分类和分级教学2.语法点的实例分析和实践练习3.语法点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实践应用1.语法点在实际对话中的应用2.语法点在阅读和写作中的应用3.语法点在HSK 考试中的应用正文: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句法结构和词序、时态和语态等方面。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对于提高学习者的汉语水平、顺利进行跨文化交际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涵盖了汉语的基本语法规则,如主谓宾结构、定状补语、量词和数词等。
这些语法规则是汉语的基础,学习者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才能熟练掌握。
其次,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词序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重要内容。
汉语的句子结构灵活多样,词序对于表达意义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句法结构和词序。
此外,汉语的时态和语态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重要方面。
汉语的时态主要通过时间状语、副词和助词等来表示,而语态主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教师需要通过丰富的实践练习,使学习者能够在实际语境中正确运用时态和语态。
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分类和分级教学的方法,根据学习者的汉语水平和学习需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讲解语法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如图片、动画和视频等,提高语法点的教学效果。
最后,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点的实践应用是检验学习者掌握程度的关键。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实际场景,让学习者在对话、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语法点,提高其汉语交际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HSK 考试等相关测试,了解学习者在语法点方面的掌握情况,为教学提供反馈。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一个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三年的汉语之 后过对比分析法和演绎法进 行教学,首先对比英语和汉语的复句结构异同,然后演绎汉语复句的各种类型和 构成方式。同时,教师还组织了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 解和运用复句。
一、重点语法项目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有一些重点项目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以下是其中几 个:
1、词类系统:汉语的词类系统相对复杂,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 等十几种。在学习中,学生需要了解各类词的语法特点和用法,并能在具体的语 境中进行正确的使用。
2、句型结构:汉语的句型结构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项目,包括简单句、复 合句、无主句等。学生需要了解各种句型结构的特点和构成方式,以便在交际中 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3、虚词用法:虚词在汉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介词、助词、连词 等。学生需要了解虚词的语法功能和常见用法,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变体和含义。
二、难点语法项目
在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难点项目,以下是其中几个:
1、语序:汉语的语序相对灵活,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的位置。学 生需要了解不同语序带来的不同语义和表达重点,以及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规则。
经过一个学期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后,学生终于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运用复句进 行交际。这个案例显示了针对难点项目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
五、总结
本次演示探讨了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了一些有效的教学 方法。实践证明,结构-功能法、对比分析法和演绎法等教学方法在针对重点和 难点项目进行教学时具有积极作用。教师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采取 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方式。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重点和难 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doc
对外汉语教学的的40个语法点.doc精心整理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 A 还是 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 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这是中文书。
(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她很漂亮。
(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我从美国来。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 我给他写信。
|你往前走。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动词 / 形容词(1)动词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我看见他了。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饭做好了。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来、去去”的情况:+处所词语 +来/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来 / 去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他拿去了那支笔。
对外汉语语法点
1、动词重叠单音节:AA A一A 看看、听一听完成:A了A双音节:ABAB AAB 休息休息打打球2、离合词V素N素游着泳V素+V素+ N素游了两次泳帮帮忙、散散步着|了|过游了两个小时泳~次(动量补语)(时量补语)见面、睡觉、洗澡、唱歌、结婚、订婚、离婚、握手、请客、请假、操心、听话、道歉、告状、吵架、打架、发火、生气、报仇、上当、吃亏、沾光、毕业、鞠躬、跳舞、鼓掌、发愁、聊天、保密、拜年、接吻、建交等3、能愿动词“能”和“会能|会+V 能做、会做不能|不会+V 不能做、不会做能|会+V +吗?能做吗?会做吗?能不能|会不会+V 能不能做?会不会做?(会:通过学习具有了某种能力能:通过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水平、效率,也可用恢复了某种能力)4、副词:就,才S+T+就+V(+了)(动作发生得早)他七点就来了。
S+T+就+V(+了)(动作完成得快)他一个小时就到了。
S+T+才+V(动作发生得晚)他12点才来。
S+T+才+V(动作完成得慢)他10个小时才到。
5、助词“着”状态在持续:S+V+着(+数量)+N 他穿着一件汗衫。
动作在持续:V+着(+N)他认真的听着。
连动句:伴随着: V1+着+V2 他笑着说“谢谢”前一动作是状态或者方式,后一动作是目的或原因。
他忙着写作业呢。
6、语气助词“了”肯定:S+V(+O)+了他吃饭了。
S+adj+了苹果红了。
都|已经+N+了已经星期五了。
否定:S+没有+V(+O)他没有吃饭。
S+没有+adj+了苹果没有红。
疑问:S+V(+O)+了+没有|吗?他吃饭了吗|没有S+adj+了+没有|吗?苹果红了没有|吗?7、动态助词“了”肯定:S+V+了+数量+O 他买了一本书。
S+V+O+了他买书了。
否定:S+没有+V+O 他没有买书。
疑问:S+V+O+了+没有|吗?他买书了吗|没有?8、助词“过”肯定:S+V+过(+O)我去过长城。
否定:S+没有+V+过(+O)我没有去过长城。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一、引言1.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线条性。
3.文字是符号的符号,文字是按照一定方式记录语言的书写系统,是辅助语言并且扩大它的作用的工具,是用来代替语言的符号;文字是书写符号的体系,但书写符号并一定是文字。
4.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5.现代汉语是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义:普通话和方言。
6.现代汉语形成过程中的文化历史背景:(1)多元性的汉文化的起源(2)具有统一作用的汉字(3)传入中国的佛教文化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述1.语法:一是指语法本身,即人们说话的规则,或者是组词造句的规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是客观存在的;二是指语法著作或者是语法学这门学科。
2.教学语法:教学语法称为规范语法、学校语法、课堂语法等。
是在语法教学中使用的语法学及其语法书,教学语法针对的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研究他们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及解决的方式方法。
理论语法也称专家语法、语言学语法。
3.教学语法的特点:规范性、稳定性、可接受性(一是教师的可接,二是学生的可接受性。
语法教材必须具有很强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层次性)4.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是针对第二语言教学的语法,是应用性的教学语法,对象既可以是外国学生,也可以是从事或将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教师。
5.汉语语法的特点:(1)汉语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2)词类和句子成分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3)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关系的主要手段(4)助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类词(5)单双音节对词语结构有一定影响(6)有丰富的量词6.教学语法是贯穿在语言教学过程中的语法,而语法教学指的是语法的教学过程。
7.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地位:(1)掌握所学语言的语法规则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2)大多数第二语言教学流派都比较重视语法教学(3)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更需要语言理论知识的指导8.对外汉语语法教学过程应注意的问题:(1)语法术语的表述,尽量少用语法术语(2)语法偏误的讲解(3)表述的浅化和简化9.第二语言教学流派方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视听法、认知法。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课程目录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二章语素与词第三章词类第四章短语第五章句法分析第六章句型、句式、句类概说第七章复句第八章汉语语法偏误分析第九章现代语言学理论与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概说第一节汉语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一、对汉语的认识(宏观、历史、语言内部)九大语系中之五大语系: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南岛。
汉藏语系:汉语族;侗台语族;苗瑶语族;藏缅语族。
汉语历史悠久,使用人口最多(现代)汉语的语言特点:语音、词汇、语法●汉语普通话的形成汉语普通话即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汉民族共同语古已有之:雅言、通语、官话2、古代书面语:主要以文言为主流,中古以后,白话开始发展3、官话的产生与发展:元明清、公用口语、外国人学习北京话4、五四运动:白话文运动、国语运动5、政府的推动●影响汉语形成、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文化因素)(参考齐沪扬《对外汉语教学语法》P7-11,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版)1、多元性的汉文化民族融合:蛮夷戎狄、百越人口迁徙:西晋永嘉之乱,赣方言、吴方言初步形成唐代安史之乱,赣方言基本形成,吴语和湘语分离南宋移民南迁,客家话最终形成2、汉字对汉语、文化的统一和维系汉字王国、书面语(文言、白话)3、佛教文化的影响(1)四声理论的建立:梵语、反切(2)书面语口语化倾向的产生(3)对汉语词汇产生重要影响比如大量音译词进入汉语:禅、塔、佛、佛陀、菩萨、般若、琉璃、和尚、涅盘4、近代开始的西方文化二、什么是语法?(一)语法:(1)指语法本身,词的构造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客观存在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说话的规则。
(2)指语法学或语法著作。
●语法和语音* 进行了认真的学——韵律影响语法(韵律构词法、韵律句法)●语法和词汇例如:I’ll tell you why this is wrong.* I’ll explain you why this is wrong——词义影响句法(二)狭义语法和广义语法1.狭义的语法:同上“(1)”2.广义的语法:指语言知识、语言能力维多利亚·弗罗姆金&罗伯特·罗德曼《语言导论》:语法就是我们的语言知识,它代表我们的语言能力。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60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大纲1.介绍与说明:“是”字句(1)基本句式:肯定式:A是B。
否定式:A不是B。
疑问式:A是B+吗?(2)用法:介绍或说明自己或他人的身份;说明时间;说明处所;说明或介绍国籍与籍贯。
2.疑问句(1)(1)基本句式:陈述句+吗?(2)用法:用“肯定句+吗”,用句中的动词或形容词的肯定式或否定式回答。
用“否定句+吗”问时,认为对方否定是对的就用“对/对了”回答;如果认为否定是错的就用“不/不对”回答,表示回答是肯定的;疑问时语调要上扬。
3.否定的表达(1)基本句式:不+动词+宾语/ 不+形容词4.限制与修饰:定语+中心语汉语的定语是位于名词前边的修饰语。
定语用来表达对中心语的数量、时间、处所、归属、领属、范围的限制和对中心语的性质、状况、特点、用途、质料、职业等的描写。
对中心语限制的定语回答的是“哪一个”的问题,而对中心语描写的定语回答的是“什么样的+中心语”的问题。
所属关系的表达(1):名词/代词+的+名词所属关系的表达(2):“的”的省略,“我(们)、你(们)、他(们)”等在表示和人相关的词语(亲属词、人组成的单位)前表示所属关系时,“的”常省略。
5.疑问句(2):特指问句(1)基本句式:特指问句用疑问代词来询问。
所用疑问代词有:谁、什么、哪、哪儿、多少、几、怎么、怎么样等。
(2)用法说明:当对特定事物不知道时,就用特指问句,语序与陈述句一样。
询问句子的哪个成分就把疑问代词放在哪个位置上。
6.所有关系的表达:“有”字句疑问式:主语+有+宾语+吗?肯定式:主语+有+宾语。
否定式:主语+没有+宾语7.汉语数字的读法(1)1~100数字的读法(2)询问10以内的数目:用“几”(3)询问10以上的数目:用“多少”(4)“二”和“两”的用法:都表示2,但用法不同。
二/两+量词二十/百第二、二月、二楼(5)100以上数字的读法(6)分数、百分数、小数的读法(7)人民币的表达法:人民币的计算单位:元(块)、角(毛)、分人民币的读法(8)问价和讨价还价基本句式:问价:A.主语(物品名)+多少钱+1+量词?B. 主语(物品名)+数量+多少钱?讨价还价:钱数+行不行?钱数+怎么样?(9)号码的询问和应答:基本句式:……的号码+是多少?/是+几/多少号?用法说明:门牌号、电话号码、护照号、汽车牌号、飞机航班号等要按照数量的读法。
对外汉语教师 语法点英文缩写
对外汉语教师讲授语法知识时,经常会涉及到一些英文缩写。
了解这些缩写的含义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将针对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语法点英文缩写进行介绍,希望对广大教师和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名词性从句缩写1. 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OC(Objective Clause)2. 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SC(Subject Clause)3. who引导的主语从句:WSC(Who Subject Clause)4. who引导的宾语从句:WOC(Who Objective Clause)5. which引导的主语从句:SIC(Which Subject Clause)6. which引导的宾语从句:WIC(Which Objective Clause)二、形式宾语缩写1. 不定式:IT(Infinitive)2. 动名词:G(Gerund)三、名词性从句缩写1. 名词性从句:NC(Noun Clause)四、定语从句缩写1. that引导的定语从句:RC( Relative Clause)2. 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 WRC(Which Relative Clause)3. who引导的定语从句:WRC(Who Relative Clause)五、特殊疑问句缩写1. 特殊疑问句:WQs(What questions)2. 选择疑问句:WCqs(Which choice questions)以上是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语法点英文缩写的介绍。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教师和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学生使用这些缩写,以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者也应该重视这些缩写的学习和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通过对语法点英文缩写的认识和运用,可以使语法教学更加高效,学习效果更加明显。
祝愿所有的学习者能够在学习中取得成功!对外汉语教师在教授语法知识时,除了掌握语法点的英文缩写外,还需要具备清晰的解释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对外汉语语法点
对外汉语语法点一、名词名词是指事物名称的词语,包括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在对外汉语中,名词的用法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名词的数:名词有单数和复数之分。
一般情况下,名词在后面加“们”表示复数,如学生们、老师们。
但是也有一些名词没有复数形式,如水、米饭等。
2. 名词的性:名词有男性和女性之分。
通常情况下,男性名词后面加“先生”,女性名词后面加“女士”,如张先生、李女士。
3. 名词的所有格:名词的所有格表示所属关系。
一般情况下,在名词后面加上“的”表示所有格,如我妈妈的书。
二、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
在对外汉语中,代词的用法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一般情况下,第一人称代词是“我”,第二人称代词是“你”,第三人称代词是“他/她/它”。
2. 物主代词:物主代词表示所属关系。
一般情况下,物主代词有“我的”、“你的”、“他的/她的/它的”。
3. 反身代词:反身代词表示动作的主体和宾语为同一人或同一物。
一般情况下,反身代词有“自己”、“互相”。
三、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的词语。
在对外汉语中,动词的用法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动词的时态:动词有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等时态。
一般情况下,过去时在动词后面加上“了”,现在时在动词前面加上“正在”,将来时在动词前面加上“将要”。
2. 动词的语态:动词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
一般情况下,被动语态在动词前面加上“被”。
3. 动词的方式:动词有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
一般情况下,直接方式在动词后面加上“地”,间接方式在动词前面加上“通过”。
四、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事物的特征和性质的词语。
在对外汉语中,形容词的用法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 形容词的级别:形容词有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之分。
一般情况下,比较级在形容词前面加上“更”,最高级在形容词前面加上“最”。
2. 形容词的位置:形容词一般放在名词前面,表示事物的特征和性质。
对外汉语教学40基本语法和教案
基本语法项目(40项)●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定语、状语、补语我的朋友学习汉语他认真地学习汉语他学得很好1.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 这是什么书?/ 你去哪儿?/ 怎么去?2.正反疑问句:1.你是不是中国人?/ 你去不去商店?/ 你忙不忙?2.你是中国人不是?/ 你有没有词典?/ 你有词典没有?3.用“还是”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区别:A还是B ? // A或者B4.定语:1.的 + 名词: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领属关系)2.不用“的”:这是中文书。
/ 他是汉语老师。
(说明性质)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亲属或单位)3.动词…的+名词:这是我买的书。
/ 看电影的人很多5.状语: 1.副词作状语:我常去商店。
2.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
3.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 我要多听多说。
4.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们很认真地学习。
5.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在他那儿看电视。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6.存现句:处所+动词+名词1.表示存在:墙上有(挂着)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7.动态助词“了”:动词+了(“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1.昨天我去了书店,他没有去书店。
(过去:动作已经完成)2.明天我吃了早饭去书店。
(将来:动作1完成后会出现动作2)3.每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平时:动作1完成后出现动作2)8.语气助词“了”(一):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事情已经发生):1.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2.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9.语气助词“了”(二):名词 / 形容词 / 句子+了(“了”在句尾,表示变化): 1.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2.他现在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对外汉语教学最基本的个语法点新版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谓语+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动词/形容词(1)动词+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上、下、进、出、回、过、起/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处所词语+来/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来/去+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事物词语+来/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上来/上去、下来/下去、进来/进去、出来/出去、回来/回去、过来/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对外汉语教学法语法点
展示夏天树叶很绿的图片,再展示一张秋天树叶很黄的图片。
夏天过去,现在已经秋天了。
树叶不再是绿色,树叶黄了。
展示一张小孩的照片,在展示一张他大学毕业的照片。
他长大了。
他的知识多了。
他变得更帅了。
然后教师进行归纳。
“……了”表示变化
了之前可以表示名词或者形容词,表示现在的状态。
二、练习
1、替换练习
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
杜乃岩汉传20126106
语法点1:是……的
一、讲解
教师:亚历山大,你是从哪个国家来的?
学生:我是从立陶宛来的。(教师板书)
教师:你来中国是干什么的?
学生:我来中国是学习汉语的。(教师板书)
教师:你是什么时候还是学习汉语的?
学生:我是2012年开始学习汉语的。(教师板书)
教师:听说你刚刚去过香港,你是坐火车去的吗?
玛丽为了救我受伤玛丽是为了救我才受伤的。
2、替换
用“我是从……国家来到中国的”句型
逐个问班上的同学来自的国家,要求他们用上面的句型进行回答。
3、变换
莉亚游泳的时候一定要用游泳圈。莉亚是用游泳圈游泳的。
我来中国是为了吃到美味的中餐。我是为了吃到美味的中餐来中国的。
4、对话练习
教师提问
要求同学回答时必须使用“是……的”的句型。
语法点2:一……就……
一、讲解
教师做一系列动作,从教室外进来,放下书,打开课本,拿出笔。
我以进教室就放下书。
我以放下书就打开它。
我一打开书就拿出笔。
列举其他句子
(1)中国人一听就知道你是个老外。
(2)天一冷我的腿就疼。
(3)暖气一来房间就暖和了。
(4)我一放暑假就去姥姥家。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40项语法40项1.助词“着”表示行为、动作状态的持续。
让每位同学拿起一样东西,然后开始教学。
归纳并板书“V+着”,指出其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
?让学生描述教室里的东西,如“教室的门关着”“老师戴着眼镜”,等等。
以对话的方式练习存现句:地图在哪里挂着?地图在墙上挂着。
老师在哪里站着?老师在教室前面站着。
让学生归纳格式:“A+在+地方+V+着”。
操练,用“着”描述学生的外貌和穿着,让别的同学猜测描述的人是谁。
2.句末“了”句末“了”主要有三种用法:1.表达强烈的感叹语气;2.表示事物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3.肯定某个事实。
先讲解1,“太……了”中的“了”表示感叹语气,用于评价。
芒果太贵了。
玛丽太漂亮了。
天气太好了。
再讲2,关着门,让学生描述。
门再打开,引导学生说“门开了”板书“句末V/Adj+了”表示发生了变化,再给出几张图片,让学生进行描述。
最后讲3,展示例句我们是朋友10年了,我们早就是朋友了。
3.量词汉语的数词和普通名词之间有量词。
“个”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是比较通用的个体量词。
一个面包一个学生一个杯子根据具体情况做一定的解释:扁扁平平的是“张”,长长细细的是“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练习,教师帮助纠正和积累,每次积累的数量不宜过多,5个一组,1-2组比较合适。
可以通过量词填空和量词搭配比赛的方式进行课堂练习,活跃气氛。
4.介词结构中的方位词给出偏误衣服放在床书本在桌子汉语表示方位,必须在名词后面加上方位词(上、下、左、右、里、外、前、后……)讲清楚“处所”和“普通名词”的区别:在学校上课在商店买东西字典放在教室在床上躺着书放在桌子上衣服挂在衣柜里帮学生建立“在……上”“在……之中”的框架,然后给出房间布置图或地图进行练习。
5.离合词的个别教学把离合词放在格式中进行教学。
玛丽和谁见面?玛丽和同学见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面。
玛丽和同学见了一面。
“玛丽见面同学”是错误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汉语的基本语序主语+ 谓语+ 宾语我学习汉语。
2.用“吗”、“呢”的疑问句你去吗?| 你去哪儿呢?3.用疑问代词的疑问句他是谁?|这是什么书?|你去哪儿?|你怎么去?4.正反疑问句你是不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不是?你有没有照相机?—你有照相机没有?5.用“A还是B?”的选择疑问句你喝咖啡还是啤酒?| 你去商店还是(去)书店?注意:“还是”和“或者”是有区别的:星期天,我在家里看电视或者(×还是)听音乐。
6.定语(用在名词前)(1)说明领属关系,应该用“的”:这是我的书,那是他的笔。
(2)说明人或事物的性质,不用“的”:他是汉语老师。
| 这是中文书。
(3)说明亲属关系或单位,一般不用“的”:他是我爸爸。
| 那是我们学校。
7.状语(用在动词 / 形容词前)(1)副词作状语:我常常去商店。
| 她很漂亮。
(2)介词短语作状语:我在中国学习。
| 我从美国来。
| 我跟中国老师学汉语。
|我给他写信。
| 你往前走。
| 我对他说了这件事。
(3)双音节形容词作状语,常用“地”:他高兴地说:“今天是我的生日”。
(4)单音节形容词作状语,不用“地”:你快走!(5)形容词前有程度副词,一般要用“地”:他很认真地学习。
8.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 动词/ 形容词(1)动词 +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9.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 上、下、进、出、回、过、起 /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 处所词语 + 来 /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 来 / 去 +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 事物词语 + 来 / 去你快倒茶来!10.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 上来 / 上去、下来 / 下去、进来 / 进去、出来 / 出去、回来 / 回去、过来 /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一本书。
|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 去”前:你拿出书来!11.程度补语形式:形容词 + 极了/ 得+不得了 / 死了/ 坏了 / 得很 / 多了他高兴极了。
| 我累得不得了。
| 我饿死了。
12.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形式:动词 + 得 / 不 + 结果补语 | 趋向补语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13.情态补语形式:动词 + 得 + 非常 / 很 / 比较 + 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他跑得很快。
(2)动词后带有宾语的形式:他学汉语学得很好。
(重复动词)汉语他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他汉语学得很好。
(宾语提前)14.时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持续多长时间)(1)持续性动词的三种形式:我学汉语学了一年。
(重复动词)我学了一年(的)汉语。
(动词+时间+宾语)汉语我学了一年。
(宾语提前)(2)非持续性动词的形式:他离开中国一年了。
(动词+宾语+时间)(3)宾语是人称代词的形式:我等他等了十分钟。
(重复动词)我等了他十分钟。
(动词+人称代词+时间)(4)副词或能愿动词,要放在重复动词前边:我学汉语只学一年。
/ 我学汉语要学一年。
15.动量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数量)形式:动词 + 动量词(主要是“次、遍、下”)(1)动词 + 动量词 + 事物宾语:我看了一次电影。
| 他看了一遍课文。
|(2)动词 + 人称代词宾语 + 动量词:昨天,我找了他三次。
16.存现句形式:处所词语 + 动词 + 名词(1)表示存在:墙上有一幅画。
(2)表示出现:前边来了一个人。
(3)表示消失:停车场上开走了一辆车。
17.动态助词“了”形式:动词 + 了说明:“了”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与时间无关):昨天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了。
明天我吃了早饭去学校。
平时我吃了早饭就去学校。
18.语气助词“了1”形式:“了”在句尾。
说明:表示事情已经发生:现在他去书店买书了。
| 昨天你去书店了没有?(正反问)19.语气助词“了2”形式:“了”在句尾说明:表示变化:春天了,天气暖和了。
他是大学生了,可以独立生活了。
20.动态助词“了”+ 数量词 + 语气助词“了”说明:表示动作可能继续,或不再继续: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我还要学习一年。
(还要继续)我学汉语学了一年了,以后不学了。
(不再继续)21.要…了、就要…了、快…了、快要…了说明:表示动作或事情很快会发生)要下雨了。
/ 新年快到了。
/ 汽车快要开了。
我明天就要(*快要)回国了。
(“快要”前不能用时间词语)22.动态助词“着”形式:动词 + 着说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外边下着雨,刮着风。
(动作持续、动态)房间的门开着。
(状态持续、静态)23.动态助词“过”形式:动词 + 过说明:表示过去的经历我去过北京,没有去过上海。
正反问:你去过北京没有?24.在 / 正在 / 正 + 动词……(呢)说明:表示动作的进行他在看书(呢)。
| 他正在看书(呢)。
| 他正看书呢。
外边在下着雨。
| 外边正下着雨。
(可以跟“着”一起用)25.连动句形式:有两个以上的动词昨天他去商店买了东西。
(“了”在最后一个动词的后面)26.兼语句形式:A请 / 让 / 叫 B + 动词我请他来。
老师让学生写作文。
爸爸叫儿子去买东西。
27.用“比”字句表示比较(1)A(不)比B + 形容词我比他高。
| 我不比他高。
(2)A比B更 / 还 + 形容词我很高,他比我更/ 还高。
(3)A比B + 形容词 + 数量 // 一点、一些 // 得多、多了我比他高五公分。
我比他高一点。
我比他高得多(多了)。
(4)A比B早 / 晚 // 多 / 少 + 动词 + 数量我比他早来五分钟。
我比他多学了三篇课文。
(5)“比”字句中有程度补语,有两种形式:我比他来得早。
我来得比他早。
28.用“A跟B(不)一样 +(形容词)”表示比较我的书跟他的书一样。
| 我的书跟他的书不一样。
我跟他一样高。
| 这个房间跟那个房间不一样大。
29.用“A有 / 没有B(这么 / 那么) + 形容词”表示比较他有我这么高。
我没有他高。
(或:我没有他那么高)他有你高吗?(或:他有你这么高吗?)30.动词重叠(表示时间短,或尝试)(1)动作还没有发生,单音节动词之间可用可不用“一”:这个问题,我要想想。
这个问题,我要想一想。
(2)双音节动词之间不能用“一”:这个问题,我们要研究(×一)研究。
(3)动作已经完成,单音节 / 双音节动词之间要用“了”:这个问题,我昨天想了想。
(4)用“在”、“正在”等表示动作的进行,动词不能重叠:他正在听(×听听)音乐。
31.形容词重叠(有生动、形象的作用)(1)单音节的重叠形式:AA她有一双大大的眼睛。
(2)双音节的重叠形式:AABB这是一个干干净净的房间。
(3)形容词重叠作定语,或单独作谓语,后边要用“的”:一双大大的眼睛/ 他的脸红红的。
(4)重叠的形容词前不能用“很”:她穿得(×很)漂漂亮亮的。
32.“把”字句形式:A把B + 动词 + 其他成分语义:说明移动、变化或产生的结果我把门关了。
(动词后用“了”)我把作业做完了。
(动词后用“结果补语”)你把箱子拿上来。
(动词后用“趋向补语”)你把这本书给他。
(动词后用宾语)注意:(1)“把”字句里不能用可能补语:×我把这本书看得完。
(2)宾语一般是确指的,或双方都知道的:你把这本书(×一本书)给他。
(3)能愿动词 / 否定词,放在“把”前:我要把这本书给他。
| 我没把这本书给他。
(4)动词后有补语“在、到、给、成”时,常用“把”字句:我把车停在门口。
|我把书放到桌上。
我把笔还给他。
|我把这本英文书翻译成中文。
33.被动句(1)用“被”的“被”字句:形式:A 被 B + 动词 + 其他成分我的词典被他借走了。
我的钱包被人偷了。
(2)不用“被”的被动句:饭吃完了。
| 信写好了。
34.“是……的”(1)强调已发生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他是昨天来的。
他是从北京来的。
他是坐飞机来的。
(2)表示态度或看法我认为,你打人是不对的。
他的学习态度是认真的。
35.越来越 + 形容词 / 心理类动词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
我越来越喜欢音乐了。
36.越……越……:(1)主语相同:风越刮越大。
(2)主语不同:老师越说,我越不明白。
37.一……就……说明:表示第一个动作发生后,第二个动作马上发生。
(1)主语相同:我一下课就回家。
(2)主语不同:老师一说,我就明白了。
38.“有一点儿”和“一点儿”的区别(1)有一点儿 + 形容词(有“不如意”的意思):这本书很好,可是有一点儿贵。
(2)有一点儿 + 心理类动词:他们想去公园,我也有一点儿想去。
(3)形容词 + 一点儿(表示比较):昨天20度,今天(比昨天)冷一点儿。
(4)动词 + 一点儿 +(宾语):我会说一点儿汉语。
39.定语的一般顺序名词|代词 + 指示代词 + 数量短语 + 形容词/名词 + 中心语学校这两个新学院她那五件漂亮的丝绸衣服40.状语的一般顺序时间 + 处所 + 范围 + 程度 + 情态/方式 + 介词短语 + 动/形我们都对他很热情我们在学校非常认真地跟老师学汉语我们昨天在家里都很高兴地给他打了电话=============================注意:1.“也”+ 别类副词:我学汉语,他们也都学汉语。
/ 我常去公园,他也常去公园。
2.别类副词+ 程度副词:我们都很喜欢他。
/ 他们也非常努力。
3.时间副词+介词短语:我正在给他写信。
/ 他已经从国外回来了。
4.时间副词+形容词短语:他常常热情地帮助我。
/ 他总是认真地学习。
5.表示重复的副词“也、又”+否定副词:我明天也不来。
/ 他昨天又没来。
6.否定副词/ 时间副词/ 能愿动词+“把、被、让、叫”构成的介词短语:他没把书还给我。
/ 我的书已经被他借走了。
/我能把这件事做好7.时间词语+ 表示处所的介词短语:我下午两点从学校出发。
8.表示空间、共同的介词短语+ 表示对象的介词短语:他在电话里对我说了这件事。
/ 我跟他一起给老师写了一封信。
9.能愿动词+ 介词短语:我本来想跟他商量这件事的。
/ 他愿意为大家表演节目。
10.表示重复的副词“又、还”+ 能愿动词:他的病好了,又能来上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