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启示

合集下载

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二 、 以小 而 不 为 , 以 小 占大 市 场 不 而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与 我 们 内地 相 比 较 , 乏 矿 产 和 能 源 等 缺 自然 资 源 , 择 何 种 产 品 作 为 主 导 产 业 至 关 重 要 。 从 浙 江 各 选
地 来 看 , 们 选 择 的 大 多 是 日用 消 费 品 和 小 商 品 , 以 与 人 他 尤 们 生 活密 切 相 关 的大 众 化 产 品 居 多 , 服装 、 类 、 具 等 。 如 鞋 玩
有 高 科 技 的 传 统 商 品 , 当 地 成 为 造 福 一 方 的 支 柱 产 业 。 除 在
了这 些 名 牌 企 业 , 些 小 企 业 也 找 准 空 档 , 遗 补 缺 , 专 门 一 拾 有 生 产 童 装 的 , 有 专 门 生 产 老 年 服装 的 , 互 补 充 , 得 其 也 相 各
的 道 路 。 于 时 间 所 限 , 不 及 做 深 入 的 调 查 研 究 , 能 从 一 由 来 只
首 先 必 须 改 变 人 的 观 念 。 观 念 的 转 变 不 是 形 式 上 的 拆 掉 围
墙 , 应 该 是 从 根 本 上 转 变 固 步 自封 、 足 现 状 的 保 守 思 想 。 而 满

异 。 我 们 中西 部地 区 , 今 仍然 把 围墙 看 作是 安 全屏 障 。 在 至 居 民 盖房 要 有 围墙 , 成 许 多 深 宅 大 院 ; 位 征 地建 设 也要 先 形 单 圈 围 墙 , 在 这 是 我 的 , 人 莫 入 。 围 墙 多 , 外 交 流 自然 就 意 外 对 少 , 防 范 别 人 走 进 来 , 不 愿 轻 易 走 出 去 。 种 不 同 现 象 的 既 也 这
就 连 我 们 内地 不 屑一 顾 的小 商 品 如扣 子 、 锁 、 带 、 火机 拉 鞋 打 等 , 们 却 发 现 了 它 的 巨 大 市 场 需 求 。像 宁 波 的雅 戈 尔 服 装 他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感悟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感悟

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感悟摘要长三角一体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

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该话题,包括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方向和实践经验的总结,以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1.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追求高质量发展既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应对内外挑战的重要手段。

长三角一体化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应立足于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方向长三角一体化的战略方向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

首先,要加强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产业布局优化和互联互通,构建更加紧密融合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其次,要注重创新驱动,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产业链价值,实现创新驱动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要推动开放合作,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金、人才和技术的跨界流动,推动长三角地区形成高水平的开放格局。

3.实践经验的总结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实践经验包括制度创新、政策协调和项目合作。

通过制度创新,可以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包括法律、规章和政策。

政策协调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手段,需要各级政府加强沟通协调,形成一致的政策导向和政策实施。

项目合作是实现长三角一体化的具体举措,包括建设交通基础设施、推动跨区域产业合作等。

这些实践经验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结论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从高质量发展意义、战略方向和实践经验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思考。

希望未来能够在各个方面形成更加紧密、高效的合作机制,实现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一、地理优势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迅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处中国东部沿海,是中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其地理位置优越,毗邻上海,与中国内外重要港口遥相呼应,构成了中国最重要的经济走廊之一。

长江三角洲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资源,使得农业、渔业等传统产业得以蓬勃发展。

同时,区域内还聚集了众多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吸引了大量资金和人才的汇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崛起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过去几十年中,发展了一大批制造业企业。

这些企业涵盖了钢铁、汽车、化工、船舶等多个领域,产品品质好、技术先进,出口量居全国前列。

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还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包括金融、信息技术、商贸物流、科技研发等领域。

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和长三角地区整体的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繁荣。

现代服务业的崛起为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动力。

三、创新驱动推动经济持续增长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新发展,不断加大科研力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一系列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该地区落地生根,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涌现,推动了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模式,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球经济竞争中保持了竞争优势。

四、城乡一体化助力农业现代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也在不断转型升级。

通过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农业的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农业机械化、水利设施建设、种植结构调整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高了农业的效益和产量,并且为大中城市提供了充足的粮食和农产品供给。

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还注重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质量安全监督,推动了农业与现代市场的对接,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良好发展。

总结: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崛起、创新驱动和城乡一体化的农业现代化,成为中国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经济增长极之一。

增长与极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增长与极限: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提要:三角洲与流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类。

领开放之先,珠江三角洲现实占优,得开放之利,长江三角洲潜力巨大,三角洲成为大陆经济的增长极。

对外开放的意义,不仅是引进资金和先进的技术、装备,提升了产业结构,而且引进市场经济理念、管理方式,提升了人力素质,更重要的是为体制改革提供了参照系。

实践证明,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方能相得益彰。

但因行政体制等与经济不相适应,三角洲的“扩散”效应不明显,更制约自身的进一步增长。

未来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突破现存的制度性壁垒,以加快三角洲和流域资源的整合;取决于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扩大对内开放,以充分利用境外和境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取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将可持续发展建立在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基础上。

关键词:增长/三角洲经历了二十余年改革开放,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业已形成三个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

由于集中了大陆最优秀的人才,最雄厚的资本,最先进的技术,三大经济圈的经济增长速度始终高于中国大陆平均速度,尤以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为甚,成为大陆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在21世纪上半叶,其走势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大陆现代化目标的进程。

任何经济体的成长都会受到内生因素的制约和外部条件的局限,因内生因素和外部条件的不同,简单的类比通常并不恰当。

本文仅通过对内因与外件的比较,试图较客观地描述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现状,研判两地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一、地缘经济条件与整合前景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属区域经济,但尚无统一认定的区域范围,本文取两经济圈内各自较普遍使用的口径,即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是指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15个省辖市以上城市「1」,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则是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市区、惠阳县、惠东县、博罗县、肇庆市区、高要市、四会市等14个市、县「2」。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改革开放20多年来,位于长三角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个区域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1%,占全国人口10.39%,但是,它的GDP和税收却约占全国的22%,进出口额占全国的35%,利用外资占全国的40%,在全国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

其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也位列全国前茅,在2006年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的评价中,上海市1个、江苏省21个,浙江省25个进入了前100名。

一、“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实力现状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在显著增强。

据中国县域经济网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口平均规模为45.53万人,而江苏、浙江分别为94.06万人、54.16万人,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平均值的2.07倍、1.19倍,在全国排第1、11位;同期全国县域平均生产总值(GDP)为32.04亿元,而江苏、浙江为123.20亿元和93.92亿元,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5倍、2.93倍,在全国排第1、2位;截至2004年初全国县域人均生产总值平均为7037元,而江苏、浙江为14538元、16227元,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2.07倍和2.40倍,在全国排第4、2位;在对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比较中发现,全国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1.21亿元,而江苏、浙江为7.13亿元、4.43亿元,分别是全国的5.89倍、3.66倍,在全国排第2、4位。

到2006年初,浙江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县域平均值的 2.38倍,为全国各省区之最;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49.2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8.5亿,均为全国各省区之冠。

由此看出江苏、浙江县域经济实力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从第一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选开始到第六届,在连续六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江苏和浙江进入百强县的数量都远远超过其他省份,在第六届评选中,江苏占21席,其中7个县进入前十名;浙江占25席,其中3个进入前十名。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启示共40页文档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启示共40页文档

“四千精神”
千家万户办企业 千辛万苦搞经营 千山万水闯市场 千方百计创新业




万向集团
团德Βιβλιοθήκη 力西集 团
雅戈尔集团
新浙江现象:个体私营经 济迅速增长。
五个全国第一:个体私营 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 口创汇总额、全国民企500 强户数。
(三)新一轮区域合作与发 展浪潮,长三角成为全国区 域经济发展中最吸引眼球的 靓丽字眼。
区域整体战略意识 ——“立足全球,区 域联动,优势互补,各展所长,错位发 展、互进共荣”
全世界有公认的六大城市带
1、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 沿岸城市带
2、北美五大湖城市带 3、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 4、欧洲西北部城市带 5、英国伦敦城市带 6、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市简介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 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 镇江、南通、泰州等8个城市,浙江省 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 兴、台州等7个城市。面积10万平方公 里,人口7608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759人。
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 10.4 % 的 人 口 , 创 造 了 全 国 22.1 % 的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24.5 % 的 财 政 收 入 、 28.5 %的进出口总额。
浙江经济的发展历程是:1977 年开始家庭工厂——1979年、1980 年联户企业——1982年工商户合法 登记——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 公司和股份合作公司——集团公 司——财团,进入了金融领域的最 高层次,用20年左右的时间走完了 英国200年的历程。
浙江人受水文化的影响
一是水性至柔,柔韧不屈,吃 得起苦,不怕失败。二是水有流动 性,浙江人灵活善变,善于把握先 机,抢占优势地位。三是水居低势, 尚善若水,最高文化情操就是水, 谦虚、低调,不张扬,只做不说。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心得体会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心得体会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心得体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指沪浙皖苏四省市围绕上海,以经济一体化、空间一体化、产业一体化、人文一体化为核心,通过深化各领域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战略举措。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和机遇。

以下是我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心得体会。

一、加强产业协同,实现高效发展。

长三角地区各省市拥有各自的产业特色和竞争优势,通过加强产业协同,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高效发展。

例如,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高科技企业在不同省市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打造创新高地。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各地的科技创新能力,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优化交通网络,提升区域互联互通。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但通过优化交通网络,可以实现更紧密的区域互联互通,促进经济一体化。

例如,高速公路、铁路和航空线路的建设和改造,使得各地之间的交通更加便捷,加速了人员流动和物资流通。

这种互联互通的发展模式,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融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城市规划,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达和人口密集的地区,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通过加强城市规划,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可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加强生态修复、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人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四、深化人文交流,增进感情认同。

长三角地区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历史文化,通过深化人文交流,可以增进人民之间的感情认同,为一体化发展提供更深层次的推动力。

例如,开展文化节庆活动、艺术交流和大学生互访等形式,使得长三角地区的人们更加了解彼此,增进友谊和合作意愿。

这种人文交流的方式不仅促进了地区内的共同发展,也为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注入了文化力量。

综上所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产业协同、优化交通网络、加强城市规划和深化人文交流,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区域互联互通、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增进感情认同的目标。

长三角经济研究报告

长三角经济研究报告

长三角经济研究报告
长三角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三个地区相互紧密相连并具有相似的经济发展特点。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具活力和最开放的经济区域之一,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约20%左右。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受益于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交通网络。

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和人才。

江苏省和浙江省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合作紧密,形成了一条高速公路和铁路网络,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该地区的城市之间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分工和协作,上海负责高端产业和金融业,江苏和浙江负责制造业和出口业务。

长三角地区还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跨国公司,在工业、金融、贸易和物流等领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长三角地区也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各地积极引进和培养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然而,长三角地区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加,空气和水质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扩大,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

总的来说,长三角地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会,但也需要
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强区域协调和合作,在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中国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中国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中国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地区。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的矛盾与挑战,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制造业为主,拥有众多的工业园区和制造企业。

这些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为地方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与此同时,工业化进程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以及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环保意识的薄弱和监管不力,许多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环境进行了无视和破坏。

这导致了水质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严重恶化。

环境污染不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

这些法律和政策对企业的环境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政府加强了环境监测和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打击和制裁。

这些措施的出台和实施,对于改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状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除了政府的努力,企业和公众的参与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环节。

企业应该树立环保意识,主动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

公众应该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还应加大环境保护科技的研发和应用。

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找到更加高效、低碳的生产方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与文化繁荣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与文化繁荣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与文化繁荣长江三角洲区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长江三角洲区域由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组成,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中国经济繁荣的重要支柱。

经济繁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为主要支柱。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加大,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外贸业逐渐成为该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统计,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的对外贸易额达到1.8万亿美元,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以上。

同时,该区域的制造业也十分发达。

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均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上海拥有一些世界级的制造业企业,如上汽集团、康明斯、通用电气等,这些企业的发展推动了上海经济的繁荣。

江苏、浙江两省也拥有众多的制造业龙头企业,如海尔、美的、华为等。

这些企业的发展带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

服务业也是该区域的经济重要支柱之一。

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拥有一些在全国范围内领先的金融、互联网、文化创意等服务业企业。

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仅为该区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还吸引了许多人才前往该区域发展。

文化繁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该区域有着许多古老的文化建筑和文化景点,如杭州的西湖、上海的外滩等,这些景点吸引了许多游客前往游览。

同时,该区域的文化产业也十分发达。

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十分迅猛。

上海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产业中心之一,同时还拥有许多知名的文化企业,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上海话剧艺术中心、上海大戏院等。

南京、杭州也有众多的文化创意企业,这些企业的兴起不仅为该区域带来了文化繁荣,同时还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总结长江三角洲区域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和文化发展史已经拥有了百年的历史。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逐步加大,该区域的经济和文化已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未来,该区域的经济和文化还将继续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长江三角洲地区30年来区域发展特征初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30年来区域发展特征初析

文章编号:1000-8462(2009)02-0185-08长江三角洲地区30年来区域发展特征初析段学军,虞孝感,刘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江苏南京210008)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其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明显加强。

在产业结构方面,现代服务业比重上升,一、二次产业比重下降,后工业化趋势明显;在空间结构上,核心城市带动功能进一步增强,沿铁路经济向沿江、沿海经济转变,开发轴线由“Z ”字型向反“K ”字型转变;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也明显增加了资源消耗和供应的压力,同时导致区域环境污染较为严重。

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方针指导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增强国际竞争力,是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区域发展特征;长江三角洲;30年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开放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的交汇部,地跨2省1市,包括沪、宁、杭、苏、锡、常、镇、扬、通、泰、嘉、湖、绍、甬、舟、台16个城市,区域面积10万多km 2,人口8300多万(2006年)。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区域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也付出了相当的资源环境代价。

1经济社会发展态势1.1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得到加强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改革开放前期的1978—1990年,虽然该地区GDP 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34%(可比价格),但还略低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从1990年代开始,随着浦东开发开放政策的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提高,1991—2006年,GDP 的年增长率达到19.53%,高出全国同期平均水平(16.65%)近3个百分点,对全国经济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明显提升。

197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GDP 总量仅为546亿元,2006年增长到39612亿元,28年间增长了72.5倍,GDP 占全国比重由1978年的13.4%增长到18.8%,增长了5个百分点以上。

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点与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点与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特点与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是长江和它的若干个主要支流(比如黄浦江、太湖的河川)在入海前汇聚的河口处。

这一地区地理状况独特,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一、地理特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理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势平坦: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海拔较低,地势平坦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便利。

同时,平坦的地势也方便了城市的扩张和工业的发展。

2. 水系发达: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系发达,长江及其支流交错纵横,有利于水运和水资源的利用。

同时,华东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也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机会。

3. 土地资源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肥沃的土地资源,适宜农作物的种植。

这里的农田可进行春耕夏种、秋收冬储,农作物丰产,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 气候宜人: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夏季炎热潮湿,有利于稻米、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冬季温和湿润,适宜蔬果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成为了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之一。

其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发达: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达,涵盖了机械、化工、纺织、电子、汽车等多个领域。

许多有着较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和全球知名的品牌都集中在这一地区,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工业的重要基地。

2. 贸易港口重要: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之一,包括上海港口和宁波港口等。

这些港口不仅为中国内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也成为了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枢纽和物流中心。

3. 区域经济合作: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苏浙沪皖地区通过合作协同发展,以及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形成了一体化的区域经济格局。

这种合作有助于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4. 服务业繁荣: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业蓬勃发展,包括金融、物流、旅游等多个领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服务业得以迅速壮大。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心得体会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心得体会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心得体会一记“冲锋号”响,长三角一市三省为之同频振动。

今天上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项目·沪苏湖铁路开工仪式在浙江湖州隆重举行,与此同时,沪苏湖铁路上海段、江苏段建设动员会在上海、江苏同步举行,一起开工的,还有安徽扬马城际铁路马鞍山枢纽工程。

这是沪苏浙皖首次联合举行重大项目开工活动,而它也为长三角地区最重量级的“一期一会”打响了头炮。

今天上午,2020年度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湖州拉开大幕。

从青弋江畔到太湖之滨,过去的一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有太多值得记录。

过去的一年,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实施的一年。

一年来,无论是在产业体系、基础设施,还是在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长三角区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规模效应、协同效应、集聚效应持续放大。

路通才能事通。

上海牵头推进打通断头路专项行动,第一批推进的17条省际断头路中,2条已通车,1条已贯通,其余14条均已开工。

今年4月,《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出台,包括沪苏湖铁路在内的一批重大项目已紧锣密鼓地推进,长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在创新协同方面,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搭建,整合了一市三省2400多家机构的3万多台(套)大型科学仪器设施,总价值超过360亿元。

长三角的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利用一市三省的科技信息和资源,提高研发效率、减轻成本负担。

与此同时,“长三角人”的获得感也在不断加码。

长三角在全国率先探索区域性异地门诊费用直接结算,目前已覆盖长三角41个地级市,累计结算逾102万人次。

依托政务服务“一网通办”,长三角推进跨省身份认证、电子证照共享,一市三省实现企业营业执照、居民身份证等7类高频证照扫码亮证。

作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过去的半年里,以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一体化制度创新试验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为战略定位的“青吴嘉”,正越来越紧密地“抱团”发展,紧扣一体化制度创新的核心使命,全力跑出发展加速度。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战略取向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战略取向

不久前,据全球领先的企业咨询之一美国科尔尼公司"全球经济政策委员会"在美国和中国同步发表了一项权威性报告《2002年外国直接投资信心指数》。

报告得出了令中国人鼓舞的调查结果:虽然世界经济大环境放缓,但中国经济一枝独秀,中国首次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和外国直接投资目的国。

该报告是在调查全球1000名大型跨国公司的总裁等高级管理人员基础上得出的"前瞻性"结论,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所作的关于世界投资报告着重"总结和回顾"不同,所以,每年这个报告的发布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较大反响。

今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将超过500亿美元大关,对引资额一直徘徊在500亿美元以下且长达6年之久的中国来说,这显然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高度。

而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外商投资的首选地,外商投资也惠及到处于长江三角洲边缘的安徽。

由于全球经济的持续疲软、股票价格的连续下跌以及公司对企业赢利和监管问题的顾虑等因素削弱了企业首席执行官们进行跨国并购的积极性,跨国并购已不再是外国投资的主要方式,外国投资仍以传统方式为主,这特别对安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外向度不高的省份有利。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及其战略取向1·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共14个市及所辖74个县(市),土地面积约10万km,人口达7000多万人,分别占全国的1%和6·3%,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13%,国民收入约占全国的14%,财政收入、工业利税分别占全国的11%和12·5 %。

长三角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在区位条件、产业实力、科技水平等方面在全国最有优势。

(1)区位条件得天独厚、地理环境优越长三角濒临东海,面向太平洋,扼长江入东海的出海口,属大河口海岸地带,正处我国南北沿海航线中央,由上海、宁波、南京、镇江、张家港、南通等港口组成的港口群是我国最大的沿海沿江港口群。

长江三角洲有什么特点?

长江三角洲有什么特点?

长江三角洲有什么特点?一、区域优势明显1. 地理位置独特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东临东海,南濒杭州湾,西北靠长江,地理位置优越。

其地处大陆沿海平原,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湿润,被誉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区。

2. 交通便利长江三角洲作为交通枢纽,连接了中国北方、东北地区和太平洋沿岸经济发达国家。

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众多的港口,其中上海港是世界第一大货物集散地,辐射能力广泛,成为中国对外交往和物资交流的重要门户。

二、经济发展迅速1. 工业集聚效应明显长江三角洲地区吸纳了大量的外资和国内投资,形成了世界级的工业集群。

依托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出了以汽车、电子、纺织、机械、化工、钢铁等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2. 服务业蓬勃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成为了中国服务业的重要发展地区。

金融、保险、商贸物流、科技研发等服务业蓬勃兴起,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

上海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

三、生态环境保护成效显著1.水资源保护长江三角洲地区贯穿长江,享有丰富的水资源。

政府和各界人士高度重视长江水库的保护,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限制产业发展、严控工业污水排放、推广节水技术等,保护了长江的水质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建设长江三角洲地区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和森林植被恢复工程,建立了一批生态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同时,长江三角洲地区还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促使公众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四、文化底蕴深厚1. 历史文化丰富长江三角洲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曾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尤其是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包括博物馆、艺术展览、音乐剧等,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景观。

2. 传统工艺独特长江三角洲地区还保留着许多传统工艺,如苏绣、安徽皖绣、上海漆艺等,这些工艺凝聚着地方文化的精华,表达了江南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高一地理长江三角洲知识点

高一地理长江三角洲知识点

高一地理长江三角洲知识点长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大的三角洲,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长江入海口附近,是中国的重要经济和交通枢纽。

下面将为你介绍关于高一地理长江三角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长江三角洲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

其地理坐标大致为北纬30°30′至32°30′,东经120°30′至123°30′。

长江三角洲总面积约为3.9万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三角洲。

二、长江三角洲的地貌特征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地势低洼,海拔较低。

由于长江的沉积作用,形成了河口、滩涂、湿地等特殊的地貌景观。

长江三角洲的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

三、长江三角洲的气候特点长江三角洲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和湿润,夏季炎热潮湿。

降水集中,年均降水量大约在1000-1400毫米之间。

长江三角洲区域由于地势低洼,容易受到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四、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包括纺织、汽车、化工等多个行业。

同时,长江三角洲还是中国的重要农业产区,主要以水稻、小麦、棉花等农产品为主。

五、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保护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经济发展,一些生态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

大量的工业排放和城市污染导致空气、水质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护长江三角洲的生态环境,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加强环境监测、治理工业污染、推动生态修复等措施。

六、长江三角洲的旅游资源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如苏州、杭州、上海等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及周庄、西塘等知名的古镇,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此外,长江三角洲还有美丽的水乡风光、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俗文化等,都是旅游的热门景点。

长江三角洲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长江三角洲的人均收入是多少?

长江三角洲的人均收入是多少?一、长江三角洲的人均收入概述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核心区域之一,也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由于其地理位置和经济基础的优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均收入相对较高,远远超过了中国的平均水平。

二、长江三角洲人均收入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 经济结构的转型与人均收入的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经历了从传统的农业经济转向现代工业与服务业的转型过程。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调整,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人们的工资水平也随之提高。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均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技术创新与人均收入的增长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区域之一。

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新兴产业的涌现使得该地区的就业机会增加,同时也提高了人均收入水平。

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腾飞,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高薪的就业机会。

三、长江三角洲人均收入的影响因素1. 教育水平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高等教育机构众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教育水平的提高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竞争力,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从而推动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

2. 城乡差距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较大,城市居民的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

这是由于城市的发达经济和优质教育资源所决定的。

因此,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相对较低,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

3. 产业结构的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和服务业发达,这些行业相对于农业来说,收入水平更高。

因此,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均收入相对较高。

四、长江三角洲人均收入的未来趋势与挑战1. 继续优化经济结构未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将继续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人均收入水平,还能够推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了进一步提高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经济教案的案例

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经济教案的案例

长江三角洲经济地位一直处于中国的前列。

该地区涵盖了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份,是中国最繁荣的发展地区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长江三角洲经济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

1.经济特点长江三角洲经济的特点是:以制造业、服务业和外贸为三大支柱。

这三大支柱对于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中,制造业是长江三角洲的经济基础,是该地区的命脉所在。

而服务业的发展则为制造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同时也为其他方面带来了巨大的贡献。

外贸则是长江三角洲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经济发展历程长江三角洲在经济方面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这段时间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也是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

从那时起,长江三角洲经济就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

3.当前经济现状目前,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GDP已经超过1.2万亿元人民币,人均GDP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同时,该地区的外贸总额已超过500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总额的25%以上。

这些数据表明,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对于全国经济增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科技进步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长江三角洲的发展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已经不再是该地区的唯一增长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也成为了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

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化经济竞争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5.面临的挑战随着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该地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速,长江三角洲的一些城市已经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这已经成为了该地区发展的巨大障碍之一。

此外,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长江三角洲的资源利用和分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一些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已经引起了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忧。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

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度比较与评价本文所指长江三角洲指江苏省、浙江省与上海市,土地面积21.1万平方公里,占全国2.2%;人口1.38亿人,占全国10.6%;2000年本区GDP1.92万亿元,占全国21.7%。

本地区位于长江与太平洋的交汇处和我国两大经济带—沿海经济带与长江流域经济带的T型结合部,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东陇海线、京沪线、沪杭线、浙赣线等铁路干线和宁沪、沪杭甬及京沪高速公路以及拟建中的京沪高速铁路构成区内陆地运输的干线网络。

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横贯东西,以江海相连的优势为大宗货物运输提供了便捷的水上通道,成为我国重要的水陆集疏运枢纽。

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仍然发挥着水上通道的作用。

浦东、沪西、南京、杭州与宁波机场,上海、连云港、南通、宁波等沿海港口以及国内最大的内河港口——南京港沟通了本区与国内外的联系。

显赫的交通枢纽地位,丰厚的人文精神淀积和悠久的民族工业历史使本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80年代初,我国外向型经济发端于东南沿海,珠江三角洲异军突起,一度取代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

1990年中央决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新区,1992年初,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南京等6个沿江港口城市,尤其是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以及昆山、吴江等地的台资工业园区的先后崛起,使长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90年代后期,浦东开发开放进入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的新阶段,致使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心从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流域转移。

2000年,长江三角洲进出口商品额达到725.7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307%;外商投资企业年未登记数为4.4万户,比1992年增长276.7%;外资企业投资额达到2028.5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9倍多;当年外商直接投资额(FDI)达112亿美元,比1991年增长25倍。

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未来的发展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的重要合 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 作项目,开创了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新形式。
苏州在协调发展上注意处理好 四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好强市 与富民的关系。 二是坚持全面发展,正确处理经济发 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三,坚持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城乡、 贫富、地区差别 。 第四,正确处理当代和后代人的关系。
上海市简介
上海简称沪。地处中国长江 入海口。上海全市面积达5800平 方公里,人口1349万,是中国第 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 今日的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 城市,是中国最大的经济、金融、 贸易、航运中心。在这个人口仅 占 全 国 1% 、 土 地 面 积 占 全 国 0.06%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 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口岸进出口 商品总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港 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并在改革开放、产业升级、科技 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示范、辐射和 带动作用。
(二)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 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 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 “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 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 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温州模式”也成为浙江经济发展 的主要模式。主要表现为个体私营 经济迅速增长。
服务型政府的服务主要 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必须 提供的公益事业,以非营利 的方式主动提供,二是沟通、 整合社会各个主体的资源, 最大化地代表各主体的共同 利益,做到公平正义。
谢谢大家
( 三 ) 新一轮区域合作与发 展浪潮, 展浪潮 , 长三角成为全国区 域经济发展中最吸引眼球的 靓丽字眼。 靓丽字眼。
区域整体战略意识 ——“立足全球,区 域联动,优势互补,各展所长,错位发 展、互进共荣”
全世界有公认的六大城市带
1、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 沿岸城市带 2、北美五大湖城市带 3、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带 4、欧洲西北部城市带 5、英国伦敦城市带 6、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启示一: 启示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 才是硬道理。 启示二: 启示二: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跃式发 展,必须解放思想、创新体制,加 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启示三: 启示三:推动县域经济跨跃式发展, 必须产销互动,以产品兴市场,以 市场带动产业发展。
启示四: 启示四:推动县域经济跨跃式发展, 必须依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 业,与中心城市或城镇实现错位发展。 启示五: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启示五: 必须依靠政府,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苏州发展经济新的突破口和 增长点(即新苏南模式)
一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调整产业结构。 第二,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第三,大力引进外资。
沙钢一贯注重环境保护和“三废” 沙钢一贯注重环境保护和“三废”综合利用。电炉炼钢采 用布袋低压脉冲、喷雾等除尘技术,除尘率99%以上;轧钢加热 用布袋低压脉冲、喷雾等除尘技术,除尘率99%以上;轧钢加热 炉安装烟气脱硫装置,脱硫率达90%以上;树立“ 炉安装烟气脱硫装置,脱硫率达90%以上;树立“废物就是放错 地方的资源” 地方的资源”的生态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水渣、钢渣、氧 化铁皮实施综合利用,高炉煤气全部回收用于发电和加热炉燃料, 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94%以上。 工业废水重复利用率达94%以上。
浙江经济的发展历程是:1977 年开始家庭工厂——1979年、1980 年联户企业——1982年工商户合法 登记——股份合作制——有限责任 公司和股份合作公司——集团公 司——财团,进入了金融领域的最 高层次,用20年左右的时间走完了 英国200年的历程。
浙江人受水文化的影响
一是水性至柔,柔韧不屈,吃 得起苦,不怕失败。二是水有流动 性,浙江人灵活善变,善于把握先 机,抢占优势地位。三是水居低势, 尚善若水,最高文化情操就是水, 谦虚、低调,不张扬,只做不说。
长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启示
和布克赛尔县委党校 张鸿
一、长江三角洲基本情况
长江三角洲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 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 镇江、南通、泰州等8个城市,浙江省 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 兴、台州等7个城市。面积10万平方公 里,人口7608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 759人。 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 10.4%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2.1%的国 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28.5 %的进出口总额。
二、长江三角洲 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苏南模式
旧苏南模式,通常是指通过发展乡镇 旧苏南模式 企业实现非农化发展的方式。主要特征是: 农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 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 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展。 新苏南模式,以公有经济为主导,多 新苏南模式 元产权主体相混合;以经济国际化为主导, 外资、外经、外服、外技齐头并进;以高 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结构日益高度化; 以都市圈建设为主导,推进城乡一体化。 主要特征:强劲外资+活跃民资+合作经 济
东方明珠电视塔 高468米,是亚洲第一、 468米,是亚洲第一、 世界第三高塔。
金茂大厦 高88层,建筑高度 88层,建筑高度 420.5米,目前是世界 420.5米,目前是世界 第三、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外滩夜景
上 海 企 业 生 产 场 景
上海市
三、长三角模式对县域经济 社会发展的启示
中国第一水乡——苏州周庄 中国第一水乡——苏州周庄
航天英雄费俊龙 的家乡——昆山 的家乡——昆山 经济技术开发区

虎丘
园 林 甲 天 下

拙政园
留园
狮子林
传统苏绣工艺作品
吉 林 省 长 王 岷
江苏省长梁保华
苏州曾经的三位市委书记
陕西省长陈德铭
苏州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 二是人文优势。 三是经济优势。
“四千精神”
千家万户办企业 千辛万苦搞经营 千山万水闯市场 千方百计创新业
奥 克 斯 集 团 万向集团
德 力 西 集 团 集团
新浙江现象: 新浙江现象:个体私营经 济迅速增长。 五个全国第一: 五个全国第一:个体私营 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 口创汇总额、全国民企500 强户数。
苏州“一二三四五”
引进外资全国第一(95亿美元) 工业总产值全国第二(9560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全国第三(1554.8亿元) GDP总量全国第四(3450亿元) 地方财政收入全国第五(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 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 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她 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 经济的版图;她用双面刺绣的绝 活,实现了东西方的对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