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职普融通”与“职普融合(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研究

“职普融通”与“职普融合(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研究

“职普融通”与“职普融合(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研究一、“职普融通”提出的背景1.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的教育政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职普融通”,其目的在于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促进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职普融通旨在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相互沟通、相互衔接,二者既各成体系又融合发展。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写进了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予以颁布实施。

为此,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并通过两种教育的资源共享、贯通互认,为学生多样化方式成才搭建桥梁。

2.当今世界两种不同类型教育发展的趋势纵观全球,放眼未来,“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职普融通一体化,职业教育重心上移化”已成为当今和未来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本质属性相同,即都是“教育”。

普通教育,又称学术教育、通识教育、普适教育、文化教育、基础教育、科学教育,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动脑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精神的塑造,主要培养白领人才,最高为科学家;职业教育,又称技术教育、技能教育、专业教育、行业教育、工程教育,则关注技能体系、动手或肢体协调能力的培养以及工匠精神的塑造,主要培养蓝领人才,最高为工程师。

以上只不过是职普两种教育培养人才走过的不同“路标”,而绝不是它们要到达终点的“目标”。

“人首先是人,然后才是商人、企业主、专家、科学家或工程师。

”无论哪种类型、哪个层级、哪条路径的教育,其终极目标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是“全面发展的人”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传统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彼此割裂,单方面强调知识或技能,忽视综合素质的养成,人才培养规格片面、不完整,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

普职融通民办综合高中分类管理的探索与创新

普职融通民办综合高中分类管理的探索与创新

普职融通民办综合高中分类管理的探索与创新摘要:普职融通作为近些年来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强调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加强合作,在师资水平、课程安排、学分互认、学籍互通等方向上保持协调性,实现高中学生向职业人才的多样性发展。

对于民办高中而言,有必要在此背景下完善分类管理标准和措施,立足于职业特点和高中学情,帮助学生开发多种符合自身情况的职业或业余爱好,让学生在有效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对职业生涯产生浓厚兴趣,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关键词:普职融通;民办高中;分类管理前言:传统应试教育背景下升学率成为衡量高中办学质量的唯一要求,对于部分学习情况不佳的学生群体而言,如何通过正确职业教育顺利开始职业生涯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因此在合适教育理念前提下,民办高中需要加强和职业教育院校的通力合作,培养出有一定文化知识和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就业需求的高素质毕业生,这不仅是对以学生为本理念的重要贯彻,也是发挥每个学生潜能、提高整体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基于此,对普职融通背景下民办综合高中的分类管理措施进行分析,以为民办高中的教育改进提供借鉴。

一、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民办高中分类学生在高中学习中所接受的教育不同其被挖掘到的潜能也不同,普遍认为高中教育需要对学生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等进行培养。

这种多元智能理论代表学生个体有不同的优势和潜力,而普职融通则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这种潜力进行挖掘,及早对其进行职业化教育。

因此在分类上民办高中可以分为中职与普高两部分,需要根据自身表现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就读[1]。

普高可以设置各类语言、艺术、体育课程,指导学生在努力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以及爱好兴趣来选修职业技能,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而中职部可以设置就业班、对口升学班以及各种职业特长班,供不同潜质或爱好不同的学生进行选择。

让学生在有继续深造可能性的同时,提前对职业教育产生接触,初步培养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是一种教育模式,旨在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相关职业技能,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达到能力与价值的有效衔接,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以下是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统一管理
普职融通实践中,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管理应该是整体的,平等的,相关部门应该承担相应的管理功能,建立统一的课程和教材管理制度,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评估,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测和反馈,充分体现双向转换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二、教师职业化水平提高
教师是普职融通中的关键要素,应该通过培训、评估和奖惩激励的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化水平,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教学方法的革新,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足够的实践机会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条件,推动学科交叉和知识创新。

三、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创新
普职融通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应该充分融入实际生活和社会经济需求,打破传统学科边界,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跨学科知识和技能,同时通过项目教学、实验教学以及实习和实训等方式,让学生真正掌握职业技能,增强综合素质。

四、学生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落实
普职融通应该制定专门的学生培养方案,根据学生个人的兴趣和能力,采用个性化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所得、有所成长,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术能力与社会责任等关键能力,以应对未来社会为人才储备打下坚实基础。

总之,普职融通实践需要政策、体制和教育理念的共同支持,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要不断地探寻和创新,注重评价和反馈,让更多的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实际价值和贡献。

职普融通,探索职教发展新路径

职普融通,探索职教发展新路径

Wind Vane风向标2024年3月20日·第6期职普融通,探索职教发展新路径文_滕道明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构建的是职业学校教育(中等、专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和职业培训并重的体系。

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泾渭分明的关系,实际上,我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曾走过一条从雷同到不同、从不同到协同的发展路径。

从“h”到“H”:职业教育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我国当前的职业教育除了单独设立的职业学校外,也有行业企业举办的职业学校,以及一些由普通中学转型的职业学校。

从整体上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参照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和评价模式较为明显,职业教育研究相对薄弱,再加上用人“唯学历”倾向和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不健全等诸多原因,职业教育被打上了“二流教育”的烙印。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比,呈现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h”型。

针对此种情况,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

”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从政策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较开始由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h”型变成两条腿大体相当的“H”型。

职业教育从位居普通教育之下的层次教育发展为与普通教育并列的类型教育,这是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架构。

从“H”到“A”:职业教育从并行到交叉的应变从学校教育体系来看,我国义务教育学段不存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分,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的入口是普通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除少部分直接就业外,大部分学生的升学出口既可以是高职院校也可以是普通高校。

职教高考制度不仅使中职和高职完成了类型内的衔接,而且也实现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类型间的渗透。

从政策层面讲,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读期间也可以变换轨道进入普通中学继续学习,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在读中和毕业后均要与普通教育打交道。

职普融通的理解

职普融通的理解

职普融通的理解一、什么是职普融通?职普融通是指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它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创新思维等方面。

二、职普融通的意义1.提高就业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拥有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更受企业青睐。

通过职普融通教育,学生可以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2.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职普融通教育要求学校与企业紧密联系,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这种紧密联系促进了产学研深度合作,推动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3.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职普融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具备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这对于建设和谐社会、推动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如何实现职普融通?1.构建合理的教育体系职普融通教育需要构建一套合理的教育体系,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

要注重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的有机结合,鼓励跨学科学习和创新思维。

2.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产学研深度合作是实现职普融通的关键。

学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联系,了解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并将企业资源纳入到课程设计中去。

同时,也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联系,促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3.完善评价机制评价是推动职普融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既能够反映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又能够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四、职普融通教育的实践案例1.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注重产学研深度合作,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将企业资源纳入到课程设计中去,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北京市朝阳区职业教育中心北京市朝阳区职业教育中心开设了“普通高中+职业技术教育”班级,既保证了学生接受普通教育的机会,又为他们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

这种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探索职普融通 育人模式

探索职普融通 育人模式

探索职普融通育人模式
探索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旨在打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经济社会提供更多高
素质人才。

职普融通育人模式的核心是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

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学习,共同完成课程学习和技能培训。

这种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
职业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要实现职普融通育人模式,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等多方合作。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普通高中与职业学校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教学资源。

学校之间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企业应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提供实践机会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职业发展趋势。

探索职普融通育人模式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例如,如何建立有效的学分互认机制,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如何促进教育公平等。

因此,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完善
和改进职普融通育人模式。

总之,探索职普融通育人模式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通过打通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壁垒,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促进
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推进普职融通的提案和建议

关于推进普职融通的提案和建议

关于推进普职融通的提案和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普职融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话题。

普职融通是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融合与互通,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为了推进普职融通,以下是一些提案和建议:1. 加强课程的融合与衔接。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课程应相互融合,建立起衔接机制,确保学生在普通教育阶段就能接触到一些职业技能的培养,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2. 推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学校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践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职业领域的需求和实际工作情况,并提前培养职业技能。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推进普职融通的重要力量,他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4. 完善评价体系。

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的培养,给予学生全面的评价和鼓励。

5. 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声誉。

职业教育应被社会广泛认可和重视,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误解,让更多的学生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的多元化。

6. 加强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指导。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为他们提供相关的职业信息和就业指导。

7. 建立职业教育的普及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立起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和普及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受益于职业教育的机会。

8. 提供多样化的职业教育选择。

职业教育应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和专业选择,满足学生不同兴趣和需求的培养,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9. 建立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加强对职业教育的监督和评估,建立起科学的质量保障体系,确保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10.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加强与国外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提升国内职业教育的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以上提案和建议,我们可以推进普职融通,实现教育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普职融通综合高中办学思考

普职融通综合高中办学思考

普职融通综合高中办学思考普职融通综合高中办学模式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更好现代化转型,培养现代化人才的主要方向,本文仅为笔者对综合高中设置的思考,具体需结合当地教育政策、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思考。

一、国内外理论依据德国教育法规定,职业培训与普通学校教育同等重要,为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发展机会。

职业学校和企业合作培训的模式得到法律保障,学生可以获得学历和职业资格证书。

瑞士的学徒制度为职业培训提供了基础,学徒可以获得实际技能和职业资格。

学徒制度在法律上被视为与学术教育同等重要的发展途径。

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强调,职业教育和培训与学术教育并列,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发展选择。

VET 课程通常被认为是实际技能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内对普职融通综合高中建设研究较少,实践过程中主要经验概括如下:一是学科交叉与整合,将学术知识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学术和实际应用中取得平衡。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项目式学习等方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生开设双向选修课程,让他们根据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实现交流和共享资源。

为学生提供广泛的选课选择,以满足不同的兴趣和职业目标。

三是为普通高中学生提供与职业领域相关的实践机会,如企业实习、工作体验等,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职业现实。

与企业、社区等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世界的实际经验,促进职业导向的发展。

四是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和规划,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领域,制定职业发展计划。

为学生提供职业测评、就业市场信息等,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

五是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合学术教育和职业培训,为学生提供更多实用技能。

教师可以参与行业实践,了解最新职业趋势,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六是与企业、行业协会、社区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际资源和支持。

利用外部资源丰富课程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职业世界。

二、重点问题思考(一)双向选修课程:艺术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可以开设双向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兴趣和需求选择跨校区的课程。

职普融通的优点和缺点

职普融通的优点和缺点

职普融通的优点和缺点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与创新,职普融通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逐渐受到了广泛关注。

职普融通,即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旨在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壁垒,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发展路径。

然而,职普融通并非完美无缺,它在带来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点。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职普融通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深入探讨。

一、职普融通的优点拓宽学生发展道路职普融通教育模式打破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界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职普融通的教育体系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个性化发展。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职普融通注重实践与应用,强调知识与技能的结合。

这种教育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面对社会挑战时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

此外,职普融通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非技术性能力,进一步提升他们的社会竞争力。

缓解教育资源不均问题职普融通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通过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融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使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有利于提高整体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促进教育体系创新职普融通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为教育体系的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它将传统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理念相结合,推动了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同时,职普融通还有助于激发教育机构的改革动力,推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职普融通的缺点教育目标模糊职普融通在追求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可能导致教育目标变得模糊。

由于融合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内容,教育者可能难以明确界定培养学生的具体目标,从而导致教育过程中出现一定的混乱。

这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方向。

课程设置复杂职普融通的课程设置相对复杂,需要兼顾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需求。

中职校“普职融通”模式探究

中职校“普职融通”模式探究

多种智能并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 业余爱好 ; 让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 的同时 , 发现 自己 至少一个方面的长处 。 “ 普职融通” 的实施 , 让学生智 能的开发和长处的发现变得更加轻松快捷 ,是多元
智能 理论 在实 际教育 中的有益 探索 和实 践 。 建 构 主 义 理 论 认 为 人 的 学 习过 程 实 质 上 就 是 “ 知 识建 构 ” 和“ 能力 生成 ” 的过程 。认 为学 习不 是 简
从学生的层面而言普职之间的资源融通不但消除了长期以来形成的普通教育重理论职业教育重实践的固式而且普职师生之间的交流流动实实在在地消除了彼此间长期以来形成的藩篱从而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中职校 “ 普 职融通 " 模式探究
◎ 王光 勇
摘 要: 文章分析“ 普职融通” 产生的背景、 国内发展现状 , 从升 学、 资源共享、 学分互认等方面对 中 职校 实施“ 普职融通” 进行研究。 关键词 : “ 普职融通” ; 资源共享; 学分互认
我 国大教 育家 陶行 知先 生 , 敢 为人 先 , 直 面他 所
备设施有机结合 , 进而实现学生手脑协调发展 , 是建 构主义理论学习的最佳结合形式。
3 . 政 策 支持
处 的“ 死教育” 时代 , 向其宣战 , 并提 出了“ 教学做合

” 的理念。 “ 普职融通” 模式的很多思想或举措大抵
散” 。在一 个 全新 的环 境 下 , 接 受 一个 全新 理 念 的教 师授课 , 不 但 视 野 得 到 了开 阔 , 新鲜劲儿也倍增 , 做 中学 的快乐 自然尽 享 其 中。 眼下 , 为不 断 丰富 选修 课 的 内容 , 普通 中学一 方 面要 着 眼 于对 学生 进行 全方 位 的调 研论 证 ,开设 出

中职学校实施“普职融通”的实践与思考 ——以德清职业中专与普通中学的改革合作为例

中职学校实施“普职融通”的实践与思考 ——以德清职业中专与普通中学的改革合作为例

45OCCUPATION2017 08改革创新R EFORMATION编辑 姜 菁中职学校实施“普职融通”的实践与思考——以德清职业中专与普通中学的改革合作为例文/周武杰摘 要:虽然学界对“普职融通”改革莫衷一是,但是笔者认为,这一改革具有正向意义和内在价值。

“普职融通”不是普高和职高的简单融合,而是打破既有的身份界限,实现在顶层设计、课程体系、管理制度、育人模式等方面的交互与衔接,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本文以德清职业中专与普通中学的改革合作为例,就中职学校实施“普职融通”的实践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中职学校 普职融通 合作办学自20世纪80年代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后,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呈双轨并行格局,普高以升学教育为主,职高则面向就业。

但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要求不断提高,普高生缺乏基本职业素养,职高生基础知识匮乏、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弊端日渐凸显,普职分离的体制不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普职融通”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需求。

“普职融通”办学模式,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共同发展、共育人才的目的。

积极实施和拓展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服务学生终身教育,培养学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普职融通”的背景与意义1.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促使“普职融通”进入工业4.0、“互联网+”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产业融合和岗位融合加快,对岗位工人提出了新的职业要求——从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从普通技工到复合人才。

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的“升级”,呼唤教育整体进行改革。

高中阶段是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立交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宏观背景下,高中教育必须重新定位自身的培养目标、重新审视自身的功能定位。

也就是说,职业高中必须扭转过去培养单一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理念,树立培养多元化、复合型人才的新教育观,同时要破除教育“天花板”,贯通普通教育;同时,普通高中过去以升学为导向、缺乏职业素养培育的教育模式也已背离当前所提倡的全民职业技术教育追求。

关于普通高中“普职融通”办学的思考

关于普通高中“普职融通”办学的思考

关于普通高中“普职融通”办学的思考作者:徐斌来源:《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年第08期摘要:本文结合具体地区和学校的案例,论述了对“普职融通”办学实验的认识,并探讨了具体的办学思路和设想。

关键词:普通高中普职融通设想2011年秋,南京市教育局面向全市普通高中,启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工程建设,拟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20所富有鲜明办学特征的高水平普通高中,即综合改革高中、学科创新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和国际高中,到2020年通过滚动发展,努力形成全市普通高中教育灵活多样、学校特色鲜明的办学新格局。

我校基于校情实际、区域优势,遵照市教育局要求,并在区教育局大力支持下,积极申报开展“普职融通高中”办学实验。

为此,我们就“普职融通”办学实验进行了思考。

一、对“普职融通”办学实验的认识1.“普职融通”办学是高中办学多样化的亮点将高中办学分为以倾向升学预备的普通高中教育和以倾向就业准备的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乃至其他国家较长时间以来的做法,有其合理性。

基于我国国情,将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严格分离,这种制度设计有其缺陷。

这种办学的困境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以及人才培养的低效。

“普职融通”办学可以尝试弥补这种制度设计的缺陷,让相关的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焕发出办学活力,产生更高的办学绩效。

“普职融通”办学是高中办学多样化尝试中的一个亮点。

2.立足区域规划的“普职融通”办学更有价值高中生源主要是以区、县区域方式进行政策配置的,立足区域规划普职融通办学,能高效分配生源及其他办学资源,可使区域内高中办学更加有序和谐,整体发展更加高效。

“普职融通”办学会使办学紧密结合地域内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和需要。

区、县行政区域的社会与经济又具有一定的整体性和相对的独立空间。

所以,立足区、县区域规划的“普职融通”办学更有价值。

二、我校走“普职融通”办学之路的考虑1.学校办学的近困学校地处江宁区原秣陵镇(现秣陵街道),创办于1952年,是江宁区最早的公办普通高中之一。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普职融通的困境与破解.doc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普职融通的困境与破解.doc

浅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普职融通的困境与破解-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既要体现上下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内部机制改革,又要体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的外部结构建设,普职融通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建设的重要维度。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衔接,职普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由此可见,在中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普职融通是中等教育阶段发展的趋势。

中职教育如何在与学术教育完美融通的同时完善自身,对普职融通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如何促进普职融通在国家层次的制度改革,这些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普职融通的学术表达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学者多使用普通教育职业化或职业教育普通化来指代普职融通。

21世纪前十年,以普职沟通或普职一体化作为关键词来论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融通政策及策略的文章逐年增加。

就几个提法的侧重点来看,普职融通一词更具统摄性。

中职教育要实现高效改革,就必须搭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推动两者的融合与沟通,在融通的前提下实现教育公平。

普职融通具有三方面的内涵:横向上,普职融通要求将分离的普通教育机构与职业教育机构进行有机整合,即横向融通;纵向上,普职融通要求建立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有机联系,即纵向融通;深度上,普职融通不仅涉及办学机构之间的整合与沟通,还要求课程与办学目标相衔接。

普职融通的最高境界是使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而达到全人教育,即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再纠结于升学与就业的无谓之争,融通更深入、持久。

二、普职融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1.普职融通的必要性。

《现代汉语新辞典》将必要性解释为相对于选择性而言的一种事物倾向,是达到一定目标所需要的条件、因素。

中职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由于普职分离弊端的凸显、普职等值的要求、终身教育理念以及关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内涵的不断丰富,在中等教育阶段实现普职融通的必要性日益突出。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普职融通是指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相互融合,通过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专业技术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在接受普通教育的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普职融通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

在我国,普职融通教育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未来更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普职融通教育的背景和意义普职融通教育的提出,是基于当前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存在一定脱节的现状,致力于消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割裂,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国,职业教育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劣等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着一定的隔阂,导致职业教育学生的就业和就业后的职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普职融通教育的提出对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普职融通教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普职融通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接受普通教育的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2. 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互动。

普职融通教育可以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教学互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3. 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

普职融通教育可以促进教育的跨界融合和融通,推动教育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具有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普职融通教育的实践探索1. 联合办学,开设双证书课程。

一些学校通过与企业和职业院校合作,共同开设双证书的课程,学生在学习普通课程的也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

2. 跨界合作,搭建实习基地。

一些学校与企业、职业院校等合作,共同设立实习基地,供学生进行实习和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 开设职业技能选修课程。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开设一些职业技能选修课程,如计算机编程、商业管理、机电技术等,让学生在接受普通教育的也能获得一定的职业技能。

教师普职融通心得体会

教师普职融通心得体会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推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发展,旨在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作为一名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我有幸参与到普职融通的教育实践中,以下是我在这一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认识普职融通的重要性普职融通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打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界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普职融通,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特长,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二、实践普职融通的难点1. 课程设置:普职融通要求课程设置既要有普通教育的知识体系,又要涵盖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

如何合理设置课程,确保课程质量,是普职融通的关键。

2. 教学方法: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存在差异,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果,是普职融通的一大挑战。

3. 教师队伍建设:普职融通需要一支具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素养的教师队伍。

如何培养和引进这样一支队伍,是普职融通面临的难题。

三、普职融通实践心得1. 加强课程建设:在课程设置上,我们注重将普通教育的知识体系与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相结合,力求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2. 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启发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 培养教师队伍:我们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师的普职融通素养。

同时,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职业教师,为普职融通提供有力支持。

4. 搭建交流平台:我们积极搭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交流平台,促进两方教师、学生的互动,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四、普职融通的未来展望普职融通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普职融通的有效途径,为培养更多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总之,普职融通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继续努力,为普职融通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普职融通实践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在普职融通实践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在普职融通实践教学中的几点感悟普通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融通实践教学是普通职业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它是将学生从传统的课堂学习中解放出来,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练习和体验职业技能、技术能力和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下面是我在普职融通实践教学中的几点感悟。

一、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普职融通实践教学中,实际操作能力是最重要的,因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而实际操作能力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

因此,教师应该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让学生不仅会理论,还会实际操作。

二、注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普职融通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实验、创新,通过自主学习和创新不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注重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普职融通实践教学是要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练习和体验职业技能、技术能力和素质的,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实际工作环境的模拟,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四、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差异化需求是肯定存在的,因此,在普职融通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教育,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在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教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普职融通实践教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领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普职融通实践教学是一种注重实际操作、鼓励创新、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个性化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方法,它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了具备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有助于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推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推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推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
推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但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问题:
1. 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合作不够密切: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导致教育培训的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

2. 基层学校与高等院校之间合作不畅:基层学校与高等院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对接机制,学生在学校的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鸿沟。

3. 缺乏合适的评价机制:当前评价体系过于侧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师资力量不足:由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缺乏对产业发展的实际认知和专业经验,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建议:
1. 加强政府部门、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对接和沟通,建立产教融合的合作机制。

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和规范,促进产业与教育的良性互动。

2. 建立基层学校与高等院校的合作机制,鼓励高校教师到基层学校进行实践教学,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完善评价体系,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纳入评价范畴。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和科研活动,给予相应的学分和奖励。

4. 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力度,提高教师的产业认知和实践经验。

政府和企业可以提供相关培训课程和岗位实践机会,提高
教师的实践能力。

这些是推进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建议,通过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机制、优化评价体系、加强师资培训等措施,我们可以推动这些工作更好地发展,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普职融通是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交叉融合。

它旨在实现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有机交融,让学生在受到普通教育的能够兼顾职业教育的培训,达到双重发展的目的。

而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是指在实际教学中,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探索出适合普职融通教育的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等。

下面将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三个方面,探讨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课程设计是普职融通的重要一环。

普职融通的课程设计应该兼顾学生的普通教育需求和职业教育需求,既要有符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课程标准的普通教育课程,也要有符合行业标准的职业教育课程。

在高中阶段的普职融通教育中,可以设置高中通用课程和职业教育必修课程。

高中通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科目,职业教育必修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如电子商务、机电技术等。

教学方法也是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中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普职融通的教学方法要求既要注重传统的课堂教学,又要注重实践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实践教学则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在职业教育课程中,可以设置一些实训课程,让学生在实际的工作场景中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评价体系也是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需要考虑的问题。

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为主,但是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普职融通的评价体系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置一些项目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项目实践的方式展现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只有不断地完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才能更好地实现普职融通教育的目标,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能够共同努力,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为普职融通教育提供更好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普职融通即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使其既能够掌握学术知识,又能够具备实际的职业技能。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普职融通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针对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一、普职融通的意义和价值普职融通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模式的转变,更是对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的全面提升和更新。

它意味着学生在接受文化传统和科学知识的还要具备实际应用技能,即学有余力,做有余力。

这样的教育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技能,导致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发展。

二、普职融通的实践探索1. 课程设置普职融通教育的关键之一在于课程设置。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包括的内容和要求不同,因此需要进行有效整合和创新。

在实践探索中,一些学校将传统的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课程相结合,设置了一些新颖的课程。

在某高中,新增了“互联网+人工智能”、“工匠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等课程,引导学生同时学习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

2. 教学手段普职融通教育需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讲解和书面考试为主,难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实践探索中,一些学校开始使用项目式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技能培训方面,引入了模拟实训、实习实训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培训普职融通教育需要培养具备多方面技能的教师队伍,教师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在实践探索中,学校加强了教师的技能培训,引导教师掌握职业技能,并具备带领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

还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 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实现普职融通的重要保障,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和行业变化,为学生提供更符合实际需求的教育资源。

职普互通存在的问题

职普互通存在的问题

职普互通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阶段职普融通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改革内生动力不足。

近年来我省在高中阶段职普融通试点工作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满足了学生、家长及社会的多元化教育需求,解决了高中阶段课程结构单一、普职两类教育功能单一的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当前我省的职普融通改革依然存在行政干预过多、试点缺乏科学论证、参与主体主观意愿不强等问题。

试点单位的领导和教师受“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其兴趣点仍在升学率,缺乏改革的内生动力,功利性强、持续性弱。

(二)社会认可程度偏低。

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人们普遍认为中职学生在学习能力、未来发展、综合素质等方面与普高学生存在较大差距。

在此前提下,职普融通基本上是职业高中向普通高中单向倾斜,往往出现“中职普高化”现象。

(三)课程融通建设不足。

课程融通是职普融通的主要路径。

当前,职普课程融通依然存在表里分离、机械相加等问题,并没有真正打破学术知识与职业知识的壁垒,走向更深层次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的融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对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贾致忠
来源:《教育界·上旬》2017年第06期
【摘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相互融通是当前高中阶段教育改革的趋势。

要为学生提供更人本的教育服务,就应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普职两轨分立、各行其道的局面,推行普职教育的融通。

文章在分析影响高中阶段普职融通发展的因素基础上,就校内课程渗透和校际间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对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起到建设性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阶段;普职融通;因素;实践途径
【课题项目】本文系周口市2016年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通探析”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J201613)。

长期以来,我国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个彼此相互独立的教育体系。

人们的印象中,普通高中就是升学教育,职业学校就是就业教育,二者有着自成体系的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具体就高中阶段而言,要“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

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2014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到2020年,形成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在全省启动实施了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工作,遴选了郑州市第一中学等58所学校为首批“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分为综合创新类、学科特色类、普职融通类、国际特色类四个类型开展。

其中的普职融通类尤其引人关注。

可以说,高中阶段推行普职融通,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搭建“立交桥”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一、影响高中阶段普职融通发展的因素
首先,传统观念上的认识偏差。

长期以来,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强调动手能力的职业教育普遍存在着不认同甚至抵触的态度,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选择读高中然后读大学,认为这才是一条充满前途的康庄大道。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国家虽然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但中职已成为人们心中的“差生专属”。

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把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看作“低人一等”,中等职业教育逐步被异化和边缘化,也遭受到致命性的打击。

事实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自身积极性也不高,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受许多条件所限,也很少有毕业的学生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有所成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