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7最后一课训练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课后题答案

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课后题答案人教版语文书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课后题答案《最后一课》第一题答案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上课前,小弗郎士的心情、态度是:害怕考问,决定逃学。

到了学校后,见到教室气氛如此肃静,感到十分惊讶。

待到听了老师的一番话之后,深为自己从此不能学习法语而难过,为自己从前的荒废学业而悔恨。

从“害怕法语〞到“热爱法语〞的心理变化,表现出小弗郎士对于即将失去的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

同时,还与韩麦尔先生以及小镇上居民的沉痛心情的感染有关。

在这样一个带有浓厚爱国主义气氛的影响下,不同身份的人相互感染着、影响着,这种合力形成了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

《最后一课》第二题答案韩麦尔先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人物之一。

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一感人形象的?请结合下面几段文字加以思考、体会。

1.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

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韩麦尔先生今天为什么要这样穿戴?)2.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似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猜测一下,韩麦尔先生此刻在想什么?)3.突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请你用一两个词语形容韩麦尔先生此时的心情。

)1.说明他对这一课的严肃郑重的态度,也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突出这一课的不平凡的意义,表现韩麦尔先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韩麦尔先生内心深处在翻腾,自己效劳了四十年的学校,突然要离它而去;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突然要从此放弃,非常悲哀。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最后一课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最后一课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最后一课》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最后一课》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Ⅴ.课后巩固练习题(90分钟,100分)一、语言积存与运用(23分)1.以下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处惩(chéng) 胳膊(gē) 鸟窝(wō)B.征发(fā) 后悔(ào) 祈祷(dăo)C.宛转(zhuàn) 纵身(zòng) 干脆(chuì)D.皱边(zhòu) 督学(dū) 奴隶(lì)2.下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紫腾宛转操练忠诚责备B.礼服绉边领结磨损口齿C.摇晃督学视查穿着钓鱼D.晴朗赚钱宁可纵身戒尺3.结合语境说明词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宛转:(说话)温和而曲折(可是不失本意)。

B.败仗了,征发了,司令部的各类命令了——我也不断步。

征发: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

C.咱们大伙儿都有许多地址应该责备自己呢。

责备:批评指责。

D.可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哽:声气阻塞。

4.依次填人以下横线上的词语,最准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1)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地说:“快坐好……”(2)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适才对我说话那样,又又严肃地对咱们说:“我的小孩们……”(3)天气那么,那么晴朗!A.柔和暖和温和B. 暖和柔和温和C.温和暖和柔和D.温和柔和暖和5.以下句子没有利用修辞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B.莫非如此就算了吗?C.这些字帖挂在咱们课桌的铁杆上,就仿佛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D.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仿佛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6.指出以下破折号的作用(2分)(A.意思转折B.说明说明C.声音继续D.语音距离)(1)散学了,——你们走吧。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 新人教版

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教学目标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4、分析韩麦尔先生形象。

5、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6、利用小说对不家务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心理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2、文中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韩麦尔先生关于法语的见解和结尾动作描写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一、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

在这篇文章里,通过一堂课,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爱国主义。

当国土遭到践踏,尊严遭受凌辱,一个无忧无虑的天真淘气的孩子,一个执教四十年的普通教师,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表现呢?2、简介课文背景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

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

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

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

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

小说写于1873年,以刚刚结束两年的普法战争为背景,反映了阿尔萨斯沦陷后,当地人民在侵略者强行禁教法国语言时所表现的悲愤情绪和爱国精神。

3、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即完成课后练习一)明确: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序幕。

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

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

——课前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忘记不了\"11—23)发展。

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学案设计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最后一课》学案设计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6 最后一课学习目标1.掌握并落实重点字词的字音和字形。

2.掌握小说的基本常识,了解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

3。

通过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描写,把握人物形象,揣摩人物感情.感悟文章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过程一、基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踱()督学( )郝叟()()摊()懊悔( )() 钥匙()()磨损( ) qí dǎo()( )哽( )婉转( )(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郝叟(hǎo sǒu)诧异(chà)哽住(ɡěnɡ)B。

祈祷(qí) 懊悔(ào) 挟(jiá)C.惩罚(chěnɡ)板凳(dènɡ)捂(wǔ)D.紫藤(ténɡ)钥匙(yuèshi)赚(zhuàn)3。

解释下列词语.(1)诧异:(2)懊悔:(3)哽咽:(4)婉转: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祈祷督学 B。

思量墙璧C.惨白阻塞D.戒尺溜冰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ﻬ(1)喧哗喧闹吵闹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

(2)观察检查视察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3)严肃肃静严厉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的气氛。

(4)惊奇惊异诧异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5)后悔懊悔懊恼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6)责备责怪谴责“我呢,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自己的地方吗?”(7)肃静安安静静安静平静静悄悄可是那一天,一切偏的。

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他们也跟我们一样。

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的教室。

二、整体感知1.本文的作者是国作家,写作背景是1870年爆发的,“最后一课”指的是。

2.小说三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适当的环境描写。

3。

这篇小说主要写的是,主要人物是,表达了法国人民情感.三、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小说在表现人物性格时常常运用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等手法,请从内容理解和表达效果等方面写出你的思考。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7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宛转(wǎn)钥匙(yuè)懊悔(ào)B.哽咽(yàn)肃静(sù)祈祷(qí)C.踱步(duó)锯子(jù)郝叟(hǎo)D.诧异(chà)糊涂(tu)赚钱(qiàn)2.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赫叟(hǎosǒu)诧异(chà)哽住(gěng)B.祈祷(qí)懊悔(ào)挟(jiā)C.惩罚(chěng)板凳(dèng)捂(wǔ)D.紫藤(téng)钥匙(yàos hi)赚(zhuàn)3.下列各组词语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祈祷督学B.思量墙璧C.惨白记念D.戒尺冰遛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手势溜水铁杆杠子B.奴隶钓鱼忠诚干脆C.纪念塞进坐位旷课D.皱边代价口齿晴朗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家,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

C.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

D.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

6.读课文《最后一课》,小弗朗士心理变化的过程,对表现人物性格起什么作用?正确的一项是()A.小弗朗士毕竟是小孩子,思想波动大,反映他天真纯洁的性格。

B.小弗朗士善于察言观色,感觉敏锐,放映了他活泼机灵的性格。

C.小弗朗士在局势变化的影响下,认识逐渐转变,反映他有朴素的爱国情感。

D.小弗朗士在同学、老师、镇上人的影响下,转变了认识,反映他端正了学习的态度。

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成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我们提倡________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及答案全册集体备课最后一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及答案全册集体备课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学案设计:庞吉芬审核:李因娥教师寄语:位卑未敢忘国忧。

学习目标:1. 了解小说的要紧情节2.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描述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

3.抓住重要语句明白得其深刻含义,激发爱国热情,认真学习,预备以后为祖国建设作奉献。

学习重难点:1. 分析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两个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情感。

2.抓住重要语句明白得其深刻含义,激发爱国热情。

学习进程一、积存运用1.本文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课文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2. 依照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xié()持ào()悔 chà()异 qí()祷哽.()咽郝.()叟惩.()罚钥.()匙3.说明下面的词语①征发:②祈祷:③惊讶:④喧闹:⑤后悔:4.指出以下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②这些字帖挂在咱们课桌的铁杆上,就仿佛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③他讲得似乎挺容易,挺容易。

()二、自主探讨整体感知5.朗诵课文,理清小说情节进展的四个时期。

6.通读课文,想一想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转变?什么缘故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三、合作释疑研读文本7.体会环境描述在本中的作用。

①找出序幕中的两处环境描述,分析其作用。

②“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这一环境描述又说明什么?③课前的环境描述有什么作用?④描述“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有什么作用?⑤对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述有什么作用?8.作者描述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多种描述方式,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①外貌描述:神态描述:③动作描述:④语言描述:9. 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仿佛拿着一把打开牢狱大门的钥匙。

”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10. 讨论:作者什么缘故不把韩麦尔先生写成一个“高大的英雄”,而让他一个一般人的身份显现?四、拓展延伸11. 当韩麦尔先生说完下学以后,假设教室里只剩下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两个人,请你假想一下他们俩会做些或说些什么?五、课堂小结文章的要紧人物是韩麦尔先生,小弗郎士是一名线索人物。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教学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见性问题及解决对策
环节
步骤
复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郝叟喧闹懊悔祈祷惨白磨损钥匙气氛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强:( ) ( ) ( )
称:( ) ( ) ( )
差:( ) ( ) ( )
3.文学常识
.都德,法国十九世纪的著名( ),毕生从事创作,写过一百多篇小说。1870年,普鲁士入侵法国,爆发了普法战争。但由于法国政府当时执行了一条卖国主义路线,战争失败后,签订和约,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两个州割让给普鲁士。普鲁士政府占领后,为了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祖国,自己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下了一道命令:这两个州的学校只准教德语,不准再教法语。《---------------》这一短篇小说反映了当时的时代背景。
上学路上(开端) 小弗朗士
认真上课(发展)
宣布下课(高潮、结局 )韩麦尔先生
反思
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理解小说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握人物形象
2.个别同学可能会对于人物分析不够,教师可稍作点拨。
3.环境描写的作用指导明确。
泛,指导结合文本写作背景谈一点自己的体会,做到言必有据。
作业
1.熟读课文,总结人物。
“研讨与练习”
板书设计
最后一课(短篇小说)
法国都德
情节 : 人物:
4.倾听报告。明确答案,释疑,解难。
4.情感调动:引导学生体会爱国主义。
1.用笔在文中勾画相关内容并做批注点评。
2以“我从______中读出韩麦尔先生是个____的人。”这样的句式概括读后的感悟。
3、独立思考、组内交流存疑之处。
4.组间交流探究,展现合作成果。倾听并做好补充和笔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 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最后一课教案(新人教版) 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就看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
大给学生,这么害怕
、从
越近。

让我们在小说最高潮的部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
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
的阿尔萨斯与洛林两省被割让给普鲁士。

言表现出来的。

《最后一课》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杰作,不仅由于它在内容上表
后感受,教师不做过多的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学生或。

七年级语文下册 7 最后一课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2021-2022学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 7 最后一课学案(无答案) 语文版(2021-2022学年)

7、最后一课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清本文的结构,并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

【学习重难点】能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理清本文的结构,并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段落大意。

【学习过程】【探究活动一】初读课文,掌握基础1、作者简介: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

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 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

《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2、背景简介ﻬ1870年7月爆发的普法战争是法国发动的。

法王拿破仑三世为了阻遏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故发动了这场战争。

但不到两个月,法军大败。

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包围了马黎。

法国政府执行卖国政策,同普鲁士签订了屈辱的停战协定,赔款50亿法郎,并把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地区割让给普鲁士。

小说写于1873年,ﻬtiè)诧异(chà) 强迫(qiǎn g) 踱步(duó)哽咽(ɡěng yè) 祈祷(qí dăo)钥匙(yào shi)思量(sī lianɡ)宁可(nìnɡ)【探究活动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明确: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明确:这篇小说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6)序幕。

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7-10)开端。

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

——课前第三个阶段(11-23)发展。

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公开课教案

人教新课标(标准实验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公开课教案

全国中语会展示课《最后一课》公开课教案【设计理念】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之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的“阶段目标”的要求“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和“尽量向课堂要效益,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思想,结合本单元(课本P.42)的基本要求“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和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面狭窄、基础知识扎实不够、课堂积极发言少、对文学体裁之小说有一定的认识与积累设计本课教学。

选择这一课作为公开课——尊重学生的选择。

(课前我安排学生通读第二单元的文章,然后选出他们希望当成公开课上的课文,他们选择了《最后一课》。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适当积累常用词语。

▪ 2.根据小说三要素,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准确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 3.在准确解读小说三要素的基础上,概括小说的主题,激发学生爱祖国、爱汉语的情怀。

【教学重点】1.人物形象的塑造及精神面貌。

2.环境描写及作用。

3.重要段落的鉴赏。

【教学难点】1.文中细节描写及作用2.比喻及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公开课时间:)【课前预习】通读全文,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细节问题。

附:学生写到作业本里的问题1.主人公是谁?最后一课上人们的心情是怎样的?2.写小弗郎士有什么作用?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怎样的?3.对比及作用?4.课文最后一段表现先生什么心情?他会想什么?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5.P.53“听到他古怪的声音,我们又想笑,又难过”为什么?6.P52“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说明什么?7.小弗朗士课前课后的心情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变化?8.P52“忘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怎么理解?9.本文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10.为什么“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要独立成段?11.为什么说韩麦尔先生是个“可怜的人”?12.怎么理解P.53“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13.P52怎么理解“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栏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14.P48“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中“又”表现了什么?15.P51老师的自责表现了老师的什么精神?16.P49“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表现我怎样的性格?17.为什么小弗朗士认为普鲁士兵的操练很有趣?18.为什么韩麦尔先生要让他们去浇花?19.为什么我迟到了,韩麦尔先生不骂我,反而温和的对我说话?20.本文可以说是一个悲惨的故事,为什么开头说“天气那么晴朗,那么温暖”?【教学过程及内容安排】一、导入讲述那段历史“普法战争”的前因后果,先给学生一个写作背景的交代。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七课(最后一课)同步练习及阅读题答案课后作业题一、基础部份1.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宛转(wǎn)钥匙(yuè)后悔(ào)B.梗咽(yàn)肃静(sù)祈祷(qí)C.踱步(duó)锯子(jù)郝叟(hǎo)D.惊讶(chà)糊涂(tǔ)赚钱(qiàn)2.以下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手势溜水铁杆杠子B.奴隶钓鱼忠诚干脆C.纪念塞进坐位缺课D.皱边代价口齿晴朗3.选词填空。

(1)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__________(A.喧闹B.喧闹C.喧哗)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

(2)最使我吃惊的是,后边几排一贯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咱们一样__________(A.安静B.安静C.肃静)。

4.以下说法有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文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文体是小说。

B.本文描述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在内容上着重写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深深的爱。

C.文章依照小弗郎士思想情感的转变逐层展开,而主人公却是韩麦尔先生。

D.韩麦尔先生衣饰的不同是为了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阅读下文,完成5~9题。

语法课完了,咱们又上习字课。

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咱们新的字帖,帖上都是漂亮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这些字帖挂在咱们课桌的铁杆上,就仿佛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

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可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小孩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仿佛那也算是法国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内心想:“他们该可不能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话唱歌吧!”5.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字帖()强迫()6.那个地址的“我”指__________,用第一人称写显得7.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式?其深刻含义是什么?8.画浪线的句子明白得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句话写出了小弗郎士内心的恐惧,他可怕仇敌损害他喜爱的鸽子。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课》同步练习题及答案7.最后一课1.都德是著名小说家,该文以为背景。

(2分)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哽咽()惩罚()祈dǎo()chà异()3.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3分)强:()()()称:()()()差:()()()4.“最后一课”与平时上课气氛有何不同?这种不同表明了什么?(2分)5.课文里,小弗郎士多次称韩麦尔先生为“可怜的人”,这是为什么?(2分)6.在习字课上,韩麦尔先生将“阿尔萨斯”和“法兰西”制成字帖挂在铁杆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和小弗郎士爱国感情一样炽烈,都是自始至终的爱国情怀。

B、《最后一课》的作者是一位爱国主义作用,以长篇小说见称于世。

C、韩麦尔先生因为年纪大,上课非常吃力,所以上课时“脸色惨白”,小弗郎士也认为老师累得这样是一个“可怜的人”。

D、韩麦尔先生为上这“最后一课”,穿上整齐的新衣,这是他对祖国爱的表现。

8.指出下列各句的描写方法和作用。

(3分)⑴画眉在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⑵天啊,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⑶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

9.下面几句话都是文中留下的伏笔,请找出与伏笔相照应的句子,并在照应句中找出表示照应前文的词语:(2分)⑴(我)只在心里思量:“又出了什么事啦?”⑵最使我吃惊的,后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

10.下边列举了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按其发展脉络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2分)⑴对小弗郎士回答不出问题时的痛苦思索。

⑵对失掉祖国语言的悲愤。

⑶对最后一课高度重视而表现出来的严肃、庄重。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最后一课》(第1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案

7、最后一课【都德】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学习重、难点】分析小弗朗士的性格特点,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强烈的爱国情感,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知识】一、走进作者。

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

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

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

《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二、背景介绍。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

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

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

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的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

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

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

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三、文学常识。

1.文学体裁: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

2.小说的概念: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

3.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4.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刻画人物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6.环境的种类及作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四、课前预习1、自学2、掌握生字词:捂()戒()凳()郝()叟() 膝() 诧()惩()赚()钥()匙()藤() 祈()祷() 哽()挟()懊()皱()征发:祈祷:思量:喧闹:懊悔:惨白:合作探究1、根据预习,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7+最后一课导学案+新人教版

【精品】七年级语文下册+7+最后一课导学案+新人教版

7.最后一课都德导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

2.品味小说语言、揣摩人物心理,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

3.通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导学重难点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所表现的爱国主义感情。

2.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难点:文章中重要语句含义的分析。

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督.学(dū)懊.悔(ào)字帖.(tiè)戒.尺(jiè)诧.异(chà)宛.转(wǎn)征.发(zhēng)思量.(liang)宁.可(nìng)哽.咽(gěng)祈.祷(qí)郝.叟(hǎo)惩.罚(chéng)踱.来踱去(duó)挟.着戒尺(xié)口齿.清楚(chǐ)捂.着耳朵(wǔ)2.解词。

(1)宛转:①(说话)温和而曲折但又不失本意;②(歌声、鸣声等)抑扬动听。

也可写作“婉转”。

本文中的意思是②。

(2)诧异:惊奇。

(3) 祈祷: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愿望的一种仪式。

(4)踱来踱去:来回慢步走。

3.速读课文,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序幕:(1-6)上学路上。

开端:(7-10)上课之前。

发展:(11-23)上课经过。

高潮、结局:(24-29)宣布放学。

4.最后一课的情形与平时有什么不同吗?(可从气氛、学生、老师等角度归纳)其一,过去开始上课的时侯,总是“一阵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其二,平时严厉的老师,今天却“很温和”。

其三,老师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漂亮的礼服。

其四,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老头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

教室里有一种严肃的气氛。

二、课堂学习研讨1.从故事的开端看小弗郎士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1)不爱学习,天真贪玩。

表现在:上学迟到,分词不会念,想逃学去玩。

《最后一课》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最后一课》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

《最后一课》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共3篇《最后一课》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1《最后一课》导学案(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为阅读理解课。

本文是典型的心理描写文,生动形象,情节跌宕起伏,充满情感。

首先,让学生理解文章大意,了解主要事件,然后让学生思考作者的用意及写作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大意;2. 能表述及分析文章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3. 识记、掌握文中的重要语言知识:生词、词组;4. 能体会作者思想意图,掌握文学鉴赏方法;5. 能初步理解小说手法的概念,如人物的塑造、情节的跌宕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听讲相结合的方法。

引导学生在听中思考,在思考中吸收。

2. 采用问答式教学法,教师提问,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形成自己的思维。

3. 采用讨论式教学法,教师指导、学生讨论,通过讨论来掌握一定的知识。

4. 采用演讲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讲解来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1. 阅读课文《最后一课》。

2. 讲解课文内容。

3. 然后就内容引出相关知识点:(1) 情节:故事情节的起伏变化,高潮、结局等。

(2) 人物描述:人物形象的描写和塑造。

(3) 词语:重点词语及其用法。

4. 学习并掌握生词和词组。

五、教学重点1. 学习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塑造。

2. 学习重点词汇及其用法:过去分词、情态动词等。

3. 学习小说的结构与演绎方式。

4. 学习文学鉴赏方法。

六、教学难点1. 学习小说的结构与演绎方式。

2. 学习文学鉴赏方法。

七、教学步骤1. 教师进行导入,然后简要讲解《最后一课》的大意和作者借助此篇小说所表达的思想。

2. 阅读课文《最后一课》,并理解文中的情节、人物和用语。

3. 配上相关的漫画和图片,让学生共同欣赏小说。

4. 讲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人物,以及相关的文学语言知识。

5. 引导学生探讨作者借助此篇小说所表达的思想,学习文学鉴赏方法。

6. 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小说的大意及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最后一课》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赫叟(hǎo sǒu)诧异(chà)哽住(gěng)B.祈祷(qí)懊悔(ào)挟(jiá)C.惩罚(chěng)板凳(dèng)捂(wǔ)D.紫藤(téng)钥匙(yào shi)赚(zh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祈祷督学 B.思量墙璧C.惨白阻塞 D.戒尺溜冰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都德,选自《星期一故事集》。

B.《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C.《最后一课》的主人公是小弗郎士。

D.《最后一课》运用了景物描写表现主题。

4、表现人物性格常常运用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等手法。

试对下面的描写文字表现人物性格进行分析(1)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运用的描写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 。

二、综合练习(一)课内练习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

祈祷的钟声也响了。

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已经收操了。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________“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______“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_______“散学了,——你们走吧。

”5、给下面加粗字注音。

祈祷()()惨白()哽住()6、在________ 里填上恰当的标点。

7、选段开头写教堂的钟声、祈祷的钟声、普鲁士兵的号声,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忽然教堂的钟声敲了十二下”,加粗词“忽然”表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韩麦尔先生此时此刻有无数的话要说,但是他哽住了,说不下去了,是因为()A.时间太少了,满肚的话一时无从说起。

B.他要离开他教的学生,心情难过。

C.想到课一结束,他就要离开这生活了四十年的地方,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D.最后一课即将结束,从此将和祖国的语言告别,留恋与失望、痛苦与悲愤到了极点,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

10、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的含义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2、常见的破折号的用法有以下几种:A.表示解释说明 B.表示语音延长 C.表示意思的递进D.表示语意的转折。

判断下列两句中的破折号是哪种用法。

(1)“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2)“散学了,——你们走吧。

”()(二)课外阅读摆渡老人李文忠①读中学时,学校设在邻村,与我们村有一条河隔着,便认识了那摆渡老人。

②当时,那老人一直是我们取乐的对象。

每到放学,肚子饿得直叫的我们便一窝蜂向渡口跑去,挤在那儿。

渡船只要一近岸,大家便争先恐后地向船上跃去。

虽然老人很有经验,未到岸边便做好回撑的准备,但超载和落水的事仍然时有发生。

超载时,船上的,岸上的,都望着老人手忙脚乱的样子大笑。

夏天下雨时,大家总是把伞迎着风,看着渡船被吹到离渡口好远的地方,老人一番折腾,将船撑到渡口,我们便哄笑着上了岸。

③最有意思的要数冬天(当时我是这样认为的)。

冬天很冷,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每天早晨,当我们赶到渡口时,总看见老人在那边晃着船,好长时间,才把船晃过来。

望着老人跳舞似的笨拙姿势,我们总是哄笑,一直到船靠岸。

我们往往因此耽误了早读,但我们都挺愿意。

于是就希望天再冷些,便可迟点起来,反正去早了也过不了河。

我们都为找到一个偷懒的理由而感到高兴。

当时的我们,是“心忧读书愿天寒”。

④那一天特别冷,我因有事起了个早,吃过早饭后,便不紧不慢地向学校走去。

到渡口时我惊奇地发现,那老人不是我预料的那样正在“跳舞”,却已经到了这边。

我和他攀谈起来。

我问他:“你今天怎么这么早?”老人咳嗽了一声,缓缓地说:“许是人老了,早上总起不来。

昨天听学校说耽误了学生上早读,今天我就起了早。

谁知等了好长时间,才来了你一个人。

”说完,便送我过河。

⑤船到河心,老人忽然回头对我说道:“你们小孩子可要好好读书啊。

”那双眼中竟满含着期待和爱意,我心中一震,看着老人瘦弱的身体,沾满冰碴的白胡子,一双手冻得发紫,猛地问道:“你干啥要吃这份苦呢?”好久,老人长叹一声说道:“干啥?哎,以前我也有一个可爱的儿子,他曾吵着要上学,但终究没上成。

后来他得病去了,我一直感到对不起他,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

”谈话间,船已到岸。

待我上岸后,老人把船向河那边撑去。

看着老人的背影,我不再感到笨拙可笑,鼻子有些酸酸的。

⑥那天,我把老人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了。

以后,我们上船再也没有起哄。

于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上出现了笑容。

⑦再后来,两岸之间架起了一座桥。

最后一次过河时,老人对我们说:“以后不再送你们过河了,你们要记住,好好读书。

”⑧“好好读书”,这句话一直留在我记忆中。

⑨真想再见见摆渡老人。

13、本文具体描述了摆渡老人接送“我们”过河上学的辛劳。

先写老人因“我们”的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而手忙脚乱,一番折腾;再写因________________,老人好不容易“才把船晃过来”;最后写老人不顾自己________________,特地起大早送“我们”过河上学。

14、第⑤段中摆渡老人说“我在这儿摆渡,接送你们上学,心里好受些”。

请你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说为什么老人觉得这样做“心里好受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第⑤段中加粗的语句表现了“我”当时________ 和________ 的心情。

16、原先,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眼里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后来,摆渡老人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 的形象。

17、“摆渡老人”中的“摆渡”可以理解为老人对“我们”生活、思想上的帮助。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摆渡者”,请你展开联想,按照下面的示例仿写三个句子。

示例:(1)作家把读者摆渡到精神的彼岸。

(2)“希望工程”把贫穷的孩子摆渡到求知的校园。

仿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婆和鞋席慕蓉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

它的形状很普通,就像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成六个圆带子,中间用一个结把它们连起来。

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这是个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

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两只小狗满山乱跑。

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

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

带着刚和同学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那边没有动静。

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地里晒晒就干了。

多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上山时,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

然后在傍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

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觉得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东西:比如出国前夕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来了。

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

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后面的笑容。

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18、结合短文,解释文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①嚣张:______________②泪眼盈盈:______________19、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用一句话概括第3~7自然段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21、文中的“鞋”是一双怎样的鞋?用波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这双鞋的句子。

谈谈“我”为什么舍不得丢弃这双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有两处描写外婆神态的地方,请你找出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我”的心情怎样?请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那么遥远,那么温柔,而又那么肯定地一去不返。

”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训练案【参考答案】1、A2、B3、C4①韩麦尔②动作③韩麦尔对祖国必胜的坚定信念①小弗郎士②心理描写③对敌人禁学法语卑劣行为的讽刺、轻蔑、憎恨和反抗,表现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