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合集下载

常识判断二:中国古代医学家

常识判断二:中国古代医学家

常识判断二:中国古代医学家中国医学家之多,数不胜数,但在省考常识考察中医学家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扁鹊扁鹊:战国时期医学家,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被称为脉学之宗,《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

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

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二)张仲景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

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在方剂学方面,《伤寒杂病论》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创造了很多剂型,记载了大量有效的方剂,这是中国第一部从理论到实践、确立辨证论治法则的医学专著,是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大夫的重视。

(三)华佗华佗: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

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妇、儿、针灸各科。

他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

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被后人多用神医华佗称呼他,又以“华佗再世”、“元化重生”称誉有杰出医术的医师。

(四)孙思邈孙思邈:唐朝著名医学家,著有《千金方》,被称为“药王”。

《千金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被国外学者推崇为“人类之至宝”。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五)李时珍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

其著作为《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刷题巩固五禽戏是中国传统导引养生的一个重要功法,其创编者( )。

A. 张仲景B. 华佗C. 孙思邈D. 扁鹊答案:B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模仿虎、鹿、熊、猿、鸟),华佗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中医脉诊学-基础知识汇总(一)【精辟论述】

中医脉诊学-基础知识汇总(一)【精辟论述】

中医脉诊学-基础知识汇总(一)【精辟论述】一、脉学的起源中医脉学起源于两千五百年以前。

有关脉学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素问》及公元前5世纪秦越人(扁鹊)的《八十一难经》。

在这两部经典著作中,有关脉学的论述颇多。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这里着重地讨论了以脉诊决死生的临床意义,认为脉道是血液归聚的地方,借其气的推动作用而血液在经脉中运行。

所以,脉之盛衰者,以候气血的虚实,故知长脉象表示健康状态,短脉象表示气虚,数脉象表示热烦,大脉象表示病情发展,上部脉盛者表示邪壅于上,下部脉盛者表示邪壅于下,故腹满而胀。

代脉象表示气衰,元气衰弱,细脉象表示气虚,涩脉象表示血少气滞而出现心痛,脉来混乱如涌泉,弦急而长,为病势加剧,必形色败坏;若脉来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指,如弦绝的样子,是将要死亡的象征。

《难经·第九难》中曰:“何以别知藏府之病耶?然:数者,府也;迟者,藏也。

数则为热,迟则为寒。

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

”这是从迟脉、数脉以辨藏府之疾病。

由此可见,祖国医学在很早以前就能够运用诊脉的方法来测知人体疾病的性质、轻重及预后,并能够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来区别和推断各藏府的多种病变。

同时,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中,有关诊脉的方法记载亦很多,其中有三部九候,人迎脉口诊法,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扁鹊对脉学的贡献很大,立论最早,因此在《史记》中有记载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惜无专书流传后世,甚为遗憾。

西晋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我国传世的第一部脉学专著,他整理了我国历代名医的脉法精华,并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和实践心得,将脉学的种类分析归纳为24种,并采取了诊脉独取寸口的方法,明确了寸、关、尺三个诊脉部位,为中医脉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张仲景脉诊十二字箴言

张仲景脉诊十二字箴言

张仲景脉诊十二字箴言张仲景脉诊十二字箴言张仲景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被誉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一。

在他的医学理论中,脉诊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他总结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脉诊的十二字箴言,这些箴言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实践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沉浮:脉象沉浮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沉浮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沉浮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二、迟数:脉象迟数是指脉搏的频率和节律,迟数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和脏腑功能状态。

脉象迟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三、浮数:脉象浮数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浮数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浮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四、涩数:脉象涩数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涩数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涩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弦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六、滑数:脉象滑数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滑数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滑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七、数数:脉象数数是指脉搏的频率和节律,数数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气血运行情况和脏腑功能状态。

脉象数数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八、长短:脉象长短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长短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长短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性质和病因,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九、远近:脉象远近是指脉搏的节律和力度,远近不一可以反映出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情况。

脉象远近的变化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名家脉诊经验整理名家脉诊经验整理

名家脉诊经验整理名家脉诊经验整理

名家脉诊经验整理名家脉诊经验整理名家脉诊经验整理名家脉诊经验整理以下是搜集各名家经验集脉理的文章摘要,数量真的少的可怜,这些名老怎么不肯透露多一点东西呢,而在我搜集的一千多本中医杂志中也是一样,脉诊的相关文章实在太少了,而且有一大半是脉象仪的文章。

倒是网络流传的一篇脉诊座谈会的记录,看了真是令人兴奋不已,中医如果不能用心在脉诊那真是买椟还珠,而且无法体会与进入最高深的中医境界。

※一、医话经验集的脉诊经验高血压脉象;高血压阳亢不仅脉见弦象,而且力量较强。

舒张压较高而收缩压不大高者,轻按弦象不明显,重案始见弦象,越重按弦象越明显,可以称为沈弦。

也可称为牢脉。

收缩压较高,脉压差较大的病人,轻按就有弦象,脉来时明显有力,脉去则相对减弱(近乎来盛去衰)。

【长江医话72、柯雪帆】促脉;急促之中时一止,若阳气盛,脏气乖违,稽留凝涩,阻其运行之机,因而歇止者,其止为轻。

若真元衰惫,阳驰阴涸,失其揆度之常,因而歇止者,其止为重。

结脉;结而不散,迟滞中时见一止,譬如徐行而怠,偶稽一步可为结脉。

若结而有力者为积聚。

结而无力为真元衰弱。

疾脉;惟伤寒或温病热极,方见此脉,非它病之恒有也。

若劳瘵虚惫之人见之,属阴髓下竭,阳光上亢,有日无月,可决之短期而终。

【黄河医话163、脉诊点滴、徐光先】看脉必须看出五个脉象才能诊断清楚,如浮滑数而按之细弦,浮滑数为风热痰,弦为肝郁,细为血虚,此为素来血虚肝郁,目前风热痰火。

诊脉必分浮、中、按、沈四部,浮中与按沈所得脉象往往回然不同,一般来说,浮中见其标象,按沈得其本质。

【燕山医话9、论脉、赵绍琴】“脉脱入脏则死,入腑则愈“之我见。

【南方医话51、廖崇文】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虚脉浮大,中取稍按则明显减弱或细微似无,沈取脉微细如丝或无脉,为里虚,且阳气有浮越之象。

若浮大之脉弦张无柔和之形,则表胃气大伤。

【高忠英验案精选201、浮脉图解初探】肝脉;左关属肝,如有独弦,乃木火之炽盛。

2021临床中医工作者的脉诊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调查评价范文1

2021临床中医工作者的脉诊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调查评价范文1

2021临床中医工作者的脉诊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调查评价范文 凭脉诊病断证,是中医处理临床问题具有代表性的有效方法,亦被广大群众视为中医的象征:“三个指头一个枕头”。

脉诊是中医诊法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辨证论治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之一,在中医诊断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脉诊作为一种颇具中国特色的诊断技能,历史非常悠久,但自 1840 年以来,西学东渐,脉学的发展历经前所未有的挑战,时至当今,更由于部分中医临床阵地的“西化”,使得传统的诊断方法面临或可失传的境地。

基于我们对《中医诊断学》“脉诊”内容的学习、认识和临床见习、实习的感触,认为在目前纷杂的中医科研思路中,有必要对临床中医工作者的脉诊理论和实践技能进行客观评价。

因此,我们以中医临床人才的高层位———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为研究平台,调研逐渐被边缘化的中医特色诊断方法“脉诊”在中医药前沿高级人群实践工作中的实际意义和运用概况,以期从当今中医临床角度,为脉诊理论和实践规范化进程提供临床一线数据支撑。

本研究分预调查和正式调查2 个阶段进行。

预调查阶段主要是将课题组在指导老师及有关专家指导下设计的问卷在小范围内进行咨询调研,回收后,针对问卷加以统计,并作初步分析,以期优化、完善问卷内容。

正式调查阶段则是将完善后的问卷通过现场问卷发放和电子邮件发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项目研究。

现将咨询调研结果总结如下。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参加问卷调查的专家均来自临床一线,并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或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或河北省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1.2 问卷设计及发放情况课题组在系统学习《中医诊断学》课程以及相关脉学专著的基础上,对近年来有关脉诊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制订设计方案,精心设置问卷内容,并于 2011 - 07 在宁夏银川举行的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学术年会上,请教、咨询国内部分著名中医诊断学专家、学者。

中医诊断——脉诊

中医诊断——脉诊

中医诊断——脉诊脉诊,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其不同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它是中医学一种独特的诊断疾病的方法。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脉象即脉动应指的形象。

心主血脉,包括血和脉两个方面,脉为血之府,心与脉相连,心脏有规律的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脉管也随之产生有节律的搏动和血液在管内运行均由宗气所推动。

血液循行脉管之中,流布全身,环周不息,除心脏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有各脏器的协调配合,肺朝百脉,即是循行全身的血脉,均汇聚于肺,且肺主气,通过肺气的敷布,血液才能布散全身;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肝藏血,主疏泄,调节循环血量;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阳气的根本,各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的原动力,且精可以化生血,是生成血液的物质基础之一。

因此脉象的形成,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

二、脉诊的临床意义脉象的形成,既然和脏腑气血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气血脏腑发生病变,血脉运行受到影响,脉象就有变化,故通过诊察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邪正盛衰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

(一)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疾病的表现尽管极其复杂,但从病位的浅深来说,不在表便在里,而脉象的浮沉,常足以反映病位的浅深。

脉浮,病位多在表;脉沉,病位多在里。

疾病的性质可分寒证与热证,脉象的迟数,可反映疾病的性质,如迟脉多主寒证,数脉多主热证。

邪正斗争的消长,产生虚实的病理变化,而脉象的有力无力,能反映疾病的虚实证候,脉虚弱无力,是正气不足的虚证。

脉实有力,是邪气亢盛的实证。

(二)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脉诊对于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如久病脉见缓和,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之兆;久病气虚,虚劳、失血,久泄久痢而见洪脉,则多属邪盛正衰危候。

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候;若脉急疾,烦躁,为病进危候。

三、诊脉的部位诊脉的部位,有遍诊法,三部诊法和寸口诊法。

遍诊法见于《素问·三部九候论》,切脉的部位有头、手、足三部,三部诊法见于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戏说老中医号脉+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戏说老中医号脉+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戏说老中医号脉+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戏说老中医号脉转载自徐叶门人各位医生:你们可曾遇到过病人来了门诊,二话不说,把手一伸让您给号号脉的经历?号脉也可算是中医传统文化了!文学作品里、电影电视里神奇着呢!可以说是查百病而知生死,一摸知之。

电视剧《西游记》里悟空悬丝诊脉更是把中医脉诊表达到了极至!这里也恰恰透露出了脉诊的玄机。

按下不表且说:《难经.六十一难》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然而,《脉经》曰“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

“切而知之”并非易事,为何只排在望、闻、问之后“谓之巧”呢?切脉民间又叫号脉,脉(mai)又读脉(mo)脉脉含情的脉,君不见老中医切脉时的眼神正是“斜着眼偷看人”这就是脉(mo)的本义。

所以中医切脉古又称脉(mo)脉。

医生是在给病人脉脉传情吗?哈哈哈。

非也!医生是在收集信息。

君不知医生的耳朵、鼻子都没闲着,他们的耳朵本来就是支棱着的,你也看不到他们鼻翼煽动,甚至你听不到他们紧嗅两下“习习”的声音。

医生可不要骂我呀。

由于“号脉”知百病的中医传统文化,已经深深的扎根于百姓心中,不会号脉的医生还是百姓心目中的神医吗?特别对于中医来说。

所以中医通过察言观色、声息气味发现的病情都要通过看似切脉的过程发现并告知病人——我号出您的病来了。

闻,是听和嗅的过程不易被病人发现;望,通过脉(mo)的过程也可以掩盖。

所以“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这里还包含望、闻的技术含量,按下不表。

但说医生千万不要上来就问病人:哪里不好呀?哪里不舒服呀?特别是中医,尤其是刚毕业或没名分的中医。

那么“问而知之谓之工”怎讲?不问了?可有这样的医生,他们特别尊重了中医传统文化,但也有违了中医四诊的精神。

我的主张是一定要问!脉脉含情地望、静静地听、细细地嗅,手还要放到病人的寸、关、尺上。

有的放矢的问,问能得到肯定答复的问题。

通过脉脉含情地望、静静地听、细细地嗅,相信您已经可以作到“有的放矢的问,问能得到肯定答复的问题”,如果您不能确定,那您还不要放开您的三个指头。

古代医学家有关脉象的论述

古代医学家有关脉象的论述

古代医学家有关脉象的论述中医的脉象是以脉搏的位置、幅度、力度、频率、节律、形态等方面来认识的。

脉象从位置来分辨的有浮、沉、伏,以幅度来分辨的有洪、大、细,以力度来分辨的有虚、芤、实、濡、弱、微,以频率来分辨的有数、迟、缓,以节律来分辨的有促、结、代,以形态来分辨的有弦、紧、滑、涩、长、短、革、牢、动、散。

现将古代医学家有关常见28种脉象的论述介绍如下:浮脉:轻取即得。

《脉经》: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医家三味》:“浮脉者,下指即显浮象,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流利。

”主表证。

沉脉:重按始得。

《脉经》:沉脉“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医家三味》:“沉脉者,轻取不应,重按仍得。

”主里证。

迟脉:医者之一呼一吸,病者脉来三次,即“一息三至。

”按正常人的呼吸以每分钟15至20次计,则迟脉为1分钟45至60次。

《脉理求真》云:“辨脉必须合症审察,如举按无力是主寒之迟脉,举按有力,症兼胸隔饱满、便秘溺赤,是主热之迟脉,涩滞正是热邪蕴结于内,致经脉凝滞而行迟也。

”迟脉有寒有热,临床注意脉证合参,不可一见迟脉概认为寒。

数脉(附疾脉):医者之一呼一吸,病者脉来六次,即“一息六至”。

则数脉为1分钟90至120次。

《脉经》云:“数脉来去促急。

”暴数多外邪,久数必虚邪。

数而有力为实热,数而无力为虚热。

“数脉有虚有实,须察其脉有力无力,不可一见数脉便作热治”。

疾脉:一息六至以上为疾。

《脉理求真》按:“疾乃数之甚也。

”虚脉:脉体空豁,应指无力。

《脉经》:“虚脉迟大而软,按之不足,隐指豁豁然空。

”《脉诀汇辨》:“虚合四形,浮、大、迟、软。

”《脉学辑要》:“虚乃脉无力之统名,不必浮大无力之谓也。

”主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实脉:脉体坚满,浮中沉皆有力。

《景岳全书》曰:“实脉,邪气实也,举按皆强,鼓动有力。

”《脉经》:“实脉大而长,微强,按之隐指幅幅然。

”主实证。

按:脉的有力无力辨别要点:切脉时浮中沉取力量的对比,沉取之脉力弱于浮取或中取,即谓之“无力”。

古人名医论脉诊(1)

古人名医论脉诊(1)

古人名医论脉诊(1)浮脉(一)脉学三字诀脉象歌轻取有,重按无,飘飘然,肉上游。

主病歌浮为阳,表证候,秋常见,久病愁;表风热,有力浮,若血虚,无力浮。

分部主病歌左寸浮,是伤风,或风痰,聚在胸;左关浮,腹膨膨,胁胀满,并恶心;左尺浮,膀胱风,尿色赤,痛不通;右寸浮,肺受寒,胸中满,咳而喘;右关浮,脾虚甚,中焦满,食难进;右尺浮,下焦风,二便闭,或浊淋。

(二)各论脉象浮脉浮于皮表,轻取即得,重按时则不足。

如《脉经》中曰:“举之有余,按之不足。

”《难经·第十八难》中曰:“浮者,脉在肉上行也。

”《濒湖脉学》中曰:“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

”《脉理求真》中曰:“其有所云浮者,下指即显浮象,举之汛汛而流利,按之稍减而不空。

”相类脉(1)芤脉:浮而大,中间空虚,两边实。

《濒湖脉学》中曰:“浮大中空乃是芤”。

《脉理求真》中曰:“芤则如指着葱,浮取得上面之葱皮,却显弦大,中取减小空中,按之又着下面之葱皮而有根据。

” (2)洪脉:浮而大且来时有力,去时则无力。

如《濒湖脉学》中曰:“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四诊抉微》中曰:“浮而盛大为洪”。

《脉理求真》中曰:“洪则既大且数,累累珠联,如循琅玕。

来则极盛,去则稍衰”。

(3)虚脉:浮而无力,中间空虚,缓慢且大。

如《濒湖脉学》中曰:“虚来迟大豁然空”。

《四诊抉微》中曰:“浮而软大为虚”。

《诊宗三昧》中曰:“虚则豁然浮大而软,按之不振,如寻鸡羽,久按根底不乏不散。

”(4)濡脉:濡即软也。

浮而无力且细小。

如《濒湖脉学》中曰:“浮而柔细方为濡”。

《四诊抉微》中曰:“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

”《诊宗三昧》中曰:“濡则虚软少力,应指虚细,如絮浮水,轻手乍来,重手乍去。

”(5)散脉:浮而无力,脉形散漫,至数不拘,似风吹杨花飞舞,飘浮不定。

《濒湖脉学》中曰:“散似杨花无定踪”。

《四诊抉微》中曰:“浮而无根内散”。

古代医学家有关脉象的论述

古代医学家有关脉象的论述

古代医学家有关脉象的论述脉象是中医学中最具有普通性、最重要的检查方法之一,在传统中医学中,脉象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古代中医学家对脉象的解读和分析,具有和现代医学相当的重要性,是许多疾病的诊断和辨别的重要标志。

古代中医学家对脉象的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脉象的定义和划分。

古代中医学家的脉象定义,是以痛、脉数、强、薄、脉洪等为依据,将脉象分为虚实脉、大小脉、弱缓脉、清浊脉、浮沉脉等一系列状态,以便分析病人的病情及疾病的类型。

二是关于脉搏的检查方法。

古代中医学家认为,脉搏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反映出人的体内的元气的变化,从而能够精确的把握疾病的性质。

因此,他们重视对脉搏的检查,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基本概念,他们还发展出了一套进行脉搏检查的方法,成为古代脉象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三是关于脉象的理论探讨。

古代中医学家通过脉象的检查分析,将病因和病理等分析出来,并根据脉象辩证疗法进行治疗。

例如关于肝火上躁的治疗,古代中医学家认为,当脉象见洪大浮薄,则肝火明显,反之则消失。

四是关于脉象的实践应用。

古代中医学家不仅探讨脉象的理论,而且在实践中进行了大量的应用,如治疗头痛、肠胃不适等,通过脉象的检查,来判断头痛是由肝火上躁引起的,肠胃不适是由脾气虚弱导致的,从而进行辩证疗法的治疗。

以上,就是古代中医学家对脉象的论述,可以看出,古代中医学家对脉象的研究和论述,是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标志,具有极大的现代医学意义。

把握古代中医学家关于脉象的论述,对重新审视中医药学是非常有价值的。

总之,古代中医学家对脉象的论述,体现出对病因病理的深刻的分析,发展出一套脉象辩证的疗法,有着重要的医学价值,在现代仍具有参考意义,需要我们重新审视中医药学,挖掘其现代价值,从而促进中医药发展和推广。

中医诊断之脉学的现代发展

中医诊断之脉学的现代发展

脉学的现代发展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学科。

它传承着中国古代先辈们治疗疾病的经验和理论。

中医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辨证论治是诊疗依据。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位、病性,通过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治疗疾病。

中医诊断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今天,我们来介绍中医诊断中的诊疗基础:脉学的现代发展。

脉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四诊之一,是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源远流长,从其起源到形成脉诊学体系,是经过了历代医家长期的整理、研究、总结而发展的,亦是由实践到理论的升华过程。

脉诊学因其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而成为中医的标志。

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给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和文献。

近年来对中医脉诊学的研究亦不断的深人,其中对于传统脉学的客观化指标的研究,对局部脉象变化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所反映的信息的研究,对于脉象与病证的关系的研究等,都做出了许多成绩并且还在深人。

中医脉诊学的基本特点是从局部的脉象以检测整体的变化,亦是内在变化从局部所反映出的信息,是与中医基本理论中的脏腑经络学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尽管脉诊学与中医基本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依存关系,但脉学作为中医独特专门之学,从主客观因素上说亦存在着“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

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等现象。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脉学受历史条件的限制,缺乏客观化指标或界说不清是不足为怪的。

历代医家为便于临床实用,不断的进行分析归纳,从脉诊学的历史发展中可以看出,对于脉象的描述,命名和分类的方法,历代很不统一,这从文献中可以看出,从《内经》开始,经《伤寒论》《脉经》至《濒湖脉学》,所记载的脉象脉名数目是不同的,从现有文献中亦可以看出历代对脉象的分类方法亦各有不同,如有八纲分类,有以浮沉迟数分类,有以阴阳分类等等,虽然其分析归纳的方法很不统一,但从中可以看出其探索简明切用以执简驭繁的目的是一致的。

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金栋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种诊断方法,乃四诊之末。

对于脉诊的诊断价值,历代医家观点不一,或夸大其词,过分强调脉诊的临床价值。

中医经典《内经》和《难经》对脉诊的意义,亦不统一。

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载:“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

”《难经?第六十一难》载:“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何腑也。

”实际上脉诊是中医诊病的一种技巧而已。

因中医诊病历来强调四诊合参,故历代明智之医家对诊脉断病有非常客观的论述。

兹略例如下以说明之。

1 《内经》的客观论述:《素问?征四失论篇》载:“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妄言作名,为粗所穷,此治之四失也。

”对于这句经旨,后世《内经》注家及脉学名家予以了明确客观注释。

如明?张介宾《类经十二卷?论治类十九?四失》注云:“凡诊病之道,必先察其致病之因,而后参合以脉,则其阴阳虚实,显然自明。

……不先察其因而卒持寸口,自谓脉神,无待于问,亦焉知真假逆从,脉证原有不合,仓促一诊,安能尽中病情,心无定见,故妄言作名。

误治伤生,损德熟甚,人已皆为所穷,盖粗疏不精所致,此四失也。

”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盖不问病因,仓促持脉以应病家之问,惟妄言诈名以欺人耳。

妄言,是信口胡说。

诈名,是杜撰病名。

……第四失之重点,本只不问病因,卒持寸口两点,但因仅凭切脉,不能全部掌握病情,而欲妄行施治,已属粗工,病情未掌握,指下难明,心中无数,当病家询问病情时,就只能信口胡说,杜撰病名来进行搪塞,粗工的伎俩,至此就完全彻底地暴露出来。

”胡氏的客观解释,所言极是,临床确实如此。

而明?李中梓之脉学专著《诊家正眼》云:“此言不问其症之所由起,先与切脉,未免模糊揣度,必不能切中病情者矣。

”按:经旨已明确指出,诊病必先问诊,然后再切脉,乃诊病之次序也,如此方为明智之大医;否则仓促诊脉,或单凭脉诊,贻误大焉。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

论《脉经》对脉学的贡献《脉经》是魏晋名医王叔和集3世纪以前脉学精华而成的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其学术思想主要来源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等。

自此构建了中医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中医脉学、诊法、辨证、治疗及古医学文献保存上均做出了杰出贡献。

标签:王叔和;脉经;脉学;学术价值;研究王叔和,魏晋时期著名医学家,著有《脉经》十卷,97篇。

北宋林亿《校定脉经序》言:“臣等观其书,叙阴阳表里,辨三部九侯,分人迎、气口、神门,条十二经、二十四气、奇经八脉,以举五脏六腑、三焦、四时之疴。

若纲在网,有条而不紊,使人占外以知内,视死而别生,为至详悉,咸可按用。

”王叔和以平生之力,撰成《脉经》,不仅总结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且结合自己平生的临证经验,从而构建了脉学的基本理论体系,为中医脉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中医学理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为中医脉学的构建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也因此使他获得了“脉学鼻祖”之誉。

1 《脉经》的渊源《脉经》全书共十卷,97篇,“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著,是公元3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

”正如王叔和在《脉经·自序》言:“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诀,合为十卷。

百病根源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侯,糜不赅备。

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

”沈炎南《脉经校注》云:“《脉经》学术主要本于《内经》、《难经》和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并择取魏晋以前历代名医的脉学精华而成。

”由此可见,《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及魏晋以前的历代名医,为中医脉学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王叔和将魏晋以前有关脉学的论述结合自己毕生的临床体验,总结并完成了脉学巨著《脉经》。

2 《脉经》的学术价值在《内经》、《难经》及《伤寒杂病论》中都有关于脉学的论述。

魏晋以前历史也记载了从战国时的医和、医缓、扁鹊至汉代的仓公、郭玉、张仲景、华佗等许多名医都精于脉诊,但却未进行系统整理,更无著述传世。

我对中医脉诊的体会

我对中医脉诊的体会

我对中医脉诊的体会贵州省中医研究所学习讲座讲稿肖海源一九七六年九月再重印前言中医诊脉理论,以内经、难经为主,伤寒论平脉很详,金匮要略言脉,散见于各章节中字字精切,它的发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和研究,取得重大的成就。

但受历史条件的限制,不能充分运用科学来充实它的内容、说明它的本质。

直到毛主席领导,才指出要提高水平。

而中医工作者,过去不免受着自己的世界观和技术经验的影响,认识上是各有出入的。

现在要整理脉学文献,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有一定困难的,领导要我谈谈中医脉真的体会,只就前贤要旨和时贤资料,举其大要。

在诊断中是结合望、闻、问等诊法来掌握客观症状,以诊脉来测知体内的活动情况,根据脉象变化来判断致病因素、病理机转及安危吉凶等,深知要很好的掌握这门技术,就必须从理论上去不断钻研,从临床上去细心体认。

我把脉诊的有关问题简介如下:一、概论1、含义:中医重视脉诊,前贤著述,理论很多,历代积累的经验尤富。

所谓脉,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脉者,血之府也”,指出脉是储藏血液的。

灵枢决气论说:“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指出脉是行气血的,肯定了脉的意义。

难经一难说:“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生死吉凶之法”。

如果能正确掌握这个脉法,对于视生死、别吉凶,临床上的切诊,必起到很大的作用。

切诊是很精巧的技术,素问说:“切而知之谓之巧”,难经六十一难说:“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说明病状是千变万化的。

因此脉象也有各种不同的表现。

素问脉要精微论说:“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与素问说:“心之合脉也······”的理论结合,而知脉象的变异,就是五脏六腑的反映。

从而很好的掌握这门技术,依凭它来诊断错综复杂的疾病,就必须从经验证实的理论去钻研,再到临床上去体会理论,自有可靠的成就。

老中医说脉诊:脉以沉候为准,沉取有力为实,沉取无力为虚。

老中医说脉诊:脉以沉候为准,沉取有力为实,沉取无力为虚。

老中医说脉诊:脉以沉候为准,沉取有力为实,沉取无力为虚。

临证之时,脉象变化多端,纷繁复杂,如何执简驭繁?明代医学大家张景岳提出了脉诊以虚实为纲。

他说:“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无逾攻补,欲察虚实,无逾脉息。

”脉虚证虚,脉实证实。

“虚实之要,莫逃乎脉”。

《脉学辑要》云:“以脉来有力为阳证,脉来无力为阴证。

”《医家四要》亦云:“浮沉迟数各有虚实。

无力为虚,有力为实。


脉以沉候为准,沉取有力为实,沉取无力为虚。

也就是说,无论浮取脉力如何,只要沉取无力即为虚,沉取有力即为实。

沉而无力者,阳气、阴血虚衰也,是正气虚的表现,无力鼓击于脉,致脉按之无力;沉而有力者,因本身正气就旺、就充盛,更加邪扰气血不宁,搏击血脉而脉力强。

但必须指出,若脉过于强劲搏指亢极不柔者,不得作实脉看,恰为胃气衰败之兆。

叙述脉诊结果执医

叙述脉诊结果执医

叙述脉诊结果执医纵观脉诊的发展历史,《黄帝内经》记载的“三部九候”之法一直被医学界奉为圭臬,将脉诊技法以脉象形式演绎发展出来的,是王叔和所著的《脉经》,而李时珍的专著《濒湖脉学》,则是公认的经典,也是后世医者承袭脉诊这一技法必学的宝典。

除此以外,脉诊流派之多,阐释者众,不胜枚举。

医圣道医传承的“四象脉诊”,乍看之下,似乎并未在古典卷宗中有所记载,故许多人以为其是新派之演绎,然而四象脉诊的理论,其实并非完全新创,只不过因传承原因,其许多理论此前未曾公开。

四象脉诊使用的“气脉”,甚至比当代脉诊所探查的“脉搏”,更加贴近古法真意。

张仲景的“平脉辨证”之法,取寸口、趺阳、太溪之处候脉,通过这三处的脉搏,辨识的是人体之“气”,如脏腑病气、胃气、肾气,从而断人疾病几何。

根据传统理论,取寸口位置候脉,是因为寸口是手太阴经的经穴、输穴,其经气流注最旺盛之处,脉气蓬勃,最易辨识。

可见血流脉搏,只是人体内气的反应,古代医家进行诊断时,也是以“气”作为参考依据的。

这与四象脉诊有异曲同工之妙,四象脉诊的初级技法,在寸关尺附近取脉气,是因此处脉气明显。

但如果修习到中高级技法阶段,取气位置可以不拘泥于手腕,扩展至全身任意各处,都可以作为气脉的切入点。

这是因为四象脉诊技法使用纯熟后,对人体气所呈现的变化更加敏感,而人体本身是全息的,气血一体,遍布全身各处,犹如验血只要采到血液即可,无需在意取血的位置。

传统脉诊在使用时,手指轻重交替,去寻找脉管,并等待脉管弹动时候对手指的上顶力度、次数、感觉,这在传统脉称为“应指”。

这些应指的感觉,往往只可意会,无法言传,关于呈现何种手感的描述,许多都采用类比的方式让人明晰。

例如“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滑脉,主女子有孕),“脉体细小,应指明显,如丝线之应指”(细脉,主气血两虚),“去衰来盛,似波澜”,“状若洪水,滔滔满指”(洪脉,主热邪亢盛)。

这些词汇,对学习脉诊的人来说,往往是抽象的。

李时珍脉学的贡献_对李时珍的评价

李时珍脉学的贡献_对李时珍的评价

李时珍脉学的贡献_对李时珍的评价李时珍是历史上杰出的名医,是大明时期的圣医,李时珍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医学研究,而李时珍脉学的贡献也是巨大的。

下面是为你搜集李时珍脉学的贡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李时珍作为一名伟大的医学家,其不喜权势,一心为百姓解决疾病之痛苦,历经数十年编造了《本草纲目》这一伟大著作,虽然在这个花费时间之长,但是李时珍临床经验丰富,常年为患者医治,且李时珍喜好医术,所阅读的医学书籍种类也很广泛,因此李时珍在脉学上也颇有见解,于是李时珍关于脉学的书籍便出了三本。

一本是《濒湖脉学》,其中是根据李时珍父亲所编写之书《四诊发明》为依据,还有向很多名医学家的探讨,集中他们对脉学的精华而编造的关于脉学的书籍。

李时珍会出这本书籍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流行的关于脉学的《脉诀》有漏洞,加上脉学对中医学来说是很重要的一门基础,便出书修复原来的漏洞,还提出自己的新发现。

李时珍将脉络中出现的病症都相互对应,编成歌诀易于北宋,是初学者或者感兴趣的人必读的一本书。

一本是《奇经八脉考》,这是关于十二经脉之外旁支的脉络,不仅给出奇经八脉的循环路线还给出会得的疾病和症状,结合这个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是医生靠诊脉诊断的一种依据。

第三本便是《脉诀考证》,这本书就只是李时珍记录与各家医学家根据脉学的不同见解,主要是以李时珍那个时代盛行《王叔和脉诀》书籍为主要探讨对象,李时珍在这本书中总结各家观点,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本书便成为李时珍与当代的医学家们的学术讨论之地。

对李时珍的评价李时珍是历史上杰出的名医,是大明时期的圣医,李时珍的一生都贡献给了医学研究,他对医术的态度是非常认真严谨的,他认为药材的可贵之处是可以治愈,但是也能害人,因此要仔细观察记载,不可有一分的差池。

李时珍也被世人称为“药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编修中,耗时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行遍万里路,询问了无数个人,亲尝了百草,才编修完这样一部造福人类的巨作。

古人名医论脉诊(4)

古人名医论脉诊(4)

古人名医论脉诊(4)二十四、动脉(一)脉学三字诀脉象歌动摇摇,数在关,无头尾,豆形圆。

主病歌动主痛,热与汗,或悸惊,脚拘挛,男亡精,女崩见,呕痢并,伤津液。

分部主病歌左寸动,心内惊,气血滞,不安宁;左关动,拘挛病,肝气郁,血不行;左尺动,阴虚逢,男亡精,女血崩;右寸动,汗漓淋,气短促,阳热动;右关动,主腹痛,气血阻,吐逆并;右尺动,雷火盛,主发热,泄痢重。

(二)各论脉象脉来一息六至,来去滑疾,好似一粒豆子,无头无尾地在摆动,尤以关部最为显著。

如《四诊抉微》中曰:“动无头尾,其形如豆,厥厥动摇,必兼滑数。

”《濒湖脉学》中曰:“动乃数脉,见于关上下,无头尾。

如豆大,厥厥动摇。

”又曰:“动脉摇摇数在关,无头无尾豆形圆。

”《诊家枢要》中曰:“其状如大豆,厥厥动摇。

”《诊家正眼》中曰:“动之为义,以厥厥动摇,急数有力得名也。

”至于古说动脉独见于关上之说法,笔者认为欠妥,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探讨。

如《四诊抉微》引李士材曰:“……旧说言动脉只见于关上者,非也。

且素问曰:妇人手少阴心脉动甚者,为妊子也。

然则手少阴明隶于左寸矣,而谓独见于关可乎。

”笔者认为此说比较合乎情理。

相类脉(1)数脉:一息六至,脉来快速。

如《濒湖脉学》中曰:“一息六至,脉来薄疾。

”如《脉理求真》中曰:“数则呼吸定息每见五至六至,应指甚速。

不似……动脉之厥厥动摇。

” (2)短脉:脉象短缩,唯至数并不增加。

如《四诊抉微》中曰:“短脉涩小,首尾俱俯,中间突起,不能满布。

” (3)滑脉:往来流利,像一粒圆珠在不停地滑动,如《诊家枢要》中曰:“滑脉往来流利,如盘走珠。

”而动脉之滑数,形如豆子在滑动,且厥厥动摇,故此滑与动以其形之大小论别,较为妥当。

(4)疾脉:一息脉来七八至,脉形躁急。

如《脉理求真》中曰:“疾则呼吸之间脉七八至”。

主证凡由于痛、惊、悸、痉等原因致使阴阳失调,气血逆乱时,均可以出现动脉。

此外,热盛或阴虚发热,女子血崩,男子亡精失血等,亦可以出现动脉。

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

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

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三指一搭,便知病情”,在一般人的印象里,脉诊是一种近乎神奇的诊断方法,也是最具中医特色的符号之一。

这种诊断方法源于何时尚无从考证,但很早就已经很发达。

春秋时期的名医扁鹊便以切脉准确而闻名,当时的人甚至都说他具有“透视眼”。

汉代的仓公、华佗等名医也都极擅长脉诊。

但可惜的是,这些名医或许有关于脉诊的论述,但均没有流传下来。

虽然在中医经典《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中也都有所涉及,但均非脉学专著,脉学只是医理的一支,因此内容较为零散。

现存最早的脉学著作直到魏晋时期方才出现,这便是医家王叔和所撰写的《脉经》。

王叔和,名熙,是魏晋时期的医家。

生卒年不详,大体生活于3世纪早中期。

唐代甘伯宗《名医传》中记载其为高平人,但关于高平的所在仍存在争议,一般将其定于今山西高平。

综合各类记载来看,王叔和性度沉静,精于医学,博通经方,喜爱著述,而且颇识修养之道。

据记载,王叔和曾担任过太医令,这是当时朝廷掌管医药的最高官职。

或许正是职位上的便利让他能够洞览各类医书,从而能够为《脉经》的撰写搜集必要的文献资料。

由于文献的阙失,王叔和的生平事迹几乎未曾流存,但他在医学史上的两大贡献却众所公认:其一是他曾保存整理了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该书成书不久便散佚不存,由于王叔和年代距离张仲景不远,又有职务上的便利,因此有机会进行搜集整理,将伤寒学说流传后世。

对于医学发展来说,王叔和的保存之功不可没。

当然,后世也有人推测王叔和可能是张仲景的亲授弟子,但并无明确的证据。

其二便是撰写了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脉经》,极大地推动了中医诊断学的发展,具有很高的应用和学术价值。

脉诊作为中医学的一种诊断方法,有其特殊性。

用王叔和的话来说,便是“脉理精微,其体难辨”。

脉诊看似简单,实则极难,不仅要精于医理,而且要极为耐心细致,对于指下的感觉要有灵敏而清楚的感知与判断。

一般而言,熟练的医家通过长期的诊疗实践,对脉诊自然能够有所会心,但这种感悟“在心易了,指下难明”,多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更遑论要书写下来,可谓是典型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言脉,虽有寸口分部之法、人迎寸口之法、三部九候之法、轻重分候之法,实皆不适用。必不得已而采用旧说。可依难经,寸以候头至胸,关以候自膈至脐,尺以候自脐至足。《医宗金鉴》谓:‘脉象浑一,并不两条,亦不两截。’足以证三部配合脏腑之无理矣。李时珍谓:‘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脉搏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犹若脏腑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夫脉不可独凭,与望闻问合参则为共通之诊,以为医者施治之准则也。脉诊之真诠。”
所以说李时珍《濒湖脉学》是中医脉学一部重要专著,为中医诊断学--脉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虽对脉学非常有研究,但仍强调四诊合参,反对单以脉诊决病。如李时珍指出:“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中,按之又按”、“俨若脏腑居两手之间,可扪而得”、“实则自欺之甚也”,故在撰写《濒湖脉学》中有非常客观论说。
《医学源流论·卷下·脉经论》载:“愚按:脉之为道,不过验其血气之盛衰寒热,及邪气之流在何经何脏,与所现之症,参观互考,以究其生克顺逆之理,而后吉凶可凭。所以《内经》《难经》及仲景之论脉,其立论反若甚疏,而应验如神。若执《脉经》之说,以为其病当见某脉,某脉当得某病,虽《内经》亦间有之,不如是之拘泥繁琐也。试而不验,于是或咎脉之不准,或咎病之非真,或咎方药之不对症,而不知皆非也。盖病有与脉相合者,有与脉不相合者,兼有与脉相反者。同一脉也,见于此症为宜,见于彼症为不宜。同一症也,见某脉为宜,见某脉为不宜。一病可见数十脉,一脉可现数百症,变动不拘。若泥定一说,则从脉而症不合,从症而脉又不合,反令人彷徨,无所适从。所以古今论脉之家,彼此互异,是非各别,人持一论,得失相半,总由不知变通之精义,所以愈密而愈疏也。……若欲泥脉以治病,必至全无把握。”
如下所言:
《濒湖脉学·自序》云:“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首务,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耳。上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
4 明·李中梓的客观评说
明·李中梓《诊家正眼》亦是一部重要的脉学专著,该书对后世影响巨大。今之28病脉,就是在《濒湖脉学》27病脉基础上,再由《诊家正眼》加一“疾脉” 增定脉象28种而成。李中梓虽对脉学造诣至深,但又不偏执一端,却十分强调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书中对此都有扼要论述,尤其对当时社会上“凭脉测病”之弊端,批评甚剧,其弊端至今仍有临床意义。
下面是其对诊脉的客观评说:
《医学源流论·卷上·脉·诊脉决死生论》载:“至于诊脉,即可以知何病。又云人之死生,无不能先知,则又非也。盖脉之变迁无定,或有卒中之邪,未即通于经络,而脉一时未变者;或病轻而不能现于脉者;或有沉痼之疾,久而与气血相并,一时难辨其轻重者;或有依经传变,流动无常,不可执一时之脉,而定其是非者。况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而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若夫真脏之脉,临死而终不现者,则何以决之?是必以望闻问三者合而参观之,亦百不失一矣。故以脉为可凭,而脉亦有时不足凭;以脉为不可凭,而又凿凿乎其可凭,总在医者熟通经学,更深思自得,则无所不验矣。若世俗无稽之说,皆不足听也。”
按:从文中看出,一个文人学者,对诊脉之理解及患病后与医者如何沟通、如何就诊看病,客观合理之感悟,实乃一明智之患者,惜天下之患者未必尽然矣。患病后你是否会看病、是否会讲述自己的病情、如何很好的配合医者的问诊?确实有学问。断不能以诊脉断病之确否,妄下定论及为难医者。
3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的客观评说
明·李时珍《濒湖脉学》摘取前人脉学研究之精华,分详27种脉。对同类异脉鉴别,各种脉象主病,既能博考,又能精研,编成歌诀,便于习诵。李时珍的脉学观点,得到了其后中医界的一致赞同,至今尚未有学者公开提出过异议。脉学自《濒湖脉学》之后,学者更加普及,诸说渐趋统一,遂得到普遍而又正确的发展。
脉学发展到魏晋时代,由于王叔和《脉经》的撰成,可谓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脉经》理论精微,内容广博,学习者欲深刻理解、全面掌握,本非易事,加之卷帙较大,传抄习诵殊为困难,因而在推行传播上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六朝之后,有高阳生氏托名王叔和撰成《脉诀》1卷,以歌诀形式阐述脉象脉理及其临床意义,内容简明,习诵极便,很快就流行传播开来,甚至出现了“《脉诀》出而《脉经》隐”的现象。但由于《脉诀》系伪撰之作,加之“文词鄙俚”,内容也有错误失实之处,因而引起学界不满和诽议,出现了脉学史上对《脉诀》长达数百年之久的批判风潮。李时珍《濒湖脉学》是这次批判风潮的终结之作。他在驳正《脉诀》内容的基础上,沿用《脉诀》的歌诀体表达形式,深入浅出的介绍叔和之学,既防止了《脉诀》的“谬种流传”,又解决了一般习医者的教材之需,因而获得了巨大成功,成为脉学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脉学专著,即便今天仍是学习脉学的重要参考书。
并在《医宗必读·不失人情论》云:“有讳疾不言,有隐情难告,甚而故隐病状,试医以脉。不知自古神圣,未有舍望、闻、问而独凭一脉者。且如气口脉盛,则知伤食,至于何日受伤,所伤何物,岂能以脉知哉?”
按:望、闻、问、切之中医四诊,乃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和顺序。病人就诊时,无论是步行而至,还是卧床待诊,第一印象就是看到病人之情况,即望诊,“必先望其气色”,故望诊在中医诊断学中列为四诊之首,并有“望而知之谓之神”之说。

而明·李中梓之脉学专著《诊家正眼》云:“此言不问其症之所由起,先与切脉,未免模糊揣度,必不能切中病情者矣。”
按:经旨已明确指出,诊病必先问诊,然后再切脉,乃诊病之次序也,如此方为明智之大医;否则仓促诊脉,或单凭脉诊,贻误大焉。
2 宋·苏轼、沈括《苏沈良方》的客观论述:
《苏沈良方》,又名《苏沈内翰良方》。系后人将宋代苏轼所撰医药杂说与沈括(存中)所撰《良方》合编而成。苏轼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平素留心医药,于贬谪各地时,注意收集当地医药知识。他与名医庞安时的交谊,传为医林佳话。沈括为宋代著名科学家,在中国古代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地质、算学、天文、历法、生物、音律等方面都有建树,对医药造诣也深。
历代医家对脉学、脉诊的客观评说
金 栋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是中医临床不可或缺的一种诊断方法,乃四诊之末。对于脉诊的诊断价值,历代医家观点不一,或夸大其词,过分强调脉诊的临床价值。中医经典《内经》和《难经》对脉诊的意义,亦不统一。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载:“按其脉,知其病,命曰神。”《难经·第六十一难》载:“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何腑也。”实际上脉诊是中医诊病的一种技巧而已。因中医诊病历来强调四诊合参,故历代明智之医家对诊脉断病有非常客观的论述。兹略例如下以说明之。
《苏沈良方·卷一·脉说》载:“脉之难,古今之所病也……病不可不谒医,而医之明脉者,天下盖一二数。骐骥不时有,天下未尝徒行;和扁不世出,病者终不徒死,亦因其长而获其短尔。士大夫多秘所患以求诊,以验医之能否,使索病于冥漠之中,辨虚实冷热于疑似之间。医不幸而失,终不肯自谓失也,则巧饰掩非,以全其名。至于不救,则曰是固难治也。间有谨愿者,虽或因主人之言,亦复参以所见,两存而杂治,以故药不效。此世之通患,而莫之悟也。吾平生求医,盖与平时,默验其工拙,至于有疾而求疗,必先尽告以所患,而后求诊,使医了然知患之所在也,然后求之诊。虚实冷热先定于中,则脉之疑不能惑也。故虽中医,治吾病常愈。吾求疾愈而已,岂以困医为事哉!”
《脉学正义·脉学纲领·绪言》云:“四诊之序,望问为先,切脉居后,非脉法之不足凭也。盖察脉以审病,只兼参考病理之一端,万不能不论声色形证,仅据脉理以审定其为寒为热,属实属虚。何则?脉之条理,约言之则有浮沉迟数,长短滑涩,大小虚实之提纲;析言之复有二十八种名称之辨别。究之无论何病,凡此种种脉象,无不可以偶见,而亦无不可以兼见。苟非合之声色辩证,虽有高贤,不能下一断语。如谓精于脉法,但一下指,不问其他,而竟能洞见隔垣,则从古名家,未闻有此高论。”
时贤胡天雄《素问补识》云:“盖不问病因,仓促持脉以应病家之问,惟妄言诈名以欺人耳。妄言,是信口胡说。诈名,是杜撰病名。……第四失之重点,本只不问病因,卒持寸口两点,但因仅凭切脉,不能全部掌握病情,而欲妄行施治,已属粗工,病情未掌握,指下难明,心中无数,当病家询问病情时,就只能信口胡说,杜撰病名来进行搪塞,粗工的伎俩,至此就完全彻底地暴露出来。”胡氏的客观解释,所言极是,临床确实如此。
8 近代名医杨则民《潜厂医话》的客观评说
“脉诊为近世医者、病者所共信,以为诊病惟一之术。在医者可不加问诊而使三指以疏方,病家则隐匿病情以试医生脉诊之能否,医道之荒莫甚于此。此习不去,吾医将无立足地乎。前贤知之,发为振聩之论:‘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上工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此李时珍之说也。‘古人以切居望闻问之末,则于望闻问之际,已得其病情矣。不过再诊其脉,看病应与不应也……,以脉参病,意盖如此,曷以诊脉知病为贵乎。’此张景岳之说也。而徐大椿之论尤为明确。其言曰:‘病之名有万,而脉之象不过数十种,且一病而数十种之脉无不可见,何能诊脉即知其何病,此皆推测偶中,以此欺人也。’且《史记?篇鹊传》曰:‘视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脏腑症结’,但以脉为名耳。夫创寸口诊脉之扁鹊犹如此,况其后人乎。”
7 清·张山雷(寿颐)《脉学正义》的客观评说
《脉学正义》一书是清·张山雷(寿颐)先生搜集历代脉学理论,详加条理类编,并予正义述评之力作。此书上自岐黄、仲景,下至明清各家,凡论脉之有理而可为后学启迪者,靡不收撷评论。……此书取舍有度,有褒有贬,立意不落俗套,正义多有新意,辨脉提纲掣领,论脉注重实践,是脉学著作中集大成者,对后世研究脉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脉学正义·提要》)下面是其对诊脉的客观评说: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是一部内容丰富而又独具特色的医学论集,作者针对当时医界的现状,以《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为本,结合诸家学说及自己的临证经验,指陈时医流弊以正异端邪说,推阐医学源流以明证治奥旨。书中各论每不过千言,但阐理深刻,精凿有据,不仅反映了作者对中医学理法方药的见解,而且体现了其广博的学识和丰富的临证经验。在学术上,极力推崇《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言必本于圣经,治必遵乎古法”,学有根基;在诊断上,重视四诊相参,反对单凭于脉,主张因人审证、审证求因;在治疗上,提倡辨证用药、内治外治并重,不偏废单方、验方、针砭、按摩诸法,重视煎法、服法等细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