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凯分享课设计
第10课 乘风破浪 说课(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10课乘风破浪说课(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美术四年级上册的第10课,教材版本为湘美版(2012)。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1.学习水墨画中的乘风破浪;2.学习如何使用墨水,掌握墨色的运用;3.学习水墨画的风格和技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乘风破浪的含义;2.掌握墨色的运用方法;3.学习水墨画的风格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和演示,掌握墨水的使用方法和技巧;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3.通过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水墨画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探究和尝试的精神;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三、教学内容分析1. 教学重点•熟悉乘风破浪和天地合一的画风;•掌握墨水的运用方法和技巧;•学习水墨画的风格和技巧。
2.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2.工具:笔、墨;3.联合国画艺术家署名的画册《中国书画大观》;4.准备好表扬学生的奖励小礼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乘风破浪。
2. 学习乘风破浪(10分钟)让学生观察百度百科中搜索得到的乘风破浪与水墨画中乘风破浪的画作,了解乘风破浪的含义和插图。
3. 掌握墨水的运用方法和技巧(20分钟)讲解墨水的特性及使用方法,要教学生如何控制墨色,如何使画墨色混合得更加自然。
4. 学习水墨画的风格和技巧(15分钟)通过观察名家水墨画,了解水墨画的风格和技巧。
5. 练习画水墨画(30分钟)要求学生动手画出乘风破浪的场景,通过练习提高绘画能力。
6. 作品点评(10分钟)班级展示,互相点评,互相表扬,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7. 小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回答问题,小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布置作业。
六、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动手制作的作品,以及班级展示等方式进行评价,提高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尝试的精神,以及耐心和毅力。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0课我是汽车设计师》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0课我是汽车设计师》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0课我是汽车设计师》是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的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创意设计的能力。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原则和方法进行汽车设计。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素材,让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参考和启发。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汽车有着浓厚的兴趣,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表现欲望。
但在汽车设计方面,他们可能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式,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创意设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学会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创意设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设计原理,将创意转化为具体的设计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设计工具等手段,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汽车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演示:讲解汽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演示如何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创意设计。
3.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汽车设计实践,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创作。
4.展示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共同提高设计水平。
5.总结拓展: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汽车设计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0.乘风破浪》说课稿1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0. 乘风破浪》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乘风破浪》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0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乘风破浪的精神,通过绘画和制作的方式来表现乘风破浪的场景。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乘风破浪的含义和背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和制作能力,对于乘风破浪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需要通过具体的作品和活动来加深理解。
学生对于新的绘画和制作技巧可能会有好奇心,同时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乘风破浪的含义和背景,通过绘画和制作的方式表现乘风破浪的场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创作的过程,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制作的方式表现乘风破浪的场景。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适当的颜色和技巧来表现乘风破浪的氛围和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引导法: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乘风破浪的含义和表现方式。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绘画和制作的过程,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
3.合作法: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绘画和制作,培养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乘风破浪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乘风破浪的含义和背景。
2.讲解:教师讲解乘风破浪的含义和背景,引导学生理解乘风破浪的精神。
3.示范:教师示范绘画和制作的过程,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的技巧和方法。
4.创作:学生进行绘画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建议。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和交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乘风破浪”和相关的关键词,如“含义”、“背景”、“技巧”等,以便于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回顾。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和评价来进行,同时也包括学生参与度和团队合作意识的观察。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2. 一模不一样》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对称的手法,让学生在绘画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但在绘画技能和对称概念的理解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认识到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其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能够灵活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带好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现象,如衣服、家具、建筑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对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对称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对称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对称的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能。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0课 我是汽车设计师》教学设计2
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0课我是汽车设计师》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0课我是汽车设计师》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兴趣和创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汽车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
同时,他们对汽车有一定的了解,对汽车设计充满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汽车设计的方法,能够独立设计出具有创意的汽车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汽车设计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美的追求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设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欲望。
2.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的汽车设计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提高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类汽车设计案例,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带上一幅自己喜欢的汽车作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汽车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汽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比例、线条、色彩等,并通过课件展示优秀的设计作品,让学生了解设计的魅力。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设计元素,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5.拓展(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汽车设计师和他们的作品,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的背景和发展趋势。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汽车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一
课型
新授课
课题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一)
课时
1
执笔
教师
宣启文
设计
时间
3月3日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各种欣赏、评述活动,能够在感受、理解和体验的过程中,发现与描述美术作品某些层次的深层意蕴。
2.通过欣赏、评述活动,能初步了解不同美术作品的审美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能进行判断、交流与评价
一、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集中注意力。
二、导入新课
展示著名画家齐白石的油画作品《柳牛图》
PPT展示:《柳牛图》的图片。
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请同学们简单的评述自己欣赏这幅作品所表现的内容带给自己的启示。
三、美术作品鉴赏(分析、讨论、探究)
出示课题
教师在PPT上出示活动的主题
·请同学们尝试分析以下形式风格不同,意蕴相近的美术作品
板
书
设
计
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一)
深层意蕴
审美价值
狼牙山五壮士
寒江独钓图
课
后
反
思
鼓励学生课余选择其他美术作品,特别是和课本所选不同类型的外国美术作品或现代抽象表现性作品,尝试对其进行欣赏与评述。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三、交流探究感悟
四、提出问题,探究新知
五、友情提示
六、探究感悟
七、反馈练习
八、回顾反思
3(学生动脑思考、小组交流总结、班级交流补充)
4、(着重强调、板书)
(小组交流思路,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补充)
5引导交流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一模不一样》说课稿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2. 一模不一样》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通过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出具有对称美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能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能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难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创作出具有对称美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观察、分析、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对称的概念。
2.运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3.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兴趣。
2.的新授:讲解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对称的定义和特点。
3.示范:教师示范创作具有对称美的作品,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
4.练习: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创作具有对称美的作品。
5.展示: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6.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对称的概念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称的定义2.对称的特点3.对称的创作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对称的要求,创作方法是否恰当;另一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美感。
曾老师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曾老师的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效果评价一位优秀教师的标准有很多,而教学设计的功力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曾老师作为一位经验丰富且备受赞誉的教育工作者,擅长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易于理解的课程内容,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
本文将深入探讨曾老师的教学设计的特点和效果,以便更好地理解他的教学方法和理念。
首先,曾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他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思考。
在课程设计中,曾老师常常设置开放性问题和任务,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例如,在一堂历史课中,曾老师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的环节,要求学生就某个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辩论。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并从讨论中获得新的认识和学习经验。
其次,曾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多元化的教学资源和媒体的运用。
他在课程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图画、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以及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形式。
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例如,在一堂地理课中,曾老师使用了一段精彩的地理纪录片,通过观看这段片段,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某个地理现象。
同时,曾老师也鼓励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进一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此外,曾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合作学习是一种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课程目标,安排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共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
曾老师认为,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在曾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常常被安排在小组中,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中,曾老师要求学生分组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每个小组的成员需要相互合作、交流,并集思广益,最终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曾老师的教学设计注重实际应用和跨学科的融合。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湘科2001版四年级上教案
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湘科2001版四年级上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了解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2.通过自己亲手动手实践,感受科学的魅力。
3.建立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4.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对科学有初步的了解。
2.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己发现规律。
四、教学流程1. 热身环节教师放一些天文学和自然环境的视频,让学生看到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观,引导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教学核心(1)科学是什么?首先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基本概念,什么是科学,为什么要学科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程度灵活布置题目,让学生思考科学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2)亲手动手实践然后教师会布置一个小组科学实验任务,让学生开始自己动手实践科学。
根据年龄阶段的特点,实验内容可以选取金属的膨胀、流体运动和化学反应等。
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展示其实验结果。
同时,教师提出了一些问题,由学生自己思考:这个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有什么规律。
3. 拓展运用学生完成实验后,多组成员一起进行讨论,在对比和总结中寻找规律,加深理解。
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活动,运用科学知识去解析某些日常现象的成因。
4. 总结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总结,总结学习过程,总结科学的特点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同时,教师还可以给予学生一个小奖励,以激励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评估学生完成实验任务且展示具有一定的技能、思维和表达能力,同时能认识到科学和日常生活的渊源,展现出对科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六、教学体会通过本次课堂实际操作让孩子们了解到科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培养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用自己所学的科学知识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妙,之后,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体验式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其中去发现生活中所潜藏的趣味和规律。
广播体操舞动青春教案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案一第二个八拍1-2左脚向侧一步成开立,同时左臂侧举、臂胸前平屈3- 头左转90度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但方向相反第五至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三、扩胸运动动作要领:预备姿势——直立。
第一个八拍第二个八拍1-3 两腿屈伸两次,同时左臂上举、右臂下举,后振两次成前举(握拳,两手稍靠拢)4- 身体直立,两臂成前举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方向相反第五至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反思:1.讲解过于琐碎不够精炼,影响学生抓住动作要点。
2.注意示范特别是镜面示范,以及提示示范时动作的规范性。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案二第二个八拍1-2 左腿向侧一步成半蹲(宽于肩),同时两臂体前交叉至手扶膝(虎口向内)3-4 还原成直立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方向相反第二个八拍1-4上体左侧屈,(两臂经平举)同时左手触及膝外侧,右臂侧上举(掌心向外,抬头看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动作,但方向相反第五至第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动作1、具体安排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反思:3.重复练习与分解练习过多,影响教学进度。
4.注意示范特别是镜面示范,以及提示示范时动作的规范性。
3.注意教态,用标准的口令引导学生练习。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案三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反思:5.重复练习与分解练习过多,影响教学进度。
6.注意示范特别是镜面示范,以及提示示范时动作的规范性。
3.注意教态,用标准的口令引导学生练习。
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案四第二个八拍1- 右脚后踢腿跳,同时两臂胸前屈肘(拳心第三、四个八拍同第一、二个八拍动作,方向相反第五至第八个八拍同第一至第四个八拍动第七、八个八拍同第五、六个八拍动作,方向相反。
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反思:第三套广播操舞动青春教案五课后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10课我是汽车设计师第一课时(设计应用)(说课稿)人教版(2012)美术 四年级上册
10课我是汽车设计师第一课时(设计应用)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四年级美术上册的第十课,是整个精品教材“我是汽车设计师”中的第一课。
本课主要是围绕着设计应用展开的。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时,学生需要知道设计的基本概念,并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体会设计带来的美感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设计。
2.认识汽车设计师这一职业。
3.掌握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流程。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设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汽车设计师这一职业,了解汽车设计师的工作内容。
教学难点在于设计的概念普及之后,如何引导学生认识汽车设计师这一职业。
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示范演示和讨论交流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设计的整个流程中来,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过程自由探究首先,老师可以请学生通过自由探究的方式了解什么是设计。
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和小组成员们一起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小组的成果。
汽车设计师这一职业接着,老师可以针对汽车设计师这一职业进行讲解。
首先,让学生了解汽车设计师的工作内容,促使学生了解汽车设计师的工作流程和所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
设计活动在进行设计活动之前,老师可以通过示范演示和让学生参观展示设计品,引导学生理解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流程。
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汽车设计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设计和评价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和设计实践,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设计流程,并引导学生认识汽车设计师这一职业。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设计的意义,并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合作情况,帮助学生发扬团队合作精神。
第10课我是汽车设计师第一课时(教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汽车基本结构的认识: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让学生了解汽车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如车身、发动机、轮胎等。重点讲解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以便学生理解汽车的整体构造。
-举例:通过实物模型或图片,详细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强调其在汽车运行中的重要性。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汽车基本结构和设计原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发动机工作原理和流线型设计,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汽车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汽车的节能性能。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汽车模型制作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
2.教学难点
(1)汽车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学生对汽车内部结构及其功能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进行讲解。
-突破方法:利用实物模型、动画或图解,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
(2)汽车设计原理的应用:学生在将设计原理应用于实际汽车设计时,可能遇到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问题。
-突破方法:设置实际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设计原理的应用,从而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汽车的基本结构、设计原理和实际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汽车设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思考汽车设计。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分享学习教学设计艺术后的亮考帮
分享学习教学设计艺术后的亮考帮今天是2018年11月13日,星期一,在这一天我们一起来听名师、学名师,一起来学教学设计。
这一天我们都知道,老师们都在思考:如何让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目标?怎样让教学内容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让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运用?怎样让教学过程更和谐、生动?通过这次学习了解到:设计才是关键。
那么,如何设计呢?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在设计一堂新课之前,首先要考虑:该如何设计这堂课?面对不同的教材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设计。
学生处于主动学习阶段。
因此必须把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参与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
根据本班学生对知识认知特点和对新知掌握程度的不同,进行相应梯度教学设计:在新知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精神;在交流合作中,重视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自己对新知的理解;在交流合作中,既要重视解决新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要重视语言运用新思想、新理念等等。
从这些方面进行设计,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新知识、掌握新方法、产生新情感。
总之,要结合学生能力水平、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进行设计。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实施者。
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和创新活动,才能发挥好主体作用。
因此,教师要把“教”与“学”结合起来,在教学中体现其价值追求的创造性。
要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学习活动和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去。
要通过小组合作、个人观察等形式让学生提出自己理解新知识、解决问题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高效课堂不是我们自己在做,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把每一节课当作一个“战场”,不能当别人的绊脚石。
两堂《图案设计》公开课分析
两堂《图案设计》公开课分析作者:唐远红来源:《师资建设》 2014年第2期文/重庆市江北区观音桥实验中学唐远红2012年,为了进行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初中数学知识整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
笔者受邀听了两堂公开课,课题均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第3课时《图案设计》,区别在于两位老师的教龄和教学方式不一样。
本文主要以两位老师的教学表现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比较研究的方式,进行实证研究。
目的在于,用数据说话,揭示差距所在,希望对广大的新教师有所启示。
一、课堂教学的总体描述:两位教师使用的教材均是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三章第3课时《图案设计》。
从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课堂环节来看,两位老师教学的环节基本相同。
但是从课后学生的反应来看,两者却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中新教师用教师A表示,专家型教师用教师B表示。
(一)教师A的教学环节1.课题引入:在方格纸上作出“小方格”绕O点按顺时针旋转60°后形成图案。
2.方法介绍:教师首先归纳旋转作图的步骤,再通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旋转作图中予以巩固。
3.课堂练习:教材后的课堂练习。
4.小结(二)教师B的教学环节1.课题引入:复习相关的旧知识;实物操作;学生动手作图。
2.探索方法:探索各种不同类型的旋转作图的方法,由学生归纳总结。
3.课堂练习4.拓展应用二、两位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比较分析为了能更好地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笔者运用多媒体技术对他们的课堂教学实录行为进行了编码分析。
编码分析结果显示,教师A在教学任务的运用方面,设计了三个教学任务,其中两个是解释型任务、一个是记忆型任务。
这三个教学任务对学生的认知要求不高,更加注重对旋转作图方法和步骤的解释说明。
虽然课堂上学生进行了动手操作,但其目的更多是让学生巩固教师总结出的作图方法,降低了让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的任务水平;而教师B在教学任务的运用方面,设计了三个探究型的教学任务,这三个教学任务对学生认知的参与要求比较高,更加注重对旋转作图方法和步骤的探究,更好地提高和保持了教科书中的教学任务水平;在课堂表现形式方面,教师A虽然采用了图形表达、操作表达、语言表达等多种表达方式,但没能突出各表达方式间的有机联系;而教师B的教学表现行为既关注表达方式本身也关注学生对表达方式的适应性,不仅采用了图形表达、操作表达、语言表达、实物表达等多种表现形式,而且非常注重各种表达形式之间的联系和转化,以形象解释和防止学生误解为主。
第10课+乘风破浪+说课(教案)湘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上册
乘风破浪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美术组的3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乘风破浪》一:开场白本节课,我将秉承新课改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二:教材分析首先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节课是湘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0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对本节课绘画船学习,引导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自己,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三:学情分析接下来说一说学情,四年级的学好玩、好问、好奇心强,他们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愿意用画面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但对绘画的深入层次稍有欠缺,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发现美术的艺术美。
四: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和新课改对课程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1了解船的历史与文化,认识船的照型特点。
2通过绘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作表现能力3培养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体会艺术和生活的联系。
五:重难点基于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船的主要外形结构和特点,并描绘表现。
难点:学生有创意的运用所学进行创作六:教法学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演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在学法上,我会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操作法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已主人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七:教学过程下面就进入本次说课的重要部分—教学过程,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1激趣导入,走进课堂课的开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将播放影片《加勒比海盗》的片段,最后画面定格在黑珍珠号海盗船上。
接着我将这样导入:“同学们,杰克船长的黑珍珠号是加勒比海上最快的船,大家想不想拥有一艘独特的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堂,学习绘制自己感兴趣的船,去乘风破浪吧!”由此,激发学生好奇探秘的学习欲望,自然的引出本课课题—乘风破浪2启发引导,探索发现在此环节,我将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船的结构特点和绘画方法。
k先生课程设计
k先生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本章节的核心概念,了解相关理论,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培养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对科学探究的敬畏之心,并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核心概念讲解、理论应用和实践操作三个部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部分:核心概念讲解,包括对基础知识的介绍和重点难点的阐释。
2.第二部分:理论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第三部分:实践操作,学生将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基础知识的讲解和重点难点的阐释。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4.实验法:学生将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和参考书:提供系统性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2.多媒体资料:通过视频、动画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和理解。
3.实验设备:提供实验材料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安排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练习题和案例分析报告等,评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进行期中和期末考试,以评估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手段
环节一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
2.检查出勤和着装情况
3.师生问好,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教师:
1、师生互相问好。
2、通过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本科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
1、问好
2、积极调动兴趣
播放欧冠颁奖曲
环节二
一、徒手体操
1、扩胸振臂运动
听课教师评价
1、所选曲目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有位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氛围
2、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下体育课的应用产生积极地化学反应
3、丰富了体育课教学手段
4、改变了传统体育课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氛围
自我反思
信息技术使用起到什么作用,是否达到预计目标
1、丰富了体育课教学手段
2、改变了传统体育课单一的老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学习氛围
分享课设计
学科
体育
年级
六年级
授课人
曾凯
所在学校
宝鸡市凤阁岭镇孙家村小学
课程名称
足 球
节选片段名称
脚内侧踢球(脚弓内侧踢球)
全课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主动学习多种足球动作技术,灵活地在游戏过程中运用,发展兴趣、参与意识及自信。
2、在练习中关爱同伴、严守安全常规和游戏规则。合作学习与竞争能力有提高。
3、能初步运用小足球组合动作。
4、提高灵敏、协调和平衡等运动素质,发展体能。
节选部分目标
1、主动参与足球的学习并能示范本课所学动作。
2、通过练习能了解和完成脚内侧踢球的动作,并具有一定准确性。
3、积极参与游戏活动与同伴团结协作,能遵守游戏规则。
信息技术在其中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摆腿的方向和踢球时脚的动作
教学难点:脚踢球的位置
二、结束部分
1.集合整队
2.放松练习
3.总结本次课所上内容,肯定学练水平
1、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2、巡视并纠正错误动作,教师观察学生练习,总结学生的易犯错误,及时纠正。
3、针对练习情况及时评价。
学生集中注意力
2.集合快、静、齐。回器材
结束部分:播放《故乡原风景》
是运用脚的内侧踢球(又名脚心踢球)特点:摆踢动作顺畅,幅度大,脚触球面积大,出球平稳有力,且性能和路线富于变化,适用于中远距离传球。
动作要领
踢球位置:支撑脚以脚掌外沿积极着地,踏在球的侧后方25~30厘米处,膝关节微屈,眼睛看球,身体重心稍倾向支撑脚一侧。在支撑脚踏地的同时,踢球腿以髋关节为轴,大腿带动小腿呈弧形由后向前摆动,当膝盖提到接近球的内侧垂直上方的刹那,小腿加速前提,击球时,膝关节向前顶送,脚踝绷紧,以脚内侧部位击球的中上部。击球后,踢球腿顺势前摆落地。
达到了预期目标
有什么不足或遗憾
由于学校设备有限未能应用更多的现代化设备
如果再上一次,你将进行哪些改进?
1、将三人一球改为两人一球
2、将传统的热身运动老师带改为学生主导老师辅导的模式,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2、髋关节运动
3、吸腿运动
4、体转运动
5、踝腕关节运动
二、遛猴游戏:把学生分成男女生两组,围成一个圈,圈中两人抢球,脚只要碰到踢球同学踢出的球即交换角色
1、带领学生做准备活动
2、组织安排教学游戏
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利用广播系统播放激情四射的《day of your belifs》
环节三
一、教学
脚内侧踢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