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证方法(完整版).ppt
中医临证心得ppt课件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皮肤病
Copyrights ©2007 MINGZHOU HOSPITAL
穴位注射配合中药治疗皮肤病
• 取穴:肺腧、曲池、血海、足三里 • 原理:中医肺主皮毛 • 方药:川芎、生地、当归、白芍、首乌、 黄芪、炒蒺藜、白藓皮、蝉衣、徐长卿、 荆芥、防风等 • 原理: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Copyrights ©2007 MINGZHOU HOSPITAL
辨证论治治疗各型肝炎
Copyrights ©2007 MINGZHOU HOSPITAL
辨证论治治疗各型肝炎
参与研制的肝炎系列药:乙肝解毒、乙肝扶正、 慢肝养阴、慢肝解郁、急肝退黄胶囊、安神胶囊 等6种新药均获国药准字号,全国已有40多家药 厂生产该产品。 参与编写的《肝炎论治学》1988年由人民卫生出 版社出版,我国著名肝病专家关幼波教授亲笔为 我题词,并合影留念。 用辨证论治的方法选方用药,病变方变,不同的 病人选不同的方,同一病人不同时期选不同的药 ,使病人的免疫力得到提高,最终达到清除肝病 病毒、治疗肝病的目的。
研究成果
1988年10月16日,在全国首届中医皮肤科学术会 上宣读论文《乙肝解毒胶囊与银屑病的治疗》引 起了轰动。1989年12月25日《中国医学论坛报》 头版头条进行了报道,认为该治法符合中医异病 同治的理论,亦为银屑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思 路。北京空军总医院经过10年的研究发现,银屑 病病损处细胞内存在乙肝病毒基因,根据这一研 究成果,我研制的皮肤解毒胶囊获省制字批准文 号临床应用,畅销不衰。
Copyrights ©2007 MINGZHOU HOSPITAL
论文发表
• • • • • • • 《中华男科学杂志》 《男科新论》 《吉林医案医话选评》 《中西医结合不育不孕研究新进展》 《医药卫生综合文集》 《中国中医药文化论丛》 《吉林中医药》
《漫谈中医临证思维》PPT课件
医学PPT
20
• 外邪自皮毛或自口鼻侵袭人体,外则玄府 开合失常,卫气不得宣通,内则玄府气机 运行受阻,乃至“津液血脉,营卫清气,不 能升降出入……腠理闭密,阳气不能散越” 而怫热内作。
医学PPT
21
4.证治方药
• (1)伤寒证治
• 《千金翼方》“寻方之大意,不过三种:一则桂 枝,二则麻黄,三则青龙。此三方,凡疗伤寒不 出之也。其柴胡等诸方,皆是吐下发汗之后不解 之事,非正对之法。”(后世称之为三方鼎立。)
医学PPT
27
银花、连翘、薄荷之辛凉 银
风制法 翘
桔梗之苦、芦根甘草之甘
(辛凉苦甘法) 荆芥、豆豉、牛蒡之辛以散之 散
• 《至真要大论》“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 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医学PPT
28
(三) 内伤病的辨证模式
• 外”
——“近者,司内而揣
• 外感病的病因病机是六气致郁,“远者,
23
• C小青龙汤证 发热、干呕、咳嗽是主症。渴、噎、 利是或有症。(详见第四十条)
• D大青龙汤证 不汗出,烦躁是本证的辨证要点。 • (详见第三十八条)
医学PPT
24
• 大小青龙汤证其恶寒无汗与麻黄汤证同理,
但小青龙汤证多了干呕、咳嗽。按“以我知
彼,以表知里”、“远者,司外揣内;近者,
司内揣外”及病机十九条“诸痿喘呕,皆属于
•
——“近者,司内而揣外”
医学PPT
16
(一) 外感热病的辨证模式
• 1、外在表象——病发突然,寒热齐见(恶 寒或恶风)为必有的主症。
• 2、病因——六气致病是外感热病的总病因
• 3、病机——六气致郁,玄府闭塞,拂热内 作
中医思维和临证ppt课件
目前中、西医学都尚不能完全认识生命,更不能完全认识疾 病和治愈疾病。但我们祖先的思维理念,在“道”和 “阴阳”的统帅下,站得更高。
中医思维
3.从总体上说,西医主要是借助人身外来力量,“除 恶务尽”---如抗生素,肿瘤切除,放化疗等;
中医思维
中医思维
中科院院士朱清时:《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 空》:物质仅仅是缘、关系。
笃信唯心者:物是波,而波是意识,所以物由心生。 ------以上是两边偏执-------
人与天地:眼、耳接受与感受的是波;口、鼻接受 与感受的是粒子。
客观世界与被感知和认识的客观世界
中医思维
你想过或总结过: 1.你开的处方是中医思维指导下的吗? 2.你临床有效的处方是哪一类的?经方?时方?经验
染色体异常改变是异常克隆造血的标志。
MDS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60%-75%,已发现的MDS染 色体异常种类已超过200种。
国内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发生频率依次为+8
(31%), -7/7q-(13%),-20/20q-(12%),5q-(9%), -18(5%), -21(5%),i(17q)(5%), -Y(4%);
中医思维
四.如何学好国学?
学习国学的标与本 标---学会古文,清楚圣人说什么 本---养德,契于圣心,才能心领神会。(孙思邈的 大医精诚)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中医思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老子在 道德经开头即提醒读者“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意庄子有精彩描述: 孔子还有言:“圣人立像以尽意,。。。。。。鼓
中医临证及处方PPT课件
2019/8/26
16
诊断既要辨病,也要辨证
但辨证论治是主要的、核心的东西,万万 不能因西医病名忽视了中医的辨证
不能见有炎症、发热就清热解毒,不敢温阳; 见头晕就平肝降逆,不敢升阳等。
2019/8/26
17
• 重视“主症”在辨证和论治中的重要地位
• 搜集患者信息 主病 辨证(抓主症 ) 主方
别甲 玉米 才胡 枝子 鳖甲 薏苡仁 柴胡 栀子 (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可在药品名称 之前写明:潞党参、川厚朴)
2. 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 不得用协定方代号。如: 活血通络汤 …、四物汤…
2019/8/26
20
配伍和剂量:
• 配伍禁忌: • “十八反” • “十九畏” • 妊娠禁忌 • 超过常用剂量
4
临证经验:
注意搜集患者信息的顺序(辨证顺序): 望诊 问诊 常规和专科体格检查 切脉 辨证
2019/8/26
5
场景二
• 一位中医问完患者后,宁神一思,提笔就开 处方,患者说:“你是中医,怎么连脉都不 号一下!?”
2019/8/26
பைடு நூலகம்
6
• 尽管很多中医已不会切脉,尽管详细问完 病情以后基本都可以辨证处方,但是切脉已 经成为中医的标志性符号,所以:
中医中临医证临证及及处处方方
谷城县刘中医毅医院
2019/8/26
1
中医是否有疗效?
中医的产生: 产生疾病 服用药物 产生效 果 建立理论 指导实践
如:吃姜会发热 可以治怕冷 让人发热的 东西能治怕冷
能让人发热的东西很多 对药物和疾 怕冷的原因、种类也多 病进行分类
先有理论 指导临床实践
中医最让人诟病的是:理论玄乎、复杂,少数
针刺手法临证心得PPT医学课件
手法举隅 1.直刺:腘横纹中点,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
间,直腿抬高进针,施提插手法。 适应症:下肢瘫痪、生殖系统疾病 2.刺血 适应症:腰背疼痛、中暑、皮肤病、下肢静脉炎等。 3.运动针法(阻力针法):急性腰扭伤
13.丘墟穴
穴位解剖:肌肉:趾短伸肌起点,距跟外侧韧带。神 经:足背中侧皮神经分支和腓浅神经分支。血管:外 踝前动、静脉分。
8.气海 关元
穴位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 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主要有第 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手法举隅
深刺提插为主:1.5—2寸毫针提插刺激,针感 传向腹部深处或阴部。
适应症:腹部疾病、泌尿生殖疾病等。
9.夹脊穴
穴位解剖:各穴位置不同,其肌肉、血管、神经也 各不相同。大致分三层次:浅层 (斜方肌、背阔肌、 菱形肌);中层(上、下锯肌);深层 (竖脊肌、横 突棘肌)。每穴都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 支及其伴行的动、静脉丛分布。
适应症:上肢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等。
6.曲池穴
穴位解剖:桡侧腕长伸肌起始部,肱桡肌的挠 侧;有桡返动脉的分支;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内 侧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手法举隅 毫针刺法 1. 斜刺 于肘横纹头斜刺30度,向腕关节方向刺入,行
提插手法,以针感下传至手腕为度。 适应症:上肢瘫痪、肢体疼痛
2.直刺 适应症:发热、皮肤瘙痒、高血压
手法举隅 1.斜刺 2.盘龙刺
10.腰腿穴
腰腿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皮 肤由第三、四、五腰神经后支分布。在骶棘肌和腰方肌之间,有腰动、静脉 经过。腰丛的神经根位于肌质内,其分友穿行于它的内、外侧和肌腹。 定位:第四腰椎棘突旁开2.5寸 刺法:针刺2.5-3寸 适应症:坐骨神经痛
中医临证指南
1、中医认为:一、麻:表明气能过来,而血过不来。
二、木:麻得厉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气都过不来了。
三、酸:表明经络是通的,但是气血不足。
四、胀:表明气很足,此类人是爱生气的体质,若体内的气出不去就估胀。
五、痛:单纯性的痛则是因为有血淤六、痒:表明气和血正在过来,伤口愈合的时候都会发痒。
但这与全身发痒不同.(1)背部肤色不均属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背部毛孔粗大为体质虚寒,湿气重,水分滞留体内,引起手脚冰凉怕冷,下身肿胀等症状。
2、肺区诊断(1)拇指推肺区膀胱经,出现微血管扩张的现象。
(2)背部长痘为肺风粉刺,体质燥热,多为肺阴虚。
(3)便秘宿便,鼻咽喉不适,面部毛孔粗大。
备注:胖人多痰,瘦人多火。
3、心区诊断(1)拇指推心区内膀胱经,出现发红现象,心火旺。
(2)眉心长痘,面部潮红多为虚火上炎。
备注:体胖者胸闷气短,体瘦者失眠多梦。
4、肝区诊断(1)肝区肤色不均发青为肝胆排毒功能下降。
(2)肝区突出为肝功能下降。
(3)眼干涩充血,眼袋大,视力下降为肝火旺盛。
5、脾区诊断(1)脾区肤色发黄为脾胃不和。
(2)口腔溃疡,口周、额头易生红色痤疮为脾胃实热。
(3)皮肤松弛,虚胖者多为脾气不足,舌苔黄腻,便秘实胖者多胃火旺盛。
6、肾区诊断(1)肾区凹陷,腰部颜色发黑,多为肾水不足。
(2)面部易生乌云状片黑斑,手脚冰凉怕冷为肾阳虚。
(3)听力下降耳鸣,腰酸,手脚燥热怕热为肾阴虚。
7、生殖区诊断(1)生殖区凸起:月经量少,经血色暗血块,痛经。
(2)生殖区凹陷:面部易生黑斑,月经量多提前或退后,多为宫寒宫冷症状。
谈谈疼痛痒酸胀麻疲乏之病症一、疼téng这是我们最常遇到的一种不适感觉。
那疼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它与“痛”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先来看看汉字是如何解释的?我们先来看看结构。
疼,外面是一个病字旁,里边是一个冬。
怎么理解呢?中国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每个字里,都有深刻的含意。
冬,一定和冬天、寒冷有关,而病字旁,代表过寒。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
中医临证经验与方法第一章症第一节内科胃痛胃脘部的疼痛是一个大题目,因为它是胃炎、溃疡病、胃神经官能症、肝炎、胆道蛔虫症、胆石症、胆囊炎、胰腺炎、肝脓肿、肾结石、心肌梗死、心绞痛以及胰、肝、胆、胃的癌痛等很多疾病的一个症状。
中医又把发生在不同部位的疼痛称作不同的名称。
例如:剑突下疼痛拒按者称小结胸;整个上腹部的疼痛称胃脘痛,心痛;疼痛剧烈而上冲,且伴有呕吐蛔虫者称蛔厥;胁下疼痛称胁痛。
另外,又对其他症状为主,胃脘疼痛为次的称作其他名称,如呕吐为主者称呕吐,黄疸为主者称黄疸,有肿块或肝脾肿大者称癥瘕等等。
这些名称繁多,统一在一个名称下进行讨论,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但只要掌握中医的特点,掌握中医对疾病的基本分析方法,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分清疾病所处的脏腑部位,寒热虚实阴阳,气血痰食等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然后处方治疗即可。
有的同志可能提出问题说:“不同的疾病,例如溃疡病、胃下垂、胰腺炎等表现的证候相同,是否可用同一个方剂?”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完全可以。
反之,同一疾病表现的证候不同时应用的治疗方法就不同了。
现在谈的胃脘部疼痛的辨证和治疗主要是讲不同疾病表现在胃脘痛时的辨证和治疗,至于同一疾病的辨证和治疗问题,以后再谈。
一、胃脘痛的辨证要点胃脘疼痛大致可以从疼痛的部位,疼痛发生的时间,与冷热的关系,其他等几个方面去分析。
疼痛的部位:剑突下剧烈疼痛,憋胀,无压痛者,属寒;痛胀拒按者,属痰。
胃脘剧烈疼痛,满胀而无压痛者,属寒。
疼痛剧烈,无满胀,无压痛,或夜间疼痛经常发作,或气候变化时疼痛发作者,属瘀血。
痞满疼痛,有压痛,饮水及饮酒后疼痛加重,阴天时闷痛加重者,属痰饮;胃脘疼痛,有明显的压痛,食后疼痛加重者,属实。
胃脘部有空虚感,疲乏无力者,属脾虚。
饥饿时疼痛,食后疼痛缓解者,属虚。
心悸,疲之尤力,劳累后疼痛反复发作者,属气血虚:胸脘痞满,心烦,生气后疼痛发作者,属气滞。
吃辛辣食物和吃热药后疼痛加重,属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资料的 相对性,实验检查,总是在
一定条件下对病人所做的具体检查。它一般只 反映机体某个方面的改变,而不能反映机体的 整体变化。不能单靠某项实验室的结果,来肯 定或否定某种疾病的存在。肝炎的相对性,人的知识面和临床
经验是有一定的差异和相对的局限性。 要多看书增加知识面,多临床积累经验, 自觉地、最大限度地克服它的相对性。 如胆囊炎可出现心前区疼痛,冠心病可 出现上腹疼痛,(心脏和 胆囊的脊髓节 段在5~8节相重叠)
;.;
7
(二)、归纳分析,形成印象
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的资料 进行归纳分析,反复比较病人的资料与 哪些疾病的症状、体征、病情类似或相 同,结合医生掌握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 验再进一步的分析综合,形成诊断印象, 也就是初步诊断。初步带有某种程度的 假想成分。
1、辨证的内容 探求病因;落实病位;分辨病性; 判断病情;审度病势;阐述病机; 确定证名。 病机 :将证候的因、性、情、势综合
来分析,作出全面而统一的机理解释。
;.;
10
2、辨证的要求
内容准确全面; 以 主证为中心; 证名要精炼规范; 证候变证名亦变;
;.;
11
3、治疗大法
要针对病机,准确而全面 4、方药
;.;
8
(三)、临床实践,明确诊断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初步的诊断是 否正确,要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作进一步 验证,由于受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不 是一次诊断就能完全正确和全面概括的 。 要在临床实践中去继续观察不断涌现的 阳性或阴性症状及体征,逐步修正和完 善诊断。(可以采用实验性治疗)
;.;
9
(四)、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
3
2、系统性
疾病的病情进展和变化象一般事物一样 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规律。病史 的陈述本应反应疾病的客观进程,但由 于病人对病痛体验的不同或受思维能力 的影响,常使病史的陈述杂乱无章,缺 乏连贯性和关联性,不利进行分析。医 生采集病史时要把病情的关键所在核实 弄清,并进一步归纳,综合形成初步诊 断构想。
;.;
4
3、完整性
病人从患病到就诊往往已经历了一段或 长或短的时间,病情的演变、所接受的 检查和治疗的结果,对本次就诊的分析 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重要性,收集这些应 当尽可能作到详细完整。某些病情和免 疫性疾病可以同时损害多个器官,如甲 亢、克隆病、结核性腹膜炎等。
;.;
5
4、相对性
临床资料的相对性,由于在疾病的早期,
临证方法
;.;
1
临证思维方法:
(一)、调查研究,收集材料 (二)、归纳分析,形成印象 (三)、临床实践,明确诊断 (四)、四诊合参,辨证施治
;.;
2
(一)、调查研究,收集材料
1、真实性 即疾病存在、发展中本来的表现,容
不得丝毫的歪曲和虚假。如体温、脉搏、 呼吸、血压,都能由于测量方法的不当、 观察不确切、有意识的作伪或其他外来 因素的干扰而真实,虚伪的资料必然会 影响诊断的正确性。
方从法立,善于临证加减。
;.;
12
临床思维方法的原则
事实求是原则 简化思维程序原则 “一元化”原则 用发病率观点选择诊断的原则 按发病机制和治疗需要选择诊断的原则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