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讲区域与区域差异

一、区域的含义

1

间单位。

2、特征。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边界又明确的也有模糊的。

②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③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④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3、类型及特征

①乡村地域:范围大,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是城镇地域发展的基础和依托。

②城镇地域:

4、区域空间结构的点、线、面、网。(请举例)

三、区域产业结构

1、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差异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①地区差异

传统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工业(加速推进工业化)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小,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②时间变化

发展前期:农业经济占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化时期: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城市化时期: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三、二、一”的格局。

4、区域发展过程中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

区域在发展前期,以第一产业为主,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加速,转变以第二产业为主,当区域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区域经济以第三业为主。

四、区域特征类问题答题思路

在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时,应从区位入手,从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方面说明区域的特征。

区域地理环境是分析区域问题的基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要明确区域地理特征的要素构成。

1、自然地理要素构成

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政治地理位置、交通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等

地形地势: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地形分布、主要地形区、特殊地形或地貌等。

气候: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气候因子、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等。

水文特征:年径流总量、汛期、径流的季节变化与年际变化、含沙量、结冰期、凌汛等。水系特征:流向与长度、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及形态、河网形态、密度河道深浅、弯曲、宽窄;落差或峡谷分布等。

2、人文地理要素构成

经济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结构、工农业生产与分布、国际贸易等

居民:人种、人口及其分布、民族和宗教、文化等

城市: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素、城市化水平、城市环境问题等

交通: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组、交通运输网密度、交通运输方式、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等

五、区域差异

对比不同的区域,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各区域发展方向、采取因地制宜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的分析则应从区域特征组成要素的差别人手,同时注重要素间的联系。对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如下:

(一)自然地理因素的差异及答题语言

1、位置纬度位置:地处北温带(热带、北寒带或南温带、南寒带);地处西风带(信风带、东风带)。海陆位置:大陆东岸(西岸),临太平洋(大西洋);四面环海;深居内陆……

2、气候气温:终年高温(严寒);夏季高温;冬季温和;气温日(年)较差大(小)。降水: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季);雨热同期;有明显早、雨两季。

3、地形地形类型:以山地、丘陵(高原、盆地)为主,平原面积广(狭小)。地势起伏状况:地势起伏大(小);西高东低(自西向东倾斜);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4、河流水文:水量大(小);汛期长(短),有明显夏汛;有(无)结冰期;含沙量大(小);水能丰富。水系:流域面积大(小);流程长(短);支流多(少);(南北)对称分布;河网密布(稀少)。

5、土壤肥沃的黑土(紫色土、水稻土);土壤贫瘠、荒漠化严重

6、植被以亚热带常绿硬(阔)叶林为主,植被茂密;植被稀少,以草原、荒漠为主

7、资源种类和数量: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森林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等丰富;水资源丰富(短缺)

(二)社会经济因素差异及答题语言。

1、农业→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最直接、最主要的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等。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耕作制度、作物种类、耕地类型(水田、旱地)

2、工业

①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区位条件、类型、规模等差异。

②以轻工业(或重工业)为主

③自然条件(主要为水源);社会经济条件: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土地价格、科技;环境条件。

3、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差异和经济发展状况、科技发展水平、开发历史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4、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