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兵外蒙及西伯利亚

合集下载

以攻为守_中国出兵西伯利亚的决策经过_1918_1921_

以攻为守_中国出兵西伯利亚的决策经过_1918_1921_
瑡。而北京政府在听闻日本将要登陆后 , 瑏 立即 图”
实际上也是实践“我之出兵, 名为保 派军舰前往,
瑢 的出兵策略, 瑏 商, 实则保边 ” 所保之边便是与西
俄国已陷入内 伯利亚 接 壤 的 中 国 东 北。 此 时, 乱, 暂时对中国东北不构成威胁, 中国所防者自 然便是日本。
民国档案 2016. 2
·史论·
以攻为守 : 中国出兵西伯利亚的 决策经过 ( 1918 —1921 )
郭 宁
[ 摘
要] 1918 年中国出兵西伯利亚可以说是北京政府在困境中的积极作为 。其主动出兵, 其实是以攻为守, 虽
然属于对外作战, 但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和恢复自身权益 。 在出兵西伯利亚的行动中, 北京政府名义上是为了护侨和防 备德奥, 表面上是应对俄国, 实际上是针对日本, 阻止其扩大在中国的势力范围, 并充分利用日本同其他协约国的矛盾, 尤其是日本与美国的矛盾, 挫败其侵占中东铁路的图谋 。 [ 关键词] 北京政府 西伯利亚 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 中东铁路
①。1918 年 1 月, 军品时时来崴” 日本正式决定向
俄国革命前, 中国东北北部即“北满 ” 属于俄 “南满” 国的势力范围, 南部即 属于日本的势力范 西伯利亚地区陷入混乱, 俄国 围。俄国革命后, “北满” 在 势力衰弱, 日本则希望趁机取而代之。 1918 年 2 月 5 日, : “德国利用俄 日本向中国表示 国, 东亚和平深恐为之扰乱。 德俘在西比利亚一 一旦解放, 即成劲敌。 此时维 带不下十余万人,
3 经过外交部、 海军部与督办参战事务处的协调,
⑨ 原在上海的 月 18 日北京政府决定派舰驶崴。 瑏 瑠, “海容” 号开赴海参崴, 并于 4 月中旬到达 开启
了中国出兵俄属西伯利亚的序幕。 虽然中国派 舰仍以护侨为理由, 但防范日本无疑也是极其重 要的因素。早在 1918 年 1 月, 吉林督军孟恩远与 强调“俄东海滨一 省长郭宗熙便联电北京政府, 带, 与我接壤, 日人既密为设备, 我亦未便视作缓

20世纪三个中苏条约形成经过之回顾与比较论文

20世纪三个中苏条约形成经过之回顾与比较论文

20世纪三个中苏条约形成经过之回顾与比较论文中苏条约即《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的条约,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0年。

这个条约取消了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王世杰和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的不平等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条约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兼外长周恩来和苏联外长安德烈·维辛斯基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

60年代起,中苏两国关系恶化,该条约名存实亡。

期满后没有再延长。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20世纪三个中苏条约形成经过之回顾与比较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20世纪三个中苏条约形成经过之回顾与比较全文如下:20世纪,中苏两国政府间曾经就涉及两国根本关系的问题,缔结过三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条约。

这就是1924年5月31日签订的《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1945年8月14日签订的《中苏好同盟条约》,以及1950年2月14日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这三个条约的签订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即签订条约的联政府始终如一,而中国政府却几经更迭。

也正是由于苏联建国①后,中国的中央政府曾经三易其手,即由北京政府到国民党政府,再由国民党政府到共产党政府,因此也就有了这三个根本性条约的形成。

比较这三个条约的形成经过与内容,当不难看出在中苏国家关系当中,国家利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以及强弱对比等因素相辅相成,互为作用的情况。

(一)1924年《中俄解决悬案大纲协定》,是在一个相当特殊的条件下缔结的。

一方面,当时的中国不仅积贫积弱,而且处在军阀割据的条件下,孙中山国民党便在广州另立中央,因此,北京政府的管辖范围及其代表性十分有限。

但它在对苏问题上,却得到了列强各国政府的有力支持。

另一方面,苏联政府虽一举战胜十四国武装干涉,成功地统一了广袤的国土,甚至将其军队伸入到外蒙古地区,直接威胁到中国的主权,然而其反资本主义的性质,及其革命的特性,却使它在国际上十分孤立,因此对于中国这种同样受到列强欺凌的周边国家,它无论基于意识形态的目标,还是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都必须表现出最大的善意,以设法取得同情。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的构想与实施

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的构想与实施

【九一八事变90周年专题】九一八事变前后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的构想与实施[摘要]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三省以后,扶植与承认伪满洲国以实施对中国东北地区的殖民统治,应该作为九一八事变史乃至“十五年战争史”①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战之后的1920年代,日本通过两次“东方会议”确立了以奉系军阀作为代理人来发展“满蒙权益”以及不惜分离满蒙的政策。

九一八事变前夕,关东军已经构想了由日本人来统治并最终占领满蒙地区的方案;发动事变后,关东军与陆军中央迅速共同确定了先占领满蒙、再扶植中国傀儡政权的方针,并在侵占东北三省之后,以逼签的“日满密约”成立了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

斋藤内阁以“焦土外交”和逼签《日满议定书》的方式承认了伪满洲国,并为此悍然退出了国际联盟;此后又以“八八决议”确立了统治伪满洲国的政策与体制。

冈田内阁时期又确立以“对满事务局”和由关东军司令官兼任的“驻满大使”,来实施对伪满帝国的间接殖民统治。

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后对于中国东北殖民统治的构想与实践,为十五年战争期间对中国及亚太地区的继续统治提供了范例和借鉴,具有开端与启后的重要历史意义。

[关键词]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满蒙政策;殖民统治;十五年战争[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AZD220)[作者简介]臧运祜,历史学博士,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871)。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198(2021)04-0131-09臧运祜1931年9月,日本按照既定大陆政策之满蒙政策发动了侵占中国东北地区的九一八事变,随即在次年3月9日炮制了以溥仪为首的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这是其为实施满蒙政策而发动“满洲事变”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扶植与承认伪满洲国乃是其发动事变的最终结果。

为此,日本方面曾毫不掩饰地宣称:“有日本一日,即有满洲国一日。

”②伪满洲国也因之被视为“中国百余年近①本文的研究基于日本史料,故采用日本学界普遍认同的“十五年战争”的说法。

100多年来,列强逼迫旧中国历届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100多年来,列强逼迫旧中国历届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

100多年来,列强逼迫旧中国历届政府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协定,其中在1842年—1919年主要列强逼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约有709个。

以下是比较重要的割地条约:1842年8月中英《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

1858年5月中俄《瑗珲条约》。

沙俄强占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中国的6 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1860年11月中俄《北京条约》。

沙俄强占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

1864年10月据中俄《北京条约》条款签《勘分西北界约记》。

沙俄强占中国西部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

1881年2月中俄《伊犁条约》。

沙俄通过此约及1882年—1884年的5个勘界议定书侵占伊犁西面霍尔果斯河以西和北疆斋桑湖以东地区中国领土7万多平方公里。

1887年12月中葡《和好通商条约》。

葡萄牙最终永驻管理澳门。

1895年4月中日《马关条约》。

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

1898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

1898年3月中俄《旅大租地条约》。

1898年7月中英《订租威海卫专条》。

1902年4月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

据粗略统计,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的80年间,列强通过各种手段侵占中国领土约173.9万平方公里。

1.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

钓鱼岛列岛位于台湾东北120海里处,西东分别距中国大陆和日本冲绳各约200海里,附近水深100至150米,与冲绳群岛之间隔有一条2000多米深的海沟。

自古以来,中国台湾、福建等省渔民一直到岛上从事捕鱼、采药等生产活动。

自明朝初年起,钓鱼岛列岛就属于中国版图。

永乐年间(公元1403至1424年)出版的《顺风相送》一书中就有关于钓鱼岛列岛的记载,这比日本声称的琉球人古贺辰四郎1884年发现钓鱼岛要早400多年。

明朝以后中国许多历史文献对这些岛屿都有记载。

在日本1783年和1785年出版的标有琉球王国疆界的地图上,钓鱼岛列岛属于中国。

中国九次大出兵

中国九次大出兵

中国九次大出兵1,缅甸远征军1941年12月8日,日军在偷袭珍珠港的同时,分兵进犯东南亚各国。

12月15日,日军占领了缅甸最南端的城镇高东等地和三个机场。

12月23日至25日,日军轰炸仰光,缅甸形势岌岌可危。

英国为了挽救其在缅甸的危机,于12月25日与中国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在美、英两国的建议下,于1942年1月2日成立同盟国中国战区统帅部,该战区包括中国、越南、泰国和缅甸,由蒋介石任总司令,美国将军史迪威任参谋长。

从此,中国人民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组成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1942年1月初,气焰嚣张的10万日军分三路入侵缅甸。

缅甸战场上打响了大规模的保卫战。

为了援助缅甸的反法西斯战争,同时也为了保卫滇缅公路,从2月16日起,我国派遣10万远征军奔赴缅甸。

远征军由第五军、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组成,军长分别是杜聿民、甘丽初、张轸。

3月1日,滇缅公路上车轮滚滚,空中有盟军的飞机护航,在遮放集结的远征军乘上英军的红头大卡车,直奔国门畹町而去。

这是我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一次派遣军队出国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后第一次援助他国作战。

这次出兵,受到了缅甸人民的热烈欢迎。

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后,战局已十分危急。

为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远征军立即组织了东瓜战役,集中7个师的兵力,将敌五十五师围困在仰光北面的东瓜。

3月19日战役打响。

远征军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将军采用“深筑高坑、坑道串通、广设埋伏、近距杀伤、利用夜间、短促突击”的战术,激战12天,消灭敌人5000多人,俘敌400多人。

这就是有名的“东瓜大捷”。

六十六军于4月上旬入缅。

16日,在仁安羌北面的英军第一师及战车营已被日军包围了两昼夜,他们粮尽弹缺,水源断绝,一再告急。

六十六军新38师副师长齐学启少将率部奉命救援。

经过3天苦战,击溃了日军主力,日军丢下1200多具尸体狼狈退出阵地。

是役,远征军克复了仁安羌油田,救出友军7000多人,取得了入缅作战之后的第二次大捷——仁安羌大捷。

北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军事行动

北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军事行动

北洋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军事行动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多次爆发经济危机。

因为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国与国之间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资源,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特别是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即以“德奥意”组成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俄”组成的“协约国”。

1914年,战争首先在欧洲爆发(意大利为了己方的利益最终倒向了“协约国”),随后战火波及亚、非,战争直到1918年11月宣告结束,事实上战火并未能马上熄灭,仍然在世界某些角落继续燃烧。

一战爆发之后,当时中国主政的北洋政府于1914年8月宣布中立。

但邻邦日本却于同月对德宣战。

接着,日英联军向盘踞在山东的德军发起进攻。

在攻占青岛之战中,日军出动了三万人,三十九艘战舰,英军出动了一千五百人,两艘战舰。

而德军在山东青岛仅拥有五千人及五艘战舰。

德军寡不敌众,向日英联军投降。

日、英、德在山东交战时,北洋政府实际上按日俄战争的先例,保持了中立。

日英对德的军事行动局限于山东。

山东战事结束之后,德奥在华仍旧据有天津、汉口等租界,并保持着驻军。

1917年德国宣布进行无限制潜艇战,北洋政府步各国后尘对德宣战。

(此时袁世凯因为称帝而在全国的一片反对声中死亡,北洋政府的首脑接连换人,外交政策亦有变化)北洋政府在对德宣战的同时,马上出兵收回了德奥二国在中国境内的租界。

(包括天津和汉口)德奥二国在租界内的驻军被北洋军勒令解除武装,其武器被没收;德奥二国在租界内的兵营也被北洋军接管,其士兵被监视。

至此,自日英出兵山东之后,德国在华残留的兵力被北洋军彻底清除。

同时,德奥二国与满清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不再被北洋政府承认,其治外法权被撤销。

每年付给德奥二国的庚子赔款亦被北洋政府一笔钩销。

(战后,北洋政府于和德国于1921年5月20日订立协约,德国声明取消在华特权。

“此协议为中国自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以来,第一次缔造的平等条约。

”《中国不平等条约之废除》王世杰、吴庆育著)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了俄国革命的诱因。

中国的地缘政治发展战略

中国的地缘政治发展战略

中国的地缘政治发展战略地缘政治学家相信:国家力量来源于它所安身立命的领土,通过影响人的精神,地理条件或多或少具有控制历史的真正意义。

的确不假,大地的灵气决定人的精神,而人的精神又决定了历史的命运。

豪斯浩费尔教授也相信:国家的地理区位和领土特征是决定它的命运的主要条件。

不错,德国和中国似乎是命定的两个国家——要它们从地理上平分欧亚大陆。

正如东部的广阔空间(心脏地带)是德国的命定空间一样,西部和北部的广阔空间(心脏地带)则是中国的命定空间——这一巨大的区域也是中国复兴的命脉所在,更是中国能否上升为世界巨强的关键区域。

在二十世纪初,历史曾给过德国和日本一个绝好的平分大陆的机会,但由于德国的盲目自信和日本的目光短浅错过了,历史会再给我们一个这样的机会吗?只有上帝知道。

(获取这一区域的有利时机历史上我们已经错过几次,今后我们将永远不会再错过任何的机会)。

中国未来的地缘扩张战略应该是这样:先收复失地蒙古、远东,然后再利用合适时机收复西伯利亚和中亚。

然而,在此之前,中国必须通过显示对所占有的空间的开发效率和利用能力来证明自己获取更多的领土是合理的。

的确,重生的渴望、人口的压力、复兴的梦想都促使中华人去开拓更大的生存空间。

为了实现种族的伟大生存战略,为了达到扩张至北海和西海的梦想,中国必须先积累起足够扩张的实力,在内部治理上,中国必须实现重生!重生的希望就在西部,为此,我们先从历史说起:中国自开国以来,华夏种族的扩散方向,莫不是东进南下,直到东到东海,南至北海,华夏种族从此止步,自三皇五帝以降,其后数千年,这个方向从未改变过。

中国的统一方向亦是如此:从来都是西方征服东方,北方统一南方,反向的例子鲜少。

实际上,俯瞰中国的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西方胜东方,北方胜南方,故而控制西方和北方,就能控制东方和南方。

按中国的风水学说,凡立国必讲究龙脉和地脉——亦即山与河,中国各朝的城市尤其是都城,无不是依山傍水。

从所处的地理区位和地形地势上看:中国的地脉为黄河、长江——它们孕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这是人尽皆知的;那中国的龙脉在何处呢?在昆仑山——秦岭!昆仑山——秦岭横贯神州大地,就如同一条巨龙——龙头在西,龙尾在东,在昆仑山的最西端龙头之处,即是我们华夏种族的发源之地,华夏种族的前进方向是循龙脉自西往东,在地脉两岸播下文明的火种。

中国何时“收复”蒙古

中国何时“收复”蒙古

中国何时“收复”蒙古请问中国什么时候收复蒙古?说实话,这真是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问题啊。

你今年加工资么?房子买了吗?吃上安全食品了么?如果是,现在可以看看编辑为你准备的回答:在回答问题之前,我想简单一下厘清蒙古国与中国的“恩恩怨怨”。

13世纪初至清末之前,蒙古高原是蒙古人繁衍生息的地方;在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了这一地区的所有蒙古部族,建立了蒙古帝国。

其后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包括现在中国的大部、蒙古高原、外东北等。

明朝时蒙古残余势力退回塞外,维持北元政权,与明朝对抗。

明末,满族统治者与漠南蒙古诸部结盟,进入中原,建立清朝。

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进行了历时70年平定准葛尔部(属漠西蒙古)的战争,此期间漠西、漠北蒙古各部才逐渐成为清朝的臣服。

在清代后期的官方文书中出现了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概念,外蒙古就是指漠北蒙古(又称为喀尔喀蒙古)4部。

由于联姻结盟、归附和征服时间的不同,蒙古各部与清政府的关系颇有不同。

清政府对内蒙古各部较为信任,外蒙古各部的地位则较低,这为日后埋下了分裂的种子。

从16世纪开始,沙俄经营西伯利亚,与外蒙古地区开始往来。

尽管1727年中俄签定《布连斯奇条约》,肯定外蒙古属于中国领土。

但对土地异常贪婪的沙俄此后对外蒙古的渗透就没有停止过。

1901年,清政府启动新政,放弃传统的“自治”模式,对蒙古地区实行放垦蒙地、移民实边以及行省制改革。

这些改革触及了蒙古王公贵族利益,他们开始串联谋划蒙古独立。

1911年12月28日,外蒙古宣布“独立”,沙俄以蒙古保护者自居,插手该问题。

清帝退位后,北洋政府继续与沙俄谈判,于1915年6月7日签订《中俄蒙协约》,勉强保住了在法律意义上对外蒙古的主权。

1917年俄罗斯爆发十月革命,北洋政府派直系将领徐树铮率兵进入库伦(即现在的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收复外蒙。

但1920年7月,国内爆发直皖战争,徐树铮率主力部队返回内地。

白俄恩琴的军队在日本支持下,打着恢复蒙古独立的旗号逼近库伦,并获得蒙古王公贵族们的支持。

历史趣闻外蒙古到底是怎么从中国划分出去的?

历史趣闻外蒙古到底是怎么从中国划分出去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外蒙古到底是怎么从中国划分出去的?导语:翻开中国的历史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在的蒙古国(外蒙古),从西汉时候起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翻开中国的历史地图,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现在的蒙古国(外蒙古),从西汉时候起就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在中华民族历史中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从西汉时期的匈奴部落建立“汗国”(首领和政府迁移不定,即首都("王庭")没有固定地点的“行国”)开始,其创始者冒顿就宣称他们是中国夏王朝的后裔,是中国的一部分。

《史记.匈奴列传》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

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淳维,是夏后在商代的称谓,是匈奴的先祖。

”自淳维以至头曼千有余岁",至汉初头曼子冒顿时期,方强大起来。

以后,总是由偏居东北而崛起的中国小部落民族自东而西,迭代控制中国北方广大的游牧区域,由匈奴而大幕、由大幕而鲜卑、由鲜卑而柔然、由柔然而突厥、由突厥而回纥、由回纥而辽金、由辽金而蒙古、由蒙古而鞑靼,由鞑靼而满清。

最后,在满清行将结束其历史命运之时,中国北方发生了另一种变化。

外蒙古独立是指外蒙古于20世纪前期从中国独立出去的一直影响到现在中国的巨大历史事件,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之一。

外蒙古包括现在的蒙古国以及唐努乌梁海地区。

蒙古国目前是一个被国际社会广泛承认的主权独立的国家。

而唐努乌梁海地区则先后被俄国、苏联控制,之后一部分被并入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即现俄罗斯联邦)的图瓦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赤塔州等,另外一部分则被并入蒙古人民共和国。

内战内斗内乱中的中国也一次次丧失了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

生活常识分享。

外蒙古:那块中国人魂思梦绕的故土

外蒙古:那块中国人魂思梦绕的故土

外蒙古:那块中国人魂思梦绕的故土台湾民进党当局正在酝酿一项议案,准备放弃中华民国地图上那块中华民族的脊梁,承认外蒙古独立,砍断中国与外蒙之间这丝最后的牵连。

事实上,现在的台湾问题与蒙古问题一脉相承,是中华民族在近五十年内遇到的两个同样的分裂挑战。

虽然台湾仍然没有承认蒙古独立,中华民国宪法上也没有放弃对外蒙古的主权,版图上至今还把蒙古包括在内,但台湾有些人正在寻求从中国独立……在中国大陆,五十年代后成长起来的人们,只知道现在这只被人砍去脊背似的卧牛,根本不知道北方还有那么一片广阔的蒙古草原曾经属于中国。

而蒙古独立只不过刚刚发生了五十多年,对我们这个健忘的民族竟然已如此陌生了,那么台湾问题五十年后又当如何呢?这不能不令人想起蒙古与中国的那段沧桑历史。

蒙古与中国: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公元前三世纪,在荒僻的中国北方活跃着几支游牧民族,其中主要的一支是匈奴族。

他们在大漠南北、叶尼塞河上游和贝加尔湖(古称北海)等寒冷粗犷的广大地区放牧、劳作、繁衍生息。

春秋战国时期,他们被称为“胡人”,并曾被北方的燕国收容。

到秦汉时代,匈奴族一分为二,北匈奴被远驱到阿尔泰山、高加索山脉以西,进入欧洲(即现在的土耳其人);南匈奴则降汉。

公元四十七年,匈奴正式成为汉朝的属国。

阿尔泰山以东、贝加尔湖以南、额尔古纳河以西的大片地区成为中国的土地。

中国皇帝允许各种不同的游牧民族继续在那里生息繁衍。

那里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兴盛一时的民族,如高车、鲜卑、柔然、突厥等,这就是蒙古的祖先。

但那时,蒙古作为一个民族还没有形成。

唐代,中国开始在那里置府设州,实行直接的有效管辖。

到了十二世纪、十三世纪初的宋代时,北方游牧部落的一支开始兴起。

因部落名字的缘故他们被称做蒙古人,其发祥地在中国东北地区。

1162年,铁木真降生在一个尚武、并时常陷于部族仇杀的蒙古部落里。

1206年他44岁时,平定了多数蒙古部族,在斡难河畔建立蒙古汗国,当上了全蒙古的领袖――“成吉思汗” 。

中华先祖开拓东西伯利亚

中华先祖开拓东西伯利亚

中华先祖开拓东西伯利亚中华先祖开拓东西伯利亚、日本、美洲、东南亚、澳洲的伟大历史(西安博物院葛天710068)旧石器和新时期时代的中国历史异常宏伟,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中华先祖在久远的岁月里,以中国中、东部地区为基地,在国内向青藏高原、新疆、内蒙古、东北等地拓荒,在境外多批次长期地向外蒙古、西伯利亚、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北美洲、琉球群岛、东南亚、大洋洲、南美洲乃至非洲拓展,中华先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地球,太平洋成了中华先祖的内湖,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而我们却知道的最少。

一、人类诞生随着亚洲、非洲、欧洲古猿化石的大量发现,达尔文提出的人类起源于猿类的理论已经被证实。

在众多的猿类中,主要发现于亚洲的腊玛古猿(如云南开远小龙潭古猿距今1500万年)和非洲的南方古猿(最早距今400万年)与人类较为接近,由此产生了人类起源的“亚洲说”和“非洲说”。

非洲因发现大量的南方古猿而在人类起源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埃塞俄比亚发现的南方古猿?阿法种,距今约370或340万年前。

南非发现的南方古猿?非洲种,距今约300至250万年前。

这些古猿已能直立行走,人类学界一致认为它们是人科的最早成员,是人类的直接祖先。

非洲还发现了目前已知最早的人属成员“能人”,它们生活在距今约200万年前甚至更早。

鉴于以上一系列的重要发现,人类学界普遍倾向于非洲是人类最初的起源地,特别是东非。

而人类起源“亚洲说”、特别是“中国说”的弱项是:腊玛古猿在800万年前就已经灭绝,所以腊玛古猿不可能是人类的直系祖先;二是中国没有发现南方古猿以及能人阶段人科化石的确凿记录。

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上述人类起源“中国说”的弱项已经发生了变化。

过去认为,腊玛古猿早在距今800万年前就已灭绝,但是腊玛古猿至少延续到距今400万年前甚至更晚,在中国云南元谋小河村蝴蝶梁子发现的腊玛古猿,距今约300至400万年。

许多中国学者相信,云南的腊玛古猿是从猿到人过渡时期的代表,是人科的早期成员。

北洋政府督办参战事务处及西北筹边使署军政职能探析

北洋政府督办参战事务处及西北筹边使署军政职能探析

北洋政府督办参战事务处及西北筹边使署军政职能探析作者:刘迪香来源:《中州学刊》2008年第04期摘要: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专门成立了督办参战事务处,负责参战事务。

战后改为督办边防事务处。

督办参战事务处所辖参战军也改为边防军。

此外,又另设西北筹边使,西北边防总司令,负责西北边防事务。

其职能以及独特的人事安排使其对民国军阀政治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它使北洋军事集团由军事派系联合控政走向军事寡头派系控政,使派系军队及其战争直接成为民国内政的筹码与工具。

关键词:北洋政府时期;督办参战事务处;西北筹边使;西北边防总司令中图分类号:K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8)04—0191—03收稿日期:2008—02—13作者简介:刘迪香,女,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湖南城市学院城市发展系副教授。

督办处、西北筹边使署的军政职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参战问题对我国当时北京政府政治机构设置及其权力失衡的作用与影响较少论述。

当时督办参战事务处(下文简称“督办处”)的设置,以后西北筹边使及西北边防总司令的设置以及职能的行使对民国政治尤其是军阀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其一,督办处的设置使中央政府机构权力配置失去平衡;西北筹边使署的设置则使超省级军政使职之间区域军政权力配置失去平衡,进而直接导致了北洋军事集团的公开派系化,使民初政治由形式上的文武官僚军绅联合执政(督军团是其形式)走向公开的军事寡头派系控政。

督办处、西北筹边使等职署的设立和职掌1917年12月18日,北京政府冯总统任命段祺瑞为参战督办,次年2月25日,以教令形式颁布了“督办参战事务处组织令”。

①规定,督办参战直隶于大总统综理国际参战事务。

下设参谋长一人,承督办之命佐理一切事务。

另设参赞,参议若干人。

由督办分别聘委。

处下设参谋、外事、军备、机要、四处及副官长。

处长及处员由督办选派,副官无定员。

细则由督办另定之。

督办参战事务处于同年3月1日成立。

赵匡胤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罪人

赵匡胤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罪人
7、畏敌如虎:铸入骨髓的恐惧心理和屈膝投降的外交战略。
这七大国策环环相扣,循环往复。犹如瘟疫毒素的感染,荼毒华夏未有穷期。
赵匡胤奠定的这七大国策不仅使赵宋王朝两次归于覆灭,更开启了华夏千年屈辱史的地狱之门。长期以来"杯酒释兵权"被当作赵匡胤绝顶聪明的佳话流传于世,受到史家文人的颂扬。但正是他这种小聪明和一系列阴损的国策改变了华夏原创文明的走向,扭曲了民族性格,使华夏儿女原来的忠勇果敢,光明磊落的品质,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民风,敢于把敌人打入地狱的英雄气概,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民族血性渐次消退。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能被称为历史罪人的祸国殃民的昏君佞臣不少,但他们都是在某一方面对国家民族造成伤害。而能从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审美价值观,民族精神追求,民族价值取向到国家战略思想体系,国家政权体制,武备体系,外交政策,几乎各个层面都严重影响、扭曲民族心理,改变民族原创文明的走向,并像瘟疫般传染扩散直至把中国推向屡次亡国几近灭种深渊的,却非赵匡胤莫属。
仅学文,更热衷于习练武艺。不仅下马草军书,更能上马击狂胡。不仅有走蛇飞龙之生花妙笔,更以佩带刀剑为男子的阳刚饰物。且常怀投笔从戎,边关立功,万里封侯的人生理想。宋朝采取了一系列的猜防武臣,贬低武臣的国策,阉割了孔孟之道,强奸了堂堂正正的儒家学说。弄出个程朱理学,把华夏民族的英勇豪气给扭曲了,人民在这种国策的诱导下,一个个咬文嚼字,摇头晃脑,以形格势禁为能事;存天理灭人欲,在把玩女人的三寸金莲上使出了浑身解数。历经宋元明清的熏染,使中国人逐渐向低眉顺眼,唯唯诺诺的奴性转化。宋的立国精神决定了宋朝官僚体系的走向--中国人的不幸由此开始。
宋立国精神分析:由于唐后期和五代时期的军人篡政的频繁,加上赵匡胤太的皇袍加身,使他对人性的卑劣有了深刻的体验。他原是后周皇帝认为最忠实的禁军将领,在先主尸骨未寒时轻易的夺取了江山,这在他心里投下终生挥之不去的阴影,他时刻提防着赵氏皇权是否也面临同样的结局。于是不为别人积累叛变的资本,让所有官员都互相牵制,不让将领们拥有统兵打仗的权力;提倡官员贪污腐化,经营安乐窝和温柔乡;醉生梦死,全军经商;文武分途,,彻底贬低武臣,整个社会崇尚文士;守内虚外,强杆弱枝,将军人职业商业化,导致全军经商成为一套严密完整的制度,自毁长城,扭曲人性贯穿了宋王朝的始终。至于强奸孔孟,阉割儒家学说.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灭顶大灾难则是赵匡胤子孙对他立国精神的补充与完善{中国文化史的第一次灾难始于李斯焚书坑儒;第二次是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三次是宋朝扭曲人性的程朱理学}。最终达到强化赵氏皇权,导引中华原创文明偏离主航道,让民族永远臣服于赵宋低劣的统治。

外蒙什么时候从中国分出去的

外蒙什么时候从中国分出去的

外蒙什么时候从中国分出去的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921年,中国国内军阀混战,北洋驻蒙军缺乏支援,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人民革命政权”;1945年10月20日,在苏联的操纵下,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独立;1946年1月5日,国民政府宣布承认外****;1950年,毛泽东出访苏联,后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也承认了蒙古的独立;1960年,蒙古加入联合国,进一步确立了其“独立”地位。

蒙古从中国分离出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之后,蒙古诸部中有亲俄罗斯帝国、苏俄的,有主张独立运动的,也有主张继续留在中华民国之内的。

几经反复。

当时的外蒙古叛军,在沙国鼓动下,驱逐清政府官员,八世哲布尊丹巴在俄国的支持下于12月28日宣布外****,任日光皇帝“额真汗",改元共戴。

1915年,由于沙俄深陷欧战,无暇顾及蒙古,哲布尊丹巴取消独立,名义上受袁世凯政府册封为呼图克图汗,保持了自治王公的地位。

1919年,北洋政府徐树铮趁十月革命之后沙俄内战之际,率军队进占库伦,取消外蒙古自治。

1921年,中国国内军阀混战,北洋驻蒙军缺乏支援,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苏联的支持下建立“人民革命政权”,7月10日哲布尊丹巴成为“立宪君主”。

1924年,八世哲布尊丹巴博克多格根于库伦突然圆寂,人民革命党政府宣布不再寻找转世灵童,11月24日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

至此,外蒙古已经成为苏联的卫星国,号称“第十六个加盟共和国”,苏联在外蒙古驻扎有大量军队,中国对蒙古的治权已经丧失,仅保留名义上的主权。

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美、英、苏三国对战后世界进行分赃,蒙古被他们私下许给了苏联控制。

1945年10月20日,在苏联的操纵下,外蒙古举行公民投票宣布独立,1946年1月5日,软弱的国民政府宣布承认外****。

1950年,毛泽东出访苏联,试图讨论外蒙问题,但被斯大林拒绝,后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也承认了蒙古的独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购我头颅十万金,真能忌我亦知音-- 徐树铮将军兵临库仑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有一次鲜为人知的军事行动,那就是北洋军阀政府的出兵外蒙和西伯利亚。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苏俄一片混乱,十月革命后,红军节节胜利,俄罗斯远东领土落入无政府状态,原来由俄国支持的外蒙古独立势力也顿失重心。

中国北洋政府利用这个有利时机,一方面派遣徐树铮将军出兵西北,伺机收复外蒙古,一方面于1918年决定出兵俄国西伯利亚,参加联合干涉军,屏护三江,并进一步设法收复东北失地。

外蒙古一路的总指挥是徐树铮将军。

说起来,那时的中国,虽然积贫积弱,内战不休,但是面对国家大义,依然不乏一腔热血的爱国志士。

徐树铮,江苏萧县人。

秀才出身。

北洋军阀皖系名将,文武双全,1905年被保送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国任段祺瑞部第六镇军事参议及第一军总参谋。

是段琪瑞的得力助手。

此人风流自赏,豪气干云,曾赋诗曰:““购我头颅十万金,真能忌我亦知音。

”张学良对其敬佩有加,称为“上马杀贼,下马露布”。

萨的看法,此人乃是周公谨一流,才堪顾曲,气度狭隘,而单论外蒙一事,乃真正有利于国家社稷。

徐颇有政治头脑,对孙中山及其领导的革命党素来具有亲近之情。

他和北洋老将徐世昌并称“两徐”,徐世昌被称为老徐,而徐树铮被称为小徐。

袁世凯称帝时,他力劝段抵制,一度被袁免职。

1917年他主导策动了张勋赶走黎元洪,事后又讨平张勋的军事行动,任陆军部次长。

积极主张武力统一全国。

1911年辛亥革命发生的时候,外蒙古在沙俄的威逼利诱和卖国王公的唆使下,宣布独立,脱离祖国。

孙中山、徐树铮等对此都表示强烈的愤怒,报界称为“当时中国唯一决心要不惜一切代价收复外蒙失土的两个爱国者”。

但是当时中国没有能力保卫自己的边疆,所以除了抗议之外只能坐视。

到十月革命前夕中国在外蒙的主权几乎丧失殆尽,外蒙已沦为沙俄的殖民地!十月革命造成的混乱把外蒙古送回到了中国面前。

但是,如何在不刺激列强的前提下,依靠有限的力量夺回这片领土呢?这就是北洋政府考虑的一个重要题目。

实际上,从一战爆发,中国政府就在考虑利用俄国在远东力量的削弱收复外蒙,具体的执行者,就是徐树铮将军。

当时,中国宣布参加一战。

徐毛遂自荐,编练中国参战军,驻屯西北,他认为,收复外蒙只是个时机的问题,因此名义上准备投入对德作战,实际上随时准备出兵库仑(乌兰巴托)。

1919年,德国战败,中国政府将参战军改为西北边防军。

1919年2月,徐树铮派出一个旅的兵力,在大青山北进行军事演习,并从西北边防军中选拔精锐积极备战,他本人在多伦建立前进指挥所。

在中国方面的军事压力之下,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王公贵族失去了靠山,被迫遣使多伦,表示愿意回归中华祖国。

折布尊丹巴,蒙古活佛,被称为蒙古国的开创者,实际上大权从一开始就掌握在苏联顾问和苏联建立的“蒙古革命党”手中。

他沉于酒色,追求享乐,对国家,民族等概念全无原则,后冯玉祥过库仑曾经准备和他会晤,却发现他身染性病,闭门不出,大权旁落,所有的事务一律交给苏俄人员处理,上演塞北版的“此间乐,不思蜀”。

思想蒙古民族的历史,对此人只有浩叹。

他表示“愿意回归中华祖国”,只不过是缓兵之计,根本没有诚意,实际意图首鼠两端,以为得利。

因此,北京政府派都护使陈毅总督-- 可不是后来的陈毅元帅-- 到库仑与外蒙王公谈判,经过艰苦努力达成的《改善蒙古未来地位六十三条》,(这个艰苦谈判的成果,给了外蒙相当优越的民族自治地位)却遭到外蒙“议会”的否决。

1919年10月,徐树铮率领中国东北边防军第一师,计步兵二旅,骑兵一团,挥师出塞,向库伦进发,拉开了中国军队收复外蒙的战幕。

徐树铮是典型的中国谋略型将领,外蒙古地域辽阔,中国军队实际上兵力不足,且军械皆来自国外贷款,徐定谋于“柔不可守”,“弱者示以强”,虚张声势,效仿孔明增灶,一路上旌旗招展、大肆张扬,自谓作左宗棠收复新疆之第二,直取库仑。

库仑当局和战不定,加上中国军队为西北参战军精选的劲旅,因此在路上,蒙古哨卡对这支军队基本不敢抵抗,对于异动者,徐轻袍缓带,于门哥托草原摆下鸿门宴,杀一儆百,从而造成了当地蒙古高层人士的臣服。

唯一敢于和中国军队交战的是原俄国顾问变成的白俄股匪,但是他们只是劫掠物资,并无政治目的,因此无法阻挡中国军队的前进。

中国骑兵曾经和俄军交手,对所谓哥萨克骑兵的骑术也并不恭维,他们唯一比中国军队厉害的地方是下坡的时候敢于双手放开,依靠双脚控马,依然能够持枪还击。

而中国军队只有上坡的时候敢做这个动作。

一路上徐树铮记录日记,对在外蒙古看到长城非常诧异,怀疑是秦代长城的余脉。

并认为应该为外蒙古修建公路,加强中华文化教育。

(参见中华书局《徐铁珊公日记》)但他主要的精力还是在军事上,他认为外蒙威胁西伯利亚交通,如苏俄稍有缓遐,必进占我边疆领土,便占领库仑,不得全功,因此随即命令高在田团等部队离开主力,攻取买卖城(今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唐努乌梁海等地。

因为中国军队进展迅速,俄国方面内乱重重,猝不及防,因此未及做出反应,只能坐视中国军队占领外蒙各要点。

徐树铮自帅主力一旅兵临库伦。

1919年11月,徐树铮将军的部队开进了乌兰巴托,外蒙王公俯首称臣。

局势初定,徐树铮毫不手软,随即命令陈毅返回内地,否定《六十三条》(陈毅为此后半生牢骚满腹,认为徐夺其功),把外蒙古伪政权的“内阁总理”巴德玛.多尔济“请”到了自己的司令部,对哲布尊丹巴加以软禁。

在威风凛凛的中国军队面前,外蒙古伪政权的高官们顿时没了威风。

1919年11月17日,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呈请废除中俄“蒙”一切条约、协定,回到中华民国怀抱!蒙古全境重归祖国,尤其是唐努乌梁海,早已被沙俄侵占,也在这时终于回到祖国怀抱,中国的版图在辛亥革命后达到最大的顶点!徐同时向当时的总理段琪瑞和南方革命政府孙中山先生发电述职,孙中山先生收到来电后异常喜悦,不顾国民党内某些人的反对回电庆贺他的大功。

中国政府随即开始在外蒙古开始实施如引种蔬菜、修建公路、开办银行、创刊日报、加强中华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有益于当地的事业。

尽管有五四运动归还青岛的阴影,外蒙古及唐努乌梁海的回归祖国,应是当年中国最可庆祝的大事。

二。

白山黑水铁甲雄师-- 中国海陆军出兵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方面,北洋政府在24日发表出兵西伯利亚宣言。

中国决定派遣海陆军两路挺进西伯利亚,陆军第九师先遣部队官兵661人,在团长宋焕章带领下,18日从北京出发,24日,营长苏炳文带官兵667人搭乘海军军舰开往海参崴。

至10月26日,先后共有6批2000多名官兵,乘火车经哈尔滨赴海参崴,参加对苏俄干涉。

陆军宋焕章支队分驻于海参崴、伯力,庙街等地,保护当地华侨,维护社会秩序,并清剿白俄溃军变成的土匪,中国驻西伯利亚军的司令部设在海参葳。

注:海参葳,原来是中国的领土,当地中国人称为“银窝子,金葳子”,以言其富庶,19 世纪末被沙俄吞并。

北洋陆军进驻西伯利亚的同时,中国海军海容号巡洋舰也到达海参葳。

海军部队由林建章(颂庄)海军代将率领海容号巡洋舰及其附属部队组成,也开往海参葳。

林建章海军代将(相当准将),节制全局。

中国军队在西伯利亚的作用,接近于现在的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只不过那时候国际社会的安全体系还没有那样健全罢了。

附加一张照片,左边那艘是海容,右边那艘是日本干涉军的三笠号,中间还有法国军舰。

据前苏历史书载,中国是“干涉苏俄的十四个帝国主义国家”之一。

当时舆论对各国军队的评价是:军纪最差的:日军供应最好的:美军军容最整者:华军战绩最好者:华军前两项不难理解,后两项就有缘由了。

这是因为宋焕章的部队出身非常奇特。

宋支队由第9师33团配属炮兵两连、骑兵机枪各一连组成,由33团长宋焕章任支队长。

中国陆军第9师的前身是袁世凯委托蒋百里组建的第二期陆军模范团,在中国军队中装备最好,部队人员素质也最高,在当时世界上也可算是一流的精兵。

这支部队的诞生,要追溯到徐树铮和蒋百里将军的恩怨了。

蒋百里就是后来抗战持久战的提出者蒋方震将军。

蒋和徐两个人都是国家栋梁,而且都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可惜不能相容。

这是因为蒋百里和段琪瑞有宿仇,蒋在日本陆校第三期独占鳌头,从三百多名日本毕业生手中夺去日本天皇赐剑,日人引为奇耻大辱-- 其实就算没有蒋百里,日本人也拿不了第一,第二名是中国另一名将:蔡锷-- 因此回国的时候极受重视。

恰好此时,袁世凯对段开始跋扈作势不满,新归国的蒋百里意气风发,锐意革新,袁就按照蒋的意见办模范团,依次为基础改革北洋陆军。

并借故罢免了段陆军部长的职务,大有用蒋代之的准备,那是段一生最为凄惶的时刻。

段徐一体,皖系上台后对蒋百里极为压制,使蒋准备通过模范团中心开花建设新式国防军的努力付诸东流。

但是,模范团却保留了下来,确实精锐,后来扩编为第9师。

中国难得有派兵出国露脸的机会,故段政府派了这支仪仗队式的部队出国,军容整齐哪有奇怪。

至于战绩,苏俄忙于内战,不想和干涉军发生冲突,在远东只有游击队进行牵制。

俄人素恨日人,常有零散日军小分队遭红党游击队消灭之事。

红党和华军关系却不错,从无冲突,最多也是朝天放枪应付一下。

所以华军基本上没什么战斗损失,是以“战绩最好”。

实际上,华军和苏俄红军相处可以说得上融洽,双方人员还常互相来往坐坐。

可是,后续的接应却久久不到,徐树铮将军奉命率军离开外蒙返回。

一年后宋支队也只好后撤回国,虽然保障三江主权的基本目标达到,规复北方失地却无从谈起,留下的只有海军部队。

林建章将军很奇怪,为什么后续部队迟迟不来呢?原来,中国又闹内乱了。

三。

板荡识忠臣冰窖冻倭寇-- 江防舰队与庙街事件1920年6月,直系发表为驱除徐氏、解散安福系而致边防军西北军书,其中有这样的话:徐氏"乃野心权利者,利用愚民政策,采取军阀主义,拥我数十万朔方健儿,以为同室.戈之用。

不以防边,而以防内。

"真不明白收复外蒙属于同室.戈,而直系和皖系之争倒不算?!在国内政治压力下,总统徐世昌不得不将徐树铮免职下野,但直皖战争还是未能避免,结果段氏皖系大败;7月9日,段琪瑞下台,徐树铮遭通缉,逃入外国使馆。

此时中国陷入军阀政客们的新一轮权力角逐,民族大局在他们个人和派系利益面前,变得微乎其微。

徐树铮部离开后不久,他留在库仑的一个旅(实为一个团)被俄国准军事部队击溃,外蒙古及唐努乌梁海很快又落入他人之手。

虽然张作霖派黑龙江督军吴俊升击败巴尔扎布,维护了内蒙古东部各旗的主权,井岳秀轻骑草原,稳定内蒙古西部各王公,但外蒙终于在19 49年正式独立。

苏俄更赤裸裸地将唐努乌梁海吞并。

徐将军的一番功业,只是短暂的辉煌。

外蒙一路在胜利之后走向黯淡,西伯利亚方面却还远远没有到收尾。

林建章的部队着急,其实,比他们更着急的是中国海军奉命增援的陈世英,他的舰队应该乘热打铁很快赶去和林舰队会合,却迟迟不能开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