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室内差异性传导

合集下载

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特点

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特点

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特点
1、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表现为波形外形峰值变小,峰值宽度增加,而且传导延迟明显增加。

2、室内差异性心肌后的PR间期延长和QRS复合的增多是两个典型的心电图改变。

3、心电窦性活动改变,以及这种变化临床表现上有可能引起抑制型心动过缓、室内阻滞、室性早搏等。

4、室内差异性传导心电图除了上述考虑的几个特征外,还可能表现为窦性活动改变,包括:室内传导抑制,室外传导抑制,室内传导隔离,室外传导隔离,室内节段急性阻滞,室外节段急性阻滞,慢性阻滞等。

差异性传导

差异性传导

1.Aberrancy脱离正道,偏离常轨,反常,差异性rate dependent aberrancy 释义:与心率有关的差异性传导,心率依赖性差异传导;非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nonphasic intraventricular aberrant conduction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phasic aberrant ventricularconduction●室内差异性传导1910年由Lewis首先提出,当时他将此概念定义为“室上性激动未能按正常途径在心室内传播”。

目前认为室内差异性传导是指心室内传导系统生理不应期变异而引起室上性冲动的暂时性室内传导异常。

也就是说室内差异性传导是功能性的,暂时以心室内传导系统生理周期长度的改变所致,它既不包括窦律时永久性或间歇性束支阻滞,也不含因传导组织解剖异常而引起的异常传导,如预激综合征等。

室内差异性传导是生理性干扰现象的一种,因其冲动是从心室的上部传来的,此时心室内传导组织尚未从前一次激动中完全复原,受到相对不应期的干扰所致。

一般地,室内差异性传导分为非相性和相性两类●房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分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与非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两类(1)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特征如下:①激动的起源为室上性,般是房性或窦性;②QRS波群提出现,提前越早,室内差异性传导越显著;③QRS波群轻度增宽,呈右束支阻滞图形,V1导联的QRS波群常呈三相(rSR 或rSr );④QRS起始部向量与窦性心室波群相同;⑤额面QRS电轴0°~+100°。

(2)非时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特征如下:①主要表现为房室交界性逸搏或逸搏心律的QRS波群增宽畸形;②其发生与起搏点位置异常以及其传导径路与正常不同有关;此类较少见。

心电图缩略语对照表

心电图缩略语对照表
IRBBB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J
JPSR交接性并行心律
L
LAF左前分支
LAFB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LBB左束支
LBBB左束支传导阻滞
LPF左后分支
LPFB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LADP P电轴左偏
M
MAT多源性AAC非时相性房内差异性传导
NQWT窄QRS波心动过速
O
OAVRT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常用缩略语
A
AAC 房内差异性传导
AAT自律性增高性房性心动过速
AAVRT逆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C差异性传导
AD心房分离、心房脱节
AF心房扑动
Af心房颤动
AT房性心动过速
AVB 房室传导阻滞
AVC室内差异性传导
AV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PSR房性并行心律
AMI急性心肌梗死
R
RBB右束支
RBBB右束支传导阻滞
RVOT右室流出道
S
SAB 窦房传导阻滞
SAID窦房干扰脱节
SAJ窦房交接区
SB 窦性心动过缓
SF-AVNRT慢-快型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
SNRT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SPSR 窦性并行心律
SR 窦性心律
SSS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T 窦性心动过速
STWC继发性T波改变
SVT室上性心动过速
S1基础刺激
S2程控期前刺激
T
Tdp 尖端扭转型室速
U
UA不稳定型心绞痛
V
VAB室房传导阻滞
VAC室内差异性传导
VF心室扑动
Vf心室颤动
VFS-J窦交室性融合波

1 差异性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1 差异性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1 差异性传导的机制和特点1.1 差异性传导的机制一般说来,差异性传导是指由于束支不应期长于房室结的不应期,当以此束支不应期的周期刺激心室激动时,正好落在束支的不应期,而发生右束支阻滞或左束支阻滞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生理情况下,右束支的不应期比左束支不应期的略长,所以70%~75%的差异性传导呈右束支阻滞型。

我们知道,心肌的不应期与激动频率有关,心动过速时不应期缩短,心动过缓时则不应期就长[2]。

当心房颤动时,由于RR间期不同,所以心肌的不应期不同,即在长的RR间期后的心搏不应期长,在短的RR间期后的心搏不应期短,当长RR 间期后出现短的RR间期时,激动到达心室就正好落在束支的不应期内而产生差异性传导,呈现出右束支或左束支阻滞型QRS波群。

1.2 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特点(1)QRS波群的形态:多呈右束支阻滞型,V1导联多为三相QRS波群,QRS波群起始向量与正常下传者相同。

当室内差异传导呈左束支阻滞型时,V1导联的r波小于不伴差异传导的r波, V6导联呈QS或rS型[1]。

(2)联律间期:无固定的联律间期,但有长间歇、短联律间期规律[1]。

畸形的QRS波与其前一个QRS波联律间期越短,越宽大畸形,且联律间期不固定,差异性传导的QRS波群前面的RR间期愈长愈容易出现畸形。

(3)在同一导联上可见不同程度的QRS波增宽及变形,畸形的QRS波多在心室率较快的情况下出现,减慢时消失。

(4)代偿间期:差异性传导其后无代偿间期。

2 室性早搏的机制和特点2.1 室性早搏机制室性早搏指心室异位起搏点提早发放或折返使整个心室提前除极的室性搏动。

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常用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和折返激动两种理论来解释[3]。

2.2 室性早搏心电图特点(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间≥0.12s,其前无相关P波;(2)大多数联律间期固定。

少数无联律间期,如插入性室性早搏;(3)大多数呈完全性代偿间歇;(4)ST-T呈继发性改变,也就是T波方向常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原理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原理

发展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无创检测技术
开发新型的心电图检测技术,如动态 心电图、心电监测等,提高心电图差 异性传导的检出率。
VS
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心 电图数据进行自动分析,提高诊断的 准确性和效率。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诊断心肌缺血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也可能出现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心肌缺血时心脏电信号传导受阻,导致心电图出现差异性传 导的特征,有助于诊断心肌缺血。
对心脏疾病治疗的影响
指导药物治疗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出现可能提示心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以根据心电图的差异性传导特征来评 估病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等。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原 理
目录 CONTENT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基本概念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生理机制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临床意义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病理机制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实验研究 •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研究展望
01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基本 概念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是指心脏电信号在 传导过程中出现不同步、不均匀的现 象。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出现可能预测患者发 生不良事件的风险,如猝死、心肌梗死等 ,有助于提前采取干预措施,降低不良事 件的发生率。
04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病理 机制
心脏电信号的异常传导路径
心脏电信号的传导路径通常是从窦房结传至心房,然后通过房室结传至心室。在 差异性传导中,电信号可能通过异常路径传导,如旁路、束支传导等。
02
心电图差异性传导的生理 机制
心脏电信号的产生与传导
心脏电信号的产生
心脏电信号是由心肌细胞膜电位变化引起的,当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 上的离子通道开放,导致细胞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产生心脏电信号。

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传导的鉴别分析

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传导的鉴别分析

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传导的鉴别分析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性传导的区别,从临床实例出发归纳心房颤动时室内早搏和室内传导差异的鉴别纲要。

方法:对我们医院住院或曾经住院的五十名病人进行病例研究分析,从病人的心电图R-R间期,QRS形态,QRS波群和QRS时间的差异出发,同时研究不同抗心律失常药物对鉴别的影响。

结果: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与室内传导存在心电图可观性差异,可从以上方面入手对心电图波形波段结合病人具体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病人心脏的具体情况。

结论: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传导存在一定的鉴别难度,可从心电图的波形波段和具体临床病况进行区别。

【关键词】心房颤动时室性早搏;室内差异传导;鉴别【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080-02心房颤动,是一种常发的快速心律失常疾病,。

房颤的发生和年龄,基础疾病,生活环境等等因素有关,六十岁以上的人有1%出现房颤。

房颤的发生与心脏器质性病变息息相关。

冠心病和风湿性心脏病在很大程度上可能会引发心房颤动。

室内差异性传导指的是当窦性或室性激动抵达心室时,心内传导组织尚未恢复应激和传导功能,从而使传导发生异常,使心脏的搏动过程有所改变,在心电图上出现宽大的GRS波群。

由于室内差异性传导与心率相关,故又称相性室内差异性传导,常发生于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病情当中。

因此想要诊断室性早搏和室内差异性传导,需要心电图的辅助。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随机抽取了在院或已出院患者50名。

男性患者23名,女性患者27名。

患者人群的评价年龄在47到82岁之间:心电图伴有VPB和/或AVC者。

所有受调查患者心电图波形特点,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及心电图诊断标准。

患者人群中,冠心病21名,高血压19名,风湿性心脏病8名,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2名。

所有患者均资源参加我们的调查,调查数据采自2016年10月2日至2017年1月18日。

心电图缩略语对照表

心电图缩略语对照表
O-AVRT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P
PAS房性期前收缩
PAVB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
PAT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PJS交接性期前收缩
PJRT交接区折返型心动过速
PS期前收缩
PSS窦性期前收缩
PSR并行心律
PSVT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VS室性期前收缩
PMT起搏器介导性心动过速
P TWC原发性T波改变
R
RBB右束支
IRBBB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J
JPSR交接性并行心律
L
LAF左前分支
LAFB左前分支传导阻滞
LBB左束支
LBBB左束支传导阻滞
LPF左后分支
LPFB左后分支传导阻滞
LADP P电轴左偏
M
MAT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MI心肌梗死
N
NAAC非时相性房内差异性传导
NQWT窄QRS波心动过速
O
OAVRT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S2程控期前刺激
T
Tdp尖端扭转型室速
U
UA不稳定型心绞痛
V
VAB室房传导阻滞
VAC室内差异性传导
VF心室扑动
Vf心室颤动
VFS-J窦交室性融合波
VPSR室性并行心律
VT室性心动过速
W
W-P-W典型预激综合征
WQWT宽QRS波心动过速
RBBB右束支传导阻滞
RVOT右室流出道
S
SAB窦房传导阻滞
SAID窦房干扰脱节
SAJ窦房交接区
SB窦性心动过缓
SF-AVNRT慢-快型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
SNRT窦房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SPSR窦性并行心律
SR窦性心律

心电图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课件

心电图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课件
鉴别诊断
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需要与完全性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等相鉴别。同时,还需注意与 其他心脏疾病引起的类似症状进行区分。
02
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
正常心电图
Hale Waihona Puke PR间期QRS波群
由窦房结的P波至房室结的QRS波群的时距 。正常值:0.12-0.20秒。
反映左右心室肌除极时所产生的综合电位 变化。正常值:0.06-0.10秒。
详细描述:完全性右束 支传导阻滞合并室内差 异性传导阻滞的心电图 表现如下
1. V₁和V₂呈现rsR'型或 M型;
2. Ⅰ、V₅、V₆导联S波 增宽而有切迹;
3. QRS波群形态在完全 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基 础上出现更加异常的表 现,如QRS波群起始部 有切迹、S波增宽等。
案例二
• 总结词:左前分支阻滞的主要特点是在Ⅰ、AVL导联QRS波呈rS型,Ⅲ、AVF导联导联呈qR型,QRS波时间轻度延长,但 一般仍小于0.12秒。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阻滞时,QRS波形态在左前分支阻滞的基础上出现明显变形。
详细描述:电解质紊 乱引起的室内差异性 传导阻滞的心电图表 现如下
1. 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如低钾血症时QT间 期延长;
2. 室内差异性传导阻 滞的表现,如QRS波 形态异常;
3. 这种差异性可能是 由于电解质紊乱导致 的自律性异常引起。
05
相关知识点拓展
心脏电生理基础
心脏电生理概述
心脏电生理是指心脏的电活动过 程,包括心电产生、传导和感知 等。心电图则是记录这些电活动
与束支传导阻滞鉴别
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增宽畸形、时限大于 0.12秒、V₅或V₆导联R峰时间大于0.06秒等。而室内差异性 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为PR间期延长、QRS波群形态异常等。

房颤时室早及室内差传的特点与鉴别

房颤时室早及室内差传的特点与鉴别

房颤时室早及室内差传的特点与鉴别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

我国房颤的病因常见于风湿性心瓣膜病和高血压,其次为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甲亢等,部分病人的原因不明,属特发性。

房颤对病人的危害包括以下3个方面:(1)给病人带来不适:不论是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还是阵发性房颤,由于房颤发作时室律绝对不规则,表现为乏力、心悸、胸闷或头晕等。

(2)诱发或加重心功能不全:房颤时心房的泵血功能减弱或消失,使心室充盈血量减少约20%,降低心排出量,可出现心功能减退或使原有的心衰症状加重。

(3)潜在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危险:特别是脑动脉、肠系膜动脉、肾动脉等栓塞,造成较高的致残率.在动态心动图监测过程中,快室率房颤常伴有宽QRS波出现,这种宽QRS波最多见的是室内差异性传导(差传)和室性早搏(室早)。

在某些情况下(如服用洋地黄时),正确鉴别房颤伴室内差传与房颤伴室早显得十分重要。

如在洋地黄使用过程中房颤病人出现频发室早或室早二联律,应高度警惕洋地黄过量或中毒,此时应监测洋地黄血药浓度,同时停用洋地黄制剂,以免引起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如快室率房颤伴室内差异性传导,则应注意洋地黄用量不足。

1房颤伴室内差传的特点1。

1 房颤伴室内差传的发生机制室内差传即不完全性室内干扰,又称室内迷路传导。

当室上性激动抵达心室时,若一束支或分支(常为右束支、左前分支)正处于前次激动的相对不应期,则此激动主要循另一束支及(或)分支下传,造成室内传导异常。

室内差传属于生理性室内传导变化,造成心室除极顺序改变,心电图显示QRS波异于正常.室内差传这一现象大多与心率加快有关,属于生理性室内3相传导阻滞,除见于房颤外,尚可见于房早、阵发性房速、交界性早搏和交界性心动过速中,也可见于不完全房室脱节的心室夺获和并行心律中。

房颤伴室内差传易发生于心功能不全、甲亢、贫血、发热和体力活动等情况。

房颤的R-R间期长短很不规则,传导系统的相对不应期随之变化。

差异性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差异性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差异性传导的机制和特点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1差异性传导的机制和特点1.1 差异性传导的机制一般说来,差异性传导是指由于束支不应期长于房室结的不应期,当以此束支不应期的周期刺激心室激动时,正好落在束支的不应期,而发生右束支阻滞或左束支阻滞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

生理情况下,右束支的不应期比左束支不应期的略长,所以70%~75%的差异性传导呈右束支阻滞型。

我们知道,心肌的不应期与激动频率有关,心动过速时不应期缩短,心动过缓时则不应期就长[2]。

当心房颤动时,由于RR间期不同,所以心肌的不应期不同,即在长的RR间期后的心搏不应期长,在短的RR间期后的心搏不应期短,当长RR间期后出现短的RR间期时,激动到达心室就正好落在束支的不应期内而产生差异性传导,呈现出右束支或左束支阻滞型QRS波群。

1.2 差异性传导的心电图特点(1)QRS波群的形态:多呈右束支阻滞型,V1导联多为三相QRS波群,QRS波群起始向量与正常下传者相同。

当室内差异传导呈左束支阻滞型时,V1导联的r波小于不伴差异传导的r波, V6导联呈QS或rS型[1]。

(2)联律间期:无固定的联律间期,但有长间歇、短联律间期规律[1]。

畸形的QRS波与其前一个QRS波联律间期越短,越宽大畸形,且联律间期不固定,差异性传导的QRS波群前面的RR间期愈长愈容易出现畸形。

(3)在同一导联上可见不同程度的QRS波增宽及变形,畸形的QRS波多在心室率较快的情况下出现,减慢时消失。

(4)代偿间期:差异性传导其后无代偿间期。

2 室性早搏的机制和特点2.1 室性早搏机制室性早搏指心室异位起搏点提早发放或折返使整个心室提前除极的室性搏动。

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通常用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和折返激动两种理论来解释[3]。

2.2 室性早搏心电图特点(1)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群,时间≥0.12s,其前无相关P波;(2)大多数联律间期固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差异性传导是当窦性或室上性激动抵达心室时,心室内传导组织尚未完全恢复,导致传导径路异常,心电图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它可分为时相性和非时相性两类。时相性是由心率增快引起的暂时性室内传导异常,多见于提早出现的心搏;非时相性则是心率减慢时出现的异常,多见于交界性逸搏。时相性差传的发生机制包括3相阻滞、双侧束支和分支不应期不一致、长-短周期顺序的Ashman现象以及蝉联现象。非时相性差传则与4相阻滞有关。在心电图上,时相性差传表现为三相波、畸形QRS波群前的心房活动、起始向量与正常下传心搏一致,以及成组搏动中第2个搏动呈畸形等特征。这些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