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学期末复习题
食品卫生学期末复习题

食品卫生学名词解释:生物放大作用: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富营养化现象(水):有机物分解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厌氧分解造成水质进一步恶化,从而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称富营养化现象COD:(化学耗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氧的量。
BOD(生化需氧量):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食品安全性评价:运用毒理学动物试验结果,并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来阐明食品中某种特定物质的毒性及潜在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性质和强度,预测人类接触后的安全程度损害作用:指在间断或连续摄入一种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引起机体功能容量的损伤或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降低。
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ADI:即每日容许摄入量,是指人类每日摄入某物质至终身,而不产生可检测到的对健康产生危害的量,以每千克体质量可摄入的量表示,即mg/kg.d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食品工业的食品链及食品的食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进行系统的危害分析,确定哪些过程或环节必须严格控制,才不至于生产出不安全、不卫生或与官方法令相违背的产品,以期达到食品消费起来是安全的,不会造成感染或中毒而损害消费者健康的目的。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良好操作规范,它是一种具体的食品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它的要求,食品加工厂在制造、包装及贮运食品等过程中有关人员配置以及建筑、设施、设备等的设置及卫生、制造过程、产品质量等管理均能符合良好生产规范,防止食品在不卫生的条件或可能引起污染及品质变坏的环境下生产,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以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和品质稳定食品链:任何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产品设计、原料生产、原料采购、加工制造、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烹调至食用的过程Ames实验:是检测基因突变的体外实验,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突变型菌株在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有组氨酸的培养基上可以生长。
食品卫生学复习试题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我国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卫生问题有( )A、使用禁用的食品添加剂B、超出规定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C、超出规定限量D、使用工业级代替食品级的添加剂E、以上都是2.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 )A.防止食品腐败变质B.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C.提高食品质量及花色品种D.提高食品营养价值E. 以上都是3.下列哪种化学物质不是防腐( )是漂白剂A.丙酸钠B.焦亚硫酸钠C.苯甲酸E.山梨酸4.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不宜加入( )(防霉剂)A.苯甲酸钠B.山梨酸钾C.丙酸钙D.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二丁基羟基甲苯5.为防止油脂氧化,不宜加入( )A.BHAB.BHTC.焦亚硫酸钠D.没食子酸丙酯E.异抗坏血酸钠6.下列属于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是( )A.蔗糖B.果糖C.葡萄糖D.糖精7.下列属于天然着色剂的是( )A.苋菜红B.胭脂红C.柠檬黄D.新红E.高粱红8.下列属于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是( )A.高粱红B.姜黄C.苋菜红D.红曲色素E.胡萝卜素二、多选题1.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有( )A.改善食品品质B.防止腐败变质C.改善食品色、香、味D.掩盖食品的缺陷E.增加食品的重量2.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卫生问题有( )A.使用禁用的食品添加剂B.超出规定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C.超出规定限量D.使用工业级代替食品级的添加剂E.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3.食物防腐剂包括( )A.丙酸钠B.焦亚硫酸钠C.苯甲酸钠D.柠檬酸E.山梨酸钾4.食物抗氧化剂包括( )A.BHAB.BHTC.焦亚硫酸钠D.没食子酸丙酯E.异抗坏血酸钠5. 我国允许在食物中使用的护色剂有( )A.高粱红B.硝酸钾C.亚硝酸钠D.亚硝酸钾E.硝酸钠6.天然甜味剂包括( )A.木糖醇B.甘草C.麦芽D.糖精钠E.山梨糖醇7.人工合成甜味剂( )A.糖精钠B.麦芽糖醇C.甜菊糖甙D.甘草E.甜蜜素8. 常用的鲜味剂有( )A.L-谷氨酸钠B.亚硝酸钠C.胡萝卜素D.甜菊糖甙E.5’-肌苷酸钠9.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 )A.防止食品腐败B.改善食品色、香、味C.提高食品质量D.食品加工工艺需要E.掩盖食品的腐败变质10. 我国允许在食物中使用的人工合成着色剂有( )A.苋菜红B.胭脂红C.赤鲜红D.柠檬黄E.日落黄11.人工合成着色剂有( )A.柠檬黄B.日落黄C.姜黄D.靛蓝E.亮蓝三、简答题1.国家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有什么法律和标准2.请例举10种以上的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3.试比较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的区别食品卫生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E2.E3.A4.E5.C6.D7.E8.C二、多选题1.A、B、C2. B、C3.C、E4.A、B、D、E5. B、C、D、E 6、A、B、E7.A、C、E 8.A、E 9.A、B、C、D 10.A、B、C、D、E11.A、B、D、E三、简答题1.答:法律:1关于切实加强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卫监督发〔2011〕5号)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公布<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的公告》(总局2011年第52号公告)3关于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工作的公告(总局2010年第137号公告)4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卫监督发[2009]21号)5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2011年第4号)6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整顿办函〔2011〕1号)7卫生部质检总局关于规范食品添加剂标准管理的公告(2011年第6号)8关于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有关监管工作的通知(质检办食监函〔2010〕981号)9关于餐饮消费环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规范巩固阶段重点工作及要求的通知(食药监办食[2009]27号)10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的紧急通知(工商食字[2011]89号)标准: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4880 -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2493-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T14156-93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
食品卫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卫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答案:C.烂掉的香蕉。
因为烂掉的香蕉已经变质,可能含有有害细菌和毒素,食用后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答案:D.以上都是。
柠檬黄、防腐剂和人工色素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但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的规定。
答案:B.水煮青菜。
水煮青菜富含营养,如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对人体健康有益。
而油炸薯条和糖分过高的饮料都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答案:食品卫生的意义在于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
只有安全的食品才能保证人体的健康,而食品卫生不良则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疾病传播等严重后果。
因此,食品卫生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
答案:食品添加剂的作用主要是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和保存性,如增加口感、色泽和防腐等。
但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用量和使用范围,遵守国家食品安全法规的规定,确保食品安全。
请说明如何保持厨房的清洁卫生,以及在烹饪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案:保持厨房清洁卫生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应定期清洁厨房用具、设备和餐具,避免食物残渣和污垢的积累。
烹饪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如生食和熟食应分开处理,烹饪用具和砧板等应及时清洗和消毒。
同时,应注意烹饪时间和温度,确保食物煮熟煮透。
B.防止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受到污染C.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人员可以随意进出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场所答案:C.从事食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人员可以随意进出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场所。
答案:D.对食品卫生安全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在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下列哪一项措施不能有效防止食品污染?B.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中,下列哪一项措施不是必须的?B.对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及时发现食品质量问题C.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违法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D.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其守法意识答案:C.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对违法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食品卫生是指食品在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过程中没有受到污染的保证。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和答案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和答案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卫生管理,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防止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保障人民健康。
以下是食品卫生学的一些复习题和答案:一、选择题1. 食品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A. 食品生产技术B. 食品加工工艺C. 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D. 食品的营养价值答案:C2. 食品中的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最常见原因?A. 细菌B. 病毒C. 寄生虫D. 真菌答案:A3. 食品加工过程中,以下哪种操作可以有效地减少微生物污染?A. 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B. 使用未经消毒的水源C. 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和卫生D. 使用过期的原料答案:C二、填空题1. 食品卫生学中,HACCP是指_______。
答案: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2. 食品保存的基本原则不包括_______。
答案:使用化学防腐剂过量3. 食品加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_______,以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
答案:卫生检查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卫生学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答案:食品卫生学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基础学科,它通过研究食品在各个环节中的卫生条件和管理措施,预防食品污染和食物中毒,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食品卫生学的研究成果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2. 描述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几种微生物污染源。
答案:食品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源包括原料污染、人员污染、设备和工具污染、环境污染以及包装材料污染等。
有效的卫生管理和操作规范可以减少这些污染源对食品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食品卫生学在现代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答案: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卫生学的应用至关重要。
它涉及到食品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原料选择、加工环境的控制、设备的卫生设计、员工的个人卫生、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等。
通过实施HACCP等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可以系统地识别、评估和控制食品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害,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满足法规要求和消费者期望。
(完整版)食品卫生学复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食品卫生学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食品卫生学的研究内容?A. 食品的安全性B. 食品的营养价值C. 食品的生产工艺D.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答案:C2. 下列哪种食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A. 重金属B. 农药残留C. 食品添加剂D. 微生物答案:A3. 下列哪种微生物是食品中最常见的致病菌?A. 沙门氏菌B. 志贺氏菌C. 大肠杆菌D. 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A4. 下列哪种食品处理方法不能有效杀灭微生物?A. 高温加热B. 冷藏C. 紫外线照射D. 漂白粉消毒答案:B5. 下列哪种食品最容易引起食物中毒?A. 烧烤食品B. 海鲜C. 肉类D. 蔬菜答案:B二、判断题1. 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消费过程中的卫生问题的学科。
()答案:正确2. 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可以随意使用。
()答案:错误3.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途径主要包括生物性污染和化学性污染。
()答案:错误4.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无害,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错误5. 食品冷藏可以有效地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卫生学的基本任务。
答案:食品卫生学的基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消费过程中的卫生问题,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2)制定食品卫生法规和标准,指导和规范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和消费活动。
(3)开展食品卫生监测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食品卫生问题。
(4)普及食品卫生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食品卫生意识。
2. 简述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
答案: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主要途径有:(1)原料污染:原料在种植、养殖过程中受到微生物污染。
(2)加工过程污染:食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工具、环境等因素导致微生物污染。
(3)储存污染:食品在储存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等条件适宜微生物生长,导致污染。
食品卫生期末考试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卫生期末考试一试题一、名词解说1.菌落总数——指在被检样品的单位重量(g)、容积( ml)或表面积(cm2 ) 内,所含能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培育所生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2.食品卫生监察管理——食品卫生执法主体以监察形式与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其自己管理部门卫生管理相联合的监察和管理,二者共同担当《食品卫生法》给予的不一样权益和义务。
3.食品腐败变质——食品在必定环境要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作用而发生的食品成分与感官性状的各样变化。
4. HACCP——沿着食品加工的整个过程,连续地、系统地对造成食品污染发生和发展的各种危害要素进行剖析,确立重点控制点,在重点控制点对危害要素进行控制,并同时监测控制成效,随时对控制方法进行校订和增补。
5.食品中毒——指摄取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取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
(P) 与纯水蒸气6.水分活性——在同一条件(温度、湿度、压力等)下,食品水分蒸气压压(P0) 之比7. GMP——食品优秀生产规范,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质量而拟订的贯串食品生产全过程的一系列举措、方法和技术要求。
GMP要求食品公司具备优秀的生产设施、合理的生产过程、完美质量管理和严格查验系统,保证终产质量量切合标准。
8.食品增添剂——为改良食品质量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
9.食品卫生学10.食品增强二、填空1、细菌性食品中毒有显然的;起病、发病率本;中毒者与健康人之间传染。
(季节性、急、高、相同、相像、不)2、惹起细菌性食品中毒的主要食品是、其次是、、和饮、饮料等也属易惹起细菌性食品中毒的高危食品。
、有的进食史;症状基。
别的乳制品、冷3.为保证食质量量对冷冻工艺要求、。
迅速冷冻、迟缓解冻4.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为和。
胺类和亚硝基化剂5.食品包装资料橡胶的主要卫生问题是、。
单体和增添剂6.罐头食品变质表现为、。
食品卫生学-期末考试

1、食品污染:在各种条件下,导致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到食物,造成食品安全性、营养性或感官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
2、食品污染的途径:内源性污染(微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放射性污染)—一次污染外源性污染(微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二次污染3、污染食品的一般处理原则:未污染和受污染的食品分开,未污染部分可供食用,已污染部分按查明情况分别处理。
处理原则是:确保食用人群安全性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损失。
4、反映食品卫生质量的细菌污染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5、菌落总数卫生学意义:是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
用于监督食品的清洁状态。
预测食品耐储藏的期限。
大肠菌群卫生学意义:作为食品受到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作为肠道致病菌污染食品的指示菌。
6、黄曲霉毒素AFT:产毒菌——寄生曲霉、模式曲霉、温特曲霉——玉米、花生、棉籽油代谢途径:羟化、脱甲基、环氧化反应代谢产物:AFB1经羟化后代谢产物为AFQ1、二呋喃环末端双键的环氧化物。
7、引起人类囊虫并的病原体有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猪肉绦虫——米猪肉、豆猪肉8、农药残留:由于使用农药而对环境和食品造成的污染(包括农药本体物及其有毒衍生物的污染)称之为环境农药残留或食品农药残留。
9、有机磷农药:目前使用剂量最大的杀虫剂——敌百虫、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部分作为杀菌剂或杀线虫剂。
化学性质不稳定,易降解,蓄积性较低,属于神经毒剂,主要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中毒现象为抽搐。
慢性中毒主要为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视觉损伤表现。
多数无明显三致作用。
10、有机氯农药:早期使用的最主要杀虫剂。
不易降解——滴滴涕、六六六。
脂溶性强。
主要蓄积于生物体内脂肪中。
多属于低毒或中等毒。
急性中毒主要为肝、肾损害,慢性中毒主要为肝脏病变、血液和神经系统损害。
易于在环境中长期蓄积,可通过食物链逐级浓缩,一定潜在危害和三致作用。
11、控制食品中农兽药残留量的措施:1、加强对农兽药生产和经营的管理2、安全合理使用农兽药3、制定和严格执行食品中农药和兽药残留限量标准4、制定适合我国的农药兽药政策,开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品种。
食品卫生学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质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2.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3.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亚急性疾病4.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并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
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5.细菌菌相:共存于食品中的细菌种类及其相对数量的构成,统称为食品细菌菌相。
6.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也称无甘块农产品,是指食用安全的农业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7.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8、胖听:罐头底盖一端或两端向外鼓起,或罐身严重膨胀变形。
9、食品安全标准:是指对食品中各种影响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因素进行控制的技术规范。
10、农药残留:是指农药施用后残存在环境、生物体和农副产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
残留的数量称为农药残留量。
11、食品腐败变质:一般指在微生物为主的各种因素作用下,食品原有的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改变,降低或失去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的过程。
二、填空题1.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是食物中毒。
2.一般情况下,食品污染物按性质大致可分为:生物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物理性污染。
3.食品中存在的微生物分为:致病性微生物、相对致病微生物、非致病性微生物。
4.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如培养基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等),培养后所得每克毫升检验中形成的微生物菌落总数。
5.检测大肠菌群的,检测出典型的大肠菌群,说明短期内被人或者温血动物的粪便所污染。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和答案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和答案食品卫生学复习题和答案食品卫生学是一门研究食品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学科,它涉及到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及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因此了解食品卫生学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食品卫生学的复习题和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1. 什么是食品卫生学?答:食品卫生学是研究食品与人类健康关系的学科,它包括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及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
2. 食品中最常见的微生物有哪些?答:食品中最常见的微生物有细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等。
其中,细菌是最常见的一类微生物,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3. 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有哪些?答:食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致癌物质等。
这些有害物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4. 食品中的致癌物质有哪些?答:食品中的致癌物质有亚硝酸盐、黄曲霉毒素、苯并芘等。
这些物质在食品加工、储存等过程中可能产生,长期摄入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5. 如何保证食品的安全性?答:保证食品的安全性需要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入手。
首先,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卫生标准,确保食品没有受到污染。
其次,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食品的卫生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控制温度和湿度,防止食品变质。
最后,销售环节要确保食品的标签清晰明确,消费者能够了解到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6.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致病原有哪些?答: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致病原有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这些微生物会引起食物中毒,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
7.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答:预防食物中毒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购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购买,避免购买过期或不合格的食品。
其次,食品加工前要对原材料进行检查,确保没有受到污染。
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食品的卫生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食品卫生复习题答案

食品卫生复习题答案食品卫生是保障食品安全和公共健康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食品卫生复习题的答案,供参考:一、选择题1. 食品卫生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食品口感B. 增加食品营养价值C. 预防食品污染D. 降低食品成本答案:C2.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水C. 土壤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食品加工过程中,以下哪项措施不能有效预防食品污染?A. 保持加工环境清洁B. 定期对设备进行消毒C. 使用未经消毒的水源D. 工作人员穿戴清洁的工作服答案:C4. 食品储存时,以下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 将食品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B. 将食品与有毒物品分开存放C. 将食品直接放在地面上D. 定期检查食品的保质期答案:C5. 食品加工人员在工作时应该:A. 佩戴首饰B. 经常洗手C. 穿着私人服装D. 边工作边进食答案:B二、填空题1. 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_______方可进行生产。
答案:食品生产许可证2. 食品加工过程中,应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_______,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答案:清洁和消毒3. 食品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_______,以确保个人卫生。
答案:健康检查4. 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_______直接接触。
答案:有毒有害物质5.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_______标准,不得超量使用。
答案:国家食品安全三、简答题1. 简述食品卫生的重要性。
答案:食品卫生是确保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过程中不受污染,保障消费者健康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它有助于预防食源性疾病,提高食品质量,维护公共健康。
2. 描述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污染类型及其预防措施。
答案: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污染包括生物污染(如细菌、病毒)、化学污染(如农药残留、重金属)和物理污染(如异物混入)。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加工环境清洁卫生,使用安全无害的原料,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工作人员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并保持个人卫生,以及对食品进行适当的包装和储存。
12卫检营养与食品卫生期末复习题

12卫检营养与食品卫生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4~5个,共20分)
食品营养与卫生、氨基酸模式、抗生酮作用、必需脂肪酸、矿物质、基础代谢率、DRI、食品的营养价值、食品的营养价值、休药期、兽药残留、农药残留
二、选择题(10个,20分)和判断改错题(10个,30分)
1、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的生理功能及对应的营养缺乏症;
2、水的平衡、能量的平衡
3、食品加工烹调对营养素的影响
4、碱性食品
5、蔬果、粮谷油类、坚果类、豆类的营养特点
6、能量单位的换算
三、简答题(2~3个,共14分)
1、蛋白质评价的指标。
2、食品污染的分类及其代表性种类
3、食物中毒的分类及其各自的特点
4、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
5、水分平衡、能量平衡
6、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四、论述题(1题,16分)
1、从蛋白质的互补角度说明食物多样化的理由。
2、结合豆类的营养特点谈谈食品加工对食物营养的影响。
食品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卫生学是一门研究食品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卫生条件和卫生管理的科学。
以下哪项不是食品卫生学研究的内容?A. 食品原料的卫生状况B.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C. 食品包装材料的卫生标准D. 食品的营养成分分析2.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包括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以下哪种食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高风险食品?A. 熟肉制品B. 蔬菜沙拉C. 干果D. 罐头食品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法规,以下哪种添加剂是不允许使用的?A. 防腐剂B. 着色剂C. 甜味剂D. 苏丹红4. 食品在储存过程中,以下哪种条件最容易导致食品变质?A. 低温B. 干燥C. 缺氧D. 高湿度5. 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的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产品名称B. 生产日期C. 保质期D. 产品口味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食品添加剂都对人体有害。
(错误)2. 食品在高温下储存可以防止食品变质。
(错误)3. 食品卫生学的主要任务是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正确)4. 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卫生条件。
(错误)5. 食品标签上可以不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错误)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食品卫生学在现代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2. 描述食品加工过程中如何控制微生物污染。
3. 阐述食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四、案例分析题(共40分)某食品加工厂在生产一批速冻饺子的过程中,发现产品在保质期内出现了变质现象。
请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答案一、选择题1. D2. A3. D4. D5. D二、判断题1. 错误2. 错误3. 正确4. 错误5. 错误三、简答题1. 食品卫生学在现代食品安全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确保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条件,预防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为食品加工、储存和运输提供科学的卫生指导;促进食品行业的健康发展,保护消费者健康。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食品卫生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我国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卫生问题有( )A、使用禁用的食品添加剂B、超出规定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C、超出规定限量D、使用工业级代替食品级的添加剂E、以上都是2. 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 )A.防止食品腐败变质B.改善食品感官性状及物理状态C.提高食品质量及花色品种D.提高食品营养价值E. 以上都是3.下列哪种化学物质不是防腐( )是漂白剂A.丙酸钠B.焦亚硫酸钠C.苯甲酸D.柠檬酸E.山梨酸4.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不宜加入( )(防霉剂)A.苯甲酸钠B.山梨酸钾C.丙酸钙D.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二丁基羟基甲苯5.为防止油脂氧化,不宜加入( )A.BHAB.BHTC.焦亚硫酸钠D.没食子酸丙酯E.异抗坏血酸钠6.下列属于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是( )A.蔗糖B.果糖C.葡萄糖D.糖精E.麦芽糖7.下列属于天然着色剂的是( )A.苋菜红B.胭脂红C.柠檬黄D.新红E.高粱红8.下列属于人工合成着色剂的是( )A.高粱红B.姜黄C.苋菜红D.红曲色素E.胡萝卜素二、多选题1.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有( )A.改善食品品质B.防止腐败变质C.改善食品色、香、味D.掩盖食品的缺陷E.增加食品的重量2.我国食品添加剂的主要卫生问题有( )A.使用禁用的食品添加剂B.超出规定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C.超出规定限量D.使用工业级代替食品级的添加剂E.使用未经国家批准的食品添加剂3.食物防腐剂包括( )A.丙酸钠B.焦亚硫酸钠C.苯甲酸钠D.柠檬酸E.山梨酸钾4.食物抗氧化剂包括( )A.BHAB.BHTC.焦亚硫酸钠D.没食子酸丙酯E.异抗坏血酸钠5. 我国允许在食物中使用的护色剂有( )A.高粱红B.硝酸钾C.亚硝酸钠D.亚硝酸钾E.硝酸钠6.天然甜味剂包括( )A.木糖醇B.甘草C.麦芽D.糖精钠E.山梨糖醇7.人工合成甜味剂( )A.糖精钠B.麦芽糖醇C.甜菊糖甙D.甘草E.甜蜜素8. 常用的鲜味剂有( )A.L-谷氨酸钠B.亚硝酸钠C.胡萝卜素D.甜菊糖甙E.5’-肌苷酸钠9.食品添加剂的作用是( )A.防止食品腐败B.改善食品色、香、味C.提高食品质量D.食品加工工艺需要E.掩盖食品的腐败变质10. 我国允许在食物中使用的人工合成着色剂有( )A.苋菜红B.胭脂红C.赤鲜红D.柠檬黄E.日落黄11.人工合成着色剂有( )A.柠檬黄B.日落黄C.姜黄D.靛蓝E.亮蓝三、简答题1.国家在食品添加剂使用方面有什么法律和标准2.请例举10种以上的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3.试比较天然色素和人工色素的区别食品卫生学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E2.E3.A4.E5.C6.D7.E8.C二、多选题1.A、B、C2. B、C3.C、E4.A、B、D、E5. B、C、D、E 6、A、B、E7.A、C、E 8.A、E 9.A、B、C、D 10.A、B、C、D、E11.A、B、D、E三、简答题1.答:法律:1关于切实加强食品调味料和食品添加剂监督管理的紧急通知(卫监督发〔2011〕5号)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公布<进出口食品添加剂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工作规范>的公告》(总局2011年第52号公告)3关于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工作的公告(总局2010年第137号公告)4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卫监督发[2009]21号)5卫生部等7部门关于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公告(2011年第4号)6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五批)(整顿办函〔2011〕1号)7卫生部质检总局关于规范食品添加剂标准管理的公告(2011年第6号)8关于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有关监管工作的通知(质检办食监函〔2010〕981号)9关于餐饮消费环节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规范巩固阶段重点工作及要求的通知(食药监办食[2009]27号)10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的紧急通知(工商食字[2011]89号)标准:GB2760-2007《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14880 -94 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GB12493-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T14156-93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
(完整版)食品卫生学复习题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食品污染及其预防一、填空1.食品的污染按其性质可分成( 生物性污染 )、( 化学性污染 )和(物理性污染 )三大类。
2.食品的生物性污染包括( 微生物 )、寄生虫、昆虫及( 病毒 )的污染。
3.化学性污染主要包括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接触食品时溶入食品中的( 有害物质 );( 滥用食品添加剂 );在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及掺假、制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
4.在常见的食品细菌中,( 假单胞 )菌属是食品腐败性细菌的代表。
5.霉菌产毒的条件主要包括( 基质 )、( 水分 )、湿度、温度以及空气流通情况。
6.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是都有(二呋喃环)和香豆素,在紫外线照射下都发生( 荧光 )。
7.动物实验表明,赭曲霉毒素A中毒的靶器官为( 肾脏 )和( 肝脏 )。
8.目前已知在谷物中存在的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有( T-2毒素 )、二醋酸藨草镰刀菌烯醇、( 雪腐镰刀菌烯醇 )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9.玉米赤霉烯酮可表现出( 生殖系统 )毒性作用。
猪为敏感动物。
该毒素主要污染(玉米),其次是小麦、大麦、大米等粮食作物。
10.在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细菌、(酵母)和(霉菌),尤其是细菌更占优势。
11.脂肪分解的早期主要是脂肪的( 过氧化值 )上升,其后由于形成各种脂酸而使(酸价)升高。
12.常见的食品保藏方法有化学保藏、(低温保藏)、高温保藏、干燥保藏和( 辐照保藏 )。
13.奶的消毒方法有:巴氏消毒法、(超高温保藏)、煮沸消毒法和蒸气消毒法。
14.食品冷冻过程的原则是( 急速冷冻 )和( 缓慢溶解 )。
15.食品的高温灭菌方法有(巴氏杀菌)、高温杀菌法、超高温杀菌法和(微波加热法)。
16.在食品中常见的细菌称为食品细菌,其中包括(致病性细菌)、相对致病性细菌和(非致病性细菌)。
17.我国食品卫生标准(GB 2762-1994)规定鱼和其它水产品中汞容许限量为( ≤0.3mg/kg )。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附答案)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七八分熟的涮羊肉不宜吃的原因是OA、易感染上旋毛虫病B、易引起食物中毒C、不易被人体消化D、以上说法均正确正确答案:A2、肉毒毒素的特点是()A、中毒后可导致患者体温升高B、不耐酸,加醋可破坏C、进入体内可被胰蛋白酶灭活D、不耐热,100°C, IOmin〜20min可破坏E、中毒患者病死率较低正确答案:D3、黄曲霉毒素特性有OA、对许多动物有强烈毒性,属于超剧毒级毒物B、急性毒性中,最敏感的动物是鸭雏C、小剂量长期摄入,动物出现生长障碍D、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地区人群肝癌高发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D4、可能与婴儿肉毒中毒有关的食品是()A、蜂蜜B、奶粉C、米粉D、果汁正确答案:A5、食用河豚鱼发生食物中毒是由于O引起A、河豚鱼中的毒素B、河豚鱼腐败变质C、河豚鱼含有的组胺D、海水被“三废”污染正确答案:A6、引起葡萄球食物中毒的污染源常为OA、带有化脓性病灶的厨师B、鼠类、苍蝇C、海产品D、家禽、家畜E、野生动物正确答案:A7、葡萄球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A、霉变食品B、鱼、虾等海产品C、淀粉类食品、剩米饭、奶制品D、动物性食品、病死牲畜肉、蛋类E、自制发酵食品、臭豆腐、面酱正确答案:C8、能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BlB、维生素CC、维生素DD、维生素AE、维生素B2正确答案:B9、某村庄的村民,食用发霉粮食后,突发一过性发烧、呕吐、厌食、黄疽、浮肿。
患病村民可能是OA、镰刀菌属中毒B、青霉中毒C、黄曲霉毒素中毒D、赤霉病麦中毒E、黄变米中毒正确答案:C10、属于有毒动植物中毒的是OA、细菌性食物中毒B、毒蕈中毒C、碑污染食品而引起食物中毒D、化学性食物中毒正确答案:B11、能以丙二醛含量的多少反映其酸败程度的油脂是()A、茶油B、棉籽油C、猪油D、大豆油正确答案:C12、引起毒素型食物中毒,不包括下面哪一细菌()A、蜡样芽抱杆菌B、肉毒梭菌C、韦氏梭菌D、沙门菌正确答案:D13、长期使用铝制品作为食品容器会引发下列哪种疾病?OA、癌症B、老年痴呆症C、肠胃疾病D、甲状腺肿大正确答案:B14、肉毒梭菌毒素主要侵犯OA、感觉神经B、肾脏C^运动神经D、肝脏E、循环系统正确答案:C15、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靶器官是OA、肾脏B、卵巢C、骨骼D、神经系统E、肝脏正确答案:E16、真菌毒素的特点是OA、对热稳定,一般的加热温度不被破坏B、引起的中毒无季节性、地区性C、反复接触,机体可产生抗体D、抗生素治疗有效E、分子结构复杂正确答案:A17、食物中毒与流行性传染病的根本区别在于()A、有一定潜伏期B、有相似的临床表现C、较短时间内有大量的病人出现D、有无体温升高E、人与人之间有无传染性正确答案:E18、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是()A、尼可刹米B、二筑基丙翦C、阿托品D、美兰正确答案:D19、我国允许按生产需要使用而不加限制的甜味剂是()A、甘草B、阿斯巴甜C、糖精D、甜蜜素正确答案:A20、食品抗氧化剂有()A、没食子酸丙酯、二丁基羟基甲苯B、糖精、甘草、甜味菊甘C、硫磺、亚硫酸钠D、硝酸盐、亚硝酸盐E、苯甲酸、山梨酸、丙酸钠正确答案:A21> 1974年印度两个邦中有200个村庄爆发中毒性肝炎,397人发病,死亡106人,中毒与玉米收获时适逢暴雨,场地玉米严重霉变有关。
食品卫生学试题及答案

食品卫生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哪项?A. 食品加工技术B. 食品营养学C. 食品微生物学D. 食品法律法规答案:C2.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A. 空气B. 水C. 土壤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3. 下列哪种食品添加剂是被禁止使用的?A. 防腐剂B. 色素C. 甜味剂D. 苏丹红答案:D4. 食品加工过程中,下列哪种做法是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A. 使用清洁的设备B. 定期消毒工作场所C. 食品与非食品混放D. 员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答案:C5. 食品贮存中,下列哪种温度条件最适合微生物生长?A. 0-4℃B. 5-60℃C. 37℃D. 100℃答案:B6.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土壤B. 水C. 空气D. 包装材料答案:A7. 食品标签上需要标注以下哪些信息?A. 保质期B. 生产日期C. 营养成分表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是:A. 农药使用不当B. 食品加工不当C. 储存条件不当D. 运输过程中污染答案:A9. 食品加工过程中,下列哪种操作可以减少微生物污染?A. 增加食品的pH值B. 增加食品的水分活度C. 降低食品的温度D. 增加食品的盐分答案:C10. 食品中添加防腐剂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食品口感B. 延长食品保质期C. 增加食品营养价值D. 改变食品颜色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食品卫生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控制的科学。
答案:食品污染、食品中毒、食品卫生标准2. 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进行控制。
答案:热处理、冷藏、干燥3.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
答案:安全性、有效性、必要性4. 食品加工过程中,员工应穿戴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个人防护装备。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和答案

食品卫生学复习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食品卫生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食品生产技术B. 食品加工工艺C. 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D. 食品的营养成分答案:C2. 食品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A. 原料污染B. 加工污染C. 包装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包括哪些?A. 细菌B. 病毒C. 真菌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原则是什么?A. 随意使用B. 按需使用C. 安全、合理、有效D. 仅用于提高口感答案:C5. 食品标签上必须标注的内容有哪些?A. 生产日期B. 保质期C. 营养成分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包括:A. 微生物作用B. 酶的作用C. 氧化作用D. 光照作用答案:ABC2. 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污染物有:A. 农药残留B. 重金属C. 食品添加剂D. 放射性物质答案:ABD3. 食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包括:A. 亚硝酸盐B. 多环芳烃C. 丙烯酰胺D. 黄曲霉素答案:ABCD三、判断题1. 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
()答案:错误2. 食品的保质期越长,说明其安全性越高。
()答案:错误3. 食品的卫生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依据。
()答案:正确4. 食品中的微生物可以通过高温杀菌完全消除。
()答案:错误5. 食品标签上的信息对消费者了解食品成分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食品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食品卫生学主要研究食品的安全性和卫生性,包括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的来源、性质、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及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等。
2. 描述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方法。
答:控制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方法包括:保持食品原料的清洁卫生;在食品加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杀菌;使用安全的包装材料和方法;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卫生教育和培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难免错误之处,仅供参考名词解释:生物放大作用:在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比在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浓度增加很多倍,这种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富营养化现象(水):有机物分解造成水中溶解氧减少,厌氧分解造成水质进一步恶化,从而造成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称富营养化现象COD:(化学耗氧量)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等氧化水中有机物所消耗氧的量。
BOD(生化需氧量):指水中有机物在有氧条件下被需氧微生物分解时消耗的溶解氧量。
食品安全性评价:运用毒理学动物试验结果,并结合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来阐明食品中某种特定物质的毒性及潜在危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性质和强度,预测人类接触后的安全程度损害作用:指在间断或连续摄入一种化学物质的过程中,引起机体功能容量的损伤或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降低。
食物中毒: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ADI:即每日容许摄入量,是指人类终身每日摄入该物质,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已知不良反应的剂量(mg/kg)HACCP(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食品工业的食品链及食品的食用的各个环节和过程进行系统的危害分析,确定哪些过程或环节必须严格控制,才不至于生产出不安全、不卫生或与官方法令相违背的产品,以期达到食品消费起来是安全的,不会造成感染或中毒而损害消费者健康的目的。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良好操作规范,它是一种具体的食品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它的要求,食品加工厂在制造、包装及贮运食品等过程中有关人员配置以及建筑、设施、设备等的设置及卫生、制造过程、产品质量等管理均能符合良好生产规范,防止食品在不卫生的条件或可能引起污染及品质变坏的环境下生产,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以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和品质稳定食品链:任何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产品设计、原料生产、原料采购、加工制造、包装、贮存、运输、销售、烹调至食用的过程Ames实验:是检测基因突变的体外实验,利用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突变型菌株在无组氨酸的培养基上不能生长,在有组氨酸的培养基上可以生长。
自溶作用:指肉在不合理保藏条件下,肉中组织蛋白酶活性增强而发生的组织蛋白被强烈分解的过程。
AFT:黄曲霉毒素,由黄曲霉这种真菌所产生的毒素BSE(疯牛病):牛的海绵状脑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食品的化学性污染:是指无意进入食品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引起的污染宰后检验:宰前检验的继续和补充,把处于潜伏期或发病的初期症状不明显的病畜,在解体状态下通过对胴体和内脏病理变化和异常现象及实验室的检查而鉴别出来,防止交叉污染,保证肉食品安全问答题1、食品中细菌污染检测指标的卫生学意义有哪些?答:①细菌总数:它虽不一定能代表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但却反应了食品的卫生质量,是食品清洁状态的标志;可以利用它来预测食品的储藏期;食品的腐败反倒由于细菌间的相互制约减弱而加速②大肠菌值:用于判断食品是否受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和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
③肠道致病菌:通过检验志贺氏菌属、沙门氏菌属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可以判断食品是否受致病菌污染。
2、影响食品腐败变质的因素有哪些?答:①食品中的酶:食品大多来源于动植物组织,这些组织中的酶在屠宰或收获后,仍能保持一段时间的活性并对食品中大分子物质进行分解,使食品向腐败变质的方向发展。
②食品的水分含量:主要影响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当水分含量合适时,细菌可大量生长繁殖,使食品成分分解而发生腐败变质。
③食品的渗透压:食品的渗透压通过影响微生物的生长而影响食品的腐败变质,大多数微生物可以在低渗情况下生长但不能在高渗环境中生长。
④食品的pH值:主要是氢离子对微生物的影响,氢离子可引起细菌细胞膜的电位改变,影响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⑤食品的完整性:当食品组织破溃或细胞膜碎裂时,微生物会入侵,加速腐败。
⑥温度:一般,高温下食品易腐败变质,低温不易。
⑦空气:空气中的氧对微生物生长有影响,如需氧微生物等。
⑧光线:阳光中的紫外线可杀死食品中的微生物而延缓食品腐败变质的发生,同时阳光照射会使食品温度升高,有利于微生物生长。
3、食品中对多环芳香烃化合物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①防止污染:改进食品加工烹调方法;加强环境治理,减少环境对食品污染;尽量避免油脂的反复加热使用;粮食、油料种子不在柏油路晾晒,以防沥青玷污;机械化生产食品要防止润滑油污染食品,或改用食用油作润滑剂。
②去毒:如活性炭的吸附法可以去除PHA③制定食品容许限量标准。
4、塑料包装材料对食品的污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塑料包装材料污染的来源:塑料包装表面污染物;塑料包装材料中本身的有毒残留物的迁移;包装材料回收或处理不当造成的污染。
②有毒残留物种类及危害:单体;塑料添加剂或其它物质(甲醛、二恶英等)。
5、食用油脂中的有害物质主要有哪些?如何控制?答:①霉菌毒素。
控制:通过碱炼和吸附可以去毒。
②多环芳烃。
控制:常用碱炼、高温脱臭及活性炭吸附。
③棉酚。
控制:棉酚在碱性下能形成溶于水的钠而被除去,碱炼或精炼可降低棉酚含量。
④芥子。
控制:一般可利用其挥发性加热除去。
⑤高温加热油的毒性。
控制:尽量避免温度过高,减少反复使用次数,随时添加新油。
⑥芥酸等。
6、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程序是什么?答: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第二阶段:遗传毒性试验(如Ames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即常规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
?第三阶段:亚急性毒性试验(90天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
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致癌试验。
7、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卫生要求是什么?答:①经过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证明在使用限量内长期使用对人体安全无毒。
②不影响食品的感官理化性质,对食品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
③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并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批准、公布。
④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使用目的后,最好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或储存过程中被破坏或排除,使之不能摄入人体。
⑤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
⑥食品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最好能参加人体的正常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排出体外,或因不能被消化道吸收而全排出体外。
8、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答:①食物被细菌污染:污染途径有用具等污染、生熟食品的交叉污染、从业人员卫生习惯差或本身带菌、食品生产及贮存环境不卫生。
②食品中水分含量高或贮存不当。
③食品未经彻底加热即被食用9、食源性寄生虫病有哪些特点?答:食源性寄生虫病是易感个体摄入被寄生虫和虫卵污染的食物而感染的一种潜伏期相对较短的肠道寄生虫病它暴发流行和食物中毒有着相同的特点。
10、简答食品中多环芳香烃的污染来源答:①环境污染:有机物不完全燃烧,吸烟也是一种污染。
②加工过程中的形成:加工使食品中的大分子物质裂解,热聚所形成。
③加工过程受到的污染:润滑油、石油产品(沥青)的污染④来自水产品的污染:水产品的生物富集作用,使PAH含量增加⑤某些植物和微生物可以合成微量的PAH11、简答食品中杂环胺的污染来源答:食品中的杂环胺来源于蛋白质的热解,所以几乎所有经过高温烹调的肉类食品都有致突变性,而不含蛋白质的食品致突变性很低或完全没有致突变性。
12、简答由肉毒梭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和预防措施答:常见食品:新疆的臭豆腐、豆瓣酱、面酱等;青海的越冬密封保存的肉制品;英国多为禽肉类等。
预防措施:①彻底清洗食品原料;②罐头食品彻底灭菌;③防止毒素的产生:在较高温度或缺氧条件下贮存;④食品在食用前彻底加热,加热温度110℃,10~20min。
13、食品企业生产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有哪些?答:①流行病学上安全:饮水中不含致病性微生物,不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等疾病发生;②化学组成对人体无害:水中可含对人体有益物质,有害需控制在卫生标准范围内;③感观性状良好:应透明、无臭、无味、不含肉眼可见物;④水量充沛,使用方便论述1、食品生产过程中如何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答:按生产工艺的先后次序、产品特点,应将原料处理、半成品处理和加工、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清洗、消毒、成品包装和检验、成品贮存等工序分开设置,防止前后工序相互交叉污染。
各项工艺操作应在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防止变质和受腐败微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
①设备的卫生控制:设备的设计和使用能够进行正确清洁不留缝隙,死角;设备离地面至少15cm以便于擦洗地板;与食品接触的设备表面必须用无毒、无害、不吸水、耐腐蚀、易消毒、易于清洁的材料;设备表面被污染立即清洗消毒,使用前后应正确清洗、消毒;可能污染食品的设备润滑部位必须使用食用级润滑油。
②用具容器的洗涤与消毒:使用前应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食品接触器具使用时生熟分开;外包装材料不允许直接接触地面;使用清洁剂和消毒剂时应防止人身、食品受到污染。
③食品初加工卫生:冷冻食品原料,不当解冻带来细菌的大量繁殖造成交叉污染,解冻库温度控制在10℃左右;对不需热加工而直接入口的果蔬类,必须设专门的冷荤间;初加工的肉禽水产要洗净,掏净内脏,去净毛,血块,鳞片;果蔬采摘洗净,无烂叶、杂物、泥沙、虫子;荤素分开加工,专用加工车间和用具;初加工废弃物及时清理。
④温度和时间控制:危险温度带5~63℃,快速生长繁殖;安全温度71~82℃,中心温度达到71℃以上;个体质量最大不超过3kg,确保食品中心充分加热;若需降温,应快速打冷,通过危险温度带。
⑤食品包装:专门包装间,内设空调,紫外线灭菌,二次更衣间,清洁消毒设施;有固定包装,良好状态,防止异物带入;包装容器和材料应完好无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包装标签按GB7718有关规定执行;包装完毕后批次入库、贮存、防止差错;保存生产过程各项原始记录,并延长保存期6个月。
⑥预防交叉污染和二次污染:冷藏温度在0~5℃范围内;紫外线消毒灯进行空气消毒,工作台、设备、器具等应用消毒剂消毒;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使用前后均应清洁、消毒,维修、检查设备应在停止生产时进行。
2、如何预防食品腐败变质答:食品的腐败变质主要由微生物引起,故预防微生物的污染与防止微生物的繁殖时预防食品腐败变质的关键。
⑴防止食品的细菌污染:①注意企业环境卫生:企业选址要考虑环境卫生状况,如水源、风向、污水及废物处理等可能的潜在污染②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采取合理的生产工艺,流程尽可能缩短,尽量实行连续化、自动化和密闭化生产③注意食品储存的卫生:储存的容器要及时清洗和消毒,储存场所要定期消毒以保持清洁,维持低温、通风干燥的储存环境,加工过程中防止食品的交叉污染,成品尽快包装④防止销售过程的污染:防止产品积压,不得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无包装食品应用工具售货⑤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从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卫生制度,做好个人日常卫生工作⑵去除与杀灭微生物:①微生物的去除:洗涤时应用最广泛、有效的除菌方法;有些食品如液体食品不能采用洗涤方法,可采用过滤的方法去除微生物②微生物的杀灭:某些食品不适宜采用去除微生物的方法或除菌效果不理想,可采取微生物杀灭措施,常见的杀灭措施有热处理和辐射杀菌⑶控制微生物的繁殖:①降低食品的含水量:主要采用日晒、阴干、喷雾干燥、热风干燥、接触干燥、减压蒸发、真空冷冻干燥、辐射干燥等方法②提高食品的渗透压:提高食品的渗透压可通过腌制与糖渍等方法使细菌脱水而受到抑制③降低食品的储存温度:低温环境中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食品中的酶活性也受到抑制,从而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根据储存的温度可分为冷藏和冷冻④使用抑制微生物的化学物质:在食品中添加防腐剂或通过熏制、酸防腐方法来控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⑷生物防腐:利用微生物酸发酵的方法来延缓食品的腐败变质,如酸奶3、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有哪些?如何预防答:⑴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