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一、概述1.谈古代官制,先从“官”字说起官,作为一个整体,历来有多种称呼和解释。
“官”字在商朝的甲骨文中已经出现。
西周时又称“寮”,亦作“僚”。
《诗.大雅.板》中有“及尔同僚”一语,“寮”被解释为”官”《说文解字》释为“事君也”,官是为君主效命,为君主服务的。
君、臣、民三者间,凡称“臣”者都可视为“官”,或已具备了做官资格的人。
祁隽藻(1793-1866),清代著名文人,结合自己的为官经历,在不同场合下,对“官”字作出了自己的理解:“官”者“管”也。
古语说“尧舜官天下”,这个“官”字是“公有”的意思,是说尧舜的天下是天下万民的,是天下万民共有的官长。
“管”是在“官”字上面加“竹”字头,是说尧舜在治理天下的时候,茅檐不翦,土阶不修,住的是草屋,门前的台阶是土砌的,日子和老百姓完全一样。
只有这样,这个“官”才能变成“管”,才能够代替上天管理天下万民。
2.学习官制的重要性(一)官制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传说从夏朝开始,就有了职官的设置。
至少从商朝起,就有了确切有关职官的记载。
《左传.定公五年》“职官五年正”,即以“职官”泛指众官。
大约产生于战国时代的《周官》(即《周礼》),表述了“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的一套宏大的职官体系。
(二)官制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
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三)官制是治史的钥匙,入门的途径3.古代官制的基本特征(一)官是替君治民的官为君治民,即官为君而设,这是古代官制最本质的特征。
可以说,效忠皇帝、俯首帖耳、惟命是从,是古代官僚的真实写照。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成为为官者的不变信条;“贞观之治”时代,唐太宗接纳谏诤以“忠君”为前提。
因此,皇帝个人的政治素养以及个性、涵养、兴趣等,对于官僚群体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古代文化——职官制度
二、唐朝的官制 唐太宗曾任尚书令,所以无人敢再任此官,遂以其副 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并为宰相。 唐太宗时,因中书令、侍中位高权重,不轻易授人, 于是又常以它官加“参议朝政”、“参预朝政”、“参知 政事”、“参议得失”等名号作实际上的宰相。后来又以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中书门下三品”头衔行宰相 事。这样,尚书仆射如不加“同平章事”,就不能参与宰 相事务。 唐朝中后期,翰林学士一职开始侵夺宰相权力。唐玄 宗时,专设翰林学士院,选文学之士为翰林学士,专掌拟 定皇帝直接下达的重大诏令事。这样便侵夺了中书省中书 舍人的制诏之权,出现“内制”、“外制”之分。宪宗时, 于诸学士中选出一名资高望重之人作为学士院首领,称 “翰林学士承旨”。成为承旨学士,很快拜中书舍人,然 后授宰相官职。这就形成后世拜相往往选自翰林之传统。
三、西周官制 《周礼》中记述有: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一般由宗族长老和外戚担 任,它们辅佐周王,统领百官,执掌朝政。 政务官有六卿(又叫六官): 天官冢宰,为六官之首,总理国政,统称“治官”; 地官司徒,掌民政教育,称为“教官”; 春官宗伯,掌祭祀礼乐,称为“礼官”; 夏官司马,掌军事征伐,称为“政官”; 秋官司寇,掌刑法狱讼,称为“刑官”; 冬官司空,掌百工土木,又称“工官”。 《周礼》六官,学者多怀疑。
据金文及较为可靠的文献记载,周王室主要职官有: 三公:傅、师、保; 卿士寮:政务官,总理行政、军事、外事,其下有司 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掌接待宾客等外事); 太史寮:有太史(掌历法、起草政府重要文书和记载 国家大事等)、内史(也称“作册”,掌管策命卿大夫之 事)、御史(也称“柱下史”、“守藏史”,掌保管档 案)、太卜(掌管占卜)、乐师(又称“乐正”、“太 师”,掌管音乐与教育贵族子弟等事务)等。 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其下有膳夫(掌 管膳食)、缀衣(掌管衣冠)、太仆(掌管王用车马)、 趋马(掌管马匹饲养)。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 氏,王宫卫士称虎贲,近侍称小臣,宦者称寺人或巷伯。
古代职官制度
分管地方军政。五军都督府掌握统兵之权, 分管地方军政。五军都督府掌握统兵之权,兵部掌握 调兵之权。 调兵之权。 内阁,负责奏章票拟。议政王大臣会议, 清:内阁,负责奏章票拟。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军 国大事。南书房,替皇帝草拟谕旨。军机处, 国大事。南书房,替皇帝草拟谕旨。军机处,由皇帝 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旨意, 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任军机大臣,跪受笔录皇帝旨意, 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辽: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沿用唐以来的官 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 统治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均由契丹人担任, 制,统治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均由契丹人担任, 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统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西夏:中书省,掌行政。枢密院,掌军事。 西夏:中书省,掌行政。枢密院,掌军事。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 元: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为最高行政机关, 行使宰相权利。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行使宰相权利。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除河北、山西、 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 书省直接管理外,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宣政院, 书省直接管理外,在地方设行中书省。 宣政院,统 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澎湖巡检司, 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 和琉球。 和琉球。 明:废丞相,权分六部。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废丞相,权分六部。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 俗称为“ 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 俗称为“省” ,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设立提刑按察使 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 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设都指挥使司, 司和都指挥使司,分管地方监察、司法,设都指挥使司,
夏朝:设置官职。 夏朝:设置官职。 秦朝: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秦朝: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 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 负责管理军事。 负责管理军事。 唐朝:中书省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 唐朝:中书省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审核政令, 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有不可行的应驳回。尚书省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六 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 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吏部主管官吏的考核和任免, 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礼仪制度, 户部主管户口、赋税等,礼部主管国家礼仪制度,兵 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 部主管军政,刑部主管刑法,工部主管国家的工程建 设。 北宋: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枢密院: 北宋: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枢密院:调 兵机构。枢密使,管军事,分割宰相军权;三司使, 兵机构。枢密使,管军事,分割宰相军权;三司使,管 财政,分割宰相财权。知州:州的长官。通判:监督知 财政,分割宰相财权。知州:州的长官。通判: 直接向皇帝报告。转运使:各路管理财政的官员。 州,直接向皇帝报告。转运使:各路管理财政的官员。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国古代职官制度是指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用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一套官员的职位和职务等级体系。
它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经过漫长的发展和演变,最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体系。
下文将从官员的选拔方式、官员的等级与职务以及官员的权力与责任三个方面来介绍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
首先,官员的选拔方式。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主要分为两种方式:一是通过考试选拔,二是通过世袭或举荐选拔。
其中,考试选拔是中国古代的一大特色。
例如,自唐代开始,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方式。
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三个环节。
乡试是在地方进行的一次考试,通过后就可以参加会试。
会试是在省城或者大城市进行的一次笔试和口试,通过后就可以参加殿试。
殿试就是在皇宫内进行的一次考试,通过后即可获得官员职位。
科举制度的实施使得选拔官员的过程更加公平公正,也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广阔的渠道。
其次,官员的等级与职务。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等级分为九品、十二品和二十四品等多个等级。
九品官分别是卿、令、从官、郡守、推官、知府、县令、主簿和司狱。
十二品官分别是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和从九品。
二十四品官分别是正三品、从三品、正四品、从四品、正五品、从五品、正六品、从六品、正七品、从七品、正八品、从八品、正九品、从九品、正十品、从十品、正十一品、从十一品、正十二品、从十二品、正十三品、从十三品、正十四品和从十四品。
不同的官员等级可以对应不同的职务,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官员体系。
最后,官员的权力与责任。
中国古代的官员拥有一定的权力和职责。
他们负责管理国家和地方的政务、治理百姓、制定政策等。
不同等级的官员有不同的权力与责任。
例如,卿官是最高等级的官员,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职责,直接辅佐庙堂之上的君主。
而县令则是地方官员的代表,负责政务和民生管理。
官员的权力和职责相互制衡,使得国家和社会的运转更加有条不紊。
古代官职排名皇上下来是什么
古代官职排名皇上下来是什么古代官位等级即古代官职,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
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大体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古代官职排名吧。
古代官职排名皇上下来是什么秦朝官制; 秦始皇赵政•最高权力者为皇帝,皇帝下设三公(即:太尉,丞相,御史大夫)。
•丞相下设中尉,九卿(即:卫尉,郎中令,太仆,廷尉,典客,奉常,宗正,少府,治粟内史)并管理下属各郡。
•郡设郡尉,郡守,监御史。
•郡守管理下属各县,县设县尉,县令。
•县令管理下属各乡,乡下设游徼,三老,啬夫(管理大乡),有秩(管理小乡)。
•三老管理下属各亭,亭设亭长。
亭长管理下属各里,里设里长。
编辑本段中央官制秦朝中央官制的最大特征是皇权的至高无上。
强大的君权以及对旧公族的特权的不断削弱,也是秦国最后取代在文化上优越的其他各国而统一中国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后来的汉朝官制也延续了秦朝官制这一特点。
秦王赵政[1][2]称始皇帝后,建立了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九卿等组成的中央政府,辅佐皇帝管理全国军政事务。
丞相丞相是最高的行政官,上承皇帝诏命,下统百官,总揽政务。
(《汉书·百官公卿表》:「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国丞相之设始于秦武王二年,是年设左、右丞相,秦昭王三十二年,改相邦(汉代讳为“相国”)。
秦王赵政[3][4]未亲政时,以吕不韦为相邦,并置丞相昌平君,期间或左右二相并置、或设独相、或称相邦。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李斯为左丞相,冯去疾任右丞相。
秦二世诛李斯、冯去疾,以赵高为中丞相。
秦制,出任丞相的人均受封侯爵。
御史大夫秦创置御史大夫,掌监察百官,为副丞相。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通典·职官典二》:「秦无司空,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与战国时列国普遍设置的负责记录与档案管理的御史不同,秦国的御史专掌纠察百官,是中国古代专门监察官制度的发端。
职官制度
• 西汉时从万石至斗食佐史,共22级 • 1)万石:三公,月350斛,年4200石; • 2)中二千石:九卿,月180斛,年2160 石; • 3)真二千石:诸侯相等,月150斛,年 1800石; • 4)二千石:郡太守等,月120斛,年 1440石; • 15)三百石:次县长,月40,年480石; • 17)二百石:县丞、县尉,月30斛,年 360石;
• 封建皇帝有文学侍从。汉代选文章经 术之士待诏金马门,供奉辞赋,讲论 六艺。唐初设翰林院,是文人和卜医 技术待诏的处所。唐玄宗以翰林待诏 (后称翰林供奉)草拟诏令、应和文 章。翰林待诏也是文学侍从的性质。 后来另建学士院,入院的称为翰林学 士,专掌皇帝的机密诏令。宋代学士 院改称翰林学士院。明清称为翰林院, 但职掌和唐宋有所不同。 • 侍奉皇帝讲读称为侍读、侍讲。
•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尚书右仆射、使 持节泾州诸军事、泾州刺史、兼御史 大夫、上柱国、南川郡王、赠司空刘 公神道碑
• “开府仪同三司”是文散阶,从一品, “检校尚书右仆射”是过问尚书右仆射 的事务,“使持节”意思是有调动军事 的权力,“泾州刺史”是此人的职务, 从三品,“兼御史大夫”是荣誉兼职, “上柱国”是此人的勋位,“南川郡王” 是此人的爵位,“赠司空”是死后追赐 官。
• 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是行中书省,体制类 似中央,也有丞相、参知政事等官。 • 明初沿袭元制,后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 布政司,但习惯仍称为“省”;长官为左右 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明代有战事时,派朝 臣出巡地方,处理军务,称为巡抚。遇有军 事问题牵连几省,巡抚不能解决时,则派总 督处理。总督巡抚都是临时差使,不算正式 地方官。 • 清代总督巡抚才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 巡抚是省级的最高长官,总督则总揽一省或 两三省的军民要政。这样,布政使就只管财 政和人事,成了督抚的下属了。
7、古代职官制度
◎三衙:殿前司、侍卫司(马军司、步军司),长官 为都指挥使,下置副都指挥使、都虞候、副都虞 候各一人。
●地方官制:路、州、县三级系统
〇太宗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真宗时增为十 八路,神宗以后增至二十四路,南宋实辖十六路 ),作为监察区。路设转运使司、提点刑狱使司 、提举常平司等机构。
〇始皇三十三年 开胡、越置南海 、桂林、象郡、 九原四郡。又析 内郡为常山、河 内、东海、济北 、胶东、衡山六 郡。 ●郡设守、尉、 监,县设令/长 、丞、尉。Βιβλιοθήκη ●西汉郡县制、分封制并行:
〇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全国分为103个 郡/国,辖1578县(县1356,道29,侯国193)
●东汉设置州:司隶校尉部、冀州、幽州、豫州、 徐州、青州、兖州、并州、凉州、益州、荆州、 扬州、交州共13个一级行政单位。州置州牧(刺 史)。
〇兵部:兵部司、职方司、驾部司、库部司 〇刑部:刑部司、都官司、比部司、司门司 〇工部: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
〇各部设尚书、侍郎各一人,各司设郎中、员外郎
高宗、武后时三省六部的更名
门下省 中书省 尚书省 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 礼部尚书 兵部尚书 刑部尚书 工部尚书
高宗 东台 西台 中台 司列太常伯 司元太常伯 司礼太常伯 司戎太常伯 司刑太常伯 司平太常伯
◎转运使司(漕司),以转运使或都转运使为长官, 下设副使、判官,掌一路财赋和监察。
◎提点刑狱司(宪司),以提点刑狱为长官,掌一路 刑狱之事的复核和监察。
◎提举常平司(仓司),管理各路常平仓,兼行按察 。
◎经略安抚使(帅司),设置于边境诸路,掌本路军 、政、财及监察大权。(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一)中央官制 秦代: 皇帝以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
秦代中枢机构 分工职责 代表人物
丞相(相国、宰相) 处理国政 吕不韦、李斯
太尉
掌管军事 (形同虚设)
御史大夫
秘书长
冯劫
兼管监察
汉代
(一)中央官制
汉初,沿用秦制;(丞相萧何、曹参、 陈平,太尉周勃,御史大夫周昌)
汉武帝时,丞相位贵权轻;
汉末,三公改名,皆为丞相。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
隋代:吏礼兵刑民工“六部” 唐代:吏礼兵刑户工“六部”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
“ 台 谏 之 分 , 一 查 百 官 , 一 谏 皇帝。但是宋代以后,台谏合流。 对皇帝的制约,几乎不存在。”
(一)中央官制——各部门属官(文官)
监察官(台官):御史大夫、御史 谏官:谏大夫、谏议大夫、补阙、拾 遗
职官制度解释
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
官吏,其内容包括职官的名称、职权范 围、品级地位等。
职官制度一般特指中国古代的官职设置
制度。
职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品阶勋爵
(一)中央官制
战国:
将相分掌文武权柄。 《将相和》 【特例】
1、楚国最高长官令尹 (《屈原》中的令尹子兰) 2、次于令尹的武官上柱国
尚书
执行
尚书令
中书
取旨
中书令
门下
审核
门下侍中
(一)中央官制
唐朝【同为宰相】
中枢机构
设置情况
尚书
李世民当过,不授。
中书 门下
官位太高, 不轻易授人。
(一)中央官制
宋代(三省仅剩中书)
中枢机构 职责范围 正职称号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 古代官职官制大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古代官职官制大全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官职制度古代官职官制篇一1.古代帝王把帝位让给贤能的人称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的选举制度。
(√)2.我国古代常取爵名封赐大臣,分别为“公、侯、伯、子、男”五等,一直沿用到清代。
(√)3.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各部长官称尚书。
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拓展]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
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长官称侍中,尚书省长官称尚书令。
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副职称侍郎。
4.(2016·全国卷ⅱ)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5.(2016·全国卷ⅲ)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拓展]“礼部”,在明代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司,分别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等事务。
6.(2015·全国卷ⅰ)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7.“举孝廉”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即中央和地方一定级别的官吏根据考察情况,将未有官职的士人推荐给中央政府。
(√)8.“征辟”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被征辟者经过试用,确有能力,就正式授予官职。
(×)[拓展]“征辟”是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
一般由皇帝派人去聘任特别有名望的人叫作征召,三公以下召举布衣入仕叫作辟除,合称为“征辟”,为汉代选用官吏的一种制度。
中国历代职官制度
中国历代职官制度所谓职官,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那个地点面有职官的名称、职权范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
科举是以考试为要紧方式的一种选官制度,与职官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我国国家的产生,开始于夏代,而职官的设置是随着国家的产生才显现的,因此讲职官,也只能从夏代开始。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形十分复杂。
我国古代职官的进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夏、商两代,前后大约一千年。
(商)国君称“后”称“王”,手下要紧官员称“史”、“巫”。
商后期王族长老称“父师”、“少师”,对王负有辅佐之责,如箕子、比干。
治理家务的臣仆称“臣”、“宰”、“尹”等。
(殷纣王在位,昏庸无道,倒行逆施,他的哥哥微子辞职隐去;他的叔叔箕子多次力谏,被罚作奴隶;纣王的另一叔叔比干,则因进谏被剖心致死。
孔子讲,“殷有三仁焉”。
)第二个时期从西周到春秋,大约六、七百年。
国君称“天子”、“天王”。
王位继承人称“太子”、“东宫”。
王妻称“后”。
(《诗·小雅·北山》曰:溥(p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王室是中央政府,而国和邑是地点政府。
中央政府中除王以外,三公(太师、太傅、太保)职务最高,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能够代王行事。
以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治理军事、行政、司法、外事等职,以太史为首的教育文化部门治理神事、教育、秘书、历法等职,金文并称之为“卿士寮”、“太史寮”。
卿士之下有司徒、司马、司空三大夫,司徒掌管土地和役徒,司马掌管军赋和车马,司空掌管筑城修路等重大工程。
太史之下有内史、御史、太卜、宗伯、乐师等职,内史掌管策命卿大夫之事,御史掌管档案,太卜掌管占卜,宗伯掌管祭奠礼仪,乐师掌管音乐与教育。
临时设置的辅导君主礼仪的称“相”,总管王家事务的称“宰”或“太宰”、“冢宰”,负责王宫警卫并教习武艺的称“师氏”或“师”,王宫的卫士称“虎贲(bēn)”,王的近臣称“小臣”。
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职官
三、爵、勋、品、阶
4、阶 阶即阶官,又称散官,宋朝称寄禄官,是表示 官员实际等级的阶位和称号。 有些官称并无 实际职务,只是授予年老有病的旧臣或有一定 勋劳的人,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某种礼遇的 依据,而不负实际责任,这样的官叫做散官。 古代职官情况异常复杂,而且各朝都有变化, 可以中央、地方两方面大致掌握。 地方官职: 大政区称郡、州或称省,长官分别称郡守、太 守
二、地方官制
秦统一后,万户以上的县称令,万户以下的县 称长。 汉武帝初置十三州,每州设刺史(有时称牧)。 西周实行分封制,地方长官为诸侯与大夫两级, 诸侯的封地叫国,大夫的封地叫邑。 唐代的军区置都督府,都督加使持节称节度使。 宋代朝廷派朝官知(主持)某县事,简称知县; 州的行政长官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
一、中央官制
宋代正规军都称为禁兵,三衙长官分别称为殿帅、马 帅、步帅,合称三帅。教练武艺的军官称都教头、教 头,单称教头的地位很低。 元朝成吉思汗时的卫队叫“怯薛”,首长称怯薛长。 明代军队实行卫所制。卫是基本的军事编制,下设千 户所和百户所。其长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 户,旗下还有总旗、小旗。皇帝的亲军从十二卫增至 二十六卫。 清代的军队分为八旗与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包括满洲 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 清代为镇压农民起义而 在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称为“勇”,其军队称为“勇 营”。
一、中央官制
5、学官 学官又称教官,是指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 传说夏代就有学校。最早的学校叫庠(xiáng)、序、 校,。 西周的学校有大学、小学之分。天子的大学叫辟(bì ) 雍,诸侯的大学叫頖(泮pàn)宫。 秦及汉初有博士官。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成为一种教 职,博士讲学的地方称太学,博士弟子称太学生,博士 就是当时的大学教师之称。。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一、制度的背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形成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有着密切关系。
早在商代,由于武庙、宗庙、祖庙的建立,宫廷中便出现了吏、仆、属等人员来管理宫廷事务。
周朝的封建制度奠定了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基础,封建诸侯通过诸侯大夫来管理谏纳卿士,这样建立了一个具有等级森严的职官系统。
而在秦朝,由于强化了集权制度,建立了县官制度,使得地方行政机构的职官制度也得以建立。
随后的汉朝,明确制定了九等官爵的制度,进一步将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发展得更加完善。
二、制度的结构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结构非常复杂,一般分为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
中央官制按照从上到下的层级分为数个最高行政机构,如太常、太宰、太尉、司徒等,而每个行政机构里又分为不同的官职,如太宰下辖的有协律、将军、大鸿胪等。
地方官制则按照地区来划分,例如北方的京兆府、南方的揚州府等,每一个地区里都设有地方官员来管理行政事务。
此外,还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官员,如太常寺、大行台、盐铁署等。
这些机构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官员任命与管理系统。
三、制度的运作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运作一般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的。
首先,中央政府通过选拔考试的方式选出一部分优秀的人才,然后根据岗位需求将其分配到不同的职官中。
官员们将按照等级进行排名,官职越高,责任越大,待遇也越高。
此外,中国古代职官制度还注重官员的监管与考核。
官员在就任之前需要接受考试或面试的检查,而在任内也会接受不定期的考核与评估。
如果官员表现出色,则有可能获得晋升或奖励;如果表现不佳,则有可能被贬谪或惩罚。
四、制度的影响中国古代职官制度对中国古代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这一制度的完善为中国古代政府的运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通过选拔与任命,政府能够获取到一批能力较强的官员来管理行政事务,从而提高政府的运作效率。
其次,职官制度的运作也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制度。
官员们的晋升与贬谪是按照一定的规则与标准进行的,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公正的现象发生。
《古代职官制度》课件
官员被罢免的原因
介绍了官员被罢免的常见 原因。
晋升条件和途径
探讨了官员晋升的条件和 途径。
晋升与家世、功绩、 学历
说明了晋升与家世、功绩 和学历的关系。
结论
1 发展演变
2 影响和意义
描述了古代职官制度的发展演变过程。
探讨了古代职官制度的影响和意义。
3 启示与现实意义
阐述了古代职官制度对现实的启示和意义。
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基础,具有官职等级分明、官员选拔重视文化素养和家 世背景以及官员职责职权明确等主要特点。
官职等级制度
九品官人制
官员根据等级分为九品,决定了待遇和权利的不同。
待遇和权利
重点介绍了不同等级官员的待遇和权利。
官员职级示意图
图示了不同等级官员的职级。
官员的选拔
1
乡试、会试、殿试
解释了乡试、会试和殿试的含义。
选拔流程Biblioteka 2详细介绍了官员的选拔流程。
3
文化素养和家世背景
强调了文化素养和家世背景在官员选 拔中的重要性。
官员的职责和职权
不同官职的职责和职权
列举了不同官职的具体职责和职权。
官员兼任多个职务
讨论了官员兼任多个职务的情况。
制约和约束
解释了职权相应的制约和约束。
官员的罢黜和晋升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
中国古代职官制度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历经数千年,形成了一套复杂且多变的官僚系统。
这套制度从西周时期开始逐渐发展和完善,经历了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变革。
以下是中国古代职官制度的一些关键特点:一、西周时期●官职分封制:基于封建制度,君主将土地和政治权力分封给诸侯和贵族。
●九品中正制:这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主要根据官员的品行和家世来确定其官职。
二、秦朝●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吏部选举:官员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开始有了科举考试的雏形。
三、汉朝●推恩令:为了稳定社会,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如推恩令,将官职赐予功臣的子孙。
●九品官人法:类似于西周的九品中正制,依据家世和品行选拔官员。
四、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确立科举考试为主要的官员选拔方式,减少了对世袭制度的依赖。
●三省六部制:形成了完善的官僚机构,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五、宋元明清●科举制度的发展:科举制度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出现了不同级别的考试,如乡试、会试和殿试。
●内阁和六部:明清时期,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六部则负责具体事务。
六、特点总结●等级制度:官员分为不同等级,有严格的品级之分。
●考试选拔:从隋唐开始,科举考试成为主要的官员选拔方式。
●官僚体系:形成了一套复杂的官僚体系,包括地方和中央两个层级。
●世袭与任命:早期官职多半世袭,后来逐渐转向考试和任命制度。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不同朝代在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摇摆。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科举制度,它促进了社会流动,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古代文化——职官制度
古代文化——职官制度古代文化,职官制度古代文化中的职官制度是指古代社会中的各种职位和官职的设立、职责分工以及选拔任用的制度。
在古代文化中,职官制度是维系社会秩序和统治者权力的重要方面,也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古代职官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人类社会。
当时,人类开始建立社会组织,为了更好地管理事务,必须将各种任务分工,有人专门负责农耕,有人负责狩猎,有人负责守卫领地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需要有一些人来统筹协调各种事务,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于是,各种职官制度逐渐产生。
最早的职官制度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夏朝、商朝和周朝等时期。
在这些朝代中,国家事务由君主和贵族们共同管理,具体的职官则主要由贵族子弟担任。
这些职官有的是管理领地的官员,有的是负责司法和征税的官员,有的是军事将领等。
职官制度的实行,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和治理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职官制度逐渐演化,趋向更加规范和系统化。
在中国的秦朝时期,实行了较为完善的官僚体制。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设立了非常庞大的官僚系统,各级官员按照等级层次和行政区划,负责不同的事务。
这些官员通过考核选拔,以及严格的晋升和降级制度,确保了官员们的忠诚和能力。
不仅在中国,职官制度也在其他古代文明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古希腊的雅典城邦就采用了较为完善的职官制度。
雅典的市民由选拔出的官员组成,他们负责行政、立法和司法等方面的工作。
这些官员都是公职人员,不但不领取工资,还需要自己出钱操办公务。
这种职官制度在中小规模的城邦中较为常见,而在大型帝国中较为少见。
职官制度在古代文化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首先,它有助于确保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通过设立各种职位和官职,可以让合适的人负责相应的事务,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职官制度为统治者提供了一种控制和操纵社会的手段。
通过选拔和任用合适的官员,统治者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巩固自己的权力并加强统治。
最后,职官制度还反映了社会的等级结构和价值观念。
中国古代官职制度
中国古代官职制度
中国古代官职制度是指在国家机构中担任一定职务的官吏,包括职官的名称、职权范围和品级地位等方面的内容。
中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比如,皇帝下有丞相或称宰相佐理国政,统领百官。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司,下设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也是一大特色。
科举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的一种选官制度,与职官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是我国古代国家制度中的一项重大发明。
第三讲中国古代职官制度(1)
军机处: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 “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
的中枢权力机关。
二、国君
夏、商、周:后、王 天子、天王 予一人 春秋以后各国国君亦称王 秦汉以后:皇帝 战国以前帝为天神称号 朕 陛下 上 制、诏、敕、谕旨、圣旨 皇后 皇太子 皇太后 临朝称制 垂帘听政 太上皇 少数民族:单于、可汗、赞普
外廷官 即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员,以尹为长,另有卜, 作册,亚服等各种名目。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 其中最著名的是伊尹。伊尹,姓伊名挚,尹是官 名。伊挚曾“为有莘氏媵臣(陪嫁的奴隶)”, 得到商汤的赏识,“汤举任以国政”。《史记· 殷 本纪》记载,商汤死后,继承王位的外丙、仲壬 相继死去。伊尹立汤的嫡长孙太甲为王。太甲即 位后,违背商汤所立的法度,暴虐无道,于是伊 尹把他放逐于桐(河南虞城东北),由伊尹代王 施政。三年以后,太甲认识了自己的过错并有所 悔改,伊尹才把他迎接回来并“授之政”。伊尹 的儿子伊陟,也身居高官,“帝太戊立伊陟为 相”。
西周 西周是在夏、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 非常强大的国家。它的强大不仅仅由于它广袤 的国土、更是由于它丰富的文化,这其中就包 含着政治思想的传承。西周严格的施行宗法制 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建立了周天子-卿士-诸 侯-卿大夫-士-国人的统治序列。就官制而 言,大体上有卿国家、并且从诸侯手里领受世袭采邑。
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 成为了一种篡位夺权的手段。南北朝制度多 变,皇帝所与议论政事或委以机密者,即是 宰相,官名有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 令、仆射或将军。其位最尊、权最大者则为 录尚书事。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 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 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 言为侍中。唐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 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
中国古代历代官制
司农寺、太府寺(以上主官都为卿)、国子寺(掌学校, 主官为祭酒)、将作寺(主官为大将)
文官俑
隋朝归附的官僚马三宝
隋朝宦官
上朝图
隋朝官服
(二)唐朝
• 宰相:唐代称右相、凤阁令、紫微令等。 • 三省六部(中书省 门下省 尚书省) • 尚书省 : • 吏部:掌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 • 户部:掌全国户口、土地、赋税、钱粮、财政收支 • 礼部:掌礼仪、祭祀、科举、学校 • 兵部:掌武官选用及军事行政 • 刑部:掌全国司法行政 • 工部:掌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
楚国令尹 春申君
范蠡(LǏ)
(六)秦朝
• “三公”:丞相(掌理全国政务)太尉(掌军事) 御史大夫(掌监察兼秘书,相当于副丞相)
• “九卿”:奉常(掌祭祀礼仪)、郎中令(掌宫 殿掖门)、卫尉(掌警卫)、太仆(掌车马)、 廷尉(掌刑罚)、典客(掌少数民族及对外事 务)、宗正(掌皇族事物)、治粟内史(掌财 政)、少府(掌税收)
门下省(尽规献纳,纠正阙违) 南北朝:与两晋大致相同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大臣和地方官的重要僚属: • 主簿(相当于办公室主任) • 参军(秘书或参谋)等
宰相们
魏晋南北朝 官服
三、隋唐官制
隋、唐
(一)隋朝
•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不关事,纯属荣誉职) •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参议国家大事,无实权) • “五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 • “三台”:御史台(设御史大夫一,御史中丞二,御史若
• 卜(负责占卜之事)
• 作册(与后世的史相当,负责记录的官吏)
古代文化——职官制度
古代文化——职官制度古代文化,职官制度古代文化中的职官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古代社会政治组织和管理体制之一、职官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和变革,对于塑造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及其独特的文化传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的职官制度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商代,经历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等时期的演变和发展。
但是真正完整和系统的职官制度则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秦代开始形成,不过该制度在汉代进行了进一步和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要制度。
职官制度是根据职位等级和功绩来安排和管理官员的职务、待遇和任命。
根据职官制度,官员根据官位等级的高低,按照特定的程序晋升和升迁。
官员的职务和待遇不仅取决于其个人才能和功绩,还与其家世和出身有关,有明确的上升和下降规则。
中国古代的职官制度有严格的等级区分,最高级别的称为“九品中正制”,官员按照等级分为九品,每个品级又分为上中下三等,拥有不同的头衔和待遇。
等级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官员的权力、荣誉和社会地位。
除了官员的等级划分之外,职官制度还对官员的任命、考核和晋升设置了具体的制度。
例如,官员的任命是由皇帝或朝廷正式任免,有明确的程序和规定。
同时,官员还需要参加科举考试才能晋升到更高的官员职位。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特有的选拔制度,通过考试选拔有才能的人才进入官场,为官员的选拔提供了公平和公正的机制。
职官制度在古代中国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为国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政府机构和组织体系,使得国家能够有序地进行管理和治理。
其次,职官制度为社会成员提供了一个晋升和发展的途径,使得个人能够根据自身的才能和努力实现社会地位的提升。
同时,职官制度也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规范了官员的行为和责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公平。
然而,职官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例如,由于官员的任命与家世和出身有关,出现了官僚主义和世袭现象,阻碍了社会公平的实现和进步的发展。
另外,职官制度的等级划分也导致了权力的集中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削弱了地方自治的可能。
古代职位表
古代官职制度与职位表
CREATE TOGETHER
DOCS
01
古代官职制度的历史演变
先秦时期的官职制度
夏朝时期的官职制度
• 主要官职有卿、大夫、士等 -官职分工明确,负责政治、军事、祭
祀等方面的工作
商朝时期的官职制度
• 主要官职有尹、宰、师等 -官职等级制度逐渐完善,权力集中在上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职制度
三国时期的官职制度
• 主要官职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
• 官职制度受到战乱影响,但仍保持一定稳定性
两晋时期的官职制度
• 主要官职有丞相、御大夫、太尉等
• 官职制度进一步发展,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
南北朝时期的官职制度
• 主要官职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
• 官职制度受到战乱影响,变动较大,但仍有参考价值
层官员手中
⌛️
西周时期的官职制度
• 主要官职有公、卿、大夫、士等 -官职制度更加严密,等级森严,
有利于维护封建秩序
秦汉时期的官职制度
秦朝时期的官职制度
• 主要官职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
• 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官职分工明确,权力高度集中
汉朝时期的官职制度
• 主要官职有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
• 官职制度逐渐完善,实行察举制度,选拔人才
中央官职
⌛️
军队官职
•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等
• 大将军、将军、校尉等
地方政府官职
• 刺史、长史、司马等
宋朝的官职职位表
中央官职
地方政府官职
军队官职
•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
• 知州、通判、县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尉(执金吾):掌京师治安 将作大匠:掌宫室、宗庙、陵寝及其它土木营建 大长秋:掌宣达皇后旨意与管理宫中事务
以上合称十二卿, 两千石 下辖各令
宫廷事务机构大大膨胀,君主家事与国事 不分,政治事务与宫廷事务混杂在一起
精品文档
魏晋以后尚书省的迅速发展 秦代尚书台共七人: 尚书令、仆射、丞,尚书四人 汉代分曹 人数增加 尚书 侍郎 曹演变为部 隋唐确定为六部:
精品文档
4、魏晋南北朝
尚书台(省)从内廷独立出来,成为中央执行政务总 机关 尚书令、尚书仆射、录尚书事、领尚书事皆为宰相
中书省的设立:新的文书处理机关 中书监、中书令亦宰相之职 凤凰池
皇帝侍从机关:侍中寺——门下省 南朝宋始侍中亦掌管机要
三省长官并称宰相
精品文档
5、隋、唐
不设丞相、相国 中书决策,门下审议,尚书执行 隋及唐初:三省长官并为宰相
春秋 县(兼并来的土地)——大夫、守、 公、尹 郡(边远地区)——守、太守
精品文档
一、国君
夏、商、周:后、王 天子、天王 予一人
春秋以后各国国君亦称王 秦汉以后:皇帝 战国以前帝为天神称号 朕 陛下 上 制、诏、敕、谕旨、圣旨 皇后 皇太后 临朝称制 垂帘听政 太上皇 皇位继承人:皇太子(皇太叔、皇太弟) 王师 勤王 少数民族:单于、可汗、赞普 入主中原后一般称皇帝
精品文档
中书令(内史令、内书令、右相、凤阁令、紫微令) 侍中(纳言、左相) 尚书令 尚书左、右仆射(尚书左、右丞相) 政事堂(中书门下):宰相办公处 中期以后:三省长官皆被架空,成为虚衔,以其它官职行使
宰相职权 加衔: 参掌机秘 参预朝政 参知政事
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精品文档
副宰相:参知政事 元丰改制以后屡有变迁 正宰相: 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太宰兼门下侍郎 、 少宰兼中书侍郎 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
二、宰相
最高执政官的统称 宰相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后期 《韩非子》:“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
将必发于卒伍。” 1、春秋时期 令尹 相 2、战国时期 各大国普遍设立宰相 相邦 相国 相室 丞相 相 令尹 由国君家臣发展而来,与巫史公卿不同
精品文档
3、秦代 丞相(左、右丞相,中丞相) 4、汉代 汉初承秦制:丞相(左、右丞相,相国)
御史大夫:丞相之副 太尉:最高武官(不常置) 汉武帝时代——政务转移到内廷,丞相徒有虚名 尚书台:新的政务中心 尚书令(中书令) 录尚书事、领尚书事:地位更高的官员负责尚书台事务
精品文档
西汉末 丞相——大司徒 御史大夫——司空
东汉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后汉书》:“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
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东汉以后丞相非复寻常人臣之职
第二讲 古代官制
精品文档
概述
1、职官的产生 国家产生以后出现职官 原始社会的氏族或部落首领不是官 后、伯、大人、火师、历正——社会公仆
“三皇五帝”的传说非信史 夏朝:我国官职设置之始
精品文档
2、古代官制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夏、商) 国家规模小,国家机构简单,没有明确分工。
君主:后 、王 “夏后氏” 后羿射日 史(卿史、大史)、巫:神权的体现者,权力最大 夏代职官:羲和、大理、官师,多由巫、史担任, 世袭
吏、户、礼、兵、刑、工 正副部长:尚书 侍郎 正副司长:郎中 员外郎 唐宋以后六部取代九卿执掌具体政务
精品文档
明清废宰相,六部地位提高 六卿、左都御史——七卿 清末责任内阁——外务部、民政部、度支
部、学部、法部、陆军部、海军部、邮传 部、农工商部、理藩部,各设大臣
精品文档
四、地方长官
西周 分封制,诸侯与大夫为地方长官 诸侯(国)、大夫(邑)
门下平章事 左丞相、右丞相
精品文档
副宰相: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 枢密使、枢密副使亦执政官 宰执 使相非宰相
王安石罢相后:镇南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 事判江宁府
精品文档
7、辽、金、元
基本采用汉制又有所不同
辽:北面官、南面官两大系统
北面官(治契丹本部):北宰相府、南宰相府
各设左、右宰相 总知军国事 知国事
国王亲属亦得参与国事,多无明确职务 商:父师 、少师:王族长老,辅佐指导国君 国君家臣(臣、宰、尹)参与部分政事
精品文档
第二阶段(西周至春秋) 最高君主:王(天子、天王)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
臣。” 诸侯(国) 大夫(邑) 王室机构:中央政府 诸侯、大夫机构:地方政府 王族、外戚掌握军政大全,巫史地位下降
南面官(治汉人):采用三省制但权力不大
金:只设尚书省
正宰相:尚书令 左、右丞相
平章政事
副宰相:左、右丞 参知政事
元:只设中书省
正相:左、右丞相 平章政事
副相:左、右丞 参知政事
精品文档
8、明代
初承元制,寻废丞相,六部尚书分掌国事,皇帝 总其成
内阁大学士:皇帝顾问兼秘书 华盖殿 谨身殿 武英殿 文华殿 文渊阁 东阁 内阁职权逐渐超出六部之上 不称宰相的宰相 辅臣——首辅(元辅 )、次辅 大学士权力有限:票拟 批红 后期司礼监太监成为事实宰相
精品文档
中央政府: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 卿士为首的政务部门 太史为首的神事、教育、秘书部门 军事、行政、司法、外事 司徒 司马 司空 司寇 大行人
诸侯国
职官设置与王室大致相同 卿(正卿、政卿)由周天子任命并世袭
精品文档
第三阶段(战国至清末) 君主地位大大提高,权力高度集中,巫
史和宗室贵族不占重要地位,君主的臣仆和 侍从上升到主要地位。
精品文档
9、清代
大学士、协办大学士:地位高而实权轻 实际宰相:南书房行走、军机大臣 历代宰相制度之特点:
变化频繁,无固定名号,无固定人数 原因:君主离不开宰相又担心宰相权力过
大,遂以侍从之臣取代长官
西周:司徒、司马、司空、司寇、大行人、宗伯 秦汉:九卿 太常卿(奉常):掌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宫殿门户的守卫 卫尉:掌宫门警卫 太仆卿:掌皇帝车马,兼管全国马政 廷尉:最高司法官 典客(大鸿胪):掌接待少数民族事 宗正卿:掌皇族事务 治粟内史( 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 少府卿:掌皇家钱财、皇室用品供应及各项宫廷服务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