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教学.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教学
名著的阅读教学应该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著阅读教学,欢迎参考阅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即语文教学过程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关注学生人格、思想、道德等教育,教师要善于营造大的语文场。丰富的的课外阅读是一个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好母语、培养人文素养的必由之路,而高中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关键在于教师的“导”,即教师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不断培养学生对于经典名著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语文能力。
:名著导读导什么如何导怎么读
文学名著是人类历史的缩影,更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艺术瑰宝,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增加高中生语感积累,扩大知识范围,提高人文素养;还能丰富精神世界,锤炼意志品质。同时,在高中新教材《语文》(必修1-5)也设计“名著导读”这一版块,将它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走近名著,与经典同行,感受文化熏陶,感悟人文情怀。但目前,高中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所以,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中的“导读”作用就尤为重要,“导”什么,怎么“导”,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从导的方法上下功夫,根据学生学情特点及名著相关材料,制定有效的导读教学方案,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喜爱,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导”什么
高中语文“名著导读”部分包括三部分,即背景介绍、作品
导读、思考与探究。背景介绍主要是介绍作者情况和作品产生的主要社会、历史背景以及在文化或文学史上的地位。作品导读部分包含的内容比较丰富。对全书内容的简要概括,对书中人物形象的性格剖析,对全书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深入分析。思考与探究一般包括2~3道思考题。这些思考题有的侧重于思想内涵的理解,有的侧重于艺术表现方法的探究,有的侧重于结合现实,深入理解名著的文化意义。学生可在读完全书之后,通过独立思考,得出自己的结论。
名著导读不同于名著本身,老师对学生进行名著导读实际上只是起个示范作用,只是引导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梗概和人物形象,实际上它无法体现名著所蕴含的那种深刻的思想内容,独特的语言风格和娴熟的艺术技巧,也不能产生学生个体阅读差异和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名著导读时,必须摆正导读的位置,借名著导读这个平台,把学生引进名著的大门,引导学生学会独立阅读,主动阅读整部书籍,如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名著导读”该如何导?
1、由课文阅读扩展自然导入课外阅读。
语文是一门深奥而广泛的学科,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拓展学生的视野与知识面,往往采用比较阅读或联系拓展的方法,丰富课堂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扩展的自然导入可以更能激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带进名著世界。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就可以联系到《红楼梦》,学习《论语十则》《先秦诸子散文》就可以联系《论语》等等。因为是课堂学习,学生对这些选读部分有一定的深入了解,同时又不能全面了解其中的情节发展,人物关系,社会背景等,自然有探求的愿望,利用这一点可以让学
生走进名著。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名著,不仅更能深入的了解课文,更能激发学生对于名家名著的兴趣。
2、以视觉画面播放精彩片断吸引学生走入名著。
我所在的学校是农村学校,虽然学生已经是高中生,但由于家庭、学校、学生自身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的视野相对比较小,阅读面比较狭窄,我们就可以利用视觉画面冲击播放精彩片断,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激发学生对于名家名著的阅读兴趣。比如:在讲学习《红楼梦》名著导读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看林黛玉进贾府,香菱学诗等精彩片段,这些片断人物形象突出,视觉效果好,一旦学生对于这些人物和故事感兴趣,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自觉主动地阅读原著,在原著中重温片段的经典,并由此引起对原著的整体阅读,从而找到阅读的乐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时下流行的“百家讲坛”等栏目,比如电视热播的名著变体——于丹《〈论语〉心得》、四大名著电视剧等,网络中关于某些名著的热门话题等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结合这些媒体热点,紧扣学生心理导入名著能最大限度地激趣,促进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体验。
3、展开丰富多彩的故事会激发阅读兴趣。
我们现在的高中生虽没有读多少文学名著,但或多或少知道有关名著的一些有趣的故事,所以我们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故事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知道多的带动知道少的,知道少的带动不知道的,逐渐形成浓郁的阅读氛围。比如讲《三国演义》时,就可以让看过的男同学们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讲三国中感动的故事,进而促使全班阅读的形成。
4、借助名家名言、歇后语、俗语成语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现在我们知道的很多歇后语、俗语成语都是来自名著本身,
以及一些名家名言,学生往往对这些比较感兴趣,所以我们可以引荐这些引导学生走进名著世界,感悟名著文学都有的魅力。比如:可以以“一纸荒唐言,满眼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诱发学生对《红楼梦》的兴趣;以“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向学生介绍《西游记》;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向学生推介《论语》;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向学生推荐《名人传》里《贝多芬》;以“知识就是力量”向学生介绍《培根随笔》等等。
三、怎么读
在采用了灵活多样的导引后,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欲望,但由于高中学生学习负担相对比较重,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听任学生自己盲目阅读,必须进行阅读方法的引导,才能读有所获,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标,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比较重要:
1、推荐适合的书籍名目:
依据高中生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任课教师参考教材中“名著导读”部分的书目,选定一定数量的书目推介给学生,每学期1~2部为宜,要求在一定的时限内读完。比如在讲导读《红楼梦》时,就要求学生课外一定阅读原著的前五回,因为要读懂红楼梦,因为前五回里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包括人物的命运,写书的缘起等等,并指导学生仔细体会其中的精彩章节,领会书中的深意,这样可以做到课内课外阅读相结合,减轻学生负担,提高阅读效率。当然,如果学生学有余力,还可以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读物可以进行阅读。
2、介绍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语文名著导读中,我们只注意兴趣的培养还不够,还应当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让孩子读出门道,读出味道,读出兴趣。依据书目的编排结构,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