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的历史渊源以及现代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中医药2015年11月第10卷·401·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的历史渊源以及现代临床应用

张效丽1张一航2马 良3(通讯作者)

(1.山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 250011;2.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250062;3.山东省中医院显微骨科 250011) 【摘 要】通过比较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之间的关系,阐述方剂之间的变化与联系。对比分析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的组方以及各自主治范围的异同,探讨中医古方对于现代多种疾病的意义。

【关键词】肾气丸;六味地黄丸;药物组成;历史渊源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02(2015)02-0401-01

说到补肾,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六味地黄丸,却很少有人知道金匮肾气丸的由来,其实,《金匮》肾气丸才是补肾方剂的鼻祖,六味地黄丸其实是由肾气丸演化而来,这两个方剂是一脉相承,是源和流的关系。

一、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的历史渊源:

肾气丸的记载最早见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金匮要略》中,后世又称之为《金匮》肾气丸。药物组成有:桂枝、附子 、干地黄、山药、山萸肉、泽泻、丹皮、茯苓,共八味药【1】,后世医家经多次临床验证及使用,总结一系列相关经验,衍生出其他类似方剂,如千金肾气丸,肘后肾气丸,八味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等【2】,至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决》中结合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于是去肾气丸之偏重温阳之桂枝附子,改干地黄为熟地黄,组成后世著名的六味地黄丸,后人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杞菊地黄丸,七味都气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等方剂。

二、肾气丸方名的来源与六味地黄丸的功能主治的异同

由于其药物组成,剂量以及君臣佐使的不同,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在功效与主治上各有侧重,肾气丸偏重于补肾气,平补阴阳,六味地黄丸则侧重于补肾阴。

金匮肾气丸为医圣张仲景的名方之一,功能填精益髓,温补肾阳。临床应用颇为广泛。

肾气丸以地黄为君,方中地黄味厚滋阴养血,补肾益精力宏,故用为君药,辅助滋补阴精之品,加强熟地力单之不足,山茱萸酸温滋补肝阴而涩精,肝肾同源于阴血, 地黄与山萸合用滋补肝肾, 既补阴精 又可防肝虚之盗伤,山药甘平补脾益肾,滋润而固精,既能助后天之化源,又可滋脾补肺,而助上源之水以濡下,三药合力滋阴补精,源流兼顾,且助封藏之能,使精藏而无泄。阴精被耗肾气始虚,肾阳必随之而衰,现阴精得充,当辅以温阳之品蒸化阴精以生肾气,故用附子温振阳气,合熟地温补已虚肾阳而行化生肾气之能;桂枝温阳行水,助附子温阳化气利水道以泄阴浊之水。更用甘温补中资化本源之蜂蜜为赋形之品,意在缓补,防其甘厚缓中,故以淡盐水送服为使, 引药力直驱于下【3】。

肾气丸在补肾水之余,又稍佐温补之桂枝附子,取其“阴中求阳”之意,景岳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然而欲“求阳”必是阳虚见证,当以补阳为主,主力补阳,佐以少量补阴药物,一来避免温燥伤阴,又可阴阳互补,才能真正“阴中求阳”。肾气丸中,桂枝附子之量为滋阴药品的十分之一,其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不在补阳而在补气,后世医家往往将肾气丸归入补阳剂中,其实是有失偏颇。

陈修园云:六味丸补肾水,八味丸补肾气,而其妙在于利水。六味地黄丸除掉温补之品,偏重于滋阴,而肾气丸主要是补肾气,同时可以温化利水,使水液循于常道。肾为水之下源,故补肾气则水有所主, 各归其道,诚如柯琴之曰肾气丸: “不曰温肾,而曰 肾气,斯知肾以气为主…….”,因此考肾气丸以其方药作用而立名。肾气不足,气化失司,水液代谢失常,或为小便不利,或为小便反多。金匮肾气丸通过补精化气,调补肾气之阴阳以复肾气。

六味地黄丸除去肾气丸中温热之品,内含三补三泻,侧重于滋阴,适用于肾阴亏虚而阳气尚足的肾水枯竭证。方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辅以山茱萸肉滋养肝肾而固肾气,山药健脾益胃以助运化,共为臣药;三药相伍,滋养肝肾脾,为“三补”,其中重用熟地黄以补肾阴为主,是以补其不足而固其本之故。泽泻淡泄肾浊,茯苓渗利脾湿,二药合用引浊邪下行,起“推陈致新”之用;丹皮凉泄肝火,以利山萸肉之养肝。纵观全方,补泄结合,开合相济,以补为主,以泄为辅,共奏滋阴补肾之剂【4】。最早记载于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金匮要略》桂附地黄丸减味变化而来。原治小儿肾虚、发育不良、囟开不合、五迟五软、神气不足等症,被誉为“补阴方药之祖 ”。《小儿药证直决笺正》云:“仲阳意中,谓小儿阳气甚,因去桂、附而创立此丸,以为幼科补肾专用”,适用于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舌燥咽干,小便淋漓,以及小儿囟门不合,舌红少苔,脉沉细数等症。费伯雄在《医方论》有云:“药止六味,而有开有合,三阴并治,洵补方之正鹄也。”

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之间,除去桂枝附子,其余药物剂量与所起疗效大致相同,而肾气丸中所用桂枝附子用量,占据其余六味药总量的十分之一,在补阴的同时微微补火,取到同补阴阳之效。通俗地说,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同补肾水,而肾气丸更像一杯温水,六味地黄则更像一杯凉水,临床用药时可斟酌使用。

三、肾气丸的现代应用

金匮肾气丸是至今仍在中医临床被广泛使用的名方之一。其治疗范围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口腔、眼、耳鼻喉、皮肤、老年病等多个学科的众多疾病,其治疗范围的不断扩展,充分体现了中医独具特色的,异病同治法则。近年来, 金匮肾气丸的药理研究进展较快。如张家玮【5】等报道,通过对实验动物的作用机理及治疗效果观察,金匮肾气丸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抗衰老、抗突变、抗辐射损伤、调节神经体液、改善心血管、血糖、血脂代谢等多方面的作用。张瑞【6】等报道, 金匮肾气丸能影响实验动物的心血管、生殖、神经内分泌、造血及免疫等系统,具有延缓衰老、促进骨细胞增殖、康复肾虚模型等作用,这些研究为金匮肾气丸的临床新用提供了科学的实验证明。

四、六味地黄丸的现代应用

六味地黄丸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肝肾阴虚,虚火上升所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呜耳聋、遗精盗汗、骨蒸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近代大量的药理研究表明,六味地黄丸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免疫力低下导致的各种疾病,已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在病证结合、方证相应理论指导下,刘巍【7】等人将六味地黄丸进行 改良,从补肾降压治则治法指导下的经验方“补肾降压方”治疗高血压病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还发现在降压药控制血压基础上加服本方还能减轻西药不良反 应。 吴伯姝【8】等人通过大量的试验研究,认为六味地黄丸中六味药的活性多糖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结合中医治疗未病的原则,将许多疾病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张景岳.景岳全书[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

[2]王庆胜.金匮肾气丸源流析疑.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07-01.

[3]赵宇昊,等.金匮肾气丸主治证候与君药辨析[J].中医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2-20.

[4]赵春江.金匮肾气丸与六味地黄丸异同[J].四川中医,2011-12-15.

[5]张家玮.金匮肾气丸临床应用研究概况.北京中医,2001-06-25.

[6]张瑞,宋建平.肾气丸实验研究状况[J].中成药,2004-03-25.

[7]刘巍等.论六味地黄丸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运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11-01.

[8]吴伯姝.六味地黄方不同剂型中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4-11-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