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新制度理论精选ppt
合集下载
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名家课件
2、网络论坛匿名释放的各类话语
3、全国各大媒体评论 4、学者学术评论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和内容
1 分析法
分析框架:新制度社会学的制
2 度建构理论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制度构建的两个阶段:
旧制度的去制度化过程
1
新制度的构建与维系过程
2
2、
制新 度制 建度 构社 理会 论学
中 的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2021/8/11 5、
。 2021/8/ 112021 /8/112 021/8/1 12021/ 8/118/1 1/2021
生活总会给你谢另一个谢机会,大2021家/8/117:34:07 AM 6、
2021/8/112021/8/112021/8/1 1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21:19:48
另一方面是改革者主观上的失误:
制度变革程序上的失误——没有从制度的文化认知入 手而是从操作性的规范层面入手;
对教师的专业地位认识不足 ;
方案本身的一些失误,存败的原因
1.
改革的制度取向:学术资本主
2. 义?
2
改革的制度取向:学术资本主义?
• 新型学术生产制度
知识是否得到生产以及在什么规模上得到生产,取决 于知识在学术市场上的价值,有没有购买者,购买者 能出什么样的价?
分分析析框框架架
规范层面
法令规章 规范
社会关系
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分 配与博弈
文化--认知 制度的合法性,被社
会群体接纳
一、
前言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三、 研究的发现与分析
四、 五、
结论与讨论 余论
3、全国各大媒体评论 4、学者学术评论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和内容
1 分析法
分析框架:新制度社会学的制
2 度建构理论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制度构建的两个阶段:
旧制度的去制度化过程
1
新制度的构建与维系过程
2
2、
制新 度制 建度 构社 理会 论学
中 的
积极向上的心态,是成功者的最基本要素2021/8/11 5、
。 2021/8/ 112021 /8/112 021/8/1 12021/ 8/118/1 1/2021
生活总会给你谢另一个谢机会,大2021家/8/117:34:07 AM 6、
2021/8/112021/8/112021/8/1 1
人生就像骑单车,想保持平衡就得往前走21:19:48
另一方面是改革者主观上的失误:
制度变革程序上的失误——没有从制度的文化认知入 手而是从操作性的规范层面入手;
对教师的专业地位认识不足 ;
方案本身的一些失误,存败的原因
1.
改革的制度取向:学术资本主
2. 义?
2
改革的制度取向:学术资本主义?
• 新型学术生产制度
知识是否得到生产以及在什么规模上得到生产,取决 于知识在学术市场上的价值,有没有购买者,购买者 能出什么样的价?
分分析析框框架架
规范层面
法令规章 规范
社会关系
行动者之间的利益分 配与博弈
文化--认知 制度的合法性,被社
会群体接纳
一、
前言
二、 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三、 研究的发现与分析
四、 五、
结论与讨论 余论
第十一章 社会制度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 显功能 是指某一制度运作的活动产生的能为其参与者
所观察得到或意想得到的结果,这些后果有助于该 单位的适应或顺应。 • 潜功能
是指一种制度运作的活动产生了不易被人们察 觉、认识到的或没有意想到的结果。 • 古代科举制:培养人才/控制人才
三、社会制度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 正功能——积极
提高了社会系统的活力和适应力,促进了社会系统各个部分之间 关系的协调、稳定和一致,为维持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做出了积极 贡献。
包括所有的职能机构及保证社会制度实施的实体。 4.设施系统
包括实质性和象征性设施,是社会制度运作的空间场所和物质基础。
三、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
社会制度的产生: • 基于人类生活的需要 • 起源于风俗习惯(萨姆纳) • 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相关(马克思) 社会制度的演进:
• 权威的三种理想类型: 魅力型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传统型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 法理型权威(legal rational authority) 在权威系统中,信仰体系具有关键作用,它决定什么是合法
或非法,因而也就决定了权威系统的根本性质。
习俗---准则---规范---制度(自然/计划)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功能
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不同层次的社会制度产生不同的功能,其影响和
制约的范围也不相同。一般来说,社会制度具有如下 基本功能:
1.行为导向功能 2.社会整合功能 3.传播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4.社会化功能
二、社会制度的显功能与潜功能
•社会学的研究重点:中间层次的制度 一、经济制度 二、政治制度 三、教育制度
一、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生产和分配物品以及服务的制度化体 系,它规范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经济行为。
所观察得到或意想得到的结果,这些后果有助于该 单位的适应或顺应。 • 潜功能
是指一种制度运作的活动产生了不易被人们察 觉、认识到的或没有意想到的结果。 • 古代科举制:培养人才/控制人才
三、社会制度的正功能与负功能
• 正功能——积极
提高了社会系统的活力和适应力,促进了社会系统各个部分之间 关系的协调、稳定和一致,为维持社会系统良性运行做出了积极 贡献。
包括所有的职能机构及保证社会制度实施的实体。 4.设施系统
包括实质性和象征性设施,是社会制度运作的空间场所和物质基础。
三、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
社会制度的产生: • 基于人类生活的需要 • 起源于风俗习惯(萨姆纳) • 与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相关(马克思) 社会制度的演进:
• 权威的三种理想类型: 魅力型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 传统型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 法理型权威(legal rational authority) 在权威系统中,信仰体系具有关键作用,它决定什么是合法
或非法,因而也就决定了权威系统的根本性质。
习俗---准则---规范---制度(自然/计划)
第二节 社会制度的功能
一、社会制度的基本功能 不同层次的社会制度产生不同的功能,其影响和
制约的范围也不相同。一般来说,社会制度具有如下 基本功能:
1.行为导向功能 2.社会整合功能 3.传播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4.社会化功能
二、社会制度的显功能与潜功能
•社会学的研究重点:中间层次的制度 一、经济制度 二、政治制度 三、教育制度
一、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生产和分配物品以及服务的制度化体 系,它规范着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经济行为。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理论 PPT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பைடு நூலகம்b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subtitle style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
组织社会学课件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1.科学管理理论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罗制”。
一、组织理论发展概述 1.相关学科的研究角度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复杂的利益 博弈关系
资源配置方式
人的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一、组织理论发展概述 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 韦伯 • 泰罗
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 梅约
• 马斯洛 • 赫茨伯格 • 麦克格雷戈
• 法约尔
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帕森斯: (以组织的功能和目标为基础的分类)
经济生产组织
模式维持组织
政治目标组织
整合组织
四、组织的分类与研究方法 彼特〃布劳和W〃理查德〃斯科特: (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
的分类)
互惠组织
大众福利组织
服务组织
经营性组织
四、组织的分类与研究方法 艾特奥尼:(组织权力类型和组织成员的服从方式)
•疏远类组织
项。通过这些变项形成了不同的研究领域。
一、组织的概念与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组织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第一,在行政系统中,对政府行为的可行性,中央集权的局限 性,以及整体社会控制方式的研究。 第二,在营利性组织中,对组织的规则的形成过程、复杂程度 与组织发展的关系、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的概念 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第三,关于组织过程的研究。
二、组织的概念与运转过程
*非正式组织:伴随正式组织运转而产生的。
正式组织
以理性原则为指导
非正式组织
感性因素为指导 以感情与融洽的关系为标准
活动以成本与效率为主要标准,为此 行为规则是为共同的、不成文的行为 确保成员合作 规则 依靠正式的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或惩罚 感情的支持、赞许或厌恶来影响成员 来引导成员行为 行为 正式组织是一种实现组织目标的工具 存在的目的主要在于满足组织成员的 心理需要
《组织社会学》课件
❖ 组织学角度(见后):
第三页,共370页。
❖ 组织边界的不同:
第四页,共370页。
❖ 内在结构的差异: Intel公司:所有职员一律平等;
花旗银行:级别上的不平等。
❖ 报酬形式: 一般大学:固定工资; 工商企业:计件工资、提成等。
❖ 产品品牌:有些领域不重要,有些领域很重要。 ❖ 组织间经济交易关系:有些合同制定后靠非正式关系
维持。
第五页,共370页。
(二)组织社会学中的经典问题 1、韦伯——科层制组织 ❖ 特点:等级制度、非人格化、成员专业化、理
性—法理权威基础等;产生原因:更具效率、 国家间竞争;缺陷:不适应非正式的小型企业、 反韦伯式组织情结。 2、米歇尔斯——“目标替换”理论(《政党论》, 着眼于组织局限和弊端) ❖ 即组织正式目标被个人利益等替换。
❖ 引例二:戴尔公司雇佣IBM公司提供售后服务。 ❖ 问题引出:市场化与内部化如何抉择?由市
场到组织的转变代价是什么?组织内在化的 优势是什么?为什么组织内部有不同结构?
35
第三十五页,共370页。
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组织
❖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行为通过价格协调、个人理性选择、帕累托效率, 组织被看做一个“黑盒子”。这种市场关系是一种“非社会性”关系。在这 里,每一个人、组织的反映相同,所以,高度抽象化后的组织、消费者成为 一个没有任何社会性、只关注个人利益就可完成市场或生产活动的行动者。
非正式组织
感性因素为指导 以感情与融洽的关系为标
准
行为规则是为共同的、不 成文的行为规则
感情的支持、赞许或厌恶 来影响成员行为
存在的目的主要在于满足 组织成员的心理需要
第二十二页,共370页。
正式组织的延伸涵义:
第三页,共370页。
❖ 组织边界的不同:
第四页,共370页。
❖ 内在结构的差异: Intel公司:所有职员一律平等;
花旗银行:级别上的不平等。
❖ 报酬形式: 一般大学:固定工资; 工商企业:计件工资、提成等。
❖ 产品品牌:有些领域不重要,有些领域很重要。 ❖ 组织间经济交易关系:有些合同制定后靠非正式关系
维持。
第五页,共370页。
(二)组织社会学中的经典问题 1、韦伯——科层制组织 ❖ 特点:等级制度、非人格化、成员专业化、理
性—法理权威基础等;产生原因:更具效率、 国家间竞争;缺陷:不适应非正式的小型企业、 反韦伯式组织情结。 2、米歇尔斯——“目标替换”理论(《政党论》, 着眼于组织局限和弊端) ❖ 即组织正式目标被个人利益等替换。
❖ 引例二:戴尔公司雇佣IBM公司提供售后服务。 ❖ 问题引出:市场化与内部化如何抉择?由市
场到组织的转变代价是什么?组织内在化的 优势是什么?为什么组织内部有不同结构?
35
第三十五页,共370页。
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组织
❖ 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思想:行为通过价格协调、个人理性选择、帕累托效率, 组织被看做一个“黑盒子”。这种市场关系是一种“非社会性”关系。在这 里,每一个人、组织的反映相同,所以,高度抽象化后的组织、消费者成为 一个没有任何社会性、只关注个人利益就可完成市场或生产活动的行动者。
非正式组织
感性因素为指导 以感情与融洽的关系为标
准
行为规则是为共同的、不 成文的行为规则
感情的支持、赞许或厌恶 来影响成员行为
存在的目的主要在于满足 组织成员的心理需要
第二十二页,共370页。
正式组织的延伸涵义:
社会学概论PPT教学课件 第七章 社会制度
1、如果你的政府是以传统型权威而非法理型权威为基础, 将会怎样?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将会有何区别? 2、想象一个由女性主导的社会,那将会是怎样的社会?
教育制度
教育是一个人或一群人把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有意识地、 系统地、正规地传授给另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过程。教育制 度是针对这一过程而设立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它包括对这 一过程确定的原则、设立的规范体系和组织体系、设备设 施等。 教育制度与其他制度相比有其独特的地方,它在推动社会 进步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其功能主要是:1)传授科学文化知识;2)实现社会化; 3)文凭功能;4)社会选择功能等。
的生存和发展。
其主要内容可概括为:1)对财产所有权的规定; 2)对 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劳动分工的规定;3)对社会经济运行
中交换活动的规定; 4)对市场运行的规定;5)对经济
活动中相互承诺的规定等。
家庭制度
家庭制度是关于家庭的性质、关系、功能、权利和义务的 一套规范体系,是整个社会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节 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
一、制度创新
二、制度变迁
三、制度变迁的动力
四、中国的体制改革
一、制度创新
1、制度创新的涵义 制度创新是指在一定制度框架内对选择集或规范系统进行 革新和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旨在改变旧的制度框架,以
提高制定的合理性、有效性和效率。
2、制度创新的分类
2、制度创新的分类
二、制度变迁
二、制度变迁
(一)制度变迁 (二)制度变迁的原因 (三)制度交易
(二)制度变迁的原因
1、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的不断发展 2、现实社会制度与社会生活的矛盾 3、社会制度有自身特定的生命周期
组织社会学全.ppt
什么是社会学的角度?
• 「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角度」是个悬念, 但答案却很明显:我们并没有一个统一的 社会学研究框架;我们关注的是具体的理 论以及它们的观点和角度。 • 社会学领域中缺乏一个占统治位置的中心 理论,这个状况也有一个好处:它为在这 领域中从事研究的学者留下了一个非常大 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丰 田 汽 车 公 司
5、同一行业中的不同组织形式现象
• 英美的纺织业为大机器、大工厂生产,而日本的为 家庭作坊式(甚至还是手工)生产 • 日本的纺织公司将原料发到各个家庭去制作,而后 统一回购。
6、报酬形式
– 现象
• 教师:固定工资,而且有严格的制度限制额外收入 • 企业员工:计件工资、计时工资
• 1936年C.I.巴纳德《经理的职能》 对社会 组织进行综合研究 。 • 组织社会学是在结构学派的基础上,吸收 另外两个学派的研究成果发展起来的。如 今亦与各学科交叉,共同发展。
2、学科独立
• 40年代中期以后,社会学理论方法的研究,组织 社会学的学科独立性凸显。早期研究主要将组织视 为技术性的生产系统。到巴纳德(1938)和塞尔兹 尼克那里,不仅将组织看成技术性的生产系统,同 时看成一个试图在它们所处的环境中生存的适应性 的社会系统。 • 二战后韦伯科层制理论英译本传到美国,引起美 国社会学的关注,1956年,一本强调组织研究领域 的多学科性刊物Administrative Sciences Quarterly正式出版发行组织社会学开始成为显学。 20世纪50年代,组织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公认 领域。
– 1950-1960年代。 – 1970-1990年代。
•
•
未结束的乐章:1990年代迄今。
1、序曲:早期三派:管理学派、人际关系学派、 结构学派
制度理论培训课程(PPT 105页)
(一)制度的不同界定及评价
旧制度经济学家的界定
• 凡勃伦:“制度实质上就是个人或社会对 有关的某些关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习 惯;而生活方式所由构成的是,在某一时 期或社会发展的某一阶段通行的制度的综 合,因此从心理学的方面来说,可以概括 地把它说成是一种流行的精神态度或一种 流行的生活理论。 ”
• 制度虽然可以划分为明晰的和模糊的,但不能绝对地认为 明晰的制度一定优于模糊的制度。在动态社会中模糊的制 度由于对人们的行为规定有一定的弹性,允许人们采取一 些性质不太明确的行为,探索其后果,因此可能更有利于 人们通过试错来适用动态环境。
(二)制度结构的特征
• 制度结构是由许多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制度 安排构成的总和,它们组成了一个系统。
• 制度中的非正式规则(习俗与惯例)还具有公 共物品通常具有的非竞争性,即遵从某项习俗 和惯例的人增多不会引起社会维持该习俗和惯 例的费用增加。但制度中的正式规则往往不具 有非竞争性,正式规则所约束的人增多后,其 维持费用也会增加。例如城市人口越多,用于 维持交通秩序其适应范围或管辖范围 有大有小,但总有一定的界限。这里的范围有三重含义: 一是指适用行政区域的多少,二是适用人数的多少,三 是适用的组织多少。
康芒斯的定义
“我们可以把制度解释为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 集体行动的种类和范围很广,从无组织的习俗到 那许多有组织的所谓‘运行中的机构’,例如家 庭、公司、控股公司、同业协会、工会、联邦储 备银行以及国家。”“为个人决定这些彼此有关 的和交互的经济关系的业务规则,可以由一个公 司、一个卡特尔……一个政党或是国家本身规定 和实行。……业务规则有时候叫作行为的规则。 不管它们有什么不同以及用什么不同的名义,却 有这一点相同:它们指出个人能或不能做,必须 这样或必须不这样做,可以做或不可以做的事, 由集体行动使其实现。”
组织社会学第三版ppt 第二章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第二节 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三、对理性系统组织理论的综合评价
• 奠基性意义
• 组织是人们为有效实现某种特定目标而建立的有机体,因此它既是人类理性的产物,又是 理性的载体或工具。
• 批评
• 在理性系统组织理论的视野中,有个性的人是不存在的,至少是不重要的。 • 没有注意到组织内非正式结构的影响,更没有考察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对组织的影响。 • 只看到规范、合理的组织结构对效率的促进作用,却没有关注到这种结构可能会压抑人的
(一)权变理论
• 基本命题: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及其与总环境的关系依赖于具体情境。 • 研究内容: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部及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 加尔布雷斯:如何在可预见的任务基础上建立组织 • 洛尔施、劳伦斯:组织与环境之间的权变关系、组织分化与整合
第四节 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第二节 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二、主要理论观点
(二)科层组织理论
1.韦伯关于权威类型的分析
权威
法理型权威
传统型权威
感召型权威
第二节 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二、主要理论观点
(二)科层组织理论
2.韦伯关于科层制的基本观点
纯理性科层组织
基本职能专业化和劳动分工 有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 稳定不变的规章制度 职员非人格化 量才用人 行政效率
二、主要理论观点
(一)人际关系理论
2.需要与激励理论 • 阿德福:ERG理论 • 生存existence • 交往relatedness • 发展growth
第三节 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二、主要理论观点
(一)人际关系理论
2.需要与激励理论 • 赫茨伯格:双因子激励理论 • 激励因素 • 保健因素
社会制度 PPT课件
2.美国社会学家萨姆纳根据社会需求将制度 分为:社会自存制度、社会自续制度、自足 制度、宗教制度 社会自存制度:生存需求 社会自续制度:延续种的需求 自足制度:精神需求 宗教制度:安全感需求。
3.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将社会制度分为政治制 度、经济制度、表意整合制度、亲属制度。 政治制度:是关于权力及其合法使用的垄断及与其 它社会的关系包括战争等。 经济制度:是关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的制度。 表意整合制度:社会文化及其传播与消遣。如关于 艺术、科学、宗教、哲学、教育制度等。 亲属制度:是关于性的调整与人类后代养育的制度。
——道德 道德是由习俗演化而来的以荣辱和善恶观念来评价 人们的社会行为,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行 为规范。与习俗相比,道德对人们的控制要强一些。 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的控制,使道 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意识,让人们自觉调整自己的 行为而不越轨;道德的控制作用是通过社会舆论的 压力、监督和人内在的良心认识来实现的;道德具 有一定的普遍性、继承性和发展性。
内容:选举制度、代议制度、行政管理制度、
司法制度、政党制度、公务员制度等。 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政体形式有君主制、贵 族制、共和制、政教合一制、军事管制制等。
例4:宗教制度体系
宗教制度是人类有组织及相应群体活动的规 范体系。它由崇拜物、信仰体系、宗教仪式 及组织设备等基本内容构成。社会学侧重研 究宗教的社会功能,宗教与人类社会生活条 件、宗教与社会稳定及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 宗教是一种派生性的社会制度。早期与家庭 制度结合在一起,后期独立出来,有了专门
2.社会控制功能:控制和纠正偏离者的行为。 3.社会化功能:社会化是个人学习知识技能 和规范的过程,而制度则包含了几乎一切规 范。
第三讲:组织社会学的新制度主义学派
迈耶将组织的环境区分为两种类型: 技术环境和制 度环境。
新制度主义学派的解释逻辑:合法化机制 ①迈耶——组织环境
技术环境:指从技术的角度看待组织的运行,包括 组织外部的资源与市场、组织内部将投入转化为 产出的技术系统等。
制度环境:制度学派所关注的制度环境主要是社 会的共享观念及规范因素,也就是支撑社会生活稳 定化和秩序化的、被普遍接受的符号体系及其共 同意义。
新制度主义学派的解释逻辑:合法化机制
①迈耶——组织环境
迈耶研究了美国各州的教育体制,发现尽管美国 的教育体制是分权的,但是各州的教育体制结构 非常相近,反映了制度趋同的现象。由此,他提 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组织会有类似的内 部制度和机构?他的思路是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去寻找答案。
迈耶提出,我们必须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去研究、 认识各种各样的组织行为,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组 织现象。
第四章
共享观念的产生
共享观念的产生
在解释一个社会为什么会有共享观念这一问题上, 新制度学派接受了功能主义的逻辑。 功能主义的逻辑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人们追 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会产生某种潜在功能,它在无意 中导致了有利于社会整合的共享观念的形成和延 续
共享观念的产生
道格拉斯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用功能主义的逻辑 解释共享观念。在原始部落中,一个家族划分财产,首 先要确定谁是这个家族里的人。怎样确定呢? 有一个 条件是家族成员必须对上面的五代祖先记忆清楚,才能 证明其家族身份。然而,这种为了划分财产而记忆祖先 的活动,却产生了意外的后果,在家族成员之间出现了 有利于家族整合的共享观念——家族意识与祖先崇拜。 在这里群体整合不是人们有意识的去做的,他们的 目的是通过记忆祖先而可以参加财产分割。目的是功 利性的,但这样做在无意间产生了一种潜在的功能。 促进了群体的整合。这就是功能主义的逻辑。
新制度主义学派的解释逻辑:合法化机制 ①迈耶——组织环境
技术环境:指从技术的角度看待组织的运行,包括 组织外部的资源与市场、组织内部将投入转化为 产出的技术系统等。
制度环境:制度学派所关注的制度环境主要是社 会的共享观念及规范因素,也就是支撑社会生活稳 定化和秩序化的、被普遍接受的符号体系及其共 同意义。
新制度主义学派的解释逻辑:合法化机制
①迈耶——组织环境
迈耶研究了美国各州的教育体制,发现尽管美国 的教育体制是分权的,但是各州的教育体制结构 非常相近,反映了制度趋同的现象。由此,他提 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组织会有类似的内 部制度和机构?他的思路是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去寻找答案。
迈耶提出,我们必须从组织环境的角度去研究、 认识各种各样的组织行为,去解释各种各样的组 织现象。
第四章
共享观念的产生
共享观念的产生
在解释一个社会为什么会有共享观念这一问题上, 新制度学派接受了功能主义的逻辑。 功能主义的逻辑是:在特定社会条件下,人们追 求个人利益的行为会产生某种潜在功能,它在无意 中导致了有利于社会整合的共享观念的形成和延 续
共享观念的产生
道格拉斯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用功能主义的逻辑 解释共享观念。在原始部落中,一个家族划分财产,首 先要确定谁是这个家族里的人。怎样确定呢? 有一个 条件是家族成员必须对上面的五代祖先记忆清楚,才能 证明其家族身份。然而,这种为了划分财产而记忆祖先 的活动,却产生了意外的后果,在家族成员之间出现了 有利于家族整合的共享观念——家族意识与祖先崇拜。 在这里群体整合不是人们有意识的去做的,他们的 目的是通过记忆祖先而可以参加财产分割。目的是功 利性的,但这样做在无意间产生了一种潜在的功能。 促进了群体的整合。这就是功能主义的逻辑。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法性机制:指那些诱使或迫使组织采纳具有合法性的组织结构和行为的观念力 量
整理
6
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的冲突 由于两者的目的和要求不一致,因此常常引致组织制度间的不一致甚至冲突
如何解决制度间的冲突?——松散结构 即组织把内部运作和组织结构分离开来。一个组织采纳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并不实施, 就是因为它们只是应付外部制度环境的,对组织的内部运作并无益处 制度化组织的结构与其实际运作常常是相分离的
整理
7
理性神话 有时候,某些制度环境、文化观念等成为一种被神化的东西,使得大家不得不接 受
理性神话的形成 社会关系越来越密集,人们逐渐把一个具体领域的问题和逻辑延伸为一个大的、 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和逻辑 组织环境和组织成都越来越复杂,而组织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一个很大很神秘 的东西,因为它已经超越了个人所能驾驭的能力 组织所面对的制度环境往往具有很高的组织程度,也有利于理性神话的创造
整理
5
技术环境:效率机制 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有生产效率,即按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
制度环境:合法性机制
制度化的组织:组织总是生存在制度环境中的
组织的制度化过程:组织不断地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赞许的形式、做法或“社 会事实”的过程
如果组织行为有悖于这些社会事实就会出现“合法性”危机,引起社会公愤,危 害组织生存和发展
这些制度设立的目的是满足联邦政府的要求,而不是为组织内部运作所设立。因此这些 制度一旦设立,即与组织内部运作过程分离。
整理
4
经验现象与权变理论的解释不符
迈耶新的解答思路
1. 必须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认识这些现象 2. 而且必须同时关注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
何谓制度环境?
即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等为人们“广为接 受”(taken-for-granted)的社会事实
组织趋同的驱动力 (之前)理性选择、效率机制 (当前)国家制度和专业组织
整理
12
制度趋同/组织行为趋同的机制
强迫性机制
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令、规范等
如论文写作、发表中的学术规范
模仿机制
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确定性诱导模仿行为
竞争性模仿和制度性模仿
社会规范机制
社会规范产生一种共享观念和思维方式
整理 目标和规模等。即组织的结构因环境、技术、目标的条件不同而变化。
3
迈耶MEYER的新制度主义思想
现象
美国的教育是州政府的责任,联邦政府并没有管理全国教育的行政权力; 但各州教育体制结构非常相似。——组织趋同性
组织制定的很多规章制度和它的内部运作毫无关系,一旦制定即束之高阁。
解释
联邦政府在提供财政支持的前提是:学校必须符合联邦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如提供完 整财务报告,不能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即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利诱”各学校支持 其规章制度,导致组织趋同性现象。
整理
8
合法性机制的影响
组织间的趋同——为了获得制度环境认同,各个组织都采用了类似的结构和做法 组织间相互模仿、学习——模仿获得合法性,减轻环境的压力和组织的动荡 而这种模仿、趋同,同时也加速了理性神话的形成,强化了其威力
整理
9
稳定的制度如何可能?
道格拉斯 建立在功利性或实用性基础上的制度常常遭受挑战 稳定的制度必须建立在人们都能普遍接受的理念规范上,而这种理念规范常常隐含在自 然或超自然的世界中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理论
整理
1
需要解释的组织现象
新制度理论的中心问题:
为什么各种组织越来越相似?
不同企业、学校、其他组织的内部结构很相似,都采取科层制的组织形式
为什么组织或企业花费很多资源去做一些和它的效率生产没有关系的活动? 美国大学校长常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大公司也做很多公益活动(与组织目标无关)
整理 现象:专业化程度高的组织间相似性更高,如医院、学校等
13
趋同机制引申出来的命题
组织间的依赖程度越高,组织间的类似程度就越高
依赖程度高,信息交流多且集中,越可能模仿、同化 且组织结构越相似,组织间越容易对话
组织目标越模糊不清就越能导致组织间的趋同
组织目标越不清晰的组织,越难为其生存找到依据 组织目标不清楚时,组织内部矛盾越多,组织就越依赖于外部制度来避免矛盾的激化 如,大学间的趋同程度要比企业间的趋同程度高
2、20世纪50-70年代管理学科的研究状况: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50-60年代)组织研究经历了行为科学学派的研究之后,走出了韦伯式的理性组织框架。 新的问题:如果组织不是理性设计,那么组织和它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
(60-70年代)权变理论基本思路: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一个组织的具体环境条件、技术、
自然化 叶落归根 替天行道 天赋人权 君权神授 自然规律
整理
10
制度、共享观念的延续
制度 (记得清祖宗五代)
群体整合 (共享观念)
财产继承权
整理
记忆取舍
11
迪玛奇奥和鲍威尔DIMAGGIO AND POWELL 组织趋同性
弱意义上的合法性 制度通过影响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强调制度的激 励性 这个影响不是决定性的,而是概率性的
组织的一个特点:很多组织常常高成本制定很多制度,但之后却束之高阁。 为什么组织的很多结构对他的实际运行没有发生作用? 为什么组织制度和组织的实际运行会有如此分离的现象呢?
整理
2
新制度理论的学术背景
1、早期制度理论:塞尔兹尼克——制度化的组织 《TVA与基层组织》研究田纳西水坝工程中的目标替代 其组织运作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活动实际运作中产生了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地方势力 和全国性的利益组织都参与进去,如美国农业部、农场联合会、当地政界、工商界头目把持 了各大工程部门,控制了很多政策制定。很多项目的实施与当初设计的组织目标背道而驰 可见,组织受其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是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自然产物,而不 仅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超过了组织的具体任务或者技术需要的价值判断渗透进组织内 部的过程 由此,组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效率机制;是受外在环境影响的
整理
6
技术环境与制度环境的冲突 由于两者的目的和要求不一致,因此常常引致组织制度间的不一致甚至冲突
如何解决制度间的冲突?——松散结构 即组织把内部运作和组织结构分离开来。一个组织采纳了很多规章制度但并不实施, 就是因为它们只是应付外部制度环境的,对组织的内部运作并无益处 制度化组织的结构与其实际运作常常是相分离的
整理
7
理性神话 有时候,某些制度环境、文化观念等成为一种被神化的东西,使得大家不得不接 受
理性神话的形成 社会关系越来越密集,人们逐渐把一个具体领域的问题和逻辑延伸为一个大的、 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和逻辑 组织环境和组织成都越来越复杂,而组织程度越高,越容易产生一个很大很神秘 的东西,因为它已经超越了个人所能驾驭的能力 组织所面对的制度环境往往具有很高的组织程度,也有利于理性神话的创造
整理
5
技术环境:效率机制 技术环境要求组织有生产效率,即按最大化原则组织生产
制度环境:合法性机制
制度化的组织:组织总是生存在制度环境中的
组织的制度化过程:组织不断地接受和采纳外界公认、赞许的形式、做法或“社 会事实”的过程
如果组织行为有悖于这些社会事实就会出现“合法性”危机,引起社会公愤,危 害组织生存和发展
这些制度设立的目的是满足联邦政府的要求,而不是为组织内部运作所设立。因此这些 制度一旦设立,即与组织内部运作过程分离。
整理
4
经验现象与权变理论的解释不符
迈耶新的解答思路
1. 必须从组织与环境的关系认识这些现象 2. 而且必须同时关注技术环境和制度环境
何谓制度环境?
即一个组织所处的法律制度、文化期待、社会规范、观念制度等等为人们“广为接 受”(taken-for-granted)的社会事实
组织趋同的驱动力 (之前)理性选择、效率机制 (当前)国家制度和专业组织
整理
12
制度趋同/组织行为趋同的机制
强迫性机制
具有强制性的法律、法令、规范等
如论文写作、发表中的学术规范
模仿机制
模仿同领域中成功组织的行为和做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确定性诱导模仿行为
竞争性模仿和制度性模仿
社会规范机制
社会规范产生一种共享观念和思维方式
整理 目标和规模等。即组织的结构因环境、技术、目标的条件不同而变化。
3
迈耶MEYER的新制度主义思想
现象
美国的教育是州政府的责任,联邦政府并没有管理全国教育的行政权力; 但各州教育体制结构非常相似。——组织趋同性
组织制定的很多规章制度和它的内部运作毫无关系,一旦制定即束之高阁。
解释
联邦政府在提供财政支持的前提是:学校必须符合联邦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如提供完 整财务报告,不能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即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利诱”各学校支持 其规章制度,导致组织趋同性现象。
整理
8
合法性机制的影响
组织间的趋同——为了获得制度环境认同,各个组织都采用了类似的结构和做法 组织间相互模仿、学习——模仿获得合法性,减轻环境的压力和组织的动荡 而这种模仿、趋同,同时也加速了理性神话的形成,强化了其威力
整理
9
稳定的制度如何可能?
道格拉斯 建立在功利性或实用性基础上的制度常常遭受挑战 稳定的制度必须建立在人们都能普遍接受的理念规范上,而这种理念规范常常隐含在自 然或超自然的世界中
组织社会学新制度理论
整理
1
需要解释的组织现象
新制度理论的中心问题:
为什么各种组织越来越相似?
不同企业、学校、其他组织的内部结构很相似,都采取科层制的组织形式
为什么组织或企业花费很多资源去做一些和它的效率生产没有关系的活动? 美国大学校长常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 大公司也做很多公益活动(与组织目标无关)
整理 现象:专业化程度高的组织间相似性更高,如医院、学校等
13
趋同机制引申出来的命题
组织间的依赖程度越高,组织间的类似程度就越高
依赖程度高,信息交流多且集中,越可能模仿、同化 且组织结构越相似,组织间越容易对话
组织目标越模糊不清就越能导致组织间的趋同
组织目标越不清晰的组织,越难为其生存找到依据 组织目标不清楚时,组织内部矛盾越多,组织就越依赖于外部制度来避免矛盾的激化 如,大学间的趋同程度要比企业间的趋同程度高
2、20世纪50-70年代管理学科的研究状况:权变理论(contingency theory)
(50-60年代)组织研究经历了行为科学学派的研究之后,走出了韦伯式的理性组织框架。 新的问题:如果组织不是理性设计,那么组织和它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
(60-70年代)权变理论基本思路: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一个组织的具体环境条件、技术、
自然化 叶落归根 替天行道 天赋人权 君权神授 自然规律
整理
10
制度、共享观念的延续
制度 (记得清祖宗五代)
群体整合 (共享观念)
财产继承权
整理
记忆取舍
11
迪玛奇奥和鲍威尔DIMAGGIO AND POWELL 组织趋同性
弱意义上的合法性 制度通过影响资源分配或激励方式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强调制度的激 励性 这个影响不是决定性的,而是概率性的
组织的一个特点:很多组织常常高成本制定很多制度,但之后却束之高阁。 为什么组织的很多结构对他的实际运行没有发生作用? 为什么组织制度和组织的实际运行会有如此分离的现象呢?
整理
2
新制度理论的学术背景
1、早期制度理论:塞尔兹尼克——制度化的组织 《TVA与基层组织》研究田纳西水坝工程中的目标替代 其组织运作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非理性活动实际运作中产生了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地方势力 和全国性的利益组织都参与进去,如美国农业部、农场联合会、当地政界、工商界头目把持 了各大工程部门,控制了很多政策制定。很多项目的实施与当初设计的组织目标背道而驰 可见,组织受其环境的影响,是一个制度化的组织,是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自然产物,而不 仅是人为设计的结果 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超过了组织的具体任务或者技术需要的价值判断渗透进组织内 部的过程 由此,组织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效率机制;是受外在环境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