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一、理论背景和研究主题 (一)理论背景: 社会背景: 自由放任的思想受到冷落 经济危机 要求实现利益诉求 对需求的满足有了更高的要求
以机器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行不通了 理论渊源:人文学、心理学、行为科学的发展
wenku.baidu.com41
(二)自然系统组织理论研究的主题
人适应机器 效率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泰罗的基本观点: 标准工作定额原理 科学的挑选和渐进的培训工人 工人与科学的劳动相结合 管理者和工人亲密和持久的合作 法约尔的组织理论 6职能5要素
35
(二)科层组织理论
马克思·韦伯(1864-1920)
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
36
韦伯从从权威开始了对现代社会组织形式的研 究。 权威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 法理型权威、传统型权威、感召性权威 法理型权威:权威式职位的权威,而非占据职 位的个人的权威。 传统型的权威:建立在世袭或特权基础上的权 威类型。 感召型权威:建立在管理者能力或人格魅力基 础上的权威。
组织社会学
2011年秋季学期
1
课程导修
1、本课程的课程性质 2、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本课程所属学科的发展状况 4、本课程的内容体系以及章节安排 5、本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健康人格、思维能力 和职业技能 6、本课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信、自觉和自主 7、本课程如何改革与创新 8、本课程的课堂授课方式 9、本课程的学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26
二、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其把组织看成是一个 理性的工具,认为组织的效率源于组织成员的理性,人完全 可以按照计算的方式,最大限度的趋利弊害。 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人物是梅约、马斯洛、赫茨伯格、麦克格雷戈。其 把组织看成是一个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认为组织并不是一 27 种纯粹理性工具,人际关系结构非常重要。
9
1、研究的基本概念 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客体是指专业组织形式,一般 可区分为两种类型:行政组织(包括企业和机关) 和一般的社会组织。 行政组织 专业组织形式 一般的社会组织 有章程、联合的 无章程、自愿的
10
基本结构
2、研究的内容
功能
运转
11
3、组织研究的基本变项 (1)人的变项 组织内人的变项主要指人的需要、动机、态度、 信仰与价值体系等。这些因素不同,人在组织内的 变现程度不同,影响组织结构的设计与运转。 (2)组织变项 对人的因素进行控制和影响。 (3)环境变项 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23
第一节 组织理论发展过程概述
一、几个相关学科的研究角度
组织的决策和其 他行动的动因是 对利益的追求而 实现利益的最佳 途径是以最少的 投入获得最大的 产出。
管理学 经济学
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这两者之间也是有区别的,管理学更强调管理的效能,经 济学强调采取一种合适的组合方式(资源配置方式),可以产生规 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管理只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
5
第一讲 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第一节 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转过程
第三节 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状况 重点:研究对象
6
如果不知道研 究对象是什么?
调查、研究 无法进行
学科地位 无法确立
因此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其他学科难以替代的 7 研究对象,组织社会学当然也不例外。
第一节 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中介组织、所有制形式和经济组织类别的多样化、组 织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
21
三、对“单位现象”的研究 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22
第二讲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第一节 组织理论发展过程概述 第二节 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第三节 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第四节 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第五节 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 重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
第三节 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状况
一、传统组织结构的特点 1、改革前的组织状况 官僚 纵向型组织结构 宗族
人治
传统 权威
图5-1 组织结构图
19
二、改革开放后组织结构的分化 1、社会整体控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个人 单位 国家
20
2、政府组织方面的分化
政企分开、让利放权,最终使政府组织专门化。
3、新型组织的出现
虽然泰罗的“科学管理”是榨取工人血汗的变相称谓,饱受批评,
但生活往往正如泰勒所说:凡事皆有窍门。错误的方法有许多种,但最 正确的方法可能只有一种。而效能往往来自于化繁为简,方可少走弯路,
多获最理想的效果。 泰罗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度,在1895年发表《计
件工资制》一文,指出这种工资制度所包含的原则,是任何一种差别工 资制所必须应用的。 泰罗在199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系统阐述了他的观点。 从实质上说,科学管理是任何公司或企业中工人的彻底精神革命——是 这些工人对待他们的工作、同事和雇主方面的一种彻底的革命。同样也 是管理当局方面的一种彻底的精神革命——是他们对待职责、同事、工 人和所有日常问题态度方面的一种彻底的精神革命。
24
把人看成是机器,及自动化流程的一个部分。
人的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人性、人的需要、人际关系). 心理学研究的角度:虽也是效率问题,但是解释的基本逻辑 是行动者行动背后的心理机制。
25
政治学的角度:利益关系问题,每个组织及其内 部各个群体、个人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利益,因而形 成了复杂的利益博弈关系。因此政治学解释的基本 逻辑是竞争机制,权力关系是这样形成的,如何使 得利益关系均衡。 社会学的研究角度:百家争鸣,缺乏统一的理论 框架,正是如此,创造了巨大的想象和创新空间。
14
第二节 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转过程
一、组织的概念 1、社会中的组织 现代社会是依靠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组织来达到 共同目标的。 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创造出 来,也常常因为无法实现这一目标而难以生存下去。 批评 友爱、关怀 人际关系 组织前所未有的发展
诚实无法实现
15
2、正式组织的概念 正式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目标,将 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 3、组织的任务 应付环境和技术的挑战 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需要 统一成员的认识,以实现集体的目标 有效率,至少要做的比市场好
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探讨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形成了权变理论,制度学派, 组织环境理论等理论流派。 行动者系统组织理论 承认有限理性,探讨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 关系,包括决策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社会网络学派和法国 学派的组织理论。
28
第二节 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一、理论背景和研究主题 (一)理性系统组织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思想渊源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韦伯认为法理权威是最好的
科层组织也是最好的
纯理性的科层组织具有六个基本特征(见P48页) 科层制的局限性和发展: 使工作呆板僵化,可能压抑组织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妨碍信息沟通,官僚主义盛行。 发展 古尔德纳、科塞
39
三、对理性系统组织理论的综合评价 首先:理性系统组织理论的视野中,有个性的人是不 存在的,至少是不重要的。 其次:只看到组织内部结构的重要性,没有注意到非 正式结构的重要性,更没考察社会文化和技术环境 对组织的影响。 最后:理性系统组织理论值看到规范、结构的促进错 用,没看到他的消极作用。
30
二、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理论
科层组织理论
泰罗
法约尔
31
(一)科学管理理论
泰罗(1856-1915 )
32
铲出来的科学管理
1898年,泰罗受雇于贝瑟利恩钢铁公司咨询工作。“我发现每个工人都带自 己的铲子去铲原料。头等的铲料工一下可铲起3.5 镑煤屑,也可以一下子铲起38 磅的矿石,那么,究竟以哪个为标准来衡量工人的工作效率呢?恐怕只有用科学 管理的办法来确定了!为了有一个明确的计算工作效率的标准,我将设计一种标 准铲。” 第一次,他截短了铲柄后,虽然工人每次铲起矿石的重量比原来那个最好的 铲料工少了4磅,但是每天总量却可以提高10吨;最好的那个工人原来每天铲起 矿石的总量为25吨,现在达到了30吨。泰勒继续一点点地试,一点点地化简,直 到每铲铲21.5磅时,工作效率最高。 泰罗继续研究,设计了专门工作铲达15种之多,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嘲笑 他的人心服口服。 泰勒亲自给他们演示了最正确也是最简捷使用铲子的办法: “铲子铲进这种原料的正确方法,只有这一种,但错误的方法有许多种。请注意: 铲那些不够顺手的原料的方法是这样的———把前臂紧紧压在右腿上部,右手握 住铲柄头;当你把铲子铲进材料堆时手臂不要用力气,因为那样容易疲劳;把体 重压到铲子上,几乎不用力气,铲头就进去了,手臂也不累。” 3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铲子科学”给工厂和工人带来巨大的利益:原来需6 00人干的活儿现在只用400人,材料的搬运费用省了1/2,在铲料岗位上工作的工 人工资增加了60%。
16
二、组织的运转过程 帕森斯对组织的分析侧重对组织制度结构的分析。 1. 资源的获得与流动 2. 组织自身的制度化程序(资源的实施机制) 3. 组织结构中的制度因素
17
三、组织与社会的关系 1、组织是社会的基本结构 社会大分工
出现
专业组织
承担家庭功能
工作后我们会进入不同的组织,除了自由职业者(如SOHO 一族),但是就算是他们也不能脱离组织生存。 2、现代社会是组织化的社会 现代社会是依靠庞大而复杂的组织来达到共同目标的。 在过去,所有社会生活都发生在初级群体内,我们的需要 也能在其中满足,但是现代社会,我们的需要越来越通过 18 陌生人满足。
42
二、主要观点 人际关系理论 梅约 马斯洛 麦克格雷戈 组织协作理论 巴纳德 弗利特
37
一所中学要求教师准时上课。上课前3分钟预备铃响, 所有当堂教师必须在教室门前等待,不许提前进入教室。 有位青年教师不以为然,往往打了上课铃才急匆匆地赶 进教室。校长在相邻的教室上课。青年教师每次匆匆赶 来时,总看到校长夹着备课夹,笔直地站在教室门前等 待。这位教师被触动了。后来,预备铃一响,他也拿着 备课夹,笔直地站在教室门前。如今,在这所学校里, 只要预备铃一响,长长的教室楼的走廊里,每个教室门 前必有一位教师站着等待进入教室上课,就像每节车厢 前站着的列车员等待发车的信号一样,形成了一道独特 的风景线。
社会背景: 科技 工厂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颠覆传统的管理方式
思想渊源: 人们推崇科学和理性,甚至把科学技术看成是万能 的,因此过多的重视科学技术功利性和工具性的一面而 忽视了它服务于人的原本目标。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终极 29 目标被实现目标的时段淹没了。
(二)理性系统组织理论研究的主题 竞争激烈,追求效率成为企业共同的行为取向。 怎样才可以获得较高的效率呢? 理性系统的答案是把人和机器有机的统一起来,人 如何去适应机器,如何把人变成机器或者生产线上的一 个部分。
一、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关于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张家 麟
达维久克 周雪光 《中国百科大辞典》 社会科学新词 典
本书观点 组织社会学是指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及各类机构)的结 8 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科学。
1、研究客体(概念)是什么? 包含三个问题 2、研究内容是什么? 3、研究的基本变项是什么? 任何一门学科都必须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只有确定了 研究对象,才有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可能。因此基本 上我们上任何一门新课最先了解的就是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 是什么?
2
课程目的
社会学:通过对某一个社会现象的观察扩展到整体社会。
组织社会学:通过不同类别的组织表象透视和理解整体社
会的发展和变化。
3
本书结构
第一部分 绪论 第二部分 组织系统的要素分析
第三部分 组织的运转过程
第四部分 组织系统的变迁与发展
4
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绪论
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组织分类与研究方法
12
二、组织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第一、行政系统(政府、企业) 第二、营利性组织 第三、组织过程、关系 第四、新型组织
13
三、组织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对同一现象往往有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角度。 组织社会学中有关人的研究与心理学和一般行 为学存在很大区别,组织社会学把人看成是一个角 色或组织人,他的行为表现与组织的存在息息相关, 而心理学研究的则是一个社会人或自然人的心理状 态。 组织社会学和其它学科的研究对象有交叉的时候,但是 会有自己的研究特点和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