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金属夹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镜下金属夹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内镜下金属夹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金属夹组46例和药物组40例。

金属夹组采用内镜下金属夹止血治疗,药物组采用内镜下药物注射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金属夹组的止血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药物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患者按常规胃镜检查做好术前准备,对于休克的患者应尽快的补充血容量,对于高龄或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采用心电监护,准备好抢救药品,以免患者出现意外。

1.2.1药物组
内镜观察,在进行止血前,对病灶采用无菌水反复的冲洗,确定出血点的位置后,进行止血治疗,内镜下局部注射1:10000的肾上腺素盐水,每点1.0ml,总量约为4~8ml。

1.2.2金属夹组
内镜观察,对病灶进行冲洗后,将夹子装置经内镜钳道送出内镜前端,将金属夹张开,对准病灶,轻轻按上并略加压,收紧、断离金属夹,将血流截断。

根据病灶性质安置数枚,确认金属夹位置适宜及出血停止后,将内镜退出。

1.3 观察指标
疗效判断标准:治疗后,24~48 h无再出血为止血有效,无效者须再次进行内镜下治疗或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均在SPSS17.0 软件上进行统计,计数资料应用x 2 检验,检验标准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如表1所示,金属夹组的止血有效率(97.83%)明显高于药物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均未出现穿孔等并发症。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和提高,内镜下止血方法在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中也逐步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

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血的常见方法有多种,主要包括药物注射法、金属夹法、激光法、局部药物喷洒法、铔离子凝固法以及高频电凝止血法等。

药物注射法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便、对设备的要求不高的优点,但仍存在复发性出血、溃疡面扩大、且并发穿孔及心血管疾病的副作用较多等缺陷[3]。

近年来,内镜下金属夹止血以其独特的优点逐渐在临床受到重视,该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止血快、再出血少、并发症低以及费用少等优点。

金属夹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机制是利用机械压迫的作用达到止血的目的,其作用与外科血管缝合或结扎相类似[4]。

金属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较大血管活動性出血效果尤其明显。

研究发现,该治疗方法对于消化性溃疡病、息肉切除术后、血管畸形、Mallory-Weiss综合征、消化道活检后等引起的出血均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对于食管癌、胃癌、结肠癌以及局灶性血管畸形导致的出血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5]。

药物止血是将药物喷洒、注射在出血及黏膜部位进行止血,对于治疗弥散性出血以及非动脉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6]。

目前,内镜下金属夹止血和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治疗非静脉曲张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比较的报道仍比较少。

本组研究姐夫哦显示,金属夹组即时止血率为97.83%,明显优于药物组即时止血率(85.00%)。

提示,内镜下金属夹治疗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具有操作简单、即时止血率高,且安全性较高,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林秀华,郑文棋,杨长青.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81-83.
[2]陈刚.内镜下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68例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6):17-20.
[3]吴裕文.观察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的疗效[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b):65.
[4]王连英.内镜下钛夹治疗上消化道非静脉曲张出血60例的护理配合.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4):26-30.
[5]张秋瓒,王秀茹,张淑贤,等.内镜下止血夹治疗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0,22(6):327-330.
[6]孙普增,杨巧凤,侯传强,等.消化性溃疡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胃镜下治疗临床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5):512-5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