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必修部分 模块1 第3单元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含答案)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选择性必修部分模块1第2单元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

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圉世||梳[理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 圈。
2 .生态系统的结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战:阳比■,热能,水、 空气、无机盐辱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等腐生生物 生产者:主要是各种绿色植物等自养型牛一柯 涓费占;工箜是动物等界养型生物1捕直艾系負物链组 是生态茶统物厥衙环利能鼠流动 ]衣的渠道 债物网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 食物链① 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②实例组成底分营养结构生产音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二级消陇者四级消费者第•営养级第二苒养级第三营养级第冋苒养级第五背养级③表现形式: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最高营养级)。
④消费者级别=营养级级别- 1。
(2)食物网①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②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塁维址更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稻的生长(V )⑵所有的生产者都是植物,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X )(3)生态系统的结构指的就是食物链和食物网(X )(4)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X )(5)三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四营养级(V )⑹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X )竺伸里生1.(教材必修3P88旁栏思考题改编)一个动物园中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动物和植物呢?为什么?[提示]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不能说是一个系统,因为不同种动物是分开饲养的,彼此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同理,动物园中的全部动物和植物也不是一个系统。
2 .(教材必修3P92 “基础题T1 ”改编)如图是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和海洋水深关系的曲线,请思考:① 就远洋水域和近海水域而言,其生产者固定太阳能数量明显降低的水深深度分别为多少米?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什么?② 近海水域水深为多少时,生产者数量最多?在水深超过 35米后,哪种水域还有较多生产者?③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角度看,生活在水深 100 m 以下的生物,主要属何种成分?是否还有生产者?[提示]①近海水域10 m 、远洋水域30 m ,光照。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3单元 3-1细胞的新陈代谢课件 中国版必修1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消耗
图例
举例
2.细胞膜的功能 (1)具有 屏障作用 ,是细胞的界膜。
(2)具有控制细胞与外界 进行物质交换的功能 。 (3)细胞膜还负责细胞间信息的 接收与传递 。 想一想:原生动物变形虫的外界面是细胞膜,其细胞膜具有哪些 功能?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注:此图摘自新西兰中学教材)
识图归纳: 1.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结构基础: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是运动的。 (2)实验验证——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7. 实验探究或验证酶的高效性、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 8. 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9. 借助于测量呼吸速率的装置,探究不同因素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 10. 利用荧火虫作实验材料,验证 ATP 是直接能源物质。 11. 有关光合作用发现的经典实验及变式拓展。 12. 与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有关的实验设计,尤其注意与呼吸作用的联 系,特别关注实验装置、实验材料及实验的描述指标。
(3)其他验证实例:质壁分离与复原、变形虫运动、胞吞和胞吐、
白细胞吞噬细菌等。
2.从上图的成分、结构,你能自己归纳细胞膜的功能吗?试一试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 特 性 功 能
2021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新人教版教案:第3单元

第8讲酶与ATP考点一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1.酶的本质及作用(1)酶的本质的探索历程科学家主要观点或成就①巴斯德 a.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起作用②李比希 b.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③毕希纳 c.把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的能引起发酵的物质叫酿酶④萨姆纳 d.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第一个),证明脲酶的化学本质(蛋白质)和作用(分解尿素)⑤切赫和 e.糖类变成酒精必须有酵母活细胞的参与奥特曼提示:①—e ②—a ③—c ④—d ⑤—b(2)本质与作用绝大多数是化学本质少数是RNA蛋白质合成原料氨基酸核糖核苷酸主要是细胞核合成场所核糖体(真核细胞) 来源一般来说,活细胞(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作用场所细胞内、外或生物体外均可生理功能催化作用(3)作用机理①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②作用机理: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③如图曲线表示在无酶催化条件和有酶催化条件下某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过程。
Ⅰ.无酶催化与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分别是②、①。
Ⅱ.ca段与ba段的含义分别是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酶降低的活化能。
Ⅲ.若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b点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
2.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1)实验过程(2)变量分析3.酶的特性(1)高效性: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
温度过高、过酸、过碱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失活;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
[纠误诊断](1)酶提供了反应过程所必需的活化能。
( ×)提示:酶的作用是降低活化能。
(2)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
( ×)提示:酶是催化剂,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
(3)酶活性的发挥离不开其特定的结构。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必修部分模块1第2单元第3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第3讲 细胞器一一系统内的分工合作考纲要求核心素养1•阐明细胞内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结构,担负着物质运输、合成与分解、能量转换和信息 传递等生命活动。
2. 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之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3. 活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4. 活动: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
1•生命观念一一结构与功能观:各种细胞器的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2•理性思维一一归纳与概括:通过对细胞结构 与功能的归纳及对生物膜。
3•科学探究一一通过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 和线粒体实验,掌握实验结构与功能的总结,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识图析 图能力材料选取原则和显微操作技能。
考点一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ZI ZHU XUE XI TAN JIU TI SHENG自主学习探究提升1.细胞质的组成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前者为代谢提供场所、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影响 细胞的形状、分裂、运动及细胞器的转运等。
2 .细胞器之间的分工(1)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比较项目 线粒体叶绿体亚显微结 构图其他细胞器的功能分析思]维頁可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 合成的酶(2018全国卷I, 1A )( V )(2)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2018全国卷I, 1B )( V )⑶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外膜上, 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2018全国卷I, 1D )( X )(4) RNA 是高尔基体的结构成分(广东卷,1C )( X )(5)核糖体含有蛋白质和核糖核酸(北京卷,1C )( V )⑹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组成(北京卷,1D )( V )(7)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V )延伸探究1.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细胞内的哪些结构?增大膜面 积方式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由囊状结构的薄膜堆叠成基粒生理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完成有氧呼吸的 第二、三阶段光合作用的场所,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 程 酶的种类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内膜和基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类囊体薄[提示]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液泡、线粒体(需染色)、染色体(需染色)。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23第一轮复习全部课件.ppt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科学家
重要发现
比利时的维萨里、法国的比夏
人体在器官和组织水平的结构
詹森父子
制造第一架显微镜
英国的虎克
观察到木栓组织的死细胞
列文虎克
首次观察到活细胞
德国的施莱登、施旺
D . 98 ×128-18 ×98
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 和淀粉
试剂 现象
还原糖 斐林试剂 产生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Ⅲ或苏丹Ⅳ
橘黄色或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淀粉 碘液 蓝色
8 .鉴定脱脂淡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不需用的化学 试剂是
A .斐林试剂
B .苏丹Ⅳ染液
C .双缩脲试剂 D .红墨水
提出细胞学说
德国的魏尔肖
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细胞
巩固练习
1.关于细胞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
一性
B、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和施旺 C、它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D、是多位科学家在探索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
而建立的
考点二、多种多样的细胞
巩固练习
5.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但生理功能不
同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核糖体
C.高尔基体
D.内质网
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
比较项目
化学成分上 的联系
说明 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每种成分所占的比例不同
结构上的联系
囊泡
高尔基体
内质网
间接联系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专题培优 能力提升课件

四、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角度 来分析 如图所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A 点之前),适当升高 温度,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增加较快,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增 加较慢,故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当温度较高时(A 点之后到呼吸作用酶 的最适温度之前),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活性增加较明显,而与光合作用有 关的酶活性反而会下降。一般地说,同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要低于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此外,图中两条曲线的交点处净光合速率为 0。
试题 解析
3.如图甲为光合作用最适温度条件下,植物光合速率测定装置图,图乙中 a、b 为测
定过程中某些生理指标相对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装置在较强光照下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再放到黑暗环境中有色液滴向左移动
(1)图 1 的左边纵坐标表示净光合速率,菰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相同时净光
合速率越大,消耗的二氧化碳越快,则留在叶片间隙中的二氧化碳越少。 (1)不要认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如蓝藻与光合细菌等不含
叶绿12体/9。/2021
(2)不要认为可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如好氧细菌不含线粒体。
(3)不要认为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干重一定下降。在萌发初期,种子中的大分 子物质如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要水解成小分子,在此过程中,水中的元素便 进入这些小分子有机物中,所以种子干重在萌发初期是增加的。 (4)一株放在密闭容器中的植物,当给以光照,此容器内二氧化碳浓度不变时, 不要认为此时叶肉细胞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等于释放量,事实上是整个植株二氧 化碳的吸收量与释放量相等。因为植株还有非绿色组织,该部分只能进行呼吸 作用产生二氧化碳,而对于叶肉细胞来说,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大于释放量。 (5)真正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曲线交点处表示此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不要认 为净光合速率曲线与呼吸速率曲线交点处也表示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此时真 正光合速率恰恰是呼吸速率的 2 倍。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必修部分 模块2 第3单元 第3讲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含答案)

第3讲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纲研读备考定位考纲要求核心素养1.说明现代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命观念——通过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知识,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2.理性思维——通过物种形成、种群的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培养归纳与概括、逻辑分析和计算能力。
3.社会责任——通过人类大量服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病菌增多的现象,引导学生高度关注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带来的危害,关注人体健康。
考点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ZI ZHU XUE XI TAN JIU TI SHENG自主学习·探究提升基础梳理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生物不是神造的,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②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环境。
③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①隔离⎩⎪⎨⎪⎧――→类型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②物种形成的三大环节环节一――→突变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环节二――→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环节三――→(生殖)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某种抗生素被长期使用后药效下降,是由于病原体接触药物后,产生对药物有抗性的变异( × )(2)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出现的3:1的过程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 ) (3)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 (4)没有地理隔离也可形成新物种( √ )(5)若某物种仅存有一个种群,则该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均含有这个物种的全部基因( × ) (6)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 )延伸探究分析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基本环节图解(1)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什么?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3)自然选择的实质是什么?自然选择作用的直接对象、间接对象、根本对象分别是什么?(4)共同进化概念中的“相互影响”的内涵指什么?(5)试从分子水平和进化角度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必修部分 模块2 第1单元 第3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第3讲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考纲研读备考定位▌考纲要求核心素养1.举例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2.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
3.举例说明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4.活动: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并探讨其监测和预防。
1.生命观念——通过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特点分析,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
2.理性思维——通过对伴性遗传规律和解答遗传系谱图方法的归纳总结,培养归纳与概括、推理和逻辑分析能力。
3.社会责任——通过人类遗传病及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了解,提高关注遗传病的意识。
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ZI ZHU XUE XI TAN JIU TI SHENG自主学习·探究提升基础梳理1.萨顿的假说项目基因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形态结构相对稳定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成单成单体细胞中来源成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自由组合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果蝇的杂交实验——问题的提出(2)假设解释——提出假设①假设: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
②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如图):(3)测交验证:亲本中的白眼雄蝇和F1中的红眼雌蝇交配→子代中雌性红蝇:雌性白蝇:雄性红蝇:雄性白蝇=1:1:1:1。
(4)结论:控制果蝇红眼、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5)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2)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3)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4)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5)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延伸探究1.(教材必修2 P28“相关信息”)为什么生物学家常用果蝇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提示]果蝇易饲养,繁殖快,产生的后代多。
2021新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讲义:必修部分模块1第3单元第2讲ATP与细胞呼吸(含答案)

第2讲ATP与细胞呼吸■考纲研读备考定位I考纲要求核心素养1•生命观念一一通过对ATP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类型和过程的学习, 建立起生命的物质与能量观和普遍联I.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n)。
系的观点2•理性思维一一通过分析ATP的合成、利用过程及对细2.细胞呼吸(n)。
胞呼吸方式的判断,培养对问题进行推理,并做出合理3.实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判断的能力3•科学探究一一通过“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掌握对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考点一ATP的结构、功能和利用r ----------------------------------------ZI ZHU XUE XI TAN JIU TI SHENG自主学习探究提升1 . ATP的结构概念图CJl.O.N P—P - P - P—也宁陥式一点远离人的1分子{«32 . ATP的合成与利用合岂|花性:比普作川创胞眄吸—I场刖逋胞瞳址质、线粒施屮十绿推—童式彳 ADP+H+ K H S^-ATPm]主动运愉、发光发电、肌肉枚舖、物质合成, 一I大脑思考等3.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据图填表)项目ATP的合成ATP的水解反应式ADP + Pi + 能量一―ATP ATP ――U ADP + Pi +能量所需酶ATP合成酶ATP水解酶能量来源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 储存在咼能磷酸键中的能量能量去路储存于形成的咼能磷酸键中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生物体的需能部位■思 ^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全国卷I, T1AD)( V )⑵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全国卷I, T1A)( V )(3)1个ATP分子中只含有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X )⑷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只能单向进行(四川卷,T1D)( X )(5)无氧条件下,光合作用是叶肉细胞产生ATP的唯一来源(X )⑹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X )(7)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ATP会转化为ADP( V )(8) 细胞代谢所需的ATP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海南卷,T4D)( V )可可亘[究下图为ATP的结构简图,请分析:(1) 图示a处应为“ 一H ”还是“ 一0H ”?(2) 图示b、c、d所示化学键是否相同?其中最易断裂和重建的是哪一个?(3) 图示框e的名称是什么?它与DNA、RNA有何关系?[提示](1)图示a处应为“一0H”,即该五碳糖为“核糖”。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

备考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讲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1)一、单选题1.图为丙氨酸结构式,依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判定它的R基是()A. —HB. — CH3C. —NH2D. —COOH2.下图是组成人体常见的四种氨基酸,关于组成人体氨基酸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与同一个碳原子相连B. 胱氨酸的R基团是-SH,赖氨酸的侧链基团是-NH2C. 都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与碳原子相连D. R基团可与氨基和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也可连接在其它碳原子上3.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与DNA结合形成染色体B. 催化氢键的断裂与生成C. 将分泌蛋白运转到细胞外D. 结合信号分子,引发细胞内的某些化学反应4.下列物质中都含有肽键的一类物质是()A. 酶、抗体和雌性激素B. 胰岛素、抗体和血红蛋白C. 维生素、胰岛素和酶D. 胆固醇、甲状腺激素和抗体5.鸡蛋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P、Zn、Fe、胆固醇和优质蛋白。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P、Zn、Fe是组成人体细胞的微量元素B. 胆固醇在人体内可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 鸡蛋蛋白提供的氨基酸都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D. 熟鸡蛋易消化的原因是蛋白质在加热过程中肽键会断裂6.角蛋白是头发的主要成分,由2条肽链组成。
图表示烫发的原理,据图分析,烫发改变了角蛋白分子的()A. 氨基酸种类B. 氨基酸数量C. 肽键结构D. 空间结构7.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除水分以外,其组成成分中90%是血红蛋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B. 向血红蛋白溶液中加双缩脲试剂,可看到紫色反应C. 从成熟的红细胞中提取到的磷脂几乎全部来自细胞膜D. 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时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消耗A TP8.下列关于肽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肽键可以表示为CO﹣NH或NH﹣COB. 一个链状十肽分子比一个环状八肽分子多一个肽键C. 几条肽链在形成蛋白质的过程中一般不通过肽键连接起来D. 在脱水缩合过程中所形成的肽键数等于所失去的水分子数9.某多肽分子式是C21H x0y 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某几种作原料合成的:亮氨酸(C6H13N02)、天门冬氨酸(C4H7N04)、苯丙氨酸(C9H11N02)、丙氨酸(C3H7N02)、半胱氨酸(C3H7N02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考纲研读备考定位▌考纲要求核心素养1.说明光合作用及其对它的认识过程。
2.研究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
3.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讨论光合作用的过程,形成物质与能量观。
2.科学思维——通过解读光合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的模型,形成利用科学的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
3.科学探究——通过光合作用历程的探究及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掌握实验的原理、思路及操作技能。
4.社会责任——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实际应用,形成社会责任感。
考点一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含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ZI ZHU XUE XI TAN JIU TI SHENG自主学习·探究提升基础梳理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实验原理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而不溶于水,可用无水乙醇提取色素|分离⎩⎪⎨⎪⎧各种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相互分离(2)实验流程2.叶绿体中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由图可以看出:(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3.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模式图(2)结构⎩⎪⎨⎪⎧外表:①双层膜内部⎩⎪⎨⎪⎧②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③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决定(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色素提取时常加入层析液( × )(2)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不能浸没层析液中( √ ) (3)滤纸条上最上端呈黄色的色素带最窄( × ) (4)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 ) (5)叶绿素的形成需要光照( √ )(6)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都含有镁元素( √ )(7)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 ) (8)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 )延伸探究1.进行色素提取时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为何不能被层析液 没及?[提示]层析液为脂溶性有机溶剂,倘若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则会使滤纸条上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从而导致滤纸条上无色素带。
2.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也可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即在圆心处滴加适量滤液,待干燥后再滴加适量层析液进行层析,结果会出现不同颜色的4个同心圆,则①~④依次对应哪种色素及颜色?[提示]①——胡萝卜素(橙黄色)②——叶黄素(黄色)③—叶绿素a(蓝绿色)④—叶绿素b(黄绿色)。
3.(必修1 P99“与社会的联系”改编)温室或大棚种植蔬菜时,最好选择无色透明的玻璃、塑料薄膜,理由有什么?[提示]有色玻璃或塑料薄膜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色光很少或不能透过,光照强度会减弱,不利于光合作用;而无色透明的玻璃或塑料薄膜能透过日光中各色光,光照强度较大,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KAO DIAN TU PO POU XI NAN DIAN考点突破·剖析难点重难精讲1.注意事项及原因分析过程注意事项原因分析提取色素选新鲜绿色的叶片使滤液中色素含量高研磨时加无水乙醇溶解色素加少量SiO2和CaCO3研磨充分和保护色素迅速、充分研磨减少乙醇挥发,充分溶解色素盛放滤液的试管口加棉塞减少乙醇挥发和色素氧化分离色素滤纸预先干燥处理使层析液在滤纸上快速扩散滤液细线要直、细、匀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滤液细线干燥后再画一两次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滤液细线不触及层析液防止色素直接溶解到层析液中异常现象原因分析滤液颜色太浅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②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③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滤纸条色素带重叠①滤液细线不直;②滤液细线过粗滤纸条上无色素带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正常绿色正常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为3∶1,且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正常叶片总是呈现绿色叶色变黄寒冷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较稳定,叶片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而变黄叶色变红秋天降温时,植物体为适应寒冷环境,体内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有利于形成红色的花青素,而叶绿素因寒冷逐渐降解,叶片呈现红色(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
(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类胡萝卜素分子较为稳定,使叶子变黄。
(3)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变黄。
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变黄。
精准命题考向一色素的提取与分离例1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C)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B.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解析]叶绿体中的四种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胡萝卜素,它们都溶于无水乙醇,C错误;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研磨时加入SiO2(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故A、B、D正确。
〔对应训练〕1.(2019·陕西省白水中学高三)下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则下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D)A.紫色洋葱鳞片叶B.生长的荔枝幼叶C.新鲜的玫瑰花瓣D.秋天的落叶[解析]图②所示结果对应的色素带为胡萝卜素、叶黄素,最可能来自秋天的落叶,紫色洋葱鳞片叶的色素在液泡内,是紫色,生长的荔枝幼叶含4条色素带,新鲜的玫瑰花瓣所含色素在液泡里,是红色,所以选D。
考向二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例2下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高等植物叶绿体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C)A.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B.③上分布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这些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C.③上所含色素均含Mg2+,故缺Mg2+时这些色素都无法合成D.在③上形成的产物[H]和A TP进入④中为暗反应提供物质和能量[解析]叶绿素分子中含Mg2+,胡萝卜素、叶黄素中不含Mg2+。
〔对应训练〕2.(2019·湖南郴州一中质检)某同学从杨树叶片中提取并分离得到4种色素样品,经测定得到下列吸收光谱图,其中属于叶绿素b的是(A)[解析]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红光和蓝紫光位于可见光谱的两端,所以叶绿素b吸收可见光的峰值在可见光谱的两端,A正确。
3.(2017·全国卷Ⅲ,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解析]类胡萝卜素不吸收红光,A错误;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正确;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来绘制的,因此可用CO2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正确;叶绿素吸收640~660 nm的红光,导致水光解释放氧气,D正确。
考点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与光合作用的过程ZI ZHU XUE XI TAN JIU TI SHENG自主学习·探究提升基础梳理1.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连线)2.光合作用的过程3.反应式(写出反应式并标出元素的去向)(1)若有机物为(CH2O):。
(2)若有机物为C6H12O6:。
巧学妙记:光合作用的过程“一、二、三、四”4.环境改变时光合作用各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1)“过程法”分析各物质变化下图中Ⅰ表示光反应,Ⅱ表示CO2的固定,Ⅲ表示C3的还原,当外界条件(如光照、CO2)突然发生变化时,分析相关物质含量在短时间内的变化:(2)模型法表示C3和C5等物质含量变化思维辨析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2)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不能产生(×)(3)离体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NAD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4)进入叶绿体的CO2不能被NADPH直接还原(√)(5)在叶绿体中发生的生理过程,不需要蛋白质参与的是Mg2+吸收(×)(6)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阶段,不能用于其他生命活动,其他生命活动所需ATP来自细胞呼吸(√)延伸探究如图1、2、3所示为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的经典实验的分析及拓展(图1中叶片黄白色部分不含叶绿体)请思考:(1)图1中a~e可构成哪些对照组?其验证的结论分别是什么?进行图1所示实验应事先对叶片作何处理,目的是什么?(2)图2所示实验运用了何种技术?可得出何种推论?(3)图3所示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有什么巧妙之处?该实验对环境有何特殊要求?其目的是什么?实验结果怎样?可得出何种结论?[提示](1)图1中b和c部位都是绿色叶片,即都含有叶绿体,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光照,通过对比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照;a和b部位都有光照,二者的区别在于有无叶绿体,通过对照可以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进行图l所示实验应事先将植株置于暗处作饥饿处理,以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图2所示实验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技术,该对比实验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源于H2O,而不是来自CO2。
(3)图3实验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该实验要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其目的是排除氧气和除极细光束外的其他光的干扰,实验结果是好氧细菌分布于叶绿体被光束照射的部位,由此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KAO DIAN TU PO POU XI NAN DIAN考点突破·剖析难点重难精讲1.光合作用过程图解以上图解可简化为:2.光反应与暗反应的比较 过程光反应 暗反应 根据区别必须在光下 有光、无光都可以 条件光照、色素、酶 多种酶 实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释放出O 2 同化CO 2,合成有机物 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物质转化 ①水光解2H 2O ――→光4[H]+O 2②A TP 的合成ADP +Pi +能量――→酶 ATP ①CO 2固定 CO 2+C 5――→酶2C 3 ②C 3的还原 2C 3――→[H]、ATP 酶(CH 2O)+C 5 能量转化 光能―→A 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CH 2O)等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关系 ①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 TP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 和Pi②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1)1771年普里斯特利实验⎭⎪⎬⎪⎫绿色植物+点燃蜡烛――→玻璃罩密封蜡烛不易熄灭绿色植物+小鼠――→玻璃罩密封小鼠不易窒息死亡植物更新空气 缺点:缺乏对照组(记录时漏掉了实验在阳光下进行这一重要条件,后来英格豪斯为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