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什么

横塘中学冷良俊

在我国,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课程改革也日益深入人心。可是,令教育专家们困惑不解的是,为什么时至今日,课堂中学生还是安静有余,活力不足?究其根源,笔者认为,这与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理念密切相关。

首先,从社会的大环境来看,我国教育界历来推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众所周知,在我国一个班级少则二三十个学生,多则四五十个学生;一所学校少则几百个学生,多则上千个学生,没有纪律和秩序,肯定是行不通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纪律和秩序都只是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

其次,从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看,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学生们应该极其安静、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有交头接耳的现象,即使是低声的交谈,也会马上停下来整理课堂纪律和秩序,绝不会像某些国外影视片中所呈现的那样,任由学生在课堂上随意地说笑和讨论。据相关调查表明,在我国大多数教师都认为,课堂纪律的好坏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有的甚至认为教师的业绩是否突出与教师的严厉程度成正比,且成功的案例不计其数。这是笔者本文想要探讨的重点。

诚然,教学是以学生为主,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教师应先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尤其是在自习时,就更需要安静了,因为安静下来就比较容易投入。对学习过程的研究表明,学习者是否投入,会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但同时教学实践也表明,安静并不等同于投入。有时学生很投入,却不一定安静;有时学生很安静,却并没有真正投入。所以,根据当今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也应留有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对那些喜欢在课堂上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与教师意见相左的学生,教师应采取欣赏和宽容态度。此外,善于观察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容易从学生的神态中判断出学生的学习是否投入,并相应地调整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当学生真正投入学习时,老师也会从学生发亮的眼

睛、兴奋的神情中而得到激励,从而把课讲得更好。不言而喻,这样的课堂必将会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基于以上事实,笔者认为,其实教师真正应反思的是,学生为什么在该安静的时候却安静不下来?原因难道仅仅是学生缺乏自控能力那么简单吗?显然不是。有时课堂中的“不安静”因素与我们教师的流程设计、教学组织有很大关系,譬如,教学内容乏味,教学手段陈旧,或者教学节奏不当等。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此外,教师对学生的看法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自我定位。比如,当教师总是频频给好学生表现机会而忽视后进生时,后进生就会不自觉地用违规或“捣乱”等方式来吸引众人的眼球,以此来肯定自己的存在。

我们的确应该强调规范、纪律和秩序,但绝不能因此而把学生的朝气、活力和个性都抹杀了。所以,在课堂上比安静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生机和活力。要让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全员参与,积极思考,勇于提问,善于发现,我们教师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