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11月月考(期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附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11月月考(期中)
文综-历史试题
1.班固《白虎通德论》提出“三纲六纪”思想,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即,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昆弟有亲,族人有序,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据此可知东汉“三纲六纪”思想
A. 推动儒家社会秩序观的发展
B. 顺应了确立专制主义的需要
C. 促进儒家正统地位的形成
D. 注重谶纬神学世界观的养成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三纲六纪”使先秦时期开始提出的儒家社会秩序观在东汉得到发展,故A项正确;专制主义的确立是在秦朝,故B项错误;西汉时期构建了伦理纲常的社会结构,故C项错误;“三纲六纪”思想为东汉班固提出且与谶纬神学无关,故D项错误。
2.《水经注·清水》记载了东汉大户樊重兴修水利的规模:“朝水又东南,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北,为樊氏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五里,俗谓之凡序陂。”这表明当时
A. 国家赋税的保障十分可靠
B. 田庄水利灌溉系统较成熟
C. 封建政府重视农业基础设施
D. 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东汉大户樊重兴修水利的规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兴修水利,有效地对农田实行“陂渠灌注”是汉代田庄农业生产的特色,遍及大江南北的田庄都建有自己的水利工程,故B项符合题意;“国家赋税的保障”和“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都是指的小农经济,像这样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不是一家一户所能进行的,故非小农经济,排除A、D两项;“东汉大户”说明非政府行为,排除C项。
3.下表是北宋初年政府下达的一系列命令,这些命令反映出宋代
A. 不抑兼并造成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B. 统治者重视招抚流民开垦荒田
C. 租佃制已经成为农业经营的主要方式
D. 北方农民为逃避战乱大批南迁
【答案】B
【解析】
【详解】表格中“开垦荒田,永不通检”“召流民劝其耕种”“免三年租税”说明政府重视对荒田的开垦,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说明不抑兼并土地政策,故A项错误;租佃制只是材料中提及,并不是主要经营方式,故C项错误;农民南迁不是材料主要内涵,故D项错误。
【点睛】“开垦荒田,永不通检”“召流民劝其耕种”“免三年租税”是关键信息。
4.邓广铭先生研究发现:624年唐政府宣布了均田制,但在唐代的各种史书中却都找不到其推行这一政令的任何具体史实;从敦煌发现的唐玄宗开元、天宝期间内一些户籍丁籍遗文来看,唐代人民只希望把丁壮期限缩短,可反证唐初均田制并没有普遍推行过。这说明
A. 史料是学习研究历史的唯一载体
B. 大量史料的充分运用会再现历史
C. 探究历史史料有利于发现历史真相
D. 著名历史学家的解释具有绝对权威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邓广铭先生依据史料证明唐初均田制并没有普遍推行过,说明探究史料有
利于发现历史真相,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史料是学习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但非唯一载体;B选项错误,历史具有不可再现性,人们只能通过史料认识和了解历史;D选项错误,著名历史学家的解释也是对所掌握史料的主观研究,并不一定真实客观的展现历史事实,因此并不具有绝对权威性。
【点睛】本题考查史料对历史研究的意义,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内容分析选项可得出答案。
5.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原来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各司其责,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朱元璋的这一改革
A. 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 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C. 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 避免了诸侯国威胁中央的覆辙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朱元璋对地方行政机构的改变和权力的划分,可以看出朱元璋的这些措施都对地方加强了控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本题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选项无法体现;D 选项错在“避免”二字。
6.中国古代多数帝王惧怕史官,因为帝王是昏是明、是否察言纳谏等都可能会在史官笔下留下线索。对于一个“昏君”的历史定位,绝大部分帝王都是恐惧的,对史官的进谏只要是不涉及王权本身的问题,帝王基本都听从之。这说明
A. 古代帝王都具有尊重史官传统
B. “明君”的历史定位是历代帝王的追求
C. 皇帝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D. 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
【答案】D
【解析】
史官是让皇帝事迹流传的秉笔者,因此皇帝害怕名声不好,一般不得罪史观,说明青史留名成为制约皇权的力量,故D项正确;古代帝王并不一定都尊重史官,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史官对于皇帝的制约作用,故B项错误;史官记载皇帝的行为不是因为皇帝是否原因,故C项错误。
7.下表是中国出口贸易结构变化表。该表反映了
A. 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逐渐增强
B. 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
C. 西方的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
D. 西方的生活习惯逐渐改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表格,中国丝茶出口比例下降,而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比例上升,说明中国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世界市场,故选B项。中国此时的农业生产技术并没有很大进步,因而竞争力并不会增强,故A项错误;从表格不能得出西方丝茶制造业开始超过中国,故C项错误;西方生活习惯也未改变,故D项错误。
8.开平矿务局在兴办时,李鸿章批准“距唐山10里内不准他人开采煤矿”,即使“土窿采出之煤应尽商局(开平矿务局)照时价收买,不准先令他商争售“这一举措
A. 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
B. 旨在实现煤矿业国有化
C. 增强了官督商办企业的信心
D. 有利于商办矿业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开平矿务局属于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属于官督商办形式企业,材料中对于周边矿物开采的垄断,显然有助于该列企业的发展,故C正确;A中摆脱列强控制,不符合事实;B中国有化不符合洋务运动企业特点;材料显然不利于商办矿业发展,故D错误。
9.1902年,梁启超写文章分辨了中国儒学“仁政”与西方近代“自由”的区别,认为“以孔孟之贤,其仁政之说,不能禁暴君贼臣之鱼肉人民”,是因为“治人者有权,而治于人者无权”,强调“仁政”已经完全过时,应被“自由”取代。这表明梁启超
A. 反思和批判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