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及课文解析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及课文解析

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及课文解析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及课文解析曹刿论战(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庄公接见。

他的同乡说:吃肉的大官们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去参与呢?曹刿说:吃肉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就进宫去见庄公。

曹刿问庄公:你凭什么条件(跟齐国)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要把它分给别人。

曹刿回答说:小恩小惠不能普遍百姓,老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神用的牲畜﹑玉帛,从来不敢虚报数量,一定对神诚信。

曹刿回答说道:这只是小信用,未能得到神的充分信任,神不会保佑你的。

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曹刿回答说: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

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

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着您去。

(写战前政治准备的分析)鲁庄公和曹刿共坐一辆战车。

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要击鼓进军。

曹刿说:不可以。

齐国三次击鼓进攻,曹刿说:可以击鼓进攻了。

齐军大败。

鲁庄公就要驱车追击齐军。

曹刿说:不可以。

他下车看了看齐军战车的车轮留下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军败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

于是就追击齐军。

(本段主要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那样做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

齐军第一次击鼓进攻时,他们的士兵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进攻,士兵的勇气就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尽,我们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它的军事行动)是很难推测的,我恐怕在那里有埋伏。

我看到他们的战车的轮迹很乱,远望到他们的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逐他们。

(本段写:战后曹刿对取胜原因的分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荐,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被释放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任用,百里奚从买卖奴隶场所被选拔用为大夫。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原文及翻译(全)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原文及翻译(全)

1.公输《墨子》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齐,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悦。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穅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狐狸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楩、枬、豫章,宋元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

”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围有余。

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译文:公输盘给楚国制造云梯这种器械,制成后,要拿去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就从鲁国动身,走了十天十夜,到达郢都,去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先生有什么指教呢?”墨子说:“北方有人欺侮我,我想借重您的力量杀掉他。

九下文言文及翻译

九下文言文及翻译

原文: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翻译:永和九年,即癸丑年,暮春时节的开始,我们在会稽山的兰亭聚会,举行修禊仪式。

众多贤才都来了,年轻人和年长者都聚集在一起。

这里有高耸的山峰,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还有清澈的溪流和湍急的水流,环绕在周围。

我们用它来举行流觞曲水的活动,大家坐在溪边,虽然没有丝竹管弦的盛况,但是一杯酒一首诗,也足以畅叙幽情。

那天,天空晴朗,空气清新,和风和畅。

抬头看宇宙的广阔,低头观察万物的繁盛,这样游目骋怀,足以极尽视听的乐趣,实在令人愉悦。

人们相互交往,一生的时间短暂,有的人把自己的抱负寄托在内心,与朋友在室内畅谈;有的人则把自己的寄托寄托在某种事物上,放纵自己的身体。

虽然兴趣和追求各不相同,安静和躁动也不一样,当他们对于自己所遇到的事物感到高兴,暂时得到满足时,就会感到快乐和满足,不知道老年的到来。

等到他们对于所追求的事物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而变化,感慨也随之而来。

过去所欣赏的事物,转眼间已经成为了过去,仍然不能不因此引起心中的感慨,何况人的寿命长短随着自然的变化,最终都会走到尽头!古人说:“死生也是大事啊!”难道不令人痛心吗?每当看到古人兴感的原因,都好像是一致的,没有不面对文章感叹和悲伤,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课文及译文

初三语文下册文言文单元课文及译文

21、古文二则(范晔,南朝宋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四知(《后汉书·杨震列传》)(原文)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多次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他赴郡途中,路上经过昌邑,他从前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

杨震说:“我了解你,你不了解我,为什么呢?”王密说:“夜里没有人知道。

”杨震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

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

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

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拜见。

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步行出门,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把这个馈赠给他们,不也很优厚吗?”私心(《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列传》)(原文)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

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之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

性质悫,少文采,在位以贞白称,时人方之前朝贡禹。

然少蕴藉,不修威仪,亦以此见轻。

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

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

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译文)第五伦奉公守法竭尽忠诚,说话办事没有违背法规的。

儿子们有人常劝止他,他就呵斥他们并赶走他们,官吏陈述的书面意见有利于国家的,他都封好上报,他就像这样毫无私心。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参考翻译9.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样的本心,人人都有这颗心,只是贤德的人能不丧失它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优厚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些做法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我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施予恩惠,用大换小,非常好;虽然这样,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秦王很不高兴。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

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1.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篇一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席卷平坦的山冈。

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

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一样信任我)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

2.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篇二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大不相同。

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儿也没有停留的意思。

随着军营的号角声,边塞所特有的声音从四面纷纷响起,层峦叠嶂里,烟雾弥漫,残阳西沉,一座孤城紧紧关闭着城门。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边患未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返回故里。

只听羌笛悠悠,又见寒霜满地,戍边的人整夜难以入睡。

将军和士兵都愁白了头发,流下了眼泪。

3.九年级下册语文古诗翻译篇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恍惚间又回到了当年,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把酒食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课内外古诗词翻译

九年级语文下文言文+课内外古诗词翻译

鱼我所欲也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可是轻蔑地、呵叱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或踩过)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见了“万钟”的优厚俸禄却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的优厚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

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说:“大王加以恩惠,用大的地盘交换我们小的地盘,这再好不过了,虽然是这样,但这是我从先王那继承的封地,我愿意一生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知道后不高兴。

初中文言文翻译下册

初中文言文翻译下册

一、《桃花源记》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晋朝太元年间,有一个名叫武陵的人以捕鱼为生。

他沿着溪流行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他遇到了一片桃花林,两岸相隔数百步,中间没有其他树木,花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

他又继续前行,想要探究这片桃花林的尽头。

解析:《桃花源记》是东晋时期陶渊明创作的一篇寓言故事,通过对桃花源中宁静、美好的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二、《岳阳楼记》原文:昔闻洞庭湖,乃长江之巨浸也。

正月上元,湖面皆冰,冰厚尺余,渔者踏冰而渔。

登岳阳楼,则天下之壮观也。

翻译:以前听说洞庭湖,是长江中的一个大湖。

正月上元节,湖面都结了冰,冰厚一尺多,渔夫们踩着冰面捕鱼。

登上岳阳楼,就能看到天下壮观的景象。

解析:《岳阳楼记》是唐代文学家范仲淹所作,通过对洞庭湖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醉翁亭记》原文: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翻译:滁州四周都是山。

其中西南部的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看上去郁郁葱葱、深邃秀丽的是琅琊山。

解析:《醉翁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醉翁亭周围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四、《师说》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古代的学者必须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解析:《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所作,强调了老师的重要性,提倡尊师重道。

通过以上对《初中文言文翻译下册》中部分篇目的翻译及解析,我们可以看出,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学习文言文有助于了解我国历史文化,提高语文素养。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积累,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文言文翻译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文言文翻译

九年级下册语文书文言文翻译公输【原文】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译文】公输盘替楚王制造攻城时用来登城的器械,造成后,要凭借这些器械来攻打宋国。

墨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从鲁国动身,行走了十天十夜,赶到楚国国都郢,见到了公输盘。

【原文】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译文】公输盘说:"先生有何见教?"子墨子说:"北地有一个欺侮我的人,希望依靠你去杀了他。

"公输盘很不高兴。

子墨子说:"允许我奉送(给您)十金。

"公输盘说:"我坚持合宜的道德从来是不杀人的。

"【原文】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译文】子墨子起身,第二次施礼,说:"请允许我解释这件事。

我在北地听说你在制造云梯,要用这些器械来攻打宋国。

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所多余的是土地,所不足的是人民。

葬送本来不足的人民而去争夺已经多余的土地,不能叫做聪明。

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叫做仁。

知道这道理却不向楚王据理力争,不可叫做忠。

力争却没有达到目的,不可叫做强。

坚持合宜的道德不肯受千金去杀欺侮我的人,却去攻打宋国杀死更多的人,不能叫做懂得逻辑道理。

"【原文】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公输盘曰:"诺。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与翻译

《乡愁》余光中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作战的地理条件,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不如人心所向。

(比如有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从四面围攻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时令,可是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所以说,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振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优势,攻打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yuè)举于版筑之间,胶鬲(gé)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áo)举于海,百里奚(xī)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f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文言文对照翻译--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文言文对照翻译--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9.鱼我所欲也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

(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讨厌的,但我所讨厌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假如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什么(手段)不用呢?如果人们所讨厌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坏事)不做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讨厌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心,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它)罢了。

②一箪(dān)食,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xiàng)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九下三单元文言文翻译

九下三单元文言文翻译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吗?”
(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
(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的时候,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

初三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三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孔子语录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译文:译文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时间去温习它们,不也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3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才可以做导师啊。

”4 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译文:孔子说:“读书却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却不读书,就会心生迷惑。

”5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译文:孔子说:“仲由,教导你的道理都知道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聪明的啊!”6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7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译文:孔子说:“几个人走路,一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

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行自我改正并告诉他人。

”8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译文: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也很遥远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9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罕》译文:孔子说:“碰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我)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1.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篇一《送东阳马生序》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

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譔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

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

1.《公输》 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它攻打宋国。

墨⼦听说了,就从齐国起⾝,⾏⾛了⼗天⼗夜才到楚国国都郢,会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您将对我有什么吩咐呢?”墨⼦说:“北⽅有⼀个欺侮我的⼈,愿借助你杀了他。

”公输盘不⾼兴。

墨⼦说:“我愿意献给你⼗镒黄⾦。

”公输盘说:“我奉⾏义,决不杀⼈。

”墨⼦站起来,再⼀次对公输盘⾏了拜礼,说:“请向你说说这义。

我在北⽅听说你造云梯,将⽤它攻打宋国。

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地,⼈⼝却不⾜。

现在牺牲不⾜的⼈⼝,掠夺有余的⼟地,不能认为是智慧。

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

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

争辩却没有结果,不能算是强。

你奉⾏义,不去杀那⼀个⼈,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

”公输盘服了他的话。

墨⼦⼜问他:“那么,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公输盘说:“不能。

我已经对楚王说了。

”墨⼦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公输盘说:“⾏。

” 墨⼦见了楚王,说:“现在这⾥有⼀个⼈,舍弃他的华丽的丝织品,邻居有⼀件粗布的短⾐,却打算去偷;舍弃他的美⾷佳肴,邻居只有糟糠,却打算去偷。

这是怎么样的⼀个⼈呢?”楚王回答说:“这⼈⼀定患了偷窃病。

”墨⼦说:“楚国的地⽅,⽅圆五千⾥;宋国的地⽅,⽅圆五百⾥,这就像彩车与破车相⽐。

楚国有云楚⼤泽,犀、兕、麋⿅充满其中,长江、汉⽔中的鱼、鳖、鼋、鼍富甲天下;宋国却连野鸡、兔⼦、狐狸都没有,这就像美⾷佳肴与糟糠相⽐。

楚国有巨松、梓树、楠、樟等名贵⽊材;宋国连棵⼤树都没有,这就像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相⽐,从这三个⽅⾯的事情看,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有偷窃病的⼈同⼀种类型。

我认为⼤王您如果这样做,⼀定会伤害了道义,却不能据有宋国。

”楚王说:“好啊!即使这么说,公输盘已经给我造了云梯,⼀定要攻取宋国。

” 于是⼜叫来公输盘见⾯。

墨⼦解下腰带,围作⼀座城的样⼦,⽤⼩⽊⽚作为守备的器械。

公输盘九次陈设攻城⽤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九次抵拒了他的进攻。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

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
匈奴大举入侵上郡时,天子派亲近的宦官跟随李广整训士兵,抗击匈奴。一次,这位宦官带了几十名骑兵,纵马驰骋,遇到三个匈奴人,与他们交战。那三个人转身射箭,伤了宦官,那几十名骑兵也被射杀将尽。宦官跑到李广跟前,李广说:“这一定是射雕的人。”李广于是带一百名骑兵,急追这三个人。那三个人没有马,徒步行走,走了几十里。李广命令骑兵散开,从左右两面包抄,并亲自射击那三人,结果射死二人,活捉一人,果然是匈奴射雕的人。待捆绑好俘虏上马,望见匈奴有数干骑兵。他们看见李广,以为是诱敌的骑兵,都吃一惊,上山布阵。李广的一百骑兵也非常恐慌,想奔驰转回。李广说:“我们离大军几十里,现在以一百骑兵这样逃跑,匈奴一追赶射击马上就全完了。现在我们若留下,匈奴一定以为我们是为大军来诱敌,必然不敢来袭击我们。”李广命令骑兵说:“前进!”进到约离匈奴阵地二里许停了下来,又下令说:“都下马解鞍!”他的骑兵说:“敌人多而且离得近,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办?”李广说:“那些敌人以为我们会走,现在都解鞍就表示不走,可以使敌人更加坚持认为我们是来诱敌的错误判断。”于是匈奴骑兵就没敢袭击。有个骑白马的匈奴将军出阵监护他的兵卒,李广上马与十几名骑兵奔驰前去射杀了这个匈奴白马将军,然后又返回到他的骑兵中间,解下马鞍,命令士兵把马放开,随便躺卧。这时刚好天黑,匈奴兵始终觉得很奇怪,不敢出击。夜半时,匈奴兵还以为汉军有伏兵在旁边准备夜间袭击他们,而全部撤走了。天亮,李广回到大军驻地。大军不知李广在哪里,所以没有派兵去接应。 李将军
后来汉朝用马邑城引诱单于,派大军埋伏在马邑城旁边的山谷里,而由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受护军将军统领。这时单于发觉了这个策略,就撤走,汉军都没有立功。 过了四年,李广从王尉调为将军,出兵雁门攻击匈奴。匈奴兵多,打败了李广的部队,活捉了李广。单于一向听说李广贤能,下令说;“一定把李广活着送来!”李广当时受伤生病,匈奴骑兵就把李广放在两马之间的网兜里躺着。走了十几里,李广装死,瞥见旁边有一匈奴少年骑着一匹好马,李广突然跃身跳上匈奴少年的马,趁势推下匈奴少年,夺下他的弓,鞭马向南奔驰几十里,又遇到他残余的部队,便领着进入关塞。匈奴派了几百骑兵追捕他,李广一边跑一边取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所以得以逃脱。于是回到京师,汉朝廷把李广交给执法官吏。执法官吏判决李广折损伤亡人马多,又被匈奴活捉,依法当斩,经纳粟赎罪,成为平民。 转眼之间,李广已在家居住了几年,李广与前颍阴侯的孙子一起隐居在蓝田南山射猎。有一天夜间他带一名骑从出去,与人在乡下饮酒,回来走到霸陵驿亭,霸陵尉喝醉了,呵斥禁止李广通行。李广的骑从说:“这是前任李将军。”亭尉说:“现任将军尚且不能夜行,何况前任的呢!”便让李广住在亭下。过了不久,匈奴入侵杀了辽西太守,打败韩安国将军,韩将军调任右北平后病死,于是武帝下诏拜李广为右北平太守。李广就请霸陵尉同去,到军中就斩了他。 李将军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参考翻译9.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样的本心,人人都有这颗心,只是贤德的人能不丧失它罢了。

一箪食,一豆羹,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就会饿死。

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踩踏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屑于接受。

优厚的俸禄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

这样,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小老婆的侍奉和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施舍,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大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这些做法不可以停止吗?(如果不停止)这就叫做丧失了人的羞恶之心。

10.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想用我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施予恩惠,用大换小,非常好;虽然这样,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秦王很不高兴。

九下册文言文

九下册文言文

九下册文言文1.《鱼我所欲也》1.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事情,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那就是“不义”)。

不仅仅是贤人才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下册语文文言文原文翻译1.《公输》公输盘为楚国造了云梯那种器械,造成后,将用它攻打宋国。

墨子听说了,就从齐国起身,行走了十天十夜才到楚国国都郢,会见公输盘。

公输盘说:“您将对我有什么吩咐呢?”墨子说:“北方有一个欺侮我的人,愿借助你杀了他。

”公输盘不高兴。

墨子说:“我愿意献给你十镒黄金。

”公输盘说:“我奉行义,决不杀人。

”墨子站起来,再一次对公输盘行了拜礼,说:“请向你说说这义。

我在北方听说你造云梯,将用它攻打宋国。

宋国有什么罪呢?楚国有多余的土地,人口却不足。

现在牺牲不足的人口,掠夺有余的土地,不能认为是智慧。

宋国没有罪却攻打它,不能说是仁。

知道这些,不去争辩,不能称作忠。

争辩却没有结果,不能算是强。

你奉行义,不去杀那一个人,却去杀害众多的百姓,不可说是明智之辈。

”公输盘服了他的话。

墨子又问他:“那么,为什么不取消进攻宋国这件事呢?”公输盘说:“不能。

我已经对楚王说了。

”墨子说:“为什么不向楚王引见我呢?”公输盘说:“行。

”墨子见了楚王,说:“现在这里有一个人,舍弃他的华丽的丝织品,邻居有一件粗布的短衣,却打算去偷;舍弃他的美食佳肴,邻居只有糟糠,却打算去偷。

这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楚王回答说:“这人一定患了偷窃病。

”墨子说:“楚国的地方,方圆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方圆五百里,这就像彩车与破车相比。

楚国有云楚大泽,犀、兕、麋鹿充满其中,长江、汉水中的鱼、鳖、鼋、鼍富甲天下;宋国却连野鸡、兔子、狐狸都没有,这就像美食佳肴与糟糠相比。

楚国有巨松、梓树、楠、樟等名贵木材;宋国连棵大树都没有,这就像华丽的丝织品与粗布短衣相比,从这三个方面的事情看,我认为楚国进攻宋国,与有偷窃病的人同一种类型。

我认为大王您如果这样做,一定会伤害了道义,却不能据有宋国。

”楚王说:“好啊!即使这么说,公输盘已经给我造了云梯,一定要攻取宋国。

”于是又叫来公输盘见面。

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

公输盘九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九次抵拒了他的进攻。

公输盘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余。

公输盘受挫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

”楚王问原因,墨子回答说:“公输盘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

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能够进攻。

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二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侵略军呢。

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

”楚王说:“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

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

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

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能够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能够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能够做到的。

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协助就少。

协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协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

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从田间小沟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胶鬲从卖鱼盐的商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中获释)被举用,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百里奚从奴隶市场上被(赎回)并被举用。

所以,上天将要把巨大的任务交给这个人的时候,必定先使他的心志受到磨难,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利。

用(这样的途径)使他内心受到真酣,性情更加坚韧,增加他原来所做不的事情。

一个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心情受到困扰,思绪受到梗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将吟咏叹息)吐发在语言之中,然后才能知道。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实力相当的国家来给以压力,这样的国家常常会灭亡。

这样以后,才会知道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4.《鱼我所欲也》鲜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

(如果)两样东西不能一齐得到,(只好)放弃鲜鱼而要熊掌。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

(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生命本是我喜欢的,(可我)喜欢的东西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肯干苟且偷生的事。

死亡本是我厌恶的,(可我)厌恶的东西还有比死亡更厉害的,所以(遇到)灾祸也不躲避呀。

如果人们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保住生命的手段,哪有不采用的呢?如果人们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一切能够避开祸患的事情,哪有不采用的呢?靠某种不义的手段就能够苟全生命,有的人却不肯采用。

靠某种不义的门道就能够避免祸患,有的人却不肯去干。

这样看来,喜欢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厌恶的有比死亡更厉害的东西,不但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精神,每个人都有这种精神,不过有道德的人能够最终不丧失掉罢了。

一碗米饭,一盅肉汤,得到这些就能活下去,得不到便饿死。

(不过)恶声恶气地递给人家,(就是)过路的(饿汉)都不会接受;踩踏过才给人家,讨饭的叫化子也不屑看它一眼。

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

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仅仅)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我所理解的贫困的人感激我吗?过去宁愿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却去做这种事;过去宁可送命也不肯接受,今天(有人)为了所理解的贫困的人感激自己却去做这种事:这种不符合礼义的做法不是能够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的本性。

5.《惠子相梁》惠子在魏国当宰相,庄子去看望他。

有人告诉惠子说:“庄子到魏国来,想(或就要)取代你做宰相。

”于是惠子非常担心,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

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雏,你知道它吗?鹓雏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不喝。

在这时,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雏从它面前飞过,仰头看着它,发出‘吓’的怒斥声。

难道现在你想用你的梁国(相位)来威吓我吗?”6.《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

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

”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能够完全确定的。

”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

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7.《曹刿论战》鲁庄公第十年的春天,齐军准备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

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

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是上朝拜见鲁庄公。

曹刿问:“您凭借什么跟齐国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些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身边的人。

”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到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玉器,丝织品之类,我从来不敢(对神)虚报夸大,一定如实禀告神。

”曹刿说:“这仅仅小信用,不能使神灵信服,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一定根据实情处理。

”曹刿说:“这是尽了职责的一类事情,能够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与您一同前去。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

”齐军三次击鼓后,曹刿说:“能够击鼓进军。

”齐军大败。

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手扶横木望了望齐军,然后说:“能够追击了。

”于是追击齐军。

已经战胜齐国后,鲁庄公询问曹刿取胜的原因。

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进军,士兵们的士气就低落了;等到第三次击鼓进军,士气就完全耗尽了。

他们的士气已经衰竭而我们的士气正旺,所以打败了他们。

像齐国这样的大国,难以预测它的军事行动,怕是有埋伏,我看见他们的车轮印混乱,望见战旗倒下了,所以才追击他们。

”8.《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

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山北面有一位叫愚公的老人,年近九十岁了,向着大山居住。

苦于大山的阻塞,出入要绕远路,于是他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竭尽全力铲平这两座大山,(使道路)直通豫州南部,达到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气,像魁父这样的小山丘也不能铲平,能把大行、王屋怎样呢?再说把石头和泥土往哪儿放呢?"大伙纷纷说:"把土石投到渤海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率领子孙当中能挑担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才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前来帮忙。

夏去冬来,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这大山的土石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得不开窍,连个寡妇、孤儿都比不上。

即使我死了,还有我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永无穷尽,不过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增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山神知道了这件事,害怕愚公挖山不止,就把这件事禀报天帝。

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两座大山.-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交通了。

9.《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

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同城北徐公比,谁漂亮?”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 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

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漂亮,就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邹忌同他坐着闲聊,邹忌又问他:“我同徐公比,谁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