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即景抒情诗四首》教案3(精)
高中高中语文第1单元唐诗之旅上4即景抒情诗四首课件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苦吟诗人—பைடு நூலகம்贾岛
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名 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被讥为科场“十恶”。文宗开成二 年被谤,谪为遂州长江主簿,后迁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 曾以诗投韩愈,与孟郊、张籍等诗友唱酬,诗名大振。其为诗 多描摹风物,抒写闲情,诗境平淡,而造语费力,是苦吟派诗 人。
[文脉梳理]
海上明月共潮生(升起) 春、江、花、月、夜
《月春夜江》花皎皎空中孤月轮(高悬)
宇宙 遐思 冥想人生(诗情画
意 人生哲理)
江潭落月复西斜(西斜) 游子思妇 两地思念
落月摇情满江树(落下) 情韵袅袅 摇曳生姿
[文本深读] 1.请展开想象与联想,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前八句所展现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这时一轮 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 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 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答案】 (1)感伤的样子 (2)波光闪烁的样子 (3)开满花草的郊野 (4) 雪珠 (5)逐:追随 月华:月光 (6)情人:多情之人,指自己 遥夜:长夜 (7) 云脚 (8)归隐的约期
3.名句背诵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 (2)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 (3)________,江月年年望相似。 (4)________,碣石潇湘无限路。 (5)海上生明月,________。 (6)________,还寝梦佳期。 (7)鸟宿池边树,________。 (8)________,移石动云根。
高中语文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一单元 4.即景抒情诗四首 课件
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
云漂忽不定,本来就足以牵动人的离愁,何况是在
浦口,更增添了许多愁绪。这里,“白云”,“青枫
浦”又托物寓情。月光下,是谁家的游子乘着一
叶扁舟在外飘荡呢,又是谁家的思妇在那座楼上
想念着他呢?我们仿佛看到:一轮皓月照耀着江
湖游子的扁舟,也照耀着长夜无眠的楼上思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诵读全文 想象画面
6
思考第:9章在扩前声系8统句调音诗中,诗人写到了哪些意象? 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幅 画面。
春江的潮水涌动,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 伟,这时一轮明月伴着潮头冉冉而升,明月与江 潮相互辉映,波光粼粼,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的 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弯弯地绕过花草遍地的春之 原野,花林闪着银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 畔白沙与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历史上许多诗人探讨宇宙人生,但都感叹宇宙永恒, 人生短暂。而这里,作者却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 无穷已”,即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 存在则是绵延长久的。诗中,作者由月的孤单联想 到月的期待,再由月的期待一跳跳到思妇的期待上 来.因此下文就自然进入到了男女离别12相思的本题。
第五第韵9章(“扩声白系统云调一音 片——相思明月楼”),总写
9
第二第韵9章(5扩—声系8统句调音),以月为凝聚点,对春江花月
夜的景象进行了特写:江水弯弯绕过花草遍
生的春之原野,皎洁的月光照在花林上面,看
上去就象缀满了一颗颗的雪珠。月光象白霜
一样从空中流下,却感觉不到它的飞翔。“
汀上白沙看不见”,是说在洁白的月光之下
,江滩的白沙也不易分辨了。一句写天上,
一句写地上,整个宇宙都浸染上了明月的白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就有这样一位诗 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 是初、盛唐之交的张若虚,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 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之课文剖析〔1.王维诗四首〕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菑。
[诗人登高四望 ,只见天地一片潮湿 ,丛林上面静谧宁和 ,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 ,准备好饭菜 ,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
积雨:久雨不停。
烟火迟:因久雨空气湿润 ,烟火上升缓慢。
藜:一种可食的野菜。
黍:谷物名 ,古时为主食。
饷:送饭食到田头。
菑〔zī〕:初耕的田地。
]首联写田家劳作生活。
一个“迟〞字 ,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 ,又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 ,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日丛林之中 ,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
夏木:高大的树木。
啭:小鸟婉转的鸣叫。
]颔联与首联一样 ,是诗人静观所得 ,写自然景色。
两种景象相映衬 ,将积雨之时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在松林之中 ,诗人看木槿花开花落 ,采露葵供清斋素食。
槿〔jǐn〕:植物名。
落叶灌木 ,其花朝开夕谢。
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
清斋:素食 ,长斋。
露葵:冬葵 ,古时蔬菜名。
]颈联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
外表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 ,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既然我早已去机心 ,绝俗念 ,随缘自适 ,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 ,悠游于林泉之中了。
野老:诗人自谓。
?庄子·杂篇·寓言?载 ,杨朱去从老子学道 ,路上旅舍主人欢送他 ,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 ,客人们再也不让座与他 ,而是与他“争席〞 ,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 ,与人们不再有隔膜了。
这里诗人指自己要隐退山林 ,与世无争。
“海鸥相疑〞句:见?列子·黄帝? ,说海边有一人与鸥鸟相亲近 ,后来其父要他将海鸥捉回来 ,等他再到海边时 ,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不再理他。
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望月怀远教案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蚜
望月怀远学习目标:1.反复朗诵中领会诗人情感;2.体会即景抒情诗景与情的完美结合,清丽而深远的意境;3.关于“月”的意象内涵探究。
重点难点:1.体会即景抒情诗景与情的完美结合;2.关于“月”的意象内涵探究。
教学方法:诵读、讲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月亮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
关于“月”的古诗词,同学们知道多少?•__________________,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李白•_____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
《月夜忆舍弟》杜甫•______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暝》王维•__________________,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_,《虞美人》李煜•_________________?把酒问青天。
……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苏轼•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
《雨霖铃》柳永今天我们来一同来学习韶关本土诗人张九龄的即景抒情诗——《望月怀远》,体会诗人创造的意境和情感。
一、走进作者张九龄.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关曲江人。
唐中宗景龙初中进士,玄宗时策试高第,位至宰相。
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曾预言安禄山狼子野心,宜早诛灭,未被采纳)、文学家、诗人、名相。
在位直言敢谏,举贤任能,守正不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
他的五言古诗,上承陈子昂,下启孟浩然、王维、李白,首倡山水田园诗派,是唐诗由初唐进入盛唐的桥梁与标志!被誉为“岭南第一人”。
二、整体感知学生自由朗读,结合注释,展开想象,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句子?老师点评:三、自主学习,分组合作探究1.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乃千古名句,曾有人认为“生”是“升”之误,请就此诗谈谈你的看法。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言情词三首教案(粤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05
教学评价
学生评价
01
02
03
课堂参与度
学生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参 与讨论,是否能主动提出 问题和回答问题。
知识掌握程度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评估学生对唐诗宋词元 散曲和言情词的理解和掌 握程度。
情感态度
学生对唐诗宋词元散曲和 言情词的兴趣和态度如何 ,是否能够欣赏和理解这 些文学作品的美。
教师反思
教学内容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 求,是否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 掌握唐诗宋词元散曲和言情词的知识 。
教学方法
课堂氛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反思课堂氛围是否和谐、积极,是否 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评估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 效果。
THANK YOU
在《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言情词三首这一课中,教师需 要对唐诗宋词元散曲的背景、作者生平、诗词含义等进行详 细的讲解,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 、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在《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言情词三首这一课中,教师 可以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例如:诗词中表 达的情感、诗词的创作背景等,通过讨论使学生更加深入 地理解课程内容。
展历程,掌握经典诗词的鉴赏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
爱和传承意识。
02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三个单元,分别是唐诗、宋词和元散曲。每个单元选取具
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讲解,同时结合历史背景、诗人词人介绍、艺术手
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03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讨论、朗诵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高中语文2020年编全一册课件粤教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高中语文:即景抒情诗四首
【明确】诗人选取“春江”“春潮”“明月”等意象, 描绘了一幅春江潮涨、江海相连、月潮共生、波光与 月光交相辉映,处处春江处处月的雄浑开阔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2.全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明确】核心意象:月。
作用:从结构上看,诗人以月亮升起到坠落的过程 作为全诗起止的外在线索。
(9)﹒捣﹒衣﹒砧上拂还来
捣衣砧:古代妇女在洗衣敲打衣被时用的木棒。
后以寒砧来隐喻思念的情感。 ( ×。应为捣衣用的石质垫板 )
(10)﹒幽﹒期不负言 幽期:归__隐__的__约__期___
(11)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译文:_走__过__桥__去__看__见__原__野__迷__人__的__景__色__,__晚__风__轻__拂__,__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 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四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感情?
【点拨】体现了诗人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思索, 对人类在宇宙间生存状态的思考:宇宙永恒,明月常 在,而生命又何其短暂;而整个人类又是代代相传, 无穷无尽,与明月共存于天地之间。感情哀而不伤, 充盈着热烈、达观之气。
_云__脚__飘__移__,__看__起__来__仿__佛__山__石__在__移__动__。__
三、把握大意 下列对本课所选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 项是 ( ) A.《登幽州台歌》前两句写时间漫长,第三句写空间 寥廓,第四句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B.《春江花月夜》一共描绘了春、江、花、月、夜五 种景物,以花为主体,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一千多年来世人为之倾倒,被 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 虚也因为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粤教版-语文-高二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即景抒情诗四首 课件广东
4 即景抒情诗四首
18
结构图示
前两句后前
古人不见→孤独、寂寞 来者
《登幽州台歌》
宇宙 寥廓、绵长
后两句个人 渺小、短暂感伤
怀才不遇
4 即景抒情诗四首
19
海上明月共潮生升起
《 春
|
江 皎皎空中孤月轮高悬
花 月 夜
|
江潭落月复西斜西斜
》
|
落月摇情满江树落下
4 即景抒情诗四首
春、江、花、月、夜
4 即景抒情诗四首
25
三、《题李凝幽居》的主旨是什么?诗中所写之景与所要表现的题旨有什么
内在联系?
提示 本诗的主旨是作者借本诗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人一开头用两句诗就描写了朋友幽居的周围环境:一条杂草遮掩的小
路通向荒芜不治的小园;近旁,亦无人家居住。淡淡两笔,十分概括地写了
一个“幽”字,突出了居所周围环境的幽静迷人。“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
4 即景抒情诗四首
9
《题李凝幽居》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 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 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 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 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代表作有《长江集》《诗格》等。
4 即景抒情诗四首
3
轿的人而不是坐轿的人?到了山腰的一个小平台,罗素下了竹轿, 认真地观察轿夫的表情。他看到轿夫们坐成行,拿出烟斗,又说又 笑,丝毫没有怪怨天气和坐轿人的意思。他们还饶有兴趣地给罗素 讲自己家乡的笑话,很好奇地问罗素一些外国的事情,在交谈中不 时发出高兴的笑声。罗素在他的《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讲到这个 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结论:用自以为是的眼光看待别人的幸福 是错误的。 微感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第1 课王维诗四首一、作者介绍王维(701 —761) ,字摩诘,太原祁( 今山西祁县) 人,后迁居蒲州( 今山西永济) ,开元九年(721) 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
天宝十一载(752) 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
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
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
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
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
有《王右丞集》。
二、四诗简介(一)积雨辋川庄作1 .写作背景简介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主要景点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鹿柴、辛夷坞、欹湖等,今已湮没。
《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这是一首七律,作于辋川山庄。
2 .基本解读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
(主旨)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写田家劳作生活。
积雨,久雨不停。
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
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
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
(炼字)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
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曰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案:第一单元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含答案
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对应学生用书P13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出身于富豪之家,性情侠义,二十四岁中进士,因《谏灵驾入京书》一文为武则天所赏识,用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属官),后任右拾遗.三十八岁时退职返乡,不久被县令段简害死于狱中.他是初唐诗歌革新的倡导者,语言质朴雄浑,意境苍凉悲壮,风格刚健有力.有《陈伯玉集》。
张若虚(约660-720),唐代诗人。
扬州(今属江苏)人。
曾任兖州兵曹,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其诗仅存两首,因《春江花月夜》奠定了他在唐代诗坛上的地位,而此篇被论者评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张九龄(678-740),唐代大臣、诗人。
一名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唐中宗景龙年间进士,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为中书令。
因正直敢言,受到权奸李林甫的排挤,贬为荆州长史.有《张子寿文集》(或称《曲江集》).贾岛(779-843),唐代诗人。
字浪仙,一作阆仙,范阳(河北涿州)人.其家境贫寒,多次应举不中,一度出家为僧.后受韩愈影响还俗。
曾任遂州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普州(今四川安岳)司仓参军等职。
与孟郊齐名,世称“郊寒岛瘦",以苦吟著称,形成“奇僻清峭”的诗风.有《长江集》.《登幽州台歌》此诗作于武则天通天元年(696)。
当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无将略”,不到一年失败,情况危急。
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
他进谏甚切,而武屡不纳,降他为军曹。
诗人连受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登上幽州台,“感昔乐生、燕昭之事”,泫然流涕而歌,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
《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旧题,属于《清高曲·吴声歌》,相传创自陈后主。
当时,作者也许是宦游在外,也许是羁留异乡,在一个月朗风清、春暖花开的夜晚,作者漫游江边,当他仰望一轮挂在天边的皎月,沐浴湿润的江风,面对着滚滚流去的江水,嗅着淡淡的花香时,于是他感慨万千,诗兴大发,临江赋诗,从月升写到月落,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来抒发孤舟游子的相思之情和明月楼中思妇的相思之苦,同时探索人生哲理与宇宙奥秘.《望月怀远》写情人相思.诗人与情人相隔千里,在一个风清月圆的夜晚,诗人因望一轮明月而想起了与自己千里共婵娟的情人,于是将这种相思寄于明月.《题李凝幽居》写访友人未遇这样一件小事。
语文选修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咏物诗四首》教案3
【教课目的】1、认识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2、理解四首咏物诗所言之志。
3、试试写一首咏物诗。
【教课要点】认识咏物诗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课难点】试试写一首咏物诗。
【教课方法】教师点拨与学生议论相联合【教课媒体】幻灯片【教课课时】一课时【教课过程】一、诗谜导入请你猜猜下边这两首咏物诗所咏之物:(一)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节气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鞭炮》明 ?黎淳【简析】固然我的身材瘦弱,浑身被扎得牢牢的,可是,我其实不因此意气消沉。
等到适合的节气,我的心中就会引燃火焰,在万人头上发出如雷的声响。
(二)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顾相看已化灰。
——贾元春字谜:鞭炮【简析】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这个字谜是贾元春入宫得宠和短寿的形象写照。
这里前二句比喻的是贾元春入宫为贵妃以后,阵容煊赫,此后贾家成了皇亲国戚,贾家的政敌一时之间股战战而“胆尽摧”。
后二句则示意贾元春的受宠只可是是稍纵即逝,贾家的荣华荣华瞬间分化崩溃。
A二、对于咏物诗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能够成为诗人描摹歌唱的对象。
他们在仔细描摹的同时,寄望自己的感情——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先人很喜爱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 首。
看法——咏物诗描绘客观的“物” ,仔细刻划其外在形态或表现其内在精神质量,借以抒情兴感,托物言志。
咏物诗的特色——托物言志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望作者的心志。
三、读懂咏物诗的方法1、归纳事物的特色(形态、色彩、所处环境、精神品行)2、领会所言之“志”(思想、感情、理想、梦想等)3、剖析表达技巧(比喻、象征、拟人、对照、侧面衬托)四、诗作解读子规顾况杜宇冤亡积有时,年年啼血感人悲。
若教恨魄皆能化,何树何山著子规?1、诗人简介顾况,字逋翁,海盐人,肃宗至德进士,曾为校书郎、著作作郎。
擅长歌诗,性好幽默。
贞元初,因作诗讽嘲显贵,贬为饶州司户从军。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春江花月歌教案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春江花月夜教学目标1、通读全诗,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以及情感变化2、通读全诗,体验诗歌画面,与作者产生共鸣3、创设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在细节上掌握诗歌内容和学习技巧。
教学重点:朗读的节奏和情感的指导,对诗歌的整体把握,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细节上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教学过程:一、导入:一曲飞花令,遇见春江花月夜董卿说,时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了暖,就有了雨,春遇到了冬,就有了岁月,正是因为遇见,才有了我们生命中那些美好与温暖!所以今天,我们很幸运,因为,我们遇见了彼此,其实除了我们之间的遇见,我们还有一次遇见,那就是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唐朝,遇见被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为了让这次遇见让大家印象更深刻,我们模仿古人,一起来玩一个小小的古代游戏1、游戏名称:飞花令2、游戏规则:参与者轮流背诵一句含有“月”的古诗词,答不出的被淘汰,坚守到最后的一位获胜。
刚刚大家背诵的很多含有月字的诗句,其实不难看出,月我们中国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在不同的诗词中,它们有不同的内涵,有表思乡怀人、有表寂寞孤独,更有表时间永恒……意蕴丰富,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据着一大片天空!那么在《春江花月夜》中,月又有着怎样的意蕴?二、体验:诵诗中经典,初感春江花月情(一)、读初明意象(齐读)(5分钟)下面,请同学们一起朗诵,边读边找出含有“月”的描写的诗句。
明确:海上明月共潮生——皎皎空中孤月轮——江潭落月复西斜——月落摇情满江树1、在诗歌里,“月”是静止不变的吗?明确:不是,是变化的,月生——月悬——月斜——月落(线索)2、那么,在这首诗里可以说,张若虚与他笔下的美景来了一次美好的邂逅,从题目可以看出,除了月,他还遇见的什么?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你觉得哪一个是全诗的主要意象?明确:月!当五个意象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一幅梦幻般的画面,月在江中,江笼罩在月下,花在月中,春的气息在花中释放,五个意象交辉相应,所有的景均在月的笼罩之下,因而月也就成了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语文:《即景抒情诗四首》教案(粤教之《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即景抒情诗四首教学目标:1、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2、能够背记《登幽州台歌》《望月怀远》.3、训练将诗句转变成画面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学重点: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诗人生平及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训练将诗句转变成画面情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以即景抒情诗导入:即景抒情诗,指的是寓情于景,借助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主观感情的诗作。
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移情于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诗人带着有情之眼去观察景物,以有情之笔去描写景物,使感情附着于景物,景物浸染上感情,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浑然无隔.即景抒情诗往往是含而不露,蕴藉悠远,情丰意密,深切动人。
1、鉴赏要点: 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2、主要内容: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鉴赏《登幽州台歌》(一)作者简介: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
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有《陈伯玉集》传世。
陈子昂青少年时家庭较富裕,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成年后始发愤攻读,博览群书,擅长写作.同时关心国事,要求在政治上有所建树。
24岁时举进士,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
时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
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武则天计划开凿蜀山经雅州道攻击生羌族,他又上书反对,主张与民休息。
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垂拱二年(686),曾随左补阙乔知之军队到达西北居延海、张掖河一带。
2020-2021年高一语文即景抒情诗四首教案 粤教版
2019-2020年高一语文即景抒情诗四首教案粤教版学习要点:(一)登幽州台歌1、作者及写作背景简介陈子昂(661—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二十四岁中进士,因《谏灵驾人京书》一文为武则天所赏识,用为麟台正字(秘书省属官),后任右拾遗。
三十八岁时退职返乡,不久被县令段简害死于狱中。
此诗作于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
当时,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军中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无将略”,不到一年兵败,情况危急。
陈子昂向武进言,请求遣万人为前驱击敌,武不允。
子昂“自以官在近侍,又参预军谋,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
他日又进谏,言甚切至……乃署以军曹。
子昂知不合,因箝默下列,但兼掌书记而已。
因登蓟北楼,感昔乐生、燕昭之事,赋诗数首,乃泫然流涕而歌曰:‘前不见古人……’时人莫不知也。
”(卢藏用《陈子昂别传》)幽州台,又称蓟北楼、蓟丘、燕台,传说为燕昭王为招纳人才所筑的黄金台。
燕昭王为战国时燕国君主,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召来乐毅等奇士,国力大盛。
但在《战国策》、《史记》中皆未见筑台之事,汉末孔融《论盛孝章书》云:“昭王筑台,以尊郭隗。
”筑台之说始见于此。
魏晋以后,始有燕昭主筑黄金台之说,但说法不一。
蓟丘,故址在今北京德胜门外。
2、基本解读这首诗写诗人登幽州台之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感慨。
(主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诗人登上幽州台时,想到自己怀抱旷世之才却无用武之地并沉沦下僚,想象当年燕昭王何等礼贤人才,自己却偏偏未能赶上,昔日的遗迹已荡然无存,惟有丘陵高树而已。
其《燕昭王》诗:“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诗人俯仰千古,茫茫宇宙,漫漫苍穹、不禁悲从中来。
此二句从时间角度着笔,“前”与“后”、“古人”与“来者”对举,用两“不见”相连,表现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高中语文 《即景抒情诗 》教学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散曲选读》
全诗意境清幽秀丽,形象细腻传神,情感真 挚,绵绵不尽。
可编辑ppt
13
可编辑ppt
14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四、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被后人千古传诵的原 由何在?
• 答: 《登幽州台歌》这首诗,由于深刻地表 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凄凉的情绪,语言 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
可编辑ppt
7
【小结】
这首诗写诗人登幽州台之时对宇宙、 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索和感慨。以慷慨 悲凉的调子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 寂寞苦闷的情怀。“前不见古人,后不 见来者”表现了自己生不逢时,登台远 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 禁 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可编辑ppt
8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
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
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
还寝梦佳期。
可编辑ppt
9
【鉴赏问答1】
1.这首诗的颔联以“怨”为中心,表现了诗人 什么样的情感,请作简要的分析。
表示月圆人不圆时,诗人整夜相思难眠 的心绪,深厚的感情,诚挚的态度。
2.这首诗的尾联构思奇妙,请就其构思特 点及其作用做简要的分析。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 人 归 ,
落月摇 情满 江树 。
可编辑ppt
高中语文 第1单元 唐诗之旅第4课 即景抒情诗四首同步教学案 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学习目标 1.了解陈子昂、张若虚、张九龄、贾岛等诗人的生平及思想内容。
2.了解即景抒情诗的内容。
3.体会即景抒情诗的特色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海拾贝】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诗意解读这首诗是作者经过赤壁(即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时,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
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
诗篇开头借一件古物来引起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
在那一次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经过了六百多年,还没有被时光销蚀掉,现在被人发现了。
经过自己一番磨洗,鉴定了它的确是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幽情”。
由这件小小的东西,诗人想到了汉末那个分裂动乱的时代,想到了那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想到了那一次生死搏斗中的主要人物。
这前两句是写其兴感之由。
后两句是议论。
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攻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则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所以诗人评论这次战争成败的原因,只选择当时的胜利者周郎和他倚以致胜的因素——东风来写,而且因为这次胜利的关键,最后不能不归到东风,所以又将东风放在更主要的地位上。
但他并不从正面来描摹东风如何帮助周郎取得了胜利,却从反面落笔:假使这次东风不给周郎以方便,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因此,接着就写出假想中曹军胜利,孙、刘失败之后的局面。
但又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只间接地描绘两个东吴著名美女将要承受的命运。
如果曹操成了胜利者,那么,大乔和小乔就必然要被抢劫去,关在铜雀台上,以供他享受了。
(铜雀台在邺县,邺是曹操封魏王时魏国的都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粤教版选修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4即景抒情诗四首 教案
意象与意境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意象”是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的融合;“意境”则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与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
“境生于象外”,意境由意象的总和中产生,意境是整体的、空灵的;“意象”是局部的、具体的。
诗歌的鉴赏只有通过“意象”这把钥匙,让读者去开启,领悟到诗歌的意境。
※合作探究
一、导入:
自古以来,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所吟咏的对象,是个永恒的主题,其中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历程。所以说,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她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同时,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的哲理思考,因而成为永恒的象征。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1、了解什么叫做即景抒情诗以及即景抒情诗所包含的内容;2、总结古人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
教学难点:赏析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教具
准备
多媒体
课时
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学法、学情
第一、二课时春江花月夜
一、学前磨剑:
1、什么是诗歌的意象?
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4即景抒情诗四首春江花月歌教案3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春江花月夜学情分析:现阶段的学生对诗歌抱着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感受不到诗歌的美,很难体会诗人蕴含的丰富情感。
在诗歌中的情感不会分析诗歌内的意象以及之间的关系,对诗歌展现出的美景、哲理及情思漠然视之,关键是学生赏析诗歌不得法。
本课主要是通过诵读来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因此课前就布置了预习作业。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歌的魅力2、通过朗诵来赏析本诗的景、情、理,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教学重点:在诵读中,感受本诗的美景、哲理及情思教学难点:景、情、理有机地融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情况。
1、请学生来朗读。
一些字音纠正:滟(yàn)霰(xiàn)扁舟(piān)砧石(zhēn)芳甸(diàn)浦(pǔ)皎皎(jiǎo)拂去(fú)2、请学生结合相关资料来介绍作者,教师补充:张若虚,唐代诗人。
曾以“文词俊秀”而名显长安,与贺知章、包融、张旭并称“吴中四士”。
其诗流传下来的很少,仅《全唐诗》录存《代答闺梦还》《春江花月夜》两首,而《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中的顶峰”。
二、学习本诗重在诵读,以读传情。
(一)、放录音名家范读。
(二)、学生齐读。
(三)、全诗以“月”为线索,勾连旧知识: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3、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7、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四)请同学介绍诗歌内容:(一)月下之景(1—8句),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二)月下之思(9—16句),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月下之情(17—36句),由感叹人生多愁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情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叫做即景抒情诗以及即景抒情诗所包含的内容;了解作者陈子昂、张九龄。
过程与方法:赏析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总结古人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陈子昂怀才不遇的孤独感。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叫做即景抒情诗以及即景抒情诗所包含的内容;总结古人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
教学难点:赏析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背诵、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扩展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登幽州台歌【导入语】上课前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陈子昂年轻时到京城长安闯荡,才学出众,却籍籍无名,心情十分郁闷。
这一天,陈子昂在街上闲逛,忽然看见前面围了一群人,就凑上前去看热闹。
原来是一个卖胡琴的,开价少于一百缗(mín)钱免谈。
围观的人大都是“音乐发烧友”,他们议论纷纷,都说这把胡琴绝对是把好琴,只是价格贵得离谱,大家只能望“琴”兴叹。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陈子昂灵机一动,对卖琴人说:“我出一千缗钱,这琴我买了!”这时,围观的人纷纷咋舌,有人问陈子昂:“公子,您怎么出这么大的价钱买琴,看样子您一定是位乐坛高手,能否为我等演奏一曲呢?”陈子昂笑道:“这儿太吵闹了,想听我演奏乐曲的,明天中午到宣阳里陈府我的住处来吧。
我在那里恭候各位大驾光临!”陈子昂说完,目不斜视地带着卖琴人走了。
第二天中午,宣阳里胡同聚集了许多慕名而来的人,其中有许多长安的文人雅士、社会名流。
陈子昂这才对众人说:“我乃四川陈子昂,从小就能诗善文,在家乡颇负盛名。
然而到了京城之后,却不为人所知。
我买的这个胡琴,只不过是乐工演奏的乐器罢了,根本就不是我的兴趣!”。
说完,陈子昂在一片惊讶声中,将名贵的胡琴摔得粉碎,随即拿出自己的诗词文章,散发给客人们看。
大家看看他的诗文,才思敏捷,工整巧妙,于是争相传诵。
当天京城里所有茶馆和酒楼的客人都在议论着这件事,一夜之间,陈子昂便享誉京师,家喻户晓。
不久,陈子昂便高中进士,官至麟台正字,右拾遗。
在唐朝有一种制度,要求参加科举的人在考试之前就把自己的文章传播出去,以获得较大的名声,为自己的高中加上一个比较大的砝码。
从这件事可以看得出来,陈子昂是一个有见识有城府的人,他在这件事情上是一个聪明而有才华的年轻人在急于出名的时候做出来的正常行为。
陈子昂如此的机敏,那他后来有没有得到重用呢?我们通过一首诗《登幽州台歌》来看看他的职场情况。
【即景抒情诗】即景抒情诗:借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等景物,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者笔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
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
主要内容:1、借景表达自己与众不同,厌倦官场,不愿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等感伤。
表达客居他乡,怀友思亲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
3、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
字伯玉,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
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武后重视,授麟台正字。
后迁右拾遗。
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被株连下狱。
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
38岁科辞官还乡,后被县令段简迫害,冤死于狱中。
陈子昂是唐诗革新的前驱者。
其诗思想充实,语言刚健质朴,对唐代诗歌影响巨大,张九龄、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从中受到启迪。
【写作背景】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训,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遗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武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即幽州台,遗址在今北京市),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
【译诗】向前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 向后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
想到天地的高远广袤,我独自感伤,泪水流下!【鉴赏品读】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明确: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作者俯仰古今,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2、“念天地之悠悠”写出了空间的什么特点?明确: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
3、“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明确: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怀才不遇的孤寂。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小结】(见上文PPT图片)春江花月夜【导入语】初唐有一位叫张若虚的扬州诗人,他官职卑微,仅做到兖州兵曹的官职;他存诗极少,《全唐诗》仅存两首;但他诗名极高,被誉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这首“孤篇”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春江花月夜》。
它曾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张若虚虽然职位不高,职场失意,但他情场得意。
据说太平公主曾延请张若虚给她的两个女儿武艳和武丽当私塾先生,当时张若虚五十多岁了,但他慈眉善目.憨态可掬,举止矫健,飘飘欲仙,眉宇间透露出一股灼人的灵气,谈吐中包含丰富的学识和机趣,令人折服。
武艳大概16岁左右,倾服于张老先生的博学与才气,爱上张老先生了,于是两个人来了段荡气回肠的师生恋。
后来,太平公主要把武艳许配给崔涤,武艳向张老先生诉苦,张若虚决定离开武艳,结束这段没有结果的感情。
但在离开之前,两个人就偷吃禁果了。
第二天张若虚卷铺盖逃走。
等到武艳新婚过后,崔涤来向太平公主告状,说武艳已经不是一个女孩子了,太平公主准备找张若虚算账时,张若虚早已溜到扬州躲起来了。
《春江花月夜》据说就是张若虚在离开武艳之前写给武艳的诗,现在我们来学习这篇张若虚写给武艳的情书。
【字词、译诗】滟滟:波光闪烁的样子。
芳甸:花草丛生的原野。
甸,原野。
如“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霰:雪珠。
流霜:比喻流泻的月光。
汀:水边或水中的平地。
纤尘:细小的尘埃。
穷已:穷尽。
但见:只见。
青枫浦:地名。
这里泛指离别地点。
胜: 能承担,能承受。
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
扁舟,孤舟。
徘徊:指月影移动。
离人:指思妇。
玉户:指思妇居室。
捣:反复捶击。
逐:追随。
月华:月光。
光不度:意谓飞不过这片无尽的月光。
度,越过。
文:通“纹”,波纹。
闲潭:幽静的水潭。
可怜:可惜。
碣石、潇湘:在此指天南地北。
乘月:随着月色。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哪个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呢?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空中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输送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能承受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思妇的梳妆台。
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卷也卷不走,照在她的捣衣砧上,拂去后又照过来。
这时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我愿意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您。
鸿雁不停地飞翔,却不能飞出无边的月光;鱼龙在水中跳跃,激起阵阵波纹。
(此二句写月光之清澈无边,也暗含鱼雁不能传信之意)。
昨天晚上梦见花朵落在幽静的水潭上,可惜春天过了一半还不能回家。
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
斜月慢慢下沉,藏在海雾里,碣石与潇湘的离人距离无限遥远。
不知有几人能趁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
望月怀远【导入语】当我们遥望夜空,看见朗朗明月之时,心中总是引起无限遐想。
我们自然会想到与月相关的诗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关于写月的诗,不胜枚举。
文人墨客,在月之中或倾注了他们的爱恨情愁,或寄托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或展示了他们的人生坎坷,或抒写了他们的哲理思考。
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诗人们借着那轮高悬苍空的明镜,洞彻肺腑地进行天地对读,自然与人情互释,内心与外界沟通,从而为后世诗词开发了一个韵味清逸而美妙绝伦的灵感源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体会张就龄笔下那一夜之间明月由生及落的生命历程吧.【作者介绍】张九龄(678-740),字自寿,一名博物,唐朝仪凤三年生于始兴清化石头塘村,开元二十八年卒,享年63岁。
张九龄生前任唐开元尚书丞相,也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
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敢与恶势力做斗争,为“开元之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称他为“开元贤相”“岭南第一人”。
张九龄七岁能文,三十岁擢进士第二,授较书郎,先天元年(712年)12月,玄宗于东宫举文学士,九龄名列前茅,授左拾遗。
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五月,九龄升任检校中书侍郎,十二月,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
开元二十四年八月五日(玄宗生日),九龄送《千秋金鉴录》作贺仪,劝皇帝励精图治。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因遭李林甫谗毁,周子谅触犯玄宗一事受株连,贬为荆州长史。
九龄虽被贬,但玄宗仍爱其人,每逢宰相鉴士,必问“有没有像九龄那样的风度?”开元二十七年,九龄被封为始兴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开元二十八年(740年)春,九龄归故乡扫墓,五月七日于韶关曲江病逝,皇上震悼,被追封为荆州大都督,谥文献,享年六十三岁。
建中元年,德宗敬重他高风亮节,再赠予司徒。
有《曲江集》20卷传世。
【译诗】海上升起了一轮明月,远在天涯的人与我同样望月,思念对方。
多情的人埋怨漫漫长夜,整个晚上想念对方。
熄灭烛火,怜爱这满屋的月光,披上衣服感觉到了露水浸润的凉意。
不能把这满手的月光赠给你,还是回去睡觉吧,希望与你在梦里相见。
【内容解析】1、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明确:由题目“望月怀月”可见是借助月亮怀念远人,表达思念之情。
2、本诗的一个主要意象是“月”,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寄托了相思之情,古诗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请举出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