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登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甘肃马铃薯市场调研报告
甘肃马铃薯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产品,具有高营养价值和广泛应用的特点。
甘肃作为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农业省份,马铃薯种植业发展潜力巨大。
本报告旨在对甘肃马铃薯市场进行调研,以分析该地区马铃薯的生产、销售、价格等情况,并提出相关建议。
2. 数据来源与方法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的相关统计数据和市场调研报告。
调研方法主要包括田间实地调研、年度数据分析和专家访谈等。
3. 甘肃马铃薯生产情况分析3.1 马铃薯种植面积根据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的数据显示,甘肃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在过去五年稳定增长,从2015年的50万亩增长到2020年的70万亩。
3.2 马铃薯产量甘肃省马铃薯的产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5年的产量为100万吨,而2020年的产量已经达到了140万吨。
3.3 马铃薯品种组成甘肃省主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包括察隅马铃薯、马铃薯花叶病抗性品种和常规马铃薯品种。
其中,察隅马铃薯是甘肃省的特色品种,具有较高的抗病能力和产量稳定性。
4. 甘肃马铃薯市场供应情况分析4.1 马铃薯产销率甘肃省马铃薯的产销率呈现出稳定的态势,近五年的平均产销率为85%。
4.2 马铃薯流通渠道甘肃省马铃薯的流通渠道主要包括农民直销、农贸市场、超市和批发市场等。
其中,农民直销是最主要的销售方式,占据了总销售量的60%以上。
4.3 马铃薯价格波动甘肃省马铃薯的价格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波动,一般在淡季价格较低,旺季价格较高。
此外,也受到天气、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
5. 甘肃马铃薯市场需求情况分析5.1 马铃薯消费需求甘肃省马铃薯的消费需求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和饲料行业。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和生态环境的要求提高,马铃薯作为一种天然、无污染的农产品,其消费需求逐渐增加。
5.2 马铃薯出口情况甘肃省马铃薯的出口量逐年递增,主要出口到亚洲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出口国家主要有韩国、日本、俄罗斯等。
6. 市场竞争分析6.1 主要竞争对手甘肃省马铃薯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其他主产区,如黑龙江、山东等省。
甘肃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展的方向—标准化栽培
甘肃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展的方向—标准化栽培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要求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必须都呈现标准化的种植要求。
农业标准化栽培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农业生产的必然要求。
以客村、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作为标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形成行业共同遵守的准则,是标准化工作展开的第一步。
做好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有利于提高马铃薯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农业的更好发展。
标签:马铃薯种植技术;标准化栽培;措施马铃薯种植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于实现标准化栽培,做好标准化工作,有利于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减少资源浪费,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发展,提高种植户的收入增加。
本文从目前甘肃马铃薯种植的现状出发,提出相关措施提高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的发展,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一、甘肃马铃薯种植现状1.马铃薯品种普适性较差不同地区的天气、土壤等条件对马铃薯种植具有较大的影响。
从目前对马铃薯品种使得研究上,主要是以高产、抗病为主要研究目的。
这样一来,使得马铃薯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不强。
另外,在对马铃薯品种的研究上,缺乏加工专用型品种的研制,大多数仍然以初级品的形式使用和出口,在对加工品种的研制上还有较大的前景。
在抗病性方面缺乏有效的抗病品种。
尤其是在病毒病、青枯病以及晚疫病等的防治上,还需要研究新的马铃薯品种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2.机械化水平不足从甘肃省目前马铃薯种植的情况看来,机械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对马铃薯的种植主要以家庭为主要单位,难以进行规模化的种植与生产,规模化水平不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机械化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在马铃薯的种植上,主要是人工种植的方式,耗时耗力,难以取得显著的种植效果。
一般而言,采用手工播种,很难控制种植密度,光照、土壤等成分难以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的需要。
在收获期间,采用简单的农具容易造成外观等损伤,影响马铃薯的储存与收购。
3.种植户种植技艺有待提高种植户主要以农民为主,种植主要依靠以往经验,缺乏专业的种植指导,对马铃薯标准化注重认识还不足。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作者:来源:《农业工程技术·农产品加工》2009年第11期甘肃省是全国马铃薯生产大省,其种植历史悠久,马铃薯生产在全省农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和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崛起,马铃薯已由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变成为全省种植业中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的经济作物,农民种植积极性空前高涨,马铃薯市场十分活沃,其加工业方兴未艾。
1马铃薯产业结构情况马铃薯产业已成为新世纪甘肃省农业产业化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2008年甘肃马铃薯种植面积可达65万多公顷,鲜薯产量突破1000万吨。
每年全省外销鲜薯近350万吨,相当于调出粮食70万吨。
全省农民人均每年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得纯收入160元,占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9%。
据测算,在甘肃省马铃薯主产区定西市,2007年全部乡村人口从马铃薯产业得到纯收入1.57亿元,人均收入587元,分别占人均种植业纯收入的73%和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的55.2%,占整个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1.5%。
马铃薯产业已成为主产区农民脱贫致富和增加收入的重要产业。
甘肃省铃薯播种面积达65万多公顷,占甘肃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4.48%,比1990年提高14.26个百分点;马铃薯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25%。
最近三年甘肃省马铃薯播种面积平均增速达到6.2%。
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定西市,其次分别是陇南、天水、白银、平凉等市。
甘肃省在马铃薯育种方面有明显优势。
自主培育的马铃薯品种一陇薯三号不仅产量高,而且淀粉含量达到24%,是国内培育的淀粉含量最高的马铃薯品种之一。
截止2007年11月底,甘肃省共有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104家,企业总资产14.02亿元,实现利润3771万元,铃薯加工量达114万吨(鲜薯),精淀粉产量达11.88万吨,全粉产量达1.5万吨,变性淀粉产量0.32万吨。
其中万吨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37家,主要集中在定西市。
2007年1~11月。
甘肃省104家大中型马铃薯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5.45亿元,占甘肃省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的7.4%,占轻工业产值的1.74%,占工业总产值的0.19%。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与发展对策作者:高月秀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0期高月秀马铃薯产量较高,营养丰富,不仅能够作为粮食、蔬菜使用,还能够作为饲料与工业原料,在解决群众温饱、饲养业发展以及工业发展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马铃薯种植中,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偏低。
经过多年发展,机械水平提升,马铃薯生产逐渐向全程机械化靠拢。
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1、耕整地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在马铃薯生产中,耕整地方面机械化水平较高,作业率已经高达100%。
在黑龙江省马铃薯作为单季作物,耕整地时,主要利用马铃薯专用深松整地及通过斜行法进行交叉作业,以此将犁底层碎块全部打碎,发挥蓄水保墒效果。
之后,利用旋耕碎土机,旋耕深度控制在10-15cm左右即可。
如此,土地表面细碎平整,上部松、下部实,达到平、松、净、碎、墒等多个标准。
2、播种实现了全面机械化在马铃薯播种时,针对黑龙江省的黏重土壤,选择牵引式联合作业机,施肥、播种、喷药为一体。
该作业机结合国外先进技术、我国马铃薯农艺要求研发,适合多种种植条件与种植方式。
通过交叉作业,配合振动排种,实现马铃薯精量播种。
该机具能够实现施肥、开沟、播种、消毒、覆土等多项作业,漏播与重播几率较低,种肥位置准确,株距均匀,覆土适当,为马铃薯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3、存在问题与现状分析(1)在耕整地与播种方面,马铃薯种植机械化水平较高,几乎达到百分百。
然而在马铃薯生产其它方面,如:马铃薯采收,机械化几率较小,低于10%,为降低马铃薯损失,更多使用人工采收方式。
(2)马铃薯生产还存在机械配套不足,机具未成系列化,马铃薯专业生产机械不足等问题,集聚设计与制造上也存在不足,影响了马铃薯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水平。
在黑龙江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不足,机械保有量较低,生产机械大多只存在于实验基地,并未在本省全面推广。
(3)在加工方面,大多马铃薯属于粗加工,生产模式为半机械化,缺乏大规模、精深马铃薯加工业,为黑龙江马铃薯生产的规模化发展带来阻碍。
永登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永登县 马铃 薯生产 现状及发展前 景
王斌
( 永登 县 农技 中心 , 肃 兰州 甘
700 ) 3 30
摘要: 根据对永登县马铃薯生产现状的分析 , 针对马铃薯生产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 出应从发展定位、 提 发展规模 、 加
强领 导和技 术 及销 售服 务 力度 , 全县 马铃 薯 产业做 大做 强 , 该产 业 成 为农 民致 富 的重 点产 业 。 把 使
2 永登县发展 马铃薯 的思路
气候 , 陆性 气候 显著 , 降雨 量 20 m, 大 年 9 m 主要 集 中在 西北二 阴地 区 , 土层深厚 , 土壤 肥沃 , 气候 冷凉 。马铃薯 生产基地 已初具规模 。
1 马铃薯生产现状
789 、 、 三个月 , 非常适合 马铃薯的生长发育 , 尤其 是我县 浙江等市 场的客商建立 了长期 的业 务联 系 , 当年 9 从 月
马铃薯在 收获前 7~l d 可用 木磙碾 压 , 踏倒 已 O, 或
发生高 峰期前 , 当田间蚜株率 达 1 %时 , 1 %蚍虫啉 黄化 的地上 茎秧 , 0 用 0 促其 茎 叶养 分倒 流人 块茎 中去 , 以提 3 0 4 0 倍 液或 5 %抗蚜威可湿性粉 剂 8 0 0 高块茎产量 。块茎收获后 摊放在 阴凉通风处 8~ld晾 0 0~ 0 0 0 0 ~1 0 2 O
粉厂四家加工企业 , 加工产品为粗淀粉 、 粉条 等。年加工
能力 3 0万 吨 。 . 5
1 永登 县 比较有规模的农贸市场有城关 、 . 3 秦川 、 中川 、
植 规模 化 、 生产 专业 化 、 营一 体化 和服务 社会 化 的要 经
病害 , 病株表现萎蔫 , 块茎维 管束 呈环状腐烂 。 把好种薯 加水 7— k, lO g细土混 匀 , 成毒土 , 8g 与 Ok 制 撒于播 种窝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作者:陈玉香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3期摘要:马铃薯深受人们的喜爱与欢迎,现如今马铃薯产业规模逐渐扩大,迎合了市场需求增加的趋势。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制约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转型,本文首先讲述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现状,其次讲述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讲述了促进马铃薯产业扩大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在马铃薯产业发展过程中获得各方扶持,获得大量资金的注入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推进马铃薯产业向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革新营销体系,扩展推销的途径,逐渐将马铃薯推销到各个地方。
由于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深受外界环境和人工条件的影响,在外界条件改变程度不高的情况下种植人员需要从人工条件入手,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一)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马铃薯产业种植的面积不断扩大,种植业的结构进行不断调整,促进种植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趋势下马铃薯种植面积已经趋于饱和,逐渐呈现出稳定状态。
(二)示范生产基地不断规范优秀马铃薯生产区域逐步建立起不同规模的示范生产基地,受到人们的参观与欢迎,为了能够吸引更多人群观看马铃薯的种植过程,不断规范马铃薯示范生产基地,与各位研究人员进行合作,研发出马铃薯的新品种,促进种植环节的完善,让马铃薯生产过程朝着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提升马铃薯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三)贮藏能力不断增强大部分的马铃薯在采摘完之后不会立马完成销售,需要进行科学合理贮藏,在贮藏期间保证马铃薯的品质不会降低。
现如今随着技术的不断研发,贮藏能力不断增强,达到了保鲜效果佳和贮藏时间长的目的。
提高贮藏能力不仅能够解决马铃薯上市之前的销售问题,同时也能够为需要的企业提供足量的生产原料,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
(四)逐渐形成购销网络淘宝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发展给马铃薯的销售提供了一个新的销售途径,利用电商进行马铃薯销售能够扩展马铃薯销售的规模。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优选.
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马铃薯在我国已经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我国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
由于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巨大的增产潜力和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近年来,我国马铃薯产业迅猛发展,正在从数量扩张阶段转向稳定规模、提升质量、持续创新的繁荣发展阶段。
政策和科技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强力发动机,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
一方面,从国家到地方,我国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农业部2006年出台了《农业部关于加快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2008年又进一步把马铃薯纳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各地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促进马铃薯产业发展。
另一方面,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推广应用、专用品种的开发、马铃薯加工技术的创新和推广,从科技层面有效支撑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1马铃薯面积和产量实现双增长近年来,由于受到马铃薯食用消费需求和工业加工需求强劲增长势头的激励,以及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我国马铃薯生产形势喜人,面积和产量增长迅速(图1略)。
1990-2006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从3455万t增长到7435.50万t,增加了一倍;播种面积从286万hm2扩大到443万hm2,增加了54%。
2007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8000多万吨,种植面积超过566.67万hm2,产量和面积均占到世界的22%,我国成为世界马铃薯生产第一大国。
根据目前各地马铃薯收获情况看,2008年我国马铃薯产量较2007年增产已成定局,2008年9月农业部全国秋冬种视频会议公布,2008年南方冬种马铃薯比2007年扩大20万hm2。
我国马铃薯生产得到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措施是政府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规划,马铃薯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
马铃薯作为重要的旱作农作物,生产主要集中于具有生产优势的西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和种植面积最大的十个省份中,九个均为西部省份。
其中,甘肃、内蒙古、贵州三省(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高居三甲。
甘肃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甘肃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作者:赵记军吴正强董博来源:《甘肃农业科技》2021年第04期摘要:阐述了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品种育引、加强技术支撑、加强机械化应用、加强产品研发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马铃薯;特色产业;产业发展;甘肃省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21)04-0077-06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4.019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Potato Industry in GansuZHAO Jijun 1, WU Zhengqiang 2, DONG Bo 3, 4(1. General Station of Agroecology and Resources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Gansu, Lanzhou Gansu 730000, China; 2. Gansu Seed Station, Lanzhou Gansu 730020, China; 3. Institute of Dryland Agriculture,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4.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Resources Efficient Utilization in Dry Areas of Gansu Province,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Abstract: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potato industry in Gansu Province were expatiat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trengthening variety breeding and introduction, technical support, mecha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duct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Potato;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Gansu province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可粮、菜、饲兼用,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加快促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马铃薯专项工作小组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查阅资料的方式,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一)生产情况1、面积及种植区域。
2018年,马铃薯种植面积164.89万亩,减幅35.5%。
马铃薯栽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山区,种植面积分别为97.41万亩、41万亩、26.48万亩,分别占全区总种植面积的59%、25%、16%。
2019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预计180万亩,比上年略有增加。
2008年前后,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达到349.9万亩,近年面积不断调减,2018年种植面积仅为164.89万亩,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马铃薯收益率降低,部分农户改种收益更高的作物;马铃薯比玉米、小麦、杂粮等作物的劳动强度大,而农村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农村劳动力匮乏,人工成本高,致使部分农户转而种植劳动强度相对较小的农作物;不少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污水处理不达标,开工企业的减少,使得马铃薯加工量减少,小薯销售不畅,收购价格低,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随着变性木薯淀粉取代部分马铃薯淀粉的功能,淀粉价格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南方冬作区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致使上市期提前,甚至元月份就有鲜薯上市,影响了马铃薯的储藏反季销售。
2、产量情况(1)单产情况。
2018年,马铃薯平均亩产1103公斤,折主粮220.6公斤,较2015年度增加376公斤,折主粮75.2公斤。
(2)总产情况。
2018年,马铃薯总产181.9万吨,折主粮36.38万吨,较2015年减少4.1万吨,折主粮0.82万吨,减幅2.2%,近年来在省强有力的推动下,马铃薯优质一级种薯推广应用率和抗旱综合栽培技术到位率不断提高,加上近年降雨量有所增加,为马铃薯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单产增加明显。
但由于结构调整,种植面积减少,马铃薯总产有所降低。
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我献一策,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我献一策,调研报告)标题: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调研报告摘要: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但其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调研报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加快马铃薯产业深度开发的策略,旨在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一、现状分析1. 马铃薯产业规模较小:尽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国家之一,但与国内粮食作物相比,马铃薯产业规模较小,种植技术与管理水平相对较低。
2. 市场需求较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马铃薯制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但市场供应仍然无法满足需求。
3. 种植模式和技术落后: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模式存在着生产周期长、效益低下、病虫害防控困难等问题,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农业管理方法。
二、问题分析1. 供应不足:马铃薯产量低,市场供应不足,尤其是特色品种和高品质产品。
2. 病虫害防治难题:传统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很难根治某些病害,导致马铃薯产量损失严重。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 加工转化水平低:马铃薯产业链薄弱,缺乏一体化的种植、加工、销售体系,加工转化率低。
三、策略提出1. 引进高产优质品种:加大引进马铃薯品种的力度,重点培育适应不同地区的优质种植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
2. 促进绿色防控: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推广无公害、绿色环保的防治技术和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3. 发展一体化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向一体化、全产业链发展,建立马铃薯种植、加工、销售的统一管理体系,提高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4. 强化科技支撑:加大对马铃薯产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培养技术型人才,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5. 加强宣传推广:加大宣传推广工作,提高社会对马铃薯的认知度和消费意识,扩大市场需求。
四、实施路径1. 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引进国外优质品种和技术,提高产业的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全世界许多国家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马铃薯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加工成淀粉、薯片、薯条等食品,是重要的食品原料。
我国的马铃薯产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本文将针对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1. 生产规模小,生产效率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马铃薯种植以家庭农场和小农户为主,生产规模小,种植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
由于缺乏规模化经营和现代化种植技术的支持,导致农民的收入水平较低,农业产值增长速度放缓。
2. 产地分散,市场营销困难由于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分散,产地也分布在全国各地,导致交通成本增加,市场流通不畅,增加了市场营销的困难。
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民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面临着销售难题。
3. 加工环节落后,产品附加值低我国马铃薯加工产业起步较晚,加工工艺不够成熟,加工技术相对落后,加工环节脱敏严重,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
马铃薯加工产品多是初级加工产品,缺乏高附加值产品,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4. 种植结构单一,品种陈旧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结构以传统品种为主,品种陈旧,抗病性、抗逆性差,市场竞争力较低。
在全球化竞争的今天,单一的种植结构容易让我国的马铃薯产业处于劣势地位。
二、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建议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应当大力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马铃薯的生产效率,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的品种,提高马铃薯的抗病性、抗逆性,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农民的收入水平。
2. 扶持规模化种植,提高产地集中度鼓励农民组织成合作社或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提高产地的集中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通过新型农村经营主体,合理规划产地,减少交通成本,改善市场流通。
3. 加强马铃薯加工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企业加大对加工技术研发的投入,整合资源,提高产品附加值,开发出更多高附加值的马铃薯加工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马铃薯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马铃薯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年来在农业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逐渐凸显。
相比其他粮食作物,马铃薯可以适应不同的土地和气候条件,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因此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和应用。
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马铃薯产业的市场需求较为稳定,但也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而出现了新的需求变化。
例如,人们对于马铃薯产地、品牌、营养成分等方面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于有机、无公害等食品安全、环保、健康等各类标签的产品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个背景下,一些规模化、标准化的马铃薯生产企业开始受到市场的关注。
另一方面,马铃薯产业还面临着病虫害、气候变化、土壤质量、品种更新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发展需求。
例如,针对马铃薯晚疫病、黑腐病等重要病害,需要加强防治工作,提高抗病品种的种植比例;针对气候变化,需要适时调整种植时机和品种类型,以提高产量和品质;针对土地质量、土壤沙漠化等问题,需要加强土地治理和恢复,保障马铃薯生产的可持续性。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马铃薯产业也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例如,通过使用遥感技术、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现马铃薯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品质;利用区块链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也可以实现马铃薯产品的追溯和溯源,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可靠的产品信息。
总体来看,马铃薯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较为广阔。
在新时代背景下,马铃薯产业需要加强创新和升级,推进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和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安全、环保、健康等各方面的要求。
同时,马铃薯产业也需要加强与其他粮食作物、畜牧业、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协同和联动,形成更加完整和可持续的农业产业链,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作者:刘艳萍来源:《种子科技》2020年第09期摘要:马铃薯种植是甘肃省核心农业之一,鉴于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视域分析,甘肃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部分问题。
为实现现代农业发展,需对马铃薯产业进行合理调整优化。
就甘肃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展望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09-0113-01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志码: A甘肃地区是我国农作物马铃薯的重要产地,其不仅保证了粮食安全,而且可助力农户脱贫致富,提高种植户的经济收益。
基于我国现代化农业战略布局,甘肃地区马铃薯产业需进行深化改革,优化马铃薯品种,推动马铃薯附属产业开发,实现数字科学化马铃薯的种植管理。
1 发展现状1.1 加工品种不足通过对甘肃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可知,当下该地区马铃薯种植品种已经达到90多种,但绝大多数马铃薯品种为高淀粉类型,不能满足工业化加工需求,如马铃薯全粉、薯片等产品进行深加工时,由于缺乏合适的马铃薯加工品种,导致该地区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受阻。
甘肃省局部地区从国外引进马铃薯加工品种,在本地开展产业化种植,但相关品种的种植效果不尽人意,主要表现为抗病性差、产量较低、适应性差等,根本无法满足甘肃省马铃薯深加工品种需求。
因此,马铃薯新品种研发培育工作仍旧非常紧迫。
基于新品种培育种植产业化,可逐渐满足马铃薯深加工需求,并实现甘肃地区马铃薯品种多样性[1]。
1.2 种植成本较高通过对甘肃地区马铃薯种植户进行调研,他们反映马铃薯的种植成本较高,如土地承包、灌溉、肥料、人工、田间管理等成本投入,导致马铃薯种植成本逐步升高,造成马铃薯经济效益不显著,对农户的种植热情造成一定打击。
如部分农户进行马铃薯育种时,开展马铃薯多代繁育,合理控制了马铃薯种植成本,但多代繁育方式将导致马铃薯质量下降,无法满足市场用户需求,则会造成马铃薯滞销,对农户造成很大经济损失。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加强市场开拓
拓展销售渠道
01
开拓国内外市场,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提高马铃薯产品的
市场占有率。
加强品牌建设
02
通过品牌建设,提高马铃薯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
竞争力。
加强市场信息交流
03
加强马铃薯市场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市场动态,指导生产和销
售。
提高产品质量
加强质量安全监管
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马铃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 保产品质量安全。
。
生产管理
销售渠道
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 病虫害防治,实施测土配方 施肥,提高马铃薯品质和产
量。
建立线上线下销售网络,拓 展国内外市场,与多家食品 加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
案例二:某公司马铃薯产品开发策略
产品种类
该公司开发了马铃薯全粉、马铃薯淀 粉、马铃薯薯条等多种产品,满足不 同客户需求。
研发创新
推广标准化生产
推广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过程的规范性和产品质量的一 致性。
加强产后处理
加强马铃薯产后处理,提高产品的加工价值和附加值,满足市场 需求。
04
马铃薯产业发展面临的挑 战与机遇
面临的挑战
生产成本高
市场波动大
马铃薯生产过程中,肥料、农药、人工等 成本较高,导致马铃薯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影响了马铃薯产业的盈利能力。
加大研发投入,引进先进的马铃薯加 工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 效率。
市场拓展
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开展线上促 销活动等方式,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 场占有率。
产业链整合
向上游种植领域延伸,建立自己的马 铃薯种植基地,确保原料供应稳定和 品质可控。
永登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浅析
永登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规划浅析把存芳;李硕【摘要】根据永登县八大优势特色产业的地理分布、种植面积、经济效益等现状,结合各优势产业中存在的龙头企业优势不明显、企业与农民利益机制不完善、产业链条不够长等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业三个层次上抓好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一乡镇一特色,一村社一品种”的产业发展格局.【期刊名称】《农业科技通讯》【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3页(P30-32)【关键词】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发展目标【作者】把存芳;李硕【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兰州730010;甘肃省永登县农技中心永登730300【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永登县在特色产业发展上以城市农业为导向、以现代农业为方向,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业三个层次上,全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协会连基地,基地连农户,订单促产业”的经营模式,基本形成了“三红(苦水玫瑰、红提葡萄、枸杞)、两白(优质娃娃菜、优质马铃薯)、两黄(双垄玉米、大接杏)、一黑(鲑鳟鱼)”的特色产业发展框架,以高原夏菜、玫瑰、红提葡萄、日光温室蔬菜、鲑鳟鱼、中药材、双垄玉米、大接杏为主的八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已逐步形成,产业初具规模,正在向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1.1 红提葡萄产业主要分布在大同、柳树、城关、中堡、中川、秦川、上川等乡镇,现有23个规模化种植基地,2011年红提葡萄产业基地规模达到5 700亩、红提葡萄产量达到320万kg。
红提葡萄具有带菌量低、生长期长(达240天)、糖分含量高(达20%)、上市季节佳(在元旦、春节期间)、贮存期长(5个月以上)等特点,市场竞争力强,产品紧俏,行情看好,效益可观,产品远销北京、天津、深圳、银川、西安、山东、上海、青海、新疆等地,价格稳定在16~20元/kg,亩产值在1.5万~2万元,是小麦产值的20~25倍。
永登县农业绿色发展探析
永登县农业绿色发展探析■张永志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写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美好生活涵盖方方面面,拿 “食”来说,过去人们求吃饱,今天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得好、吃得安全。
新时代,让绿色发展引领 农业发展,让老百姓的菜篮子装满绿色优质农产品,就成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
生态农业也应 该成为永登县农业绿色发展的必然方向。
一、永登县农业生产现状永登县地处甘肃中部,兰州市西 北部郊区,平均海拔2000米,温带大 陆性气候,年均温5.9°C ,年均降水量 300毫米左右,无霜期126天。
农业生 产现状如下。
(一) 以种植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生产规模小。
农业生产中存在浪费 水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
庄浪河和大通河两片川区,发展 灌慨农业,但灌概中存在大水漫灌以 及在河水枯水季节抽取地下水漫灌现 象。
在大水漫灌时往往是灌满了还要 再灌进去些。
这种灌溉方式既造成了 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在旱季又引起了 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西北和北面两大片区,主要是山 区,自然环境恶劣,无河水灌溉,不宜 发展种植业,但这些地区仍然以种植 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这里发展种植业 单产不高,投入产出比不高,开荒种植 又加重了土地的荒漠化,导致农业生 态环境恶化。
(二)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甚至作 物生长激素,施用化肥比起施用农家 肥省事省力,短期内作物生长及増产 效果明显;使用农药及生长激素,农产品品相好,上市快,短期内收效好。
为 了经济效益,农民毫不犹豫地选择化 肥、农药及生长激素。
然而,土壤、农作 物在长期使用化肥、农药的过程中会 产生耐肥性、抗药性,农民却缺乏农业 科普知识,为获得稳定的收入,在使用 这些东西时,不得不一次比一次加量。
导致的结果是土壤自然肥力下降,水 体、土壤、农产品受到污染,害虫产生 耐药性更加疯狂地滋生繁衍,农业生 产恶性循环。
永登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永登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摘要:根据对永登县马铃薯生产现状的分析,针对马铃薯生产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加强领导和技术及销售服务力度,把全县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使该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点产业。
关键词:马铃薯;发展现状;问题;发展前永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邻兰州市,耕地面积92 000hm2,海拔1 702~2 580m,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年降雨量290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我县西北二阴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冷凉。
马铃薯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
1马铃薯生产现状1.1永登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3 333hm2左右,2010年马铃薯播种面积13 347hm2,在粮食作物中位居第二,由于永登县气候冷凉,耕地面积大,且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质好,使种植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薯形整齐,淀粉含量高。
产品已销售到国内市场,深受客商青睐。
永登县马铃薯产地主要分布在民乐、武胜驿、坪城、通远、七山、中堡、柳树、大同等乡镇,目前全县马铃薯栽培品种比较杂乱,主要品种有陇薯3号、青薯2号、青薯168、渭薯8号、克新2号、大西洋等品种。
1.2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已初现规模,现有中盛瑞泽马铃薯深加工有限公司、河宏淀粉厂、江源淀粉厂、民乐淀粉厂四家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为粗淀粉、粉条等。
年加工能力3.50万吨。
1.3永登县比较有规模的农贸市场有城关、秦川、中川、红城、民乐等5个市场,而最有销售能力的专业市场是民乐农贸市场,以马铃薯销售为主,带动了整个二阴地区马铃薯的销售。
并且与兰州、陕西、河南、广州、上海、浙江等市场的客商建立了长期的业务联系,从当年9月份至次年5月份一直开展马铃薯的收购和销售,该市场年销售量达2.40万吨。
全县年产量达20万吨,商品率达65%以上,但因栽培品种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2永登县发展马铃薯的思路首先,要立足永登县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地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力争在“十二五”末,马铃薯面积达到20 000hm2,以调优品种为突破口,以标准化生产为依托,以加快产品销售为目的。
永登县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永登县马铃薯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李世煜【摘要】在海拔2500 m的永登县民乐乡中川村,对引进的11个马铃薯新品种及1个本地当家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10号长势强、晚疫病发生轻、抗旱、丰产、商品性好,在干旱山区,尤其在9月份薯块膨大期降雨量少的情况下,产量达22804.5 kg/hm2,比对照陇薯6号增产28.96%,比本地当家品种克新1号增产129.97%,适宜在永登县主产区推广种植.【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信息》【年(卷),期】2017(000)022【总页数】2页(P51-52)【关键词】马铃薯;品种;引种;试验;永登县【作者】李世煜【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种子管理站,甘肃永登730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永登县种植马铃薯历史悠久,是主要的经济作物,主产区在西北部山区,常年播种面积在1.2万hm2左右。
但农民品种意识淡薄,品种更换慢,导致马铃薯种植产量低、品质差、退化快、商品薯市场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着永登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随着国家对马铃薯主粮化战略的确定,引进优良品种,提升马铃薯产业势在必行。
为了筛选出适宜永登县种植的马铃薯优良品种,2016年永登县种子管理站引进11个马铃薯新品种,在永登县马铃薯主产区民乐乡中川村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供试马铃薯品种共12个,包括陇薯10号、陇薯8号、陇薯7号、冀张薯12号、晋薯16号、天薯10号、天薯12号、青薯6号、定薯1号、丽薯6号以及统一对照品种陇薯6号(CK1)和当地对照品种克新1号(CK2)。
试验在永登县民乐乡中川村山旱地进行。
试验点海拔2500m,气候冷凉,年平均气温4.5℃,年降雨量380mm左右,无霜期80~100d,≥10℃的积温1080℃,土壤类型灌淤土,耕层土壤pH值8.3。
试验地属山旱地,地块平整,前茬作物豌豆,肥力中等,生态环境良好,适合马铃薯生产。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0m2,行长6.67m,行距60cm,每小区5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登县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根据对永登县马铃薯生产现状的分析,针对马铃薯生产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发展定位、发展规模、加强领导和技术及销售服务力度,把全县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使该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重点产业。
关键词:马铃薯;发展现状;问题;发展前
永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东邻兰州市,耕地面积92 000hm2,海拔1 702~2 580m,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大陆性气候显著,年降雨量290mm,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非常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发育,尤其是我县西北二阴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气候冷凉。
马铃薯生产基地已初具规模。
1马铃薯生产现状
1.1永登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在13 333hm2左右,2010年马铃薯播种面积13 347hm2,在粮食作物中位居第二,由于永登县气候冷凉,耕地面积大,且土层深厚,土壤疏松,土质好,使种植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薯形整齐,淀粉含量高。
产品已销售到国内市场,深受客商青睐。
永登县马铃薯产地主要分布在民乐、武胜驿、坪城、通远、七山、中堡、柳树、大同等乡镇,目前全县马铃薯栽培品种比较杂乱,主要品种有陇薯3号、青薯2号、青薯168、渭薯8号、克新2号、大西洋等品种。
1.2马铃薯淀粉加工企业已初现规模,现有中盛瑞泽马铃薯深加工有限公司、河宏淀粉厂、江源淀粉厂、民乐淀粉厂四家加工企业,加工产品为粗淀粉、粉条等。
年加工能力3.50万吨。
1.3永登县比较有规模的农贸市场有城关、秦川、中川、红城、民乐等5个市场,而最有销售能力的专业市场是民乐农贸市场,以马铃薯销售为主,带动了整个二阴地区马铃薯的销售。
并且与兰州、陕西、河南、广州、上海、浙江等市场的客商建立了长期的业务联系,从当年9月份至次年5月份一直开展马铃薯的收购和销售,该市场年销售量达
2.40万吨。
全县年产量达20万吨,商品率达65%以上,但因栽培品种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严重制约着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2永登县发展马铃薯的思路
首先,要立足永登县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充分发挥本地区优势,因地制宜地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力争在“十二五”末,马铃薯面积达到20 000hm2,以调优品种为突破口,以标准化生产为依托,以加快产品销售为目的。
采取多种渠道和
横向与纵向结合的方法,拓宽销售渠道,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加工优势,进行系列化加工开发,使马铃薯产业成为强县富民、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
发展马铃薯产业应遵循的原则是“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
”按照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一体化和服务社会化的要求。
抓好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建设,创办龙头企业,带动个体加工,搞活市场流通,建立马铃薯购销网点,采取一手抓种薯的生产和供给,一手抓商品薯的生产、销售和加工的方法,双管齐下,逐步形成产、加、销协调发展的格局。
3永登县马铃薯生产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3.1生产优势
3.1.1自然条件适宜马铃薯产业发展。
永登县西北片属典型高寒阴湿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且海拔高,气候冷凉阴湿,降水季节与马铃薯生长发育相吻合。
该地区生产的马铃薯淀粉含量高、品质优、食味好、商品率高,市场潜力大,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3.1.2永登县二阴地区的无公害基地认定为马铃薯品牌发展提供了保证。
全县认定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基地13 333hm2,制定并执行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
3.1.3马铃薯的生产有绿证。
由于二阴地区气候凉爽,降雨适宜,病虫害较轻,几乎不用农药,因此只要规范化肥的施用,就能保证农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确保质量安全。
目前正在申报绿色产品认证。
3.1.4市场潜力大,产业发展前景好。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农作物,适宜在冷凉地区生长,全国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好。
同时由于马铃薯具有耐贮存,耐运输的特性,便于长途运输,销售时间长,为马铃薯生产和销售提供了方便,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有了广阔的市场潜力。
3.1.5农民群众已经有了成熟的栽培管理经验。
特别是永登县的二阴地区,农民群众多年来以马铃薯为主导产业,人均种植面积在0.07hm2以上,年人均增收400~6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
而且产量高、质量好、远销全国各大市场,特别是普贯马铃薯以其优良的品质在各地市场形成了无形的品牌。
因此发展马铃薯生产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栽培经验和生产效益。
3.1.6 二阴地区农民具有良好的贮藏条件。
由于二阴地区气候较凉,收获较迟,当年只能运销一部分,农民贮藏大部分马铃薯,使马铃薯的休眠和低温贮藏相结合,来年马铃薯品质仍然良好,第2年春季销售,正好填补了市场的短缺,农民有了较好的效益。
3.2存在问题
3.2.1永登县马铃薯的加工企业少,缺乏系列产品的加工开发,产业链条短,
产品综合利用率低,经济效益低。
3.2.2永登县马铃薯的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薯型表现为形状扁平,芽眼多而深,大小不均匀等。
与全国市场和加工企业的需求不相适应,严重地制约着产品的销售和效益的提高。
3.2.3永登县马铃薯良种推广进程慢,没有良种繁育基地,大面积调运种薯受诸多因素的限制,造成市场需求的品种少,产量低,品质差,种植效益低。
3.2.4农产品销售规范化程度低,销售网络不健全,市场体制不完善,造成生产与销售脱节,种植分散规模小,贮藏落后包装差。
还未形成分类销售与加工,难以提高马铃薯的综合效益。
4永登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前景
4.1发展定位
永登县的气候、土壤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发展马铃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加之永登县马铃薯的收获迟,有利于贮藏。
因此,永登县应把马铃薯产业列为主导产业加以扶持并加速发展,与定西地区马铃薯产业联合开发,全力打造甘肃马铃薯品牌,充分发挥甘肃是全国第二生产基地的优势,把产业做大做强,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做出贡献。
4.2发展规模
力争3-5a使全县马铃薯达到20 000hm2,商品量达到40万吨。
以二阴地区为重点地区,在品种上大力推广陇薯3号、渭薯8号、青薯2号、大西洋、富薯1号等品种,力争产品质量最大限度地适宜各地市场和加工要求。
4.3采取的措施
4.3.1加强领导。
要把发展马铃薯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的突破口长抓不懈,重新认识马铃薯产业,做好生产、销售、加工等方面的协调和服务,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富民工程,真抓实干,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4.3.2 加强技术指导。
涉农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产、供、加等方面的研究和攻关力度,大力宣传和推广标准化丰产栽培技术,从推广新品种入手,加大投入品的指导和监控,完善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为目的的技术服务,切实提高科技覆盖率。
4.3.3强化销售服务。
积极发展协会、营销大户、经纪人等销售组织。
力争减少销售方面的中间环节,畅通销售渠道,拓宽销售市场,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