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泰州市姜堰区官庄中心小学拜永兵
一、教学分析
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电和磁”单元的第2课。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的了解一些关于电的知识,能根据电路图制作简易电路。在本课中,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适当的进行拓展,从而引出导体与绝缘体的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更多的导体和绝缘体,并在其中通过探究适当渗透与电密切相关的知识,如: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它们是可以转化的;人体、大地、自然界中的水都是导体。从而让学生加深对导体和绝缘体的作用的理解和对安全用电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2. 能自主设计实验,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3. 明确人体和生活中常见的水都是导体。
4. 知道与物体导电性相关的安全用电知识,具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各种材料是否导电,知道区别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
难点:研究人体、水的导电性。
四、教学准备
每组一套电路检测器、多种检测材料、记录纸、多媒体课件。
五、设计理念
1.着重体现活用教材、展示学生精彩的原则,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拓展、提升。
2.引领学生亲历科学从“预测——准备准确的工具和丰富的研究材料——运用科学的方法自主或合作探究——得出科学结论——推广运用科学结论”这一完整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素养。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形成自己的主见,重视让学生学会分工与合作,鼓励他们随时记下探究过程中独到的发现和产生的困惑。3.注重实证精神的培养,特别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合理和实验操作的井然有序。
4.关注学生良好研究习惯的养成。
六、教学时间
1课时
七、教程设计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设疑激发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作简易电路,你学会了吗?请根据电路图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个简易电路。(课件出示简单电路图)
提问:灯泡为什么会亮?(电流形成了通路)
这电流是怎样流通的?(从正极到负极)(在电路图上用箭头表示电流流通的方向)
电流在电路中正快快乐乐地进行着自己的旅行了。
2.可是,有一位同学在实验中一不小心把电线碰断了,会出现什么情况?(灯不亮了)为什么?(电路不通了)那在这中间是什么?(板书:空气)
噢,是空气,它不让电流快乐的通过,你有办法吗?
接上:把皮打个结。还不亮啊?(板书:塑料皮)
这样接不行,那怎么接?接通丝。(亮了,亮了,电流又可以旅行了)(板书:铜丝)
3.同样都是接上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探究导体与绝缘体(板书课题)。在生活中,这样的物质有很多,这种可以让电流通过的本领我们称之为导电。像铜丝这样容易导电的,称之为导体。而像塑料皮这样不让电流通过,不容易导电的,称之为绝缘体。刚才我们还认识了一个绝缘体,你知道是什么吗?(板书:容易导电导体;不容易导电绝缘体)
4.到这里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导体和两个绝缘体,那接下来,你想做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更好与前一节课进行衔接,同时以实验中可能发生的现象为激发点,引导学生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中藏着的奥秘,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新课。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发展和激发,为下面的主动探究提供了可能。】(二)主动探究,生生互动
1.认识更多的导体和绝缘体。嗯,好主意,那接下来我们就来探寻一番,但物质太多了,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怎么办?(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进行研究,其余课后研究)
2.先思考一下,我们可以用什么来检测?(刚才制作的简易电路。明确:不能使用生活中的电源)怎样才能做得又快又好了?(学生思考、可动手进行尝试)
3.以检验一把塑料尺为例请学生演示一下自己的做法。
4.分组实验:每组选择8种材料,记下它们的名称,先预测一下,给它分分类,再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实验表格(1))
5.请2—3组汇报,适时板书。(进行表格投影)
6.师生共同小结:导体:铁、铜……
绝缘体:塑料、木头、橡皮、玻璃……
也可进一步小结:大部分金属都是导体,大部分非金属都是绝缘体。(只小结不评价)
7.看很多人似乎还沉浸在刚才发现的喜悦中,有点依依不舍啊!那这样吧,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些更有趣的现象。
8.明确:研究人体和水。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进行物体导电性的预测和实验。但在引导学生主动实验的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学生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
(三)诱思引探,回归生活
1.进行水的导电性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纯净水的导电性,师生合作实验盐水的导电性。)(盐水的导电性能比较弱,需要为学生多准备几节电池或采用发光二极管来实验。)
2.小结:纯净水是不容易导电的,但盐水就可以导电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水中有了杂质)那你看河水能不能导电了?生活中别的常见的水了?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木头潮湿后、玻璃加热融化后也都容易导电。(板书:盐水、河水……生活中常见的水都是导体)
3.水的导电性验证完了,接下来我们来验证人体。人体容易导电吗?我们怎么验证了?可不可以直接找个插头试试?(不行,危险)这里,我们需要借助一个特殊的工具:人体验电球。4.介绍人体验电球。(课件介绍:形成通路它就会亮起来,不能形成通路时它就不会亮起来)5.完成实验。(1个人、2个人、1组人、2组人、全班)
6.小结:人体和我们刚才认识的盐水一样也是导体。(板书:人体也是导体)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实验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们可以以一个参与人的身份和他们共同的去进行实验,巧妙的点拨,保证实验现象的清晰和实验结果的明确。在验证人体导电性的时候也要适当进行安全用电的渗透,明确人体导电性的实验是不能随意的,而是要采用专门的工具。这两个实验虽然都有一些困难,但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我们在保证实验现象的清晰和结果明确的同时要尽可能的让学生独立去完成。鼓励学生进行一些创新。】(四)实例分析,体验科学
1.知道了生活中的水和人体都是导体有什么用吗?
2.学生自由发言。
3.演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把衣服挂在电线上、用手去握破损的电线、用湿抹布擦灯管等。这个标志你认识吗?表示什么?(有电危险)(课件展示图片)
4.这些现象都很危险,那是不是说电这东西很危险,我们就不用了?那我们怎么办?
5.学生自由讨论怎样安全用电。(课件适时出示一些用电常识:不用湿手或湿布接触有电的物体、不碰裸露的电线、注意握住电器的绝缘体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