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城市生态与环境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与环境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与环境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城市生态与环境课程英文名称:Urban Ecology & Environment课程编号:K1024学分:2学时:32(其中: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0 实践学时:0)先修课程:规划设计基础(一)、规划设计基础(二)、城市规划概论适用专业:城乡规划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必修使用教材:沈清基. 城市生态环境:原理、方法与优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开课单位:土木与建筑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性质是专业核心必修课。

城市是人类的主要集聚形式和主要集聚地之一,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环境是人类生态系统和人居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城市在人类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日益重要,城市生态问题与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因此,该课程是城乡规划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特别是其中阐述的生态规划原理对将来的规划工作起着指导性作用,是城乡规划大的发展方向。

该课程目的和任务就是让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对城市生态和城市环境的相关知识有系统的了解,掌握生态规划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使其在做各类规划工作的过程中有生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本课程支撑的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毕业要求为: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包括环境保护、应用数学等本专业相关的必备知识(指标点5.2);掌握城乡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基础知识(指标点6.4);熟悉社会经济、建筑与土木工程、景观环境工程、规划技术、规划专题等方面的一般知识和理论(指标点7.1);以及能力结构要求中的共识构建能力(指标点13)。

2.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的指标点达成度如下: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基本原理1.教学内容(1)生态学概论及基本原理:主要包括生态学的概念、分支学科、发展阶段、研究方法等;(2)城市生态学概论及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城市生态学概念、发展阶段、研究内容、基本原理等;(3)城市生态环境概论及保护与规划原理:主要包括城市生态环境定义及特点、结构和功能、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保护及规划原理等。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城市生态学是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的学科。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教学大纲旨在介绍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1.城市生态系统的定义和范围城市生态系统是指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生物、环境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系。

它包括人类社会、城市建筑、绿地、水体、空气、土壤等组成部分。

2.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由人类社会系统、城市物质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构成。

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城市的正常运转和生态平衡。

三、城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城市生态学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

它借鉴了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体系。

2.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物质循环原理、能量流动原理、生物多样性原理和人地关系原理。

这些原理揭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

四、城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实地调查和样点观测实地调查和样点观测是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基础。

通过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观测和记录,可以获取大量的数据和信息,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提供依据。

2.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城市生态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获取大范围的数据,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进行监测和分析。

五、城市生态系统的评价指标1.生态足迹生态足迹是衡量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城市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负荷。

2.生态服务价值生态服务价值是评价城市生态系统贡献的指标。

它包括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等方面。

六、城市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1.城市绿地建设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城市生态环境规划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课程学分:X学分课程总学时:X学时授课对象:具体专业及年级二、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演化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规划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3、让学生熟悉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工作流程和技术规范,能够独立完成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一)城市生态环境概述1、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如生物、非生物环境等)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如营养结构、空间结构等)和功能(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2、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认识常见的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探讨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二)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理论基础1、生态学理论在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中的应用介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如生态位理论、群落演替理论、生态平衡理论等)分析这些理论如何指导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实践2、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探讨可持续发展理论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要求和启示(三)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方法与技术1、城市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方法学习城市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和方法(如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掌握城市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2、城市生态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了解城市生态功能分区的原则和方法能够根据生态功能分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3、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模型与模拟技术介绍常用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模型(如系统动力学模型、多目标规划模型等)学习运用模型进行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模拟和预测(四)城市生态景观规划1、城市景观生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城市景观生态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如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异质性原理等)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了解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和方法3、城市水系景观规划认识城市水系的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掌握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的要点和策略(五)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实施与管理1、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实施机制了解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实施的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探讨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和监督机制2、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管理策略学习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管理的内容和方法掌握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四、课程教学安排(一)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讲解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引导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

城市生态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城市生态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城市生态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课程编号:117C03A学分:2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34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先修课程:环境科学原理、城市规划学、生态学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选修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城市生态环境学的基础理论、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培养学生从整体、综合的角度去研究和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树立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才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1、引论(讲授,1学时)城市生态环境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兴起与发展及其基本特征。

2、环境概论(讲授,2学时)环境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城市环境概论(讲授,2学时)城市环境概念、特点、容量、影响因素及面临的城市环境问题。

生态学概念、发展,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功能、结构及生态平衡。

5、城市生态学(讲授,2学时)城市生态学定义、基本原理,城市生态系统概念、构成、特征、功能。

6、城市生态环境要素(讲授,4学时)城市气候,城市植被,城市动物、微生物。

7、城市人口(讲授,2学时)城市化与人口,城市人口特征、迁移。

8、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讲授,5学时)城市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城市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城市噪声污染等综合整治。

9、城市环境与人体健康(讲授,2学时)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10、城市灾害及预防(讲授,2学时)城市地震灾害、地质灾害、城市消防、防洪等灾害及预防措施。

11、城市环境质量评价(讲授,2学时)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类型、内容、方法,及环境影响评价。

12、环境保护法规与城市管理(讲授,2学时)环境法作用、内容、原则,城市环境管理内容、基础。

城市景观要素、类型、特征、规划。

14、城市可持续发展(讲授,2学时)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评价。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城市生态学英文名称: urban ecology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学分: 2总学时: 32 理论学时:32适用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先修课程:一、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在了解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形态与功能、城市人口、生态环境、城市灾害及防范、城市景观生态、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学原理的社会应用等方面。

进入21世纪,现代化建设极大地加速城市化进程,城市问题日趋严重,环境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更加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面临的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对该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互进的意识,以便学会以城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将其切实体现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合理调控人与环境的关系,为居民创造清洁、优美、舒适、安全的生态环境。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三、各章节主要知识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一、生态学的概念二、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三、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四、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五、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城市生态学的概念一、城市与城市生态学的定义二、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分支学科三、城市生态学研究的社会意义第三节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一、城市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二、现代城市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第四节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一、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二、城市生态学的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思路本章重点:生态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城市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城市生态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城市生态学的研究的基本原理与思路。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城市生态学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发展历程、学科基础,理解并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分支学科以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生态系统基础理论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一、生态系统的组成二、生态系统的结构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一、能量流动二、物质循环第三节生态因子及其作用一、生态因子概念及其分类二、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三、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四、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第四节生态系统平衡及其意义一、生态系统平衡二、生态系统平衡理论的意义本章重点: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本章难点: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能量流动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平衡的意义,理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与物质循环过程,掌握物质循环的概念、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规律。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城市生态学二.课程性质:任意性选修课三.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城市生态学》是城市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学科,也是人类学、生态学的学科分支,它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为主体,研究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城市生态学》是城市规划专业任意性选修课程之一。

本课程共有九章。

四.课程教学目的(课程教学目标及每一章的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特别是对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懂得如何解决城市在发展中出现的生态学问题等。

五.原则和教学方法通过学《城市生态学》,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认识城市生态系统的人文与自然特性。

本课程采取理论讲授和野外实习相结合,采用多媒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文字与相片相结合来教学。

六.课程总学时总学时为22课时,其中课堂讲授20课时,实验学时2课时七.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一)、绪论教学内容: 1.城市生态学的概念;2.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3.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

要求:掌握城市生态学的概念和发展简史,了解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

(二)、生态系统基础理论教学内容:1.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3.生态因子及其作用;4.生态系统平衡及其意义。

要求:掌握生态系统有关的基本知识。

(三)城市生态系统教学内容:1.城市、城市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2.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3.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4.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要求:充分了解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同异,了解城市生态出现的主要生态问题。

(四)城市人口教学内容:1.城市化与城市人口概念;2.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3.城市人口的分类;4.城市人口动态;5.城市流动人口和人口迁居;6.城市人口与城市环境相互关系分析。

要求:人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学生要充分了解人口的发展规律及人口与城市环境的相互关系。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doc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doc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修订单位:**学院化学系环境科学教研室执笔人: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城市生态学2.课程英文名称:Urban Ecology3.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4.适用专业:环境科学5•总学时:32学时6•总学分:2学分二、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城市生态学在简洁了解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采取理论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形态与功能、城市人口、生态环境、城市灾害及防范、城市景观生态、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生态学原理的社会应用等方面,全面论述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1.第一章绪论(3学时)1.1城市生态学的概念1.2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1.3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2.第二章生态系统基础理论(4学时)2.1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2.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重点、难点)2.3生态因子及其作用2.4生态平衡理论3.第三章城市生态系统(4学时)3.1城市、城市系统、城市生态系统3.2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3.3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重点)3.4城市生态环境问题4.第四章城市人口(6学时)4.1城市化与城市人口4.2城市人口的基本特征4.3城市人口的分类4.4城市人口动态(难点,重点)4.5城市人口的流动和人口迁居4.6城市人口与城市环境相互关系分析5.第五章城市环境(7学时)5.1城市地质5.2城市大气环境5.3城市气候环境5.4城市水环境5.5城市噪声环境5.6城市土壤环境5.7城市植被5.8城市动物5.9城市环境与居民健康及经济损益分析6.第六章城市灾害及防治(4学时)6.1城市地质灾害6.2城市火灾及其防治6.3城市洪涝灾害及其防治6.4其它灾害7.第七章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发展(4学时)7.1城市环境质量评价(重点、难点)7.2城市环境规划7.3城市可持续发展四、考核方式闭卷考试五、成绩评定1.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提问。

【课程大纲】《城市生态学》

【课程大纲】《城市生态学》

《城市生态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城市生态学(英文):Urban ecology课程编号:19351131课程学分:3.0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课二、课程内容简介《城市生态学》是城市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学科,也是人类学、生态学的学科分支。

该课程围绕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开展以生态学为基础理论,以城市人口为主体,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内容展开,系统介绍以人为核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城市生态系统组成成分间以及系统与周围生态系统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优化城市生态系统结构,调节城市生态系统关系,提高物质转化和能量利用效率以及环境质量,实现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和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同时《城市生态学》是城乡规划专业主要专业课程之一。

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绿化工程及园林的养护管理中,都必须具备城市生态学知识。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城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特别是对以人为本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懂得如何解决城市在发展中出现的生态学问题等。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认识能力,可进一步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水平,通过城市生态学原理、案例的讲解与分析,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计出更富有生态意义的园林艺术作品。

教学要求: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了解国内外城市生态学研究的内容及进展,掌握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动态以及城市生态的系统分析、调控、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提出恢复、改进和完善本地城市生态系统的技术、方法、措施。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章绪论(2学时)1.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城市生态学的概念、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意义;熟悉城市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和学科基础;了解城市生态学发展历史、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城市生态学教学实习》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学教学实习》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学教学实习》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城市生态学》教学实践是这门应用科学的重要环节,以城市生态规划和建设中的典型范例作为参观、调研的主线,结合单项的城市特色的水、大气等污染治理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项目进行实地参观考察,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对城市生态规划、建设、管理及评价体系理论在实践中的灵活应用有更深的了解和认知,开拓学生的视野。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时间安排主要内容:1.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城市规划的典范进行调研、邀请规划者讲解(如扬州市生态规划项目和中德污水治理项目、上海市、无锡市、南京市等),参观城市规划展等。

2.城市绿地系统的评价、规划和建设调研(如马鞍山市、南京市等)。

参观城市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风景林地及道路绿化布局等城市绿化建设。

3.城市生态污染及其整治的调研(如扬州和常州的水污染治理等)。

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评价的基本原则和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能通过调研独立开展对某城市的生态评价工作;理解城市生态规划的总体思路及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体实施步骤,了解参观城市在人文、社会、经济、自然等各方面的情况及城市的特点。

时间安排:《城市生态学》课程讲授的中后期(10月底至11月初),以城市生态评价和生态规划为主和以城市绿地系统建设及园林植物识别为主的2次安排。

四、教学实践地点扬州、常州、无锡市等生态规划项目和城市污水治理项目;江阴、昆山、苏州、上海市等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马鞍山、南京市等绿地系统规划和建设;南京城市生态建设展览。

五、教学组织每届生态专业的本科生约在23-30人,一般在南京1天,去周边城市1.5天,去前与各城市环保局、园林局城建部门等联系,做好安排,保证教学实习内容的落实。

六、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撰写实习报告和实习期间表现分别占80%和20%(动手动脑的能力、出勤、纪律等);要求实习报告在2000字以上,评定成绩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档次。

《城市生态环境》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环境》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环境》课程教学大纲Urb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课程编号:130905046学时:48(含课外学时)学分:3适用对象:城乡规划专业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根据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该课程可以支撑毕业要求第2、4、6、7、12条的达成。

目前,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这两个相互影响、关系密切的主题成为当代关注的焦点。

结合生态学理论的城市规划理论是当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必修课程。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当代城市环境的组成及其重要性,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从而在其它相关课程地学习中,主动自觉的运用所学知识,按照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行城市环境规划与建设,充分发挥自然环境的自净作用,减轻环境污染对人类的伤害,更好地处理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使城市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初步了解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综合理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并结合生态学理论来解决相关环境问题。

1、基础知识部分:理解和掌握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

2、城市环境污染及其规划管理:掌握城市环境污染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理解其污染控制方式,了解城市污染研究的方法,并具备一定的环境问题综合处理能力。

3、城市(区域)生态规划与应用:通过对城市生态学的学习,能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如居住小区、城市、区域等,对城市生态环境各问题进行综合整体的分析和处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从环境保护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结合生态学理论和城市规划理论,阐述和剖析当代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人口与环境、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物理环境污染、植被绿化等,并从生态学的角度探究其解决方法,将其融入城市各个层次的规划与建设中。

第一章城市生态学基本原理1.基本内容:1、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差异;2、城市生态的基本特征;3、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原理;4、人口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着重讲授如何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但由于城市生态学又是一门复杂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元素,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通过案例分析,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实地参观,使学生学会把学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地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推出,因此在内容上应力求反映国际上最新的发展动态,扩展学生的视野。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城市生态学的概念第二节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第三节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所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为重点,以城市生态学古典学说和田园城市理论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学依据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理解城市生态学和“田园城市论”的定义、内容和主要精髓,了解国内外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第二章城市化及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第一节城市化的概念第二节国内外城市化的发展第三节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化概念的深刻内涵及城市化发展趋势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深刻理解城市化的机制、内涵和趋势,了解城市的建制标准、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以及城市化的特点。

第三章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组成和结构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资源利用链结构、生命-环境相互作用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结构,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了解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第四章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第一节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第二节城市人口的容量第三节城市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人群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以及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为重点,以现行人口容量的估算方法和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等为难点。

《城市生态学》提纲和课后问答题

《城市生态学》提纲和课后问答题

《城市生态学》提纲和课后问答题第一篇:《城市生态学》提纲和课后问答题《城市生态学》提纲第一篇原理篇第一章生态学基础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1、生态学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动物学家E.Haeckel于1866年提出来的2、新定义的新含义:(1)把研究生物有机体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扩展到研究生命系统与环境间的关系。

生命系统(一种生命单元):就是自然界具有一定结构和调节功能的生命单元,通常把生命系统分为基因、细胞、器官、个体、种群以及群落和生态系统六个水平。

(2)人类是生命系统中重要的部分,也是许多生态系统的结构成分,生态学不仅要研究动特、植物、微生物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更需要研究人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

(3)人类既是一种生特,必然具有生物的一切基本属性。

(4)生态学的研究不仅要阐述生物(包括人)与其环境间的一般相互关系,更要揭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理,生态学不能满足于描述自然,而要用生态学理论去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第二节生态系统——现代生态学的研究核心1、生态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它的基本功能:(1)物质生产:主要是由绿色植物担当(2)物质循环(一种传递和转化方式);指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营养特质通过食物链各营养级的传递和转化。

分室(compartment)或库(pool):物质循环过程中的环节储存库(reservoir pool,一个环节):容积大,特质流动缓慢,一般为非生物成分的环节交换库或循环库(exchang or cycling pool,一个环节):容积小、物质流动较为活跃的环节库量(pool magnitude,一种数量单元):环节中的物质数量(3)能量流动(energy flow):是指能量通过食物网在系统内的传递和耗散过程。

两大特征是:能量守恒定律和单方向性(4)信息传递分类:物理信息(一种信息):以物理传递过程为传递形式的信息,如光、声、电等化学信息(一种信息):借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作为传递信息物质而传递的信息信息素(一种物质):传递化学信息过程中所借用的传递物质第二章城市化及其生态后果第一节城市化概念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1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2、城市人口的比重增大是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地3、城市通常是按照人口统计学的标准划分的,规定一个最低的居民数量作为划分城市的标准。

城市生态学教案.

城市生态学教案.

《城市生态学》教案第一章生态学概论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起源及发展一、生态学概念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Ernst Heinrich Haeckel)提出:“可以将生态学定义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外部世界是广义的生存条件”。

二、生态学的起源及分类(一)生态学的起源起源:生态学(尤其基础生态学)来源于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等。

(二)生态学的分类分类方法:生态学按其研究对象的不同等级单元,按照生物栖息的不同场所可分为若干类型。

此外,按照生态学在自然学科及社会学科领域中的运用,也可划分为若干类型。

三、生态学的发展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一、生物的能量环境生物能量环境的特点:其一是唯一性,即能量环境的能量唯一来源是太阳;其二是区间性,即能量环境所提供的不同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具有时空上的差异,生物对于能量环境的利用也具有选择“最适区间”的内在趋势。

(一)光1.光照强度:在地球表面有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空间变化包括纬度、海拔高度、地形、坡向;时间变化则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

2.光质: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具有选择性,所以当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后,不仅辐射强度减弱,而且光谱成分——光质也发生改变。

随太阳高度升高,紫外线和可见光所占比例随之增大;反之,高度变小,长波光比例增加。

3.光照长度:地球上不同纬度日照长度的变化各不相同,呈周期性变化。

纬度越低,最长日和最短日光照区别越小,纬度越高日照长短的变化越明显。

(二)温度1.温度的空间变化:受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

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辐射量大,昼夜长短差异小,太阳辐射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高山高原地区辐射较强,但由于空气稀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含量低,所以地面上辐射热量散失很大。

一般,南坡太阳辐射量大,气温、土温比北坡高。

2.温度的时间变化:受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的影响。

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规划教学大纲

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规划教学大纲

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规划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规划(二)课程类别:专业必修(三)课程总学时:X学时(四)课程学分:X学分(五)授课对象:具体专业学生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城市环境问题的类型、成因和危害。

2、让学生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征。

3、帮助学生熟悉城市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分析城市环境问题的能力。

2、提升学生制定城市生态规划方案的能力。

3、锻炼学生进行城市环境监测和评价的实践能力。

(三)素质目标1、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素养。

三、课程内容(一)城市环境问题与生态系统1、城市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热岛效应2、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3、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特征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二)城市环境保护的理论与方法1、城市环境容量与承载力环境容量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与评估2、城市环境质量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3、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水污染治理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技术(三)城市生态规划的原理与方法1、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内涵生态规划的目标与原则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2、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商业区生态功能规划住宅区生态功能规划工业区生态功能规划公共绿地生态功能规划3、城市生态廊道与景观规划生态廊道的类型与作用城市景观生态规划的方法与策略(四)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建设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目标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可持续发展2、城市生态建设的实践案例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绿色建筑与生态社区的建设3、城市生态管理与公众参与生态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公众参与生态规划的途径与方法四、课程教学方法(一)课堂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城市环境保护与生态规划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态学》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着重讲授如何把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但由于城市生态学又是一门复杂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多种元素,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应通过案例分析,借助多媒体技术和实地参观,使学生学会把学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地运用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

城市生态学是一门年轻的、新兴学科,新知识和新理论不断推出,因此在内容上应力求反映国际上最新的发展动态,扩展学生的视野。

三、学时分配
教学课时分配
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绪论
第一节城市生态学的概念
第二节城市生态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城市生态学的学科基础与研究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学的概念及其所依据的生态学基本原理为重点,以城市生态学古典学说和田园城市理论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学依据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原理,理解城市生态学和“田园城市论”的定义、内容和主要精髓,了解国内外城市生态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

第一章城市化及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节城市化的概念
第二节国内外城市化的发展
第三节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化概念的深刻内涵及城市化发展趋势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生态学实质,深刻理解城市化的机制、内涵和趋势,了解城市的建制标准、城市化进程的不同阶段以及城市化的特点。

第二章城市生态系统的构成及特征
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组成和结构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结构、资源利用链结构、生命-环境相互作用结构和城市空间结构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特点、基本组成和结构,理解城市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了解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第三章城市生态系统的人群
第一节城市人口的规模和构成
第二节城市人口的容量
第三节城市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人群人口的规模和构成以及城市环境对人的影响为重点,以现行人口容量的估算方法和人口容量的水桶理论等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人口的规模、构成以及影响城市人口容量的因素,分析城市人口的动态趋势,从构成上理解城市人口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了解现行人口容量的估算方法和城市环境对人类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心理的影响。

第四章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
第一节城市气候与空气污染
第二节城市水文与水污染
第三节城市土壤与土壤污染
第四节城市噪声环境
第五节城市的建筑、交通和垃圾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与城市规划、建设等相关的城市气候学、城市水文、城市噪声等特征为重点,以诠释导致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的机理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城市气候变化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城市环境的机理,掌握城市规划、布局和污染治理所依据的原理,了解各种城市污染产生的来龙去脉。

第五章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环境
第一节城市植物
第二节城市动物
第三节城市微生物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环境特别是城市植被为重点评价其生态功能和使用、美化功能,以城市化对城市植被、城市昆虫及动物、城市微生物区系与群落特性的动态影响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城市生态系统中生物环境的特点,特别是城市植被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城市植被的生态和使用美化功能的原理,了解城市伴人动物特别是有害动物的种群动态变化和对人的影响,以及微生物所引起的人类病害。

第六章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流
第一节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
第二节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
第三节城市生态系统的信息流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概括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流,即物质代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以城市生态系统生态流特别是能量流动在城市的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变化分析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和掌握城市生态系统中物质(食物、水、氧气)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分析不同城市生态系统物质代谢和能量收支的实例,比较城市间信息流的差异;了解城市发展生态流变化特别是食物、石油等变化的趋势。

第七章城市生态景观
第一节城市景观的概念和特性
第二节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理解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术语和概念等为重点,以融入城市景观要素特征、异质性、城市空间扩展的廊道效应与城市景观结构优化等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理解城市景观、景观要素、异质性、廊道效应等基本概念,掌握运用廊道效应原理,研究人工廊道和自然廊道相互作用过程,分析城市不同时期空间扩展的格局;了解与城市规划相关的景观要素的特点。

第八章城市生态评价
第一节城市生态评价的概念和内容
第二节城市生态评价的指标体系
第三节城市生态评价的程序和方法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探求城市生态评价的内容、各级指标体系的建立、评价的方法等为重点;以各项评价指标标准值的制定和各级指标指数计算过程所需的权值的确定为本章的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在理解城市生态评价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可举一反三的典型实例评价,掌握城市生态评价的常用方法,灵活且不断完善其评价指标,探讨层次分析法以外的多种综合评价的方法。

第九章城市生态规划
第一节城市生态规划的概念和目标
第二节城市生态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第三节城市生态规划的步骤和方法
第四节城市生态规划的范例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探讨城市生态规划特别是其中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为重点,以探讨城市绿地系统多样化的布局形式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规划特别是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规划包含的内容及一般规划的步骤和方法,选择城市生态规划的范例城市(如扬州市生态规划),探讨其城市生态系统中三大亚系统之间的协调。

了解生态功能分区规划、人口容量规划、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规划、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城市综合生态规划等。

第十章城市生态建设
第一节城市绿化与生态环境建设
第二节城市自然保护
第三节城市环境保护生态工程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探讨城市生态建设特别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的生态学原则、绿化的理念及保护工程为重点,以不同城市绿地系统中植被的选择、搭配及布局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建设特别是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建成群落、地带性、生态演替、潜在植被等生态学原则,能因地制宜地在城市绿地选择不同绿化树种、合理搭配及布局。

了解国内外城市自然保护和环境保护生态工程的发展状况。

第十一章生态城市
第一节生态城市的概念
第二节生态城市的本质及主要特征
第三节生态城市建设的五个层面及产业生态化
第四节中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生态城市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建设生态城市的5各层面为重点,以总结、比较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经验教训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生态城市的概念及基本特征,理解城市生态转型和生态城市建设所要包括的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和生态意识培养等五个层面,了解生态城市理论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用于实践的典型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城市生态管理
第一节城市生态管理的原则
第二节城市生态管理的内容
第三节城市生态管理的途径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探讨城市生态管理的内容及途径为重点,以城市生态管理途径的数模方法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生态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资源管理、环境管理、人口管理、景观管理和综合管理等,理解城市生态管理所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社会、数模管理的途径,了解城市生态管理的原则。

第十三章城市灾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城市地质灾害
第二节城市火灾及其防治
第三节城市洪涝灾害及其防治
本章重点、难点:本章以城市灾害中地震灾害、火灾和洪灾为重点,以探讨地震灾害、火灾和洪灾的预防对策为难点。

本章教学要求:掌握城市地震灾害、火灾和洪灾的特点及预防策略,了解城市各种自然和人为灾害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

五、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试采用闭卷(70%)+平时30%(其中包括考勤10%+辩论和主题综述、平时提问、发言和布置专题讲解占20%)。

六、推荐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城市生态学》(第二版),杨小波,吴庆书等编着,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标准书号:ISBN 978-7-03-017532-8。

参考书:《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李建龙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标准书号:ISBN 7-04-020434-7。

《城市生态学》,宋永昌,由文辉,王祥荣编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标准书号:ISBN 7-5617-2128-5。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沈清基编着,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标准书号:ISBN7-5608-1936-2。

大纲修订人:孟玲
大纲审定人:李保平
修订日期:2008年10月3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