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能的中国战略

合集下载

深度分析达能

深度分析达能

达能集团简介达能集团(Danone)世界著名的食品和饮料集团之一,总部设立于法国巴黎,全球拥有近9万员工,是世界著名的食品和饮料集团之一。

达能集团历史悠久,规模强大,位列世界500强,业务遍及全世界120多个国家。

鲜乳制品、饼干和饮料作为达能的三大主要产品,在全球市场销量排名均名列前茅。

达能集团创建于1966年,从九十年代起开始实施积极的业务国际化战略,在短短近四十年的时间成为世界食品行业的巨人,并拥有多个国际品牌,例如:DANONE(达能)、LU和EVIAN(依云)等。

在法国、意大利及西班牙,达能集团都是最大的食品集团,达能亦是当今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并列全球同类行业前六名之一。

达能集团与世界上其他食品集团有什么区别呢?它是如何形成自己的特点,壮大自己的实力呢?达能的发展战略以营养健康为中心,聚焦三个潜力行业(鲜乳制品、健康饮品、饼干)加强国际合作是稳步增长的保证集中打造强势品牌,发挥最大价值(在成功地实现其知名品牌(Danone,Lu,Evian)和娃哈哈的销售额超过集团营业额50%的同时,达能集团加强了和全世界消费者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在广告上的投入。

)以地区第一为依托,打造世界第一为消费者服务,不断创新达能集团把它的大部分资源都用来对产品进行研究和革新。

(达能集团每年在研究方面的支出约为1.3亿欧元)新技术带来高效率持续发展的模式达能的中国战略达能是靠做加法——并购出身的。

达能先是为食品厂生产玻璃瓶子,然后并购食品厂,最后出清玻璃厂制造资产、全力拓展食品业务。

所以说,并购和出售是深入达能DNA的一种本性,连达能这个字好都是并购企业带过来的。

从达能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中可以总结出达能的扩张战略的三个要点:一是在世界各地广泛收购当地优秀品牌,实行本土化、多品牌战略;二是果断地从衰退行业转向朝阳行业,并不断抛弃边缘产品和效益不佳的企业;达能以50亿欧元的价格将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饼干业务出售给美国卡夫集团就是一个很好抛弃达能自身边缘产品的实例。

达能集团兼并重组

达能集团兼并重组

达能集团的兼并扩张战略呈现四个显著特点
• 瞄准业内“领头羊” 瞄准行业内的 “领头羊”,选择一些非常优秀的企业作为兼并对象和合作伙伴,这 几乎己成了一种规律。对行业“领头羊”的收编,是一种成功的策略。 如: 杭州的娃哈哈和广东的乐百氏。 • 不动声色,施以诱惑 达能集团一开始 并不过分强调控股,而是以对方认同的比例加入,这样可以降低谈判 的成本,也易于被对方接纳,并为达能集团在业界博得了好名声。达 能集团的兼并行动一直非常低调,坚持“三不主义”,不露声色、不 事宣扬、不唱高调,连用词都很谨慎,甚至讳言“收购”、“整合” 等字样。
达能在中国的兼并与收购
• 在中国,达能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功. • 通过并购手段已经参股、控股了多家著名本土品 牌,包括娃哈哈、乐百氏、正广和、光明乳业。 • 公司计划,2007年要将中国的业务做到其全球的 10%,2011年占到20%。
达能在华投资路线图(一)
• 1987年,成立广州达能酸奶公司 • 1996年,达能开始与娃哈哈建立合资公司 • 1996年,收购武汉东西湖啤酒54.2%的股权 • 2000年3月,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 • 2000年,达能获得光明乳业5%股权
• 达能集团的前身“BSN”公司的创始人是被称为“20世纪 巨人”的安托万· 里布。 1972年,该公司平板玻璃的 营业额已达30亿法郎,居欧洲第二位。 • 由于遭遇到塑料制品、纸制品或金属制品的挑战,玻璃制 造业逐渐失去了垄断地位。安托万· 里布审时度势,决定 向食品行业转型。早在1969年他就开始为转轨做准备, 逐步控制了埃维昂矿泉水公司、克罗南堡公司和欧洲啤酒 公司,成为法国第一大啤酒、矿泉水和婴儿食品生产商。 1973年,“BSN”购并了热尔维· 达能公司后彻底实现了 大转型。 • BSN”公司的第一次大改革,始于1981年,公司决定将 “主干业务”集中于食品饮料,坚决砍掉“枝蔓业务”, 卖掉了所有的玻璃制品生产线,并开始在欧洲乃至全球收 购食品公司和品牌。

2022年行业分析关于达能娃哈哈之争的调查报告

2022年行业分析关于达能娃哈哈之争的调查报告

关于达能娃哈哈之争的调查报告中国食品产业网:2022年10月,我们和君创业询问公司就达能与娃哈哈旷日长久的这场冲突纠纷的来龙去脉,进行系统全面的调查,现将我们调查的初步状况简要概括如下。

一、娃哈哈有着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企业文化。

达能亚洲与娃哈哈合资合作十几年,却对这种文化了解甚少并怀有排斥敌意心理,这是双方必定产生冲突和冲突的文化根源。

1、娃哈哈公司1987年创业,1989年已创出了知名品牌,到1996年,娃哈哈已有员工2000名,年销售规模10亿元,年利润2亿元。

公司于1999年被国家工商局授予驰名商标。

因此,1996年达能与娃哈哈合资合营,是两家强势企业的强强联合,而绝不是像社会上传奇的那样,娃哈哈是由于缺资金投靠了强大的达能。

双方合作的前提,是娃哈哈宗总提出的四项原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合资公司的经营管理由中方掌控。

事实证明,达能与百富勤区区3亿多人民币投资取得的控股地位,虽然以放弃直接管理权为代价,但其投资收益是被今日全部的投资人望尘莫及的。

2、自1996年双方合资以来,娃哈哈在宗总领导下得到惊人的进展。

依据2022年7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按新标准划分的全国大型工业企业名单,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以销售收入750172万元、总资产593741万元、从业人数4369人,名列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第89位,连续9年稳居中国饮料龙头地位。

2022年,娃哈哈实现营业收入187亿元,制造利润22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分别占到中国饮料工业十强的一半以上,位列中国企业500强220位,跻身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百强,中国民营企业第15位。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们独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的娃哈哈文化。

3、娃哈哈的企业文化有六大特点:●在战略决策文化上,娃哈哈之所以科学决策力极强,是由于宗总本人确有超常的才智与悟性,又能与企业骨干团队充分地沟通沟通,使公司始终能够遵循科学进展观正确决策,保证了娃哈哈多年来协调持续地高速度进展,全体员工对公司布满信任;●在员工关系文化上,娃哈哈之所以员工分散力极强,是由于宗总和企业领导层以人为本,靠公平待人的风范,建立了企业亲如一家的内部和谐亲和关系,全体员工对公司布满认同;●在企业运营文化上,娃哈哈之所以管理执行力极强,是由于宗总始终提倡效率至上的理念,长期打造培育出一支高效协作的执行团队,形成了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全体员工对公司布满自骄傲;●在管理机制文化上,娃哈哈之所以市场竞争力极强,是由于宗总特别崇尚竞争胜出的原则,用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鼓舞能人,全体员工对公司布满信念;●在福利待遇文化上,娃哈哈之所以利益平衡力极强,是由于宗总坚持贯彻统筹兼顾的公正安排体系,靠一套科学合理的方式发放奖金和安排股份,大大提高了企业和谐进展的整体满足度,全体员工对公司布满期盼。

某企业是国内进口新西兰工业奶粉的龙头企业案例分析

某企业是国内进口新西兰工业奶粉的龙头企业案例分析

某企业是国内进口新西兰工业奶粉的龙头企业案例分析蒙牛与雅士利3月16日晚发布联合公告显示,蒙牛正就雅士利股权及若干其他业务权益进行讨论,或向雅士利提出私有化要约。

如果潜在交易进行,则每股回购价格约为1.2港元。

针对雅士利潜在私有化事宜,3月17日,蒙牛与雅士利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公告外尚无其他可以透露的信息,如有新的进展会尽快公告。

分析认为,雅士利退市后或将达能股权剔除,蒙牛可能会将旗下雅士利、贝拉米两块奶粉业务进行整合,不排除未来打包上市,同时借机建立股权激励机制,推动雅士利与渠道共赢。

蒙牛或向雅士利提出私有化要约蒙牛与雅士利联合公告显示,蒙牛正就雅士利股权及若干其他业务权益进行讨论,此举或导致多项潜在交易,有关架构及详情尚待落实,但或会包括蒙牛向雅士利提出潜在附前提条件私有化要约。

截至公告日,蒙牛通过蒙牛国际有限公司持有雅士利51.04%的股份。

按照蒙牛、蒙牛国际及雅士利2013年7月发布的综合收购要约及回应文件,蒙牛除外的蒙牛国际各股东(蒙牛国际转换权受让人)可要求蒙牛国际将该股东持有的蒙牛国际股份转换为相应比例的雅士利股份(蒙牛国际转换权)。

截至公告日,蒙牛国际转换权受让人持有的蒙牛国际股份,可转换为123976股由蒙牛国际持有的雅士利股份。

雅士利称,截至公告日,没有就任何潜在交易订立最终协议或安排。

因此,潜在交易(包括潜在要约)可能未必会进行。

如果进行潜在交易,涉及注销价每股雅士利股份为1.20港元。

针对3月14日股价大涨,蒙牛及雅士利表示,除潜在交易(包括潜在要约)外,蒙牛及雅士利董事概不知悉导致该价格及交易量增加的任何原因。

3月14日上午,雅士利股价大涨97.83%至0.91港元/股,盘中一度暴涨106%,雅士利因此短暂停牌。

3月17日复牌后,雅士利股价下跌。

蒙牛及雅士利方面3月17日回应新京报记者称,“如公告所述,蒙牛正在考虑及评估对雅士利持股及其他业务的一些潜在交易方案。

交易的架构和细节尚未确定,也没有签署任何协议,交易是否推进仍有很大不确定性。

战略失调:达能中国失手病根

战略失调:达能中国失手病根

年,达能公 司的前身仍然是一个以玻璃包装为主业 的制 造企业 ,在控制了依 云水后 ,于 1 7 9 0年收购欧洲啤酒 和凯旋 啤酒 ,又在 1 7 9 3年兼并热尔韦・ 达能 ( ras Gev i D n n ,1 8 年收购 了达 能在美 国的业务 ,1 8 a o e) 9 1 9 6年 控制 了联合饼干。期 间逐步剥离玻璃业务 ,逐步转型成
Co p r to 公司 I roa n i 镜鉴
0 8董 会D E T R&O RS 0 0 6 事 I C O SB A D / 1 R 12 0
企业,达能在企业运作的管理 ̄ -上所提供 的帮助或介 L, b 入并不多。于是 ,达能 中国这 种以资本运作进入市场 ,
以合资方式同本地市场领 头企业合作捕捉市场机会 的合
首先 ,在收购 了国 内企 业后 ,达 能无法有 效地整 合。乐百氏堪称达能在收购后试 图更换创业团队而遭受 重大挫折的典型。 0 0 2 0 年达能收购乐百 氏大部分股权后, 由于对日后发展战略与控股方达能产生严重分歧 ,2 0 01
常小心 ,同蒙牛的合资不了了之似乎是一个佐证。但是 , 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达能在 关注的四大产 品领域再行全 资收购是完全有可能的,毕竟这是达能的成功之道。 达能售卖了汇源股份之后 ,也算在 中国梳理完了业 务布局;之后 ,达能应该针对中国市场 “ 历练内功 ”了。 它需要清晰定义 自己的能力体系 ,以此 为基础重新制定 其竞争方式 ,在 中国本土企业 日益发展壮大 ,外资公司 不断加大投入,而市场发展 日新月异 的环境下寻 求新的
年里 ,通过不断的收购和兼并 ,达能从一个年营业收入 1 亿 法郎的玻璃制造公 司变成 一个年营业收入 4 7亿 1 8
法郎的全球领先的食 品饮料公司,相比百年历史的瑞士

达能中国市场连锁经营模式下冰淇淋营销策略

达能中国市场连锁经营模式下冰淇淋营销策略

达能中国市场连锁经营模式下冰淇淋营销策略冰淇淋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休闲食品,进入中国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但却取得了飞速的市场发展。

正是这一蕴藏着的巨大商机,吸引着全球各大食品巨头进入这一市场。

随着中国冰淇淋市场竞争的展开,市场正逐步形成两大销售模式:一类是普通包装零售模式,而另一类则是以哈根达斯、DQ等为代表
的连锁经营模式。

法国达能是全球著名食品企业,于1987年进入中国,达能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20年,但一直未将其冰淇淋产品带入中国。

根据公司战略决策,达能选择采用连锁经营模式在中国市场销售冰淇淋产品。

因此,本文对在此经营模式下,达能所应采取的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期望通过研究所得结果给企业提供具有可行性的营销策略建议。

本文以达能在中国的营销策略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同时应用PEST分析,SWOT分析,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以及4Ps理论等营销分析工具,对达
能在中国冰淇淋市场中营销环境和主要优劣势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达能在中国冰淇淋市场的目标消费群和市场定位,重点分析了达能在中国的营销策略以及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本文在研究中综合运用市场营销的分析方法,给出了系统的对于行业营销环境、市场细分和定位、营销策略的分析框架和步骤,并在这一框架结构下,通过研究分析步骤,得出和建立了达能冰淇淋产品的营销策略。

对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活动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研究模式对希望进入冰淇淋连锁行业的企业,甚至是更广义的休闲餐饮连锁行业都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卡夫收购达能饼干 达能中国策略生变?

卡夫收购达能饼干 达能中国策略生变?

卡夫收购达能饼干达能中国策略生变? 2007-7-9 11:17:41 叶文添中国经营报二次上涨行情再起当前散户是出是留?大资金瞄准哪些热门股直通私募: 该股走势强于大盘私募资金青睐走势活跃[字体:大中小] [网友评论0条] [ 手机也能看]一则收购的消息将改变世界饼干业的格局。

也使身陷与娃哈哈之争的达能中国的前景变得扑朔迷离。

7月3日,法国巴黎,达能集团总部紧急召开董事会,决定就7月2日来自美国卡夫集团的关于收购达能饼干及谷物类产品业务的提议同卡夫展开独家谈判。

据达能饼干中国新闻发言人王姗姗对记者透露,董事会在咨询员工代表并通过相关机构审批后,该项目有望于2007年第四季度与卡夫集团达成最终协议。

此次收购不包括达能集团在拉丁美洲(Bagley)和印度(Britannia)的饼干业务。

这次收购使得卡夫在世界食品行业一家独大,也将改变达能中国的战略部署。

收购幕后“此次收购将是双赢,达能集团已经将饼干业务和旗下品牌打造成为全球翘楚,为此我们倍感欣慰。

”达能集团首席执行官弗兰克·里布语气极其平静地对外宣布。

据记者了解,卡夫以约为72亿美元价格收购达能饼干100%的股权,收购提议涉及达能集团在22个国家约20亿欧元销售额的饼干业务。

此次收购,达能方面的要求是,达能饼干业务在欧洲将作为独立单位运作,总部依旧位于法国,并由现任总经理Georges Casala和他的团队继续领导。

在协议签署后的至少3年内不关闭达能饼干位于法国的任何工厂。

如今,多年的精耕细作使达能成为全球最大的酸奶酪公司、第二大饼干公司,并在瓶装水方面与雀巢并驾齐驱。

但达能年营业收入约165亿美元,市值220亿美元,就规模而言仍难抵卡夫。

一位达能内部人士对记者透露,此前,卡夫曾经窥视整个达能集团,试图一口吞噬这个法国巨人。

但这个企图在法国引发巨大反对,在法国人看来,达能是法国企业的明珠。

连法国总理德维尔潘也表示:“将支持捍卫达能的利益及达能在法国的未来。

浅析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以卡夫食品在中国为例

浅析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以卡夫食品在中国为例

浅析跨国公司本土化战略:以“卡夫食品在中国”为例黄金金摘要: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

同时,在华跨国公司也面临着全球化与本土化的两难选择。

很多学者认为,在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情况,适时性的、灵活的本土化战略被认为是众多跨国公司在华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文从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理论出发,对卡夫食品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帮助我们了解跨国公司在中国成功的经验,为中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提供借鉴。

关键词:跨国公司本土化卡夫食品一、跨国公司本土化理论背景随着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及其本土化经营的不断发展。

为了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情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众多跨国公司纷纷从生产制造、产品品牌、人力资源、营销管理、资本运营、技术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在中国大力推行本土化经营战略,提高在中国业务的各个阶段功能性能力,确定中国式经营系统。

本土化又称本地化,从微观角度看,它是跨国公司经营发展战略方向之一,从宏观角度看,它是跨国公司资本在世界范围扩张的形式之一。

正是经济全球化促进了跨国资本进入东道国本土化的发展,而本土化的成功则反映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深化。

1、跨国公司在中国进行本土化有以下几方面的动因(1)成本驱动在跨国公司进行跨国经营活动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运营成本这一因素。

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原材料及土地资源等都大大地降低了跨国公司的运营成本,同时,中国作为跨国公司的重点目标市场,本土化生产还可以有效节省运输等中间流通费用,提高其利润水平。

所以在跨国公司在实行本土化战略时,首先考虑的就是成本因素。

(2)市场驱动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容量和市场潜力,因此跨国公司为了抓住市场机会,更愿意花费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培育这个市场,通过贴近目标市场,更加了解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并缩短流通时间,以增强跨国公司快速反应能力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

达能:胜负师的“中国死局”

达能:胜负师的“中国死局”

达能:胜负师的“中国死局”宁南;吴丽;邵芳【期刊名称】《商务周刊》【年(卷),期】2008(000)022【摘要】如果说"达娃之争"是一个"双输"故事,那么谁输得更多?答案肯定是达能:一个法国第一、欧洲第三、全球第六的食品帝国,其战略重地——年营销额占比和纯利占比超过10%第三大地区市场——中国大陆,因为一张十年前私下勾兑的"阴阳合同"争议而全盘受困,在2006年出现历史最好业绩后,亚洲市场销售额2007年暴跌了30.2%,水市场营收出现了历史性的2.8%负增长。

更要命的是,事件在达能一场接一场的官司中持续了18个月而且仍然在继续,由此带来的负面评价,已经将达能这个花费40年营造出的扮演阳光和美善的"仰望星空的男孩",一夕之间在中国市场变形为不择手段的"财富秃鹫"。

面对可能是达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公关危机,达能董事长小里布和他的"爱将"范易谋依旧强硬地等待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仲裁院的"正义"判决,但为什么达能会在中国发生这样一场没有同情只有扑天"板砖"的事故?为什么一贯坚持社会责任、企业公民的达能会罔顾法律签下一张灰色的合资协议?【总页数】10页(P28-36,6)【作者】宁南;吴丽;邵芳【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82【相关文献】1.胜负师的背影胜负师的眼泪 [J], 吴赤潮2.攻击手婚后第一冠韩国第七届倍达王战五番胜负第三局 [J], 王磊3.李昌镐师前扮孝曹薰铉当仁不让——第一届春兰杯决赛三番胜负第一局 [J], 俞斌4.奇迹胜负师 Gregg Popovich [J], 张丽娜5.使命必达中国总会计师协会发布《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团体标准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过分析娃哈哈与达能的纷争

通过分析娃哈哈与达能的纷争

娃哈哈的反思通过分析娃哈哈与达能的纷争,提出在中外企业合资中,我国企业民族自有品牌保护意识,本土市场等问题的思考,力图探索在中国市场环境下适合双方企业合资合作的新模式。

一、事件回顾2009 年9 月30 日持续3 年的“达娃”之争,最终以达能接受娃哈哈3 亿欧元和解费同意出售在39 家合资公司里的51%的股权落幕。

纵观中外企业纠纷史,这是中方的一次难得胜利,保住了中国仅剩的不多的民族品牌,这是中国消费品业的胜利,这是东西方文化对撞冲突后,东方价值观的胜利。

这一持续3年的“达娃”之争又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呢?1.背景:法国达能集团是总部设在巴黎的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产品遍及100 多个国家。

在九十年代初开始进军中国,曾拥有乐百氏92%股权、梅林正广和50%股权、光明20.1%股权、汇源22.18%股权。

杭州娃哈哈集团是创建于1987 年的一家校办企业,二十世纪中期已经发展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并且成为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

2.缘起:1996 年,娃哈哈由于在国内上市失败,急于寻觅资金,最终与达能及百富勤合资成立五家合资公司,娃哈哈集团以现有厂房、设备、土地出资占49%的股份,香港百富勤与达能以现金出资占51%,后因百富勤破产,达能成为合资公司的最大控股方。

合资公司成立之时双方在合作协议中约定,娃哈哈集团同意向合资公司转让价值为1 亿元的商标。

其中5000 万作投资,另外5000 万则向娃哈哈购买商标。

但是,这个商标转让协议不符合中国的有关法律,未能通过政府审核, 后来双方在《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中规定“: 中方将来可以使用商标在其他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而这些产品项目已提交给娃哈哈与其合营企业的董事会进行考虑。

”接下来的几年中,娃哈哈集团先后建立了十几家与达能集团没有合资关系的非合资企业,主要生产饮料和食品,并以“娃哈哈”为商标。

3. 经过:2006 年,达能以商标使用合同中娃哈哈集团“不应许可除娃哈哈达能合资公司外的任何其他方使用商标”为由,要求收购由娃哈哈职工集资持股成立并且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

达能集团与梅里埃签署全球食品安全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提升中国食品安全体系

达能集团与梅里埃签署全球食品安全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提升中国食品安全体系

达能集团与梅里埃签署全球食品安全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提升中
国食品安全体系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食品工业》
【年(卷),期】2015(000)011
【总页数】1页(P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国铁路的可靠伙伴--对阿尔斯通集团副总裁、交通运输部总裁菲利普·梅里埃的访谈 [J], 叶青;肇华
2.携手3D新维度助力发展新引擎——中央电视台与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签署3D电视节目制作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J],
3.劳斯伯格与智美体育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助力中国马拉松产业发展 [J],
4.北京神雾集团与金达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J],
5.梅里埃收购诺安:优势资源互补实现1+1>2——访梅里埃营养科学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欣 [J], 申海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达能,在华的三个战略失误

达能,在华的三个战略失误

达能,在华的三个战略失误继娃哈哈经销商、供货商及部分员工声讨达能亚洲公司之后,另一个搅局者也开头公然向达能叫板。

6月14日,和君创业在国内媒体发表了一封致法国达能公司的公开信,要求达能退还娃哈哈品牌,并对损害光明乳业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作出赔偿。

促使和君创业6月初购买光明100股股份就为起诉达能的一个原因是,同业竞争侵扰了光明股东利益。

而这正是达能在华的一个战略失误。

战略失误一同业竞争,无视规则达能自从进入中国以来,迄今为止已参股了娃哈哈、乐百氏、光明、汇源、蒙牛等7家中国本土公司,而这些品牌都是针对中低端的消费群体,许多产品都存在同业竞争的状况。

这种状况在达能与蒙牛的合作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和君创业总经理李肃认为:“达能在扶植蒙牛酸奶业务的发展中,和光明的酸奶业务直接形成了对抗,导致光明的业绩不断下滑。

”而一位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有迹象显示,光明正准备放弃酸奶市场。

不仅蒙牛和光明的酸奶业务,此前达能参股的乐百氏和娃哈哈也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

以前号称中国“水市三雄”就有娃哈哈和乐百氏,而如今乐百氏的水市霸主桂冠已摘下。

耳熟能详的“今日,你喝了吗?”的乐百氏广告已经听不到了。

同业竞争对光明和乐百氏来说犹如慢性自杀,铺张的是中国市场资源及消费者的感情,作为外资的达能当然不会心疼。

但是这种消耗市场资源的做法在全球各地都是被禁止的商业规则。

很多跨国公司以之为耻,视为大忌,而达能却乐此不疲,其精神令吾等小辈唏嘘不已。

战略失误二气候渐变,不能应变自从“徐工事件”后,中国的社会政治力气发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

以前各级政府、部门都对外资的到来欢欣雀跃,一路亮起绿灯,但是“徐工事件”后,批评之声不断,绿灯也没以前那么“亮”了。

而达能忽视了对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的前瞻性考虑,仍在坚持原来计划好的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策略,于是出现了“强购娃哈哈”这个“达娃之争”的导火索。

其实,社会政治力气的态度有时打算了一个企业在当地市场的命运。

达娃之争

达娃之争

跨文化商务案例分析达娃之争M2 – MCI – Monde ChinoisYuhong CHENJingjin LIXiaoqian LIUAurélieSephoraCéline引言达娃之争被称为改革开放30年来影响最大的国际商战,从双方企业的掌门人,到中法两国元首都参与到这场商战中。

29场诉讼战役背后,达能与娃哈哈为中国企业家上演了一场经典商战案例。

本文以达能娃哈哈商战作为案例,从文化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跨国企业在商务合作和企业管理中的体现,存在的问题与优势,以及造成的影响。

旨在了解中法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通过研究报告追溯整个案例的收购以及合作过程,为此次中法企业合并提供有效的建议以及意见。

目录1.背景介绍1.1 公司简介1.2 案例简介1.3 过程及结果2.跨国资本融合引发的企业文化冲突2.1 中法文化差异在跨国商务中的体现 2.2 达娃合作存在的文化冲突2.3 文化冲突对达娃合作的影响2.4 达娃在冲突下采取的策略3. 跨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3.1 以合作互利,平等为基础3.2 跨国管理的本土化3.3 文化差异对跨国企业的影响4. 关于中法企业合并的建议1. 背景介绍1.1 公司简介娃哈哈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Wahaha)创建于1987年,目前为中国最大的食品饮料生产企业,全球第五大饮料生产企业,仅次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吉百利、柯特这4家跨国公司。

在全国26个省市建有100余家合资控股、参股公司,在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建立了销售分支机构,拥有员工近2万名,总资产达 121亿元。

公司拥有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先进的食品饮料研发检测仪器和加工工艺,主要从事食品饮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含乳饮料、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罐头食品、医药保健品、休闲食品等八大类近100个品种的产品,其中瓶装水、含乳饮料、八宝粥罐头多年来产销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基于SWOT对中国达能饮料的战略分析

基于SWOT对中国达能饮料的战略分析
通过关键因素的相互交叉结合达能集团应该充分重视并利用这些关键因素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组合成了四种财务战略方案so发挥优势利用机会扩张型财务战略wo利用机会克服劣势采用稳定型财务战略st发挥优势规避威胁多元化投资以及wt克服劣势回避威胁紧缩型财务战略具体如表1所示
基于 S WO T对 中 国达 能饮 料 的 战 略分 析
二 、 中国 达 能 饮 料 内部 环 境 分 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法律体系在 日趋完善 , 特别是 2 0 0 9年 《 食 品安 全法》 的颁 布 ,为食 品企业实行监管 ,以保 护消费者的利益 ,使得快速消费 品行业 的竞争发
展井然有序。 2 .我国经济总量保 持平稳增 长。我国经济仍 然保持 了高速 增长 的 良好态势 ,成为世界经济稳定 和推动 的力量 。每 年的 G D P在不断上 升 , 使得我 国居民的可 支配 收入 在不 断增加 , 形 成 了潜在 的 巨大 的市场容 量 ,对快速消费品产业 的发展提供 了极大的机遇 。同时 ,国家通过扩 大 内需等宏观政策 ,不断刺激消费。市场需求潜力大 ,为快 速消费 品行业 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础。
进入 2 0 1 3 年 5月以来 , 法 国达能先 后传 出两则 震动业 界的并购 消 息 。5 月1 3日, 达能与美 国第 四大婴儿食品企业 H a p p y F a m i l y( 幸福家 庭 )签署协议 ,将收购后 者 9 0 % 以上 的股 权。相 隔大约一 周 ,达能 又 和中粮集 团签署 了协议 ,双方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达能通过合资公 司在 蒙 牛乳业 的首期持股约为 4 % ,成为蒙牛 的战略股东 ,并计 划将来根 据 市场进展增持蒙牛 的股 份。同时 ,达 能与蒙牛乳业 共签署 了框架协 议 , 达 能中国的酸奶业务将与蒙牛酸奶业务合并 ,双方将 组建新的合 资公 司 专 门从事 酸奶生产及销售业务 。 达能集 团是最大 的食品集 团,并列全球同类行业前六名 。而 中国达 能饮料 开启 了达能集 团在 中国市场发展的新篇章 ,在独具风格 的全球 本 土化战略引领下 ,公 司业务近几年来一直保持健康增长 :益力矿 泉水 领 跑华南地 区;乐百 氏位列 中国饮料工业十强 ;桶装水整体销量及 市场覆 盖率均 为全国第一 ;脉动则在维生素加强型饮料中销量和市场份额 稳居 首位 , 并保持强劲 的增长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 的今天 ,企业面 临的竞 争越来越激烈 ,达能为何能在快速消费品市场独 占鳌头 ?到底依 靠的是什 么? 个 企业 只有站在一定 的高度上 ,从战略的角度谋划 ,才 能要在这 个竞争 多变的时代立 足。首先 ,我们应该从企业外部环境条件 分析 ,我 们的企业 “ 能够做什 么” ; 从 对企业 内部环境分 析企业 “ 可以做什么” 。 然后将企业内外部因素相结合 , 认识到企业 自 身的优势和劣势,外部的机会 和威胁 ,从而为企业做 出具有长远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决策分析方法。 中国达能饮 料外部环境分析 ( 一)中国迭能饮料外部机 会 (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 1 . 我 国的政局较为稳 定 ,推进 经济体 制改革 发展 ,强 调可 持续发 展战略 ,为快速消费品行业 的发展提供 了一定 的保 障基 础。另外 ,我 国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达能集团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 达能集团

知识管理案例分析达能集团达能在中国市场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先后控股和参股的企业就有10多家而且参股比例不断上升。

达能集团能在如此短的时间里成功实现其收购战略并在中国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其独特的对外扩张的战略会给我国企业在进行企业并购时有些启示:1、战略并购和重组应该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

注意资源的互补性重组,实现战略性重组和并购。

无论是同类产品或者行业的横向一体化,还是上下游产品企业间的垂直一体化,都依据产业自身内在的技术、工艺或产品经营方式等方面的互补关系来进行重组。

2、企业要高瞻远瞩,放眼全球市场。

首先,我国一些有竞争实力的产业可以通过三个步骤实现国际化经营:产品输出、资本输出及品牌输出。

产品输出。

我国家电等产业的产品在质量和价格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在中低档市场上有较大的吸引力和优势。

要继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在进一步拓展发达国家等经济水平较高地区市场的同时,大力开发新的港在市场,特别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市场。

要逐步进入国外营销网络,利用营销网络功能来扩大出口,降低流通费用。

其次,资本输出。

要积极推进在境外发展加工贸易,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寻找合作伙伴,以收购、合资、合作等方式在国外进行生产、加工组装、设点办厂。

第三,要积极在国外实施战略并购。

加强通过战略并购的方式实现资源的重组和国际化的经营。

与东道国企业合作的好处一是可以更快融人当地市场:二是可以降低产品进入时的壁垒和成本:三是可以更好地实施本土化战略,为企业实现当地设计、当地生产以及当地销售奠定良好的基础。

3、学会竞争,超越竞争,注重竞争与合作平衡。

虽然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但竞争并不一定是你死我活。

无论在并购合作中,还是在经销竞争中,要像达能在中国市场那样,靠战略的竞争、真诚的合作来实现双赢。

4、消除并购中企业文化、企业理念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的差异带来的文化整合问题。

比如新设分公司后,新公司的价值观如何整合到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层面上来,既要保持新公司企业文化的一定特殊性,叉要与总公司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协调一致。

企业兼并重组案例

企业兼并重组案例

企业并购案例企业间的重组兼并正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中一个越来越突出的亮点。

从去年开始,光大集团、青岛啤酒、海南航空、万科房地产、达能集团等众多企业频频成为新闻热点,动辄上亿元的兼并案屡见不鲜。

早在几年前,中国的冶金、化工等行业也曾进行过大范围的兼并重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行政色彩过于浓厚,有拉郎配之嫌。

而2000年以来企业兼并重组开始出现了一些变化: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逐渐加强,政府有形之手正悄然淡出。

这是市场经济中企业自发、自觉起来进行的重组,具有不一般的意义:一是企业开始利用市场的手段,也就是积极利用并购方式来调整产业结构和推进产业战略。

二是运用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有了显著的增强,直接融资比例显著上升。

三是一些如航空、电信、电力、铁路等垄断行业纷纷开始重组。

选择以下几个例子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在各自领域都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能从不同角度反映当前中国企业兼并重组的一些时代特点。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发现,市场的力量正在增强,企业的行为来自这两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当然都是做为一个成熟、理性企业的必经历程。

A、民航宣布整体重组—跑道上跳出黑骏马去年7月,中国民航总局对外正式宣布,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三大骨干航空公司为母体,组建三大航空集团的重组计划。

按照该计划,它先在民航总局直属的10家航空公司之间进行,至于地方航空公司则可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

一个月后,南方航空公司与中原航空公司正式签订价值15亿元的联合重组协议。

这是民航总局宣布组建三大航空集团之后的首宗并购事件,同时也是国家骨干航空公司与地方航空公司的首次“联姻”。

几乎在同时,经常能在业界掀起波澜、且在三大集团之外的海南航空公司宣布控股陕西长安航空公司,两公司联合之后,海南航空将逐步投入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支线客机,飞行长安航空目前的40多条支线航线,并建立起以西安为枢纽的支线航空网络。

2001年3月初,从上市公司海南航空的一则公告中得知:海南航空公司控股了地处北京的新华航空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能的中国战略达能的中国战略摘要:达能自1987年进入中国,用短短2年的时间以控股、参股的方式对中国多10多家知名的饮品企业进行了并购。

达能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其扩张战略或多或少能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一些启示。

下面通过对达能集团在中国的战略分析,试图寻找出达能战略扩张德独特之处,以供中国企业在进行战略并购是借鉴。

第一部分:“吞吞吐吐”的达能一、达能简介总部设于法国巴黎的达能集团是一个业务极为多元化的跨国食品公司,集团的业务遍布六大洲、产品行销100多个国家。

1996年集团的总营业额达到839亿法郎。

在法国、意大利及西班牙,达能集团都是最大的食品集团,达能亦是当今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并列全球同类行业前六名之一,同时还是世界第二、欧洲第二矿泉水生产上;世界最大、欧洲最大的鲜乳制品生产商。

达能的前身成立于1899年2月2日,1996年与一家法国玻璃制造商合并为BSN。

1970年开始,通过并购其主要客户向食品工业拓展,逐步成为法国首屈一指的啤酒、瓶装水及玻璃制造商。

1973年与一家乳品及面条生产商合并,年销售额达14亿欧元(其中食品、饮料占52%)。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能出售了玻璃制造业务并全力在两欧地区发展食品饮料业务。

1989年实现销售额74亿欧元,成为欧洲第三大食品集团。

上世纪90年代,BSN开始向西欧以外的市场拓展(主要方式是并购),与1994年更名为达能集团。

到1997年,达能管理层确定三大主要业务为:鲜奶(包括酸奶)、饮料(非碳酸)和饼干,同时着手从名目繁多的其他领域撤退。

到2006年,乳品、饮料和饼干销售额分别占达能集团销售额的56%、28%和16%。

二、达能的扩张策略达能是靠做加法——并购出身的。

达能先是为食品厂生产玻璃瓶子,然后并购食品厂,最后出清玻璃厂制造资产、全力拓展食品业务,这一吞一吐用了10多年(纵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所以说,并购和出售是深入达能DNA的一种本性,连达能这个字好都是并购企业带过来的。

从达能的成长和发展历程中可以总结出达能的扩张战略的三个要点:一是在世界各地广泛收购当地优秀品牌,实行本土化、多品牌战略;二是果断地从衰退行业转向朝阳行业,并不断抛弃边缘产品和效益不佳的企业;达能欲以80亿欧元的价格将自己在全球范围内的饼干业务出售给美国卡夫集团就是一个很好抛弃达能自身边缘产品的实例。

三是把自己定位为一家全球化公司,在任何一个市场上准确袭击国际竞争对手。

更精确地说,达能的法宝就是“吞”(并购)和“吐”(出售)。

达能发家史就是一部并购与出售史,多品牌战略最初是并购的附产品,后来参演变为达能的核心战略。

并购是吞,出售是吐,达能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吞吞吐吐”的巨人。

达能对中国市场的扩张也是伴随着不断地“吞吐”进行的。

第二部分:达能的中国战略及行动的控制一、达能的中国战略目标近些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营养知识的普及,人们对越来越重视饮食的健康性。

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使得居民对乳制品的消费需求不断加大。

同时,由于我国乳制品行业正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行业结构不合理和乳制品品种品质问题突出。

作为拥有雄厚资本和先进饮品生产技术的国际乳业巨头达能集团,早就看到了中国巨大的乳制品消费市场和发展空间。

因此,达能早在1987年在广州设立达能酸奶公司时,就已经制定了十分宏伟的中国战略目标:整合国内的乳品企业,成为中国国内乳品行业的绝对龙头。

二、达能的中国战略进程及战略布局(一)达能的中国战略进程自1987年广州达能酸奶公司成立后,达能就开始了对中国乳制品市场的战略扩张。

其在中国的扩张的手段仍然是“吞”(并购)“吐”(出售)。

达能进入中国市场后,就开始对国内一些列优秀的饮品品牌采取了并购行为,为其实现整合国内乳品企业,成为中国国内乳品行业绝对龙头的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下面是达能在中国的战略进程(达能在中国市场的并购与出售进程):1987年成立广州达能酸奶公司1994年与光明先后合资建立上海酸奶及保鲜乳项目,达能占45.2%的股份1996年收购武汉东西湖啤酒54.2%的股权;与娃哈哈成立5家合资公司,获得41%的股权,亚洲金融风暴后,拿到51%股权;收购深圳益力食品公司54.2%股权。

2000年3月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

2001年,达能亚洲有限公司参股光明乳业,比例为5%。

2004年收购梅林正广和饮用水有限公司50%股份。

2005年4月达能亚洲持有光明乳业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

到2006年4月,增持光明股权达20.01%。

2006年7月法国达能以持股22.18%的比例成为中国汇源集团的第二大股东.2006年12月达能与蒙牛组建合资公司,达能持股49%.致力于酸奶等产品的生产、研发与销售。

2007年11月达能以4.1亿元人民币为代价,终止与光明乳业的合作。

达能与光明正式分手。

值得提出的是:娃哈哈、光明乳业是达能中国战略棋盘上两颗重要的棋子。

达能如果能够成功地并购这两个集团将会极大促进达能在中国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会对达能在亚太地区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积极地推动作用。

但是达能发展的道路并不总是平坦的。

娃哈哈集团强力抵制达能集团对娃哈哈的强并,光明乳业的实质控制人第一、第二大股东联合出资组建上海大光明集团使得光明乳业第三股东——达能集团通过再度注入资金增持股份来获得光明乳业的控制权的希望已经比较渺茫。

达能以光明乳业作为其在国内的旗帜,全面整合中国乳品行业的计划也变得很不现实。

娃哈哈、光明和达能的先后交恶实质上是民族品牌对外来资本的抵制。

面对民族品牌的抵制,达能的法宝“吞”、“吐”在此时显然有点力不从心了。

根据达能扩张战略的一个原则:在世界各地广泛收购当地优秀品牌,实行本土化、多品牌战略可知,在与中国饮品业的领头品牌娃哈哈僵局和与光明乳业分手后,达能必然会寻找新的合作伙伴。

事实上,达能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当无法树立“光明”这块旗帜时,达能牵手了中国增长势头最强的乳品企业蒙牛,选择了蒙牛作为自己的战略伙伴。

至于,在达能看来是猎物的蒙牛集团的命运会是什么样的?达能如何把蒙牛搬上自己中国战略的棋盘上又如何移动这颗新的棋子我们还不得而知。

但随着我国民族企业对民族品牌保护意识的增强,相信会有更多的企业走上与达能等外企平等合作的道路上,而不再是外企全球战略的一颗失去自主权的棋子。

(二)达能的中国战略布局达能对中国乳品市场的开发势头凶猛,自1987年达能进入中国市场到2007年达能牵手蒙牛,达能已经参股了中国所有的乳制品知名企业,也占据了大半个中国乳品市场。

到07年,在中国乳品市场的版图上已经形成了个自东至西、自南至北的“达能带”。

见达能的中国战略布局图:从达能的中国战略布局图上来看,达能虽在其实现中国战略目标的道路不是很平坦,但达能始终都在一步一步地实施着其整合国内的乳品企业,成为中国国内乳品行业的绝对龙头的战略。

并且以深具有达能特色的方式控制着其在中国的战略行动。

三、达能的中国战略行动的控制达能不像其他的外资企业那样以自己的品牌自己的产品来开发中国的市场,而是通过收购当地优秀品牌,实行本土化、多品牌战略的方式来对外扩张。

达能精通此道,他就像一个伪装的猎手悄悄地诱因着自己的猎物。

虽然几经伪装,但始终不能隐藏自己的捕猎的猎手本色。

下面把达能比喻成一个伪装的猎手,来分析达能如何控制其在中国的战略行动的。

“断竹,续竹;飞土,逐实。

”《弹歌》是最早描绘猎手狩猎的词歌。

商场就是个充满陷阱的狩猎场。

在狩猎场上,猎手只看猎物的喉颈,为了吃掉猎物可能守候一天,也可能守候几年,还可能披上种种面具,也可能在猎物最不经意的那一刹那进行猎杀。

达能就是这样一个有耐心的猎手,20年前他伺机潜入中国市场,拿出十二分的耐心慢慢的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断竹——打造资本利器“断竹”是制造武器的第一步,也是打猎的前提。

达能的狩猎行为也是从这一步开始的。

从1987年开始,达能已经瞄准了中国市场。

最初达能欲靠自己的力量打开中国市场,但达能发现,这不是最好的方法,而恰在此时,他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1992年,银行对企业大规模放款,紧接着1993、1994年开始清理三角债,银行紧缩,融资渠道堵塞,大批企业死掉。

此刻,凭借猎手的敏锐性,达能预感到此刻把他的资本植入中国企业体内是多么容易的事情。

于是从1996年开始,达能就开始制作自己的武器,或者可以说是猎手在给自己的猎物制造陷阱。

1996年,达能先后完成对武汉东西湖啤酒、深圳益力食品公司的收购以及与娃哈哈的合资。

此时这些企业和整个行业并未感到任何危险,他们在享受着资本带来的发展快感。

续竹——编制捕猎利网“续竹”是制造利器的第二步,即把竹片绑起来,做成更有杀伤力的武器。

事实上,达能正是这样做的,他开始寻找更多猎物并植入他的资本。

他这样做的目的已不仅仅是猎取一个企业,更在于猎取一个行业,甚至垄断多个行业。

于是我们看到了2000年达能把自己的利器插入了乐百氏,2001年涉足光明,2004年收购梅林正广和,2006年更蒙牛合作,2007年瞄准会员果汁饮品。

“达能从未强迫任何人与其合作。

”达能如是说,但“事实上,它有办法让任何人就范。

”猎手有时候也诱惑猎物吃饵,而这些饵也是日后达能猎杀猎物的有利条件,娃哈哈组建合资公司已经有七八年时间,可是在此期间,达能并不出面干涉,以装作不知道的态度慢慢等待非合资公司的成长。

2006年,娃哈哈非合资公司总资产达56亿元,2006年利润达10.4亿元时,达能才慢悠悠的拿出他的合同,指责这一违约事实,欲强行以40亿元人民币的低价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的其他非合资公司51%的股份,以达到实质上彻底控制娃哈哈的目的。

飞土——意在企业控股权“飞土”是打猎时对猎物进行攻击。

猎手在时机成熟时对他的猎物展开攻击,达能也如此,在时机成熟时开始对他植入资本的企业展开攻击。

侵犯控股权就是达能的攻击之一。

1996年与娃哈哈合作是,达能拥有41%的控股权,亚洲金融风暴后,达能通过各种方式拿到了51%的股权,娃哈哈合资公司猎物到手。

娃哈哈合资公司到手后,达能在杭州娃哈哈集团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诱人的利润刺激下,开始出招欲收购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39家非合资公司,欲意彻底掌控中国饮品业的老大娃哈哈集团。

至此达能酝酿的十年的阴谋浮出水面,宗庆后觉察到了达能的意图,于是展开了激烈的反击,达能和娃哈哈的口水战也自此开始了。

2001年达能只拥有光明5%的股权,而到2006年4月,增持光明股权达到20.01%。

2006年,达能与蒙牛合作建立合资公司,达能持股49%,这个危险数字的未来走向,我们不得而知。

逐实——垄断行业王国“逐实”是猎手最幸福的时刻,也是最终目的。

如果认为猎手达能的目标是吃掉陷阱里的企业,就大错特错了。

达能的目标是吃掉整个行业,而且范围不仅仅限于某一个行业,从他的收购行为可见一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