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七课 朱自清的《背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个背影,在全部故事情节中是重中之 重,是全文的主脑,最能体现父亲的爱心, 所以写得这样详细。
语言
父亲送儿子上车的过程只说了四句话,你 感受到了什么?
1、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我去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进去吧,里边没人
这四句话都很简短,意思也很平常。这样简 短平常的话是否缺乏感情?
sāng
差使 狼藉 簌簌 蹒跚 交卸 奔丧
diǎn

tuí
chóu chú kān
典质 赋闲 颓唐 琐屑
zhà
zhù Jīng yíng
踌躇 照看
栅栏 举箸
晶莹
(1)因腿脚不
的样子
灵便走走路缓慢摇摆 ( 蹒跚 ) (
(2)精神不 振作
颓唐 ) (3)细小而繁多的事 ( 琐屑 ) (4)感情聚集在心中而不能发泄
不是,朴素的言语中往往含 有深挚的爱;平淡的话语里往 往有不平静的心情。
送你一句名言:真理是朴素的。
动作描写
肖像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 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 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 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 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 的样子。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 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 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 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 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共同研习课文
(2)文中一共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找出这些 语句,并体会作者的感情。 •第一次(第2自然段):悲哀的泪;
•第二次(第6自然段第7句):感动的泪;
•第三次(第6自然段最后一句):离别的泪; •第四次(第7自然段):思念的泪。
课堂测试
对本文的中心有以下几种看法,你认为 正确的是哪项,并简要说说理由 ( D ) A、表现父亲疼爱儿子 B、表现父亲的生活艰难和老境颓唐 C、表现儿子体谅父亲 D、表现父亲怜爱儿子,儿子体谅父亲, 父子之间的美好亲情
3、父亲说:“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 天无绝人之路!”(字里行间你读除了父 亲怎样的心情?) 批注:道出了父亲面对双重灾难的平和心 情,写出了父亲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 更为了宽慰儿子,体现了父亲性格中无 比刚强的一面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马褂,深青色 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 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 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 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 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 干了泪。
30岁:也许我该问问老爸是怎么想的?毕竟 他经验丰富 40岁:我想知道爸爸是怎么来处理这件事的, 他如此有智慧,又拥有整个世界的经验 50岁:如果爸爸还能在这儿让我和他讨论事 情,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我不能欣赏他的 聪明真是再糟糕不过的
作业
探究6-9 学以致用:写一篇关于写人的文章
写作启示—选材要突出文章中心
在写作过程中,朱自清除了写父亲买 橘子看到的背影这件事情外,还写了为 儿子做了哪些事?
照看行李 送我上车 叮嘱儿子
讲定价钱 拣定座位 嘱托茶房
一笔带过 非常简略
谈父亲 你心目中作者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你自己的父亲呢?
变化的爸爸:
4岁:我爸无所不能,我爸无所不知 14岁:别太在意我爸。他是一个老古板
神态
写作启示
开篇: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
背影(点题) 结尾:晶莹的泪光中,的背影。唉!我
能忘记的是他的
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作文结尾方法:照应开头、画龙点睛
选材:难忘的
“背
影”
文章几次提到父亲的背影?分别出现在 文章的哪些段落? <1>惦记背影(思念父亲) <2>刻画背影(望父买橘) <3>惜别背影(父子分手) <4>再现背影(别后怀念)
品词析句
批注内容 文中哪些句子最感动你,或是你最喜 欢,或是让你内心产生了共鸣,或是 让你难以忘记,请找出来,用波浪线 或横线标号批注你的理由 (说理由时可调用你记忆库里的名人名 言,诗句,俗语等)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十余年了,我最不能忘 记的是他的背影。
批注:“不能忘记”前加一个“最”字,表 明“背影”在“我”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 印象,自然引起下文对父亲“背影”的回忆 2、我那时总是聪明过分,总觉得他说话不 打漂亮…… 批注:“聪明”一词,是反语,其实是恨 自己当时没能理解父亲的一片苦心。这种 自责的话语,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使 文章更为感人
脚再向上 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 倾 ,显出
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
地 流 下来了。
以 父 亲 的 背 影 为 明 线
开头设疑 ——
点到背影 引出背影 刻画背影 惜别背影 照应背影
中间叙事 ——
望父买橘 —— 父子分手 —— 结尾思念 ——
以 对 父 亲 的 感 情 为 暗 线
事。1917年冬,作者祖母去世,父亲朱鸿钧
写 作 背 景
原任徐州烟酒公卖局局长,被解职。文中的
“祸不单行”正是指这两件事。作者当时20
岁,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得知祖母去世,从
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丧事
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 父子在浦口车站惜别。
批注式阅读教学
阅读课文:用下列符ຫໍສະໝຸດ 进行圈点批注7、背影朱自清
朱自清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 25年。作者曾说:“我写《背 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 的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 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 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 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 来跟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在
清华大学任教。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往
批注:作者连用了5个典型动词;“探”“穿”“攀 “缩”“倾”,描写出了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 买橘子的艰难情景。这一段连续的动作过程, 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去丰富这一形象,真是栩栩 如生
作者是这样写背影的,先作外貌描 写,写衣帽,然后作动作描写,用 特写镜头精细地描写爬月台的动作, 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烘托这个背影。
当堂测试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号秋实, 字佩弦,生于江苏海州,后随母亲、父亲定居 扬州。是 散文家 、 诗人 、 学者 。诗文有 《匆匆》《春》 《踪迹》 《欧游杂记》 他的 《背影》《荷塘月色》 被选入中小学课本。
7 背影
chāi

sù pán shān suǒ xiè
xiè
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不能理解的词语用横线,认为用得好的用方框。
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和问号
批注式阅读教学
批注内容(先把课文读一遍) 1、本文的字词(音、形、义—看课下注释 或查字典) 2、作者(名字、字、号、地位,作品) 3、文章写了作者父亲的几次背影,每次背 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文章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每次流泪蕴含 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文章的中心(内容主旨)是什么?
( 情郁于中 )
分组汇报
3、文章写了作者父亲的几次背影, 每次背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文章写了作者几次流泪?每次流 泪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一次“背影” 起什么作用?
阅读前三 自然段
第六段动词准确精当,请根据课文填空: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 着黑布大马褂,深
青布棉袍,蹒跚地 走 到铁道边,慢慢 探 身 下去,尚不大难。可是 穿 过铁道,要 爬 上那 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攀 着上面,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