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政篇ppt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6课-人教部编版(共30张PPT)
三、学习《诗经·郑风·叔于田》 (一)解诗题
《郑风·叔于田》共三章,每章五句,巧妙地运用 设问、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刻画了一位英俊、 勇敢而又仁慈的青年猎人形象。古代学者一般认为 诗中的“叔”特指郑庄公之弟共叔段,现代学者则 多以为“叔”是泛指,认为这是赞美一位青年猎人 的诗。
(二)正诗音 1. 初读《诗经·郑风·叔于田》,老师读一句,学生跟读 一句。 2. 标注易读错字词:洵、狩 3. 标注入声字:
三、分步练读
(一)学习2.5 1.文白对读。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 “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樊迟 为孔子赶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向我问孝道,我答复说 ‘不要违背礼节’。”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 说:“父母活着时,要依照礼节来侍奉;父母过世了,要依 照礼节来安葬和祭祀他们。”
阿哥去狩猎,巷里没了饮酒的人。 岂是真的没人饮酒? 是不如阿哥能豪饮,他真是貌美又好心!
阿哥到田野打猎,巷子里没有驾马的人。 岂是真的无人驾马? 是不如阿哥能驾驭,他真是貌美又英武!
2.字词释义。 ①叔:对男子的称呼。于:往。田:打猎。 ②巷:居里中的小路。 ③洵:确实。 ④狩:冬猎为“狩”,此处为田猎的统称。 ⑤好:指品质好,性格和善。 ⑥武:英武。
2.素解文意。 点拨:这里的意思是说:仅仅供养父母是不够的,还要尊敬 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孟懿子问孝,子游问孝,子夏问孝, 孔子的回答都不一样,有人说,这是孔子在因材施教。其实, 将孔子对“孝”的几种阐释结合起来,才构成他关于孝道的 完整理论,即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 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链接:《礼记》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 能养。”孝的最高层次是立德立功,为广大民众谋福利,使 父母因自己的行为而得到他人、社会的颂扬和尊重(一说是 言语、内心和行为都能尊重父母);中间层次是守规矩,明
部编版7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论语》十二章
能随心所欲。
矩。”
规矩,规范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文句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 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 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时候 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十岁能 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表承接)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转折)
(7)曲肱而枕之
(表修饰)
(8)不义而富且贵
(表承接)
(9)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承接)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表并列)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问题探究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正确的学习方法: 复习旧知识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正确的学习态度: 虚心求教,取长补短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高尚的个人修养: 自求长进,提高修养
wèi yòu hào fú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小组内大声朗读纠错; 学生朗读打分; 全班齐读成诵。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第一二章 文意疏通:讨论重点词,进 行文句口译,标示出不清楚 的地方。 共同解决解释和翻译中的疑 难问题。
老师提示。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学而》章 时常,经常 不也是
部编版教材∙7年级语文上册
12《论语》十二章 课件(共58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4.饭疏食,饮水
(古)粗糙。
(今)疏通,疏散。
(古)冷水。
(今)包括冷、热水。
(三)特殊句式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省略句,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 “温故 而知新”。 2.人不知而不愠 省略句,动词“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 “自 己”。 3.其不善者而改之 省略句,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逐章学习前六章内容,理解文意。
1.朗读课文,圈画关键词,结合课文注释疏通 句意。
第一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 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了《诗》《书》等古代文 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其成 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 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等。东汉列为“七经”之 一,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 “四书”。
成语归纳 不亦乐乎:愿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常用来 表示程度极深。 三省吾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后指多 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三十而立:三十岁便能够独立做事情。指开始走向成 熟。 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 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论语十二章》PPT教学课件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
可以为师矣
(介词,替。)
(动词,做、担任。)
公大笑乐(《咏雪》)
不亦乐乎
(形容词,快乐。)
乐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一瓢饮
[名词,喝的东西(水)。]
饮 饭疏食,饮水
(动词,喝。)
不舍昼夜 舍
太丘舍去
(动词,停止。) (动词,舍去。)《陈太丘与友期行》
通假字: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通用, 假借。即用读音或字形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 字。读的时候读“本字”的音。
①不亦说乎( 同“悦”,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 古今异义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君子乎 可以为师矣
古义
志同道合的人 。指有才德的人 是。两个词。可,可 以;以,凭借。
lè
如 乐 之 者 。 ” ( 《 雍 也 》 ) qū ɡōnɡ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
者 而 从 之 , 其 不 善 者 而 改 之 。 ”fú( 《 述 而 》 )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三省吾身 指多次地反省检查自己。
三十而立 人到三十岁,能立足于社会,开始有所成就。
从心所欲 顺从意愿。现指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 认识现在。
箪食瓢饮 用箪盛饭吃,用瓢舀水喝,指清贫的生活。
乐在其中 指所做的事情很有乐趣。多形容自得其乐。
即使是普通人,也不能强迫他改变志向。
论语为政篇.ppt
❖ 2·17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为政者虚心学习。不能不懂装懂,师心自用, 刚愎自用。要让下属各尽其才。
❖ 对世家公子孟武伯,孔子就说的比较直了,只担 心父母疾苦就好了。希望未来的为政者能视天下 人如父母,要晓得中下层社会老百姓的苦痛在哪 里。——劝孟武伯做人民公仆啊!
❖ 2·7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 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 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 以上是谈“君道”。
❖ 2·9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 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 愚。”
❖ 这是谈“臣道”。做下属的,不能唯唯诺诺, 一味接受服从,有了接受、服从的修养,还 要补充发挥,这才是为政的好人才。
❖ “君道”“臣道”合起来才是为政,即为民 众服务,教化民心向善。
❖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 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 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 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2·6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
❖ 孟懿子,即孟孙,是鲁国大夫。孟武伯,是孟懿 子的儿子。问孝,就是问政,问怎么样让百姓忠 于自己。对孟孙,孔子比较含蓄,只说不要违背, 自然是为政者不违背民心。
❖ 2·3 子曰:“道(1)(导)之以政,齐(2)之 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 以礼,有耻且格(5)。”
《论语》解读——为政篇第二(以德为政)课件(共69张PPT)
孔门文学科的高材生。 ②色:脸色、态度。色难:子女侍奉父 母把做到经常和颜悦色作为难事。 ③弟子:年幼者,此指子 女。 ④先生:年长者,此指父母。馔(zhuàn):饮食吃喝。 ⑤ 曾:副词,竟然,难道。
【语译】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儿子对父母行“孝”最难在脸色。
【解读】 本章谈以己之心推人之心的孝道。 本章文字,注释颇多分歧。分歧的原因,关键在代词“其”,一
般说代词,应有先行词(或词语),或先行句子,或一定的语言环境。 这个句子先行词语模糊,语境不完整,所以让历代注疏家犯难。
A说:“其”指的是“子女忧父母之疾”; B说:“其”指的是“子女”,意思是“父母忧子女之疾”。 A说符合问“孝”的本意;B说此“孝”当以己之心推父母之心, 可理解为:“你把父母为你疾病担心忧虑的心情,反过来,用于对待 父母,就是最大的孝了。” 孟武伯,出身贵族,骄奢淫逸,有声色犬马诸多切身之疾。孔子 认为,为人子,有诸多不义的行为,是最大的不孝。借武伯问孝之机, 婉转教育并训诫武伯。 “…唯…之…”是宾语前置句的标志,与“…惟…是…”的结构 一样。
后人将此则作为孔子一生的年谱研究。孔子自述一生,不论授业 还是出仕,唯以学为重,并善始令终。三十有“立”后,十年便订 一个奋斗目标,激励自己十年上一个台阶,不断进取。事实上孔子 同时也给我们规划了人生目标,提出了言行准则,成为人们规范自 身的德行标准。
【原文】 2.5孟懿子问孝①,子曰:“无违。”樊迟御②,子告之曰:
【解读】 本章是孔子给“孝”下的比较完整的定义。 养而不敬,无异于养犬马,非孝也。孝的核心是“敬”。“养”
是“敬”的表现形式,也是“敬”的起点。孔子教育子游不单要对 父母履行赡养的义务,不能满足于“正在做”,而要反省自己: “做”是否是发自内心的敬爱之举,是否用“做”来表达自己的崇 敬、感恩之心,是否是用“做”来申明自己明父母之志、承父母之 愿的决心。唯有这样的“敬养”才能与养犬饲马的“宠养”加以原 则上的区别。
02《论语》第二篇为政
《论语》为政篇第二共二十四章2.1子曰:“为政以德,譬(p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gǒng)之。
”【译文】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政,自己便会像北极星一般,在一定的位置上,别的星辰都环绕着它。
”2.2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xié)’。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2.3 子曰:“道(dǎo)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dǎo)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译文】孔子说:“用政法来引导百姓,使用刑罚来约束他们,百姓只求免于犯罪受惩,却没有廉耻之心。
(如果)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教来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
”2.4 子曰:“吾十有(yòu)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不越出规矩。
”2.5 孟懿子①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
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节。
”后来,樊迟替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孝道,我答复他说,不要违背礼节。
”樊迟道:“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的时候,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注释】①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其父僖子遗命何忌学礼于孔子,乃孔子早年期学生。
后孔子为鲁司寇,主堕三家之都,何忌首抗命。
故后人不列何忌为孔门之弟子。
2.6 孟武伯问孝。
高中语文《为政以德》课件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
A.颛臾(zhuān)
社稷(jì)
柙槛(xiá)
千乘之国(chénɡ)
B.躬稼(jià)
必偃(yǎn)
靓妆(jìnɡ)
前仆后继(pū)
C.虎兕(sì)
溃浓(kuì)
D.后羿(yì) 刷白(shuà) 狭隘(ài) 叱咤风云(chà) 解析:A.乘—shènɡ;B.无错音;C.溃—huì;D.
咤—zhà。 答案:B
B.说起在海地地震中牺牲的8名我国维和人
C.中国足球反假反赌风暴终于卷至中国足坛 高层,随着揭查打击行动的不断深入,所 暴露出的假赌黑等违法犯罪行为真是耸人 听闻。中国足球肌体上的毒瘤有望被切除。
D.连日来,“谷歌事件”不断成为西方舆论 关心的话题,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到希拉 里,再到奥巴马,纷纷出面对中国兴师问 罪,其实在所谓“谷歌事件”的背后,包
孔子认为,对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 不受百姓爱戴,失去了百姓的信任,就失 去了作为统治者最根本的条件。这体现了 孔子的民本思想。“自古皆有死,民无信 不立”这句话是说“信”是最重要的。这 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 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样的国家也就不 能存在下去了。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
名 句 赏 背(学生用书P3)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
患贫而患不安。 3.既来之,则安之。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
偃。
自主积累
词句整合
shù
1.z易huā错n 音
jì
sì
死(丧)和祭祀。统治者要“节用爱人,使民 以时”。他反对横征暴敛,认为苛政猛于 虎,倡议“为政以德”,他追求的是道德 至上的理想社会。 孔子的德政手段包括富民、教民、举善、正
2025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论语》十二章文常、实词、翻译及课外拓展复习课件(共41张PPT)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 三十岁便小有所成,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被外 物所迷惑,五十岁能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能 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做事能随心所欲, 不会越过法度。”
3.译文①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适从。②逝去的一切 像河水一样流去, 日夜不停。③等到第二天处理政务 ,(他)又像流水一样(快速)处理完了。 4.《论语》中有很多关于修身做人、学习方法和学习态 度的论述,读之收获很大。比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告诉我们要时刻保持一颗 安贫乐道的心。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获得 新的理解与体会,那么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去当( 别人的)老师了。”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 政》。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 迷惑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而 无所适从。”
《论语》7-12章 重点词语解释 (红色字词)
《论语》7-12章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饭疏食,饮水 4、择其善者而从之 5、三军可夺帅也 6、博学而笃志 7、切问而近思
《论语》7-12章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代词,它,指学问和事业; 代词,......的人;喜爱,爱好。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快乐。 3、饭疏食,饮水:吃 4、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跟从、学习。 5、三军可夺帅也:改变 6、博学而笃志:坚定志向。笃,坚定 7、切问而近思:恳切
论语为政篇课件ppt
【2·9】子曰:“吾与回言终日①,不违,如愚。退而 省其私②,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释】①回:姓颜,名回,字子渊,又称颜渊。鲁 国人。生于公元前521年(一说,公元前511年), 卒于公元前480年。是孔子早年最忠实的弟子,被 孔子器重、厚爱。比孔子小三十(一说四十)岁。 ②省(xǐng醒):观察,考察。
【2·20】季康子问①:“使民敬,忠以劝②,如之何?” 子曰:“临之以庄③,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 能,则劝。”
【注释】① 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谥号。 “子”,是尊称。鲁哀公时,任正卿(宰相),政治 上最有势力。② 以:连词。而。 劝:努力,勤勉。 ③ 临:对待。
【今译】季康子问:“要使人民对我尊敬,对我忠实而 又努力干,应该如何办呢?”孔子说:“你要用庄重严 肃的态度来对待,人民就会尊敬你;你[倡导]对父 母孝顺,对众人慈爱,他们就会忠实于你;你选拔任 用善良优秀的人,又教育那些能力差的人,人民就会 互相勉励而努力干了。”
【今译】孔子说:“仲由,我教导你的[知识],知道了 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 智的。”
【2·18】子张学干禄①。子曰:“多闻阙疑②,慎言其馀, 则寡尤③;多见阙殆,慎行其馀,则寡悔。言寡尤,行寡 悔,禄在其中矣。”
【注释】① 子张:姓颛(zhuān专)孙,名师,字子张。 陈国人。孔子晚年的弟子,比孔子小四十八岁。生于公元 前503年,卒年不详。 干禄:求仕,谋求做官。“干” 求,谋。“禄”,官吏的俸禄,官职。② 阙:空,缺,有 所保留。 ③ 寡:少。 尤:过错,错误。
【今译】 孟武伯问怎样做是孝。孔子说:“对父母, 要特别担忧他们的疾病。”
【2·7】子游问孝①,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1.《论语》十二章 (共57张PPT)
《论语》现实意义
《<论语>十二章》中所蕴含了哪些深刻哲 理和现实意义?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能 够产生哪些影响?
人格修养:永不松懈,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时刻
关注身边的人与事,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治学态度: 善学善思,时时温习旧知。 处世方法: 坚守自己的信念,绝不因暴力、穷困
而改变。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
注释: ③愠(yùn):生气,发怒。 ④君子:这里有才德的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 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又按时去 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 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 ,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
注释: ④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
主宰。 ⑤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⑥逾(yú):越过,超过。 ⑦矩( jǔ):法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 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翻译: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有所成就
问题探究
子曰:“学而时习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 (lè)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注释: ①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 ②不亦说(yuè)乎:不也是很愉快吗?不亦……
乎,表示委婉的反问语气。乎,语气词。说,通“ 悦” ,愉快。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 亦乐(lè)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④乎?” (《学而》)
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论语十二章》ppt课件
文体常识
12 《论语》十二章
语录体
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
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不重文采,不讲篇章结构,不讲篇
与篇之间甚至段与段之间时间及内容上的必然联系,故被称为
“语录体”。先秦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
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
今:疏通、疏散 今:无色无味的液体
第37页
12 《论语》十二章
⑤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平民百姓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⑥吾日三省吾身
古:泛指多次
今:数词,三
第38页
词类活用
12 《论语》十二章
①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作状语,按时 ②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③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和体会
重点积累
12 《论语》十二章
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 说:同“悦” ,愉快。 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 ,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第35页
12 《论语》十二章
古今异义词
①不亦君子乎
古:指有才德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②页
12 《论语》十二章
③饭疏食,饮水 古:粗劣 ④饭疏食,饮水 古:冷水
新课导入
12 《论语》十二章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
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
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
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
“万世师表”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第1页
12 《论语》十二章
一、为政以德课件-高二语文版选修《论语》4
为何要学《论语》?
❖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 海尔老板案头常备着两本书, ❖ 一本是《论语》,一本是《孙子兵法》。 ❖ 中国知识分子,如果不读《论语》,那是不可思
议的。读《论语》是大丈夫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 《论语》在古代是读书人的必读书,今天我们要
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要了解我们民族的传统文 化,要了解儒家思想,《论语》也是必读书。
孔子学生有若建议哀公在荒年降低税收以足民
有若高论体现了藏富于民的理念,也是儒家的民 本思想。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把一切问题都转化为道德问 题,并试图以道德手段来解决经济问题,又是不 大现实的。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6)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 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黎黑之色。
《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 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结,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 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
通过对照,孔子认为统治者应使自身端正,言教身教,以
身作则。
任何一种制度,到底还是人为的。领导人本身端正。(正
字包括的意义很多,思想的纯洁,行为的中正等。)就是
高考链接
(2011年浙卷)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
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 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 算;即不到十个。 23.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1分)
《论语》第二章为政-课件
甚明,不能以后世门户排挤心理推测圣人。
然孔子时虽无今之所谓异端,而诸子百家之
说则多萌芽于此时代,原壤之老而不死,则
道家之长生久视之术也。宰我短丧之问,则
墨家薄葬之滥觞也。樊迟学稼之请,则农家
并耕之权舆也。异端虽训为执两端,而义实
可通于杂学。
07-Nov-11
27
《中庸》引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 述焉,吾弗为已矣。”子夏曰:“虽小 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 子不为也。”所谓素隐行怪,所谓小道, 即异端也。君子止于不为,若夫党同伐 异,必至是非蜂起,为人心世道之害, 故夫子深戒之也。
07-Nov-11
6
云:“善道有统,故殊涂而同归”者, 正经是善道也,皆以忠孝仁义为本,是 有统也。四术为教,是殊涂也,皆以去 邪归正,是同归也。异端之书,则或糠 尧、舜,戕毁仁义,是不同归也。殊涂 同归,是《易•下系辞》文也。
——邢昺《注疏》
07-Nov-11
7
范氏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 之工曰攻。异端,非圣人之道,而别为 一端,如杨墨是也。其率天下至于无父 无君,专治而欲精之,为害甚矣!”程 子曰:“佛氏之言,比之杨墨尤为近理, 所以其害为尤甚。学者当如淫声美色以 远之,不尔,则骎骎然入于其中矣。”
攻乎异端,戒在害己。 ——《晋书·索紞传》
DǍN
异端之害道,在所攻矣。圣人且不攻之 者,非不攻之也,攻之则害尤甚也。
——宋·罗泌《路史发挥》
07-Nov-11
17
攻者,攻击之攻。溺于偏识,暗于正理,皆 所谓异端。节谓君子在明吾道而已矣。吾道 既明,则异端自熄,不此之务而徒与之角, 斯为吾害也已。
——宋·蔡节《论语集说》
止(《示儿编》)。程树德说,《论语》中
七年级语文上册11《论语》十二章课件(幻灯片33张)
日:每天
三:虚数,指多次
省:检讨
谋:办事
忠:尽心尽力
信:真诚、诚实
传:老师教授的知识
译文:曾子说,我每日多次检讨自己,替别人办事尽心尽力了没 有?和朋友交往是否真诚?老师教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
二、知识详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二、知识详解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贤:贤德
箪:虚盛饭的器具
陋:简陋的
堪:忍受
忧:忧苦
乐:以……为乐
译文:孔子说,颜回真是贤德的人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 陋的小屋里,别人都无法忍受这种忧苦,颜回却没有因此改变他 认为学习是快乐的(看法),颜回真是贤德的人啊!
三、重点字词
通
不亦说乎 通“悦”,愉快、高兴
假
字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又”,位于整数和零 数之间
三、重点字词
“而”字的用法
学而时习之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三十而立 温故而知新 曲肱而枕之 择其善者而从之
“而”表 顺承不译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人不知而不愠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而”表转折
“而”表并列
一、文学常识
一、文学常识
孔庙,位于曲阜市 中心鼓楼西侧300米 处,是祭祀中国古 代著名思想家和教 育家孔子的祠庙。
一、文学常识
孔府,俗称衍圣 公府,位于山东 曲阜城内孔庙东 侧,是孔子嫡系 子孙的居住地。
氏的族务。
一、文学常识
孔林本称至圣林, 位于曲阜城北1.5 公里处,是孔子 及其家族的墓地。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文献: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作《春秋》。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 秋》,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
六书: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 秋》《乐经》。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4)人们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 三 人 行 , 必 有 我 师 焉 ”一句
表示应随时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 ●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 (6)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提高学习效率的 句子是“ 逝 者 如 斯 夫 , 不 舍 昼 夜 ”。
命令。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五十岁知道上天的意旨是什么,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我就可以顺从 意愿,但也不会越过法度。”
理解课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做老师了。”
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表转折。译为“却”“可是”或“但是” 表并列。译为“而且”“并且”
问题探究
《<论语>十二章》分别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
的句子。
学习态度
学习方法
品德修养
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学习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以学为乐,培养兴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谦虚好学)
为 政 以 德课件
孔子及部分弟子有关从政方面的言 论主要思想:以德从政、以礼从政
基本手段有 “富民”(13.9、12.7、12.9)、 “教民”(2.3、13.9、12.19 2.20)、 “举贤”(11.17、2.20)、 “正己”(12.7本则的“信”,这里解释为
“百姓的信任”、1.5、16.1、13.6、 12.9、2.20、14.5)等。
• 小子(后生们):“非吾徒,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词类活用 A形容词作名词
•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 “无道”指无道者, 不守道义的人。就,动词,靠近。“有 道”,作宾语,指有道者,道德高尚的人。 就:①接近,靠近,趋向。②完成,达到。 ③即使。
• 举善而教不能。 “善”指优秀者;“不能” 指能力差的人。
为政以德
公元前551前,有一个叫颜徵(征)在的女子在尼山祝祷 归家后,果然怀孕。待十月怀胎时,忽然梦见一位垂髫的仙女, 手牵着一只满身龙麟的独角兽,背上坐着一小孩。仙女言: “此兽名叫麒麟,专为送子而来。”等到出生时,天上传来奏 乐声,同时有五个仙翁,从云彩中冉冉下降。其中一个说道: “天生圣人,天降音乐。”
现在指:既然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 • ⑤分崩离析:孔子哀叹国家的没落。后用以形容国家或集团分
裂瓦解,不可收拾。 • ⑥大动干戈:发动战争。现在多比喻兴师动众或大张声势地做
事。 • ⑦祸起萧墙:指祸患起于内部。 后用以指内部出乱子。也指家
庭成员中自起矛盾造成祸患。 • ⑧鸣鼓而攻之:比喻大张旗鼓地加以声讨。 • ⑨风行草偃:风吹过的时候,草就倒伏。旧时比喻用仁德感化,
通假字
• 共:通“拱”,读gǒng,环抱,环绕。“譬如北 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道:通“导”,读dǎo,训导。“道之以政,齐 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第二章 论语为政篇
第二章论语为政篇zǐ yuē wéi zhèng yǐ dé pì rú běi chén jū qí suǒér zhòng xīng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gǒng zhī拱之。
【注释】北辰:北极星。
共:即“拱”,环绕,环抱。
【大意】孔子说:“用道德来治理国家,自己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处于一定的位置,群星环绕着它。
”zǐ yuē shī sān bǎi yì yán yǐ bì zhī yuē sī wú xié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注释】《诗》三百:《诗经》有305篇,人们常用“《诗》三百”这一整数的说法来指代《诗经》。
蔽(bì):概括,包盖。
【大意】孔子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zǐ yuē dǎo zhī yǐ zhèng qí zhī yǐ xíng mín miǎnér wú chǐ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dǎo zhī yǐ dé qí zhī yǐ lǐ yǒu chǐ qiě gé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注释】道:同“导”,引导。
一说,治理。
齐:整治,统一,约束。
免:免罪,免于刑法,免祸。
无耻:做了坏事心里不知羞耻。
格:纠正。
【大意】孔子说:“用行政法令来治理,用刑法来处罚,人民虽然能避免犯罪,但并非认识到犯罪可耻;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用礼来约束,人民就会有羞耻心,并且会自觉改正错误。
”zǐ yuē wú shí yòu wǔér zhì yú xué sān shíér lì sì sh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ér bú huò wǔ shíér zhī tiān mìng liù shíér ěr shùn qī shíér cóng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xīn suǒ yù bù yú jǔ心所欲,不踰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ăo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yòu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 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 之以礼,祭之以礼。”
【今译】孔子说:“用政令去引导百姓,用刑罚 去整肃百姓,百姓虽可畏刑罚而免于犯罪,却没 有对犯罪的廉耻心。若用道德教育百姓,用礼仪 规范百姓,百姓不仅有是非羞耻之心,而且知道 规范自己的行为。”
【2·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今译】孟武伯向孔子请教有关孝的问题。孔子告 诉他说:“父母惟一所忧的是子女身上的毛病。” (子女改正自己的毛病,就可以免去父母之忧,这 也可称是孝。)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今译】子游问有关孝的事。孔子说:“今天人们 所理解的‘孝’,只限于是能养(父母),那么, 养狗和养马也是养,如果不对父母怀有敬爱之心, 那同饲养牲畜有何区别呢?”
【今译】孔子说:“用仁德执掌国政,譬如北极星 一样,处在自己的位置上,众星都拱立在它的周 围。”
【2·2】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今译】孔子说:“《诗》有三百多篇,用一句话 来概括,就叫做‘思想端正而无邪’。”
【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 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今译】孟懿子问有关孝的问题。孔子说:“不要 违背(礼)。”樊迟为孔子驾车时,孔子告诉他说: “孟孙问我关于孝的问题,我告诉他‘不要违背 (礼)’。”樊迟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孔 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待奉;去世了, 要按礼的规矩送终,并且按照礼的要求去祭祀。”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今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求学,三十岁 已能自立,四十岁就没有困惑,五十岁能知道‘天 命’,六十岁而又不会超越规矩。”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 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讨论交流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该 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回报父母的 恩情,表达自己的孝心?
孙茂芳感人事迹专题片
诵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
感谢您的阅读! 为 了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 , 欢 迎 下 载 !
孔子
是一位有才却得不得重
用的 闲人
是一位周游列国、四方
游学的 忙人
是一位为理想奋斗了一
生的 强人
孔子的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编纂的 一部主要记录孔 子言行的书
复习旧知 关于“学习”的部分言论
关于“君子”部分言论 关于“交朋友”的部分言论
论语-为政篇
诵读经典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 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今译】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儿子父母行 孝最难在脸色。当有事需做时,弟与子代劳;有酒 与美食,让长辈先享用。可脸色却难看,这能算作 孝吗?”
孝道
无违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 之以礼 父母唯其疾之忧 敬养 色难
【2·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 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zhuàn zēng
略知文本 融会贯通
【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 而众星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