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课后“练习与应用”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课后“练习与应用”汇总(附答案)

(新教材)部编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课后“练习与应用”汇总(附答案)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1细胞生活的环境练习与应用一、概念辨析1.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单细胞生物可以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中既有细胞所需要的物质,又有细胞代谢的废物。

(√)(3)长期营养不良的人,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导致组织水肿。

(√)2.处于人体中的下列物质,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的是(D)A. Na⁺B.胰岛素C.氨基酸D.血红蛋白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D)A.膀胱内的尿液B.肺泡腔内的气体C.小肠腔内的消化液D.大脑细胞间隙的液体4.右上图(见教材)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A、B、C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几种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B、C各是什么器官?答案提示:肺、小肠等、肾(2) B内的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则①表示的是什么过程? 答案提示:营养物质的吸收。

(3)②表示什么过程?答案提示:肾小管的重吸收。

二、拓展应用剧烈运动会使肌肉产生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这会影响血浆的pH吗?在这种情况下,机体是如何维持细胞外液的酸碱度的?请查阅相关资料,寻找答案。

答案提示:剧烈运动后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等酸性物质,不会使血浆的酸碱度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是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以及机体的调节作用。

具体调节机制如下。

当大量乳酸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液中的碳酸氢钠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碳酸是一种弱酸,可以分解成CO2和水。

血液中的CO2增多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所以对血液的pH影响大。

当乳酸钠进入血液后,与血液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排出。

1.2内环境的稳态练习与应用一、概念检测1.稳态是生命系统的特征,也是机体存活的条件。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威尼斯商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解析)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一)整体感知课文节选自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的第四幕第一场,是全剧的高潮。

这场戏描写了威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分为两部分,前半场主要是夏洛克的戏,后半场主要是鲍西娅的戏。

这场戏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却写得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结构严谨完整。

简洁紧凑得就象一出独幕剧一样。

每一个登场人物都有自己的面貌和个性。

作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随着事件的变化,人物的思想也在变化,这是这场戏在描绘人物性格上的显著特点。

(二)学法引导1、阅读课文,着重理清戏剧冲突中情节发展的过程,口述课文的故事梗概;认识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明确这篇戏剧所反映的社会生活;体会剧本中所用的“夸张”“悬念”“对比”“突转”等戏剧技巧,以及个性化的人物语言。

2、课外查找资料,了解莎士比亚的生平和对戏剧文学的巨大贡献,了解他的一些重要作品,进一步感受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风格品味本文语言的诙谐生动、优美流畅。

(三)审美鉴赏优美动人,含义隽永的比喻。

节选的剧本语言优美动人,含义隽永,这和作者在戏剧语言里自如地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生动、贴切的比喻分不开。

如,安东尼奥说“我是羊群里一头不中用的病羊,死是我的应分,最软弱的果子最先落到地上,让我也就这样结束了我的一生吧”。

病羊的比喻形象而又真切地勾勒出他那软弱的性格,“果子落地”一句仿佛使我们看到了他面临的悲惨遭遇。

这样的比喻通俗晓畅,既符合人物的性格、紧扣剧情,又体现了作者广博的学识,敏锐的观察能力。

(四)重点难点突破1 、课文中贯穿全剧的矛盾冲突是什么?主题思想是什么?[析]这道题意在引导学生理清剧情,理清贯穿全剧的矛盾线索,理解剧本所表达的中心。

[参考答案] 贯穿全剧的矛盾冲突是:高利贷商人夏洛克与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第28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作业第28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28.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后作业一、选择题选择题。

1.《有的人》这首诗是作家臧克家为纪念谁而作的()A.鲁班B.鲁肃C.鲁迅D.鲁达2.下列诗句与“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昼出耘田夜绩麻B.俯首甘为孺子牛C.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D.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

3.“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这句话中对“野草”理解错误的是()A.野草暗指鲁迅,因为他作《野草集》,以象征手法表达了20年代中期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对现实社会的抗争。

B.野草生命力顽强,不怕风吹雨打,更不怕火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情愿作野草的人顽强不屈,斗志昂扬,永不言败。

C.野草野蛮生长,到处蔓延,不受控制,会侵占庄稼和有益植物的领地。

D.因为鲁迅先生有一部作品叫《野草集》,作者借此赞美鲁迅先生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抗争。

4.“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下列词语哪一项不是这样的人的品格()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助人为乐舍己为人C.大公无私乐于奉献D.人不为己天诛地灭5.“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除了鲁迅,下列哪一项中都是这样的人()A.雷锋彭德怀周恩来陈毅B.张思德李大钊汪精卫任弼时C.焦裕禄周佛海叶挺邓中夏D.任长霞顾顺章江姐徐向前6.下列不是鲁迅先生的诗句的一项是()A.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C.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D.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7.下列不是鲁迅先生的作品的一项是()A.《故乡》《孔乙己》B.《狂人日记》《阿Q正传》C.《祝福》《论雷峰塔的倒掉》D.《有的人》《大堰河——我的保姆》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8.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反对统治者想流芳百世,可实际上早已臭名昭著;拥有蓬勃生命力和伟大精神的革命战士,却让人民群众无比崇拜和爱戴B.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头上,春天一到,青青的野草就会把他的名字遮盖住,再也看不到。

《礼记二则》课后练习附答案

《礼记二则》课后练习附答案

《礼记》二则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嘉肴.(yáo)学.学半(xiào)B.矜.寡(guān) 讲信修睦.(mù)C.兑.命(yuè) 选贤与.能(yǔ)D.男有分.(fèn) 谋.闭而不兴(móu)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不知其善.也()(2)教然后知困.()(3)矜、寡、孤.、独()(4)男有分.()(5)盗窃乱贼而不作.()(6)故.外户而不闭()3.下列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A.故人不独亲/其亲B.然后/能自强也C.是故/谋闭而不兴D.是故/学然后知不足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5.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2)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

()课内品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10题。

虽有嘉肴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6.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

(1)教学相长.()(2)然后能自反.也()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8.文章开头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9.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过一段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细读原文,找出与之表达意思一致的一句话。

10.学习本身是一种实践活动,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另一方面,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所谓“教学相长”。

请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1~13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第5课《人应当坚持正义》高二语文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第5课《人应当坚持正义》高二语文课后培优分级练(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5课《人应当坚持正义》课后培优练培优第一阶——基础过关练(2022·福建·福州第十五中学高三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每到夏天,月湖的荷花迎着骄阳,争相开放。

花影照水,恍如朝霞行空;()。

没有牡丹的妖艳,没有白菊的清高,没有蜡梅的,荷花有的是亭亭玉立的身姿,的风度。

优雅的荷花不仅可用于观赏,还可入药,可以被制成各种佳肴,如莲子糊、莲房脯、莲子粉、藕片夹肉、荷叶蒸肉、荷叶粥等小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还能净化人的心灵。

周敦颐的《爱莲说》启示人们,荷花真正的纯净不在于身,在于心。

《有的人》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有的人》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

《有的人》优秀教案板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有的人》。

(2)理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3)分析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怀和对人民的深情祝福。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和欣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有的人》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结构和韵律特点的分析。

(3)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识别。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诗歌《有的人》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如诗歌的解析、修辞手法的介绍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诗歌《有的人》。

(2)了解诗歌的基本背景和作者简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向学生介绍诗歌《有的人》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2)鼓励学生进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 分析与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讨论其独特之处。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1)请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进行朗读和背诵练习。

(2)请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2. 评价:(1)通过课堂上的朗读和背诵展示,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2)通过小组讨论和学生的创作,评价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六、教学拓展1. 相关文学作品欣赏:(1)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人民、爱国主题的诗歌,如《我爱这土地》、《我的中国梦》等。

2020-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7《有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2020-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27《有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27*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字词模块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活着.(zhe zháo)更.好(ɡēnɡɡènɡ)摔.垮(suāi shuāi)永.远(rǒnɡyǒnɡ)下场.(chǎnɡchánɡ)多数.(shǔshù)句子模块二、给句子中的引号选择正确的用法。

A.表示直接引用。

B.表示特殊含义。

C.表示否定和讽刺。

D.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1.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2.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 )三、理解句子,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第一个“活”字,作者充满了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对鲁迅的怀念和惋惜;第一个“死”字是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是肯定和赞美。

( )(2)第一个“活着”指的是肉体生存,第二个“活着”指的是精神活在人们心中。

( )2.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1)这句话高度赞扬了鲁迅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 )(2)这句话可以用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来概括。

( )3.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1)此句表明了鲁迅面对残酷的现实无能为力、甘愿被摧残的态度。

( )(2)此句表现了鲁迅不畏牺牲的精神。

( )四、课外阅读。

自嘲鲁迅运交华盖①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②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④,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①华盖:旧时迷信,以为人的命运中犯了华盖星,运气就不好。

②泛:漂浮。

③中流:河中。

④成一统:意思是说,“我”躲进小楼,有个一统的小天下。

1.“运交华盖”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八单元第27课《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案+课后习题附答案

课题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课型略读课文授课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初步感受诗的魅力,并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懂得“生”与“死”在本诗中的特殊含义。

教学难点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分钟一、介绍鲁迅,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1】鲁迅画像,引入:大家认识他吗?他是谁?谁能用两句话来描述一下这个老人?2.你对鲁迅了解多少?谈一谈。

(在学生述说的基础上老师进行补充,并出示相关简介)3.导入:同学们,鲁迅先生自1936年10月19日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间风沙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

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板书)【课件2:课题】以介绍鲁迅来导入新课,为课文接下来的学习做了铺垫。

新课教学()分钟二、引导朗读,初悟诗情过渡:现在先让我们把这首诗读一读吧。

1.生自由读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的读音,把每一个句子读顺畅。

2.指名读,提示学生诗中“呵”的读法。

3.出示画好节奏的诗句【课件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教师范读,进行引导: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

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如何把诗读出节奏呢?我们可以把要突出来的字标上着重号,把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竖线,然后再进行朗读。

4.引导读出感情:读诗除了要读出节奏,还要读出感情。

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板书:“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对这两类人,作者表达的感情都是怎样的呢?(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板书:歌颂批判)那么,读的时候,我们也要把这两种感情读出来。

高中语文必修5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5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鞭笞.(tà)丧.葬(sānɡ)胆怯.(qiè) 削.铅笔(xiāo)B.祈.祷(qí) 难堪.(kān)怂.恿(cǒnɡ) 契诃.夫(hē)C.孤僻.(pì) 撮.合(cuō)讥诮.(qiào) 怔.怔(zhènɡ)D.滑稽.(jī) 揉皱.(zhòu)辖.制(xián) 鲜.见(xiǎn)解析:A项,鞭笞(chī);B项,怂(sǒnɡ)恿;D项,辖(xiá)制。

答案:C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目不暇接拾人牙慧听信谗言下缀题名B.哀声叹气吃荤吃素噩梦连连消遣娱乐C.没精打采通霄做梦安然无恙锄强扶弱D.兴高采烈天崖海角心神不定暗箭伤人解析:B项,哀—唉;C项,霄—宵;D项,崖—涯。

答案:A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可是这个老穿着雨鞋、拿着雨伞的小人物,却把整个中学________了足足十五年!(2)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________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3)为了避免我们的谈话被人家误解________闹出什么乱子起见,我得把我们的谈话内容报告校长——把大意说明一下。

A.管制接济以至B.管制周济以至C.辖制接济以致D.辖制周济以致解析:管制:①强制管理;②对罪犯或坏分子施制强行管束。

辖制:管束,控制。

接济:在物质上援助。

周济:对贫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或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

以致: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答案:D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契诃夫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害怕变革的“守法良民”别里科夫的形象。

《有的人》教学反思

《有的人》教学反思

《有的人》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可能会让人感到挫败,让人觉得很难理解他们的行为。

然而,作为老师,我们不能轻易放弃,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努力帮助每一个学生。

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遇到过一位名叫小明的学生,他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

小明是一位十岁的男孩,他在班级中总是表现得与众不同。

他不喜欢与同学交流,也不愿意参加课堂上的互动活动。

每当我提出问题时,小明总是默不作声,始终保持沉默。

刚开始,我以为小明是一个内向的学生,于是尝试给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希望他能够逐渐融入班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小明并不是因为内向而选择沉默,而是因为他对学习缺乏兴趣。

在一次课堂上,我布置了一个思维导图的任务,要求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呈现对知识点的理解。

其他学生都积极参与,展示出了自己的创意和独特见解,而小明却只是低着头默默地在纸上写着几个简单的词语。

我感到有些失望,但我没有责怪他,而是决定私下与他谈谈。

在与小明的对话中,我了解到他并不是因为不愿意学习,而是因为对知识感到枯燥乏味。

他觉得学校的学习内容缺乏乐趣和挑战,所以才会对学习产生反感。

在听完他的诉说后,我决定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试着让小明对学习重新燃起热情。

我开始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尝试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小明的注意。

我引入了一些趣味性很强的学习活动,例如游戏化学习、实地考察等,让小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同时,我还不断关注小明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帮助和鼓励。

逐渐地,小明开始展现出了他的潜力和优势,他在各方面的表现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通过与小明的接触和教学实践,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

我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不同的方式和方式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

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探索,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帮助他们实现自身的梦想和目标。

六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有的人》.doc

六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有的人》.doc

六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有的人》【当堂训练】1.给下列形似字组词⑴⑵⑶⑷2.用“/”为下列诗句划分节拍⑴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

⑵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3.填空。

⑴《有的人》是为了纪念_______________而写的,诗的副标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作者抓住“人生”这一重大课题,用__________与__________进行鲜明的__________,摆出对两种人生死的评价。

⑶诗歌中”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一句出自鲁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与“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对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会下列加点字的作用。

⑴给人民做牛马的/人民永远地记住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课后作业】5.诗中两个“活”,两个“死”各有什么不同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6.第一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7.本诗2~4节,围绕着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对两种人作了具体形象的对比。

通过回忆,请依次概括出各小节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进行对比的。

⑴第2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⑵第3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⑶第4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8.第2节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有的人》语文教案

《有的人》语文教案

《有的人》语文教案《有的人》语文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有的人》语文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的人》语文教案1教学目的1、把握这首诗运用对比抒发感受的写法,体会哲理性议论的作用。

2、了解诗歌语言的一般特点。

3、认识本诗所表达的活与死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

教学要求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

2、通过读,理解诗的深刻哲理。

3、把较难懂的内容(第三、第六、第七节)讲清楚,讲透彻。

教学重点1、理解对比的写法。

2、体会用诗讲道理。

教学难点1、"有的人"指哪些人?(每节诗的前两句都指反动统治者,他们虽然"活着",却如行尸走肉,他们欺压百姓,下场可耻。

每节诗后两句都是指鲁迅以及像鲁迅这样的人。

他们虽死犹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赢得人民的尊敬和歌颂。

诗作的侧重点是歌颂鲁迅及像鲁迅一样的人。

)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两句诗该怎样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躯壳活着,他们徒具形骸,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的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3、为什么说“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为什么说“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

“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鲁迅以野草自比,为了荡涤旧社会的黑暗、腐朽,宁可牺牲自己的一切。

一旦革命蓬勃发展起来,野草就会萌生,到处是一片青绿。

)课时安排第1、2课时: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理解课后题。

第3、4课时:理解对比的写法,和本诗蕴含哲理。

板书设计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1节)(第2、3、4节)(第5、6、7节)人生意义(对比)(对比)(对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作家简介臧克家,生于1905年,是我国"五四"运动以来最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一直受到人民的喜爱和欢迎。

《有的人》教学反思

《有的人》教学反思

《有的人》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其中有的学生可能比较难教,也有的学生可能比较优秀。

针对这种情况,我特意进行了一次教学反思,希望能够更好地教育每一个学生。

首先,我想谈谈遇到困难学生的情况。

在班级中,总会有一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或者在行为表现上有点问题。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的第一反应是尽量耐心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以便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和家长一起配合,共同努力帮助这些学生尽快走出困境。

另外,我也会尝试采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让这些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这些原本困难的学生在我的引导下逐渐进步,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提高。

接下来,我想说说遇到优秀学生的情况。

在班级中,有一些学生是学习比较突出的,总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励他们不要骄傲自满,而是要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会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鼓励和肯定,让他们在学习上保持热情和动力。

同时,我也会给予他们更多的挑战和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通过这种方式,我发现这些优秀学生在我的悉心指导下一直能够表现出色,不断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的来说,在这次教学反思中,我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作为一名老师,我的责任就是要发扬学生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全面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在我的教育下茁壮成长,获得更好的未来。

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能够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帮助,共同进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有的人》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0课《有的人》课后习题含答案

第20课《有的人》课后习题含答案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二、汉字变脸。

乔(桥梁)(矫健)(娇小)(轿车)夸()()()()尧()()()()三、找规律,写词语(根据意思写词语)。

生死优劣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明白抬举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对号入座(人体器官及比喻义)。

眼线心腹心肝心血骨肉肺腑眉目咽喉血肉面子心脏骨干脑筋胃口手腕口齿()喻“口才”;()喻“侦探”。

()喻“宝贝”;()喻“精力”。

()喻“亲信”;()喻“亲人”。

()喻“手段”;()喻“内心”。

()喻“欲望”;()喻“内容”。

()喻“线索条理”;()喻“身份光彩”;()喻“中坚力量”;()喻“险要之地”;()喻“要害部位”;()喻“思想意识”。

五、择优录取(词义辨析,填序号)。

牛马:①牛和马②供役使的人③受奴役而艰苦劳累1.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做牛马。

()2.旧社会劳动人民过着牛马生活。

()3.草原上,牛马成群。

()抬举:①使抬升②培养③称赞;提拔1.冷空气把暖空气抬举起来。

()2.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3.把他交给你,希望你好好抬举。

()六、字斟句酌。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第一个“有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第二个“有的人”指的是__________。

2.第一个“活”是指__________,“死”指的是__________;第二个“活”是指__________,“死”指的是__________;七、默写填空。

1.表现鲁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化用鲁迅《自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2.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_《有的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语文_《有的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有的人》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本单元编选了《回忆鲁迅先生》、《自嘲》、《有的人》。

教材通过不同题材文章向我们展现鲁迅先生形象,是通过这些富于想像力的诗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联想、想像的能力,引导学生憎恶假丑恶,向往真善美。

《有的人》是诗人藏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诗人参观了北京的鲁迅故居。

看了鲁迅先生生前工作过的地方,联想到鲁迅一生不懈的奋斗,诗人感慨地说:“人民的爱憎是分明的,对于为革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人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

”由此他写下了这一首哲理诗。

这首诗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哲理。

诗的开头将构成诗意高潮的警句呈现给读者,可谓奇峰突起。

接下来发挥诗歌的形象化的特点,用比喻阐明哲理,诗中提炼了几个具有高度概括性的形象,在对比中深化主题,从而抒发纪念鲁迅先生的感受,颂扬鲁迅先生“俯手甘为孺子牛”的革命精神。

嘲讽和鞭挞了反动统治者的丑恶行径,同时向我们提出了人生价值的重大课题。

在学习时,要通过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搏,加深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联系,根据以上教学理念,结合本单元的特点,我这样确立这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学习诗的凝炼,传神的词语;学习朗读,培养对诗歌的爱好。

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运用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请学生将诗歌中的“有的人”具体化的做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合作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理解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确立正确的人生观。

重点和难点的确立: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诗歌的朗读是重点难点是难以理解的诗句和诗中运用的典故。

《有的人》学情分析在学习《有的人》之前学生已经在上学期接触过诗歌,对诗歌已经有了相对充分的认识,能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谁是最可爱的人》课后练习题(附答案)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或词语的书写都无误的一项是( )A.坚韧.(rěn) 淳朴偏安一隅.(yú) 谦逊.(xùn)B.战役覆灭峰拥.(yōng) 犁耙C.高粱掰开朝鲜.(xiǎn) 什.(shí)物D.豁亮憋闷.(mēn) 锲而不舍胸脯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天色越来越暗,我只能隐隐约约....看到前面有几个人影在晃动。

B.爷爷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永垂不朽....。

C.他奋不顾身....地跳入河中,救起了落水的小姑娘。

D.这件见义勇为的好事给王强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3.选出下列句子所用的表达方式。

①抒情②议论③描写④说明⑤记叙(1)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

( )(2)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

( )(3)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 )(4)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 )(5)他们是历史上、世界上第一流的战士,第一流的人!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4.课文共写了几个事例?请你给每个事例拟定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综合性学习5.读材料,写感受。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有的人》教案教案是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

以下六年级语文有的人教案向大家推荐,希望对大家有用。

教学目标:1、反复的诵读、揣摩、品味,把握诗人感情的脉络,2、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重点难点: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2、学习诗歌中运用的对比手法。

3、体会诗歌的结构与表达方式方面的特点。

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课时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04年2月5日晚8时35分,著名诗人臧克家老先生却因病离开了人间。

(出示幻灯片3)臧克家是继郭沫若之后,我国诗坛上最杰出的大诗人之一。

他早在30年代初相继出版了《烙印》和《罪恶的黑手》等,以鲜活的生活感受和崭新的艺术风貌,引起诗坛的瞩目。

新中国诞生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的人》便是他这类诗的代表作。

这首诗是臧克家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

二、检查预习1、了解鲁迅,了解作者2、我的积累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我们播放朗诵带,请同学们在听的同时,注意诗歌的朗读节奏和重音。

(播放视频文件)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注意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

然后齐读全诗。

3、鲁迅简介为了更好的学习这首诗歌,我们先回顾一下鲁迅先生的生平。

鲁迅(1881~1936),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881年9月25日诞生。

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

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

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不朽杰作。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语文园地一一、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

(2)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作者思亲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李明经常以自己还小为借口不好好学习,你会用《长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劝他。

(5)《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______,课文主要写了八儿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的内容。

(6)我国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风民俗,就汉族而言,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从民族戏剧来讲,有能演三五天还没结束的__________,有堪称国粹的____________等;古诗里也有对习俗的描写,《寒食》描写的是____________节_____________的习俗。

二.课文内容回顾。

这一单元,我们跟随作者的笔触,感受到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________画。

北京的春节真是热闹,__________、逛庙会、__________;每当夏季之夜仰望牵牛星的时候,我就会想起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藏戏呢,更是别具特色,它那______________的脸谱、______________的动作和唱腔,吸引着我们去看一看。

三.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节日名称或诗句。

1.春节:千门万户瞳瞳日,___________________。

2.寒食节:______________,寒食东风御柳斜。

3.___________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七夕节: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于尾页5.中秋节:_______________,不知秋思落谁家?6.___________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有的人》教案设计范文

《有的人》教案设计范文

《有的人》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有的人》。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诗歌的意义。

(2)学会欣赏诗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追求真理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有的人》的朗读与背诵。

(2)诗歌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深刻的思想内涵。

(2)如何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鲁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有的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意义。

(2)讲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 情感体验:(1)学生发表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和体会。

(2)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有的人》的价值和意义。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有的人》。

2. 写一篇关于《有的人》的读后感。

3. 创作一首以“有的人”为主题的诗歌。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探讨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检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诗歌鉴赏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人》课后练习制卷人:瞿中华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填空:①本课中最能体现鲁迅精神的诗句有____ ____②对比、反复是这首诗突出的写作特点。

第一小节突出了两种对立的人,用_____与___ _____对比,词语反复如:___ _____;句子反复如:_____ ___③“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用两个短语恰当表示“刻”“烂”在诗中的意思。

刻:____ ____,烂:____ ____2.判断下面三句诗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①(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②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③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A.对比、反复;比喻;拟人B.对比、夸张;引用;夸张C.对比、反复;引用;比喻D.对比、排比;引用;比喻3.对下列诗句停顿/重音、括号内感情处理错误的一项是()A.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嘲讽)B.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赞颂)C.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热情赞颂)D.群众把他/抬得/很高,很高。

(崇敬、赞扬)4.第四节中“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因为这种人特别自私,为自己的利益而活着,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B.因为这种人侵害别人的利益,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C.因为这种人为满足个人的穷奢极侈,欺压剥削别人,侵害别人利益,别人就不能好好活着。

D.因为他是人民的敌人,所以别人就不能活。

二、【片段阅读】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诗中两个“活”,两个“死”各有什么不同含义?2.这一节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3.本诗2—4节,围绕着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对两种人作了具体形象的对比。

通过回忆请依次概括出各小节分别是从哪个方面进行对比的。

(1)第2节:(2)第3节:(3)第4节:4.第2节中哪些词用得好?为什么?5.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点出“有的人”是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点明,读者也知道指的是谁?三、【拓展阅读】(一)阅读吴奔星《别》,完成下列1-6题你走了,只留下一排影子,没有留下地址,在小河里。

只留下一串笑容,你走了,在夕阳里。

笑容融化在夕阳里,你走了,双眼动荡在露珠里,没有和谁说起,影子摇晃在河水里。

只留下一双眼睛,哪里都有夕阳,在露珠里。

哪里都有露珠,你走了,哪里都有河水,没有去哪里,你走了,留下了整个的你! ——吴奔星《别》1.这是一首全诗找不着一个“惜别”词语,但无处不表达___ _____的优美的抒情短诗。

2.诗人巧妙地抓住友人的形象特点,把笑容与________,眼睛与________,影子与________融合在一起,使画面、形象跃然纸上。

3.在诗前3节深情的倾诉中,读者可以想象到“我”曾与友人在________嬉戏,在________交谈,在________漫步。

4.诗最后一节有什么深刻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感伤、哀怨B.欣喜、希冀C.悲壮、深沉D.激昂、高扬6.这首诗押________韵,采用________的手法,多次向离别的友人抒怀,音韵和谐,诗节整齐。

(二)阅读陈丹青《笑谈大先生》,完成下列1-6题笑谈大先生[注]陈丹青①鲁迅先生是我几十年来不断想念的一个人。

②我喜欢看鲁迅先生的照片,我以为他长得真好看。

老先生的相貌就是长得不一样。

这张脸非常不买账,非常无所谓,非常酷,又非常慈悲,看上去一脸的清苦、刚直、坦然,骨子里却透着风流与俏皮……他拍照片似乎不做什么表情,就那么对着镜头,似乎在说:怎么样!我就是这样!③所以,鲁迅先生的模样真是非常非常配他,配他的文学,配他的脾气,配他的命运,配他的地位与声名。

我们说起“五四”新文学,都承认他是头一块大牌子,可他要是长得不像我们见到的这副样子,你能想像么?④而且鲁迅先生非得那么矮小,那么瘦弱,穿件长衫,一副无所谓的样子站在那里。

他要是也留着于右任、张群那样的长胡子,或者像吴稚晖、沈钧儒那样的光脑袋,古风倒是有古风,毕竟有旧族遗老的气息,不像他。

他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

“五四”“中国”相较于大清国,何其摩登!可是你比比当年顶摩登的人物胡适之、徐志摩、邵洵美,新潮倒是新潮,毕竟有些“海龟”的派头,也不像他。

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他长得正好像他自己。

⑤在最高意义上,一个人的相貌,便是他的为人。

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⑥以我私人的心得,他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

我从少年时代阅读鲁迅,就不断发笑,成年后,我知道这发笑有无数秘密的理由,但说不出来,而且幸亏说不出来——这样一种阅读的快乐,在现代中国的作家中,读来读去,读去读来,只有鲁迅能够给予我,鲁迅先生经常在文字里装得“呆头呆脑”,其实很“刁”,鲁迅真正的可爱处,是他的“跌宕自喜”。

“跌宕自喜”什么意思呢?也不好说,这句话我们早就遗忘了,我只能粗暴而庸俗地翻译成“好玩”。

然而“跌宕自喜”也罢,“好玩”也罢,都属于点到为止的说法。

领会者自去领会,不领会,或不愿领会的,便说了也白说。

⑦依我之见,历来颇受推崇的那些批判性极强的“革命”文章,多数是鲁迅先生只当好玩写写的,以中国的说法,叫做“游戏文章”,以后现代的说法,就叫做“写作的愉悦”——所谓“游戏”,所谓“愉悦”,直白的说法,可不就是“好玩”?文章的张力,是人格的张力;写作的维度,是人格的维度——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鲁迅作文,就是这样地在玩自己人格的张力与维度。

他的语气和风姿,哪里只是峻急锋利这一路?他会忽儿淳厚沉郁,如他的回忆文字;忽儿辛辣顽皮,如中年以后的杂文;忽儿平实郑重,如涉学问或翻译;忽儿苍老精辟,如《故事新编》;忽儿温润出神,如《朝花夕拾》。

而有一种异常绝望虚空的况味,几乎隐在他各时期的文字中,尤其是他的序、跋、题记、后记,以上那些反差极大的品质,会出人意料地糅杂在一起,难分难解。

⑧总之,我对鲁迅先生的个人评价,一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则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大先生”系鲁迅家人对他的尊称。

本文改写自陈丹青的演讲稿《大先生》。

7.结合你对鲁迅生平及性格的了解,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不买账”是什么意思?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作者说鲁迅先生“长得非常的‘中国’,同时又非常的‘五四’”,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章第⑤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文章第⑥段中的“刁”,属于贬词褒用,根据你的理解,请用一个贴切的双音节褒义词来替换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作者认为鲁迅的文章非常“好玩”,其实只是一种“点到为止的说法”。

如果深入剖析的话,鲁迅文章的这种“好玩”,总是在对立中达成统一。

请引用原文回答,这种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观照全文,请在第⑧段横线上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二字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积累链接:在鲁迅的《自嘲》中曾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诗,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敌人和对人民的不同态度,请你默写出这两句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人》练习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①“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②生;死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③刻:永远铭记烂:短暂消失。

2.C 3.D4.C二、【片段阅读】1.第一个“活”指肉体上的活,第二个“活”指精神永存;第一个“死”指生命毫无价值,第二个“死”指生命不存在了。

2.这一节是全诗的总起,也是全诗内容的总结。

3.第二节,生前表现。

第三节,死后愿望第4节,活着时的不同作用。

4.“骑”,“俯”形象生动地把对人民态度截然相反的两种人的特点写出来了。

即:“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把人民当牛马;“俯”下身子的人给人民当马牛,为人民谋福利。

5.启发读者深思,使全诗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因为题目已表明;诗中多次“意引”了鲁迅的话;诗中后一种人的形象切合鲁迅的实情。

三、【拓展阅读】1.依依惜别2.夕阳露珠河水3.夕阳下晨雾中小河边4.友人的形象时时刻刻留在记忆里5.A6.i 反复7.不妥协不屈服不奉迎8.就是说“鲁迅先生的模样既不老派,也非洋派”。

9.过渡或承上启下。

10.智慧聪明轻松自如深刻精准11.激愤,同时放松;深刻,然而精通游戏;挑衅,却随时自嘲;批判,忽而话又说回来。

12.好看好玩1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编制瞿中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