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思思考题

合集下载

中特考试试题

中特考试试题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与根本问题?根本问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2、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立社会主义。

3、建立什么样的党、怎样建立党。

4、什么是开展、为什么开展与怎样开展。

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根本内涵。

2 中国与平开展道路内涵、依据?内涵:既通过维护世界与平开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开展维护世界与平;在强调依靠自身力量与改革创新实现开展的同时,坚持对外开放,学习借鉴别国的长处;顺应经济全国化开展潮流,寻求及各国互利共赢与共同开展;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推动建立持久与平、共同繁荣的与谐世界。

依据:一、中国坚持走与平开展道路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二、中国坚持走与平开展道路是中国根本国情的要求三、中国坚持走与平开展道路是顺应世界潮流的选择3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根本国情与阶段性特征?根本国情:一,从人口的数量与质量看,中国是人口大国,但并非人才强国;二,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中国及世界平均差距不断缩小,但总体来看仍处于世界后列;三,从人民生活水平看,中国人民生活仅在总体上到达小康;四,从资源占有情况看,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环境压力大;五从城市化程度看,中国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六从工业化程度看,中国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现阶段的特征: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构造性矛盾与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开展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与问题三、人民生活总体到达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四、协调开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根底薄弱,农村开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开展差距与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任务艰巨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开展,依法治国根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立及扩大人民民主与经济社会开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开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更高要求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构造,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立与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剧烈,兴旺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与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开展与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中特专题课件思考题及参考解答

中特专题课件思考题及参考解答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专题思考题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答: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还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提出。

没有作为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就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就不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没有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缺少必要条件,就不能为我国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好的借鉴,就不能体现市场的调节作用,就难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也就难以实现整个社会经济的有机发展。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使我国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轨道。

1978年至2008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不仅明显高于1953年至1978年年均增长6.1%的速度,而且比日本和韩国经济起飞阶段GDP年均增长率的9.2%与8.5%还略高。

所有制结构的这种变化,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比如,由于搞活了经济,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为提高也更加丰富了,大家心目中的“三大件”早已不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也不是彩电、冰箱、洗衣机,现在已是住房、汽车、电脑等;又如,由于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人们的就业方式也多样化了,国有企业的“铁饭碗”不再是人们唯一的追求,私企、外企、自主创业、个人择业等成了许多新一代年轻人的选择;再如,个人财产性收入增多,投资理财成为热门话题,国债、基金、股票、期货、外汇、黄金等成为很多人的投资手段。

中特考核开卷考试内容

中特考核开卷考试内容

中特主义理论与实践期末考题整理1.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中国的经济总是达到世界第二,中国还是不是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2.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是否还存在?3.联系现实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4.结合实践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与主要任务?5.如何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6.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创新?7. 如何理社会建设的重要意义?8. 联系实践谈谈如何统筹协调社会利益关系?9. 联系实践谈谈如何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10. 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内)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要做到”三个转变”1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1)为何建设—意义2)历史与现状(成就与问题)3)关于未来(前景与对策)13. 在当今时代,环境宝保护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在治理问题的过程中,狠多企业,甚至是地方政府仍然认为经济发展史最重要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再进行环境治理也来得及,你认为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的把环境落到实处?14.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5.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16. 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的9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17. 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反复出现,“中国威胁论”后来又演变为“中国经济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粮食需求威胁论”等各种论调,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针对中国提出的“中国威胁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题库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题库及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邓小平理论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C. 科学发展观D.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答案:D2. 以下哪项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A. 全面深化改革B. 全面依法治国C. 全面从严治党D.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答案:D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什么?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人民民主专政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答案:A4. 以下哪个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B. 改革发展的矛盾C. 城乡发展的矛盾D. 人民群众与腐败现象的矛盾答案:A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社会主义制度C. 人民民主专政D. 改革开放答案:A二、填空题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______,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______。

答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______,战略布局是______。

答案: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8.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需求与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答案: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依据是______。

答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实践三、判断题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答案:正确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答案:正确12. 全面深化改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答案版)
A.自强不息B.爱国主义C.爱好和平D.勤劳勇敢
答案:B
40、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国家统一
C.加强民族团结D.增强人民凝聚力
答案:A
41、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
A.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B.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C.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答案:A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B.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C.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D.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答案:C
39、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之一。弘扬和培育与社会主义相统一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特别行政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B特别行政区政府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C特别行政区享有内地一般地方行政区域所没有的高度自治权
D两种制度地位不同,社会主义制度是主体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题)
1、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 )
A第一要义是发展B核心是以人为本
答案:B
33、我国多党合作的核心是( )。
A坚持政治协商B坚持共产党的领导C坚持八字方针D坚持十六字方针
答案:B
34、关于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协等国家机关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B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50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
A. 人民当家作主
B. 中国共产党领导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改革开放
以下哪一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A. 私有制经济
B. 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多党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 邓小平理论
B.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科学发展观
D. 自由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是?
A. 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
B.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 追求经济增长速度最大化
D. 实现全球霸权
以下哪一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
A. 完全平均分配
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 完全按资本分配
D. 只注重效率,不考虑公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文化建设上的核心是什么?
A.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推崇西方文化
C. 摒弃所有传统文化
D. 文化多元化,无核心
以下哪一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基本理念?
A. 先污染后治理
B.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C. 经济发展优先,不考虑环境
D. 生态环境保护与国际接轨,放弃本土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D. 城乡发展之间的矛盾。

中特思考题参考答案整理

中特思考题参考答案整理

中特思考题参考答案整理目录◆如何实现公平正义? (2)◆当前中国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出路? (2)◆简述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

(2)◆试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3)◆马恩社会主义观是空想的还是科学的?为什么? (4)◆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有何差异?如何解释二者之间的差异? (5)◆如何从文化的角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6)◆简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6)◆简述中国新型大国外交? (7)◆如何科学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8)◆如何理解“两种本质不同的人本观”? (9)◆怎样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0)◆如何实现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要求和目标,也是一个文明社会进步的标志。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明确提出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切实维护与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实现路径:第一,始终坚持发展首位。

在发展中实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在新世纪新阶段,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的根本途径,仍然是努力发展社会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为实现更高水准的社会公平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二,建立公正的社会分配结构。

由于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收入分配公平一方面受社会主义制度规定性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中国初级阶段现实国情的制约,现阶段得到的分配公平是相对的公平。

为此,初次分配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分配中坚持以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

第三,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机制。

制度上的公正是政治上的保证。

应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利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加强社会监督,保障公民的检举权、控告权、申诉权,保障公民参与有关切身利益的各种决策。

塑造信息对称的政治环境,建立一套有效机制来保证信息的公正、公开和有效传递,实行信息公开化,推动决策民主化,是当前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

新中特考试万能模板

新中特考试万能模板

新中特考试万能模板一、新中特考试的基本情况新中特,也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关知识的考试啦。

这部分内容可丰富着呢,要想在考试里拿到好成绩,有个万能模板超有用的。

二、选择题部分(30分,每题3分)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是()A.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答案:A。

解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最根本的内容,其他的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梦想等内容都是在这个核心要义基础上的发展等。

2.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答案:B。

解析:随着我国的发展,之前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人们不仅有物质文化需要,更多的是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而我们的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等。

3.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是()A.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从2020年到2030年,初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从2035年到2050年,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D.从2030年到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答案:A。

解析:按照规划,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基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战略目标来安排的等。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人民当家作主B.中国共产党领导C.社会主义公有制D.共同富裕答案:B。

解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在整个国家发展进程中起到了领导核心的作用,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都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的制度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在经济困难时期,中国的指挥和控制体系实际上比其他市场经济体系更有效。

法国《欧洲时报》认为,包括“制度优势”在内的中国特色已成为中国信心的有力支撑。

试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在哪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优”在何处?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请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谈谈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3.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丽史诗。

请你谈谈对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的认识和理解。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

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和认识。

5.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6.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型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和制度的角度,分析这些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平静制约日益突出,实现可持续发展遇到的压力增大。

请结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这对我国目前的情况,谈谈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的出路是什么。

9. 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已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引进了大量外资。

要保持经济高增长,仍然需要大量引进外资,只要能够引进外资,就能够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请谈谈我国要保持经济高增长最根本的要靠什么,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水平。

10. 1945年,在回答黄炎培先生如何使国家政权跳出“其兴也浡焉”、“其亡也忽焉”历史周期率的提问时,毛泽东明确指出:“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请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11. 请结合我国应对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以及成功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等重大活动,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12. 有人认为,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而政治的改革和发展却相对滞后。

请谈谈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13.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请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14. 在现实生活中,有人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指导思想可以搞多元化。

也有人提出,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利益关系多样化,社会思想、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就要搞指导思想多元化,请对上述观点作出评析。

15. 有人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

请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6. 中共十七大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请结合实际,谈谈为什么要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17. 改善民生问题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当前,就业难、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成为改善民生中最紧迫的问题,请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谈谈解决这些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18. 当前在如何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上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继续发展经济上,只有经济发展了、蛋糕做大了,才有能力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另一种认为,应把着力点放在完善分配体制上,只有分配公平了,蛋糕分合理了,就能缩小贫富差距。

请结合实际评析上述观点。

19.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0. 理论上人们都知道,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在遇到实际问题时,不少企业、甚至有的地方政府还是认为发展经济是最重要的,环境污染的问题等经济发展了,有了经济实力再进行治理。

你认为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真正地把保护环境落到实处?
21. 气候变化问题是国际热点问题之一,请谈谈你对解决这一问题的认识。

22. 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等成为热门词汇的同时,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也在思考,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执政成就,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成立90多年、执政60多年的今天依然能够充满生机和活力。

请谈谈你的看法。

23. 请结合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谈谈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25. 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结束,但其影响将极为深远。

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发展的新变化?
26. 冷战结束后,国际上关于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有各种不同的评论和预测,“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仅“中国威胁论”就演变出“中国人口威胁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等各种论调。

如何认识和评价国际范围内关于中国的各种预测?
27. 2011年9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总体目标、对外方针政策、历史必然性和世界意义。

请结合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中国国际战略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